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要學習地理地理對我們有多重要
學好地理不但有利於考試取得良好的成績,更關鍵的是對任何一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遠的影響,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學好地理的現實意義和長久意義:
1、學習地理是完善個人知識結構,培養人文精神的需要
並不是說擁有了地理知識就一定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地理學科有邊緣化的危險,這很讓人擔憂。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的培養同樣重要。我們都知道暴發戶是很讓人瞧不起的,盡管他們很有錢。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這是至理名言。一個國家也一樣,僅僅經濟的富有並不能保證在國際社會被認可。我們國家現在的主要領導人都是很優秀的,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大家可以從他們畢業的學校和他們的經歷看出。
但有一個現象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他們基本上都是理工科畢業的。我們知道在美國大學校長一般都是地理系或歷史系的,而中國的大學校長也一般是理工科的。大概理工科畢業的人一般比較嚴謹,而文科的思想比較活躍吧。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領導人很難犯大錯誤,有沒有開拓精神就很難說了。小說《三國演義》大家都喜歡看,通過羅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幅立體的戰爭的畫卷。沒有足夠的地理素養,羅貫中先生的小說是不會這樣有吸引力的。
書上說,韓信用兵妙,孫子用兵妙,這些都得聯系地理知識才能理解怎麼個妙法。從哪裡走,走到哪裡,在哪裡埋伏,為何這么埋伏,聯繫上了地圖才知曉這仗為啥漂亮。台灣問題,我當然是希望看到國家統一的。但我們有很多大陸人,動不動就威脅炸爛台灣,這難道有利於國家統一?如果我們考慮一下台灣海峽的寬度最短還有130公里,如果武力收回,需要巨大的海空軍優勢,而我國的海空軍實力較弱,統一談何容易,統一需要大智慧。
2、學習地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須,是培養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必須。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有全球化的地理觀念。中國人的地理意識讓人感到擔憂,我們對世界的很多看法和分析都很有問題。比如地球可以容納100億人,現在已經有70億,快到地球的承載力的極限啦,怎麼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人口問題,怎麼解決越來越少的礦產和能源問題?怎麼解決世界環境問題?
怎麼徹底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這些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從何談起,對此漠不關心,包括很多電視節目只重視娛樂,不重視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學習地理決不是可有可無的。
可持續發展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浮躁瘋狂的今天。
3、學習地理是滿足生活的需要。在古代,人們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句話。可見,學好地理就足以在別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學識。大家熟知的一代地理天才諸葛亮就充分的把地理知識運用到軍事當中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話。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盡得10萬良箭。
火燒赤壁,一把火燒滅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野心,燒出了三國鼎立的蜀漢王朝。他充分運用地理知識可謂成也地理;蜀軍北伐欲意重振漢室,火困司馬懿,欲想一把火燒掉曹魏的根基。不料,一場大雨澆滅了蜀軍的希望也澆滅了他的信心。他千算萬算卻沒能算到這場大雨可謂敗也地理。一代妖才,成也地理,敗也地理,功敗垂成,徒讓人黯然神傷,讓後人敬仰而又傷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學好地理也很重要,因為現在的地理大綱全是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知識。
不同於繁瑣的化學實驗和苦澀的物理公式,地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日常交往談論當中,大多數的話題也都是和地理有關聯的,所以學好地理很重要。
『貳』 學習地理的意義與作用
地理環境的開放是我們對我們社會環境的一種認識,只有開放地理環境我們才能親身了解我們的地理環境,要是封閉的話,就會影響我們對環境的認識,降低我們的文化知識,開放的影響呢,可以提高我們國家的國民收入和副業的發展,不好的一面的,開放的環境容易被我們所污染,我們吃東西亂丟拉,好多的,破壞了原有的生態,我們對地理環境的開放改變了地理環境本有的原貌,添加了許多人文的東西,破壞了它的原有性,弊利面都有吧!作用就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我們的環境和怎麼保護環境,讓我們認識到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還可以提高我國的國民和稅收的總值,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還可以帶動和提高相關的副產業。
