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轉
晝夜長短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空間變化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夏至日
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越向南晝越短,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
晝夜等長
秋分日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冬至日
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
晝長夜短,越向南晝越長,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
晝夜等長
春分日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北半球
晝長最大
晝夜等長
晝長最小
晝夜等長
赤道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晝夜等長
南半球
晝長最小
晝夜等長
晝長最大
晝夜等長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空間變化規律
夏至日
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
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
冬至日
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
春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季節變化規律
北回歸線及其以北
夏至最大,冬至最小
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冬至最小,最大值略
赤道
春分、秋分最大,冬至、夏至最小
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夏至最小,最大值略
南回歸線及其以南
夏至最小,冬至最大
閱讀太陽光照圖重點注意:
1、北極圈及其以北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的是極晝還是極夜,可以判斷節氣甚至直射點的緯度位置,例如如果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則表示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2、利用晨昏線與緯線的交點將緯線分成的晝弧、夜弧的長短和比例,可以判斷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甚至可以計算晝長或夜長。
3、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點,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直射點所在經線為12點。
⑵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運動知識點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因此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晝,未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運動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地理地球的運動知識點
(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
(1)晝夜的形成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晝夜交替的產生:由於地球的自轉
(3)晝夜交替的周期及意義:周期為一個太陽日——24小時
(4)晨昏線(圈)
①定義: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
②分類
晨線:按地球自轉方向經過晨昏線進入晝半球的是晨線。
昏線:按地球自轉方向經過晨昏線進入夜半球的是昏線。
③晨昏線的特點
晨昏線平分地球,是過球心的大圓;晨昏線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晨昏線在二至日時與極圈相切,在春秋分時與經線重合;在晨昏線上各地,太陽高度為0o;直射點緯度與出現極晝、極夜最低緯度之和等於90o(如當太陽直射在20oS時,出現極夜的最低緯度為70o′N,出現極晝的最低緯度為70oS)。
2、產生時差
(1)地方時
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的時刻叫地方時。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轉,東邊的時刻總比西邊的早。同一經線地方時一定相同。
(2)時區與區時
①時區: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為15°,因此相鄰兩個時區相差一小時。②區時:各時區都以本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本區的區時。
(3)日界線
國際上規定180°經線作為日期的分解線,叫國際日期變更線。地方時為0時(或24時的經線)是另一條日期變更線。
3、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轉: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轉。
(二)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黃赤交角
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是23°26′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2、晝夜長短的變化
(1)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太陽直射哪個半球,那個半球就晝長夜短。
(2)晝夜長短的計算
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正午12點—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正午12點)×2,還可以根據晝狐和夜狐所跨的經度來推算。
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緯度分布規律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春秋分,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遞減;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
