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經濟地理學到了什麼
答:經濟地理學到的內容
1、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2、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
3、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貳』 經濟地理學的現狀與趨勢
國際主流經濟地理學經歷了數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視角轉變,如1950-60年代的計量革命、1970年代的政治經濟學派(馬克思主義)、1980年代以來的新區域主義等。從計量革命的新古典經濟學模型解釋、到政治經濟學派的社會結構剖析(社會—空間辯證法)、再到新區域主義對區域發展獨特性和創新能力的分析(如產業氛圍、生產網路、產業區等),經濟地理學的每一次轉變都從更深層次上揭示了經濟活動的空間過程和規律。
199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研究出現了兩大新的變化:
其一是空間經濟學的再度興起;
其二是文化和制度轉向(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turn)。
這兩個變化都被各自的倡導者稱為「新經濟地理學」,也都對這個學科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一種基於「生物學」類比而興起的「演化經濟學」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而基於演化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一種被稱為「演化經濟地理學」的學術思潮新近也在經濟地理學領域浮現出來。
1.1地理經濟學
1990年代初,以克魯格曼(Pual Krugman)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重新拾起並發展了空間經濟學的計量方法,來分析經濟活動的集聚和空間過程。被克魯格曼稱為「新經濟地理學」或地理經濟學。
它是克魯格曼把區位引入到主流經濟學中而創立起來的。其理論的基礎假設是:一、經濟決策者的完全理性;二、均衡理論。另外兩個次要假設是:規模報酬遞增和外部經濟。
這種空間分析得到了部分經濟地理學者的認同,但也遭到部分經濟地理學者的批判。其中的主要問題是:它將經濟活動的復雜性簡化為純粹經濟因素的分析、缺少明確的分析的空間單元、缺少實踐應用意義。在崇尚綜合性思維的地理學家看來,這簡直就是研究的倒退。當然,克魯格曼的所謂「新經濟地理學」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例如,它超越新古典經濟學,解釋了不完全競爭在空間集聚中的作用。但是,如果將其作為研究的主體,經濟地理學將喪失其在更高層次的哲學意義上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機會,而只能成為經濟學的「小工」(under-laborer)。
1.2制度主義經濟地理學
在經濟學家倡導空間經濟分析的同時,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們對「經濟」本身產生了質疑。受到激進地理學和新興時代文化(新自由主義和後福特主義)的深刻影響,主流經濟學發生了一次理論和方法的重新定向,走向了經濟學異端的「制度主義」、經濟社會學以及文化研究等領域。基於此,20世紀80年代經濟地理學開始的理論和方法轉向是以經濟學中的「制度主義」和「經濟社會學」為理論基礎的,稱為「制度主義經濟地理學」或「制度轉向」、「文化轉向」。
制度主義經濟地理學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激進地理學中的路徑依賴,但又拋棄了激進地理學中的結構主義決定論,投入「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社會科學的懷抱。
制度主義經濟地理學有效吸收了70年代以來「新經濟地理學」所發展的「嵌入性」、「網路分析」、「社會資本」等理論工具,其方法論認為:經濟活動是特定的社會和制度的產物,它不能只根據原子似的個人動機和市場均衡來解釋,而必須把它置入更廣的社會、經濟、政治的規則、程序、傳統中去理解。制度主義經濟地理學就是要弄清各種制度在塑造資本主義空間經濟過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徑依賴」和「鎖定」機製作用下,資本主義空間經濟的演化動態,以及區域和地方發展的社會調節與治理機制。 依其「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的哲學取向,強調經濟行動者的多元性、多中心性、關系性,認為經濟行為者的屬性是依性別、種族、階級、文化並依空間的話語而建構的,決不僅受利潤最大化的單一邏輯支配。
相對於以往的計量革命、政治經濟學派等,這種研究方法和視角成為當今這個時代的新經濟地理學。文化和制度轉向的核心是對「經濟」的重新理解。首先,經濟自身越來越被理解為一種語意論述的現象,是被經濟學家創造的「專門知識」塑造出來的。既然這樣,「經濟」不再是客觀和穩定的事實,而是一種修辭現象。其次,經濟與社會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經濟社會學家格蘭諾威特(Granovetter,1985)提出「經濟活動融於具體的社會關系之中」的觀點,即經濟的嵌入性(embeddedness)。之後,迪肯和史瑞夫特(Dicken and Thrift,1992)把「嵌入」引入經濟地理研究,使這個學科融入文化、社會和制度背景之中並從中獲得新的研究內涵與發展方向。這些看似虛無縹緲的轉變預示著巨大的思維變革,即可以在新古典經濟學塑造的經濟發展軌跡之外思考新的發展機制和發展觀。例如,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根據性別、種族、階級和文化差異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徵,而制度環境也造就不同的經濟行為。這些思想對於研究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在以上這些轉變的背後是廣泛而深入的全球社會經濟變革。隨著經濟活動頻繁跨越國界,地方與全球之間的空間關系成了地理學家關心的核心問題。理解和解釋全球化過程之中不同地區經濟活動持久的差異性(即經濟的多元性),必須擺脫傳統的思維框架。因此,全球經濟變革的實踐以及相伴出現的研究方法和視角的轉變,為經濟地理學創造了眾多新的、充滿著思維爭辯的研究領域。兩本在世紀之交出版的著作見證並記錄了眾多處於當代經濟地理學前沿的議題,即《牛津經濟地理學手冊》和《經濟地理學伴侶》。這兩本書被認為是經濟地理學這個領域的研究大綱和一份如今和未來研究議題的宣言,而對這些議題的辯論將持續數十年。綜合這兩本側重點各有不同的著作(前者包含了經濟學家的工作,而後者則集中於地理學家的研究),當前國際經濟地理學研究的主要熱點領域是:
