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港口如何建設必修二地理

港口如何建設必修二地理

發布時間:2023-02-18 14:51:20

⑴ 從地理學的角度考慮,建設港口所要考慮的因素

港口一般都處於交通要沖,腹地廣闊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的地區應該比較發達!
所以港口建設的條件1\有廣闊而經濟發達的腹地;
2\港口所出地區交通要便利有鐵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現代話運輸網與之相連是轉運樞紐集散中心。
3、港口自身要提供一定設備和條件: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邊裝卸效率、庫場面積等。
例如咱們中國的上海港,處於腹地為經濟發達的蘇杭地區提供源源不斷的貨物,又有長江集散西部內地(重慶、武漢等)貨物且還有鐵路、機場,所以可以成為中國第一大港口,且看國際上的大港例如荷蘭的鹿特丹,位於萊茵河和馬斯河的通海口,以整個歐盟的經濟實力為後盾,腹地包括德國中南部,法國東北部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等國,鐵路十分稠密,互相連接,所以他可以一直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所以世界上的所有的大港無一不是建設在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經濟實力雄厚、交通網發達的地方的!!

高中地理港口建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環境有哪些

高中地理港口建設需要有海岸線比較彎曲,有優良的海灣,需要避風,需要一定的陸域范圍。在建設港口時克服的不利自然環境有海洋環境比較惡劣多風浪可能有海霧,可能有台風天氣、海水腐蝕設備等。

⑶ 高中地理:港口建設區位因素答題模板是什麼

1、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夠的
深度和寬度;平原地形對港日設備、建築和城市平面布置有利,河流入海口處港口的航道往往容易淤積
2、經濟、社會、技術因素
腹地條件和城市依託的影響較大。腹地范圍越廣,經濟越發達,對港口建設越有利。另外還需要完善的配套設施和高效率的運作服務
3、選址原則
河港要求河寬水深,位於或靠近城市、陸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海港要求有背風、避浪、水深的海灣,與其他交通幹道系統有方便聯系的地方

⑷ 地理高二知識點人教版選修二

知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你只是你只是淺嘗輒止,那麼只會覺得枯燥乏味,像對待任務似的應付學習。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會發現生活中的奇妙,了解許多所不知道的道理。知識的力量讓你沉醉,甘願深陷其中並發現寶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地理高二知識點人教版選修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高二知識點人教版1

第一課時

一、地球上的海與洋

1.海與洋對比

對比項目 洋 海

占海洋面積比重 89% 11%

水深 一般在3000米以上 平均深度從幾米到二三千米

受陸地影響程度 影響較小 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影響大

水溫和鹽度變化 不大 比較大

海流系統 有獨立的系統 無獨立的系統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積最大(將近一半)、水溫最高、水體最深、島嶼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熱帶海洋面積大。

北冰洋:最小、緯度最高、水溫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兩面臨近陸地,但不深入陸地,其餘面以開闊的水域或若干海峽與其他海或洋相連。有個別海不鄰近陸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馬尾藻海。

(2)海的分類:按所在位置劃分內海、邊緣海、外海、島間海。

內海,或稱地中海,如地中海、紅海、黑海、波羅的海、渤海等。

邊緣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倫支海等。

島間海,如爪哇海、蘇拉威西海等。

舉例:陸間海—地中海 內海—渤海 邊緣海—東海、南海 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峽和海灣

(1)海峽:溝通兩個海洋之間的狹窄水道

A.分類:海峽有天然海峽和人工海峽兩種。

B.天然海峽的成因有多種,如海底擴張、大陸漂移、地層陷落、冰川重壓等。

C.世界主要海峽

海峽 連通海域

曼德海峽 紅海--印度洋

馬六甲海峽 印度洋--太平洋

霍爾木茲海峽 波斯灣--印度洋

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峽 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峽 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峽 黑海---地中海

(2)海灣

A.海灣多由沿海陸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沒沿海窪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灣名為灣,實為海,如墨西哥灣、比斯開灣、孟加拉灣等。

