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創設情境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
當前的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中,大力提倡「情境式教學法」。好的情境創設,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學生能夠很自然的融入新課的情境,並且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校結合課改和本校的實際情況,高屋建瓴的提出本學期的教學主題「創設情境、搭設台階和師生互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內容廣泛。課程內容變換不定、難度深淺不一,針對地理學科特點,地理課堂的情境創設有很多種情況。
一、利用實物教具來進行情境創設 利用實物教具進行課堂教學是地理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實物教具具有具體直觀的特點,可以節省大量的描述性的語言,讓學生一步到位的認識到地理事物的特徵和聯系,形成較深刻的直觀印象。例如,《月相及其變化》一課,在高中地理教學內容中是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如果只是利用平面圖來解析月相的變化情況及其成因是不夠的,因為許多學生的地理空間想像能力還很欠缺。如若利用「三球儀」的演示來創設日、地、月三者相互運動的情境學生就很容易接受。
二、創設質疑情景,「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學生有了疑問才能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和創新。 例如,在學習傳統工業區時,我連續設置了三個問題情境。1、比較德國魯爾區和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區位特點有何異同;2、思考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的原因與魯爾區有何相似之處;3、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過程中,可以借鑒魯爾區的哪些經驗。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主動的思考探究、比較分析。最終,大部分的答案是由學生自主得出的,有的學生甚至還提出了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想法。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當中,既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又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當然,一些學生對所思考問題中的對象不一定了解很多,比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了解的不多,這就需要 教師適當的補充相關的課外資料來完善這一問題情境,使之達到較好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變抽象為直觀 多媒體是集圖文聲像與一體的現代化信息載體,在我校的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Ⅱ 淺談創設問題情境的幾種常用方法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是教學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第一座橋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設計精煉、新穎、富有啟發性的導入方式,可以撥動學生學習的心弦,把注意力集中起來,誘發思維,激發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新課的導入也如此。由於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對象各異,教師得設計靈活多變、生動有趣的導言,才會使課堂教學變得生機而有活力。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導入藝術。 1. 審題導入法 審題導入法是指教師先板書課題,然後從審題入手,引導學生分析課題,從而導入新課教學。這種方法直接了當,主題明確,突出中心,直奔重點,學生很快進入中心內容的探討,同時喚起學習的興趣。運用審題導入法的關鍵在於教師能圍繞課題,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通過設問、反問、討論等方式導入課堂教學,發動學生積極思考,為新課教學起到鋪墊作用。
Ⅲ 淺議在地理教學中怎樣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而創設教學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創設教學情境就是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憑借情境,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Ⅳ 怎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地理新課程用課程標准取代了過去的教學大綱,不再規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程和方法,只規定期望學生所能達成的學習結果。統一的課程標准,多版本的教材,這樣的改變就更加突出了教學的實踐性和探究性,教材中的多種學生活動和案例探究就能更多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僅如此,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所選教材,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方法。教師如何創設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來指導學生活動,讓學生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是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可是怎樣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呢?我們有以下幾個選擇。
一、就事論事——挖掘和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地理設置情境
俄國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其實教學也是如此。
創設地理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用智慧的雙眼去探索發現生活中真實的、鮮活的地理,讓學生在探索發現的過程中認識到地理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教學取材於生活,升華於生活,就更能體現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思考身邊地理事件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全球氣候變化時,就可以引用島國吐瓦魯舉國搬遷的事件。由於吐瓦魯大部分土地已經被海水淹沒,導致很多居民流離失所。為此,吐瓦魯政府不得不向紐西蘭政府發出請求,希望紐西蘭政府能夠接受3000名吐瓦魯居民前往定居。