1)全球化的研究。經濟全球化涉及了生產、投資、貿易、金融、人才流動等各方面,給國家、地方、企業和勞動力市場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全球化形成的各種「流」與國家和地方之間的關系。
2)技術進步空間影響的研究。近半個世紀以來,技術進步速度之快幾乎令人眩暈(特別是信息技術)。如此之快的技術進步給社會經濟空間過程帶來的影響尚未得到認識和解釋。這成為地理學家不得不關心的議題。
3)環境與管制研究。歐美經濟地理學者沒有刻意強調可持續發展,但對經濟與環境關系的研究是當前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包括循環經濟、綠色製造、環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態學等具體議題。
4)區域發展研究。1980年代興起的新區域主義仍然在經濟地理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議題包括區域創新系統、產業區、學習型區域、知識溢出等。
5)企業區位和企業戰略研究。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角色,因而一直是歐美經濟地理學的重要研究對象。當前的重要議題包括企業集群、企業的時空管理、企業的空間形態、跨國公司的空間組織等。
6)社會問題的經濟地理研究。包括勞動力、性別(婦女)、社區、種族、工會等問題。 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走過了比較獨特的道路。除了發展階段、制度環境、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等因素外,來自歐美國家和前蘇聯學術思想的交替輸入也影響了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過程。總的來講,建國後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可以用「以任務帶學科」來概括,即學科發展的首要目標和驅動力是滿足國家需求、同時以實踐任務促進學科的理論發展和建設。這種直接面對政府需求的研究工作使經濟地理學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使經濟地理學者在各級政府部門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就這一點而言,歐美國家的經濟地理學者是望塵莫及的。但是,也正是這樣性質的工作使得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純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同時,體制的變化也割裂了這個學科理論積累的過程;一部分在計劃經濟時期積累的理論和知識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這只能說明中國的經濟地理學正處在制度變革時期的理論重構階段,而不能就此認為這個學科缺少理論基礎。
建國後,為滿足國民經濟計劃和生產力布局的需要,中國經濟地理學者廣泛參與了地區綜合考察、鐵路選線、工廠選址、工業基地規劃、農業區劃等工作。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發展和積累了不少具有重要價值的經濟地理理論知識。如工業布局的技術經濟論證方法、農業區劃方法、工業成組布局理論等。而且,早在1970年代,經濟地理學者已經開始重視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為後來從事可持續發展研究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擺脫了意識形態的束縛,中國經濟地理學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發展時期。一方面,在國土開發和規劃、區域發展、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等領域成為研究主力,所創造的理論知識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如「點—軸」系統等空間結構理論成為國家和地方國土規劃和區域規劃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的劇烈變革也催生了不少新的研究領域。特別是,由於農村工業和外資企業成為不少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鄉鎮企業研究和外資研究成為近二十年來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熱點領域。前者的研究包括鄉鎮企業發展的區域社會經濟環境、區域差異、農村工業化的區域模式等;後者則包括外資的區位偏好、外資的區域影響及其本地工業聯系等。這些研究獲得了不少具有國際可比性的研究成果,進入了國際學術舞台。
