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增加高中地理教學的趣味性
課前精心備課,選擇合適的教學過程
據了解大多數農村中學把地理學科定為所謂的「副科」,很多從事地理教學的老師也是其他專業老師順便帶的幾節課,地理課堂也常常被「主科」教師佔用或借用。必然就存在著課前准備不充分,教學設計低效的現象。比如:對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問題茫然,或不知所措,或回答不準;對待某一問題只有一種答案,當學生的回答偏離預設范圍時便無法駕馭;教材處理單調、形式化,一般是教材有什麼就講什麼、學什麼,教學順序按照教材順序,設計缺乏趣味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等。一堂課成功與否,與課前准備工作的好與壞有直接關系。教師應做好充分准備。如查閱各類信息資料、儲備豐富的相關知識,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准備合適的教學手段和用具,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應變能力,積累處理學生生成問題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教師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創造性地整合、加工、運用教材,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教學學生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Ⅱ 如何實現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重要的就是引起學生的興趣,高中地理重要的是理解+記憶的哦。要把原理跟同學們講清楚,舉例說明和根據實際中遇到的題目相結合就可以的。
Ⅲ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
何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在地理課堂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讀圖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且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法指導,促進其有效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很有趣味性的學科,地理知識豐富而精彩。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火山地震帶及其分布」為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地球」「地震破壞」的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短片回顧我國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場景,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調動了學生探索地震相關知識的極大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師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規的文字語言來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外,還有另外一種語
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圖語言。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畫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盡量把地理知識融入到地圖中去理解,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然就養成了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例如我採用形象比喻法來教育學生記住一些圖形的輪廓形狀:黑龍江的輪廓像一隻美麗的天鵝,湖南的輪廓像美人頭,英國的輪廓像一隻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義大利的輪廓像一隻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地勢起伏時我採用剖面觀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繪制各種圖表的方法,適當的統計分析知識以及地理問題的歸納方法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表達,地圖、各種圖表對地理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歸類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去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信息的聯系、差異,力圖發現新的更有價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實施探索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意識十分淡薄,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質量難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學就是主張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科學方法,探究性的獲得科學概念,並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例如,在「海陸變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一系列圖片,並進行分析:喜馬拉雅山在地質年代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我們利用科學史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及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地圖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略圖的運用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習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七大洲、四大洋」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七大洲、四大洋」簡圖的繪制;又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繪畫中來,在這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
地掌握了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地理略圖不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還能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地理略圖的運用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進行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評價方式,其中包括學生個人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覺思考的習慣,同伴的評價和教師評價有助於學生進行反思,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無論學生的成就大小,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鼓舞和信任,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就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地理教學只有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從而使地理課堂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們有時拘泥於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強調記憶,缺乏地理情趣,又或者過於嚴謹而使課堂不生動活潑。其實我們應該要更多地考慮如何更好的適應學生,如何與學生產生「共鳴」。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要善於欣賞學生,善於換位思考,善於與學生溝通,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甜美的微笑、和藹可親地與學生平等友好般的相處,就能贏取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就能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從教多年的地理教師,筆者雖然對地理教材已經比較熟悉,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要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自己教學中低效的問題進行研究,最終可生長出新的思想、新的教法,從而使地理教學更有效。
Ⅳ 怎樣在高中地理教學滲透環境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滲透環境教育,要協調好人和自然的關系,讓學生樹立保護環境及資源的意識。 1 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作用 環境保護意識是地理學習的基礎,環境教學其是地理知識學習的保障,而不是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因此,教師要重視環境教育,讓學生形成環境保護意識。教師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內容,並且挖掘其中的環境教育素材,將教材內容同自然環境進行有機結合,啟發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價值,對環境保護的作用,讓學生樹立並提高可持續觀念,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資源。有效處理社會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環境教育的中心內容。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活動及自然環境的綜合性學科,因此,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對學生學習地理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2 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是進行教學的一個主要地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地滲透環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和環境有關,可以用來作為環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師要想有效的滲透環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內容,能夠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學素材,發揮出教材的作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認真考慮環保教育的目標,有效挖掘書本中的教學素材,盡量讓教學中滲透的環境教育內容能夠有效吸引學生,並且具有較好的說服力。這樣,
Ⅳ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核心素養怎麼寫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者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Ⅵ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怎樣進行創新
地理亦文亦理,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時代性強的特點,也涉及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地理課而言,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人類社會在發展, 地理環境在變遷, 所以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也在變化之中, 人類就更應重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樹立人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 正確認識和處理日常生活、生產中所遇到的人地關系矛盾,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在中學地理課教學中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地理教學中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僅能發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成學生超越自我、勇於創新的品格。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主要是指在學習地理知識過程中,善於獨立思考和分析,結合實際,發揮空間想像和聯想,不因循守舊,能主動探索、積極創新的思維。
在創新教育中,要求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師生平等、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的創新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沒有民主、平等的環境,也就缺乏了師生共融,那就更談不上學生思維的自由發展了。在地理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和想像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要打破傳統教學的灌輸教學,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老師在課堂上要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努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創新。老師要盡量給學生發言的機會,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要讓學生敢於說出自己的見解。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只有這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才能讓學生有一個輕鬆快樂的心情。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學生才會積極地去思考,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懷疑,敢於去想,敢於去說,才有利於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我們老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具有這種創新能力,哪怕現在學生表現得不夠好,我們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他們信心。
那我們要怎麼樣去營造一個利於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環境呢?我們老師應該做些什麼呢?教師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見解,觀察全體學生的表現,注意把創新的機會留給每一個學生。對待學生提出的觀點和問題,教師應注意遵循以下原則:(1)充分肯定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2)客觀地、事實求是地評價學生的觀點;(3)不諷刺嘲笑、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4)注意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提問的技巧,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贊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即使不成功,也不能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也具有懷疑的精神,我們不能謀殺學生的這種勇於質疑的精神,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對身邊的事情,課本的知識有質疑的精神。創新能力離不開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主要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有疑有問才有思,沒有疑問便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想像、靈感等創新要素的活動。在一般的課堂上,如果學生對老師講解的內容有疑問,很多老師都會生氣,甚至是責備學生對老師不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禁錮學生思想,謀殺學生勇於質疑的精神。所以我們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求異思想,那怕有些時候學生的想法有些錯誤,我們也不能全部否定,給予一定的肯定,讓他有信心去創新。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自覺地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要善於創設問題,留出「空白」,讓學生去質疑、解難。只有對傳統的東西有懷疑的精神,才可能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產生,只有創新才能讓我們的社會發展得更快。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打破「思維定勢」,從新的角度發現新的聯系,提出新問題新設想。對學生的新問題新設想不要依據現有的認識做出對與錯的簡單判斷。學生針對學習內容的任何所謂「不可能」或「荒誕不經」的想法都應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這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勇於質疑,不輕易地放棄,對學生來說是很難堅持的,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在不斷的求證當中收獲成功。
創新源於問題, 問題是誘發創新的需要, 能產生創新動機,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的圍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形成的一種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總是從問題產生開始。根據這一特點, 教學中就要注意有意識的製造矛盾, 設疑問題, 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在地理教學中,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 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創造性情境教學, 就是要重視地理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教師設計的導言能
Ⅶ 淺淡新高考視角下如何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應變
地理課堂教學是實施高中新課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能否落實新課程理念,達到預期的目標和結果,決不是某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辭舊迎新,它需要在「教學理念」或「教學信念」的支持下展開教學設計,取決於教師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及其教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