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是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

什麼是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

發布時間:2023-02-11 23:47:24

㈠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布
狀況,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線狀地理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
三、面狀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㈡ 2022年八年級地理常用知識點

2022年 八年級 地理常用知識點有哪些你知道嗎?記憶是掌握和運用知識的基本途徑。地理學科中有大量需要記憶支持才能牢固掌握的知識內容。一起來看看2022年八年級地理常用知識點,歡迎查閱!

八年級地理常用知識點

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面向太平洋,海岸線漫長,沿海港口多,有利於海運發展。陸上國界線漫長,接壤的國家多,容易導致不穩定。南北跨緯度大,東西跨時區多,山地居多。

1、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位於東半球;

從南北半球看,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關系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3、主要鄰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有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和越南。

4、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它們與太平洋連成一片。

5、記住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並能在地圖上找出其位置。

(八年級上冊P10和P7)

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7、我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8、我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2%。

另外55個民族人口較少被稱為少數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壯族。

9、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呈東多西少的特點;

民族分布呈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10、能在地圖上找出京廣線、京九線、寶成線昆線、隴海線等鐵路干線。

(八年

級上冊P91)

11、主要鐵路樞紐各位於哪些鐵路的交匯處:

12、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13、以秦嶺—淮河劃分南北方向。

16、南北方人文差異及自然原因:

17、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是:乾旱;

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徵是:「高」、「寒」。西北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另外在西北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發展灌溉農業;在青藏地區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地區發展河谷農業。

18、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特色: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位置、資源)和社會條件(資金、技術、人才等),與港澳地區以「前店後廠」的模式發展外向型經濟。

19、北京: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 文化 、交通、科研、 教育 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城和國際化大都市。也是全國的交通樞紐中心,近年來,以電子、信息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獲得了迅猛發展;同時是全國對外交往的中心。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

第一節 自然資源概況

一、什麼是自然資源:存在與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

1、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2、自然資源的特徵

(1) 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科學技術進步不斷拓展資源開發和保護的空間:空氣、風景

(2) 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可再生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

應有計劃,有限制地加以開發利用。

4、非可再生資源: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煤炭,石油,天然氣。

應綜合利用,注意節約,避免浪費和破壞。

5、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

特點:污染小、儲量大、分布廣等。低碳經濟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第二節 中國的土地資源

一、人多地少

1、土地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2、「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一、類型齊全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類土地利用類型比例圖)

2、草地面積較廣,所佔比重大。

居世界前列。而耕地、林地所佔比重相對偏小。

3、中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的乾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二、區域差異明顯: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區域差異明顯

1、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緩的丘陵地區

2、林地分布在東北、西南(天然林)、和東南山區(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內陸地區。

4、土地資源質量的區域差異

一、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築用地佔用及亂佔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

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象嚴重—對策:營林、護林、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確定合理的載畜量,劃區輪牧,防災。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第一節 中國的水資源

一、「東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特點。

1、南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0%,卻佔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面積佔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佔6%。

3、水資源空間分布的五個帶:P73;圖3-20

我國水資源供需情況對應地區

二、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中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

2、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乾旱和洪澇災害。

三、節約每一滴水

1、地區分布不均——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最大規模)。把長江流域富餘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

2、時間分布不均——興建水庫。

(小浪底)(三峽水利樞紐)。

3、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幹流上的最大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利樞紐是目前長江幹流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1.我國各大水系中,水資源最豐富的水系是長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6、污染和浪費——節約和防治

7、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建立「節水型社會」。

8、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條路線:P76圖3-24.

第一節 中國的海洋資源

一、多樣的生物資源

1、優越的海洋自然環境

(1) 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2) 大陸架面積寬廣。

(3) 海水溫度適中。

2、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

3、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最大)、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

2.我國海水養殖產量占海洋水產品產量的1/3以上。

3.我國海水養殖品種有海帶、紫菜、蝦、扇貝、牡蠣、鮑魚等。

4.我國沿海的大陸架上,蘊藏著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我國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海洋礦產資源有鋯石、鈦鐵礦、石英砂等

5.我國開發利用的海洋化學資源主要是從海水中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二、巨量的化學資源

