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徵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1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包括: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氣候等.
2 、中國歷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體在公元前2 世紀遷到中亞了,其他各民族都沒有完全離開過中國.
3 、從境外遷入中國的民族是朝鮮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
4 、中國歷史上,除漢族以外,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都曾經建立過統治中原地區的政權,其中蒙古、滿族還統治過整個中國.
5 、商和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從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後,郡縣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國.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稱為尚書省.
7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級台階,慣稱為三大階梯.
8 、我國最低的內陸盆地是吐魯蕃盤地.
9 、中國疆域的基礎是在乾隆年間最終確定的.
10、中國的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季風氣候明顯;二是大陸性氣候強;三是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B.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C.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徵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一、疆域、政區
(一)注意從秦統一到清乾隆年間的疆域狀況,建立疆域變動的概念,區別目前國際法意義上的疆域觀念與歷史的疆域觀念。
(二)中國古代政區存在二級制與三級制度的交替情況,可重點了解清代的地方政區情況。
(三)省的出現及演變。元朝是一個轉折點。
二、民族、人口
(一)了解中國歷史上民族的融合與演化狀況,注意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觀念。
(二)人口的變遷。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人口數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南北人口構成比例的變化。歷史上的幾次人口的遷徙,注意在人口遷徙過程中伴隨著文化的交融。
三、地形、地貌
這本分內容中學已經學過,可以思考多元地形與多元文化的關系。
四、氣候 注意古代曾經有過溫度與濕度的變化
D.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意識或精神形成的基礎。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有一定的決定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終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多樣化,人們開始能動地利用地理環境,於是地理環境對人類具體活動的決定作用就逐漸減輕。生產力越發達,人類對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這一切都是以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為前提的。
中華民族棲息生活在北半球的東亞大陸,太平洋西岸。中國的領域廣大,腹地縱深,為中華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遠古時代,中國境內就有分布廣泛的人類活動。自公元前21世紀,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立。夏朝活動的領域以山西、陝西、河南交界處為中心。史書記載:「芒芒禹跡,亘為九州,經啟九道」1,反映了夏朝已經統治了范圍不小的地區。到了商代,其統治區域以今河南中部偏東黃河西岸為中心,東至海,西至今陝西,北達今河北,南抵湖北一帶。西周初年的封國,古史稱有「一千八百諸侯」。周王不斷分封,其統治區域南至長江以南,西至今甘肅,東北至今遼寧,東至今山東,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奴隸制國家。
經過商、周二代約13個世紀的發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至今川西高原和雲貴高原,東至海。此後的歷代中原王朝的疆域雖然時有盈縮,但基本的趨勢是逐漸擴大,逐漸鞏固,不少王朝都擁有過今天中國以外的疆域。如從西漢中期至西晉末年的400多年間,朝鮮半島的東北部曾經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區。自西漢中期到唐朝末年的千餘年間,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遠達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亞的威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終奠定了今日中國疆域的基地,形成了一個北起薩彥嶺、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東至庫頁島,擁有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統一國家。
1840年,帝國主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中國的大片土地,甚至連條約都不簽訂,憑借實力造成侵佔的既成事實。但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使國土免遭更大蠶食。飽經滄桑,慘遭分離的台灣同胞,1945年才回到中國的懷抱,在20世紀末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聳立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低懸殊的地勢以及東亞大氣環流系統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復雜而多樣的氣候,世界上有的氣候類型,中國大部分都有。
從農業生產觀點來看,從氣候資源光、熱、水的狀態來看,中國氣候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光、熱資源豐富。中國大部分領土屬溫帶,亞熱帶區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熱帶,最北部伸入亞熱帶,全國各地的太陽幅射和熱量都可滿足各種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二是水分分布不均。中國東南部受夏季風的強烈影響,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內陸區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這是東南部為農耕區,西北部為畜牧區的自然基礎。三山地氣候居多。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廣大山區的氣候條件對農業來說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種垂直氣候帶,氣候類型多樣,利於發展多尺度、多層次的立體農業,發展林、牧、果、葯等多種經營。