既封閉又開放的地理環境
說到潮汕文化的形成和特點,要與潮汕地區的自然環境聯系起來考察。
潮汕地區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北與福建省接壤,東面與台灣省隔海相望;西北西南分別與本省的梅州市、汕尾市為鄰。諺語稱其為「省尾國角」,指其位於國防門戶,又是遠離省城的東北邊陲。關於潮汕地區的戰略位置,清代學者顧炎武概括為:「(潮州)府介閩粵之間,為門戶之地。負山帶海,川原饒沃,亦東南之雄郡也。」
嶺南北為五嶺阻隔,南被海洋包圍,形成了向北封閉而向外開放的地理格局。在嶺南的大區域內,潮汕地區西北方橫亘著東北至西南走向的蓮花山脈,又切割成粵東這一處西北高東南低的背山面海相對獨立的地理區域。蓮花山脈不僅阻隔了潮汕與中原地區的直接交往,也構成了潮汕地區與嶺南首府廣州乃至珠江三角洲的天壤屏障。雖然對內陸腹地比較封閉,潮汕地區卻有著長達325.6公里的海岸線,使潮汕地區呈現出面向大海的開放格局。海岸地形復雜多樣,有眾多的港灣、島嶼以及廣闊的海灘。沿岸海域分布有低潮出露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島嶼126座,曲折的海岸線有多處內河出海口和港灣。海運方便,漁業資源豐富,還有可供開發的海灘塗面積20.53萬畝。海上貿易對於人多地少、西北有天壤屏障阻隔的潮汕地區的經濟發展意義尤為重大。潮汕人的生活、生產、貿易乃至歷史上發生在潮汕地區的許多軍事活動,都帶有強烈的海洋色彩,進而又影響到潮汕人的文化生活、思維方式、民風民俗以及民系發展等,使潮汕文化成為有海洋特色的地域文化。既封閉又開放的特定的地理條件,是造成潮汕民性既保守又富於開拓的矛盾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潮汕地區雖有漫長的海岸線,但與海上的聯系及海岸線的利用,卻受到極大的掣肘。政治上的原因,是封建統治者出於「靖亂」和御侵的考慮,長期不準粵東商港對外開放,使一些海上商貿活動被迫採取了違禁的民間活動的形式。從自然經濟條件上說,潮汕地區的港口條件也有一定的弱點,長期無法改變地方性港口的地位。無論如何,海濱生活環境及以海謀生的生產方式,給潮人的生活習俗和性格特點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喜食海鮮,以灘塗墾殖、漂洋過海、海運商貿、武裝走私等為營生的重要手段,鑄成了潮人性格中的勇於開拓、四海為家、強悍不羈之一面。
在這個區域內,韓江是水上交通主動脈,既是粵東和閩西南的交通紐帶,也是潮汕和贛南的文化紐帶,對推動潮汕文化的演變作用很大。其源頭一為發源於福建省寧化縣的汀江,一為發源於本省紫金縣白山崬的梅江。整個韓江流域覆蓋了閩粵兩省的十幾個縣,在潮汕地區的韓江中下游流域面積為1741平方公里。榕江是該地區第二大河,其幹流南河、北河分別發源於陸豐縣百花園與豐順縣猴子崬南麓,在該區流域面積約3512平方公里。潮汕地區並非一個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而是包括了山地、丘陵、平原、海灘等多樣的地貌。潮汕平原其實是若干個小平原的總稱,主要包括黃岡河下游平原、韓江三角洲平原、練江下游平原和隆江下游平原,平原面積大約只佔潮汕地區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廣東省內,潮汕平原面積僅次於珠江三角洲。然而,與面積為8600平方公里的珠江三角洲平原相比,面積為915平方公里的韓江三角洲平原要小得多。潮汕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從南宋以後劇增,至清代中期,潮州府人口密度在省內僅次於廣州府。至當代,人口猛增,1991年,潮汕地區人口平均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1009人,為全國人口密度的8倍,廣東省人口平均密度的3倍,大大超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澄海縣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860人,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縣份。潮陽縣總人口達到207萬人,為全國人口第一縣。韓江三角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2427人,居全國各大三角洲之冠。面對這一系列的全國之最的人口數字,卻無法使土地面積相應增加,無法擺脫人多地少的局面。潮汕地區土地僅佔全國的千分之一,卻生活著佔全國百分之一的人口。1998年的統計數字顯示,揭陽市人均耕地為1.8分,汕頭市為1.75分,連安排宅基地都困難。而廣東省1997年人均耕地為0.5畝,是潮汕的近3倍。人多地少的嚴酷現實,迫使潮汕人不得不墾山圍海,精耕細作,發展多種經濟作物,韓江三角洲成為我國著名的糧食大面積產區,但始終不能解決土地有限與人滿為患的矛盾。因此,讀書、經商、出洋、務工,自然就成為了潮汕人的求生之路。在勤勞刻苦、精明靈巧之外,潮汕人又有鋌而走險,甚而投機取巧之一面。人口稠密到極限,生產與生存空間十分有限的環境,對潮汕的農業、商業、手工業經營方式以及潮人心理,無不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潮汕地區具有有利於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北回歸線橫過本地區中部,氣候溫暖濕潤,夏熱無酷暑冬暖有陣寒,四季常青,草木清華,生物早熟,一般比江淮地區早1--2個節候。但也有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和民生的災害:春季前期低溫陰雨,後期有倒春寒;夏季常受風暴和台風襲擊;秋季時有低溫霜凍災害;台風、乾旱、水災、地震、蟲害時有發生。這說明潮汕地區並非得天獨厚的富饒之境,還有自然條件惡劣之一面。風和日麗,精耕細作,與養成潮人性格中精巧、溫和的一面大有關系;在與自然不斷搏鬥中將蠻瘴之地開辟為魚米之鄉,對潮人養成敢於拼搏的強悍堅韌之民風和白手起家、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同樣有很大的關系;毀滅性的自然災害之不測,則影響到潮人滋長了稍安知足,有遠憂而不願作遠慮的消極的潛意識,以及凡事博一博運氣的宿命觀。
『叄』 地理學科素養是啥 地理到底帶給我們什麼
我初中、高中地理,每次都是滿分。。地理很難嗎?
