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習地理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哪些幫助
在「地理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個理念就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加學生的生存能力」為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實施。
一、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地理環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響深遠,可以說自然地理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作用,每一種日常生活又會受到多種地理因素的影響。
衣著方面。在講述到影響氣候的因子或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給同學提出生活中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則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學們討論總結之後,一些頭腦反應較快的同學則能舉一反三地調舉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區的居民服飾為什麼以白色長袍為主,我國藏族牧民則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藏袍等等。
行的方面。除了書本上學生掌握的「南船北馬」外,講到交通規則中的「紅燈停,綠燈行」之後,再適時地給學生提出「為什麼機動車的尾燈都是紅色的?」這個問題,盡管當時只有一部分同學能知道「因為散射的紅光最少!」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討論中,還有的同學能在課堂中舉一反三地把「消防車為什麼都是紅顏色?」解釋的合情合理。
至於食、住方面,同學們可以從氣候知識中了解「南稻北麥」、「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不同地區的民居特點更能給學生想像的空間。針對很多人家房頂的太陽能熱水器,提出「如何幫助家裡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角度?」的問題,根據推導、計算,學生自己總結出了一套解決的方案,輕松掌握了「不同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問題。
教學中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地理的學習內容,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充分適應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從中體驗學習地理的成功樂趣,樹立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生活中除了衣食住行外,還有許多很平常但學生感興趣的事情,把他們引入課堂,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講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自學後,我有意識地將一些身邊的事物與書上的知識聯結在一起,設計了幾個討論題,晚霞為什麼是紅的?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太陽已落山而天為什麼還不黑?夏天裡,陰天的夜晚為什麼比晴天的夜晚熱?討論結束後,分組回答與補充,在熱烈、快樂的氣氛中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為了鞏固成果,最後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回家和家長討論如何在冬季防治農作物的凍害發生。因為都是農村的學生,他們都積極的給我提交了討論結果,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本節課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和生活聯系緊密,具有實踐性和創造性,也給後面學習「氣候變暖」打下了基礎。
三、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一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典故和成語,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許多詩詞、典故、成語都和地理知識有關,在教學中適時的提出一些,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在講「經緯網」之前,我說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學生都知道這是偉人的詩,當時就來了興趣,講完後,學生都會心的露出了笑容:原來只有坐在赤道上的人才能「坐地日行八萬里呀」。在講「太陽輻射的能量分布時」,我當堂背誦了「兩小兒辯日」,讓學生再辯一回,當年難住孔老夫子的問題,學生也能迎刃而解,自然增添了成就感,連平時上課愛打瞌睡的學生都都興奮的舉手發言。
還有許多關於地理的成語也都能成為我們課堂的調味品,如滄海桑田、海枯石爛、風調雨順、日久天長、海市蜃樓、一瀉千里、百川歸海、一衣帶水、源遠流長、因地制宜、涇渭分明等。恰當的運用,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結合當地政府的經濟發展策略來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與生產的聯系十分密切。農業在地區間、部門間雖然差別很大,但都離不開當地一定的地理環境,而農業類型的選擇及農業發展方針與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說是對地理知識的運用,使學生體會地理對於生產建設的巨大作用,也是對「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體體現。
保護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是當今農業發展的主流,我們所在的秦嶺山區,是長防林工程規劃區,退耕還林之後,如何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針對我縣從「山地開發」政策到「退耕還林」政策的轉變,設計了相關的問題讓大家討論。作為農家子弟,討論的熱情很高,還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使命感。
五、把鄉土教材引進課堂
我們的家鄉剛好是在秦嶺—淮河這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上,兼容了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與植被、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耕作方式,在教學中用他們身邊的東西做示例,即引起興趣又利於理解。如在學習「垂直地帶性規律」時,我就用我們身邊的山來加以分析,通俗易懂,事半功倍。在講「地貌」時,用周圍山地的河谷地貌為示例,使學生很直觀的理解了「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貌」的抽象理論。
提倡「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感受到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在他們了解當地農業發展政策時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地理,從而產生學習地理的需要,消除學生對學習地理的畏難情緒。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⑵ 當地的自然環境怎樣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也破壞了自然環境,並且已經到了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地步。於是我們開始考慮如何協調人地關系,並重新審視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本文僅從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方面的影響加以闡述:
1.自然環境是人類生產的基礎。
自然環境為人類生產提供了各種資源,是人類生產的物質基礎。在各類生產活動中,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最強。自然環境提供不同的水、熱、地形等條件,便可以形成不同的作物和耕作制度。例如:中國耕作業"南水稻、北小麥,南甘蔗、北甜菜"的基本格局,主要由南北氣候條件的差異造成的。自然環境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力,從工業革命帶來工業布局的改變可見一斑: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工業所需動力多來自水力,故工廠多依河而建、分散布局;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使用使工廠向煤炭資源豐富地區分布,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工廠進一步向煤鐵資源豐富的地區集中,形成許多大工業區,如:魯爾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等。
2.自然環境要素的組合不同影響勞動地域分工。
在自然環境中,土地、水、氣候、礦產、能源的分布表現出很強的地域性,勞動生產的條件也就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從而形成生產勞動的地域差異,出現勞動地域分工。例如:中國北方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耕地面積較廣,光照較充足,但降水少、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水資源缺乏,煤、鐵、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豐富;南方地區多丘陵、平原面積較小,熱量充足,降水較多,水資源豐富,有色金屬種類多、儲量大。在這樣的基礎上,北方形成以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甜菜為主的農產品組合模式,且煤炭、石油、鋼鐵工業相對較發達;南方形成以水稻、油菜、柑橘、茶為主的農產品組合模式,且輕工業較發達,擁有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金基地,從而自發形成南、北方的勞動地域分工。