C.有一些海灣名為海,實為灣,如馬爾馬拉海、亞速海等。

二、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認識

三、海岸與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線

(1)定義: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實際上,海面由於潮汐等因素而漲落不定,因此海岸線的位置也隨之遷移。通常人們把海平面升到最高處時與陸地的交線,叫做海岸線。

(2)影響海岸發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風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發等引發的海嘯、全球變暖等因素。

2.海岸的類型

(1)按海岸組成物質,可分為基岩海岸、砂質海岸、淤泥質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為侵蝕性海岸、斷層海岸、泥沙質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從大陸邊緣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陸架、大陸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類型。

大陸隆:也稱大陸基。是大陸坡麓向大洋盆地緩侵傾斜的海底沉積帶。深度約為1500—5000m之間。靠近大陸坡的地方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較緩。大陸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極洲周圍。

海隆:深海底寬廣而下坡平緩的高地。呈長條狀或近似圓形,高出海底數百米,寬約數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間。深洋底的火山為點狀散布,呈橢圓形或狹長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殼的形成與海底地形

海底擴張說認為,大洋底部地殼不斷生成一擴張一消亡的過程,是地幔中物質對流的結果。洋中脊是洋殼在地幔物質對流上升的托頂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殼的誕生處。地幔物質從中脊的頂部裂谷帶湧出,冷卻凝結形成新的洋殼。新洋殼不斷生長,隨著地幔物質的對流向兩側推開,海底不斷擴張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殼形成與擴張的產物。

2.洋殼的消亡與海底地形: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時,大洋板塊密度大,位置低,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俯沖地帶形成海溝、島弧和海岸山脈。

地理高二知識點人教版2

第二課時

一、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一)海水溫度

1.海水熱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陽輻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發。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節,各個海區收支並不平衡,低緯度海區收入大於支出,中高緯度海區支出大於收入

2.海水溫度的分布規律:

3.海水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海水的溫度變化比陸地溫度變化小;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熱容>陸地>空氣

[經典例題1]下圖是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分布曲線圖。讀圖回答(1)、(2)題。

(1)關於海洋熱量收入與支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熱量凈收入從低緯度海區到高緯度海區逐漸減少

B.各緯度海區的熱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區熱量收入最多,極地海區熱量支出最多

D.海洋熱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陽輻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發耗熱

(2)有關海洋表層溫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暖流流經海區的水溫均高於寒流流經海區

B.洋流可減小高、低緯度海區之間的水溫差異

C.熱量輻射是各緯度海區之間熱量交換的主要方式

D.水溫的年變化幅度近岸海區大於同緯度大洋中部

【解析】(1)海洋熱量收入來自太陽輻射,支出是海水蒸發耗熱,熱量收入大致由低緯向高緯遞減,由圖可知熱量收入最多在赤道以北10°N附近,從全球海洋看熱量收支平衡,而各緯度海區熱量收支不一定平衡,由此可知正確選項為A、D。

(2)洋流通過對高、低緯度熱量輸送、交換可減小高、低緯度海區的水溫差異,且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海區水溫高,由於近岸洋流影響導致水溫變化幅度近岸海區大於同緯度大洋中部,故正確選項為B、D。

【答案】(1)AD (2)BD

(二)海水鹽度:單位質量(100克)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氯化鈉和氯化鎂)的質量。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1.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

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降水量大於蒸發量,鹽度較低,反之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緯度海區,有暖流經過鹽度偏高;寒流經過鹽度偏低。

③河流徑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匯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另外,高緯度海區結、融冰量的大小(有結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高;有融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低)、海區的封閉度(海區封閉度越強,鹽度會趨於更高或更低)、與附近海區海水的交換量等也能影響到海水的鹽度高低。各個因素具有時空不同的變化,因此海水的鹽度高低也具有時空的差異。

2.分析影響海水鹽度因素的 方法 :

①同一緯度海區,主要考慮各海區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

②不同緯度海區,主要考慮寒、暖流的影響;其次近岸海區河流徑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緯度海區還要考慮結、融冰的情況。

