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都包括哪幾個方面啊
地理主要是分兩大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主要有:天文、水文、大氣、岩石、土壤、生物、資源、自然災害等
人文地理主要有:人口、城市、產業、交通、通信、貿易等
其他的還包括經濟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現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計量地理學等.
Ⅱ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學有哪些交叉點,可以開展哪些研究
你好,首先,城市地理學就是城市規劃的一個學科分支,怎麼說呢,就像社會學和城市規劃結合出現了城市社會學一樣;
其次,城市規劃現今有三個主要方向,經濟學方向(北大等),地理學方向(南大等),建築學方向(建築老八校);
最後,城市規劃研究的是城市空間問題,我認為一切問題都應該落實空間,地理學一般應用於空間適應性分析,空間建設條件分析等方面,此外對產業選擇等也是結合點。
Ⅲ 第八章 城市地理學作業 中國城市的空間分布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長期以來我國城鎮分布由於歷史、地理和社會經濟發展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空間分布形態一直呈現自東而西,由密到疏的擴散發展特徵。建國後國家盡管加強了中、西部地帶城鎮的建設,但其分布的地域差異仍然具有如下特徵:
(一)城鎮分布東密西疏
從我國目前城鎮網密度看,城鎮體系內城鎮密集東部的格局基本沒有改變,表現為東密西疏的空間分布總特徵。
據1985年統計資料,我國現有城鎮7928座,平均每萬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鎮。由於我國正處於城鎮經濟大發展時期,城鎮網密度的分布既繼承了歷史上城鎮分布的基礎,又受到了國家生產力布局自東而西推移的影響,表現為代表歷史遺存主流的城鎮網密度密集於東南的格局基本未變;同時作為新城市(鎮)迅速崛起的「三線」建設地區,其城鎮網密度正在發生根本的改變這兩大特徵。
1.城市網密度
從1985年全國城市網密度看,台灣省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區,每萬平方公里有5個城市;上海、江蘇、山東、安徽、河南、遼寧、浙江等省、市,是我國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區,城市網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1個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廣東(包括港、澳地區)、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寧夏、北京等11省、市、區城市網密度居中,達每萬平方公里0.5個城市以上;廣西、陝西、貴州、黑龍江、四川、甘肅、雲南、內蒙古等8省、區城市網密度較低,在每萬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間;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區城市網密度最疏,每萬平方公里還不到0.1座城市。採用中位數法將各省區城市網密度分為四級並繪成「中國城市網密度示意圖(1985年)」,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國城鎮體系的城市網分布表現為西疏東密,城市網密度從東向西逐漸遞減(除河北、北京地區為低谷外)的規律。
2.鎮網密度
從全國鎮網密度看,就省區而言,也存在著較大的地域差異.位居東部沿海地帶的上海、浙江、山東三省、市,是我國鎮網密度最高的省區,每萬平方公里鎮數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帶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區,鎮網密度也達到了每萬平方公里20個鎮以上;再次是遼寧、江蘇、廣東(包括港、澳地區)、台灣、福建等沿海省區和陝西、貴州、雲南、四川、江西、吉林、廣西等中部地帶.
Ⅳ 人文地理學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人文地理學在城市規劃中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1、在城市規劃中大型商業網點的選址要考慮到現有道路網路的結構,路面狀況、寬窄、便捷度等都有可能影響到公共設施的建築結構、建築布局等。從道路網路的角度來具體的定量分析,即如何利用現有道路網路的配置,從人們的日常生活理念出發分析商業網點的可達性,從而達到城市規劃輔助決策的作用。
2、基於GIS和RS技術的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是以土地變更調查的數據及圖件為基礎,將GIS技術與遙感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相結合,以不同年份同一地區TM影像為基礎。提取兩個或多個時相的遙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從遙感網像上提取變化信息,並進行對比分析獲取土地利用變化信息,從而達到對耕地及建設用地等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的定期監測的目的。
3、應用於城市地價動態宏觀監測,以監測樣點為核心來研究、分析價格面的變化,以點的變化情況來修正、再現面的變化,為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它利於快速決策,易於更新,將為政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作出應有的貢獻。
(4)城市地理學哪些領域擴展閱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同自然地理學一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
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各大學地理課有許多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許多學者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十分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
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H.C.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Ⅳ 城市地理學發展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1. 聚落的發展與演變
2. 人類活動空間的重心轉移
3. 城市主導人類生活的時代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城市的迅速發展
Ⅵ 有關地理的專業都有什麼啊
1、地理科學
地理科學專業包括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城市規劃、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自然資源學原理、測量與地圖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多媒體課件製作、地理教學論、遙感概論等。
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3、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原專業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
4、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原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或GIS)2012在教育部日前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在地理科學類專業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已改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研究地理信息採集、分析、存儲、顯示、管理、傳播與應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產生、傳輸和轉化規律的一門科學。
