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趣的地理現象
有趣的地理現象
中國從來不缺少美,高聳的山、靈動的水、茫茫的草原、浩瀚的沙漠,江南的小橋流水、塞北的蒼茫大地……都是自然中國的唯美畫卷,下面就跟隨檸檬君的腳步,一起來來看看中國自然地理「五宗最」吧。
最萌身高差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要是有人問你,世界最高峰是哪座?你肯定會驕傲地告訴他,珠穆朗瑪峰。它位於中國與尼泊爾兩國邊界,海拔為8844.43米,被稱為世界第三極。而中國陸地最低點是位於新疆吐魯番盆地的「盆底兒」艾丁湖,其湖面低於海平面154米,僅次於約旦的死海(-391米),稱為世界第二陸上低地,因此中國陸地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相對高度達到8998.43米,為世界陸面最大的高差,名副其實的「最萌身高差」。
「最纏綿的雨」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我國江南地區特別是長江中下游一帶,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由於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故中國人稱這種氣候現象為「梅雨」。
這種梅雨天氣是怎麼形成的呢?初夏時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自東南太平洋的暖濕空氣相當活躍,另一方面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還有一定的力量,這樣冷、暖空氣就在這個地區對峙,互相爭雄,形成一條穩定的降雨帶。這條雨帶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東西長卻可達二千公里左右,橫貫在長江中下游。這種梅雨常常久久難以離去,被稱為「最纏綿」的雨。
最「厚重」的河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黃河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中華母親河,同時它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都會從黃土高原攜帶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如果把這些泥沙堆成1米高、1米寬的土牆,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生動地反映了黃河的這一特點。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也就是由於黃河攜帶泥沙的沉積,每年華北平原的面積都在增長!
最北的稻香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呼瑪縣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糧食作物,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水稻種植需要光熱充足的氣候條件,一般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種植較多,而我國黑龍江省呼瑪縣(北緯51°8′20″)卻突破了水稻種植「北緯48度」禁區的權威定論,成為世界種植水稻最北的地方。除了科學技術等人為原因,你還知道是什麼自然原因嗎?我國東部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雨熱同期,光熱條件充足故適宜水稻種植。在呼瑪縣的高寒水稻試種示範區里,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黃燦燦的水稻已經泛黃成熟,最北的稻香正在傳來。
最頑強的樹
中國自然地理有趣的5個現象,值得了解
有一種樹,植根沙漠,洗盡鉛華,「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壯麗無比,令人贊嘆,這便是那沙漠深處的胡楊樹!全球僅存三大胡楊林區,其中兩處在中國,其一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旗,其二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它用堅強毅力為茫茫沙漠帶來綠色的希望,它的根系很廣,經常可以看到在廣闊的沙地上裸露的長達數十米的根網,根又扎的很深,可以吸收沙漠深處的水分,抵擋颶風沙暴或是洪魔肆虐。
上面介紹的中國地理「五宗最」不過是茫茫中國地理寶庫中的幾個縮影,值得大書特書的地理之最實在是很多,又豈是這區區幾字能夠盡數,更多的中國地理之美,我們會慢慢的的發現。
B. 有趣的地理現象都有哪些
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有許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現象。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等,均在北緯30度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也在北緯30度附近。
C. 有趣的地理知識有哪些
有趣的地理知識有如下:
1、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遙遠 當一個剛落地的嬰兒乘坐新干線去太陽時 他已經80幾歲了 ;但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只要8分鍾。
2、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口的10%;現在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古到今一共有大約600億人;十分之一;也就是60億還活著。
3、地球上每一秒就會發生100次雷擊。每次打雷時,都會產生臭氧。這給大氣層上部的臭氧層源源不斷注入原料。
4、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遙遠。 當一個剛落地的嬰兒乘坐新干線去太陽時 ,他已經80幾歲了 ,但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只要8分鍾。
5、閃電溫度數倍於太陽表面溫度一束落到地面的閃電攜帶有1億至10億伏的電力,溫度能達到5萬華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至4倍。
D. 重要的五個有趣的地理現象
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地理想像,你知道有哪些嗎?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快來看看吧!
