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理解地理開放性特點

如何理解地理開放性特點

發布時間:2023-03-03 04:42:17

Ⅰ 如何開展開放式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一、更新教學觀念,大膽實施開放式地理教學
新課程標准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核心理念。融入新課標理念的地理教學,就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開放性教學為本位。「放」就是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究,讓學生問,學生答,學生歸納,但不是放任自流的「放羊」。開放式教學中,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承擔調控、指導的責任,把對學生開放的程度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圍內。在學習「鋒與天氣」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自由「活動」,用不同的形式向其他同學展示冷鋒、暖鋒、准靜止鋒的形成及其天氣變化特徵。學生們用畫圖、表演、辯論、演講等各種方式展現了他們的風采,把開放的思想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把開放的做法體現在整個課堂中。
二、開放性地選擇地理教學內容
地理學科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開放地理教學內容,教師要突破課本,駕馭教材,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靜態的教學知識靈活化、新穎化,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用地理知識去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在生活體驗中提升地理素養。
1、問題選擇的開放性
問題是思考的起點,質疑是創新思維的起點。開放式地理教學要將思考的過程還給學生,強調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出問題,通過探究得出答案。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宏觀廣闊復雜,其中不乏一些開放性的教學問題。例如,在學習洋流時,先讓學生看一段視頻或圖片,來自中國的2.9萬只黃色塑料玩具鴨因為遭遇強烈風暴隨集裝箱墜入太平洋中,形成一支龐大的「鴨子艦隊」,隨波逐流。這些玩具鴨會漂到哪裡去呢?有人14年後在英國海岸看到了它們,你相信嗎?讓學生在討論中去探索洋流的成因,去歸納洋流的規律。這種解答途徑和方法開放,答案也開放的問題,側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
2、熱點問題,更具開放性
從日新月異的生活中引入新鮮活潑的地理學習內容,讓地理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關注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能使學生學會從地理的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各種熱點和社會問題。例如,「玉樹地震」,「南方雪災」等自然災害,「上海世博會」「奧巴馬訪華」,「朝核問題」等社會熱點,!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海西經濟區」等區域協調發展策略##通過分析探討這些開放性「熱點」問題,把握主題,不僅能培養學生用地理學科的原理去解決!熱點」所凸現的問題的能力,還使學生的地理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以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生存能力,也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新課標理念。
三、開放式地理教學的實踐方案
案例教學將地理課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性學習。在講農業區位因素時,我「給」學生一塊農田,讓學生「當」農場主,各自選擇「搞」什麼農業生產活動?怎樣「搞」農業生產才能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在長遠規劃中還要考慮什麼問題?一個個由淺入深的問題「誘」學生深入到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活動,學生獲得了「自己」的知識、觀點或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與現實生活貼近的案例,學生容易理解也能學以致用,真正體會到學習地理的有用性。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自主地思考、自主地交流、自主地闡述觀點,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規律融入到具體的生活生產實踐中,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地理知識和提升地理能力。
四、開放性創新地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開放性是開放式地理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既反饋了地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又促進了學生的進步與能力發展,使學生從評價中得到成功的體驗,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開放地理教學評價要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全員參與。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評價,實現個體價值,是避免教學評價流於形式的有效舉措。
開放地理教學評價,還要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變化過程。我在教學中堅持為每個學生建立地理學習成長記錄袋,每個班挑選1~2,個得力的科代表,把管理權交給他們,指導他們具體操作,堅持學完一個單元進行一次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班級評價。平時,我以抽查的方式進行監控。在家長會上,我將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展示出來,讓家長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引導學生通過前後自身的比較,認識自我,彌補差距,增加自信。建立地理學習成長記錄袋,前期工作教師一定要親力親為,時機成熟後,才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學生自己管理。這樣,既可減輕教師的負擔,又達到對學生因人施教的教育目的和功效,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開放式地理教學是實行創新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深入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開放式地理教學體系的建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逐步嘗試、逐步摸索,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不斷完善和發展。

Ⅱ 地理學具有什麼性

1.綜合性。地理學科不只是反映組成客觀世界的某個單一要素,也不只是反映客觀世界的某種單一過程,而是從整體反映人類周圍的客觀世界——地理環境。
2.地域性。地域空間性是地理學科的核心內涵之一,也是地理學科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最本質特性。
3.開放性。作為地理學科研究對象的地球表層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它由若干自然系統、人文系統組成。地球表層系統及其子系統都不是封閉的,而是呈開放的態勢。地球表層系統與地外系統之間、地球表層系統內部的各子系統之間,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相交流。這種傳遞和交流導致地理事像千姿百態、千變萬化。因而人們對所有地理事物的認識也總處在不定性的變化之中。
4.實踐性。地理學科是在人類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發生並發展的,對地理環境的正確認識,來自於實踐、驗證於實踐,並通過實踐得以應用。

Ⅲ 舉例分析論述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與作用

以下分別以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以及古希臘的開放為例,來論證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與作用。
封閉:
中國東臨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青藏高原以及雲貴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礙, 給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方便的地理環境,封閉型的地理環境,農業型的經濟模式,如此的地理環境特點使得中國自成一個半封閉的、內向型的區域。使中國形成了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開放半隔絕的狀態。
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加上中國發達的農業文明,中國人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不願意與外界打交道。明清兩朝基本上是奉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致使中國很少接受外來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對封閉性,導致了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
開放:
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希臘本土三面環海,它,只有北部與歐洲大陸相連。 古希臘土壤貧瘠,糧食不能自給,所以要與其他地區人進行交易,愛琴海參差的海岸線為船隻提供了大批港口,並且海岸線特別的長。因此,海洋成了古希臘人的生命線,他們靠駕船捕獲海生動植物和進行遠航貿易以維持生活。古希臘多山脈,河流,島嶼星羅棋布,將古希臘人分割在相對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島上,促進了希臘城邦的出現與發展及其城邦制民主的發展。
正是古希臘如此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它的開放外向,同時也造就了希臘文化的輝煌以及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民主政體。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地理開放性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