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怎麼學好地理成為好學生

怎麼學好地理成為好學生

發布時間:2023-03-08 15:04:33

㈠ 初一地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初一學好地理的方式如下:

一、自編順口溜記憶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有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記得慢、忘得快,如果編個順口溜識記,則會記得快,忘得慢。如南亞地理中,講到印度的物產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可編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在學慣用NSWE幾個字母分別表示經緯度時,學生對這幾個字母很容易造成混淆,張冠李戴,可編為北N南S、西W東E。也可讓學生自行編順口溜,將較好的順口溜在班上推廣應用。

二、學會概括

有的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亞地型復雜,可用八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四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我國季風氣候的優點可概括為:預熱同期。

三、對地理的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抓住重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公式、定理那樣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和要點,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就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不是工業產品。例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才是自然資源。例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所以他不是自然資源。

四、有效地體現"地理的特點:地圖和理論的結合,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部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存在嚴重的錯誤認識,認為背背成績就會很好,那是大錯。因為地理是地圖和理論的結合,也就是說要在理解好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養成看地圖、記地圖、畫地圖的良好習慣,使所學內容有效地落實在地圖上。

五、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㈡ 怎樣學好地理

怎樣去更好地學好地理?以下是我整理關於地理的學習方法,希望幫助到你!

一、地理簡單介紹與分析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系,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

學習地理,首先就要對所學的內容多動腦筋,想一想:“它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這樣”等等。然後,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怎樣學好地理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要知道所學習的那個區域在什麼地方?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系。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3)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產生的原因。比如,為什麼一個地區同另一個地區有差別,為什麼有些地區又很相似??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帶來的影響。是有利,還是不利。

要認識學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覺地對待學習。我們要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不具備中國地理知識是不行的。試想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點不懂,何以動手去搞建設?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樣不行。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系,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環境有關系。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系,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信息,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煉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二、生物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21世紀是生物科學不斷重新的世紀,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生物課程已被越來越重視。它是一門發展更新而且比較快的的學科,與語文等基礎學科有許多不同之處。生物學的內容十分豐富,許多學生起初對生物挺喜歡,但隨著時間推移和學習難度的增加,有一部分學生開始厭學。要想讓學生長期愛學生物,學好生物這門科學,關鍵在於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讓生物教學充滿活力。

一、上好第一節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在驅動力。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課至關重要,它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我在為學生上第一節生物課時,將學生帶到大自然,在適當講述生物的有關常識和與人類的聯系,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面對伸手可觸的各種生物,看一看,摸一摸,仔細觀察不同生物的外貌,然後提出“你們看生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你知道它們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每一部分部分各叫做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樣,一開始就通過感性接觸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感官,使其很快“進入狀態”,消除對生物學的隔膜和畏懼,保持初始的亢奮情緒,輕輕鬆鬆地開始生物學的學習。

都會產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慾望。針對剛才組裝時的操作進行提問,讓回答較准確的學生上台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快速掌握該知識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愛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的習慣,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二、培養主動參與意識,保持長久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使課堂的主人,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去思考、探索,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生物學科是一門實踐操作很強的學科,應該說生物大多數只是實在實驗探究中學到的,實驗對於學生來說很重要。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是一個能力、理解思考和觀察、驗證於一體的過程。例如在學習種子萌發的實驗的探究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己通過看課本做探究實驗,告訴學生探究實驗的注意事項,學生做的實驗想法更車富。我把後來他們做的實驗結果作比較,要他們互相討論,介紹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讓學生在“博覽”中欣賞’作品’,品味成功的快樂。在參與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陶冶性情,解放心靈,感受到生物學不是一個神秘的難以接近的傢伙,利用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快感的的過程,使學生和生物的距離拉近了,使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想學習生物,愛學習生物,這就促使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形成。學生從開始對各種生物知識一無所知。到認識生物,從而去了解生物,完成生物學的學習,主動參與課堂實踐。

在實驗過程中,我還有意識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學生養成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這樣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興趣

創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取長補短,對少數學習成績優秀而又愛好生物的學生,可以組織生物課外活動小組。通過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鞏固生物基礎知識、實驗操作技能,開闊眼界,增強學生對生物這門科學的興趣的興趣。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容可以是利用課余時間對某一實驗的改進,用還可以讓初中生學習一些簡單操作與實際生活有關的實踐活動,例如:學會如何嫁接,扦插,如何給果樹人工授粉當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某個問題時,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就更能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

總之,生物學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操作為核心,創造性地設計教學,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讓生物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三、如何學好地理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系,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

學習地理,首先就要對所學的內容多動腦筋,想一想:“它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這樣”等等。然後,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要知道所學習的那個區域在什麼地方?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系。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3)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產生的原因。比如,為什麼一個地區同另一個地區有差別,為什麼有些地區又很相似??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帶來的影響。是有利,還是不利。

要認識學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覺地對待學習。我們要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不具備中國地理知識是不行的。試想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點不懂,何以動手去搞建設?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樣不行。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系,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環境有關系。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系,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信息,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煉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㈢ 地理怎麼才能學好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系,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

學習地理,首先就要對所學的內容多動腦筋,想一想:「它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這樣」等等。然後,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系,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環境有關系。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系,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信息,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煉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㈣ 如何學好地理

學習地理,我們可以通過通過各種有意義的地理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同學們獨立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達到豐富知識、培養技能、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這樣課堂內外結合,因地制宜地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特別有利於我們的全面發展。下面我就同大家聊聊關於如何學好地理,希望有所幫助!