最高海區:紅海位於副熱帶,降水稀少、蒸發旺盛、陸上流入淡水少與外洋相通的水域狹窄,達4.1%

最低海區:波羅的海。原因:溫帶海洋性氣候,河流有大量淡水匯入;緯度較高,蒸發小、與外洋相通的水域狹窄。不超過1%

3.規律: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如下圖)

①副熱帶海區鹽度最高的原因:氣溫高,蒸發大;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沉氣流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區鹽度較低的原因:赤道低氣壓控制,蒸發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緯度海區鹽度低的原因:氣溫低,蒸發量小;溫帶多雨帶,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區鹽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河流水注入多。

二、海水的運動

(一)海水運動形式

1.波浪:風浪是最常見的一種波浪;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風暴引起的巨浪,破壞力極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現象,通常一天觀察到兩次,白天稱為潮、夜晚為汐。杭州灣為三角形海灣,口小內大,夏秋季節夏季風盛行,加劇潮勢,形成錢塘潮。

3.洋流: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模流動,又叫海流,越向深處流速越小。

(二)洋流

(1)洋流分類

寒流的溫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與所經過的海區比,阿拉斯加暖流溫度比加利福尼亞寒流低。

(2)洋流的分布

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反氣旋型洋流),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

中、低緯度大陸東側為暖流,西側為寒流;中高緯度大陸東側為寒流,西側為暖流。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島寒流(親潮)、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東澳大利亞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亞寒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④環球:西風漂流(寒流)

地理高二知識點人教版3

第三課時

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

1.海—氣相互作用與水熱交換

①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最主要來源

②海洋是大氣最主要的熱量儲存庫

③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儲存庫,海洋對大氣中CO2的吸收是平衡CO2的主要途徑。

④海洋向地球大氣提供40%的再生氧氣,人們把海洋與森林並稱地球的兩葉肺。

2.海—氣相互作用與水、熱平衡

(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過水循環來實現的

能量來源:外因——太陽輻射能、重力能,內因——水的三相變化

(2)地球上高低緯間的熱量輸送主要是通過大氣運動和洋流共同實現的

二、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1、沃克環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區,太平洋西部溫度高、海面高,東部溫度低、海面低的狀態下形成的。如圖所示:

2.厄爾尼諾現象

(1)定義: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海面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

(2)厄爾尼諾現象的典型特徵: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氣低層出現西風;

②南方濤動(南方濤動(SO),指日界線以東的東南太平洋與日界線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間海

平面氣壓的反相關關系)指數表現為明顯的持續負指數;

③沃克環流異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東部副熱帶地區高空氣壓高於正常狀態;

⑤兩半球副熱帶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區和向東偏移。

(3)厄爾尼諾對環太平洋熱帶地區氣候的影響

①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上升,大氣對流活動加強、降雨增多,暴雨頻繁,洪澇成災。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帶,由於海溫下降,大氣對流活動減弱、降水減少,旱災嚴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發生的熱帶風暴都比常年偏少。

3.拉尼娜現象

(1)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面異常降低的現象

(2)拉尼娜現象的典型特徵

①赤道中、東太平洋具有低於正常溫度的深厚冷水層,海面溫度一般平均偏低1—2℃,次表層水溫偏低2—4℃;

②赤道中、東太平洋斜溫層深度比正常淺,深度僅達50~100m;

③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對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氣偏東信風比正常增強;

(3)影響: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的溫度差異增大,沃克環流增強,同樣會引起氣候異常和水旱災害。

三、海岸帶的開發

1.海岸帶及其開發利用優勢

(1)定義:

①狹義:主體是指潮間帶。

②廣義:是指海岸帶向海陸兩側擴展到一定寬度的帶狀區域。

(2)海岸帶開發利用的優勢:

①海岸帶是海域與陸域的交接地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②海岸帶的自然資源兼備陸地和海洋雙重性質,資源類別和品種最為豐富

