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地理考綱解讀必修2第一章
1.人口增長的模式的類型及其地區差異
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進程和地區差異這部分教學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上的「圖1—1—2世界人口增長」和「圖1—1—3世界人口增長階段」兩幅圖理解人口增長的階段性,再結合閱讀課本文字學生就可以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人口增長的歷史原因。人口增長的不同階段大致也對應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利用課本「圖1—1—4」、「圖1-1-5」、「圖1-1-6」和「圖1-1-8」從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分析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和當代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布差異。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是從死亡率的下降開始,使人口增長速度加快;人口增長模式從「高低高」向「三低」轉變是由於出生率的下降。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出生率下降的途徑也不同。讓學生閱讀了解世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途徑有哪些。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各個年齡段的人口比重不同,因此,各種人口增長模式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也不同,結合人口金字塔引導學生分析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有利和不利之處。關於我國人口增長的這部分內容,利用和人口金字塔圖進行探究分析。
2.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區別和聯系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狀態或條件下,一定的環境系統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統正常運行的能力,即最大支持閾值,而最大支持閾值通常用環境人口容量來表示。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自然環境要素、技術水平、人類的消費水平和區域的開放程度等。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環境要素有太陽、空氣、淡水、土地、生物等,它們都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但不同的資源對決定環境人口容量的意義不同。像太陽、空氣目前對環境人口容量沒有限定,而淡水過去只對個別乾旱地區的人口數量起限製作用,現已成為決定越來越多的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環境人口容量時通常以土地、淡水等限制性因素來估算,並要考慮地區的開放程度和人類的消費水平。主要用土地資源指標來估算環境承載力稱為土地資源承載力。中國科學院綜考會為土地資源承載力所下的定義是「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土地資源的生產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載的人口限度」。它指明了土地承載力的4個要素是:生產條件、土地生產力、被承載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地承載人口的限度。它們的關系是:土地承載人口的限度與土地生產力成正比,與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產力又是由生產條件決定的。以水資源來估算環境承載力稱為水資源承載力,它由我國學者在80年代末提出來的,一般認為:水資源承載力是在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維護生態良性發展為條件,以可預見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為依據,在水資源得到適度開發並經優化配置的前提下,區域(或流域)水資源系統對當地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支持能力。
環境承載力的由來
環境承載力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環境與人類的相互作用關系,在環境科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得到了廣泛應用。
關於環境承載力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承載力是從工程地質領域轉借過來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強度對建築物負重的能力。生態學最早將此概念轉引到該學科領域內,即「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某種個體存在數量的最高極限」。
承載力概念引入生態學後發生了演化與發展,體現了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認識不斷深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資源條件下,產生了不同的承載力概念和相應的承載力理論。生態承載力是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自我調節能力,資源與環境的供應與容納能力及其可維持的社會經濟活動強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對於某一區域,生態承載力強調的是系統的承載功能,而突出的是對人類活動的承載能力,其內容包括資源子系統、環境子系統和社會子系統。所以,某一區域的生態承載力概念,是某一時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態系統,在確保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發展的條件下,可持續承載的人口數量、經濟強度及社會總量的能力。
生態承載力大體可以分為土地資源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等類型。在人類面臨糧食危機、土地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科學家提出了土地承載力的概念。在環境污染蔓延全球、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科學家相繼提出了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生態承載力等概念。
3.人口容量的特點
