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朝鮮的自然地理環境比韓國差的多嗎
朝鮮和韓國地理都是東北亞 已38°線劃分 一南一北 所以也有南北朝鮮 或者南北韓一稱
朝鮮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地勢北和東部高,西南沿海低。北部蓋馬高原為主幹,由結晶岩和片麻岩組成。海拔約1,000-1,500米,北部邊境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為全國第一高峰。東南沿海有太白山脈。西南部多丘陵,沿海平原為主要的農業地帶。溫帶季風氣候,夏濕熱,冬乾冷。年降水量1,500毫米,內陸高原在500毫米以下,60%集中6-8月。河網稠密,多數流程較短,水力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森林面積佔73%。特產人參。礦產有煤、鐵、銅、鎢、鉛、鋅、金、石墨等。沿海盛產魚、鹽。
韓國多丘陵和平原,約70%是山區,地勢比半島北部低。丘陵大多位於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陸坡平緩,東部大陸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遼闊的平原。韓國屬溫帶的東亞季風氣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冬季平均氣溫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熱,氣溫為25攝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時易受台風侵襲。
從上述材料的對比可以看出,韓國的發展農業所需要的自然條件遠好於朝鮮(這也是為什麼朝鮮老是餓死那麼多人);而由於朝鮮半島的資源總量少,兩國在工業發展所需自然條件差別也很小。
另一方面,朝鮮的港口條件遠比韓國差,除了元山外,其他港口的自然條件均不是很好;而且元山被封閉在日本海內,其良港優勢難以發揮,這使得朝鮮發展水運的先天條件比較差。
因此總體上,就國家發展所需的方面而言,朝鮮的自然地理環境比韓國差的多。
❷ 朝鮮族 衣食住行話地理
中國朝鮮族分布的主流在鴨綠江、圖們江沿岸地區和綏芬河流域,並逐漸向北部和西部方向延伸,向東北內地稱動和擴散。朝鮮族是個擅長種水田的民族。他們一遷入,就沿著有水源的地區安家落戶。東北絕大部分水田地區是朝鮮族遷入後由朝鮮族首先開發的。
❸ 請詳細介紹一下我國民族服飾和地域環境的關系,謝謝
我國民族眾多,現僅就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作一分析. 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是中國少數民族在黃河以北的地理環境中,基於不同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的歷史演進,所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域特徵、各異的文化品格、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色彩的文化體系。由於我國北方疆土廣大,各少數民族的風俗不同,衣著習慣也表現各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北方少數民族創造了復雜而特殊的服飾文化,形成了各民族服飾既各具特色,又頗有相近之處的風格。這些民族服飾通常不僅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更映射出處於不同人文環境中各民族特有的精神風貌。
一、自然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不僅決定著服飾面料的型制選擇,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影響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特點的形成與發展。北方少數民族大多數聚居在我國的西北、華北、東北等生活條件較為惡劣的邊疆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那裡的生產力水平普遍低下,大多處在自給自足的半自然經濟狀態之中,缺少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處於一種遠離經濟、社會、文化主流的邊緣化狀態。在地大物博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形式,活動范圍相對狹小,各少數民族在相對隔絕的地域空間中,獨立地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點和藝術風格的服飾個性。「這種民族服飾個性特徵的形成,在其特定區域內的群體中,是隨著最初服飾的個體表達而被不斷推進的。當群體中某些個體的服飾被周圍的人們接受,它就會被普遍認同。