③海岸帶是海洋、陸地和大氣之間各種過程相互作用最活躍的區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產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術、資金等優勢。

2.海岸帶開發利用方式

(1)灘塗養殖

(2)港口建設

①定義:港口是貨物和旅客集散並變換運輸方式的場地,由水域和陸域兩大部分組成。

②影響港口區位的因素:

港口選址是港口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先決條件。港口選址不僅要考慮水文、水深等水域條件,還要考慮腹地、交通等陸域條件。

③一個優良港址一般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有海闊水深、風平浪靜的港灣,能滿足船舶航行與停泊要求;有足夠的岸線長度和陸域面積,用以布置庫場、鐵路、道路及生產輔助設施。此外,港口選址要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的不利影響,並能夠與城市發展相協調。

④港口規劃中,通常要研究這樣幾個問題:准確預測腹地范圍和港口吞吐量,評價腹地范圍內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及其生產潛力;研究港口與腹地之間的疏集運條件,以充分發揮港口的區域服務功能。

(3)海洋旅遊

①按照其空間范圍,分為:海岸帶旅遊、海島旅遊、海上旅遊和海底旅遊

②距陸域的遠近為標准,分為:濱海旅遊、近海海上旅遊和遠洋旅遊

四、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洋水資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2.化學資源:

達到工業規模的有食鹽、鎂、溴、淡水等,我國海鹽產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內的長蘆鹽場有平坦的海灘和利於蒸發的天氣,是我國最大鹽場

3.海洋生物資源:

(1)海洋中有20多萬種生物,其中動物18萬種,包括16000多萬種魚類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撈,也可通過養殖、增殖等途徑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陸架。

(2)漁業資源分布: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秘魯漁場。

中國最大漁場:舟山漁場。

(3)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①過度捕撈,造成傳統經濟魚類資源不斷衰減

②圍墾和人口填海造陸,導致海洋生態環境變化引起物種減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惡化,導致海洋生物資源衰減。

4.海底礦產資源

①大陸架海底:石油、天然氣、煤、硫、磷等

②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③海盆:深海錳結核,是未來可利用的潛力最大的金屬礦產資源

海底礦產資源的開始是一項高投資、高技術難度、高風險工程,目前海底礦產資源開發以油氣資源為主。

五、海洋能的開發利用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蘊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和鹽差能等。

2.海洋能特點:

①總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屬清潔能源;

④時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潮汐發電和波浪發電。

六、海洋空間的開發利用

1.海洋空間開發利用的特點和意義:

(1)海洋空間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環境復雜性和特殊性:多變的氣象狀況和海水運動;深海的黑暗、低溫、缺氧環境;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力大,對工程材料和結構有嚴格要求,投資高、難度大、風險大

(3)海洋空間開發利用方式

2.海洋空間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與通訊

世界主要航線有:①北大西洋航線:由美國,加拿大東海岸,橫跨北大西洋至英國,然後分南北兩線。南線溝通西歐或入地中海到達南歐、北非各國;北線入波羅地海,連接中歐和北歐諸國。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運在這條航線上。

②亞歐航線也稱蘇伊士運河航線:由亞洲各個港口經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至歐洲。波斯灣所產石油經這條航線,向東去日本,向西去歐洲各國,因此該航線是西方國家出口工業品和進口戰略物資的海上生命線。但受蘇伊士運河航道限制,超過25萬噸的特大船隻仍須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南北美航線,也稱巴拿馬運河航線: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徑,對美國東西海岸的聯絡和運送阿拉斯加的石油具有特殊的意義。委內瑞拉、巴西、智利等國的農礦產品也多由此轉運輸出。

④北太平洋航線:北美各國同亞洲國家間的國際貿易航線。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崛起,這條航線上的貿易量逐年增加。

⑤非洲航線,也稱好望角航線:蘇伊士運河鑿通之前,它是從歐洲到東南亞、東亞的唯一海上通道。目前,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大型油輪散裝船舶仍要利用這一航線。它對俄羅斯、印度、越南等國也利益攸關。除此以外,還有南大西洋航線、南太平洋航線等。