3.自然環境提供的資源的數量、質量影響生產規模。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產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它能夠影響農業的生產規模。例如:我國東北地區平原面積廣闊,人多地少,為農業的大規模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並有利於實現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因而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南方丘陵地區地形崎嶇,耕地面積小而且分散,很難實現作物的大面積種植,更難實行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所以南方雖然水熱充足、農作物單產量高,卻只能進行小規模生產,供應一部分人的生活需要,不能成為商品糧基地。自然環境對採掘工業部門生產規模的影響也較大。例如:中國山西煤層埋藏淺、厚度大、分布廣,所以成為煤炭基地;江蘇也有煤炭資源,但是較分散、儲量小,缺乏開采價值,許多煤礦上馬之後又紛紛下馬了。可見,自然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產規模。
綜合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影響巨大,它為人類的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並影響著勞動地域分工和生產的規模。雖然人類生產水平的提高使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逐漸減小,但是人類的生存、社會的發展仍需要從自然環境中索取所需的物質和能量,生活和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需要環境去容納、凈化,所以在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保護好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處理好人地關系,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⑶ 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有什麼作用
地理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所處地理位置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
1、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地理環境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又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建設的資源。
2、地理環境通過影響生產的發展,制約社會的發展。首先,地理環境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優越的地理環境可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獲得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加快社會發展速度;惡劣的地理環境可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勞動生產率較低,從而延緩社會發展速度。其次,地理環境制約一個國家生產部門的分布。再次,地理環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不同國家經濟發展的特點。最後,地理環境制約一個國家生產發展的潛力和前景。
⑷ 自然地理環境對生活的影響
地理環境之影響:
對生活:1.由於氣候的不同,會影響人們的心情與心態,比如非常酷熱的地方人們容易脾氣暴躁且易發怒;2.山區較多的地方不以交通建設;3.多雨的地方雨具較貴或者做工精良;4.氣候寒冷的地方人們容易得病,或者比較深沉不善交流...
對生產:1.主要是資源或能源分布不均,生產受原材料限制;2.缺水地區不已發展需水量大的產業,同理可得很多的結論.
⑸ 自然地理環境對生活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對生活的影響:
大理的氣候四季如春,按理說人們不用戴帽子或頭巾禦寒,但因風大,男子多用白布包頭,而女子的頭圍則護住了最易受冷的額頭,更是適應了這里的環境特徵。
身穿長袍,足蹬靴子是草原民族的服飾特色。高寒大風地區的人穿上袍子,再繫上腰帶,上下空氣不易對流,十分保暖。最有意思的是藏族人穿袍子露出一隻胳膊,這是因為高原晝夜溫差太大所致。穿靴子不僅是禦寒和上下馬利索,更重要的是靴子適應穿行在戈壁、沙漠上,有利於保護腿腳。木屐是為多雨地濕而備,在日本和中國的南方尤其多見。
概念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貌、氣候、水文、植物、動物、土壤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環境要素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其它自然要素作用的結果,同時又影響其它要素的發展。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⑹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有哪些
一、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1.由於土地、氣溫、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較早形成農業社會,使文化發展較早、較快.
2.盡管也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匯,但由於農業人口始終佔有數量上的多數和文化上的優勢,所以農業文化始終佔主導地位.
3.由於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環境的變動,並不能影響總體的農業生產,使文化的延續有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4.由於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1、由於地形地貌繁復,地理特徵多樣,造成文化多樣.
2、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不同.農業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區別.
3、各種文化區域之間經濟形態、生活方式、觀念形態不同,且接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三、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1、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中國文化獨自完成文明發生期(與其他文明的比較).
2、形成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結構,自成體系,與西方大異其趣.
3、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具備前後遞進、陳陳相因的延續性.
4、長期隔離和文化發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識.
(6)家鄉的地理環境對我們的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沒有一種外來力量能夠對中國文化形成挑戰。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雖然在軍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卻是被征服者。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均因為地理屏障,未能較深地影響到中國文明。反過來,同樣由於地理原因,中國也未能將自己的文化影響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的文化是全世界領先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後,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同時期漢朝與羅馬帝國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范圍內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間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難比較羅馬帝國與漢王朝。此外,一種文化必需與相應的地理環境相適應。
自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與華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頻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但中原對草原的影響始終不像對日本、朝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原、日本、朝鮮都是農耕文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影響更加容易,而草原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對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全盤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鑒。明朝後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開始強大並逐漸加強最中國的文化影響和滲透,而由於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這樣的影響始終非常有限,防線最終被穿破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雖然如前所說,中華文明由於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是閉塞的。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從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都被漢化了。例如現在的凳子就是從游牧民族傳入的,在南北朝時被稱為「胡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文化
⑺ 說說地理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作用
會影響人們的心情與心態、山區較多的地方不以交通建設。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
同「地理學」定義: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
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
⑻ 你家鄉的地形特點是什麼舉例說明當地地形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我的家鄉地形是平原,平原對我們當地的影響主要有:
經濟建設:1、有利於城市的建設和城市群的形成;
2、有利於工業建設和農業的發展;
3、有利於交通的建設;
人民生活:1、方便出行,利於不同地區人民的交往和交流;
2、為農民種植小麥和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提供條件.
故答案為:平原;
經濟建設:
1、有利於城市的建設和城市群的形成;
2、有利於工業建設和農業的發展;
3、有利於交通的建設;
人民生活:
1、方便出行,利於不同地區人民的交往和交流;
2、為農民種植小麥和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