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發布時間:2023-02-14 06:20:03

㈠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給思維以動力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高。而中學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內容豐富多彩,這就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興趣是學生學習和發展思維能力的巨大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思維活動往往和解決問題聯系在一起,教師要適時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促使學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例如:講經緯線方向時提出:「一個人沿某緯線一直走能否回到原地?為什麼?」「一個人沿某經線一直向北走能否回到原地?為什麼?」又如講青藏高原時提問:「青藏高原地勢高、太陽輻射強,為什麼氣候天寒地凍?」等等。這些問題學生都很感興趣。學生對學習內容最有興趣的時候也是學習狀態最佳的時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創設各種問題情境,設置一定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運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2、 密切聯系各種實際,充分利用各種手段,使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
人的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從生動的直觀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由於中學生年齡和見聞的局限,很多地理事物和現象學生是從未感知過的,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向學生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感性材料,聯系學生的知識和實際生活,並藉助各種直觀教具,引導學生在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直觀形象思維通過積極的思維過程――分析、綜合、概括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成因和原理。如在學習季風形成時,提問「盛夏的中午、傍晚游泳時在水中和岸上各有什麼感覺」來啟發學生,聯系實際經驗,理解海陸熱力差異,推導出季風的形成。
3、 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地理教材的內容有不同的屬性,在學習中要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採用不同的思維形
式。由於中學地理教材是以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和地理推理材料為主,因此,地理教學中就要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主。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有多種,地理教學中最根本、最常用、最重要地方法是比較法及分析綜合法。
比較方法在地理教學中運用極其廣泛,無論地里表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及地理事物的分布、演變、數據、景象等教學,都離不開比較法的運用。它可在學生已知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去認識未知的地理事物,有助於學生認清地理事物間的相互聯系,明確地理事物發展的過程規律:可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對大陸冰川和山丘冰川的比較,秦嶺――淮河一線南北農業的對應比較等。
分析綜合法是地理教學運用廣泛的邏輯思維方法之一。分析就是把復雜的地理事物分解為簡單要素、分別加以認識和研究的邏輯思維方法。綜合是把地理事物各個要素或各個方面的特徵綜合起來考慮的邏輯思維方法。分析的目的在於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綜合是要揭示地理事物的總體特徵。分析和綜合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分析的基礎上才有綜合的可能,只有通過綜合才能透徹地理解地理事物各個要素的總體特徵,從而獲得正確完整的地理知識。
4、 充分利用地圖,培養讀圖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研究的對象是地理環境。要研究地理環境中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及他們的相互關系,立體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立體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利用地圖。地圖是無聲的語言,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地理教學的工具。地圖是各種地理事物在時空分布上形象直觀的概括,運用地圖可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他不僅可以告訴學生許多地理知識,也可反映出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區域特徵及地域差異,還可以找出各類地理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如指導學生讀「澳大利亞氣候圖」,看東西岸氣候類型的差異,然後結合地形、氣壓帶、風帶、洋流等分布圖,分析其差異的成因。這些內容的獲得,是要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方法,是要通過學生積極思維才能完成。所以指導學生運用地圖的過程不僅是培養學生讀圖和分析地圖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過程。
5、 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表現為學生能依據地理規律,對新的地理問題進行獨特分析與解決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要擺脫教學中習慣性認識的束縛,開拓思維,挖掘教材中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意識的因素和材料,抓住教材中「擴點」、「補充」、「延伸」,進行創造思維訓練;抓住教材的「異點」,進行擴散思維訓練;藉助插圖、附圖,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想像能力;通過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讀一讀」,進行「一題多解」和「一解多題」訓練,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其次,要勇於打破教學上的老框框,鼓勵學生質疑提問,探索求異。創設一種自由思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創造的積極性,形成開放的課堂
總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密切聯系實際,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大膽嘗試,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收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教學效果。