以上特點,有史以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受全球性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中國的氣候狀況還是有一定的變化。如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這兩方面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發展、民族的遷移、人口增長和文化的傳播等都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中華文化的滋生地不僅領域廣大,而且地形、地貌繁復,多條大江大河縱橫,為世界其它古文化區所罕見。
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我國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比前蘇聯和美國多一倍,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如此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多元化和中華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
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即中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這片七、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和沖擊平原,在古代曾是林茂草肥、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可供人類居住和農作。據土壤專家研究,黃土是一種有很強自肥能力的土壤,又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適於種植粟和穀子這類耐旱作物。中原的東部是華北大平原,這片由黃河泛濫沖擊而成的平原,土質疏鬆肥沃,含有豐富的腐植質和各種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氮、磷、鉀諸元素,是一片適宜種麥、黍、谷、粟、稻五穀的沃土。由於土壤細膩疏鬆,在生產工具簡單、鐵器還未運用的情況下,易於清除天然植被和開墾耕種。因此,黃河中下游一帶便成為華夏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適宜的地區,華夏先民在這塊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生活覓食、狩獵、放牧,進而發展農業,最早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原地區最早成為中國古文化的中心。
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據考古學家論證,長江流域是中華新舊石器文化遺址發掘數量僅次於黃河流域的地區,長江為孕育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經10個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一位,並且流量大,流域面積廣,資源豐富。當黃河流域因戰亂頻繁、大批文人學士和勞動力為了避難舉家南遷,以及墾伐過度、氣候轉向乾冷等原故導致農業漸趨衰落之際,長江流域後來居上,以巨大的經濟潛力成為人們糧食、衣被、財賦的主要供應區。可以說長江與黃河共同哺育了中華古老文明。至於嶺南的珠江流域、閩南濱海地帶、雲貴高原、台灣、海南島,更增添了這一迴旋區間的豐富性和廣闊性,中華文化延綿不輟,沒有出現埃及、巴比倫等古文化那樣的中絕現象,與這種優越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人們採取了不同的生產方式。中國歷史上早就出現了農業、牧業、狩獵、養殖、捕撈、採集、冶礦、手工業、林業等各種產業,成為了各地不同的物質基礎。與不同的生產方式相適應,各地的經濟、政治、制度也不盡相同,各地的發展也不平衡。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一般來說農耕民族依戀土地,重農輕商,居安思穩,保守平和。游牧民族遷徙不定,重牧輕農,勇猛好鬥。生活在近海濱的人民視海洋為財富的來源,致力於漁業和鹽業的開發生產,易於接受外來文明。西域的一些綠洲小國本身土地資源有限,但因位於東西交通的必經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業發達著稱於世。地域的差別,使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山海兼備的齊魯文化相異於「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晉文化不同於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長江流域而分處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於在濕潤東部發展起來的農耕文化與在乾燥的西部發展起來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徑庭。這些文化類型的形成當然更直接受人文因素的作用,不過,地理環境的多樣性、復雜性畢竟是中華文化多樣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著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劃分為大陸民族與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比較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也比較方便。又由於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故容易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陸國家,雖然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沿海島嶼,而其與海洋為伍的人民,究竟佔全部人口的少數,其人民本性仍然是大陸性格的。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大部分領土處於北溫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業提供了最適宜的條件,在黃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明。與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藍色文明相比,黃河文明是一種大陸文明。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政治思想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的。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石器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退路可供迴旋。其它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貫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高達四千至五千米。在生產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這些都可以說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
E. 20年中國地理環境改變了多少求大神幫助