(2)季節變化
同一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隨季節而變化。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達到最大值,冬至日達最小;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冬至日達到最大值,夏至日達最小;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兩次直射,直射時達最大值。
(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公式H=90°-|φ-θ|,φ為所求點的緯度,θ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4)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計算樓距、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等。
4、四季和五帶
(1)四季
歐美:以“二分二至”劃分;我國:以“四立”劃分;北溫帶國家氣候統計上: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2)五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北溫帶(北回歸線—北極圈)、南溫帶(南回歸線—南極圈)、
北寒帶(北極圈—北極點)、南寒帶(南極圈—南極點)
(三)地方時、區時的計算
1、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的計算依據:地球自轉,東早西晚,1度4分,東加西減。計算時具體可分為四個步驟:一定時,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定時:即確定出用以計算的參照時間。該參照時間可以從題目的相關材料中獲取
①晝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24時或0時,如NB。
③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6時,如NC。
④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18時,如NA。
(3)定向:即確定所求點與已知時間點的相對東、西方向,以D點作為已知時間點,則E點位於D點以東,應“東加”;若求F點地方時,以B點作為已知時間點,則F點位於B點以西,應“西減”。
(3)定差:即確定所求點與已知時間點的經度差,以確定時差,如E點所在經線與ND經線相差45°,時差為3小時。
(4)定值:即根據前面所確定的條件計算出所求時間,如E點地方時為
12:00+45°∕15°=15:00,F點地方時24:00-45°∕15°=21:00。
2、區時的計算
計算時可分以下幾個步驟:(1)定時區,(2)定區時,(3)定向,(4)定差,(5)定值。
(1)定時區:若題中只有經度,可根據經度確定出所在的時區,方法為:該地的經度數÷15°,所得商“四捨五入”保留的整數位即為該地所在時區數,東西時區根據東西經確定。
(2)定區時,(3)定向,(4)定差,(5)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時的計算。
高一地理地球的運動練習題
地球同步衛星是人為發射的一種衛星,它相對於地球靜止於赤道上空。從地面上看,衛星保持不動,故也稱靜止衛星;發射地球同步衛星與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密切相關。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下列發射場中最有利於衛星發射的是()
A.拜科努爾(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庫魯(5°N)
【解析】據題干,地球同步衛星相對於地球靜止於赤道上空;同步衛星為藉助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一般向東發射,發射點自轉線速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於同步衛星的發射,因此離赤道越近的地區,越有利於發射。
【答案】D
2.地球同步衛星的繞地公轉速度與地面對應點的自轉速度比較,它們的()
A.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線速度相同
【解析】地球同步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飛行,在飛行過程中相對於地球表面某點靜止,角速度相同;物體運動線速度的大小與轉動半徑成正比,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的半徑大於地球半徑,線速度較地面對應點要大。
【答案】C
一架飛機在某地起飛,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時低空勻速飛行,且飛行員看到太陽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靜止不動,赤道上地球自轉線速度為1 670千米/時。據此回答3~4題。
3.此時飛機飛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4.飛機航線所對應的地理緯度是()
A.赤道 B.極點 C.北緯30° D.北緯60°
【解析】飛行員看到太陽在正南方天空靜止不動,說明飛機與太陽“同步”,即飛機飛行方向、速度與太陽視運動的方向、速度一致,因此方向為自東向西。第9題,太陽視運動速度即地球自轉速度,地表緯度60°附近地球自轉線速度為837千米/時。
【答案】3.B4.D
5.當地球公轉運行到遠日點附近時,地球上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快
B.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慢
C.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快
D.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慢
【解析】地球公轉到近日點或遠日點與地球自轉速度無關,而與地球公轉速度有關。遠日點時,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慢。
【答案】D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英國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漢卡克在《上帝的指紋》中寫道:“黃赤交角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這個周期是41000年,交角改變在22.1°到24.5°之間,准確性和可預測性不亞於瑞士鍾表。”
(1)若此角度變為24.5°,太陽直射的范圍將會如何變化?
(2)若此角度變為0°,地球將怎樣繞日公轉,太陽直射點還有沒有回歸運動?