1990年代中期以來,區域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一方面,這是社會需求的結果——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的基該國策;另一方面,這也是老一輩地理學家堅持倡導「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與關系及其時空規律的科學」所結的碩果。應該看到,區域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最能發揮經濟地理學綜合性和交叉性學科特點的研究領域。在這個領域,經濟地理學者提出了人口—資源—環境—發展(PRED)協調理論、區域可持續發展測度指標體系等,在國家和地方的可持續發展決策中佔有了重要一席。此外,經濟地理學者還聯合其他學科的學者開展了區域發展地學基礎的綜合研究,以期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深入的理論基礎;參與了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變化等綜合研究。如果說此前的經濟地理學的綜合性主要體如今學科本身的研究視角的話,那麼最近的研究證明經濟地理學開始主動開展與地學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成為地球表層綜合研究的重要的、活躍的力量。
當然,近二十多年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也受到了歐美國家學術思想的影響。改革開放之後引進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有區位理論、計量方法和企業地理學等,出版了一系列相關理論著作。如《區位論及區域分析方法》(陸大道)、《高等經濟地理學》(楊吾楊、梁進社)、《現代工業地理學》(王緝慈)等。這些學術思想對中國經濟地理學的學科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對於上一年,一批經濟地理學者開始直接參與國際經濟地理學前沿議題的研究,包括產業區、企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區域創新系統、信息技術的空間影響、經濟全球化等。這表明,中國經濟地理學正在克服制度和文化差異的障礙、開始與國際主流經濟地理學研究接軌。這些前沿議題的研究將為中國經濟地理學奠定更加扎實的理論基礎。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與發展階段、制度環境、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等密切相關的綜合性和交叉性學科,因而其研究范疇和研究視角存在多元性是正常的。要求中國的經濟地理學全面與歐美國家的經濟地理學接軌是危險的,會脫離這門學科應該服務的國家目標,喪失其重要的社會價值。但是,這並不否認它存在與國際學術界接軌的必要性。面向現階段國家目標,中國經濟地理學的核心問題應該是區域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核心問題統帥之下,應充分發揮經濟地理學綜合性和交叉性的學科特點,進行多元化的具體議題和科學問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上則要多借鑒國際經濟地理學的做法。總體上,我們認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應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國家目標與理論研究之間的關系。應該承認,完成國家目標是一個學科社會價值最直接的體現和獲得社會認可的主要源泉。但是,也必須看到,沒有科學理論的支撐,任何一個學科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國家目標,也無法從更高層次上參與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塑造。兩者之間是「標」、「本」的關系。所以,從根本上,經濟地理學還是要注重理論研究,而研究的理論必須是針對國家目標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國家目標。
2)核心問題與具體研究議題之間的關系。一個學科的核心問題往往是比較宏觀的科學目標,需要由眾多的具體研究議題來支撐,而這些研究議題未必在表面上直接與核心問題發生聯系。因而,不能憑字面意思或表面聯系來判斷具體研究議題對於核心問題的價值和意義;在綜合性和交叉性學科中尤其應該避免如此。也就是說,具體議題的研究要享有充分的「自由」。畢竟,科學問題是可以規劃的,而科學理論是無法規劃出來的。
3)走向國際學術界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地理學之間的關系。承認經濟地理學研究范疇和研究視角的多元性,不表明不同國家間經濟地理學研究不需要和不能交流。開展與國際學術界接軌的研究,對中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至關重要。首先,是開拓研究視野的需要——我們需要了解市場經濟體制下需要研究哪些重要議題;其次,是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全球化使很多學術問題需要由多國學者共同來研究;第三,是樹立國際學術地位的需要。當然,考慮到這門學科的特點,這類研究不能、也不可能脫離國情。
4)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之間的關系。過去十多年,中國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大多著墨於相對宏觀的研究議題,對於經濟活動參與者(企業、人、社會機構等)和影響要素的比較微觀的研究不足。宏觀議題通常能夠較好地與社會(國家)需求結合,容易得到社會認同。但是,宏觀問題研究沒有微觀案例研究的支撐,很容易成為「空中樓閣」。從宏觀問題著眼、從微觀案例入手,是最有價值的研究思路。