進入90 年代以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全球變化研究的核心領域之一 [1] 。由於全球變化研究領域更為側重對地球系統的碳循環和生物多樣性變化的研究,因而對森林(特別是熱帶雨林)和濕地等類型的土地覆被變化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其實,另一種土地覆被變化可能對地球生命支撐系統的威脅更為直接,這就是有限的耕地資源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喪失。就這種變化來講,中國大陸在近 20 年來成為全球最為突出的地區。考慮到下個世紀初人口高峰到來時中國農業所面臨的壓力,耕地資源的變化無疑是影響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1 耕地數量變化的總體趨勢 與淡水資源一樣,土地資源屬於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資源,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受到來自各方面需求的壓力不斷增大。特別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在這種需求的壓力下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質量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耕地資源變化總體趨勢表現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轉變,總面積持續減少。在「誰來養活中國」的論爭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機之背景下,耕地損失的問題引起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 [2、3] 。我國政府為了遏制耕地持續減少的勢頭,提出了以行政區「耕地總量平衡」為目標的耕地保護政策。 對於我國耕地總量,一直缺乏權威的數據。比較長的時間序列數據是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 [4] 。根據統計局的資料,我國耕地面積在 1957 年達到高峰,其後經歷了一次大幅度的減少。第二次大的滑坡發生在 1965~1977 年;第三次 1980~1988 年;第四次從 1992 年持續至今。改革開放以來耕地減少的速度是 60 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時間。根據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和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計算 [5] ,1978~1997 年累計增加耕地 1140萬hm 2 ,累計減少 1605萬hm 2 ,兩者相抵,凈減少 465萬hm 2 ,佔耕地總面積的 3.5%,相當於整個江蘇省的耕地面積。這段時間平均每年凈減少耕地 25萬hm 2 ,而在此前的 10 年 (1968~1978) 間,平均每年凈減少 16萬hm 2 ,速度明顯加快。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 20 年間,耕地總量平衡中只有 1979、1990、1995 和 1996 年新增耕地面積超過了減少的耕地面積。但凈增面積有限,不超過 10萬hm 2 。凈減少最快的是 1984~1988 年,年均減少 55萬hm 2 ,其中 1985 年是減少最多的一年,達 100萬hm 2 。1993~1995 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凈減少近 40萬hm 2 。 如果僅從全國尺度考察耕地總量變化,會忽視一些重要的現象。從耕地面積變化的空間分布上看,凈減少最快的一是廣東、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北京、天津及遼寧等沿海省份;二是陝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盡管從全國的趨勢看個別年份耕地面積是凈增加的,但這些自然條件較好的省份自 1978 年以來一直維持著凈減少的趨勢。那些自然條件較差的邊遠省份,如內蒙古、黑龍江、新疆、雲南、廣西、貴州、甘肅、寧夏等省,1988 年以後耕地卻基本上是凈增加的。個別省份,如內蒙古和黑龍江等,增加的幅度還比較大。耕地面積變化的這種區域差異,說明在我國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中,生產力較低的耕地面積的增加,在數量上部分地抵消了優質良田的減少,因而掩蓋了問題的實質。 2 耕地數量變化的構成和分布 1988 年以來,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每年公布耕地增減的統計資料,被認為是這方面比較權威的數據。根據該局 1988~1995 年的數據分析,8 年中增加的耕地主要來源於荒地開墾,占 76%;農業結構調整和復墾所佔的比例較小,分別為 13% 和 11%。在損失耕地的構成中,農業結構調整,包括轉變為果園、魚塘、林地及草地的耕地,佔有最大的份額,為 62%。其次為非農建設佔地,占 20%。自然災害損毀(風蝕、水蝕、沙壓、洪澇)的耕地面積占 18%。 新開墾的耕地主要來於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新疆、雲南、黑龍江、內蒙古及廣西等省 8 年間荒地開墾面積最大,佔全國開荒總面積的 60%。有趣的是,這幾個省份也正是災害毀損耕地最為嚴重的地區。從結構調整佔地的情況看,果園和魚塘佔地問題較為嚴重的省份包括廣東、江蘇、遼寧、湖北及陝西等,主要是東部和中部地區;而退耕還林還草的耕地佔總耕地面積最大的省份有內蒙古、陝西、新疆、西藏和雲南,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非農建設佔地比較嚴重的地區明顯地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為中心的東部沿海地區,此外,湖北、河南及安徽等中部省份也比較嚴重。值得注意的是,在 1988~1991 年期間,沿海 12 個省份非農建設佔地在全國此類佔地中的比重維持在 40% 左右,而在此後的 4 年,比重上升到 50%~55%。 3 增減耕地的質量差異 如果只從數量上比較耕地面積的增減,不能充分說明目前發生在我國的耕地問題的實質。實際上,在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農業文明而且人多地少的國度,尚存的可開墾宜農荒地資源已十分有限。因此,近年來新增加的耕地主要是生產力較低的邊際土地。這些耕地產量低而不穩,退耕的危險很大。此外,由於人口與耕地在空間分布上高度相關,損失的耕地,尤其是非農建設佔用的耕地,主要是優質的農田。這些耕地往往含有很高的物化資本。從以上所述耕地面積變化的地理分布上,也可以看出這些問題。 為了說明近年來我國耕地變化造成的農業生產力的損失,我們按增、減耕地所在地區的糧食單位面積平均產量進行了大致的估算 [6] 。1988~1995 年間,我國新增加的耕地面積為 39萬hm 2 /a,減少 60萬hm 2 /a,比例為 1∶1.54。按增減耕地所在省份和所發生的年份糧食平均產量水平估算,新增加耕地貢獻的糧食為 143萬t/a,減少的耕地造成的糧食損失為 236萬t/a,比例為 1∶1.65。假如將空間尺度縮小到縣,這種估算就更加接近於實際情況。1980~1994 年間,我國耕地凈增加縣份增加的耕地總計為 10萬hm 2 /a,凈減少的縣份減少共 44萬hm 2 /a,比例為 1∶4.4。按增減耕地所在縣份 1990 年糧食平均產量水平估算,耕地凈增加縣份貢獻的糧食約 424萬t/a,耕地凈減少縣份的糧食損失為 3216萬t/a,比例為 1∶7.6。實際上,採用所在地區平均產量水平來計算,多數情況下是過高地估計了新增耕地而過低地估計了損失的耕地的生產水平。但無論如何,這一估算說明,假如只是從總量增減平衡上來衡量我國的耕地問題,可能會舍本求末。 