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二地理期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
高二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一年,除了要把高一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及時應用到高二的學習之上,還得把高二的知識和技能逐步吸收和掌握,為高三復習打好基礎。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高二地理 期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地理期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1
一、太陽輻射與地球
1、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2、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釋放的能量
3、太陽輻射能的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4、太陽輻射波長范圍是0.15-4微米,分為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光,50%的能量集中於可見光。
5、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生物生長離不開太陽
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太陽輻射本身及大氣運動、水循環等為人類提供能源
為生產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二、太陽活動與地球
1、太陽外部結構的分層由里到外: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2、太陽活動:黑子(溫度比其他區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陽風
(光球層、周期11年)(色球層)(日冕層)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影響氣候;
擾動電離層,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甚至中斷;
干擾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兩極地區產生美麗的極光;
許多自然災害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如地震、水旱災害。
高二地理期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2
1、我國西北地區的范圍
我國西北地區大致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
在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東部是遼闊坦盪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
2、西北地區東西水分和景觀變化
水分自東向西遞減,景觀自東向西依次為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①乾旱的氣候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本區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②氣候異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為因素:①過度樵採②過度放牧③過度開墾。
在荒漠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常常起決定性作用。
4、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緣,由戰爭、瘟疫、過度墾耕導致。
近代:清內蒙古東南部,因為移民增多,農業對土壤的破壞力強於牧業
現代:20世紀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誤
5、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 措施
內容:①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
②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原則: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治沙相結合
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資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
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⑤控制人口增長
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氣候乾旱,風化和風蝕作用強烈。人為原因是: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綠洲退化嚴重,對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
A.人口增長迅速
B.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
C.為爭取區域內糧食自給,大力開荒種糧D.耕作技術落後,灌溉措施不當,出現次生鹽漬化E.水資源污染嚴重(錯)
(2)合理利用該處土地資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載畜量,防止過度放牧;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
為防治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我國正在上述地區進行巨大的生態工程建設為:營造「三北」防護林。
(3)乾旱是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並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為主的景觀特色。
(4)西北地區自東向西由溫帶草原逐步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體現了陸地自然帶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是由於降水自東向西減少而形成。
(5)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風力作用。
(6)導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或人為因素)主要有: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等。
(7)我國北方的農牧過渡帶,恰恰又是我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區域。主要原因是:
農牧過渡地帶生態環境敏感、脆弱而且最不穩定,人類利用也最不穩定,土地很容易產生荒漠化。
(8)雖然經過治理,個別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但從總體上看,特別是旱作地區和草原牧區,荒漠化仍在蔓延。
(9)新建和山西荒漠化的面積及原因比較:
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地表徑流少。山西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黃土土質疏鬆,地表植被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10)試從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國荒漠化分布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旱,日照強,溫差大,風力大;