重要的五個有趣的地理現象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綿延約1000千米,主體位於智利境內,也有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阿塔卡馬沙漠雖然沿海,但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干極」。有些地方甚至有記錄400多年不曾下雨。但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給阿塔卡馬沙漠帶來了一場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種花朵種子瞬間發芽、生長、開花,在這以往死寂的沙漠綻放。
世界雨極 -乞拉朋齊
世界雨極指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因為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汽,使這里的6~9月降雨顯著增多。卡西丘陵,長約250千米,海拔約1500米,東端和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干山、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個寬廣的漏斗狀谷地,向南敞開。暖濕的西南季風進入這個谷地時,被迫抬升,形成驚人的雨量。1960年8月—1961年7月一年裡下了26461.2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極」雨的稱號
尼羅河水定期泛濫
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在蘇丹北部通常5月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後水位逐漸下降,1至5月為低水位。雖然洪水是有規律發生的,但是水量及漲潮的時間變化很大。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這兩條河的水源來自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季節性暴雨。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衣索比亞高原提供的,其餘的水來自東非高原湖。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後,又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規律和利用兩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來,尼羅河河谷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夾持中,蜿蜒的尼羅河猶如一條綠色的走廓,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乞力馬扎羅的雪
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里,奈洛比以南約225公里,赤道與南緯3°之間,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非洲最高的山脈,也是同時是火山和雪山。該山的主體沿東西向延伸將近80公里,主要由基博、馬溫西和希拉三個死火山構成,面積756平方公里,其中央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
由於全球變暖,乞力馬扎羅山的冰雪消融,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有環境專家指出,乞力馬扎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乞力馬扎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乞力馬扎羅山位於赤道附近,山頂有積雪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因為一般而言,每高1000米,氣溫就下降6度。
北海道漁場
世界有四大漁場,英國北海漁場,秘魯漁場,加拿大紐芬蘭漁場以及日本北海道漁場,而北海道漁場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北海道漁場位於千島寒流和日本寒流交匯的海域附近,寒暖交匯可以使海水擾動將海鹽等營養位置漂浮在上層這樣海底的生物就會繁殖的很快。海底生物資源豐富,是世界四大漁場中最大的一個,海域主要盛產的有鮭魚、狹鱈、秋刀魚等
考試時怎樣安排好答題順序