㈡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1.構建腦中地圖,形成二維空間概念。
2.轉換視角,培養和提高三維空間思維能力。
3.利用地理課件演示,培養學生的地理事物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
4.整理知識系統,比較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抓住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聯系,提高空間分析能力。

㈢ 如何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一、地理學的核心思維

學科思想是對某一學科的本質的認識,它在認識活動中被反復運用,帶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建立學科和運用學科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整體上把握學科結構的途徑——也就是「整體學習法」。學科思維是在學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採用的各種方式、手段、途徑等。地理學思維是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以及自然和物質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之間相互作用的領域。地理學主要考慮三種分析:數量、特徵、活動在空間(區位)上的分布;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生態的關系;空間與生態在區域上的分異作用。

由於中學地理學科具有基礎性的特點,其教學內容牽涉的范圍很大,僅屬於自然地理學的就有地質、氣象氣候、水文等,還有天文、生物、旅遊、經濟、城市等等,幾乎每一個都可以從屬於一個單獨的學科,如地質學、氣象學、氣候學。但是地理學包羅萬象,牽涉到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方面面。所以,中學地理學科又具有「博物性」的特點。

中學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牽涉到方方面面,都是以一定空間分布作為基礎的。教學中牽涉到某個地理事實、地點或者地區,無論其大小,應該在落實在地理空間上,也就是地圖中。通過地圖,判斷其地理位置的特點、周圍的環境及其相互影響。所以,中學地理教材包括教科書和相應的地圖冊、練習冊。在教學過程中,讀地圖、用地圖往往貫穿在地理課堂的始終。所以,中學地理學科還具有通過地圖、地球儀、虛擬地球、地理信息系統等表現出來的「空間性」。

1.區位性—地理學的本質

空間的研究尋求探索地方與人類利用其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的自然秩序和活動類型之間的關系。哈特向在<<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就最早總結了康德-洪堡-赫特納提出了區域差異的思想。後來,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開創人文地理學,地理學就一直關注區域差異——空間分析——社會理論研究範式的變革。自然和人文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差異性,是地球表層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差異性是在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目標是建立在基於可變參數動態模擬基礎之上的未來情景模式。差異表現為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相統一。

2.環境性一地理學研究的永恆主題

環境的研究包括自然與人類兩個尺度,強調和側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同時,也注重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廣泛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之間相互關系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改變,是人類行為方式的變革,可持續的核心主要是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當今世界人口爆炸、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這些現象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息息相關。

3.區域性和綜合性是地理學的載體

地理學向來以綜合性和區域性為主要特色,區域地理研究的重點是區域發展的條件、限制因素、發展潛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區域研究要三大抓:抓經濟發展重點地區、抓貧困地區、抓遼闊的海洋、海域。

4.協調人地關系思想是地理學的核心

地理學探討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和反饋作用,是以地域來研究人地關系的。地理學在研究協調人地關系問題上有著悠久的傳統。「人」是什麼?人是指人口、經濟、城市和鄉村等。地是指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各要素。《中國21紀議程》所論述通過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以謀求全國和各地政治、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21世紀的人地關系將是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這時的地理環境不是僅指自然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和人工環境。人類的各項活動如農業、工業、聚落、交通等對自然環境造成了許多影響。

5.把握地理事物分異性和規律性是地理學發展的最終目標

地球運動的基本原理(地球公轉、自轉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大氣運動的基本原理(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環流、氣旋與反氣旋、鋒面),水循環運動的有關原理、地殼運動的基本原理,等值線分布規律、地質災害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氣壓帶分布規律、地價分布規律、地理事物的分異性和規律性等,多屬於成因原理和聯系原理,從而探討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與陸地表層生命物質過程研究。