(2)圍海填海造陸


地理高二知識點人教版選修二相關 文章 :

★ 地理高中選修1知識點

★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選修2

★ 高二英語人教版選修8知識點大全(2)

★ 高二地理選修六知識點

★ 地理選修五知識點

★ 高二地理學習方法與技巧

★ 高二地理選修6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 高二英語人教版選修8知識點大全

★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選修四第二章

★ 高三生物選修二知識點整理分類

⑸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韓愈說過這樣一句話:「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成績優與良;才思濃與淡,都是由勤奮註定的。做為一個高中生,就應該要這種狀態來迎接學習,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高二地理 必修二知識點 總結 。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

西北地區概況

⑴位置范圍: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在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徵:東部是遼闊坦盪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

⑶主要景觀:乾旱是最顯著的自然特徵。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觀。

⑷內部分異:以賀蘭山為界,以東為半乾旱草原帶,以西為乾旱和極端乾旱地區。

2.荒漠化

⑴概念: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以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

⑵表現: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次生鹽漬化。我國西北地區最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氣候乾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質沉積物;③大風日數多且集中。

人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對環境的壓力;人類活動不當,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保。

3.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 措施

⑴內容:①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②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⑵原則: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治沙相結合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⑤控制人口增長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2

口的數量變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1999.10.12,世界60億人口日;2005.1.6,中國13億人口;至2008年,世界總人口已達67億。 2.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3.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

4.人口數量變化原因:①生產力水平;②醫療水平;③政策;④傳統觀念;⑤社會保障體系;⑥婚姻制度;⑦ 教育 水平;⑧宗教信仰。 5.人口增長的時空差異: ①時間差異:

②空間差異:

6.趨勢: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發達國家人口總數將較為穩定,有的國家將出現負增長;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相對緩慢。

7.中國人口問題:①人口老齡化嚴重(因為醫療、計劃生育);②人口性別比例失調;③人口素質較低。 應對措施:①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②弘揚尊老愛老的傳統,關心照顧老年人。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1.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3.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新加坡、韓國、古巴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減和人口遷移(機械增長)。 【辨識:人口流動,范圍更大,包括人口遷移;短期。如出差、上學、度假、探親】 2.人口遷移:一段時間內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最小單位為縣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3.在世界六大洲中,那些始終是人口遷入區:北美洲、大洋洲;哪些時候總是人口遷出區:亞洲、非洲;二戰前遷出,二戰後遷入:歐洲;二戰前遷入,二戰後遷出:拉丁美洲。 4.分類: ⑴、國際人口遷移

①概念:人口跨國界並改變住所達到一定時間(通常為1年)的遷移活動。 ② ⑵、國內人口遷移

①概念:在一國范圍內,人口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移居的現象。 ②A、古代:

B、現代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①社會經濟因素:經濟(就業機會、經濟收入)——主導作用、交通運輸和通信、教育、家庭婚姻;②宗教;③個人動機和需求;④政治因素:戰爭、政策、政治變革;④自然因素:氣候、土壤、水、自然災害、礦產資源

6.人口遷移的影響

①遷入地: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城市壓力;增加城市管理難度。

②遷出地:加強了遷出地與外界經濟 文化 的聯系,促進經濟發展;緩解人地矛盾;導致勞動力不足,人才的流失。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3

一、自然資源

1、氣候資源:特點(共同點、獨特之處)、開發利用(農業與 種植 制度、日照與街道方位、風與城市規劃、交通線的選址、飛機場的選址)

2、海洋資源:海洋生物資源與漁業生產(大陸架生物資源豐富的原因、五個漁業地區和四個漁場及成因)、海底礦產資源與油氣開發(大陸架礦產資源與開發、深海錳結核、海洋能源)、海洋空間利用(港口腹地、港口建設的陸域和水域條件、世界石油運輸線、圍海造田的利與弊)、海洋的權益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海洋環境問題(海洋污染和生態破壞)

