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對自然的作用有哪些
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和前提,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必要的條件。
自然環境或者說地理環境、自然條件、自然基礎,它包括在歷史上形成的與人類社會活動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條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礦藏、植物、動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復雜的綜合體。
2.自然環境是人類創造活動的舞台,是人類創造活動重要的對象。自然環境通過人類勞動對社會發展起重要作用。自然環境具有自然、社會雙重屬性,以人類勞動為中介,自然環境在各個不同階段對社會發展都產生重要影響。
3.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和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意義;在較高發展階段,第二類富源具有決定性意義。地理環境是生產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力量。馬克思強調一切社會生產力都可歸結為自然力。從整體說,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外部條件。從個別場合分析,對於一些特定的課題,自然環境可以成為人類活動的決定性條件。
4.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自然環境對農業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地形、氣候更是對農業起決定作用。非洲由於氣候干早,土地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用作耕地,牧地比重也不高。亞洲耕地在土地總面積中占很大部分。歐洲由於地勢相對低平,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生產的耕地佔很大部分。 自然環境顯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生產起了決定性作用。
B. 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過程的反饋影響
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系統的干預會產生正反饋作用,例如填海造田、開挖河道、修建水庫、綠化沙漠,沙漠化擴大,水土流失等等實例。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龐大的物質系統。其組成包括: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種物質、各種能量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質運動所構成的各種動態體系,即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它們是自然地理環境四種基本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各種自然地理動態的物質體系。它們既是物質的,又是動態聯系的。 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種物質成分在以太陽能和地球內能為主的各種環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種自然地理組成要素。每一組成要素都按著自身的規律存在和發展著,但是,其中沒有一個要素是孤立的。換言之,沒有一個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響和給予其他要素以影響,因此,各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環境組成為一個特殊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系統。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如此嚴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牽一發動全身」,一旦某一環節發生變化,其他所有環節必將隨之發生變化。地理環境的整體件.使其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環境的過程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因素。 地理環境是各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人類的各項活動物質和能量的源泉,以及生命的支持系統。從空間看,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而從時間看,自然環境又時刻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人類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往往針對某一自然地理要素,進而影響整個自然環境。當今社會出現的眾多資源和環境問題,就是人類活動對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破壞的結果,所以人類活動不僅要遵循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而且應預測因人類活動影響後的自然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
C. 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有利影響及不利影響
有利影響:修建水庫等設施緩解了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平衡;南水北調等水資源調配工程,緩解了水資源空間分配不平衡;還有就是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分布不平衡狀態等。
不利影響: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樣性的減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劇、大氣的溫室效應突顯及臭氧層的破壞等。
【拓展資料】
人類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發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斷進行了一系列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農、林、漁、牧、礦、工、商、交通、觀光和各種工程建設等。人類加以開墾、搬運和堆積的速度已經逐漸相等於自然地質作用的速度,對生物圈和生態系改造有時也會超過了自然生物作用規模。人類活動已成為地球上一項巨大的地質營力,迅速而劇烈地改變著自然界,反過來又影響到自身的福祉。