其次,教師在創設地理教學情境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經驗。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學應當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習新的知識,讓地理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卻又高於學生生活。例如,在講解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投影儀顯示一張著名的新聞圖片,講述關於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的故事,指出目前世界范圍內每8秒就有一個兒童因喝不到飲用水而死亡,引導學生思考人類與水資源的關系,讓學生了解水資源對於人類發展的意義。
二、關注問題——合理創設地理教學中的問題情境。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創設地理教學中的問題情境,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教學藝術。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問題,不僅能夠體現地理教學情境的價值,還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是,什麼樣的問題情境才能取得這樣的效果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創設問題時,注重問題的目的性、適應性、創新性和層次性。
目的性要求提問要帶有一定的目的,問題應與教學目標相結合,不能隨意而盲目。適應性需要問題的難易程度能夠適合全班大多數學生的思維水平,如果老師提出的問題過於簡單,學生則無需動腦;如果過於深奧,學生則無從動腦;如果不痛不癢,學生就無意動腦。創新性是指問題的設計要奇特、新穎對學生有吸引力。層次性要求問題要有一定的延伸度,通過層層遞進啟發學生思維,深入探討地理問題的核心內容。比如在講解自然災害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用「5.12」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海嘯、北京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示各種自然災害產生的巨大破壞力,讓學生在震驚的同時進一步思考自然災害的成因,主要的分布地區和有效的自救措施。
三、不拘一格——運用多種形式創設地理教學情境
除了提問,在地理課堂中還可以採用搶答、競賽、表演等多種形式來創設教學情境。課堂教學是一個變化萬千、充滿活力的過程。
多樣的教學形式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團結協作精神,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例如在講授陸地自然帶時,教師在課前收集一些比較常見的具有特色的陸地自然帶景觀圖片,在上課時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搶答每張圖片上的自然帶類別,並說出分布地區和判斷依據。又如在講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時,將學生分組進行積分競賽,說出自己所記住的氣候類型的名稱、分布、特徵和成因,按照積分多少排列優秀學習小組。在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政府官員、當地居民、商業伐木公司老闆,從多種角度展示不同利益下各種人士對雨林開發的不同看法。這樣的地理課堂充滿了活力,呈現出勃勃生機,學生才能對當堂知識的理解、掌握更深刻、更牢固。
四、物盡其用——利用多媒體創設地理教學情境
多媒體一直是教師們的教學利器。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人會拒絕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採用。它能將教材中靜態的文字、圖片轉變成動態的視頻,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充分發揮想像思維,拓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強調了情境教學的形象性,促進學生由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轉化,幫助學生實現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如在講授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時,教師可將教材中圖片「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用flash製作成動畫,將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位置,方向,節氣名稱和日期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觀察動畫的同時,自己總結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總之,地理教學中情境的創設是新課程教學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其方法是多種多樣、形式豐富多彩的。當然,要創設有價值、有意義的地理教學情景,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能用心去思考,去探索,必能使情境教學在地理課堂中大放異彩!
Ⅳ 如何設置地理課堂情境提高學生學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內容廣泛,記憶性知識多,難度深淺不一,部分知識難度較大,而且略顯枯燥,學生學起來興趣不濃,但地理來源於生活,又與日常生活、社會經濟密不可分,因此,只要教師通過有目的地創設一定情境,使地理知識與生活、歷史、美學等結合起來,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就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的求知狀態,這樣就能把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有趣、生動、易於理解記憶。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情境教學的一些做法,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聯系生活創設情景,使地理走進生活
《地理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1]。只有將地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其主動積極的投入到教學中來,才能使枯燥的地理知識鮮活起來,更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地理的價值,生活也離不開地理。