5)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間的關系。這是自然和人文交叉學科進行學術研究必須解決的問題,主要體如今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我們認為,既不能有「數學迷信主義」,也不能有「數學模型無用論」。在這類交叉學科,數學模型是理論思辯的輔助工具。這些學科強調人文關懷,因而邏輯推理(演繹和歸納)或許比抽象模型更有說服力。在「現實問題—理論假設—概念模型—數據獲得(包括數字和經驗事實)—理論可靠性—理論含義(implications)」這個研究過程中,數學模型並非不可或缺的一步。
『叄』 以下人文地理學的名詞要如何解釋1、全球城市2、新經濟地理學3、環境映像4、錨點理論模型5、地域經濟結構
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稱世界級城市,指在社會、經濟、文化或政治層面直接影響全球事務的城市。全球城市一詞由沙森(Saskia Sassen)於1991年的作品中首創,與巨型城市(又稱超級城市,megacity)相對。新經濟地理學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地理學界出現的新研究視角與研究方向;其主要標志是「文化及制度轉向」,即從原來單純注重經濟要素轉向研究社會文化要素與經濟要素的綜合作用。
『肆』 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對於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多年來一直是各國經濟地理學者探討的一個理論問題。在歐美各國,大致認為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的廣義的經濟活動,這種研究是在地區基礎上或以一定的地區為單位而進行的;不僅研究經濟活動的分布,而且聯繫到經濟的空間結構;在聯系有關因素時,把地理環境擺在重要地位,著重探討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即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區經濟部門的結構、規模和發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門結構的相互聯系。因此經濟地理學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徵。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與一定的地理環境相關,因此經濟地理學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因此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相結合的特點。經濟地理學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聯系一定地區的各種有關條件來論證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系統,有助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由於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特殊領域具有自然、技術、經濟相結合的特點,可以認為它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著密切聯系的社會科學范圍內的邊緣科學。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同人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有互相交流觀點、方法和資料的密切聯系,研究領域也有部分重疊。經濟地理學和新興的國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科學(區域經濟學)也有許多共同的研究對象。
此外,由於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現代經濟地理學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與有關學科互相滲透,在地理科學體系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邊緣科學,如資源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數量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預測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地理學3類,主要是對經濟地理學中一些帶普遍性的綜合問題和基本理論、方法論等問題進行規律性研究,如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遠景需求及進行地區間平衡的可能性、生產布局的一般規律和原則,經濟活動地域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經濟地理學方法的革新、經濟地理學史等。
『伍』 經濟地理學復習要點和題
這個是我們學校經濟地理學的題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4分,共20分)
1、k=3的中心地系統(4分)
2、城市化(4分)
3、經濟全球化(4分)
4、區域管制(4分)
5、區域經濟協調發展(4分)
二、概念辨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橫向一體化與縱向一體化(10分)
2、通達指數和分散指數(10分)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10分)
2、用產品周期理論解釋跨國投資的發生(10分)
3、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10分)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對比分析跨國公司生產單位四種區位類型之間的特徵和優缺點(15分)