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幾百年來人類社會非理性超速發展,已經使人類活動成了影響地球上各圈層自然環境穩定的主導負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樣性的減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劇、大氣的溫室效應突顯及臭氧層的破壞,這一切無不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人類必須善待自然,對自己的發展和活動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成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
例如:濕地被稱為地球的腎,應該嚴格保護,但相當數量已經開墾為耕地,特別是水稻田--人工濕地(如在黑龍江三江平原)。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應該嚴格保護的。但森林同時又是以木材為主的一系列林產品的生產基地,這些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是可以也應該合理經營利用的,而且應該通過科學的培育措施,越用越好。除了少數需嚴格保存的自然保護區之外,合理的採伐利用,仍是必要的森林經營措施,要把森林的保護和經營利用更好地協調起來,否則的話,森林的調節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嚴重,會加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在一些江河上(特別是西南地區)修建水電站,這是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有利於改善能源結構,減少CO2排放,但水電站的建設也必然帶來一些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有可能破壞某地區的生態環境。
D.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人類的產生和發展依賴於自然地理環境,而人類的出現又意味著自然地理環境進入了一個質變的階段,人類成為環境演化的能動因素。
(一)自然環境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1.人類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
人類的進化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第三紀晚期是古猿的繁盛時期,同時草原植物開始向森林進逼,奪得了廣大空間。自然條件的變化迫使古猿開始適應新的、較為不利的生活環境。於是,森林古猿中衍生出一支地棲性的草原古猿,當地面生活的古猿不僅學會使用工具,而且學會製造工具時,人類就誕生了。原始的人類一方面改造著自己的形體和大腦,以適應變化的環境;另一方面又不斷地擴展到世界各地,以尋求各種適於生存的環境。
2.人種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地球上的人類劃分為3個基本的種族,即尼格羅人種,歐羅巴人種,蒙古人種。
尼格羅人種形成於熱帶炎熱的草原曠野上,那裡日照強烈,而色素較深的黑色皮膚和濃密的卷發能對身體和頭部起保護作用,寬闊的口裂與外黏膜發達的厚唇以及寬大的鼻腔也有助於冷卻吸入的空氣。
歐羅巴人種主要形成於歐洲的中部和北部,那裡的氣候寒冷、雲量多而日照弱,因此人體的膚色、發色和眼睛色都較為淺淡,人的鼻子高聳、鼻道狹長使鼻腔黏膜面積增大,這有利於寒冷空氣被吸入肺部時變得溫暖。
蒙古人種形成的環境沒有非洲的炎熱和歐洲的寒冷,故形成較為適中的體質形態特徵,典型的蒙古人種具有內眥褶,可能與草原和半沙漠的環境有關,這樣的結構能保護眼睛免受沙塵土的侵襲,並能防止冬雪反光對眼睛的損害。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種形成的作用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而減弱,人類的種族特徵愈來愈失去其適應生存環境的意義,只是在現代人類中還以其殘余形式繁衍著。
3.人口質量的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口質量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人口健康的影響方面。一方面,人類由自然地理環境中攝取空氣、水、食物等生命必需物質,以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另一方面,人類在代謝過程中,將各種不需要的代謝產物排入環境中。因此,環境中的某些化學元素的含量的多少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而引起疾病。如環境缺碘或碘超量,均可導致地方性甲狀腺病;環境中氟含量過多,可引起氟骨症。
4.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生產力還十分原始的時候,自然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表現得特別強烈。人類早期的社會大分工,便是以自然為基礎的。在那些水草豐足適於放牧的地區,逐漸出現了專門從事畜牧業的部落;而在那些土地肥沃宜於墾殖的地區,逐漸出現了專門從事農業的部落。
另外,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造成了生產條件的差別。一般說來,優越的自然環境有助於加快社會發展的進程,惡劣的自然環境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亞非的一些大河流域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於人類定居和耕作,往往形成古代文明的中心,如北非有尼羅河流域的埃及,西亞有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東亞黃河流域的中國。
(二)人類發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積極作用於自然界,從而成為自然界發展變化的重要因子。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作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深刻。地質學已將人類對地球的作用稱為第三地質營力。人類對自然地理環境施加的種種作用及其影響,既有建設性的一面,也有破壞性的一面。
1.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的影響
(1)改變地表狀態
今天,人類已開拓陸地的表面約56%,其中強烈開拓區佔全球陸地表面的15%。人類的各項活動,可把相當數量的岩石、砂土、水、植物等地表物質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人類的這些活動大大改變了原有的地表狀態,並造成一系列的人為景觀。如城市建造、水庫修築、礦山開采、森林砍伐等。
(2)改變物質循環