3、陸地資源:四個特點、能源資源(常規資源和新能源)、陸地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尤其是能源資源與社會進步)

二、自然災害

1、氣象災害:台風(氣旋)、暴雨洪澇、乾旱、寒潮(源地是冷高壓、冷空氣南下形成冷鋒)、乾熱風(對華北農業的影響)

2、地質災害: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產生的三個條件)、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地質災害的防禦。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整理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 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識點2020總結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識點總結2020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中地理必修二總結知識點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識點小結

⑹ 地理必修二復習提綱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四、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
2、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
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分布 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典型地域

亞洲 區位條件 氣候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地形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勞動力 (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
歷史 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主要特點 特點 形成原因
小農經營 以家庭為單位,人均耕地少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機械化水平低 經濟水平低,體力勞動為主
水利工程量大 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科技水平低 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三、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種;③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破壞,出現荒漠化;④施用農葯會使農產品遭到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①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對水文特徵的影響:①修建水庫和引水灌溉:改變了河流徑流的流量過程;
②開墾梯田、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影響河流含沙量。
四、工業區位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礦產、土地、水源、氣候等。
(2)經濟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屬冶煉、重化工基地)、市場——節省運費。
(3)勞力和技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工資在產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勞動密集型工業),工廠要布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技術密集型工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方。
(4)工農業基礎和協作條件:包括生產協作和社會協作
(5)環境:工業布局要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①風向 ②水源 ③離城市距離
2、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原料地對工廠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原因:工業所用的原料范圍越來越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交通運輸:沿海沿江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已相當完善,交通運輸不再成為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4)勞動力素質的影響逐漸增強。
3、工業區位指向類型
工業類型 工業特點 區位選擇原則 主要工業部門(舉例)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接近原料產地 採掘工業、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等
動力指向型 需消耗大量能源 接近能源基地 有色金屬冶煉廠
市場指向型 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 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石油加工業等
勞動力指向型 需投入大量勞動力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等
技術指向型 技術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精密儀器等

五、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
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
六、傳統工業區
1、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傳統工業區多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我國鞍鋼發展的條件: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我國寶鋼發展條件:交通便利、市場廣闊(鐵礦石主要從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進口)
2、存在的問題:① 以重工業為主,生產結構單一;
② 原料、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經濟效益下滑;
③ 環境污染嚴重等。
3、解決措施(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1)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和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發展科技:發展科技,促進旅遊,繁榮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3)優化環境:消除污染,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5、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特色 有利條件 不利條件
遼中南地區 重工業基地 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水資源缺乏
京津唐地區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豐富的鐵、石油、海鹽資源,便利的交通,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統一的電網 水資源缺乏
滬寧杭地區 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交通便利;雄厚的技術力量;豐富的資源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區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靠近港澳,僑鄉,易吸引外資;經濟特區開發早,有技術和管理優勢;勞動力豐富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
七、新興工業區
1、主要新興工業區:美國「矽谷」、日本「硅島」等。
2、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科技發達、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機場)、環境優美

八、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大氣的影響:工業廢氣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氣污染。
(1)全球氣候變暖: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氣中CO2濃度升高
(2)酸雨:燃燒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國——硫酸型酸雨,發達國家——硝酸型酸雨
(3)臭氧層破壞:廠礦企業、家庭等使用冰箱、製冷設備等,排出大量氟氯烴。
(4)光化學煙霧:汽車尾氣排放出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
★ 治理思路: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① 改善能源消費構成:開發利用水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
②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③ 減少有害物質排放:綜合利用,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尋找替代品
2、水污染: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體污染——重金屬污染、水體的富營養化
3、固體廢棄物污染

九、生產活動中的地域聯系——包括交通運輸、通信、商業貿易等
1、重要性:溝通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動。
①政治意義——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②經濟意義——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經濟發展。
2、主要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通信:包括郵政(傳遞信件、物品等)和電信(傳遞聲、像、圖等,包括電報、電話、互聯網)。
4、商業中心形成的條件:①穩定的商品來源區,②穩定的銷售區,③交通發達。