進而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的表現形式被傳承,而後在不斷選擇那種能夠明確表示本民族文化個性的衣著過程中,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特有的外部表徵與符號被長久地固定和保留下來。」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和民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的不同,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顯示出林區、平原和草原的巨大差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如善於打獵採集類型的鄂溫克、鄂倫春和赫哲族,主要生活在人煙稀少、氣候寒冷的大小興安嶺林區。他們的服飾多以野生的魚皮和鹿皮為原材料,經過簡單的縫制,加工成保暖性強、防水隔潮的袍服為主的衣、鞋、帽、靴子及手套等。屬於草原畜牧類型的蒙古、哈薩克、裕固、柯爾克孜、達斡爾等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准噶爾盆地一帶。他們均以畜牧為生計,因此食肉、喝奶、穿皮毛製品便構成了他們鮮明的生活、文化特徵。屬於農耕經濟類型的有西北地區的維吾爾、東鄉、保安、撤拉等民族和東北地區的朝鮮族、滿族等,其服飾原料不再局限於動物的皮毛,而更多採用了自織自染的棉麻作為主要原料,加以各種精美的紋樣和圖案,並以短小、靈活的衣裙、衣褲為主,式樣繁多。透過這些多姿多彩、個性鮮明的服飾特徵,我們不僅可以對其所屬民族做出大致判斷,而且能夠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北方各少數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種神秘奇特而又難於言表的內容。如蒙古族的粗獷豪放;哈薩克族的勇敢強壯;鄂倫春、鄂溫克、赫哲族的純朴敦厚;維吾爾族的熱情奔放;朝鮮族姑娘的謙恭溫順等。因此,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與各民族的地理環境以及與此相一致的民族性格有著完全對應的關系。
二、形態結構類型
由於特殊的環境氣候和游牧狩獵生活的需要,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多以動物的皮毛或經過不同程度加工的毛織品為原料。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徵的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多為無結構自然形式,服裝款式表現為「寬袖大袍」,如蒙古民族的寬松肥大的袍子服裝,鄂倫春、鄂溫克族獵人的袍服下擺部分要開四衩,皆是此類結構形式的代表作。此類服飾的結構設計不要求突出人的形體,而要求服裝款式以裝飾人體為主要特徵。形成這種無結構自然形式的原因,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背景、環境條件及風情習俗等諸因素造成的穿著理念、審美情趣等方面的融合有關。在北方少數民族的社會及家庭教育中,服裝行為規范被看作是修身的一個重要內容,並長期影響著北方少數民族的著裝。人們在著裝上注重倫理內容,用服裝掩蓋人體,竭力超越人體的局限,以達到儒家的道德要求。服飾注重表現人的精神、氣質、神韻之美,並不強調形體。即使形體很美,服裝也不直接去展示其美,而是以各種工藝手段顯現一種人的形體以外的精神指向。北方少數民族在服飾造型上重視二維空間效果,不強調服裝與人體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飾表現人體的曲線,在服裝結構上採取平面裁剪的方法,人體與衣料之間的空隙較大,顯得寬松。這種構成不重款式,而重面料本身的外觀效果,重手工的精湛技藝,重服飾組合方式的整體效應。在服裝造型形式的法則上,服飾體現和諧、對稱、統一的表現手法,服裝傾向於端莊、平衡,服裝紋飾兩兩相對。由於服裝衣料追求飄逸、寧靜,服裝色彩清新淡雅,對比柔和,服飾圖案精緻、細膩,宛如秀美的工筆畫。其服裝線條簡練、流暢、飄逸,表現的是一種不留痕跡的自然韻味,從而顯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對博大神秘的宇宙萬物的總體感悟和更深遠的理解與把握,此種風格千百年來已成為北方少數民族服飾藝術所追求的理想目標。這種普遍採用的無結構自然形式的造型,雖與人體形態不盡吻合,但它卻通過掩飾人體的原型,以其佔有的寬闊空間,模糊了人與自然的界限,將一種重倫理、重道德、講究群體性與社會性的博大的精神內涵訴諸於具體的服飾結構之中,從而構成了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主要形態特徵。
三、色彩裝飾理念
