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年級地理上寒假作業怎麼安排
根據成績留作業
95以上寫10到地理題 90分以上20到 85分以上100道(我們這里85分及格) .60分家長考
❷ 初中地理寒假作業怎麼布置
您好。初中地理的寒假作業 可以是讓學生做一本書的習題,或者是看著課本自己出題自己做。以及指定多畫幾個地圖
❸ 初中地理如何有效設計分層作業
如何設計有效的地理作業
近年來,隨著中考制度的改革,初中地理課業負擔也越來越重,因此,提高地理作業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地理老師都在思考和探討如何依據大綱,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上設計有效的地理作業,才能符合學生的需求。 地理作業初中有效性一、什麼樣的地理作業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從地理教學的角度看,地理作業是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它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但是,種種原因導致有些教師對作業認識產生偏差,認為作業做的越多就越能應付考試,提高考試成績。大多數教師搞「題海戰術」,無味的重復,偏題、怪題層出不窮,甚至有個別教師把「罰抄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學生叫苦叫累,教師叫煩叫重。於是,作業成了「令人頭疼卻必須做的辛苦差事」。因而,我在長期的地理教學中對「什麼樣的作業才有效、高效」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1.作業,只有在適當、適量和適時的時候才會有效。那些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切合課程標准要求、符合知識建構原理的練習、作業,那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進取性、創造性的練習和作業,才能夠真正發揮其鞏固、強化和拓展的練習價值,才能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的學習要求,對作業進行預設,分重點內容摘抄(課本為主)、圖表分析(填充圖冊為主)拓展提高(地理配套練習冊為主)三個部分,緊跟教學進度,精練試題,由易到難,分步完成,學生感到作業量適中,易完成,准確率高,有成就感。 2.作業內容要有趣味性、開放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有效性是我們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作業也一樣,只有學生在付出勞動的時候有了收獲、有了提高、有了進步,才能激發作業的興趣。學生喜歡貼近生活、形式新穎、開放性的作業,教師要把地理作業融入生活,同時把題型設計得符合中學生興趣特點,以增添學生做作業的情趣,有利於學生從不同方面和角度去觀察、思考、分析與解答,提高他們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在學習《西亞和北非》時,我抓住學生對熱點問題易關注的心裡特點,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組阿拉伯人的生活圖片或媒體視頻,然後觀察思考下列問題: (1)你知道圖片中人物的人種、民族、宗教信仰、語言嗎? (2)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什麼地區?其服飾與所在地區的環境有何關系? (3)你知道西亞、北非地區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備受世人關注的原因嗎? 問題很貼近生活,教學中,學生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輕松愉快的獲取新知識。 3.把作業的選擇權還給學生。過去,我們讓學生完成作業的時候,基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所以導致了部分學生對作業不能做,也不喜歡做。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拿到作業以後,自己不能做,就乾脆不做,去抄。有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看到作業太簡單了,就沒有興趣做,為了應付老師,乾脆還是抄。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一位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並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這就說明,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智力特點,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我在作業的設計中作了大膽的嘗試,按7∶2∶1的比例。所謂的7∶2∶1是這樣分配的:「7」是基礎題大家都要完成;「2」是針對重點、難點拓展拔高讓地理成績較好的同學,「1」是嘗試鏈接中考題讓激進的同學。通過地理作業選擇權的變化,激發了學生作業興趣,基礎差的學生不用每天忙於抄作業,基礎好的學生做一些有難度、挑戰性比較大的題目,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做適合自己的作業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二、如何設計有效、高效的地理作業 作業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目標明確、方向准確、切中要害,難點問題要有變式訓練,組題要有梯度。錯誤率高要有糾錯練習。因此,我們設計了以下幾種作業類型: 1.發揮地理知識和生活聯系緊密的特點,設計學生易感悟的預習型作業 傳統的地理作業只是對已學過的知識復習、鞏固和提高。其實,地理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通過留預習作業的形式,也可以培養學生以教材、地圖冊、網路等為主要資料來獲取知識的能力。這一類作業應選取立意較新、情景新且緊扣重點的基礎題,讓學生在預習課本,了解考點知識結構及體系的過程中嘗試訓練,找出自己疑惑的問題所在。例如,在學習《非洲》一課時,讓學生提前觀看《人與自然》,初步了解熱帶、稀樹草原、肉食性動物、草食性動物、雨季旱季等知識點的鏈接。 2.課堂和課後,針對大多數學生設計基礎型作業 在課堂上和課堂後,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些與上課內容基本一致的作業,作為鞏固和檢測學生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手段,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基礎型的作業,即是主要以檢測學生對知識點本身掌握程度而設計,是針對全體學生而設計,是課堂教學的任務,全體學生都應達標。
❹ 地理作業怎麼做
1、最重要的一點是仔細審題
不管是做什麼科目的題,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認真的、仔細的審題,清楚題目要求,然後再分析題目信息。不仔細審題就很容易掉進題目的陷阱里,這也是很多同學經常把會做的題做錯的原因。
2、善於挖掘題干信息
做題的時候主要的信息都來源於題干,有些信息比較直觀,解起來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一些,而有些題的的信息則是隱藏起來的,這就需要你去挖掘了。在地理考試中,題干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3、通過知識之間的聯系建立知識橋梁
如果從高考的角度分析,學習地理並不需要學生掌握多麼深奧的地理知識,而是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所學內容都串起來,解題的時候也利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來分析和解解答。
❺ 地理作業怎麼布置
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給學生們布置地理作業,一定要緊扣今天上課的內容或者以前講過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做家庭作業,對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復習。
如果沒有練習冊,作為老師,可以在書店找一些卷子,印給學生們做。
如果有練習冊,可以讓學生們做練習冊相應的章節。
以上是我的建議,僅供參考。
❻ 怎樣才能學好初二地理
樓主,你好,我地理學的還可以,就地理我談談我的看法
1、地理最忌諱死記硬背,你把書上的東西都記會了也只能應付個選擇題之類的,識圖題絕對不行,而且地理的記憶量非常非常大,我們這邊是湘教版的,初二學中國地理,那氣候、資源、地區...不說了,多的要死,我嘗試過都背,但是發現根本沒效果,而且也就背不會,所以樓主應該注意圖和知識點相結合,比如中國的礦產分布吧,你就應該看看圖上有什麼礦產,分別叫什麼名字,在哪些地區都有分布,分布的多少如何。。。等等。然後再記知識點,這樣就會加深你的理解,記起來也就很快了,平時只要把老師要求記會的死記住,然後不要求記住的大概能說出來就可以了,地理一定要在初中下工夫,因為它不僅為高中地理奠定基礎,而且這是初一、初二學生拉分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地理學好的話一下子就可以把他們拉開十幾分甚至幾十分,不是我吹的,我地理這次考了98分,所以也是有一點經驗的。
2、建議樓主去買一本《三年模擬
五年中考》之類的輔導書,非常有用,選擇題的解析都非常全面,直擊中考,識圖題也很經典,上面的有些題在我們這邊的期末考試都出現過,原題出現過哦~,所以樓主只要好好做、掌握科學的方法,一定可以學好地理的!