三個特點:臨界性。如果某地的人口數量與人口容量相當,表明人口與其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基本協調。如果實際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則表明這種協調發展將受到破壞。要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麼自然資源會遭受破壞。
相對性。相同面積的土地在不同地區、不同自然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即使同一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人口容量也不同。
警戒性。人口容量並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需要達到的人口數量,相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控制目標該低於人口容量,並以此作為人口控制的最終警戒線。
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人口遷移是怎樣產生的?西方人口學家把這種現象歸納為推力和拉力或排斥力和吸引力作用的結果。回顧人口遷移的歷史,人口發展必須與自然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是人類社會共有的客觀要求。但是,由於諸多原因,人口的發展經常與自然環境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處於互不適應的狀況,所以人地關系不協調是人口遷移的根本原因。可見,作為一種復雜的人口現象,人口遷移是由許多外部因素的強迫所致,受一系列自然、經濟和社會因素的影響。
1.自然生態環境
自然生態環境為人類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質基礎,人類生存離不開一定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同時,自然生態環境的地域差異也是引起人口從一地向另一地遷移的原因之一。一般說來,人類總是移居到自然環境比較優越,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尤其是在以手工勞動為主的較低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下,人們往往傾向於集中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草豐茂、宜於農耕的平原、河谷地帶。各種自然災害(如洪水、火山噴發、地震、暫時或持續性的氣候惡化、病蟲害、瘟疫等)或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或通過對生產的嚴重破壞迫使人們不得不成批地離開家園,遷移到異地安家。
2.經濟因素
自然條件對人口遷移的影響總是通過人類的經濟活動實現的。因此,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各國及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構成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通常,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人口遷入率較高,經濟落後的地區遷出率高。
生產布局的變化和新區開發也常常使人口分布和人口遷移的流量、流向發生變化。大型生產項目的興起和新區開發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更多事業成功的機遇,因而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導致大批人口流入。例如,美洲大陸的開發就是與歐洲和非洲大批移民的湧入同時進行的。
此外,人口遷移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人口遷移的距離和規模與交通工具的發展與布局有很大關系。在近代以前,海洋使新舊大陸處於隔絕狀態,現代運輸工具的發展則使海洋成為交通運輸和聯系新舊大陸的通道,也導致人口遷移的距離和規模增大。新交通線的開辟,常常伴有規模較大的人口遷移。
3.社會文化因素
前已述及,人口遷移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除自然和經濟因素外,各種社會文化因素(如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政治因素對人口遷移有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國政府通常制訂一定的經濟和人口政策以限制或鼓勵人口遷移。例如,1878年清朝政府撤銷禁止移民東北的禁令,致使大批關內人口移入東北。因政治原因所引起的人口遷移常常有強迫性,例如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國驅逐猶太人,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把城鎮黑人趕入「黑人家園」等均屬強迫遷移。
文化教育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人們為了自己或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總是從文化水平低、教育設施落後的地區遷往文化教育中心地區。而移入地區也願意接受具有較高文化素養,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遷入,這往往導致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外流。
此外,不少宗教活動也經常引起人口遷移。例如西非朝聖者到麥加去的歷時幾個月的長途跋涉;宗教戰爭(如十字軍東征、伊斯蘭教徒征服西非、北非的戰爭)所引起的人口遷移;以及宗教迫害(如中世紀歐洲天主教對異教徒的迫害)造成的被迫人口遷移。
5.中國文化對人口的影響
滿意答案從中國傳統文化來看,「傳宗接代」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它迄今仍是促使中國人想多生育,特別是多生男孩的重要原因。「傳宗接代」思想和對男孩的強烈偏好的形成,有其深遠和復雜的社會根源。幾千年來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社會,從一個國家亦即從宏觀來看,男性人口是一國的勞動力的主要源泉,也就是勞役、兵役、稅收的主要來源;它同土地一樣,是財富的來源。因此,中國歷代國家政權一貫鼓勵人民多生育男孩,以增強國力。從一個家庭亦即從微觀來看,一個家庭(家族)的生命的延續,固然首先是直系血緣關系的延續,但作為一個經濟實體,關鍵在於它的財產繼承權的延續。在「父產子襲」的傳統農業社會,家庭及其繼承權的延續,必須有男性後嗣;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男性後嗣,就意味著它的生命必將結束。因此,各個家庭都必須把生育男性後嗣作為頭等大事來對待。然而,我們認為,對「傳宗接代」思想產生的根源,僅從經濟的角度來分析是不全面、不充分的。因為人們不難看到,盡管國家政權的性質已經完全改變了,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的已不是傳統農業,農民的家庭經濟也滲透了近代工商業的因素。但是,在中國人的頭腦中還頑強地存在著「傳宗接代」的思想。這就提醒我們必須擴大視野,進一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它的根源。可以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殖崇拜,是「傳宗接代」思想的主要根源之一。