【解析】
黃赤交角是黃道面(地球公轉軌道面)與赤道面的交角,它決定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若其角度增大,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將擴大;若其減小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將減小。若為0°太陽將永遠直射赤道,不會再有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答案】
(1)太陽直射點在24.5°N~24.5°S之間移動,太陽直射范圍變大。
(2)地球正著(地軸垂直公轉軌道面)繞日公轉,太陽一直直射赤道。無回歸運動。
猜你喜歡:
1.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表面形態練習卷
2. 高中地理地球與地球儀知識點
3. 地理行星地球知識點
4. 高一期末知識點整理地理
5.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復習資料有哪些
⑶ 地球自轉和公轉方面的講解
地球自轉——地球圍繞地軸自西向東的轉動。
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北半球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南半球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地球圍繞的中心是地軸,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線,實際地球上並不真存在這根軸。
地球自轉的周期分有太陽日和恆星日,恆星日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為23時56分4秒;太陽日長24小時,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一天的長度是24小時,因為人們的起居作息是以太陽為參照的,因此一日的長度採用一個太陽日的24小時來計算。
地球自轉的速度有線速度和角速度之分。角速度除了南北極點之外,任何地方的角速度都是15°/h;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地球的公轉主要掌握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有恆星年(365天5時48分46秒)和回歸年(365天6時9分10秒)之分,公轉的軌道面叫黃道面,自轉的軌道面叫赤道面,黃道面和赤道面之間存在一個夾角,目前是23°26′,稱為黃赤交角。
高中地理要掌握的基本如此,初中地理略知即可。
⑷ 高中地理,地球公轉和自轉的意思是什麼
一個天體圍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 太陽系裡的行星繞著太陽轉動,或者各行星的衛星繞著行星而轉動,都叫做公轉。 公轉是一件物體以另一件物體為中心所作的循環運動,一般用來形容行星環繞恆星或者衛星環繞行星的活動。所沿著的軌道可以為圓、橢圓、雙曲線或拋物線。自轉是指物件自行旋轉的運動,物件會沿著一條穿越身件本身的軸進行旋轉,這條軸被稱為「自轉軸」。一般而言,自轉軸都會穿越天體的質心。凡衛星、行星、恆星、星系繞著自己的軸心轉動,謂之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月亮自轉一周的時間跟它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都是27天7小時43分11.5秒。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 自轉是指物件自行旋轉的運動,物件會沿著一條穿越身件本身的軸進行旋轉,這條軸被稱為「自轉軸」。一般而言,自轉軸都會穿越天體的質心。凡衛星、行星、恆星、星系繞著自己的軸心轉動﹐地球自轉是地球沿一根地心的軸(自轉軸,也叫地軸)做圓周運動。謂之自轉
⑸ 地球公轉及其地理意義知識點
地球公轉及其地理意義知識點如下:
公轉指由於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會圍繞著太陽進行轉動,稱為「公轉」。地球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也稱為「黃道面」。地球無論公轉到什麼位置,這個自轉軸和公轉平面之間的傾角都是保持不變的。
(2)在這樣的速度下穿越地球大氣層時會因為與大氣的摩擦出現高溫高熱,而沒有防護罩保護的生物們很快就會被燒成一股青煙。你可以腦補一下在燒得通紅的鐵塊上滴一滴水的場景,滋的一聲,水滴就化作氣體消失了。
⑹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
知識是靜態的,人有了知識,還應該明白如何正確地將所掌握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沒有智慧,充其量不過是一本記載著知識的書。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 運動知識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1
(一)地球的自轉
1.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2)產生時差,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時間上東早西晚。
(3)水平運動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轉。
2.判斷晨昏線的三大技法
(1)利用自轉方向判斷:順自轉方向將要進入白天的為晨線,將要進入黑夜的為昏線。
(2)利用地方時判斷: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點所在為晨線,為18時的點所在為昏線。
(3)利用晝夜半球位置判斷:晝半球西側為晨線,東側為昏線;夜半球則相反。
(二)地球的公轉
1.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徵
(1)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2)速度:近日點(1月初)附近公轉速度快,遠日點(7月初)附近公轉速度慢。
2.正午太陽高度
(1)判斷正午太陽高度的兩大技巧:
①「來增去減」:太陽直射點向某地所在方向移來,則正午太陽高度增大,移去則減小。
②「遠小近大」:距離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正午太陽高度=90°-兩點緯度差。
其中,當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時,該緯度差即為所求點與直射點緯度差的絕對值;不在同一半球時,該緯度差為二者緯度數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1)當太陽直射赤道時( 春分 日、 秋分 日),南、北極點除外,全球各地正東日出、正西日落。
(2)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除極晝、極夜地區外,全球各地東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陽直射緯度越高,太陽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剛剛結束極夜的地點,其日出、日落方位均為正北;北半球剛剛結束極夜的地點,其日出、日落方位均為正南。
4.晝夜長短
(2)緯度分布規律:
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另一半球相反。
(3)計算 方法 :
①利用一個地區晝弧所跨的經度范圍來計算。
方法:晝長=晝弧度數/15°,同理求夜長。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時間來計算。
方法:晝長=2×(12-日出時間)或晝長=2×(日落時間-12)。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2