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色彩始於原始宗教信仰,隨著民族文化與哲學理念的成熟與完善,歷經幾千年的發展進程,在比較穩固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中,形成了民族特色鮮明、文化底蘊豐厚的用色體系,蘊含著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內涵?「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中多大膽應用鮮艷奪目、層次豐富的裝飾色彩,這不僅反映出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本身多樣化的藝術趣味和審美追求,更反映出北方不同民族、不同時代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色彩理念。」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色彩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型。其一,以五色斑斕的大紅、大紫、大藍、大綠作為裝飾特點,其色調層次十分明顯,色塊之間所形成的對比和反差較大,因而視覺沖擊力十分強烈。如蒙古族婦女不僅在衣袖、衣襟、圍邊等許多部位綉上五顏六色的花卉圖案,就連頭飾等物件,也都綉有精美的紋樣,強化服飾及其配件間的整體協調統一,擴展本民族服飾文化的視覺創作藝術空間,並加強服 裝整體包裝效果的藝術表現和審美傳達。像有「素衣民族」之稱的朝鮮族,雖然成年男女衣著多以素色為主調,但兒童穿的「七綵衣」卻分外鮮艷亮麗,這也是一種追求絢麗色彩的類型。其二,服飾色彩雖鮮艷明麗,卻不繁縟雜亂,一般以主色調為主,表現的是一種優雅恬淡的審美情調。這種色彩搭配方式,以東北的朝鮮族婦女服飾為典型代表,而維吾爾族婦女的服飾,堪稱色彩調配的藝術傑作。該民族青年女性的服飾,由蓋頭、上衣、領褂、圍腰、長裙等幾部分組成,以上衣為主色調,多為白色、嫩黃、湖藍、淺綠等顏色,間以紅色點綴。這是一種追求明快和諧色彩的類型。其三,追求莊重深沉色彩的類型。如滿族傳統服飾用色,以白色為崇尚色,象徵純潔善良、吉祥和平,哈薩克族服飾則以黃色象徵智慧和苦悶、黑色象徵大地和哀傷、綠色象徵春天和青春。可見北方少數民族在服飾色彩的應用與追求上,既有共同之處,也有明顯差異。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各民族之間共同的地理環境,同居一地構成了重要的民族地緣關系,也導致了北方各民族之間長期共存的外部空間聯系及其風情習俗、傳統文化上的互融與互補。同時,各民族生存空間和地理環境又有各自的獨特性,從而產生和保留了各自不同支系源遠流長、個性突出、特點鮮明的民族特色,並由此積淀發展成為服飾色彩的豐富形式。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中那些鮮艷奪目、層次豐富的色彩,一方面反映了這些民族對服飾色彩的自覺與把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時代及不同文化背景對色彩的崇尚。可見,北方少數民族服飾色彩特點,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區域關系。
四、審美情趣表達
如果說地理環境、生活方式是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形成和發展的客觀條件,那麼審美心理則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主觀因素,是在客觀必然和主觀需要基礎上的一種主觀能動的反映與創造。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一向以其鮮明的色彩、精湛的工藝、各異的樣式和獨特的風韻著稱於世間,其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極其豐富和多樣的。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生產力水平普遍低下,處在比較落後,甚至原始的社會形態和經濟文化類型中,反映到服飾的審美心理上,他們具有追求形式美、嚴格遵循對稱法則的特徵。這就使得他們的服飾帶有某種原始藝術的意味。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遵循形式美的對稱法則表現在服裝式樣的對稱,服飾上的鑲嵌、綉制的紋樣、圖形的對稱以及飾物的對稱等諸多方面。如以漁獵為生的鄂溫克、鄂倫春族姑娘喜歡穿著鑲嵌寬邊的對襟長袍。不僅整個袍子是左右嚴格對稱的,就連裝飾在袖口、衣襟、腰身、袍子的花邊也是嚴格對稱的。撒拉族婦女為兒童縫制的「百家衣」(用各色零碎布料拼接縫成),整件衣服色彩斑斕,但縫制者在拼接時仍特別注意到了圖案、花色的嚴格對稱。北方少數民族婦女的頭飾雖然多種多樣,但大多數遵循了對稱這一形式美的古老法則。這一法則在相對封閉落後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但從對稱形態的安排來看,絕大多數分布在垂直軸線的左右兩側,而很少分布在一條橫線的上下兩方。假如把服飾作為一種藝術品,那麼它有別於繪畫、雕塑或其他造型藝術,是一種活生生的將人與自然融合為一體的藝術創造。這種創造充滿了少數民族的智慧和藝術的靈感。因此,在審美價值上更給人一種不同風格與韻味的立體感和生動感。如果說我們在談到色彩和形式時,可以相對脫離服飾主體的話,那麼在感受不同民族服飾的風格與韻味時,卻不能忽略不同服飾主體的存在,以及他們與本民族服飾密不可分的關系。