㈣ 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一、轉變教育理念,適應新課程新形勢下的教學需要,做到「與時俱進」。
新課程的實施帶來教學理念的新發展,也帶來考試理念的巨大變化。以至於在許多老師和學生的眼裡「只要背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地理學科會考也似乎變得難以捉摸。為此我們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潛心研究新的教學綱要,改變過去「劃、拉、背」的教學方法,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的教育理論」,構建了「學生先自學,教師後點撥」的教學模式,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二、團結協作,群策群力,發揚團隊精神,共創佳績。

團結就是力量,拼搏就有戰鬥力。我們地理學科組的成員,既有富有經驗的老教師也有剛剛改行的新手,新教師經常羨慕老教師的豐富經驗,老教師則欣賞新教師們的干勁十足,平日教學中老教師把關定舵,把握住知識的深度、廣度、教學方向,把教學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新教師。新教師廣泛的查閱資料、搜集試題、有價值的實例,共同研究,確定方案,學科組的全體教師都能做到團結友愛,坦誠交流,大公無私,從不計較得失,從不保守,協作共進,發揮集體的智慧,去打整體戰,避免了單兵作戰和個人英雄主義。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一支「肯吃苦、會共事、能戰斗」的戰斗集體,建立了一支團結的、效率高的團隊。 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充分進行討論,然後進行實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還經常了解教學的新觀點,積極探討新課程的教學設計,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學科組時時刻刻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正、提高、完善我們的計劃和目標,並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發揮了集體和個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學科組教師不放過任何一次外出聽課、學習、交流的機會,並能將所學、所得進行反思和總結,在全學科組中進行交流,將一些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三、精研教法,抓住課堂,向課堂要效率。

「希望在每一個學生,成功在每一節課」不能依賴「大運動量」的補課和題海戰術,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成績的關鍵如何在授課中實施「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為了上好一節課,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切實做到「教師少說學生多說,老師少講學生多思,」達到變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自己會學的較高境界。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節課都達到「高效、有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系,指導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去審視、理解、比較,解決從生活實際中抽出來的地理問題,使學到的知識「活」起來,形成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我們主要有以下做法。

1、堂堂清,夯實基礎。避免「上課鬆鬆垮垮,課後作業一大堆」,課堂上每一環節、每一步驟,都布置「定時定量」的任務,讓學生時刻有事做,該識記的識記、該討論的討論、該拓展的拓展,切實做到抓住基礎,以便提高能力 。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學習地理,需要記憶大量的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如果純粹去識記,知識就會變的乏味,缺乏生氣,既不利於理解,也不利於牢固的掌握。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課堂中盡量使用投影片,多媒體等素材創設認知情景,用形象的思維來促成教學。起到了增強感知,促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體驗感悟;理清線索,構建知識結構等作用,同時有利於學生熟悉題型,提高考試技巧。

3、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地理學科植根於生活,回歸生活是新課改中地理學科追求的目標,也應該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特色。在課堂中我們盡己所能的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已知自然知識、社會經驗、文化傳統相聯系,使學生學習終身有用的地理知識。