祝樓主學業順利!
❼ 淺談如何提升地理學科課後作業的有效性
一、精心設計,精選精練
拓展課後作業的來源,嘗試自行設計地理課後作業。比如針對學生易錯的知識點,教師適當編題,讓學生強化練習。考慮到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地理課後作業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地理理性思維,讓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例如,為學生提供對某個地區發展問題的不同觀點;為某些有爭議的地理問題保留開放式結果,不給出唯一答案;設計一些運用地理原理進行分析判斷的、有一定深度的地理問題等。課後作業精選精練,防止機械重復、陷入「題海」,力求取得較高的效率。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的學生希望作業精選精練、同一類型不重復。針對學生發展需要精心地編制練習題。要有明確的訓練目的,練習內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要整體規劃,分步實現,逐步提高。練習題要具有典型性、思考性、開放性和趣味性,聯系實際,層次齊全,難度適當,數量適宜,要努力減少重復練習,注意維護、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來自於《新課程導學》雜志。《新課程導學》雜志簡介詳見。)
二、嘗試分層,科學設置
新課改提出要構建滿足不同需要的地理課程,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情況的學生分層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滿足學習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例如,基礎年級和學業水平測試班級的地理作業布置以基礎題為主,盡量同一類型的題目不重復。選修地理的班級課後作業設置應注意分層,每節課後留一兩道高考真題讓學有餘力的同學選練,適當提高難度,與高考接軌。嚴格要求學生在課後作業中圈點關鍵詞,獲取關鍵信息,規范答題。
三、創新形式,提升興趣
嘗試創新作業的形式,比如,教師允許學生自選作業的方式,可以是書寫的,也可以是繪制圖表、圖畫的,還可以與教師面談等。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地理課後作業應相應注重實踐性、探索性,注重對地理問題的探索。案例1:要求學生在球(方便書寫的球類實物)上繪制經緯線:0°、30°E、60°E、90°E、120°E、150°E、180°、30°W、60°W、90°W、120°W、150°W,並畫出七大洲、四大洋輪廓圖。學生對這種類型的作業非常感興趣,學生的做法也多種多樣、別出心裁:有在乒乓球上繪制的,有在皮球上繪制的,有在氣球上繪制的,有在用布縫制的球上繪制的。通過此作業,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經緯線形狀,經緯度變化規律,各大洲大洋輪廓及其相對位置。學生交作業時臉上洋溢著創造的自豪,期待著老師的肯定和點評。案例2:選修課程「旅遊地理」中講旅遊規劃部分時,我們讓學生課後研讀旅遊規劃的文章,最後研讀狼山旅遊規劃、濠河景區旅遊規劃案例,自己總結規劃過程。通過身邊熟悉的例子真切感受地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四、聯系現實,強化應用
《地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地理的實用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轉變作業方式,把機械單調的作業轉變成學生自己有聲有色的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例如在講「時區和日界線」時,我先講了一個小故事:7月8日9點多,一位女士憑著一張10000美元的彩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銀行要求兌現,遭到拒絕。因為領獎日期是7月7日,這位女士懊悔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說:「這張票2000元賣給我吧」。女士心想,反正這票也沒有用,就同意了。中年人馬上乘飛機飛往檀香山,到達時當地時間是7月7日11時。中年人以2000元買的彩票一下飛機就到當地銀行領取了10000美元。死票又復活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時光可以逆轉?在這節課結束時我布置幾道有關時區和日界線的題目,學生的練習熱情非常的高漲,有的還專門到辦公室里和老師進行探討呢。這樣的作業布置其效果可想而知。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平時要做有心人,善於聯系現實,多布置一些與現實生活有關的題目。以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五、注重評價,有針對性
地理課後作業的評價應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面向終結性評價——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堅持傳統做法,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繼續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面向形成性評價——堅持課程標准中要求的學習公民必備的地理的理念。地理作業的講評應堅持集中點評和個別點評相結合。地理課後作業要根據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來設計、布置,相應地,地理課後作業評價形式的多樣化也具有現實意義。
總之,科學而有效的地理作業,既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創新能力的媒介,也是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們正值新課程改革時期,作為當代的地理教師,應該更加主動地探索、實踐,讓每一次地理作業都成為師生交流的平台,讓每一次作業都能激發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