1、長蘆鹽場(最大)、淮北鹽場、布袋鹽場、鶯歌海鹽場。

三、保護「藍色國土」

6.海洋資源存在的問題:海洋災害頻繁、局部海域環境污染加劇、近海漁業資源衰竭,如過度捕撈、石油污染、赤潮。

我國海洋總污染量的80%來自陸地。

成因:沿海工廠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處於嚴重、赤潮的頻頻出現。

治理:加強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防止海洋污染,並對海洋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

八年級 地理 學習 方法

地理理性知識是人們對地理感性知識經過思維加工後形成的,反映地理事物本質特徵的聯系的知識。它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和地理理論三部分。地理理性知識的學法在策略上應有的放矢,即學概念要抓本質特徵;學規律要找聯系、找趨勢;學理論要使概念和規律系統化。在技能上分為以下三種學法:

1地理概念的學法。按照學習心理即感知、理解、記憶、區別概念的進程分為:

⑴感知概念的學法,即利用自己頭腦中原有的感性知識儲備和豐富的 想像力 ,首先感知地理事物存在的狀況;其次發現地理事物的特徵,最後經抽象、概念的思維過程,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質。也就是通過「感知事物→發現特徵→抓住本質」三個具體步驟學習概念的學法。

⑵理解概念的學法,即在感知概念的基礎上,先通過分析概念的內涵,再劃分概念的外延(即歸納類型)兩個具體步驟,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徵,從而理解概念的學法。

⑶記憶概念的學法,即在感知和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對比、歸納、挖掘特徵等相互並列或互補的方式,將概念的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的學法。

⑷區別概念的學法,即通過對概念之間本質屬性或各種關系的比較,找出概念之間差異的學法。此學法有利於進一步理解和記憶概念,最適合學習易混淆的概念。操作時可從分析、對比概念之間的本質屬性入手,找出差異,如時間與空間的區別;從概念的從屬關繫上區別,如降水與降雨,土地與土壤。從概念的並列關繫上區別,如氣候類型、植被帶、自然帶之間的區別;從概念的因果關繫上區別,如風蝕作用與風蝕地形;從概念的對立關繫上區別,如氣旋與反氣旋;從概念的近似關繫上區別,如工業分布與工業布局;從概念的交叉關繫上區別,如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與外流區、內流區的界線。

2地理規律的學法。地理規律是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系,它包括地理原理、地理分布規律和地理演變規律三部分。學習地理規律從策略上一定要抓住「聯系」,尋找地理事物本質聯系的原因,明確地理事物聯系的狀況,清楚地理事物聯系的發展過程或趨勢。從技能上需要掌握學習地理規律的主要方法。

⑴因果聯系的學法,即在閱讀課文、閱讀圖像、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歸納、判斷,或對規律所涉及的概念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找出地理事物為什麼存在必然聯系的原因,從而理解規律的學習方法。這一學法,主要用於學習地理原理,也可用於學習地理分布規律和演變規律的成因分析。例如,在學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產業轉移的原因,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和季節周期性演變規律的原因時,均可用此法學習。

⑵空間聯系的學法。由於地理事物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空間里(水平空間、垂直空間、甚至宇宙空間),有其空間位置、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所以,地理事物聯系的狀況,主要是空間聯系。只有明確了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事實,才能進一步理解地理事物與空間的本質聯系。學習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事實及其空間聯系,最好的工具就是地理圖像,尤其是地理分布圖。空間聯系的學法,就是通過閱讀地理分布圖,在明確了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分布、結構等事實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明確地理事物與空間之間的本質聯系,從而理解規律的學法。這一學法主要用於學習地理分布規律。例如用此法學習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氣壓帶和風帶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自然帶地域分異規律等內容。

⑶時間聯系的學法。由於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時間發生,並隨時間而變化。所以,時間聯系的學法,就是採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邏輯方法,來理解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系隨時間發生、發展、變化的學法。它一般要用四個步驟來學習。首先,要特別關注地理事物發展的連續性與時間的對應關系;其次,在閱讀地理圖像、閱讀課文,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礎上,比較不同時期地理事物存在的狀況,找出不同時期地理事物發展的特點;然後,經過分析、綜合、歸納,明確不同時期地理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最後,用概括的、准確恰當的語句或簡圖(表),表達出地理事物隨時間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這一學法,主要用於學習地理演變規律,如學習生物演化序列,氣候變化史、城市化進程等演變規律。同時也可作為學習地理原理和地理分布規律的輔助學法。