2、分析弗里德曼的區域空間結構演變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理論應用(15分)
2007-2008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B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4分,共20分)
1、需求門檻(4分)
2、垂直一體化(4分)
3、交通網的連接度(4分)
4、范圍經濟(4分)
5、產業集群(4分)
二、概念辨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10分)
2、雁行形態學說和赫克歇爾--俄林模型(10分)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及其作用機理和缺陷(10分)
2、綜合分析企業增長的原因、戰略和方法(10分)
3、分析區域經濟差異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10分)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增長極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15分)
2、對比分析集聚和擴散機制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中的作用機制(15分)
2008-2009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A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21分)
1、網路的分散指數(3分)
2、規模經濟(3分)
3、經濟全球化(3分)
4、區域管制(3分)
5、根植性(3分)
6、地方化(本土化)(3分)
7、空間距離衰減原理(3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紀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思維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前期的區位論研究以規范性分析為主,60年代的
計量革命帶來了____分析方法,後來又受行為學派的影響,注重____分析,60年代末期以來,又興起
_____分析,9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研究開始關注制度和文化因素對經濟空間的影響而出現_____
轉向。(4分)
2、制度厚度與區域發展的關系有三種觀點:____、____、____。(3分)
3、杜能圈的圈層結構由里向外依次是____、____、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和____。
(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場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統稱K=____系統,系統中各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比例關系是
____,各級中心地的比例關系是____。(3分)
5、經濟全球化形成了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3分)
6、企業增長的戰略可分為____、____、____。(3分)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8分)
2、分析區域經濟差異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8分)
3、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8分)
4、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區別與聯系響(8分)
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對比分析集聚和擴散機制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中的作用機制(14分)
2、運用你最熟悉的經濟地理學理論解釋一個經濟地理案例或現象(14分)
2008-2009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B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21分)
1、需求門檻(3分)
2、垂直一體化(3分)
3、交通網的連接度(3分)
4、主導產業(3分)
5、產業集群(3分)
6、雁行形態說(3分)
7、區位因子(3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紀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研究____的變化、研究____的變化和研究
____的變化。(3分)
2、企業增長的動因有以下四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在弗農的產品周期理論中,弗農把產品的發展分為____、____和____三個階段。(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場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統稱K=____系統,系統中各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比例關系是
____,各級中心地的比例關系是____。(3分)
5、主要的國際經濟協調組織是____、____、____。(3分)