㈤ 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一、 培養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意義
1. 符合地理學科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要求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於地理學科能力、地理理念十分重視,明確指出高中地理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也即學生的核心能力與認知能力。地理學科核心能力指的是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實質,就是不斷提升其地理思維能力的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是學生形成學科核心能力的基石。在地理課程內容中,隨處可見綜合思維的落腳。而在歷年高考試題中,考查學生綜合思維的試題也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常見的設問多為「評價……條件、措施、影響、危害等」「分析……原因」等等。
2. 是地理學科自身價值得以發揮的重要途徑
地理學科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及研究對象,這也是地理學科所具有的獨特價值。作為跨門類、跨領域、跨學科的復雜、綜合學科,地理學科對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有更重要的價值。通過培養高中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可充分發揮地理學科特殊價值,讓學生對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深刻內涵有更深體會。如俄羅斯境內有兩個著名港口,其中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卻每年有半年結冰期,但貨物吞吐量比摩爾曼斯克港大。要了解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學生就必須綜合運用地理位置、氣候、洋流、人口分布、開發歷史等許多知識才能分析出這兩個港口差異產生的原因。
二、 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措施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地理學習中同樣如此,教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各項知識,順利實現教學互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思維品質才可逐漸提高。因此,教師應改變常用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地理教學的特性來打造充滿活力的課堂。同時,教師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枯燥、難懂的知識點寓於音頻、視頻、圖像及圖片,為學生生動而立體地展現出來。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更高,注意力更集中且思維更加活躍,同時學生可將抽象知識和直觀事物結合起來,有助於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2. 構建整體性思維,對教學內容合理選擇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聯系性、綜合性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教學中,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上,一般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所忽略。教師應將地理核心素養作為中心,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注意多樣性、基礎性、可選擇性,以全面、整體視角來分析教學內容,精心選取對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有利的內容,並確保教學內容兼具時代性與科學性。這就需要教師從以下三方面來入手:
(1) 對各要素間關系深入分析:地理現象與地理事物之間是諸多要素共同作用、互相影響的一個整體,一個要素的變化可導致整體發生改變,因此在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時,應注意把握地理要素分析的視角。如在講解黃土高原相關知識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整理資料,在課堂上講解水文、土壤、植被、氣候、地貌等各種因素的特徵,並對各要素間關系予以綜合分析,使之認識到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因素是土質疏鬆、植被稀少、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導致地表受到嚴重侵蝕;也正因為土壤易侵蝕且肥力下降,因此黃土高原的生態系統相對脆弱。這樣引導學生認識不同要素之間的互相影響,可讓學生逐漸把握地理綜合思維的方法。
(2) 引導學生自時空綜合角度分析地理事象:教師可藉助地理內容的時空綜合性,引導學生形成綜合思維。如在世界城市化進程講解中,自時間維度看,各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均是S形的趨勢,不同發展階段中,城市化面臨的問題及其表現不同;同一時期,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不同。通過引導學生從時空綜合分析角度來了解城市化發展進程及其特徵,可讓學生更好地預測不同國家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3) 基於地方綜合教學來解釋人地關系與地理特徵: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人文要素及自然特徵,其組合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為學生展開地方性解釋,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視角。如在對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學習時,筆者引導學生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對當地特色農業發展道路進行分析,並給予未�砼┮搗⒄狗較虻胤叫越饈停�同時指引學生將這一思維方式遷移到我國其他地區的區域分析中,讓學生逐漸養成綜合分析的習慣。
3. 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學生深入思考
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應充分藉助提問藝術,引導學生對學習的知識不斷加深思考,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意識,使之主動培養綜合思維,幫助學生主動構建地理知識體系。筆者在為學生講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一課後,設計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針對我國目前的土地資源情況,若你是相關部門負責人,應該要採取什麼措施與政策呢?」學生帶著這一問題,主動思索,可以開展更加積極的思維活動,這樣學生不僅能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能鍛煉自身綜合思維能力。