3地理理論的學法。地理理論是有關整個地理環境或其中某一廣闊領域的整體認識,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經過系統化後形成的知識體系。地理理論的學法就是通過綜合分析和系統歸納,使相關的概念和規律系統化的學法。它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首先,建立新的概念;其次,明確理論中包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最後,明確地理理論的基本觀點。例如板塊構造理論的學習、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學習、中心地理論的學習等。


2022年八年級地理常用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2022年初二政治下冊知識點總結

★ 2022地理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 2022年高中地理教師心得體會

★ 2022地理教師個人工作總結5篇

★ 初中地理中考知識點2022年

★ 2021初二地理下冊知識提綱

★ 初中地理知識點提綱

★ 初中地理會考知識重點總結

★ 2022地理老師教學計劃5篇

★ 2022名校地理教師工作總結【5篇】

㈢ 初中地理知識歸納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類智慧圈等圈層所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人文現象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因此,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科學。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

初一地理試題及答案之中國山脈分布示意圖

【—初一及答案之中國山脈分布示意圖】,山脈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稱之為山脈。

讀中國山脈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山脈是地形的骨架,學習我國的地形,必須首先掌握我國的山脈走向和分布。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中,中間的一列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山脈往往是其他地形區的分界線,那麼①與③以___________山脈為界。該山脈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_____和_________。

(3)關於②高原地表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屋脊,雪山連綿 B.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

C.地勢平坦開闊 D.地形崎嶇,石灰岩分布廣泛

(4)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描畫出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 初中政治。

(5)我國西高東低、階梯狀分布的地勢特點對我國的氣候與河流有什麼影響?

對氣候:利於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_______;對河流: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______交通,便於沿海和______的經濟聯系;階梯交界處,落差大,多急流、瀑布,_________豐富。

總結: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中的內營力作用,有明顯的褶皺,從而區別於山地,而山地則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皺現象不明顯。構成山脈主體的山嶺稱為主脈,從主脈延伸出去的山嶺稱為支脈。

初一地理知識點之法國農業

【—初一地理之法國農業】,法國農業則呈現多樣性,由於法國領土相對廣袤且日照以及土壤肥沃,法國既是世界主要的基礎糧食出口國,又是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國。

農業

法國農業極度發達,是世界主要農業大國。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機械化是法國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國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總結:法國主要大宗糧食作物是小麥和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是葡萄,橄欖。

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地圖方向

【—初一地理總結之地圖方向】,目前,全世界的地方的方向都是統一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但是,古代世界各地的地圖是不一樣的。

歐美地圖

在歐洲中世紀的若干世紀里,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歐美地圖是上東到上南到上北,耶路撒冷成為地圖圓盤的朝向,東方被要求放在上方,仰望著伊甸園。在大航海的時代,義大利的一位僧侶法·莫拉於1459年出版了一張圓形地圖,第一次正確顯示出印度洋和大西洋在非洲南端是相通的。但是,這張地圖將南方設置在頂部,據說是受到了早先伊斯蘭地圖的影響。實際上,澳大利亞人也使用過南方在上的地圖。

中國

中國上古時期地圖多以南為上,與古代的方位觀有關。中國古代在各個方位中,以南為尊,如古代祭天的地方就位於城市南郊。這一觀念反映在地圖上,便是把南方置於圖的上方。

到了中國封建時期,南宋以前,北方政治經濟發展相對發達南方還屬於蠻夷之地,皇帝定都幾乎都在北方,所以就有了以北為尊的說法。那麼北上南下的說法就很自然了。皇帝的坐位的方向一向都是坐北朝南的.,南面朝臣的成語你也應該聽過吧!北為皇帝,高高在上;南為臣子,俯首在下。他們白天看到的太陽無論東升西落,它始終都是在我們的南方,晚上夜觀星象,抬頭正對著象徵帝王的北斗七星,這樣,「上北下南」也符和一般百姓的生活習慣。宋代保存下來的一些石刻地圖珍品《華夷圖》《平江圖》《地理圖》《長安城圖》《禹跡圖》《九域守令圖》等,它們多是以北為正方位的。

總結:另外,我們中國人生活在北半球,但古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的意識里,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國的「中」就是這樣來的。

初一地理知識點之區域規劃的發展史

【—初一地理之區域規劃的發展史】,隨著世界范圍內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過程的加速,區域規劃受到經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普遍重視。