十、交通運輸布局
1、主要區位因素: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災害等);技術因素
★ 線路的總體走向決定於經濟因素,而某一段的具體走向可能取決於地形、地質或技術條件。
2、區位因素變化:過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科技進步,經濟因素越來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水域條件(航行條件,停泊條件),陸域條件(築港條件,腹地條件,以城市為依託)
4、機場建設:①要有平坦開闊、坡度適當的地形,以保證排水;②要有良好的地質條件,以保證地基穩定;③要避開低濕地點;④與城市保持適當距離:用地廣、城市有煙幕等。
5、公路建設:①平原地區:少佔好地,避開沼澤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和城鎮發展的關系。
②山區: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彎曲,山谷中的道路應避開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避開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

十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和商業網點的影響
1、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的影響
(1)交通運輸與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於開展商貿活動,通常會形成較大的居民點。
(2)交通運輸與聚落空間布局
①不同運輸方式對聚落空間布局的影響:南方以水路交通為主,聚落臨水布局
②不同環境對聚落空間布局的影響
★北方地勢平坦開闊,聚落多呈團塊狀,形態比較規則,道路呈棋盤式。
★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區,聚落沿河流、鐵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態呈帶狀。
(3)交通運輸與城鎮分布:河流航運的起點、終點、與其他交通線的交點處常形成城鎮。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的影響:如運河航運地位的變化與揚州的興衰、城市中心的遷移。
2、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1)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的影響:交通便捷,有利於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運輸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許多商業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結合部。
★隨著交通運輸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出現各種類型的專業化市場、超市、連鎖店等。
★隨著城市交通的改善,人們出行范圍擴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購物休閑中心誕生。
★電子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網上購物、電子商務、無人售貨等得到發展。