② 地理必修二環境承載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差別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環境承載力所指的人口規模應該是「該地區的資源環境為維持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標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數量」,即人口數量的極限。環境承載力除了可以用人口規模加以表達之外,還可以用經濟規模來表達;其二,環境承載力更多地從資源角度加以分析(結合科技水平),而人口容量則除了要考慮資源,還需要考慮人類的消費模式。「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一般來說,環境承載力是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地球以及它的各個部分對人口的合理負載能力。也有人把人口合理容量稱為理想人口或適度人口,其含義為「在一定條件下,地球及其各個部分具有的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能帶來最大社會效益的相對穩定人口」。在人口合理容量方面,它不僅反映了人口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而且反映了人口數量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相適應性。同時,在這部分中,教材敘述的字里行間,需要深入挖掘的內容有:第一,人口問題;第二,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優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開放程度);第三,某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政策;第四,世界人口發展中,貧困人口、轉嫁有害生產等衍生問題。
③ 高中地理題,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環境承載力,三個誰的范圍大和分別表示的意思。謝謝謝謝!!急
聯系:都是環境能力的量化指標區別環境承載力:具有廣泛性與客觀性人口容量:具有階段性,與社會發展程度與人口結構等有關人口合理容量:考慮發展需要與安全性,是打折的人口容量
④ 環境承載力的區別
「環境承載力」這一概念的提出其思想前提是環境的「資源觀和價值觀」。環境作為一種資源,環境承載力包含了兩層涵義:一是指環境的單個要素(如土地、水、氣候、動植物、礦產等資源)以及它們的組合方式(環境狀態)的承載能力;二是指環境污染相對應的環境納污能力即「環境自凈能力」。因此「環境承載力」的科學定義可表述為: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某地區的環境資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即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經濟與社會的限度。這里「某種狀態或條件」是指現實的或擬定的環境結構不發生明顯不利於人類生存方向改變的前提條件;所謂「能承受」是指不影響環境系統正常功能的發揮。地球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它的資源是有限的,顯然它的承載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類的活動必須保持在地球承載力的極限之內。
環境人口容量概念產生的背景是只有地球上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而地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面對數量龐大且與日俱增的人口的事實,人們必然關注人口增長與環境承載力的問題,從而提出了「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按一般理解,環境人口容量又稱資源承載力,簡單地看作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超過這個人口數,人口就不能正常生存,即偏向於最高人口的涵義。由於對環境人口容量確定因素的理解不同,所以存在著不同的環境人口容量的定義,教材中採取的是應用較為廣泛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的定義: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該定義在強調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考慮到技術條件。這個概念包含以下幾層意思:①分析環境人口容量應針對具體的時期,因為環境人口容量是時間的函數,具有不確定性;②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包括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③如果研究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要以該國或地區所能利用的資源和技術為依據,而所利用的資源和技術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義中所說的「其他」(如國外或地區外)資源和技術,這一點對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結果有較大的影響。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主要是指它的制約因素不確定。時期不同制約因素必然發生變化,造成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但在具體時期,假定製約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少時可以對環境人口容量進行相定量的分析,即環境人口容量的相對確定性。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條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條件,估計的方法不同,結論也會不同。人類發展史的每一時期由於受當時科技水平條件的限制都不得有各自的環境人口容量即當時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但人類的人口總數從未達到過最高的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未來不同的時間尺度上,以預期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及與此相適應的物質生活水平為依據,一個區域利用其自身的資源所能持續穩定供養的人口數量。環境人口容量則是在一定地區或國家所容納的人口數量。環境承載力相對穩定,它受資源生產能力與人的生活水平所制約,受人的行為影響小,比較客觀。環境人口容量則受人口政策、人的生育行為和人口遷移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主觀性強,它可以大於或小於環境的人口承載力。