我理解的:一、學會基本的生活常識,為生活服務(比如天氣、各地氣候植被特產等);二、對各地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有所了解,有助於各地旅遊什麼的,開闊視野同時增強旅行中應對危機、迷惑時的個人技能,提高生活質量;三、對人類居住區、生活區、工業區的合理規劃;促進地區間物資流通和商品交換,促進經濟發展、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應該還有幾條,都是我自己總結,手打的
『肆』 地理對幼兒教育的意義,誰知道
地理:兒童道德發展的空間線索
──淺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必要性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李曉菲
新世紀初,我國進入了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為此,國家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新的課程標准(實驗稿),各套以新標准為依據所編制的新教材也開始在全國各實驗區試用。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是打破了原有的教學體系,把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與「社會」整合成新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生們在學做人的同時,還要學習一些地理、歷史的基本常識。這種做法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但同時也引起一些學校和部分家長的擔心:孩子們學的東西還不夠多嗎?為什麼要在品德課中加入地理和歷史的內容呢?地理教學真的有必要嗎?
一、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
生活是兒童品德發生的起點和源泉,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是一種經歷和體驗生活的過程。品德絕不是孤立的,我們不能把品德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剝離開來,把它作為一種孤立的現象來對待,而應該用開放的態度吸取學生生活中的各種教育資源,把這些教育資源納入到學生的品德培養中,為品德尋找一條通向生活的生長道路,使學生置身於他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自然的、社會的、文化的因素中,從而在各種環境因素、社會關系、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與發展各種良好的品質。其中,地理就是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之一,它從人類發展的空間角度來看待人類事務,是兒童品德發展的空間線索。
地理是兒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兒童通過地理知識來建立自身的空間感。人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背景中的,兒童也不例外。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
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在地理教學中,兒童通過對地理符號的認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規律的掌握等,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間。比如說,比例尺的引入讓兒童掌握了讀圖的基本技能,他們可以利用一張小小的地圖迅速算出世界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也可以通過比例尺的運用大體確認校園整體的長寬比例,等等。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進行地理教育,是一種順應生命、連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種源於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夠引導兒童更好地認識現在、把握現在,從而更好地走向未來、適應未來。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中基本理念的第四點是這樣表述的:「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中建構課程的意義。」[1]即「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這將有利於他們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2]可見,包括地理在內的真實的生活世界是兒童道德品質發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
近幾十年來,全球生態環境日趨惡化,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地理對於人類的生活更是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了解世界,參與國際競爭,地理素質將成為未來人才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時代要求我們從小學好地理、用好地理,特別是與生活相關、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必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只有從生活中汲取養分,才能煥發應有的生命力。
二、地理教學對於培養兒童熱愛家鄉、熱愛國家的美好情感有著天然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愛家鄉、愛祖國是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衡量一個人情感發展的重要方面。「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3]其中,在「情感與態度」這個維度的分目標中明確提出,兒童要「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4]家鄉和國家,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體系,它包括了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文化特徵、民族素質、人口狀況、教育現狀、風俗習慣以及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基礎等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教育因素。正因為如此,學校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由地理、歷史、語文等各學科協助品德課來共同承擔。而在聯系學科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地理學科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
地理教育是通過地理這個直觀的窗口讓學生對家鄉、對祖國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進而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
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國情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家鄉、認識祖國是愛家鄉、愛祖國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對自己的家鄉和祖國了解得越全面,認識得越深刻,他隨後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便越深厚。在這個階段,地理知識的教育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突出家鄉和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進一步培養起學生深厚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家鄉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喚起他們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實事求是地認清家鄉和祖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激發學生對關注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他們從小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這樣,我們便實現了從單純的地理知識教育到復雜的情感體驗再到態度的正確引導的教育目標。