其實這是一個沒有太多話可講卻又十分重要的問題。很多同學在高考考場上可能由於太過緊張或過於亢奮而一時手足無措,答每道題都不能真正靜下心來,寫上幾筆就覺得沒有思路,又急著去做下一道,弄到最後「一題無成」,平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所以合理地安排好答題順序,自信,沈穩地完成試卷是高考成功的的先導,對此,我們每一位考生都要給予重視。
首先,一定要大體上看一下試卷結構,看看各種題型,分值的分布,對整個卷子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全面的把握,這樣你才能在安排答題順序時心裡有數,不致慌亂。這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但請各位千萬不要「常談常忘」。
然後開始答題,這沒有太多的竅門,按照整個試卷的設計結構逐道求解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時學喜歡反著答題,即從後往前答,這其實不是一個好的答題習慣,因為整個試卷結構是出題人按照程度由易到難、分值由小到大的順序安排好了的,打亂了順序,會給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煩。
E. 我過一些有趣的地理現象
不知道你問什麼類型的,我就把網上這些都匯集在一起了,如果喜歡請採納。
五色海
紅海 位於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因沿岸水中生長著許多紅色藻類,海水因此發紅。
黃海 位於中國渤海與東海之間,因黃河帶入大量黃色泥沙而呈黃色。
綠海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因曾有過大量綠色藻類,而得名綠海。
白海 位於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附近。因長年被冰雪包圍。呈白色,故稱「白海」。
黑海 位於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因海底沉積著黑色霉臭的爛泥而得名。
五色湖
彩湖 印度尼西亞的佛費勒斯島上有一湖,左邊為深紅色,右邊為碧綠色,後邊為青色,各色寬約200米。一湖為何三色,至今還是個謎。
螢光湖 在巴哈馬群島有一個湖,湖面閃爍著綠色螢光,這是一種螢火酶素微生物發光所致。
墨水湖 在加勒比海的烏巴哥海島上,有一湖名叫佩奇湖。湖面黑色,無水可行走,軟綿綿,由瀝青構成,又稱瀝青湖。
五色沙漠
多彩沙漠 位於美國科羅拉多河大峽谷東岸的亞利桑那沙漠,由於火山熔岩形成的砂粒中含有礦物質,使整個沙漠呈現出粉紅、金黃、紫紅、藍、白、紫諸色。在陽光照射下,由於反射和折射的作用,半空似乎飄盪著不同色彩的煙霧,令人眼花繚亂。峭壁禿丘在中午呈藍色,傍晚是紫水晶色。岩峰常為藍色,故有藍峰之稱。沙漠東部遍布彩色圓丘,沙丘間屹立著數以千計的色如瑪瑙、堅如岩石的彩色石柱。長的超過30米,最粗的達三四米。亞利桑那沙漠以它美妙無比的色彩成為世界罕見的景觀。
紅色沙漠 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呈紅色,天地間火紅一片,奇麗無比。其成因是砂石上裹有一層氧化鐵,這是鐵質礦物長期風化漫染大漠所至。
黑色沙漠 原蘇聯中亞細亞土庫曼境內,黑海和阿姆河之間,有一片名叫卡拉庫姆的黑色沙漠。整個大漠呈棕黑色,如置身其間,彷彿墮入黑暗世界,令人不寒而慄。這片沙漠是當地黑色岩層風化而成。
白色沙漠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羅盆地,白沙浩瀚,其砂粒是砂石膏晶體的微粒。1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石膏質海岸隆起為山,雨水挾帶溶解了的石膏流入山谷盆地中的路索羅湖。後來氣候日益乾燥,湖水蒸發,湖岸的石膏晶體被風化成細沙,隨風鋪滿整個盆地,成了這片白色沙漠。連沙漠里的一些動物,如囊鼠、蜥蜴等為適應環境,身軀都成了白色。
五色土
黑土 我國東北平原濕潤寒冷,微生物活動較弱,土壤中有機物分解慢,積累較多,所以土色較黑。
黃土 我國黃土高原的土壤呈黃色,這是由於土壤中有機物含量較少的緣故。
紅土 高溫多雨的我國南方土壤中礦物質的風化作用強烈,分解徹底。易溶於水的礦物質幾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鐵、鋁等礦物質殘留土壤上層,形成紅土壤。
灰藍土 在排水不良或長期被淹的情況下,紅土壤中的氧化鐵常被還原成淺藍色的氧化亞鐵,土壤便成了灰藍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 含有較高的鎂、鈉等鹽類的鹽土和鹼土常為白色。
紫紅土 四川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稱,因為這里的土是紫紅色的。這是由中生代形成的紫紅色砂頁岩風化而成的土。