五、吉祥圖案寓意
北方少數民族雖受歷史與環境的影響,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存在一定差異,但在服飾圖案上,卻表現出一種趨同的傾向,即取材於大自然,將大自然中的山川流水、飛禽走獸、奇花異草,隨手拈來,融入本民族的服飾圖案之中。這里除了沿用漢族服飾中常見的「吉祥如意」、「龍鳳呈祥」、「連年有餘」等深含寓意的圖案外,各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寓意深刻的圖案。滿族服飾中,常常將大自然中的花、鳥、蝴蝶等形象綉在服飾的重要部位,以簡練誇張的表現手法,採取均衡對稱的幾何圖形,構成主要紋樣,並用相關飾物作四周陪襯,形成嚴謹的圖形布局,使整個圖案紋樣和諧統一,形成較完整的裝飾圖案。回族服飾中,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禁用人物、動物、鳥蟲等形象,故常用花卉圖案與阿拉伯文字圖案,蒙古族服飾中的紅纓帽,其帽頂象徵太陽,紅纓象徵陽光。這些喻意不同的表達,反映了北方各族人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與崇尚。這里應該指出的是,在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還常常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圖騰崇拜。崇拜觀念往往是與某種自然動物的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遺留」甚至於某種禁忌有著直接的關系。正是由於這種淵源及歷史文化背景,產生了不同民族服飾各自不同的裝飾特點及其強烈的民族文化特徵。服飾圖案不僅可理解為一種藝術,更應理解為一種文化,它是中華民族行為方式和造物方式的反映,從這個角度上說,它屬於文化品類,它的存在價值由其文化本質所決定。北方少數民族的不同服飾圖案,有著不同的文化品格,並以不同的表達方式,使這種文化品格趨向藝術化,從而使原本普通的服飾行為具有了文明色彩,加深自身的社會化意義。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結構樣式、首飾造型、色彩表現、裝飾紋樣都有其歷史淵源和特定含義。它們或以形象,或以意指的方式在服飾上記載、傳遞了本民族悠久的歷史,以激勵和鞭策本民族的成員。
綜上所述,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反映的各種文化形態,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作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晶,它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徵的形成,既取決於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生活方式、技術水平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更取決於諸如民族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禮儀、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積淀。可以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表象中,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只有了解了與其表象相關聯的文化背景,我們才能夠真正了解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文化內涵,把握它生成和發展的客觀規律。
❹ 地理環境,生產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對服飾習俗的影響
服飾與地理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民族眾多。由於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生活
在各自不同環境區域中的各族人民,
身著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
無不
體現著所處的地理環境特色和民族風情
。
第一節
我國的服飾與地理環境
我國服飾紛繁多樣、
絢麗多采,
它不僅是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
也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服飾受氣候、人們的經濟活動、民族文化、社
會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規律。
一、服飾與氣候
服飾有抵禦寒暑、日曬、風雨、蟲咬等基本作用,因此在不同氣候條件下,
人們的服飾是不同的。