一、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地理?怎樣學好地理?這是我們全體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必須認真思考的。

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學好地理可以使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面貌,了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的差異,了解世界各國的民族風情、秀麗河山,幫助大家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日月星辰為什麼東升西落?為什麼有些地方山嶺眾多,有些地方地勢坦盪?有些地方荒無人煙,而有的地方人口稠密?為什麼南方山青水秀、流水潺潺,而北方山峰雄偉,河流乾涸等。

古代人們形容人的知識廣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好地理,使我們加深認識家鄉的、祖國的、世界的地理環境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更好地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有利於人類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怎樣學好地理?學習好地理的 方法 很多。通過對學生學習地理的調研, 總結 出下列步驟可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一)學習什麼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城市分布的人文地理內容?是區域地理,還是綜合地理?

(二)在什麼地方?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政區位置等,要搞清所學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與聯系,要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球儀,通過讀圖、填圖、繪圖等辦法得到鞏固與提高。

(三)為什麼有這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要知道某一區域中為什麼有某種地理事物或某種地理現象及其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學習時應認真聽課,特別注意老師的啟發、引導與指導的內容,結合課本「想一想」「讀一讀」「做一做」,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認真觀察、探索、思考,用發散性思維創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及規律。

(四)將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現象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聯系在一起進行考查。將地理現象與人類 社會實踐 聯系在一起,分析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

(五)掌握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好人類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例如,人類怎樣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怎樣防禦自然災害,減少或免受損失?怎樣保護環境,使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習地理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圖、圖表的技能與方法,學會用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理清地理區域的差異性和相關性。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然和社會地理現象,多動腦去想一想、多動手畫一畫、做一做,多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多參與地理研究性學習,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多看地理節目,多收集有關地理信息,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才智,使自己對大自然奧秘產生極大興趣。在學中用,用中學,這樣一切地理現象和社會現象將迎刃而解了。

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

同學們從小學開始,就已了解到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圖不但展示了各個區域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布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不會閱讀地圖是無法學好地理的。那麼應當怎樣閱讀地圖呢?

一般說來,閱讀一幅地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第一步,認識地圖。這是閱讀地圖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課上老師一定按這樣的步驟教同學們認識地圖:

1,在各種地圖上判斷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位置。

2.通過對比例尺的運用量算地理事物間的大致直線距離。

3.了解各種表示地形的圖,從而推斷地勢的大致起伏狀況和主要地形的特徵及分布。

4.通過對各種圖例的了解,在地圖上認識和查找各種地理事物。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知道「認識地圖」的意思就是要能夠在各種地圖上判方向、量距離、明高低、識事物。這項讀圖基本功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圖。在認識地圖的基礎上,同學們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自行根據課文有關文字內容對地圖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了。

閱讀地圖時,要盡量將有關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實在圖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們的空間分布情況。必要時可以用紅藍鉛筆進行描繪。如海岸線描繪成藍色,地區之間的分界線描繪成紅色,山脈走向按文字注記描成紅色等。例如學習我國北方地理時,就可在「我國北方」的地圖上了解以下幾項內容。

1.從多種角度如全國、緯度、海陸、山河、鄰國等,來判斷我國北方所處的位置。

2.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和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電站。

5.主要礦產分布。

6.主要工業部門和工業城市。

7.主要鐵路線及港口等。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一一落實和查找,對我國北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不應離開地圖去死記硬背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這樣學到的地理知識就容易鞏固。如果同學們能夠和語文課、政治課、歷史課上所學的內容相聯系,那麼讀地圖的興趣就更濃。

第三步,分析地圖。這是閱讀地圖的較高要求了。

認識地圖,熟悉地圖,只不過是從外部表面現象上認識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圖是要對這些表面現象進行具體分析,以便加深對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理解。

例如,結合課文內容閱讀「西亞和北非」圖,可以分析出從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最近水道,從而加深了解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沖,了解了蘇伊士運河連結的海洋··一得出本區是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對「五海、三洲、二洋」之地的戰略地位有了突出的印象。

通過對波斯灣沿岸的石油資源分布的觀察,會對該地區石油在世界上所處的重要地位有明確的認識。

循著「石油的海上運輸路線」,可以了解四個海峽和一條運河在海洋運輸中的重要性。

又如,我們通過文字介紹,知道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工業、金融、商業、對外貿易、科技信息等方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通過讀圖分析,我們還可以對上海有更深人的了解: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東部 ,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周圍農業基礎優越。