6、區域增長極理論認為,增長極通過____、____、____對區域經濟活動產生組織作用。(3分)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用產品周期理論解釋跨國投資的發生(8分)
2、分析企業增長的原因、戰略和方法(8分)
3、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及其作用機理和缺陷(8分)
4、橫向一體化與縱向一體化的區別與聯系(8分)
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對比分析跨國公司生產單位四種區位類型之間的特徵和優缺點(14分)
2、區域空間結構的三種形式及其內在聯系(14分)
『陸』 新經濟地理學派的「新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的分異
毋庸置疑,「新經濟地理學」是以數學模型為基礎創建的。對於克魯格曼及其他倡導「新經濟地理學」的經濟學家來說,模型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代表。克魯格曼認為:「新經濟地理學」在模型策略、技巧和原則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地理學,他們利用模型來解釋發展理論」。克魯格曼認為:「新採用的『新貿易』及『新增長』理論模型技巧與傳統的空間分析不同,它從個體的最大化中得到行為的集聚。」
但對地理學家來說,這些並不是創新成果。在他們看來,盡管「新經濟地理學」提高了建模的技巧和理論規范,但它對模型的應用與60年代它的先驅 (經濟地理學的孿生姐妹)———空間科學並沒有太多的差異,即都是源於理論假設和邏輯實證方法,更何況地理學20世紀60年代的計量革命對地理 (空間) 模型應用已經相當熟練。克魯格曼的方法常開始於一個實際問題,然後通過數學模型的建立來解決。但不幸的是,這些方法及理論對大多數同時代的經濟地理學家並沒有吸引力,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放棄了計量地理模型的追求,轉而追求一種模糊的方法。
很顯然,雖然在研究空間集聚、區域增長與集聚以及國際貿易的地理關系時,許多經濟地理學家與克魯格曼及其他經濟學家有著相似的興趣,然而從方法上卻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許多經濟地理學家已經放棄了過於形式的模型,而尋求更現實的方法,如不同類型區域的政策以及社會、文化和制度的影響等;而克魯格曼仍然依賴不現實的假設模型,並用之代替真實世界中問題的核心部分。
地理學家過去由於注重數學模型所帶來的一個後果是對區位的忽視,如在傳統的空間集聚模型中,區域、區位和場所常常用來代表某種經濟景觀中抽象的點或其他的形狀,而文化、社會、歷史、制度等對於決定經濟過程和形成經濟景觀非常重要的因素卻被忽略了。在區域集聚研究中也是如此,文化、社會、歷史、制度這些要素在同時期的經濟地理學家的研究中則普遍受到重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經濟地理學」並不能解決空間 (區域或地方的) 經濟的概念以及空間經濟與經驗世界的關系等問題。
「新經濟地理學」,除了過於依賴抽象、簡化的數學模型以外,普遍被認為缺乏實證研究。雖然克魯格曼和其他學者如亞瑟在他們的模型中使用了經驗檢驗,但這些經驗數據不足於使讀者對模型的相信。更何況對於「新經濟地理學」來說,在理論與經驗之間仍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正因為如此,「新經濟地理學」的許多內容並沒有引起地理學家的興趣與贊賞。例如,新區域集聚模型被批評為幾十年前就被威廉森等人檢驗過、在本質上與新古典方法相似的模型。再如,「新經濟地理學」的空間集聚模型忽略了許多要素,如國家行為和外在需求等。
『柒』 中西方的經濟地理學為什麼漸行漸遠
列斐伏爾對當代人文地理學最大的影響就是:從哲學上重塑了對空間的認識,他認為空間不僅僅是社會關系發展演變的靜止的容器或者精神的產物,強調空間的社會性,認為空間是生成的,但同時又反過來對社會和人的行為具有某種內在關聯,是一個動態的實踐過程。列斐伏爾的這一先鋒「行動」直接導致中心地理論、增長極理論等傳統的區位理論的破產。
因此,當代的西方經濟/金融地理學不僅要考察空間的異質性,還要理解空間的社會屬性(sociality),一切與地點生成相關的、影響經濟地理生產的社會關系都要研究,如Massey所說,「the necessary non- economic relations involved in all economic activity」。空間不僅是經濟的、也是政治的、文化的、歷史的、意識形態的,經濟地理學要還原和闡述的不僅僅是經濟現象,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社會學、人類學、國際發展、政治學、經濟學/金融學等社會科學研究視角的進入,正如Leyshon所說,當代的經濟地理學經過90年代的制度和文化轉向之後,已經越來越變得「不經濟」了,這大大增加了經濟地理學的交叉性和研究的難度。
西方正統的經濟地理學特別強調從哲學基礎到理論到實證研究的推導。例如在金融地理學中,政治經濟學方法基本的研究路線應該是:哲學(反自然主義)-空間哲學(新馬克思主義流派)-研究視角(政治經濟學)-理論(如Leyshon/Thrift的金融化和金融排斥理論)-實證研究(如新自由主義之後,英國的金融化和證券化、90年代英國銀行業金融排斥的地理、英國的區域金融中心體系)-政策影響。這種研究的主要特徵是:強調地理哲學上的合法性,從哲學到實證再到政策層面上下游的關系非常清晰;強調概念和理論分析;強調微觀尺度的研究;強調定性的實證研究。
『捌』 演化經濟地理學的優勢與不足有哪些
主流經濟學主要關注區域經濟收斂與發散。理論上,主流經濟學內部不同學派往往基於不同假設,得出不同結論,有時甚至相互矛盾。新古典經濟學理論構建一種市場會自發糾正區域發展不平衡的世界觀,即要素自由流動會導致區域經濟收斂。國際貿易理論與新古典增長理論都推斷出區域人均收入水平將在長期內趨於一致,盡管其實現機制並不完全一致。國際貿易理論多運用比較靜態的方法,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推導出自由貿易將導致兩國相對工資水平與相對利率趨於一致。若要素可自由流動,則地區間的真實工資與真實利率也將一致。新古典增長理論則運用動態模型方法,指出不同封閉經濟體盡管初始條件有差異,但由於資本報酬遞減,會導致地區間增長率的條件收斂,並最終在長期內導致收入水平的絕對收斂。總體而言,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多從供給側要素出發,推導出區域經濟收斂。