4 耕地變化的驅動力分析 在改革開放後的 20 年中,我國耕地面積的變化與經濟波動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圖 1)。首先,從全國耕地總量的變化曲線上看,以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度提高為特徵的經濟鼓動期都伴隨著新一輪的耕地總量滑坡,而經濟調整期則出現耕地損失減緩的勢頭。與固定資產投資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非農建設佔用耕地的情況。以這個時期中耕地減少幅度較大的 1992~1995 年為例,以省級數據計算的兩者的相關系數高達 0.85。非農建設佔地對固定資產投資較為敏感,某種程度上說明我國城鄉的建設用地效率低,不夠集約。如果把單位固定資產投資佔用耕地的面積作為評價用地效率的指標,我們發現,用地效率較高的省份大都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區,如京、津、滬、吉、粵、魯、閩等;城市化水平低的省份往往用地效率也低,如藏、皖、豫、黔、滇、桂、陝等(表 1)。鄉鎮企業在空間布局上的分散是造成非農建設佔地多的一個主要方面。全國鄉鎮企業集聚在城鎮的只佔 8%,其餘分散在農村 [7] 。以省級資料做比較,發現鄉鎮企業分散程度高的省份用地效率就低(表 1)。
F. 地理變遷
從地球形成後的幾次大的構造運動來找吧
那樣對於了解氣候和地質方面都比較好的
G.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H.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中國地理環境對於開放或封閉的影響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加上中國發達的農業文明,中國人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不願意與外界打交道。
實例
1.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其錯過的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就是從那時起漢民族開始走下坡路。間接導致明朝的滅亡。
2.清朝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致使中國很少接受外來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對封閉性,導致了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
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
1、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開放或封閉。
2、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地理障礙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3、自然地理環境並不是決定開放與否的唯一條件,海洋也不是開放的唯一途徑。
I.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對文化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類社會初期,它的影響甚至是具有決定性的,中國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是如此。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
⑴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約佔全國土地面積65%。海拔500米以下的僅佔全國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卻佔25、9%。全球超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國即有7座。我國地勢的總體走向是自西向東依次遞降,呈現落差顯著的、三級台階式的地形、地貌。中國的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⑵氣候環境
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到西北由濕潤、半乾旱到乾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依次遞變。季風氣候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大陸性氣候強。表現為冬夏兩季平均溫度與同緯度其他地區或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冬季低於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於同緯度地區,氣溫年差較大。
⑶中國地理的多樣性特徵:幅員遼闊地形地貌無所不包;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地區聯系在一起。黃河、長江貫穿三大階梯之中,溝通中國大.陸的東西。而漢水、淮河則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雲貴。中國大陸遂成為一個整體。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山脈眾多,但無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實際上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過人群交流的。
二.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⑴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影響
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不同的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境內地理環境的多樣化,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差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⑵歷史地理環境對「多元一體格局」的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相對優越,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大量漢族(華夏族)人口不斷從黃河流域遷往南方、西北、東北各地,文化上的優勢和數量上的多數是這些移民最終成為遷入地區的主體人口,他們所傳帶的文化自然也成為遷入地的主體文化。當然,傳統文化也吸收牧業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形成了中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多元一體格局。
⑶歷史地理環境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
J. 第四紀時期中國的地理環境有哪些變化
中國北方有了早更新世泥河灣動物群,中更新世周口店動物群,晚更新世薩拉烏蘇動物群。出現了鄱陽、大姑、廬山與大理4個亞冰期。現代冰川覆蓋總面積約為163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我國的現代冰川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北坡)、昆侖山、天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的一些高峰區,總面積約57069平方公里。大量礦物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