我國幼兒教育專家盧樂珍教授認為,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感與兒童思維的發展水平、認知規律密切聯系。小學階段是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邏輯思維逐漸萌芽的階段,兒童往往只對通過直觀感知掌握的東西才能理解得比較深刻,而對離他們生活經驗較遠的事物或抽象的觀念難以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難以獲得情感上的認同。因此,培養兒童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識教學,需要從兒童可以感知的事物人手,一步步地進行。
兒童認知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觀的,他們通過充分的感性認識,用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說一說甚至做一做等方式來建立起與世界的情感聯系,進而自覺地生發情感、表達情感。地理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感性經驗,激發兒童的情感體驗,通過認識、了解家鄉和祖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富饒物產等。激發兒童認同家鄉、認同祖國的內在感受,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地培養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積極的、牢固的情感。
三、地理在生態教育和環境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同時,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過度掠奪和肆意破壞,環境問題已經日趨凸顯。資源浪費甚至瀕臨枯竭,環境污染遍及全世界,珍稀物種大量滅絕等等,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也嚴重影響到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為此,有識之士紛紛呼籲,人類必須樹立新的生態倫理觀和價值觀。進而調整整個人類的行為模式,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生態共生共存、和諧相處,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重大課題,成為新一代公民必備的重要素質,也成為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的時代課題為我們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從小著力培養和增強新一代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提高未來公民的整體素質。
眾所周知,環境問題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它涉及到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化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各學科,因此,培養生態觀念和環境意識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學科性,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其中,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由於地理學科本身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學品德課中的地理教學是滲透在品德培養中的,也是為品德發展這個主旨服務的。而小學品德課的內容標准中有很多直接與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相聯系的部分。如《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實驗稿)》「內容標准」中的第四部分「我與家鄉(社區)」有一段是這樣表述的:「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5]又如第六部分「走進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6]
地理教學中的地理知識把學生們帶人了無限廣闊的生存空間,學生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河山。流連於世界文明古國的歷史遺產;通過一組組鮮活的數字,他們了解了我國目前的水資源狀況,認識了塑料製品等工業文明成果帶給環境的巨大危害。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情境的感染,他們意識到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了如何辯證地看待工業文明,養成了珍惜和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等。地理知識的教學與形成學生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緊密相連,突出了地理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更呼應了培養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的主題。
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對培養新一代具備生態觀念和環境意識的公民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兒童學習動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學習對象的一種認識傾向和情緒狀態,是形成學生個體學習需要的帶有較強主觀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皮亞傑認為:「興趣是一個價值系統,它與行動目標相聯系,能支配內在的心理動力,促使目標的實現。」[7]很多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無法形成比較強烈的學習動機,即使是學習能力比較強、學習習慣比較好的學生也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上進行一定的地理教學,主要目的不在於掌握具體的地理知識,而在於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為今後中學、大學甚至工作打好興趣層面的鋪墊。適當的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增長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熱愛地理、學習地理、探究世界的濃厚興趣,從而為將來的學習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業發展埋下可喜的伏筆。因此,任課教師首先要明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地理名詞和地理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
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材中,編者將地理部分與歷史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精選了大量的信息,試圖從多角度調動兒童的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的第八課《金字塔下留個影》時,對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與雄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都想知道金字塔是誰建造的,用什麼方法建造的,為什麼到現在還那麼堅固等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們會自己通過書籍、網路等途徑去收集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這種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思考、討論、探究,興趣引領著他們愉快、健康地成長,興趣成為兒童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永不枯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l][2][3][4][5][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陳勝慶.鄉土地理教育新論[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2:40.