如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嚴寒,
人們在室外必需戴皮帽、
穿皮
衣或棉衣,戴皮手套、蹬皮靴,喜歡穿吸熱的深色衣服。而終年溫暖的海南及台
灣、
雲南、
兩廣南部的人們無需准備厚的冬裝,
絕大多數時間著淺色的輕薄夏裝,
出門戴各種涼帽。多雨的東部地區,人們需備雨衣、雨傘,而西北乾旱地區,則
無需雨具。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
帶,四季氣溫變化明顯,各族人民都
有按季節換衣服的習俗。
如達斡爾族所穿的傳統皮衣,
多用狍皮製成,
但各季選
用的狍皮不同①。藏族的袍子有長袖、腰肥、大襟、無兜的特點,夏季時人們只
穿左袖,或左右袖子都不穿,把雙袖束於腰間,冬季兩袖都穿上。藏袍適應了青
藏高原「長冬無夏、春去秋來」的高原氣候特點。
二、服飾與經濟活動
服飾的質料與式樣與人們的經濟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北方以游牧、
漁獵
為生的少數民族,
多以獸皮、
魚皮或毛織物為衣料。
如居住在東北三江平原的赫
哲族人民,長期以來以漁獵為生,他們的傳統服飾除用狍皮、鹿皮製作外,大多
用魚皮剪裁縫製成魚皮長衫、
套褲、
靰鞡、
手套、
裹腿等。
鄂倫春族以狩獵為業,
他們喜歡戴用去骨肉的完整的狍頭皮鞣製的狍頭帽,
這種帽子不僅保暖,
而且在
狩獵時也起到偽裝和誘惑獵物的作用。
在我國東部農業地區,
盛產棉、
麻、
絲等,
因此人們的衣料以棉、麻、絲織物為主,蘇綉、湘綉、蜀綉等中國名綉都出自絲
綢之鄉。
三、服飾與民族文化
服飾不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因此各民族的服飾,
都打上了鮮明的民族文化烙印。
如我國古代漢族有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
後來又
有占星術的五方觀念,黃為土色,象徵中央,青、紅、白、黑分別象徵東、南、
西、北四方,故以青、紅、黑、白、黃五色服飾為正色,只有帝王,官員才能穿;
平民百姓只能穿這些顏色調配出來的間色服飾。
滿族人民有尚白的習俗,
認為白色象徵純潔、
吉祥,
男女老少都喜歡白色服
飾。這種尚白習俗與其祖先生活的環境、原始圖騰、信仰等因素有關,他們生活
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生,生活中以流水、白雪、白雲為伴,因
此產生了尚白的習俗。
此外,
居住在東北的朝鮮族也盛行穿白色衣服,
素有「白
衣民族」之稱。
四、服飾與社會生活
服飾也受社會生活需要的制約,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職業、身份的
人們,在服飾上也有較大的差別。
人們早期的服飾無男女之別,
為上衣下裳,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
念的產生,服飾才漸趨多樣化。男子為適應戶外生產、狩獵、騎馬作戰的需要,
穿裙子很為不便,
逐漸被褲子所替代、
而女子主要是室內勞動,
保留了穿裙子的
習俗。為顯示女性體態優美,女子愛穿束腰的服飾。各種飾物也逐漸講究起來。
隨著審美觀念的增強,
服飾與年齡漸趨協調,
產生了不同年齡人們服飾上的
差異。如東鄉族婦女的蓋頭有綠、黑、白三種顏色,少女和新娘戴綠色蓋頭,中
年婦女戴黑色蓋頭,而老年婦女戴白色蓋頭。
從服飾上也可以區分人們的婚姻狀況。
如鄂爾多斯蒙古族已婚婦女穿特有的
坎肩,用鮮艷的綢緞縫成,再鑲上彩色花邊。維吾爾族
3
歲至
15
歲的女孩頭發
梳成無數條小辮,婚後才拆散,辮成兩條大辮子。西雙版納的傣族婦女,婚前多
穿腓紅色大襟短衫,下穿長褲;婚後改穿對襟短衫,著黑統裙。此外,不同職業
人們的服裝也不同。
五、服飾與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對服裝也有較大的影響,
如佛教僧人穿袈裟,
道士穿道
袍,
回族阿訇和各族穆斯林多穿與大衣長度相當的、
封閉式制服領口的「准白」。
六、服飾與文化交流
在國內外各族人民的交往中,
互相學習,
取長補短,
使一些國外服飾在我國
流行;同時,各民族服飾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款式。如清朝末年,我國大批青年
出國留學歸來,使西服開始在我國流行。
1979
年以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
斷深化,西服再次風靡全國,其影響之廣遠遠超過以往。建國初期,受蘇聯的影
響,雙排扣、束腰帶的列寧裝曾流行全國,被稱為「幹部服」,蘇聯婦女普遍穿
著連身裙——布拉基,也已成為我國婦女常見的夏裝。
西服傳入我國後,
我國人民取西服之輕便、
中式服裝之舒適的長處,
在日本
學生裝的基礎上加以改進,
形成深愛廣大人民喜愛的中山裝。
我國婦女在吸收各
族服飾優點的基礎上,
改變清代旗袍復雜僵直的輪廓,
形成了風格獨特、
線條明
快、穿著舒適的新旗袍款式,並在旗袍外加套西裝或背心、絨線衫等。
①立冬前後至春節前的隆冬,
人們穿毛長而密實的狍皮衣;
清明前後的早春,
穿掉毛輕暖的
皮衣;夏季用脫毛完畢的狍皮作衣服;秋季穿長新毛的狍皮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