1.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
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
2.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
20°W向西至160°E為西半球;
經度度數小於20°,為東半球,
經度度數大於160°,為西半球;
經度度數在20°至160°之間,為相應半球。
3.緯線長度:L=L赤道×COSθ(θ為當地緯度)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長度大約為4萬千米,
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緯度度數相同,緯線長度相同;
緯度度數不同,緯線長度不同。
緯度相差1°,實地距離相差111千米;經度相差1°,實地距離相差111千米×COSθ(θ為當地緯度)。
4.同緯度飛行,先向高緯飛,後向低緯飛。(即:北半球先向北飛,南半球先向南飛)。
位於晨昏線上的兩點之間,沿晨昏線的劣弧飛行最短。
位於經線圈上的兩點,沿經線過極點飛行。
赤道上兩點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飛行。若兩點相差180°,則有無數種飛行方法。
5.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即: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
6.地球自轉線速度:V=V赤道×COSθ(θ為當地緯度)
地球自轉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緯度度數相同,線速度相同;
緯度度數不同,線速度不同。
7.除南北兩極點外,全球各點地球自轉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轉角速度:W=15°/h=1°/4分鍾
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移動速度大約為0.25°/天
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同時,1太陽日>1恆星日;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時,1太陽日<1恆星日。
8.地球公轉速度:
近日點(1月初)最大,遠日點(7月初)最小
自近日點向遠日點移動,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自遠日點向近日點移動,公轉速度逐漸變快。
近日點(1月初)V、W最大
遠日點(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點向遠日點移動,公轉速度V、W變小
由遠日點向近日點移動,公轉速度V、W變大
9.春秋分日,太陽光線與黃赤兩平面交線相平行;
兩至日時,太陽光線與黃赤兩平面交線相垂直。
10.黃赤交角變大,熱帶、寒帶的范圍變大;溫帶的范圍變小。黃赤交角變小,熱帶、寒帶的范圍變小;溫帶的范圍變大。
回歸線的度數=黃赤交角的度數;
回歸線的度數+極圈的度數=90°
11.晨昏線:
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點;
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18點;
晨昏線與始終太陽直射光線向垂直;
晨昏線與經線圈相重合時,該日為春秋分日;
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切點為12時或24時。
12.緯度越高,運動速度越大,地轉偏向力越大。
13.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區從東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區從東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區從正東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日出或日落方向位於與東西方向偏南(北)成θ°的夾角,表明太陽直射點位於θ°S(N)。
14.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長;
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南晝越長;
3.21~6.22,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極晝范圍逐漸變大,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也逐漸變大;
6月22日,北半球各點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各點晝最短夜最長;
6.22~9.23,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而且極晝范圍逐漸變小,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也逐漸變小;
9.23~12.22,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北白晝越短,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逐漸變大,南極附近出現極晝,極晝范圍也逐漸變大;
12月22日,北半球各點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各點晝最長夜最短;
12.22~次年3.21,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北白晝越短,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逐漸變小,南極附近出現極晝,極晝范圍也逐漸變小;
赤道全年晝夜等長;春秋分日全球各點晝夜等長。
日出時間+日落時刻=24小時
晝長=24-2×日出時間;夜長=2×日出時間
日出時間=12-晝長/2=夜長/2;
日落時間=12+晝長/2=24-夜長/
南半球某地的晝長=北半球同緯度的夜長
南半球某地的夜長=北半球同緯度的晝長;
全球各點全年晝長(夜長)時間都相等。
15.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θ(△θ為兩地之間的緯度差,即太陽直射點與所求某地)
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兩側遞減;
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遞減;太陽高度>0為白天;太陽高度<0為黑夜;太陽高度=0為晨昏線。
太陽高度相同的各地與太陽直射點的距離相等;
太陽直射h°N時,(90°-h°)N內出現極晝,其正午太陽高度為2h;(90°-h°)S內出現極夜,北極點的太陽高度全天相等為h°。
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的地區為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的地區為赤道及其以南地區。
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的地區為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的地區為赤道及其以北地區。
16.北回歸線至北極圈之間,正午時刻太陽位於當地正南天空;
南回歸線至南極圈之間,正午時刻太陽位於當地正北天空。
17.正午的判定:
太陽高度為全天最大時;
地方時為12時;
日影為一天中最短時;
把晝半球對稱等分的經線地方時為正午。
18.0時的判定:
把夜半球對稱等分的經線地方時為0時;
自西向東,由舊一天進入到新一天的經線為新一天的0時。
19.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否則不是閏年;
逢百年時,能被400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否則不是閏年。
20.