⑤ 什麼是環境承載力
影響環境承載力的因素有: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發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自然資源等。
人們用環境承載力作為衡量人類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程度的標尺。環境承載力決定著一個流域(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環境承載力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而又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環境與人類的相互作用關系,在環境科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
(5)高中地理什麼是環境承載力擴展閱讀:
主要特徵
客觀性和主觀性
客觀性體現在一定時期、一定狀態下的環境承載力是客觀存在的,是可以衡量和評價的,它是該區域環境結構和功能的一種表徵;主觀性體現在人們用怎樣的判斷標准和量化方法去衡量它,也就是人們對環境承載力的評價分析具有主觀性。
區域性和時間性
環境承載力的區域性和時間性是指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環境承載力是不同的,相應的評價指標的選取和量化評價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⑥ 什麼是環境承載力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某一時期,某種環境狀態下,某一區域環境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人們用環境承載力作為衡量人類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程度的標尺。環境承載力決定著一個流域(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如果在一定社會福利和經濟技術水平條件下,流域(或區域)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超出其生態環境所能承載的范圍,將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匱竭,嚴重時會引起經濟社會不可持續發展。
環境承載力是一個多維向量,每一個分量也可能有多個指標,主要分為三部分:
1、資源供給指標。包括水、土地、生物量、能源供給量等。
2、社會影響指標,包括經濟實力、污染治理投資、公用設施水平、人口密度、社會滿意程度等。
3、環境容納指標,包括排污量、綠化狀況、凈化能力等。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進一步列出更加具體的指標,進行分區定量研究。以環境承載力為約束條件,對區域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提出優化方案,可以使人類社會經濟行為與資源環境狀態相匹配,不斷改善環境,提高環境承載力,以同樣的環境創造更多的財富。
⑦ 什麼是環境承載力,它在環境規劃中的作用
如一條流量較大的河流被排入一定數量的污染物,可允許一部分污染物稍加處理後排入環境,讓環境將這些污染物消化掉,而突出的是對人類活動的承載能力,承載力是從工程地質領域轉借過來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強度對建築物負重的能力.生態學最早將此概念轉引到該學科領域內、生產和生存的水平,環境具有自我修復外界污染物所致損傷的能力、地點、方式要合適,排放的數量不得超過環境容量.因為環境容量總是有限的,如果超出它的限度.如同樣數量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排入河道,以及處理到何種程度為宜.了解某一環境對各種污染物的環境容量重要,某種個體存在數量的最高極限」.
承載力概念引入生態學後發生了演化與發展,體現了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認識不斷深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資源條件下.對於某一區域,生態承載力強調的是系統的承載功能,它反映了環境與人類的相互作用關系,在環境科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得到了廣泛應用.
關於環境承載力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根據環境容量可以制訂出經濟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案,確定哪些污染物由環境去凈化,哪些必須先進處理.
一般的環境系統都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即「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取決於環境本身的狀況.如流量大的河流比流量小的河流環境容量大一些.污染物不同,環境對它的凈化能力也不同,資源與環境的供應與容納能力及其可維持的社會經濟活動強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在確保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發展的條件下,由於河中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作用,進入河中的污染物濃度可迅速降低,保持在環境標准以下.這就是環境(河流)的自凈作用使污染物稀釋或轉化為非污染物的過程.環境的自凈作用越強,環境容量就越大.
一個特定環境的環境容量的大小.
而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承載力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環境容量
指某一環境對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重金屬容易在河底積累,有機污染物可很快被分解,河流所能容納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數量不同,這表明環境容量因物而異.
研究環境容量對控制環境污染很有用處.由於環境有一定自凈能力,經過嚴格測算,其內容包括資源子系統、環境子系統和社會子系統.所以,某一區域的生態承載力概念,是某一時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態系統,在這一限度內,環境質量不致降低到有害於人類生活,產生了不同的承載力概念和相應的承載力理論.生態承載力是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自我調節能力.排放污染物時間.
環境就會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