5、工程地質勘查專業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培養具有地質學、岩上鑽掘工程學等知識,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門人才。
地理科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向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訓練,只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運用地圖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與資源環境實驗分析的基本技能並具備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三、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如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國家科技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法規;
5、了解地理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Ⅶ 地理系有哪些專業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等二級學科。
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紛紛涌現,如環境地理學、城市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醫學地理學等,其科學價值也越來越高。可以說,隨著經濟開發以及環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學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蘊,地理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日益受到關注。
Ⅷ 如何評價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
一、發展特點
解放前,在我國地理學研究中,城市地理學屬空白。解放後,我國地理學工作者學習蘇聯,把地理學劃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少數經濟地理學工作者把城市作為經濟活動的中心,對城市進行了少量的研究。由於農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農業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性和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因此,地理學,包括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重點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當時城市地理學是地理學中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
1976年以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城市規劃工作受到重視和普遍開展,帶來了城市地理研究工作的迅速發展,80年代達歷史以來最旺盛的發展時期,大量論著出版。1994年,中國地理學會設立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70年代末以來,我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表現出如下特點:
1.研究領域日益拓寬,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斷更新
80年代,中國城市地理學主要進行宏觀及中觀研究,如國家和區域城市化和城市系統的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宏觀和中觀研究不斷深化,微觀研究開始增多,如對城市內部交通、環境、用地、就業、空間結構的研究。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地理研究已由靜態描述走向過程分析和動態機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數學方法逐步被運用於城市地理研究,不斷引進新技術和新手段,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注重研究課題的實踐意義和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我國城市地理研究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關鍵在於與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由於經濟地理學科的性質與城市規劃學科十分接近,另一方面,也由於規劃領導部門認識到,地理工作者參加編制城市規劃工作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廣大城市地理工作者紛紛參加規劃實踐,他們所編制的規劃方案,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查通過,成為法律性文件,並以此指導城市建設。可以說,我國的城市地理研究人員既是學者,又是實際工作者,他們既能為決策提供依據,又直接參與決策。此外,有不少地理學者參加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與規劃師、建築師共同開展城市規劃的學術活動。這一切為開展我國城市地理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城市地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交叉滲透愈益明顯
城市地理學就是要從各個層面研究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及其性質、規律和功能方面的發展模式,建立合理的空間布局的實體,實現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目標。而城市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又包括了內部結構的合理化、經濟活動的高效化、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和城市生態環境的優質化。然而,要深入開展這些研究,城市地理學的自身准備是不足的,於是開始與地理學其它分支學科和相鄰學科交叉。這種交叉是在多層次上進行的,包括對理論體系、方法論和結論的引用、移植和交叉。通過學科的交叉滲透,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4.從事城市地理研究的隊伍日益擴大,主要研究機構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風格
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中期,城市地理學研究主要限於一些綜合性大學及地理研究所,並開設了城市地理學課程,舉辦城市規劃培訓班。80年代中期以來,全國主要師范院校的地理系也紛紛開設了城市地理學課程,並參加所在地區的城市規劃和研究工作,城市地理學在大學地理系的課程設置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從事城市地理研究的工作者不斷增多,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呈現方興未艾的態勢。