第四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1、崇拜自然——采獵文明——人與自然是恐懼與依賴的關系;
2、改造自然——農業文明——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
3、征服自然——工業文明——人地關系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謀求人地協調——當今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發展
二、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①可再生資源:關鍵在於「合理開發」——控制開發強度,保護和促進更新
②非可再生資源:關鍵在於「合理利用」——節約和綜合利用,尋找新的代替品
2、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1)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消耗資源的速度超過其再生速度;
(2)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嚴重,原因是:①環境承受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②經濟技術水平低,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環境保護;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三)主要環境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1、環境污染:
(1)大氣污染: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臭氧層破壞——污染源:工業生產、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氣候變暖——
★主要溫室氣體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樹造林能減弱氣候變暖的趨勢。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耕地減少,風暴潮和鹽鹼化加劇。
中緯度地區——蒸發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擴大,農業種植面積縮小。
②酸雨(霧、雪)——「空中死神」:pH值小於5.6的大氣降水。
★危害:對水體,對土壤,對生物,對建築物的影響。
③臭氧層破壞
(2)水污染:工業廢水;農業污水(來自農葯、化肥);生活污水(各種洗滌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體廢棄物污染:工業垃圾、農業垃圾、建築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氣、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響衛生傳播疾病
★處理:分類回收、綜合利用;填埋;堆肥(發酵、高溫殺菌);焚燒(發電)等
2、生態破壞:破壞生態平衡——生物物種減少、森林和草原破壞、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種銳減
①現狀: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的程度越來越快。(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發生在熱帶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經濟方面—為人類提供食物、木材、工業原料等。
②生態方面—促進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構成生命支持系統。
②原因:亂砍濫伐、過度捕獵、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也能導致物種滅絕)
③危害:生物多樣性破壞,食物鏈斷裂,使生態平衡失調。
(2)森林資源破壞——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森林面積減少的原因:砍伐、開荒、開礦、薪柴採集、放牧和空氣污染
(3)濕地減少——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①濕地的作用:經濟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運、養殖、旅遊、灌溉等
生態作用——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
(濕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機物,不參與大氣CO2的循環,成為炭庫,可緩解「溫室效應」)
②濕地減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導致泥沙沉積;引水灌溉導致入湖(沼澤)水量減少;圍湖(海)造田,使湖泊、灘塗面積縮小;水體富營養化,使濕地功能減弱甚至喪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現:耕地、林地、草地、濕地縮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②主要分布地區:乾旱、半乾旱、半濕潤地區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氣候乾旱,植被稀疏,土壤疏鬆;多風(暴雨、鼠害等)
★人為原因:人口激增導致過度農墾、過度樵採、過度放牧、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數量:有利於緩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
Ⅱ.生態恢復和建設: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風固沙
◇綠洲地區:封沙育草(外圍);植樹造林(前沿);建立農田防護林網(內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區: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區設置沙障,固阻流沙。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配置農林牧業:植樹種草,合理放牧,退耕還林還草
★多途徑解決能源問題:如開發新能源,營造薪炭林、興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資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既考慮上、中游的開發,又考慮下游的生態保護。
(5)土壤次生鹽漬化
①分布(我國):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以及綠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區)。
②次生鹽漬化的成因:人為方面:耕作技術落後,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自然方面:氣候乾旱,蒸發旺盛,鹽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續發展內涵——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的原則:
① 公平性原則:同代人之間、代際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公平。
② 持續性原則: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必須保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③ 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地區性環境問題往往會轉化為全球性問題。地區的決策和行動,應有助於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
(4)清潔生產:評估產品對環境影響的傳統方法只把焦點放在末端處理上。清潔生產則從原料開采——生產——消費——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四、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1、 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④ 龐大的人口壓力:
⑤ 資源短缺令人擔憂:人口壓力大、經濟迅速發展和資源利用率低。
⑥ 深刻的環境危機:環境污染從城市迅速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范圍仍在擴大。生態極危機區分布於東部地區,這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人類活動頻繁。
2、 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
3、 生態農業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留民營村建設生態農業的措施:
① 調整農業結構:由單一的種植業調整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② 開展綜合利用:以農畜產品為中心,發展飼料加工廠和食品加工廠。
③ 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沼氣的利用——原料來源於秸稈、人畜糞尿,沼液、沼渣還田或養魚。(理解留民營村農副產品綜合循環利用圖)

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區位優勢):★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1)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①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特徵: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①氣候:氣候溫暖濕潤②地形:平坦開闊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條件好
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農場規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場廣闊,面向國際市場④機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勵扶持
4、大牧場放牧業
(1).分布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陸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圍欄放牧,劃區輪牧③開辟水源,種植飼料④改善交通條件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動力(能源)工農業基礎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記憶]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2、社會效益[了解]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
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
3、環境效益[理解+記憶]
讀課本《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理解記憶]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

3)信息聯系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理解記憶]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記憶]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記憶]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主要原因[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記憶]凡世界區域的傳統工業都可借鑒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中小型企業)
B、調整工業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
C、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工業旅遊、金融服務業)
D、優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這類型的城市或區域轉型出路: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規律:(1)優化產業結構,(2)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布[理解記憶]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記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國內條件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 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3、溫州工業可以借鑒的地方:(1)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協作(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3)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微電子工業為主導[理解記憶]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記憶]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舊金山東南部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航空港)。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美國國防部)
世界區域內的高科技產業的區位因素:(1)地理位置(2)環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布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 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 濱洲-濱 南昆
七縱
京滬 京九 京哈 京廣 焦枝-枝柳 寶成-成昆 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略意義--(1)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2)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1)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1)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2)以自行車代步出行(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記憶]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理解記憶]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記憶](1)資源短缺(2)生態破壞(3)環境污染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記憶]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的防治:[理解記憶]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必然性:[記憶]
1)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 3)深刻的環境危機
2、途徑--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記憶]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1)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3、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通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綠色食品市場應採取什麼措施前景才會更廣闊?:(1)加強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價格(3)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健康觀念、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港口如何建設必修二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