(摘自《思想理論教育》新德育)
2006-10-18
『伍』 結合經濟,談談中國地理的意義
中國地理是主要包括中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內的兩大模塊,中國自然地理主要是中國的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特徵,中國人文地理主要是中國的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等領域。
學習中國地理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中國的地理位置大致為東半球北半球,主要的氣候類型為季風氣候和高原高山氣候(內陸及高原高山地區),冬季主要受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影響,盛行西北風氣溫低降水少;夏季則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盛行東南風氣溫較高降水多,局部地區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中國的地勢為三級階梯,地形西部高東部低。中國海拔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為中國第一高峰,最低點為新疆的吐魯番盆地。中國第一大河為長江,母親河為黃河,徑流量最大的是珠江。總的來說東部季風區河流流量較大,流速較慢、含沙量較大、汛期主要為夏汛;非季風區河流流量較小、流速較快含沙量較小、汛期主要為春汛。中國生物多樣性豐富有高等植物30000餘種,僅次於世界高等植物最豐富的巴西和哥倫比亞,佔世界第三位。中國的動物也很豐富,脊椎動物共有6347種,佔世界總種數(45417)的13.97%。中國土壤主要有西南部的磚紅壤,土層深厚,質地粘重,呈酸性;長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類型為紅壤,富含鐵質呈酸性;東北地區的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寧夏至西寧狹長地帶的土壤類型為黑鈣土,土壤中有機質的積累量大於土層上部有腐殖質層,土壤肥沃;我國北方地區土壤有棕壤及褐土,呈微酸性反應;部分地區土壤為發育。
中國的疆域遼闊,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中國人口約為13億,共有56個民族。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經濟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佔比正逐年提升。中國有涵蓋全國的鐵路公路交通網,水路運輸以長江流域及沿海地區為主,空運和管道運輸較為發達。中國大陸(含港澳)目前有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兩個城市)及23個省級行政區。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我國古代常形容人博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學習中國地理有利於我們了解我國海陸的變遷,氣候的異常,資源的開發,工業的合理布局,農業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等。例如三峽工程的建設就是在許多的學者在通過對該地區地理長期考察論證下才得以實行的。還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氣預報,也是基於對我國氣象的觀察總結預測的。這些都是離不開對中國地理的探索與學習。
『陸』 什麼是地理意義,他包含了那些方面
具體應該回答由此地理現象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產生了什麼樣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比如
我國地勢特徵的地理意義
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意義:利於海洋上濕潤空氣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江河在地勢階梯交界處產生巨大的水能
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北)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的分界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的分界線;棕壤(北)和紅、黃壤(南)的分界線;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半濕潤地區(北)與濕潤地區(南)的分界線;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黃土高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冬季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小麥主產區(北方旱作農業)與水稻主產區(南方水田農業)的分界線;亞熱帶水果柑橘生長的北限(橘生南國)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維護全球水量平衡,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層及陸地、海洋之間物質和能量的遷移
尼羅河定期泛濫對古代埃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帶來肥沃的土壤,使土壤年年肥力不減,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地質構造的實踐意義
避免災害發生、獲取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具體包括:開采地下水資源應選在向斜部位;開採油氣資源、開挖隧道應選在背斜部位;大型工程、水庫選址應避開斷層帶
工業集聚的意義
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解決雲南磷礦和貴州煤炭的外運,促進紅水河水能和廣西平果鋁礦的開發);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利於開發西南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並帶動該地區相關產業乃至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加快脫貧步伐,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鞏固民族團結;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環行—放射式城市道路網的作用
放射線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為通達度最高的地區。環線縮短了城市各端點的距離,避免把大量人流、車流引入市中心,減少市中心的交通擁堵和交通污染
發展旅遊業的意義
有利於刺激消費,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特別是國際旅遊有利於增加外匯收入;有利於擴大就業;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發展;擴大交流;滿足人類高層次需求
人口流向城市的有利影響
人口流動給城市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發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變城市的經濟結構,為城市經濟結構體制改革深化發展作出貢獻;促進城市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城市周圍地區的農、牧、漁、副業的發展;為城市與農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條件,推動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防洪(提高荊江河段防洪標准;減輕洞庭湖淤積;緩解洪水對武漢市的威脅;大幅度減少分蓄洪造成的損失);發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緩解華中、華東地區能源緊張狀況);航運(改善川江航運條件;增加下游枯水期流量,河口淤泥減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供水和灌溉;水產養殖;旅遊;變輸煤為輸電,減輕鐵路運輸的壓力;水電代替火電,減輕大氣污染;防治血吸蟲病;調節局部氣候;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
治理水土流失的意義
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立良性生態系統;建立生態農業模式,有利於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南水北調的意義
改善黃淮海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使我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為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節水、防污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效解決北方一些地區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改善當地飲水的質量;緩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促進當地城市化進程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對東、西部地區影響
①對西部的意義:把西部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增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有利於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改變西部的能源消費結構,促進西部地區生態建設,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②對東部地區:為東部地區提供清潔、優質、可靠、廉價的能源,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促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環境質量
我國發射神州飛船的意義
開發利用宇宙空間資源;發展尖端科技,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展示國家實力,提升本國的國際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軍事實力,確保國防安全
第二亞歐大陸橋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
使亞歐大陸交通更為便捷,貿易距離縮短,推進商品交換,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中哈輸油管道建設的意義
對哈薩克而言: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哈薩克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對中國而言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增加石油進口的多元化;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管道處於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