㈥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一、地理思維能力培養途徑 1.加強學生對基本地理知識、技能的掌握 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 也關注學生對基本地理知識、技能的掌握.如我國地勢、 地形對我國河流、氣候有什麼影響?學生必須對我國地形、地勢、 氣候等特點有清晰的認識,這有利於學生進行良好的思維活動. 這種探究過程伴隨著思維活動的進行. 探究的過程就是思維活動的過程. 思維活動就必須藉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識來完成. 2.讓學生對觀察對象獲得足夠的認識 初中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有一定局限, 對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空間結構、 空間分布和空間聯系沒有足夠的認識, 因為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去認識它們.我們設置一些問題, 引導學生去觀察,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 為學生順利地進行思維活動提供了思維素材, 並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形成認識上質的飛躍. 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 不妨讓學生觀察平原與高原景觀圖片再作比較. 學生發現平原上綠油油的,水好像要滲出來,感到地勢(海拔) 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雲彩,感到地勢(海拔)很高, 因而從直覺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異. 3.注意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 教師提出的問題新穎、獨特,並具有挑戰性, 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思考. 如我國北方水資源缺乏,教學中教師藉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畫, 請學生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這樣的問題不可能有統一標準的答案, 但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習慣,教師要給以正確地引導. 教師通過語言傳遞的信息盡量是一種程序性知識(為什麼), 減少陳述性知識(是什麼)的描述.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 並有表述自己見解的機會.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裡, 為什麼?讓學生回答,而不必直接講述地理事實.通過這種途徑, 我們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 適度對教學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地理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1.從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相互聯系進行思維 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 弄清了他們的聯系,才能沿著他們聯系的脈絡進行思維. 知道了結果,可追溯原因;知道了原因,可推知結果. 如我國洞庭湖的面積日益萎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們從其與地形、位置、人類活動等的聯系來分析: 洞庭湖位於長江支流湘江與長江幹流交會處, 支流與幹流中上游的植被不斷地被砍伐、破壞,降水較多, 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湖泊不斷地被泥沙淤積;同時,填湖造陸造田, 使洞庭湖面積退縮得很快.那麼洞庭湖的退縮或消亡, 會對這里環境、氣候有什麼影響?我們從湖泊及其環境、 人類生活狀況的變化等聯系來分析, 顯然這對我們生態環境有極大的危害. 2.按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發展規律進行思維 物質的運動和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地理事物或現象也是如此,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這種規律. 如有人對我國「北大荒」變為「北大倉」持贊成意見, 有人持反對觀點,我們該做出怎樣正確的判斷呢? 從現實事物發展規律看,五六十年代我國對「北大荒」 的開發使它變成了「北大倉」,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糧食等農產品. 可這里原始濕地﹑林地被破壞了,野生動物失去了理想的棲息場所, 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氣候也不斷惡化,水土流失加劇, 終於在1998年發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災害. 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保護原始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還草、 還濕地. 3.運用邏輯思維方法進行思維 邏輯思維,也就是對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分析綜合﹑ 歸納演繹等方法.比較法是地理思維教學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可以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或現象的橫向比較, 也可以是同一事物或現象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縱向比較.通過比較, 我們獲得了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發展規律.如我們對尼羅河、 亞馬孫河、長江、 密西西比河等世界四大河流的水文特徵及其影響因素的比較, 可以得知影響河流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氣候(降水), 其次是地形. 三、構建地理思維訓練素材庫 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維素材 通過挖掘教材中的思維素材,讓學生得到思維的鍛煉和發展, 並掌握一定的探究問題的思維技巧與方法,為今後學習打好基礎. 如在暗室里,將手電筒的光照射在牆上, 垂直照射時光束集中而明亮;傾斜照射時光束分散而暗淡,為什麼( 湘教版地理教材中提供)? 我們可以藉此來說明太陽輻射對氣溫的影響. 2.利用日常生活、生產中事物構建思維素材 只有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才能激發學生探究思維的興趣. 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常是進行獨立創造思維的, 他們有很大的創造思維的潛力,有待於我們挖掘和培養. 如我們這里是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都下雨, 可為什麼書上說降水集中於夏秋季呢?學生通過討論、 觀察教材中降水量柱狀圖,才明白這主要從降水量上來區別. 3.從各種媒體信息中搜集思維素材 社會發展的問題,無非就是我們如何生存得更好的問題, 這種問題人人關心.學生也是如此, 我們應該利用這種問題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 使他們思維能力得到充足的發展.如媒體報道: 2005年9月中下旬,颶風連續三次在美國東南沿海登陸, 給新奧爾良、佛羅里達州等城市造成150億美元以上巨大的損失. 我們可以藉此讓學生探討:怎樣預防颶風帶來的危害並加以利用、 使其為人類造福? 4.注意跨學科思維素材的整合 地理教學中涉及到眾多跨學科知識,如化學的、歷史的等. 我們通過利用跨學科知識的思維方式來探究地理問題, 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科學的結論的習慣. 如學習《非洲》時,教材中提到了「水能資源」, 這里蘊涵了物理學中動能與勢能原理,學生還沒有足夠的、 也不習慣用相關的物理知識來探究、分析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的. 怎麼辦呢?我們不妨做一個實驗讓學生觀察: 把同樣一杯水從不同高度在軟軟的沙地上(教具模型), 結果不一樣,為什麼?經過一翻思維探究,學生便很快做出了答案. 這就幫助學生構造了一種思維模式,啟發他們大膽創新.