如在講七年級地理《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時,剛好當天是一個學生的生日,我給同學們說今天是XXX的生日,我們祝她生日快樂!還能用別的語言說嗎?學生異口同聲的說「Happy Birthday」,有一個韓國學生用韓語祝福,還有一個學生會日語用日語祝福,過生日學生很感動,在講課之時馬上快聖誕節了,我用屏幕出示聖誕節圖片,伴聖誕歌給學生說「Merry Christmas」,問學生知道聖誕節是哪個宗教的節日嗎?學生爭先回答,情緒高漲並對聖誕節做介紹,順利引出語言和宗教的教學活動,學生學習語言宗教的積極性大增,回家後查了很多資料來和同學交流。在八年級地理中《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一節中講災害性天氣,講課時間是2010年10月下旬正好是台風鯰魚登陸東南沿海之時,結合新聞讓學生談對於台風的認識、台風的危害以及預防辦法,學生感受頗深.在講《美國》《東南亞》《西部開發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香港澳門》等區域時,部分學生去過這些國家和地區,學生把自己的旅遊照片帶到學校展覽,並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其他同學聽的很高興,對於相應知識記得也很深刻,同時也鍛煉了講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講《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時,我創設情境讓學生談珠江三角洲的品牌,學生爭先舉手說美的、立白洗衣粉、創維電視等,情境創設很容易拉近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並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使課堂內容更貼近生活,學生產生了濃厚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二、聯系歷史創設情境,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方面,又與政治、歷史、物理、語文等學科聯系密切,如果以學生已有其他學科的知識做鋪墊創設課堂情境,這樣既回顧了相關知識,又體現了學科聯系,更重要的可以使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在講八年級地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我用了一則歷史故事:據說是唐朝時期,楊貴妃為了能吃到新鮮的荔枝,派專人騎快馬,日夜不停地趕路,從南方送到北方,因此也就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我提出問題:為什麼要這么費事在北方種植荔枝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大部分學生一下子就聯繫到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在氣候、地形、土壤條件有差異,很自然激發起學生求知的慾望和興趣,藉此故事讓學生去探究南方和北方的具體的差異,對於理解南、北方的農作物分布、耕作制度上的差異很有幫助。在講天氣時,引用三國時期,諸葛亮火燒葫蘆峪的故事,創設情境,問學生為什麼在火燒葫蘆峪時突降大雨,難道真是是天意如此?巧設懸念,引發學生思考,用地理知識解答,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美感情境,使學生情感得到提升
古語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馬克思說「社會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美的景觀,音樂、舞蹈幾乎人人都喜歡,更何況是十幾歲的中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美的因素很多,在課堂中教師結合教學實際用美的景觀、音樂、歌詞、舞蹈等創設美感情境,使學生感受祖國自然風光之美,祖國文化豐富多彩,祖國的發展蒸蒸日上,使學生的環保意識、美學情感、愛國情感等得到提升。
講《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時,優美歡快的旋律《森林狂想曲》與各種資源景觀圖片結合,讓學生意識到自然資源無處不在,體會到祖國之美,適時引導其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激發起學生對自然的喜愛,對祖國的熱愛。講《多民族的大家庭》展示民族圖片並伴隨歌曲《愛我中華》創設情境,給學生一種直接的感受,學生驚嘆民族服飾、舞蹈,歌曲之美,感受我國民族文化之豐富多彩,樹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意識,把愛國主義教育融於教學之中,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模擬現實創設情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地理學很多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用處很大,但學生在學習中往往體會不到,或覺得與自己關系不大,學習自覺性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創設一定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用途,以及與現實的關系他們就可以主動探究,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講《西南邊陲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時,可模擬現實創設情境,「假如班級學生是遊客,你是當地導游,你如何設計旅遊路線,給遊客介紹西雙版納?」學生積極查閱資料,找到自己在西雙版納旅遊的照片,在網上查閱西雙版納的動物、植物、民族風情圖片以及文字資料,在課堂上介紹的繪聲繪色,在一個班有兩個女孩伴隨著優美的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跳了一段優美的孔雀舞,使其他學生對傣族的民族風情記憶猶新。在課堂中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介紹拓展了很多課外知識,其他學生在模擬旅遊中對於西雙版納的旅遊資源有了很深的映像。
五、激發想像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樹立遠大抱負
中學地理教學人文地理的很多內容,因涉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若要改善現有地理環境,就需要想一些解決現有問題的辦法,並作出決策,但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見於此情況教師可激發想像創設情境「假如學生是某部門管理者,你會怎麼做?」講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與情境融合在一起,情境給予學生一種真實環境的作用,學生在情境中識別和理解問題,「培養了學生識別地理問題的能力、比較不同觀點的能力、對地理活動進行判斷的能力、做出決定的能力和反思能力」。學生之間競爭,使課堂氛圍活躍,探究熱情高漲,創新意見大增,教師鼓勵其想法好,在無形之中也幫助學生樹立了遠大抱負.