中國自50年代中起,結合新工業基地和新工業城市的規劃建設,廣泛開展此項工作。

前蘇聯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具有地區經濟發展規劃性質的廣義的區域規劃的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只是在1929-1932年出現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後,才開始對某些經濟嚴重衰退的地區進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世界各國區域規劃的發展與各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是密切相關的,早期的區域規劃始於對經濟發展迅猛超常地區基礎設施的統一協調性規劃,如美國的紐約城市區域規劃(1929年)、蘇聯的頓巴斯礦區規劃(1934—1936年)等。20世紀30年代開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濟工業化和社會城市化的急劇發展,以及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和生產力的廣泛應用,迅速改變了原有的區域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生活環境:工業和交通設施高度集中,大城市人口持續增長,土地供應越來越緊張,空氣、水體等環境衛生狀況嚴重惡化,等等,導致社會經濟區域空間組織矛盾日益復雜化、尖銳化。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建立和保持區域生產、生活的適宜條件和狀況,各國的區域發展紛紛提出了要對經濟社會的地域結構進行重整,將工業生產適當分散布局,規劃開發新區,控制疏散大城市人口,加強土地利用的管理,改善原有的

初一地理關於岩層試題

【—初一地理關於岩層試題】,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

1、在垂直於岩層傾向的剖面上測得的視傾角

A、比真傾角大; B、比真傾角小,但不等於零;

C、等於真傾角; D、等於零。

2、順一緩傾山溝而上,在溝底見一礦層,傾向前進方向,傾角中等。此礦層「V」字型

露頭線的尖端必然

A、指向溝的下游; B、指向溝的上游,但比等高線彎曲更緊閉;

C、彎曲同等高線; D、指向溝的上游,但比等高線彎曲更寬闊

3、在蘭姆賽的褶皺分類中,Ⅱ類褶皺的等傾斜線相互平行,內弧與外弧的曲率相同,該

褶皺為典型的

A、頂薄褶皺; B、等厚褶皺;

C、相似褶皺; D、平行褶皺。

4、按照褶皺的位態分類 初中語文,軸面傾角20°?80°,樞紐傾伏角近水平的褶皺為

A、斜歪水平褶皺; B、斜歪傾伏褶皺;

C、斜卧褶皺; D、傾豎褶皺。

[ ]5、層序正常的地區,當斷層傾向相同與地層傾向,且斷層傾角大於地層傾角,並出現地

層重復時,該斷層為

A、正斷層; B、逆斷層;

C、平移斷層; D、樞紐斷層。

總結: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的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近。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海岸線變化

【—初一地理總結之海岸線變化】,海岸線從形態上有的彎彎曲曲,有的卻像條直線。而且,這些海岸線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海岸線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運動。由於受地殼下降活動的影響,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後退現象,造成了海岸線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有人測算過,比較穩定的山東海岸,純粹由於地殼運動造成的垂直上升,每年約1.8毫米,如果再過1萬年,海岸地殼就可上升18米。到那時,海岸線又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其次,海岸線的變化受冰川的影響較大。在地球北極和南極地區,陸地和高山上覆蓋著數量巨大的冰川,如果氣溫上升,世界上這些冰川都融化了,冰水流入大海,那麼海平面就會升高十幾米,海岸線就會大大地向陸地推進;相反,如果氣溫相對下降,則冰川又擴展加厚,海平面就會漸趨降低,海岸線就會向海洋推進。

再次,海岸線的變化還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響。當河流將大量泥沙帶入海洋時,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積起來,長年累月,沉積為陸地,這時海岸線就會向海洋推移。如我國的黃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條大河,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約為37公斤,它每年傾入大海的泥沙多達16億噸。泥沙在入海處大量沉積,使黃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長2~3公里,即每年新增加約50平方公里的新淤陸地。由於河水帶來的泥沙沉積,使海岸線也不斷地向海洋推進。

總結:海岸線是陸地與海洋的交界線。一般分為島嶼海岸線和大陸海岸線。它是發展優良港口的先天條件。曲折的海岸線極有利於發展海上交通運輸。

㈣ 地理上,空間格局特徵是什麼意思

地理上,空間格局的十大特徵如下:
①地理空間的宏觀分異規律與微觀變化特徵;
②地理事物在空間中的分布形態、分布方式和分布格局;
③地理事物在空間中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特點;
④地理事物在空間中所表現的基本關系以及此種關系隨距離的變化狀況;
⑤地理事物的空間效應特徵;
⑥地理事物的空間充填原理及規則;
⑦地理事物的空間行為表現;
⑧地理空間對於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再分配問題;
⑨地理事物的空間特徵與時間要素的耦合;
⑩地理空間的優化及區位選擇的經濟價值。