㈦ 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內容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基礎性、廣泛性、實用性的特點,這些特點為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本人在借鑒他人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突出以下觀點: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前提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任何壓抑和干擾都會使思維受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體會心靈自由的有效途徑,良好的師生關
系就意外著教師願意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熟悉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更好的貫徹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師生關
系,就意外著學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積極參與教學,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成為可能。

二、創設積極地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

1.運用漫畫、精美照片,形象生動。地理學科的有些內容單純用語言是難以表達清楚的,運用地理漫畫形象生動,增添可讀性和親切感。一些枯燥的地理問
題,通過地理漫畫的形式來表現,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與興趣,使其在討論中獲取地理知識。通過他倆的對話所營造出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激發學生參
與討論的慾望。在討論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初中教材中有兩個卡通人物:玲玲與貝貝,他倆經常討論一
些有趣的地理問題,比如觀測北極星、東西半球的判定等。通過他倆的誇張表現來展現其學習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然而越是這樣的內容,越有助於學生
思維能力的培養。地理課本中精選了許多精美照片,更加突出地理特徵,幫助學生理解地理事象,充分合理地使用照片進行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可缺少的手
段。比如「荷蘭的風車」、「熱帶荒漠景觀」、「萊茵河」等,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按照人本主義理論,學習內容應該是學習者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和經驗。而這種價值和意義的重要體現就是學以致用。因此,
地理學習的主要目的並非保持和再現知識,而是使學生能在新情境中運用知識,即實現地理學習成果的遷移,作為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關注身邊發生的各種事情,他
們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去進行分析闡述,為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提供豐富的素材。

例如,在學習氣溫的測量時,教材提出「有時候,我們的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中的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會有明顯的差別。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在學習主要降
水類型時,讓學生結合降水的形成條件,說一說夏天從冰箱中拿出冷飲後,會在容器表面形成大量的水珠的原因等等,真是舉不勝舉,信手拈來。如果我們在教學中
能夠關注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有意識利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思考,並提出相關的治理措施,不僅學有所用,讓學習變的快樂而有價值,同時也激發了思維的興
趣,鍛煉了思維能力。

3.巧設懸念,追根求源。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恰當的設置懸念,給學生一個期待的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創設活躍的教學氣氛。例如,
在導入新課時,有意將本節的重點內容以問題的形式,提前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帶著困惑去學習。像在講「熱力環流」時,讓學生觀察「雞蛋湯」的「熱氣」,
可以看到「受熱上升」有跡可尋。隨著熱氣不斷升騰,引導學生聯想到其他「受熱上升」的實例。將小吃碟放在「熱氣」的上方,一會兒便在小吃碟上凝結出了小水
珠,引導學生討論:空氣在上升運動中,如何形成降水?這一系列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可以避免因疲勞而產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培養思維能力的保障

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於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的。教師應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多採用比較、歸納、綜合分析等方法。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學生應針對地理問題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嘗試運用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按照以下程序來設計教學過程:

「提供一個背景 提出一個問題 收集一些材料 組織一些活動 得到一點啟示」。

例如,在了解某區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時,可採用讀圖和查閱資料的方法。例如,在學習「亞洲和歐洲」一節中,教材安排了「亞歐大陸輪廓」、「亞洲
和歐洲地形分布」、「亞洲和歐洲氣候類型分布」等一系列地圖,以及相關的文字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並
在此基礎上,認識區域人口、國家的分布等。