另外一些理論則展現區域經濟發散的景觀。如循環累積因果理論指出循環累積因果和規模報酬遞增將導致區域經濟發散。具體而言,發達地區較大的總需求會導致更多的總生產,在規模報酬遞增的條件下,資本不會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經濟一輪又一輪的循環累積因果,發達地區總需求和總供給都不斷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不斷提高。最終,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趨於發散。這時市場不會自發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幹預才能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此外,區域內生增長理論,強調規模效應、集聚經濟、干中學、知識溢出效應、人力資本溢出效應等,區域經濟發展將呈現「馬太效應」,區域經濟不但不收斂,反而差異不斷擴大。
在經濟地理學中,20世紀60年代末期,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興起,提出了區域不平衡發展理論,旨在闡述資本主義條件下區域經濟體系的增長與衰退。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認為,區域經濟體系的收斂與分散是偽問題,因為從長時段來看,資本出於不斷增值目的會在地區之間不斷來迴流動,就像坐在蹺蹺板上一樣,導致地區之間增長與衰退的循環往復以及周期性的產業重構。資本出於增值目的會大量湧入盈利率更高的地區,資本湧入地經濟快速增長,資本退出地經濟相對衰退。隨著資本在湧入地不斷積累,盈利率不斷下降,這時資本會再次回到上一輪的退出地,因為上一輪資本退出導致勞動力與土地價格下降,這反而為下一輪資本盈利提供了條件。因此,從長時段來看,為了實現最大資本積累,資本會在地區之間不斷來迴流動,不同地區會在增長與衰退之間不斷進行角色轉換。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不僅關注資本空間過程,還關注勞動力空間過程及其與資本積累與區域不平衡發展之間的關系。Massey(1984)研究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的勞動力空間重構,指出舊有勞動地域分工表現為不同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不同地區盡管產業結構不同,但都布局有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和生產車間,分布在各地區的不同產業的企業總部和研發機構都開始向特定地區匯集,而生產車間留在了邊緣地區,形成了新的勞動地域分工。實現最大資本積累同樣是勞動力空間重構的根本原因,這一過程強化了區域不平衡發展。因為經過勞動力空間重構,更多利潤留在了總部與研究機構所在地,而生產型地區所留的利潤變少。可見,馬克思主義地理學更多地從資本的空間過程和勞動力的空間重構角度理解區域不平衡發展問題。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迅速,穩定的經濟環境為福特式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法國調節學派分析了在福特主義下由大生產和大消費構成的積累模式如何與由貨幣制度、勞資關系、競爭形式、國家干預和國際經濟體系構成的調節模式相適應。但是,20世紀70年代後,資本主義國家經常遭遇社會騷亂、匯率浮動、石油價格波動和國際債務危機,並且出現了市場飽和、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新變化。充滿不確定性的、快速變動的外部市場環境使得僵化的福特式生產不再適用,而要求出現一種能夠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的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即彈性專業化生產。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在美國和西歐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許多以福特主義生產為特點的地區陷入衰落,而一些以後福特主義為特點的地區開始快速興起。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地理學對產業集群或新產業區展開了大量研究,探究其對地區產業競爭力提升和創新的影響,關注地方的特定製度、社會基礎與文化因素如何與產業集群網路式的生產組織形式相適應,從而靈活應對快速變動的市場。一些過於宏大的分析工具,如貨幣制度、競爭形式、國家干預和國際經濟體系這類宏大調節模式逐步被摒棄。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常變動的市場環境,企業家需要靈活調整勞動力、資本投入、工資、價格、上下游產品供應量以及產品設計等。產業集群網路式的生產組織模式與這些新需求相適應。在網路式的生產組織中,企業等經濟主體往往需要及時共享信息,共同解決問題,共擔風險,加強合作與互惠等,這時正式合約不再重要,以信任為代表的社會文化因素開始突顯其重要性。以信任為代表的社會文化因素往往是地方性的,需要在較長時間的日常生活與社會互動中形成。經濟地理學還研究其他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影響,如地方風俗習慣、行為規范和法律法規等。總之,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與文化轉向基於非經濟因素理解區域發展,強調了地方尺度特定製度、社會基礎與文化因素與產業集群網路式的生產組織模式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