②高原面積大,高山環繞盆地,沙漠、戈壁廣布;
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內流河為主;
④草原和荒漠為主要自然景觀。
(11)西北地區城市分布有什麼特點:呈環狀分布在盆地四周的綠洲上;
主要區位因素是:水源
關於沙塵暴
(1)呈片狀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
(2)沙塵暴分布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
①自然地理環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沙漠戈壁廣布;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夏季風難以到達,降水少(大部分地區少於200毫米)氣候乾旱;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大。
②人文地理環境:人口稀少,少數民族集中;交通不便;以畜牧業為主,經濟比較落後。
高二地理期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3
數字地球定義:
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虛擬對照體。數字地球將有關地球上每一點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標加以整理,然後構成一個全球的信息模型。人們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點、任何方面的信息,從而實現「信息就在指尖上」的夢想。
通俗地講,就是用數字的 方法 將地球、地球上的活動及整個地球環境的時空變化裝人電腦中,實現在網路上的流通,並使之限度地為人類的生存、可持續發展和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娛樂服務。
數字地球的技術基礎:要在電子計算機上實現數字地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諸多學科,特別是信息科學技術的支撐。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與高速 網路技術 、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技術、空間信息技術與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大容量數據存儲技術、可視化和虛擬現實技術、高性能計算能力。
1、信息高速公路與高速網路技術
一個數字地球所需要的數據已不能通過單一的資料庫來存貯,而需要由成千上萬的不同組織來維護。這意味著參與數字地球的伺服器將需要由高速網路來連接。
在Internet流量爆發性增長的驅動下,遠程通信載體已經嘗試使用10G/S的網路,而每秒1015byte的網際網路正在研究中。相信在21世紀將會有更加優秀的寬頻高速網供人們使用。
2、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技術
20世紀的遙感衛星影像,在衛星遙感問世的20多年解析度已經有了飛快的提高,這里所說的解析度指空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空間解析度指影像上所能看到的地面最小目標尺寸,用像元在地面的大小來表示。
3、空間信息技術與空間數據基礎設施
空間信息是指與空間和地理分布有關的信息,據統計,世界上的事情有80%與空間分布有關.空間信息用於地球研究即為地理信息系統。為了滿足數字地球的要求,將影像資料庫、矢量圖形庫和數字高程模型(DEM)三庫一體化管理的GlS軟體和網路GPS,將在21世紀十分成熟和普及。從而可實現不同層次的互操作,一個GIS應用軟體產生的地理信息將被另一個軟體讀取。
4、大容量數據存儲技術
數字地球將需要存貯1015位元組的(Quadrillions)信息。美國NASA的行星地球計劃EOS一AMI1999年上天,每天將產生1000GB(即1TB)的數據和信息,1米解析度影像覆蓋廣東省,大約有1TB的數據,而廣東才是中國的1/53。所以要建立起中國的數字地球,僅僅影像數據就有53TB,這還只是一個時刻的多時相的動態數據,其容量就更大了。目前美國的NASA和NOAA已著手建立用原型並行機管理的可存貯1800TM的數據中心,數據盤帶的查找由機器手自動而快速地完成,相信在21世紀,還會有新的突飛猛進。
5、可視化和虛擬現實技術
可視化是實現數字地球與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沒有可視化技術,計算機中的一堆數字是無任何意義的。數字地球的一個顯著的技術特點是虛擬現實技術。建立了數字地球以後,用戶戴上顯示頭盔,就可以看見地球從太空中出現。
6、高性能計算能力
地球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地球上發生的許多事件、變化和過程又十分復雜而呈非線性特徵,時間和空間的跨度變化大小不等,差別很大,只有利用高速計算機,我們今日和跨世紀的未來,才有能力來模擬一些不能觀測到的現象。利用數據挖掘(DataMining)技術,我們將能夠更好地認識和分析所觀測到的海量數據,從中找出規律和知識。
「數字城市」:
從廣義上說,是通過寬頻多媒體信息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資源並加以充分利用,建立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科技信息系統、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等子系統,通過發展信息家電、網上 教育 、遠程醫療,建設信息化社區,最終實現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面信息化,高中英語。
「數字化社區」: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數字技術將管理、服務的提供者與每個住戶相聯結的社區。這種數字化的網路系統?使社區的管理者與住戶之間可以實時地進行各種形式的信息交互,由於現代網路瀏覽器的先進性以及多態的表現性,加上各種網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而營造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虛擬社區。
「地球村」: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國際互聯網的使用,「數字地球」的產生,「縮小」了我們生活的空間,「縮短」了我們聯系交往的時間,使我們生活的世界成為一個全球性、同時性的「地球村」。
「數字化生存」:
我國IT界有關人士這樣描述未來普通人的數字化生存狀態:寬頻將代替電話撥號的窄帶方式成為家庭和外部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單晶元技術產生的數字產品會不斷豐富、滿足用戶高品質數字化生活的需要。所有產品通過有線網路或 無線網路 聯成一體並實現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資源共享以及自動化控制。
數字農業:
又叫智能農業、精細農業等,是把數字地球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的綜合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系統。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集約化。
高二地理期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相關 文章 :
★ 高二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 高二地理期末考試知識點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期末必備)
★ 高二地理大題必背知識點
★ 高二地理知識點總結整理
★ 高二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
★ 2018高二地理期末復習知識點
★ 高二地理必背知識點內容
★ 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地理必考知識點
★ 高二地理知識點最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