總之,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存在於學科教學,它是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特別是地理教學,更要重視學生「地」的概念形成和「理」的邏輯思維,以及與地理位置密切聯系的知識要的推理,這也是地理教學的必然之所在。只要我們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地理教學將會大放異彩。

㈧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朋友你好!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針對學生出現的地理思維缺陷,特別對高中文科班的學生而言,如
何改變思維定勢,培養正確的地理思維,本人經過長期的嘗試,認為可
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地理教學,特別是運用生活實際,對學生形成正
確的地理思維的幫助更大。
1、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按照教育規律,由簡入
難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頭腦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
能力角度出發,步步深入,引導學生的進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季風氣
候,先樹立季風概念,即一年隨季節的不同有規律轉變風向的風,再建
氣候概念,即一個地區長時期天氣變化的規律,主要包括氣溫、降水兩
要素情況。那麼,季風氣候就是在一年內隨風向的轉變,氣溫降水有明
顯季節變化的氣候。在學生掌握了季風氣候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我
國的季風氣候有關知識,學生學得明白掌握得扎實,對知識的理解也比
較透徹,而且通過環環相扣的講解,使學生對有關季風的知識有了一個
全面的理解。
2、注重知識體系的運用,促進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發展
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許多知識難以運用,
所以學生是很難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的。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足夠重
視一些具有促進思維能力培養的內容,
對這些內容教師要有充分的思考,
甚至要動用全教研組的力量來思考,然後實施教學。如分析巴西高原、
德干高原為什麼比較平緩,
就結合高一地理的內力和外力作用。
如果遇到一些相關的學科,則更要請教一些相關學科的老師,如光合作用,就
要請教生物老師,有關太陽高度的問題,就要請教數學老師等等,這樣
學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時為完善地理知識結構,地理教師可以在平時
的地理教學中注重知識系統的建立,使學生完善知識體系,以便熟練運
用。
3、從生活實際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維能力
生活即地理,許多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實際上對地理
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象,然後逐步分析其成因,最
後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對地理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生活
中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運用,
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
例如:運用鄉土地理知識對比別區或別圖的地理事物,從而發展了學生
的形象思維。學生在掌握鄉土地理的情況下再比較學習黃河中下游的自
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就容易理解、掌握和運用。又如,在學完黃
河中下游地區之後比較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的異同點來學習長江中下游地
區,無論在橫向比較或縱向比較中,學生則能更好地掌握長江中下游的
地理環境。從而鞏固了舊知識,學習了新知識,不僅學到的知識得到遷
移,而且還發展了形象思維,提高了分析綜合能力。又比如在分析黃淮
海平原農業為什麼低產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先分析糧食低產
的原因有哪些,
屬於地理的原因又有哪些,
符合該地區的會有哪些原因,
這些原因又是怎麼形成的,如何解決等等。由此及彼,學生就可以來分
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4、學會運用地圖,培養學生各方面地理思維能力
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直觀教具,也是
形成地理表象進行形象思維的有效手段。因為地圖是形象的,但地圖上
的各種符號是對地理事物的現象和抽象,某種意義上說地圖是抽象化的
形象。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這種表象往往會促使學生
產生直覺思維,從而進入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中。
因此,經常閱讀地圖,
綜合地圖要素,歸納區域地圖特徵和地理演變過程,既有利於形象思維