有趣的地理連環現象
國中國 世界上有4個國家在另一國領土中,成為「國中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在義大利境內;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聖馬利諾也在義大利境內;風景秀麗的小國摩納哥三面毗鄰法國領土,一面臨海;地處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四面被南非共和國包圍著。
島中島 在南太平洋西部湯加王國的西旬島中有一島嶼,島上有湖,湖中又有島,一環套一環,構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島中島。
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州的休倫湖中,有一大島,叫馬尼圖林島。島上又有個面積達166.42平方公里的馬尼里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湖下湖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上有個奇異的湖——努烏克湖。湖水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淡水,生長著淡水動植物;下層為鹹水,生產著海洋動植物。水層間有明顯的分界線,其中的生物也絕不混淆。造成這奇妙的雙層湖的原因是,這兩層不同的水來源不同,淡水來自陸地上的冰雪雨水,因此比重輕,浮在上面;鹹水是狂風捲起海水湧入湖中,因海水含鹽,比重大,便沉入下層,形成了努烏克湖的鹹淡兩味。在巴倫支海的基里奇島上,還有個更奇妙的「五層湖」哩。
海下海 原蘇聯中亞一帶的鹹海是一個雙層海:地面海和地下海。在地面海海底300~500米以下是地下海,深度達500米左右。地下海的海水與白堊紀沉積混為一體,含有礦物質和鹽分。每年,地下海供給地面海4~5億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這源源不斷的海水原來是來自天山山脈,天山山脈有幾道暗河直通鹹海的地下海。
F. 有趣的自然地理現象
有趣的自然地理現象
有趣的自然地理現象,大自然無奇不有,在人類生存的這個地球上,有很多自然地理現象是非常的有趣,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有趣的自然地理現象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湖下湖
一個湖泊的下面還藏有另一個湖泊?湖下湖,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界限分明的雙層湖,這個湖泊位於美國巴羅角和阿拉斯北部交界的地方,它叫做努烏克湖。湖水層次分明,底部一層是鹹水湖,上面那層四淡水湖,有著明顯的湖水分界線,在這里,可以捕捉到淡水魚和鹹水魚,非常有趣哦!
努烏克湖之所以會形成兩種層次分明的湖水,其實是因為臨近海洋的水比底層的水要淡,並且湖泊分布在北極圈內,因氣候寒冷,上面的淡水層經常結冰,湖水無法流動,所以形成了這種湖下湖的奇特現象。
2、水晶洞
在墨西哥有一個非常罕見的水晶洞,藏在將近300米深的地下,洞內是非常獨特的發光石柱,形狀巨大,非常的壯觀!
水晶洞有一個讓人不可思議的現象,那就是在進入洞內觀賞之前,必須先把洞里的水先抽取出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洞里的水就會淹蓋了水晶石柱,水晶就石柱就會繼續生長,是不是覺得特別的神奇呢?
3、火山閃電
火山噴發還帶有閃電,那場面令人感到驚恐,卻又非常震撼!一場大地的火與天氣的電結合而成的'大自然奇特地理現在,就在智利的那座卡爾布科火山上演著。
為何會形成這種現象?其實是因為火山在噴發的過程中,岩石的碎片、冰晶和火山灰,相互碰撞摩擦,就會產出電荷,隨之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分開。帶負電的顆粒降落到底部,帶正電的顆粒被升到了頂端,在強烈的氣流下,正負兩極距離被拉開,就形成了閃電。
4、冰凍氣泡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湖面結冰的樣子,因為在冬季的時候,國內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但你見過結冰的湖面布滿了冰氣泡的樣子嗎?例如貝爾加湖、亞伯拉罕湖,就能看到這種獨特的冰凍氣泡,非常的神奇!
冰凍氣泡形成的原因是因為生長的湖底的植物釋放出沼氣後,沼氣不停的湧向了湖面,當湖面溫度降低至結冰的時候,這些沼氣就會結冰凝固。隨氣溫不斷降低,氣泡不斷,就形成了大片的冰凍氣泡。
大大小小的氣泡布滿在結冰的湖上面,從結冰的湖水底部蔓延至湖面,像一朵朵白蘑菇,又像一串串白色的冰糖葫蘆,特別的美麗又震撼!