講《水資源》時,創設情境「假如你是農業廳廳長,某工廠廠長你將為節約用水制定什麼措施?」講《山區面積廣大》時,創設情境「假如你是某縣縣長,你將如何開發山區,開發時學注意什麼問題?」學生運用已學過的地理原理知識,通過討論、競爭等方法,提出很多想法,即解決了課堂問題,也增強了學生自信.
總之,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情境,使地理走進生活,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覺得課堂時間變得很短,地理學習很快樂,現在喜歡上地理課了,學生自己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地理課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學生成績也顯著提高。地理課堂創設情境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所有課堂情境創設都是服務於教學的,不能喧賓奪主。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思考,必能使情境教學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大放光彩。
Ⅵ 地理教學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有哪些
所謂地理問題情境是一種具有一定困難,需要學生努力去克服(尋找到完成任務的途徑、方式),而又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地理學習情境。當學生原有的地理知識與必須掌握的地理新知識發生激烈的沖突時,就會導致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地理問題情境。由於學習的願望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情境常常對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容易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因此,這種以矛盾沖突為基礎的地理問題情境的產生與解決,就成為了地理教學過程與學生發展的驅動力。
Ⅶ 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來實施創新教學的功能主要表現為:通過情境,提出問題。使教學信息具有新奇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動機和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所需要的思維素質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創新過程中滲透和運用一些創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設,建立新理論、給出新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方法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1、利用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以其直觀性、形象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信息。因此,利用實驗內容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驗的觀察、研究分析獲得感性信息去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從而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化學實驗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
教學實例:在學習鈉的化學性質時,利用乙酸和金屬鈉設計一個滴水生火的實驗,由於實驗結果與水能滅火的日常觀念的矛盾,這個「一反常態」的實驗現象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在這樣的情境中開展教學活動,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教學效果。
2、由知識的實際應用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來源於生活,化學教材的內容也與生活實際緊密相聯。在課堂中通過講述生活故事或提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
教學實例:Al3+ 、AlO2-、 AL(OH)3 三者的相互轉讓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課前查找鋁元素的危害及進入人體的途徑,然後課上各小組代表匯報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提出課題:如何降低實驗室中廢水中Al的含量,課題從實際生活中的環保問題出發,以設問的形式提出,引起學生關注和思考,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課題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具有很強現實性。
3、利用舊知識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哪些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一定聯系,學生了解一些,但僅憑已有知識又不能完全解決,在這個結合點上產生問題,它最能激發學生的認識沖突,最能有效地驅使有目的去探究。
如:講授「鹽類水解」時,先讓學生結合已有知識判斷Nacl
NH4Cl CH3COONa 水溶液的酸鹼性,然後做實驗用PH試紙來測定PH值,並根據現象做出思考。學生會發現鹽溶液有的顯酸性、有的顯中性、有的顯鹼性,在「驚訝」之餘產生疑問,使學生們帶著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4、通過分析相關數據變化規律創設問題情境
根據需要查找數據,有目的鍛煉學生查找資料,搜索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數據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增強概念原理的說服力,使學生更容易掌握。
在氣體摩爾體積一節的教學中,我突破傳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而是讓學生查找各種物質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並將這些數據羅列,學生分組討論、觀察、分析自己發現標准狀況下相同物質的量的氣體的體積都是相同的,而固體液體的體積不同,從而產生想解釋這種現象的原因。
5、通過例題(習題)創設問題情境,深化主題
在例題(習題)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模式「出題—讀題—思考—試解—分析討論—歸納檢驗」進行教學,這種模式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具體過程、化學問題的理解,充分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結合有關的知識,規律獨立地、創造性地進行分析、判斷和探索解題方法。然後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分析討論和歸納總結,對化學題中的化學思想,化學方法進行提煉、升華,最大限度地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模式核心是試解,在試解中發現問題,不斷嘗試去解決問題,既體會到了有失敗才能成功,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更能培養他們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
6、利用熱點新聞創設問題情境。