㈨ 如何在高中地理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培養興趣,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興趣是引導學生對未知領域探索的動力,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不會畏懼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地理教材中包括很多比較抽象的地理理論,如果學生對地理不敢興趣,那麼他們在接受和理解這些知識時,就會感到痛苦,學習效率不高。一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那麼他們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這種力量支撐著他們對地理知識不斷深入探索,使地理水平不斷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他們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索,還要使他們的探索是主動意識下進行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才能以一種積極的正面的精神和態度面對地理知識。
二、動手畫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地理學習中,需要把理論知識和地圖進行聯系,通過地圖來加深對地理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在地理教學中,地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地圖,讓學生把地理知識反應在地圖上,讓他們通過地圖形成空間想像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在主動探索過程中會看地圖,能把不完整的地圖填好,能畫出要求區域的地圖,能從地圖上得出地理區域的各種特點。通過地圖的使用,能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理解地理知識,有助於知識記憶。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畫圖基礎之後,要求他們對地理文字描述畫出示意圖,這個過程就是讓學生把抽象的地理知識在地圖上形成直觀的認識。既要鍛煉學生觀察和組織材料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讀圖、看圖、作圖能力,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導學法
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自主學習,並不是讓他們自學地理知識,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向地進行學習。在這種學習中,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提升思維能力,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來促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引導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運用正確的學法來提高學習能力和對地理的理解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意識。
途徑1:學會提煉規律。高中地理中有關地理規律的內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地質演變規律、城市演變規律等。如果能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分布、時間分布或演變方面的規律提煉,則有助於學生歸納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途徑2:學會學法總結。要善於對習題進行歸類分析,細心揣摩答題思路,精心總結解題規律,認真解剖思維障礙,從而能夠得出每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從中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超越。
四、啟發思維方式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如果還能夠對地理思維能力和各種地理思維方式進行有意識的訓練,並不斷地引導學生思考,則能夠促使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分析問題。在這種思維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發現思維中存在的問題,而且能迅速提高思維品質,進而還有助於學生逐步擺脫僵化的思維模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五、整合知識,建立地理認知結構
在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時,要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回想學過的地理知識,通過知識再現,達到使新舊知識進行銜接和融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新舊知識進行了聯系,形成了一個新的知識鏈。運用這種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面對新知識的探索時,積極主動地運用在學習地理過程中獲得的方法和經驗。在不斷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把高中地理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把新舊知識融合到一個知識體系中,形成一個縱向的知識系統。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整合的能力,使他們在面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索時有理論依據,能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和地理水平獲得更大的提高。
發展學生的地理能力,提高學生在地理運用的創新性,就要不斷提高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高中學生由於其發展的心理特徵,具備一定的逆反心理,對要求他們做的事情會反感。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把培養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放在首位,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要地位,讓他們感受到通過自己主動學習的成就感,以此來激發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深入探索。

㈩ 如何靈活運用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針對學生出現的地理思維缺陷,特別對高三學生而言,由於直接面臨高考,而許多高考題目都是全新的,沒有良好的地理思維有時候是很難正確解決這些題目的。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地理教學:
1.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的地理思維
如在分析地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有對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認識,如知道有大陸漂移說這種理論,但具體這種學說支持的依據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時老師就應該深入挖掘,提出問題:大陸為什麼會飄移?要解決幾個問題呢?學生就會逐步去分析,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大陸水平漂移的動力來源於什麼地方,為什麼長期朝一個方向;二是大陸這么重,為什麼還會飄移?然後學生會提出一系列的假設,最後歸結到目前比較成熟的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也能充分理解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的區別。
2.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打基礎
進入高三復習,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學生就很難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學中,要足夠重視一些具有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性思維的內容,對這些內容教師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動用全教研組的力量來思考,然後實施教學。為完善地理知識結構,地理教師可以採取在高三的最後階段嘗試讓學生去記憶教材的大標題和黑體字的方法,因為教材的編排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維來進行的。
3.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生活即地理,許多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實際上對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象,然後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後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生活中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運用,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如對時間問題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學中,由於學生已經有了一個對時間計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沒有必要讓學生去做很多的難題,本人認為關鍵在於讓學生思考時間的定義。如地方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分析其來源、缺陷以及補救措施,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地方時——區時——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思維脈絡。由此及彼,學生就可以用來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