人類改變物質循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水的控制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很久以來,人類為了改變地表水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用儲水排灌的方法來改變一個流域內的水平衡;二是採取大型調水工程來改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水文網的水平衡。地表水的人為匯集,引起水分蒸發加強和降水量增加,從而改變了局部的水循環。此外,人類不斷向自然環境中排放污水和廢氣,也是改變物質循環的一種形式。
(3)改變熱量平衡
人類活動改變了地表形態,即改變了地表面的反射率和其他熱力特性,從而改變了區域的熱量平衡。森林是一種特殊的下墊面,其氣溫日(年)較差比林外曠地小,從而降低了氣候的大陸度,而砍伐森林則起了一種相反的作用。城市對熱量平衡的影響非常顯著,城市的熱島效應使其中心區氣溫要比周圍郊區高好幾度。水庫對熱量平衡的影響與湖泊相似,由於水的熱容量大,使水庫及其附近地區氣溫的日(年)較差變小,年均氣溫也有所提高。據研究,一個水面為32km2的水庫,庫區的平均氣溫可比外圍地區高出0.7℃。
此外,人類規模生產活動又會向周圍大氣發散各種化學物質和微粒,尤其是二氧化碳氣體的不斷增加,可造成顯著的「溫室效應」。有人進行過計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今天的兩倍時,氣溫將平均上升3℃。
(4)改變生態平衡
自然生態系統由於人類活動而處於變化狀態,有人類集居的地方就會有人類活動的干擾。在中緯度大陸表面的許多地段,精耕細作的農業、牧業或都市化,幾乎完全處於人類的支配之下。人類改變原有的生態平衡,代之以新的平衡。人類生態系統並不總是帶來危害,如珠江三角洲特有的桑基魚塘生態系統構成了一個彼此有利、相互促進的生態循環。新加坡的城市化過程十分注意城市局面和環境綠化,因而創造出理想的城市生態系統。
(5)改變自然過程速率
人類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態平衡,迫使自然地理過程朝著新的方向發展,同時,也促使自然地理過程的速率發生變化。有人曾作過計算,在土壤侵蝕過程中,由於人的作用,全球每年每平方千米土地上平均損失掉的土壤為1500~85000m3;而天然侵蝕的背景值僅為12~1500m3,前者是後者的125~170倍。也就是說,由於人類活動,使得土壤侵蝕過程加快了150倍左右。
2.人口增長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壓力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快速增長,至2006年2月25日,地球人口達65億,預計至2050年地球總人口將達90億。人口劇增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壓力,首先表現為人類對自然資源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劇了環境的惡化。
(三)自然地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1)自然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有3個主要功能: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消納和同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物和廢能量;滿足人類生存的精神享受,提供優美舒適的環境。
2)自然地理環境質量的逐漸惡化,影響到人類的前途和生存。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愈加激烈,引起各類環境問題,如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臭氧層耗損、淡水資源耗竭、地質災害頻發、荒漠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已構成對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嚴重威脅。
E. 人類在自然界有什麼作用
人類在自然界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等各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2號染色體和猩猩甲條染色體著絲粒融合(平衡易位)締合模式接近度超過16N,並臂間多次倒位,其餘染色體都有很強的同源性,是一種高級動物。
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
(5)人對自然地理系統的作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古人類學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比如,直立行走的必然結果是手腳的分工,使得人類能靈活使用工具。又如,直立行走以後,使視野開闊,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促進人類智力發展。
由於人類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審美的觀念,再加之人類自我表達的慾望和相對大的大腦,人類創造了語言、宗教、藝術、科學。
與其他高等靈長類動物一樣,人類是社會性的。人尤其擅長用口語、手勢與書面語言來表達自我、交換意見以及組織。自從語言產生以後,為了辨別個體之間的差異,認知不同的個體,姓名便隨之產生了;但究竟先產生「姓」,還是先產生「名」,卻一直是「姓名學」爭論不休的話題。
F. 舉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和自然生態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的各個組成要素及其作用
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龐大的物質系統。其組成包括: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種物質、各種能量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質運動所構成的各種動態體系,即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它們是自然地理環境四種基本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各種自然地理動態的物質體系。它們既是物質的,又是動態聯系的。
地貌是地殼表面的形態和外貌。作為形態,地貌與組成它的岩石有著密切的依存關系,兩者共同構成為岩石地貌復合體。地貌是地球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產物,是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結果。地貌要素反過來又影響著其他各個要素的發展。因為地貌是大氣、水和生物作用的場所,地表形態的差異必然引起各種自然地理過程和現象的變化。因此,岩石地貌復合體是自然地理環境要素組成的基本部分。
氣候是長期的大氣狀態和大氣現象的綜合。它是最活躍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地表的熱量和水分兩個氣候要素影響了生物土壤的形成分布和陸地水文網的分布。大氣搬運地表鬆散物質的過程也就是塑造地表形態的過程。