1、海平面不是平的。
隨著現代衛星測量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其實海洋和陸地一樣,有著一定的起伏。最大落差居然有112米。據衛星調查顯示,世界大洋的海面有三個較大的隆起區,分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的太平洋、北大西洋和非洲東南的印度洋。還發現三個較大的凹陷區,其中凹陷最深的是印度半島之南的印度洋,其次是加勒比海,還有一個是美國加利福尼亞以西的太平洋。這個主要和各個洋域的潮汐,海底地形,海水密度,洋流等因素有關。
2、海底存在著泊(what?你沒有聽錯,真的存在海中湖,它叫海底鹽湖)
在深海,存在著一些鹵水池。它們因為密度過大,在海底的低窪處聚集。於是乎在海底形成了如同地面上的連片的水池一樣的景觀。這種景觀被稱為海底鹽湖(鹽池)。
3、你可能聽過黑洞,也可能聽過白洞,但是你聽過藍洞嗎?
事實上,藍洞分陸地藍洞和海洋藍洞。我們說的藍洞最主要的還是指海洋藍洞。藍洞,顧名思義是藍色的洞。藍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其名字源於海面之上觀看對比周邊的水域時,藍洞的海底呈現出昏暗和神秘的深藍色基調。藍洞有數百英尺,而且其下部極度缺氧。可能是缺少水循環,無法支持海洋生命的存在。對於其產生,學術界認為可能與冰川活動有關。而在我國西沙群島上便存在著藍洞,被稱「龍洞」。(藍洞也可以理解為是巨大的藍色深坑)
4、一般的海水是無色透明的。並不是我們看到的藍色。
總有人看到藍色大海會以為海水是藍色的,事實上,海水是無色透明的。有人解釋說,海水的藍色是因為反射天空的藍色。事實上,海水呈藍色,最主要還是與其反射的色光有關。當白光照射海洋( 白光指陽光,陽光由紅外線,紫外線和可見光組成,其中可見光又可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而每種物體對七種色光的吸收和反射都不一樣。海洋,吸收紅光等色光,對藍光和紫光起反射作用,所以我們看到的海洋呈顯藍色。
5、鯨的陸上近親是河馬。
通過研究發現,鯨與河馬同屬一個祖先。鯨與河馬的共同祖先生活於5000萬至6000萬年前,然後在大約4000萬年前分成兩支。其中的一支進化成為鯨,並最終告別了陸地;而另一支是一種外貌有些像豬的厚皮四蹄動物,被稱為石炭獸類,是所有偶蹄動物的祖先。
G. 世界上有哪些有趣的地理現象
一、瀕臨海洋的荒漠地區
寒流和暖流交匯的海區,浮游生物的滋長和繁殖特別迅速,魚類餌料豐。
(參考資料:新浪網)
H. 20種神奇的地理效應你聽說過嗎(一)
1、溫室效應 :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對流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即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2、峽谷效應: 也叫「狹管效應」,因地形的狹管作用,當氣流由開闊地帶流入地形構成的峽谷時,由於空氣質量不能大量堆積,於是加速流過峽谷,風速增大。當流出峽谷時,空氣流速又會減緩。這種地形峽谷對氣流的影響;稱為「狹管效應」。由狹管效應而增大的風,稱為峽谷風或穿堂風。
液體在管中流動,經過狹窄處時流速加快。氣流在地面流經狹窄地形時類似液體在管中的流動,流速也會加快,並因氣體具有可壓縮性,密度也會增大。地球上山地的許多風口和許多地方出現的地形雨都與氣流經過狹窄地形密切相關。
3、陽傘效應: 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指由大氣污染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卻效應。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前者如火山噴出大量塵埃和海水浪花飛濺將各種鹽分帶入大氣中;後者如工業、交通運輸和生活中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煙塵。此外,農業生產和植被破壞等,產生許多灰塵由地面進入大氣環境,使懸浮在大氣中的顆粒物大大增加。這些氣溶膠粒子會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減少紫外線通過,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大大減弱,導致地面溫度降低。大氣中氣溶膠粒子增加,增多了凝結核,使雲量、降水量、霧的頻率增多,對地表亦起冷卻作用。由於這種作用宛如陽傘遮擋太陽輻射而使地面溫度降低,故取此名。