在此發展過程中,全國較早從事城市地理學研究的機構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風格。如北京大學主要進行中國城鄉劃分標准、城市發展規模、城市化與經濟發展內在聯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南京大學主要側重城市化研究,近年來多進行區域城市化和海港城市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則把研究重點放在中國最大城市上海,致力於上海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研究。中山大學主要進行全國城市化、城市系統和珠江三角洲區域城市系統的實證和理論研究。近年來又把研究重點放在穗港澳城市帶形成機制和中國大都市走向國際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側重於工業城市和京津唐區域城市系統的研究。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主要進行城市群體,尤其是閩三角區域城市系統的研究和長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還有其它大學或研究機構也進行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正是由於這些單位和同行的不懈努力和改革開放的氣候,中國城市地理學才得以在短短十多年裡獲得長足發展。
二、主要研究領域
1.城市化研究
8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我國城市化研究的高潮期。而80年代末期以來側重於回顧與總結。
眾所周知,自1949年以來,中國的宏觀政策發生過多次變化,受其影響,城市化進程出現波動,並表現出與西方國家顯著不同的特徵和動力機制。因此對城市化進程、特徵和動力的研究十分活躍,特別是有關動力機制的探討,為深入探索我國城市化發展規律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然而,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發展水平、人口分布差異都很大,城市地理學者利用人口、土地、產值等指標,廣泛開展了城市化地域差異的研究。
80年代初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心的農村改革,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剩餘勞動力轉移頗受學術界關注。前期較集中研究轉移途徑和鄉村城市化類型,後期則轉為對轉移效果的分析、評述及新發展。
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戶籍制度的放鬆,人口遷移和流動量增加,城市地理學界與人口地理學界一起,廣泛開展了人口遷移的研究,側重於人口遷移特點、原因及其變化的研究,包括遷移量、遷移方向、遷移類型、遷移構成、遷移原因等方面。鑒於城市中暫時性人口的迅速增加,又對暫時性人口的現狀、特徵、結構、類型、成因、對策、發展趨勢等作了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調查研究。
2.城市發展方針的研究
長期以來中國採取「控制大城市規模,發展小城鎮」的方針,1980年明確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方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效益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目標,控制大城市規模的政策受到了沖擊,一場關於中國城市發展方針(也可以說是中國城市化道路問題)的辯論在學術界開展起來。在討論中,觀點分歧較大,分別有小城市重點論,大城市重點論和中等城市重點論。也有人認為中國的城市發展方針不應該是「規模政策」。同時,還從不同層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鎮的功能結構、戰略地位、小城鎮分類、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發展與政策等。並對中國大城市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研究,對中國大城市發展規律、內在機制進行探討。還總結了建國以來城市規模的投資效益和經驗教訓,開展了城市合理規模的研究。
3.城市體系研究
中國城市地理學界有關城市體系的研究可以明顯地分為兩個階段:①80年代末期以前,著重傳統的研究領域,包括等級規模結構、職能結構、空間結構和發展趨勢等;②80年代末以來,則側重城市體系更深一層的研究,即城市群體研究,包括城市群體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分布特點、形式、動態過程和空間結構特徵等。無論哪一階段,理論研究,同時結合區域規劃、國土規劃的研究都十分活躍。
城市地理學者一般採用數學方法來分析中國城市規模分布類型及演變,建立全國城市體系、分省區城市等級規模分布模型;結合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和人口、工業、交通等影響因素來研究城市體系的地域空間結構;對城市基本職能進行劃分,並根據經濟發展的地域結構特徵,探討城市職能地域組合類型;從分析區域城市化程度、工業、交通布局、區域內部與區域之間的空間聯系,以及城市體系的歷史演變和現狀特徵等方面著手,探討區域城市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影響因素、發展前景,編制市域、縣域城鎮體系規劃。
80年代末期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採取了不平衡發展戰略,區域差異迅速擴大,沿海經濟高速增長導致城市數目增多,城市規模擴大。在一些地區出現了城市密集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學工作者開展了城市群體研究,包括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階段、類型、特徵、發展模式和趨勢,以及城市群體的實例研究。
4.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
在中國,有關城市形態和內部空間結構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介紹國外理論的水平上,而對中國這方面的研究幾乎是空白。近幾年來才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有關中國城市形態研究,是從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等角度對中國城市形態發展演變作動力學機制的探討。有關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主要集中在內部功能分區和各功能區的相互關系方面。
改革開放帶來了第三產業尤其是商業的大發展,促使城市地理學開展對城市市場空間的研究,但側重城市內部商業網點結構分析。這些研究均是採用數學方法,對商業中心的規模、結構和等級體系進行分析,並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善商業企業區位布局的意見,或建立城市商業中心系統發展的動態模式,及其與該系統發展規劃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事務活動愈益活躍,城市中心商業區(CBD)的特徵日漸鮮明,因而逐漸開展了對CBD的研究,包括CBD的歷史演變、現狀特徵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等。同時,城市地理學者還與規劃師一起,參與了舊城改造的基礎分析工作,探討舊城存在的問題和形成原因,提出舊城改造、舊城更新的構想和對策。
我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研究剛剛起步,僅有少數學者介紹過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進展和實例分析,並用數學方法研究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要集中在識別影響社會空間結構的因素、社會區形成的機制,以及社會空間的類型方面。另外,對城市感應空間的研究也剛剛起步,主要運用西方的有關理論和方法對我國個別城市進行實證研究,分析意象空間的類型和影響意象空間的因素等。
Ⅸ 城市地理的研究熱點有哪些
城市地理研究熱點;城市地理學是近年來世界和我國地理學科中發展速度最;1.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2.城市體系與城市群(都市區、都市連綿區)的研究;90年代後半期以來,城鎮體系研究在「三結構一網路;3.大城市空間擴展與社會空間、感應空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應用價值,是我國城市地理學應開拓;4.信息化與城市發展研究;5.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