㈤ 地理教學的幾種有效記憶法

一、趣味記憶法: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及機械式記憶模式,不斷探索創新,學生駕起興趣這一記憶橋梁,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在充滿情趣的教學狀態中記住零散、難記的地理知識。例如,在講西亞的「五海三洲」的分布圖時,可讓學生把西亞中世界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想像成胳膊肘的形狀,再通過胳膊肘這一輪廓引西亞四周所環繞的「五海」:胳膊肘下方為阿拉伯海,外側是紅海,肩膀臨的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右上有個拇指形狀的半島,半島上方為黑海,就把幾個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的確切位置就可很快的記住、記牢。
二、圖示記憶。地圖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空間結構,是地理學科的形象語言,也是形象思維賴以進行的表在工具。因此,利用地圖教學和記憶,必然能圖文並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一些城市名稱難記,教師可讓學生先在圖上找,再自己描,最後標出,這樣在圖上把知識記住。再如:一些河流像黃河、長江,黃河像個大「幾」字,長江像個英文字母「W」。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此形,然後讓學生沿著圖形分出上中下游,這個略圖栩栩如生,因此藉助此圖加深了記憶。
三、對比記憶法。對比法是一種很活躍的思維方式,它能夠由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其他的幾個相對立或相似的知識點上,記憶起來,費時少,收益大,能夠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講西歐大陸西部的島國英國的海陸位置時,聯想亞歐大陸東端的島國日本,可以對比出它們的共性都是島國,不同之處就是英國是個大西洋中的島國,日本是一個太平洋中的島國。這樣,通過對比,兩個地理事物的特徵就鮮明有力地顯現出來了。四、因果記憶法。地理事物、現象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了統一體,所以記憶地理相關問題時,要注重地理事物、現象間的內在聯系。以環境——自然資源——人類環境為線索,把知識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環環相扣。例如:西亞氣候屬熱帶、亞熱帶乾旱氣候,以這個問題做為「果」找出「因」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降水少,氣候炎熱、乾燥。再以開始的問題做為「因」找出「果」來——導致地面河流很少,農業適宜發展畜牧業。這樣通過「因」推導「果」或者由「果」分析出「因」來,記憶時知識就系統多了。
五、歸納記憶。是對某些知識總結分類,串成一條線。如我國有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

㈥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布
狀況,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描述的角度:疏密+數量+極值+方位.具體描述:①總體分布特徵(疏密狀況,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極值區位置名稱(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帶在哪,沿什麼線分布,或者說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區的地區名稱等.)③點組成的形狀——反應什麼規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義(如城市等級),點的動態變化等.當然,描述時要看圖說話,突出重點,因題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線狀地理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具體可分為兩類:
(1)描述一條線(通常為等值線)的分布情況
這類試題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線條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等,可從走向、延伸方向去考慮.讀圖時注意觀察曲線「拐點」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這類題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國一月0 ℃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漸變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體分析如下:①總體分布及疏密狀況:通過觀察閉合線數值,說出最大區和最小區的位置在哪;通過觀察等值線疏密,說出疏密分布位置.②變化趨勢:由某方嚮往某方向逐漸變大(變小);③凸凹變化(等值線彎曲情況——凸高為低,凸低為高):說出凸點沿線數值高低的情況.
三、面狀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描述角度:范圍(方位)+面積(大小、面積的變化)+伸展方向+極值區的分布.

㈦ 什麼是「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具體的內容包括什麼

地理空間框架是地理信息數據及其採集、加工、交換、服務所涉及的政策、法規、標准、

技術、設施、機制和人力資源的總稱,由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目錄與交換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政策法規與標准體系和組織運行體系等五大結構組成。請看下圖圖示——

(圖文資料來自網路文庫-專業資料-IT/計算機一文)

㈧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1. 先大後小,哪些分布數量多,哪些分布面積廣,哪些分布所佔空間大

  2. 分布的結構,他們是按照怎樣的秩序進行分部的,原因是什麼

  3. 這樣分布結構是否會改變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