4、大湖效應: 大湖效應指的是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未結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從中得到水蒸汽和熱能,然後在向風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霧氣等現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現。這情形以在美國東北部的五大湖地區沿岸的降雪最為著名。其他水域,如某些海和湖也會產生大湖效應,產生面積較小的雪帶。比如美國東海岸的雪帶,冬季,以魁北克為中心的高壓區使大氣順時針環繞流動,使極地氣團向南經大西洋到達北美海岸,其間穿越墨西哥灣暖流溫暖水域,為美國東海岸帶來降雪。雪雖是大西洋而非湖泊帶來,也被稱為大湖效應降雪。
5、綠洲效應: 綠洲效應是指在沙漠地區,因為無水又高溫低濕,因此無動植物存活。但是沙漠地區只要有水源,水分與空氣混合,降低空氣溫度,提高相對濕度。濕潤的空氣適合作物生長,形成人類可居住的條件。在氣象學這種空氣與水混合,空氣的熱量使得水分自液體轉變為氣體(蒸發作用),空氣的熱量被水分吸收因此減少。空氣溫度因此降低(冷卻作用)。水分變成水蒸氣又進入空氣之內,因此空氣內相對濕度增加。此種水與空氣混合產生降溫加濕的結果與沙漠中綠洲的形成十分相似,因此稱為綠洲效應。此種過程也稱為蒸發冷卻作業。
6、熱島效應: 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一個地區的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的現象。用兩個代表性測點的氣溫差值(即熱島強度)表示。主要有城市熱島效應和青藏高原熱島效應兩種。
熱島效應是由於人為原因,改變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溫度、濕度、空氣對流等因素,進而引起的城市小氣候變化現象。該現象,屬於城市氣候最明顯的特徵之一。
7、焚風效應: 焚風(Foehn)是由於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濕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乾熱風 。
焚風常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范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乾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在高壓區,空氣下沉也可產生焚風。
8、盆地效應: 在盆地內部的地表,炎熱的夏季,常因地勢低,空氣密度大,稠密的大氣阻擋了地面熱量向高空的輻射冷卻,加之周圍高中間低的地勢不易散熱,使氣溫升高。如我國新疆吐魯番盆地(—155米)有「火洲」之稱,是我國夏季最高氣溫出現的地方,七月份平均氣溫為33℃,那裡極端最高氣溫曾達到49.6℃。在寒冷的冬季,常因冷空氣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順山坡下滑至窪地底部匯集,使底部氣溫低於周圍坡地。如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成為北半球的寒極,曾達到—71℃的低溫,就是位於封閉盆地。以上現象謂之「盆地效應」。
9、柯氏效應: 我們觀看天氣圖和人造衛星拍攝的雲圖,再加上經驗,發現空氣的運動常常是循圓形軌跡的,譬如隨伴鋒面的氣旋和台風。這些美麗的大旋渦使得我們的地球從太空看起來婀娜多姿,而不是亂糟糟的一團。這些旋渦多半是地球自轉所導致的偏折效應引起的。在北半球這種偏折效應使得任何物體在運動時,都或多或少會有向右偏轉的趨勢;在南半球則相反,都有向左偏轉的傾向。空氣和海水的運動都不例外。
這種偏折的效應,科學家們稱之為柯氏效應(Coriolis effect),用以紀念物理學家柯里奧利斯在這方面所作的貢獻。
10、油膜效應: 人類在石油的開采、煉制、儲運和使用過程中都會將許多石油泄漏入海洋。石油進入海洋一方面粘附於海岸,使海灘休養地、風景區等沿海環境被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另一方面,會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油膜特別是大面積的油膜,把海水與空氣隔開,抑制膜下水分的蒸發,使污染區及其周邊地區上空乾燥,同時造成海洋與大氣的熱交換減少,使海水及污染區上空大氣的年、日溫差變大,這就是油膜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