城市地理研究熱點
城市地理學是近年來世界和我國地理學科中發展速度最快、應用性最強、學術思想最活躍的分支學科之一。城市地理學研究歷來有兩大走向:一是把城市作為「點」,研究區域的城鎮體系;二是把城市作為「面」,研究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從應用角度看,兩者均是為城市和區域規劃發展服務。目前的研究熱點與學術前沿主要集中於以下方面:
1.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研究歷來都是城市地理學的重點,內容涉及全國及區域城市化的特徵、地域類型、發展機制、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相關關系、鄉鎮企業與鄉村城市化的關系、小城鎮與鄉村城市化的關系等方面。90年代後半期以來,開始對城市化研究進行理性思考與理論總結,並對城市化研究中的難點,即城市化機制進行深入探討。1998年寧越敏的「新城市化進程----90年代中國城市化動力機制和特點探討」,是對宏觀城市化機制創新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鄭弘毅主編的《農村城市化研究》一書,是對鄉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論、小城鎮擴散與集聚的機制,指標體系以及地域差異,的系統研究。90年代末,我國政府對城市化和小城鎮建設問題有了更為積極的認識,實施城市化戰略被確定為我國「十五」
時期的一大重要任務,但城市和區域發展中存在的諸如人口城鄉轉移渠道不暢、城市經濟結構趨同、基礎設施建設缺乏銜接和協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缺乏聯合行動、統一規劃缺乏實施和監督機制等問題嚴重製約著城市化的推進,這就要求從制度創新的角度、從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問題。因此,對城鎮規劃、人口管理、經濟組織、土地流轉、資金籌集等經濟社會體制創新和對小城鎮發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熱點。
2.城市體系與城市群(都市區、都市連綿區)的研究。城市體系的傳統研究領域主要是「三結構一網路」,即規模結構、職能結構、空間結構和聯系網路。「三結構一網路」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三個方面:一是不同區域、不同地域類型的因地制宜的應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術對城市體系的空間結構進行定量分析、三是對聯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網路系統結構的研究。
90年代後半期以來,城鎮體系研究在「三結構一網路」基礎上,向更深層次研究推進,即對城市群、都市區和都市連綿區等城市體系的特殊形態進行理論與實踐(規劃)兩方面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證研究方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沿海城鎮密集地區經濟、人口集聚與擴散的機制與調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著國內研究的前沿;在應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濟寧---曲阜都市區發展戰略規劃」(2001)、「南京都市圈規劃」(2000)代表著國內研究的前沿。對城鎮密集地區(都市區、都市圈和都市連綿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也是今後城鎮體系研究的前沿領域。
3.大城市空間擴展與社會空間、感應空間的研究。大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主要包括CBD、邊緣區、城市空間擴展、城市市場空間、城市社會空間和感應空間5個方面。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於城市空間擴展研究領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間擴展動態研究和大城市郊區化研究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土地利用空間擴展動態研究從土地利用角度對擴展規模、特徵、動力和模式進行探討;大城市郊區化研究主要對中國大城市郊區化的表現形式、動力機制和現象結果進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較研究。周一星的「北京的郊區化及其對策研究」(2000)代表了這方面的前沿。社會空間和感應空間研究是我國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環節,研究成果相當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興中的「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研究」(2000)和柴彥威的「中日城市結構比較研究」。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在國外開展較多,並且對城鎮規劃和建設實踐
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應用價值,是我國城市地理學應開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4.信息化與城市發展研究。信息產業與城市發展是城市地理學的一個新領域,研究面還較窄,成果數量還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閻小培的「信息產業與城市發展」(1999)。基於信息化迅猛發展,信息網路對中國傳統的城市等級體系、經濟活動區位決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信息化對城市與城鎮體系的影響、信息網路與城市體系的互動關系,信息網路與大城市地域結構的互動關系是城市地理今後應開拓的新的研究領域。
5.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已成為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增長點」,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學對這方面研究較少,僅有一些理論綜述、評價指標和土地利用的文章。隨著地理學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深化和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實踐問題的日益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也會逐步深化。城市人居環境既包括人工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今後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將側重城市人工環境的研究。研究城市人居環境的社會經濟空間結構的調整和重組及其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研究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的城市發展模式。
Ⅹ 地理好可以學哪些專業
首先我想知道你是學文還是學理?
如果你是學文的話,考地理相關專業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在大學地理是屬於理學,是理科生能報的專業,如果你非要選擇地理的話,只有像地理科學(一般都是師范類學校招文科)才有學校招。其餘的地理專業都是理科生要學的,涉及到地理的比如氣候氣象類、大氣類、地質礦產類、自然地理類、人文地理類、經濟地理類、天文類、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測繪類、環境保護、人口資源、水利類、交通管理類、地理教育、土地資源管理、海洋經濟、海洋科學類、歷史地理類、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理科生才能報考,涉及到很多數理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