水文也是最活躍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水與大氣的物質、能量交換,決定著自然地理環境中水熱的配置,影響著全球的氣候。水對地表形態的塑造還起著獨特作用。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還滋養著整個地球的生物界。因此,水在自然地理環境中具有決定性意義,各種水文過程對地球表層各要素的相互聯系起著紐帶作用。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環境派生的自然體,也是它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組成要素。它的空間位置正處在四個基本地圈緊密交接的地帶。在整個自然地理環境中,土壤是結合無機界和有機界的樞紐,也是聯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關鍵環節。
生物是行星地球的特殊物質,作為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它也起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質,同時又把所截獲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貯藏於有機物質中。通過食物鏈的聯系,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共同改造著周圍環境。其作用表現在:改變大氣圈、水圈的組成,參與風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岩石和非金屬礦產的建造等等。
總之,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種物質成分在以太陽能和地球內能為主的各種環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種自然地理組成要素。每一組成要素都按著自身的規律存在和發展著,但是,其中沒有一個要素是孤立的。換言之,沒有一個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響和給予其他要素以影響,因此,各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環境組成為一個特殊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系統。
2.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表現
整體性是一切系統的本質特徵,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其各組成要素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的規律性。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自然地理系統具有各單獨組成部分不具備的統一的結構、功能和效應。如一個自然帶的整體特徵,絕不是氣候、地質、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個別作用的累加,而是各要素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中形成的統一體。自然地理系統的整體性既不能把它簡化為各個組成部分和要素,也不能離開組成部分和要素去談論整體,而只能從組成部分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統高度去認識它。自然地理環境既可以劃分出不同的組成要素和組成部分,又總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存在和發展的。所以說,整體性是自然地理環境內部聯系的實質。
地理環境各要素並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總是作為整體的—部分發展變化著。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徵相統一。各自然要素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環境整體特徵的反映。因為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作用是隸屬於整體的,同類要素在不同性質的整體中具有相應不同的性質和作用。例如,在不同地區有不同類型的氣候,同類型的氣候在不同地區有著一定的地區差異。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例如,第四紀冰後期以來,由於氣候轉暖,冰川退卻,從而引起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變化,在陸地上引起風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變化,以及植被帶與相應的動物群向極地移動,等等。所有環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最終改變了全球的地理結構。
由此可見,其整體性如此嚴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牽一發動全身」,一旦某一環節發生變化,其他所有環節必將隨之發生變化。地理環境的整體件.使其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環境的過程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因素。
地理環境是各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人類的各項活動物質和能量的源泉,以及生命的支持系統。從空間看,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而從時間看,自然環境又時刻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人類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往往針對某一自然地理要素,進而影響整個自然環境。當今社會出現的眾多資源和環境問題,就是人類活動對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破壞的結果,所以人類活動不僅要遵循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而且應預測因人類活動影響後的自然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
城市規劃的原則有五項,包括:整合原則,經濟原則,安全原則,美學原則和社會原則。
城市規劃的原則,是正確處理城市與國家、地區、其他城市的關系、城市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城市建設的內部關系等的指導思想。在城市規劃編制過程中,應遵循和堅持以下原則:
1.整合原則
城市規劃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和協調各種關系的整合原則。
(1)應當使城市的發展規模、各項建設標准、定額指標。計發程序問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
(2)要正確處理好城市局部建設和整體發展的辯證關系。要從全局出發,使城市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布局上做到職能明確,主次分明,互相銜接,科學考慮城市各類建設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區、工業區、商業區、文教區等,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