利用熱點新聞設計教學情境,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建立起知識學習與應用之間的橋梁。
如在學習金屬鈉的性質時,2001年7月大洋網發了一則新聞金屬鈉「水雷」驚現珠江。新聞記載:廣州市珠江河段驚現神秘「水雷」,6個裝滿金屬鈉的鐵皮桶浮在江面上,其中三個發生劇烈爆炸,威力很大。據圍觀群眾講:「沒想到水裡的東西也能著火爆炸。」以此新聞背景創設問題情境,金屬鈉是怎樣物質?具有怎樣性質?等等,再根據情境設計模擬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的基本方法,得出結論從而獲取知識,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7、利用化學史創設情境
新一輪課改中更是強調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要求在教學中應善於創設各種化學史的教學育時機,讓學生獲得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
如:學生在學習有機化學時,關於苯的環狀結構,就可以結合苯的環狀結構的建立過程,學習其中的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它是1864年德國著名化學家凱庫勒受夢的啟示建立起來的。事實證明,在認識自然界的過程中猜想和假設等科學方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化學史料可以為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提供一條捷徑。
8、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問題性境
藉助信息技術設計模擬的環境,創設豐富的畫面形象,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效果,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創設課堂教學的活潑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離力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我就設計一個非常生動的動畫,將金屬原子失電子,非金屬原子得電子過程一目瞭然,使學生有新鮮感,更好、更快地進入了學習的情境中。
Ⅷ 如何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
1 .分析比較式問題情境的創設
提出問題,通過分析比較,認清事物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的效果。例如,在教完伴性遺傳後,教師同時投影兩張典型的遺傳病家譜圖,分別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讓學生觀察思考。受思維定勢的影響,許多學生會按後一種遺傳方式進行分析,此時,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錯誤處,引導學生比較兩種遺傳方式的區別和聯系,從子代女性患者這一角度分析突破,進而掌握兩種方式的本質特點。再如,出示有絲分裂後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細胞圖象,讓學生識別。由於兩者都涉及到著絲點分裂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這一要素,學生難以區分。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回憶染色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的變化特點和在減數分裂中的變化特點,尤其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中同源染色體的變化特點,使學生認識到是否有成對的同源染色體存在,是識別這兩張細胞圖的關鍵。
2.漸進式問題情境的創設
問題過難,啟而不發,問題過淺,窒息思維。人的認識是漸進式的,創設漸進式問題情境,能激發絕大多數同學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例如,在免疫教學中提出這樣一組問題:⑴簡述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⑵艾滋病毒與噬菌體在宿主細胞中的復制繁殖有何不同?⑶艾滋病毒進入人體後,免疫系統如何應答?⑷為什麼艾滋病毒會導致患者喪失一切免疫功能?⑸何大一發明的「雞尾灑」療法是目前治療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其可能的作用機理是什麼?本題緊扣免疫基礎知識,圍繞艾滋病進行漸進式討論,在討論中不斷地加深對免疫基礎知識的理解,盡管對這一復雜問題,師生都難以作出准確的回答,但這樣的討論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可能藉助網路等對此作更深入的探討
Ⅸ 如何創設地理課堂教學情境吸引學生
生活實際,是學生最熟悉、最了解也是最感興趣的。許多地理課的內容都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如人類面臨的水資源危機、天氣的變化等,如QQ農場、漂流瓶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適當地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就可以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中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結合課本知識,適時提醒學生注意收聽、收看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然後指導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觀察、分析實際天氣的變化過程及其原因。如冬天強冷空氣南下過程出現的一系列天氣變化,又如北方大風揚沙、南方的寒潮等天氣,教師把它與教材中所描述的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變化情況進行深入地分析比較,這樣就能培養學生對天氣現象的關心與探究的興趣。更有意義的是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學科屬於邊緣性學科,即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內容,是研究人類生存環境及人類與其生活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地理學的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此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例如講到自然條件對建築的影響時,可以聯系城市建築,對比各地不同的建築風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講解,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相互關聯性。再如環境問題一章,學生們生活在城市當中,對身邊的環境問題非常熟悉,通過城市環境污染問題的情境創設,可以既完成了知識目標,又達到了非常好的德育目標。實踐證明,通過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會使教學效果非常突出。
Ⅹ 如何創設地理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方法,就是要求教師運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課堂上,教師會強調教材的重要性,會將知識點毫無遺漏地傳授給學生。而創設情境教學法,則是最大程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必須實現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趣味化。學生的參與情況,是評判創設情境教學法成敗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