20世紀90年代初,伴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經濟地理學開始將知識、學習和創新看作是區域競爭力的源泉,形成了區域創新系統和學習型區域等理論。這些理論也多受經濟地理學制度與文化轉向的影響,強調信任和緊密的社會聯系會將創新主體粘連在一起,這有助於降低創新不確定性,促進區域內隱性知識傳播和集體學習。經濟地理學的加利福尼亞學派將交易成本概念應用到新產業區研究中。在企業層面,企業在權衡內外部交易成本後會採取垂直分散化生產組織方式。在地區層面,大量處於同一產業領域的生產商和銷售商保持地理臨近,有助於應對市場風險和降低交易成本。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經濟地理學認識到新區域主義的不足,開始將全球力量納入區域發展研究,形成了全球—地方聯系視角(賀燦飛和毛熙彥,2015)。最初,一些超級全球化論者認為,隨著交通和通信技術進步,資本將跨越國界在世界范圍內「游牧」,搜尋成本最低或收益最大地點。區位變得不再重要,地理將走向終結。然而,新區域主義者卻認為地方獨特的制度、社會與文化要素仍將吸引經濟要素向特定地區匯集,導致持久的地理發展不平衡。在與全球化論者的爭論中,經濟地理學者逐步認識到全球化和地方化實際上是並行不悖的過程,經濟活動一方面在全球范圍內水平展開,另一方面在特定地區得到深化。新區域主義的不足在於其僅從區域內部尋找區域競爭力的源泉,卻忽視了全球化力量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實際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內部力量與區域外部力量相互交織共同推動區域發展。因此,只有全面考察全球力量、地方力量及其復雜互動關系才能更好地認識區域發展。這一時期,區域發展仍然主要體現為產業集群發展,只是研究視角由新區域主義向全球—地方聯系視角轉變。
21世紀初,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全球價值鏈與全球生產網路不斷形成且日益深化,經濟地理學開始關注地區企業價值鏈升級等問題。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隨著新自由主義盛行,國家力量下降和國家邊界打開,在跨國公司主導下,全球范圍內不同地方微觀經濟主體直接聯系在一起。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開始由區域產業集群轉變為全球生產網路及其價值鏈。在分析方法上,經濟地理學摒棄了全球—地方聯系的分析方法,採取了立體網路化的研究方法。經濟地理學試圖對全球范圍內不同地方的微觀行為主體、制度及其復雜關系做全景展示,從而細致描繪全球生產網路背景下地區企業價值鏈升級。
在理論層面,經典區域發展理論未觸及區域產業演化的歷史軌跡,未能提供有效分析工具,以研究區域產業演化路徑以及區域新產業發展路徑的形成。主流經濟學雖然強調區域要按比較優勢發展產業,但要素稟賦較為相似的地區往往可以形成迥異的產業演化路徑,主流經濟學對這類問題無法提供較為詳盡的回答。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區域不平衡發展理論多在較為抽象的層面上探討資本在空間上的矛盾運動,實際上很少涉及具體產業發展問題。20世紀80年代後,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與文化轉向考察了非經濟因素對區域產業集群增長的影響。全球—地方聯系視角突出了外部聯系對增強產業集群活力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經濟地理學開始在企業層面考察跨國公司與後發地區企業之間的關系,區域發展基本等同於後發地區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位置的攀升。就區域發展而言,制度、文化和關系轉向的共同點在於,其都將區域發展看作是現有產業或現有企業的增長,卻忽視了區域發展還包括新產業進入和舊產業退出。經濟發展是一個「創造性破壞」過程,新經濟活動不斷出現而舊經濟活動不斷消亡。從這個意義上說,區域發展是一個新產業不斷出現而舊產業不斷消亡的動態過程,這是演化經濟地理學的肇始。經濟地理學要分析區域產業演化的歷史軌跡,挖掘區域現有產業發展路徑如何規制或約束著新產業的產生空間,探索區域產業演化中的非線性變化。
『玖』 新經濟地理學派的經濟地理學的新發展
當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試圖把經濟地理學帶回到主流經濟學中並建立「新經濟地理學」時,事實上,經濟地理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般認為,在70年代之前,經濟地理學習慣於運用空間科學及區位理論的實證主義方法。70年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開始統治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經濟地理學便從80年代中期引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在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方面都取得相當豐富的成果。在80年代後期,經濟地理學似乎沒有及時地抓住世界經濟的迅速變化 (即高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全球化等等),仍習慣於用傳統的理論 (如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理論) 來描述經濟發展,其發展過程被悲觀地描述為「危機」和「不確定性」。80年代以後,經濟地理學學科的理論、方法和經驗等范疇都得到了明顯擴充,其思想包括法國的規則理論、Schumpeteriran技術溢出模型和制度經濟學理念。最近,經濟地理學又轉向經濟社會學和文化理論來尋求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