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
比例尺:比例尺=;
大小:由於比例尺是一個分式,其大小必須根據整個分式判斷,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縮放:新圖比例尺變為原圖的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n;圖幅面積=原圖面積×n2。
表示內容:圖幅相同,表示實地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
三種表示方法:直線式;文字式;數字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3
1.方向: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
距離北極點近,則在北;距離北極點遠,則在南;
A地位於B地東(西)大於180°,則方向相反。
即實際A地位於B地的西(東)方。
在無經緯網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根據指向標定方向;
甲圖剖面圖
在既無經緯網又無指向標的地圖上,一般判圖原則是: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等高線和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3.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高度相同。(同線等值)
中心高,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
中心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
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所有等高線都是閉合的。
等高線可以重合但不能相交。
陡崖處有n條等高線相交,等高距為d,則陡崖高度:(n-1)d
四周高,中心低的等高線表示谷地或盆地;
四周低,中心高的等高線表示山頂。
4.時區中央經線=15°×n(n為時區數)
時區的范圍=15°×n±7.5°
5.自西向東,每跨越1個時區,時間增加1小時;
自東向西,每跨越1個時區,時間減少1小時。
自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間不變,日期減少1天;自東向西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間不變,日期增加1天。
自西向東,日期增加1天,為新一天的0時線;
自西向東,日期減少1天,為180°經線(日界限)。
6.熱水器和地面之間的夾角=△θ(△θ為兩地之間的緯度差,即太陽直射點與所求某地)
7.自東向西航行,船員所經歷的一天大於1太陽日;
自西向東航行,船員所經歷的一天小於1太陽日。
每小時向西飛行n經度,則所感覺1天時間=360/(15-n)小時;每小時向東飛行n經度,則所感覺的一天時間=360/(15+n)小時。(n<15°)
8.經線相同,地方時相同;
緯線相同,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晝長、夜長相等;自轉速度相同。
9.從某地出發到達另一地,無論是否經歷日界限:到達時間=出發時間+途中時間±時區差(東+西-)
10.晝夜現象:地球是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
晝夜交替現象:地球自轉;
晝夜長短變化:地球公轉。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簡潔
★ 高中必修一地理筆記知識點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 高一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
⑺ 高中地理怎麼學好及地球自轉公轉意義總結
高一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多做題目,因為這張主要是計算題目,不是死東西。要從做題目中鞏固知識。
⑻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如下:
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地球公轉使得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向南北方向逐漸遞減;
2、晝夜長短的變化。由於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太陽直射地表的位置也不同;
3、四季的形成。地球公轉形成了四季的變化;
4、五帶的形成。地球公轉產生了五帶,即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地球公轉的周期
在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存在兩個明顯周期,分別為回歸年和恆星年,回歸年是指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即太陽中心自西向東沿黃道從春分點到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又稱為太陽年。1回歸年為365.2422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是根據121個回歸年的平均值計算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