(3)要正確處理好城市規劃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的辯證關系。任何城市都有一個形成發展、改造更新的過程,城市的近期 建設是遠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設的相對完整,又要科學預測城市遠景發展的需要,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要為遠期發展留有餘地。
(4)要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注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城市發展為代價,避免重復「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同步進行。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保持人與自然相互協調,既是當代人類的共同責任,也是城市規劃工作的基本原則。
2.經濟原則
城市規劃要堅持適用、經濟的原則,貫徹勤儉建國的方針,這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
(1)要本著合理用地、節約用地的原則,做到精打細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盡量少佔農田。不佔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載體,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國耕地人均數量少,總體質量水平低,後備資源不富裕,必須長期堅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方針。
(2)要量力而行,科學合理地確定城市各項建設用地和定額指標,對一些重大問題和決策進行經濟綜合論證,切忌倉促拍板,造成不良後果。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資源佔用與能源消耗過大,建設行為過於分散,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因此,在城市發展中要把集約建設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與布局結構,加大投資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實行有償使用和有償轉讓;處理好土地批租單元的改進、產權分割下成片開發的組織形式,提高對城幣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矛盾的預見性,為城市更新預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安全原則
安全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規劃要將城市防災對策納入城市規劃指標體系。
(1)編制城市規劃應當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發生強烈地震和嚴重洪水災害的地區,必須在規劃中採取相應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別注意高層建設的防火防風問題等。
(2)還要注意城市規劃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設等問題。如城市規劃中要有意識地消除那些有利於犯罪的局部環境和防範上的「盲點」。
規劃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按照美的規律來安排城市的各種物質要素,以構成城市的整體美,給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視覺污染」。
(3)要注意傳統與現代的協調,保護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設施、名勝古跡的同時,也要注意體現時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藝,讓二者結合「神似」而不是「形似」。
(4)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協調,建築格調與環境風貌的協調。城市規劃需要通過對建築布局、密度。層高、空間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預,體現城市的精神和氣質,滿足生態的要求。
5.社會原則
所謂社會原則,就是在城市規劃中樹立為全體市民服務的指導思想,貫徹有利生產、方便生活、促進流通、繁榮經濟、促進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原則,盡量滿足市民的各種需要。
(1)設計要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人是環境的主角,讓建築與人對話,引人公園、廣場成為市民交流聯系的空間,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陽光、綠地、清新的空氣、現代化的公共設施、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這種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環境,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城市面向21世紀的規劃和建設的目標。
(2)是要大力推廣無障礙環境設計。城市設施不僅要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為老、弱、病、殘、幼著想,在建築出入口、街道商店、娛樂場所設置無障礙通道,體現社會高度文明。我國目前和將來都是老人和殘疾人較多的國家,在城市中推廣無障礙設計,其意義尤為重要。
G. 論述人類對自然地理系統的作用方式及後果
統的研究方法決定 於系統的性質,地理系統是由自然,經濟和社會等要素組成的並有人類作用的復雜巨系統.其研究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系統,又有異於一般巨系統.文中以河南省西峽 縣為例,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論述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是研究地理系統的有效方法.系統科學不僅是一門新興的技術科學,而且是一種強有力的科學方法論.在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它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尤其是在解決復雜的系統問題時,其優越性就表現得更為突出.教學系統就是個影響因素眾多的復雜系統,用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能使我們得到許多新的啟發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