3.上海瀕海臨江,地處我國「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

的交匯處,又有腹地廣闊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了遠洋、沿海、內河、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方式,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

20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向世界宣布開發、開放浦東(上海市黃浦江以東),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設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的飛騰。同學們,這樣「圖文結合」學習地理,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閱歷史書籍,還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漁民在江中用竹編的「息」 捕魚 捉蟹,吳淞江下游一帶有「雇讀」之稱,後來「息」演變成「字息」(繁體字),這就是上海簡稱滬的由來。相傳戰國時春申君黃歇疏鑿黃浦江,故又稱「春申江」,上海又有一個別稱「春申」,這就是「申」這個上海別稱的由來。

當然,以上只是介紹了閱讀地圖的一般方法。各種各樣的地圖包羅萬象,每一種都有一定的閱讀技巧。在有些地圖的下方,還附有讀圖提示和要求,這些往往是讀圖的重點所在,帶有導向性質,千萬不可忽視。閱讀地圖學習地理知識,在於通過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三、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從漫長的地質時代到未來,從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間,從國際上的種.種新聞到身邊的天氣變化……和地理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太多了。如果同學們能夠利用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知識,或者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會更加生動活潑。

地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地理課外活動有些可以在校內開展,有些可以在校外開展。地理課外活動的形式有豐富知識性質的,有動手操作性質的;有全體同學參加的,有個別自願參加的;有普及型的,有提高型的。歸納起來,地理課外活動有以下兒種。

(一)觀測預報。主要內容有氣象、物候觀測預報,天文、地震觀測預報,環境觀測預報等。

例如,用家用溫度計測量早、午、晚氣溫並記錄下來與當日氣溫部門發布的數據對照;還可用地溫計觀測地溫;用空盒氣壓計觀測氣壓;用小旗、樹枝、炊煙、大樹等搖動狀態估測風力。

時間長了,有了積累,就可以試著做補充天氣預報。還可以觀測星空,認識恆星、行星、星座、彗星;觀測日食、月食等各種天文現象並記錄或拍照。不間斷地觀察井水的情況、動植物的情況,可以發展地震前兆。注意觀察某些敏感花草、樹木的變化,可以發現環境質量狀況的變化等等。

(二)考察旅遊。主要指在老師帶領和指導下進行地理野外考察或旅遊活動。如地貌類型的辨認,地質構造的觀察,礦物和岩石的判斷,土壤植被類型的辨認,河流湖泊的觀察,海岸類型的觀察,名勝古跡、奇峰異洞的探訪等等。

(三)參觀調查。主要是指對人文、經濟活動的參觀調查。

例如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工廠、礦山、碼頭、農村、牧區、車站、飛機場、博物館、展覽會進行有目的的參觀活動,以及鄉土地理調查、環境質量調查等等。

(四)製作和操作。主要是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如製作礦物、土壤、岩石標本;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製作火山構造和地震構造模型;製作等高線原理教具;製作 乒乓球 地球儀;製作課堂教學用的投影圖片;利用電腦演示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程序編制和操作等。

(五)閱讀寫作。主要是對地理科普廣播、電視的收聽收看;地理雜志、書籍的閱讀;地理小論文、地理調查 報告 的撰寫;地理櫥窗、地理畫廊的布置;地理 黑板報 、牆報的編寫設計一等等。

(六)競賽演講。主要包括各種地理知識和地理演示和操作的競賽。如國情知識、環保知識、氣象知識、世界地理知識、鐵路航線知識的競賽活動等。

(七)集會游戲。如組織地理晚會,表演與地理有關的文娛節目,舉行地理猜謎活動,舉行拼圖游戲,舉行與地理知識有關的郵票展覽等等。

㈤ 中學生怎樣學好地理生物

地理和生物都是初中的學習科目,那麼,在中學階段,我們如何才能學好地理和生物學呢? 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快來看看吧!

學好地理的方法

一、加強對各類地圖的應用

1、上課前一定要准備好地理課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圖冊。

2、一邊聽課一邊把學習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圈點下來。如:學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麼,地中海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在地圖上找到並落實下來。

3、動手繪制示意圖

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制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要求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4、復習時應以地圖作為知識載體,常看地圖,多讀地圖。

二、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三、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學好地理學習方法

學好生物的方法

一.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二.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其他

1.時間比較寬松的時候,如假期可先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始重點學習。(相聯系的部分也能培養興趣)

2.平時利用網路全書查找不懂的事項。也談生物學習方法眾所周知,生命科學是二十一世紀發展最快的科學,而且生命科學將成為將來決定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最為重要的科學制高點。學好生命科學,對於同學們在將來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和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那麼,在中學階段,我們如何才能學好生物學呢?

一、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同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 X 和加減乘除運算,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既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二、弄清知識內在聯系「瞻前顧後。」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在比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一下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三、深刻理解重點知識 讀書做到「六個W 」 對於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考「六個W 」,這六個W分別是: Who(誰或什麼結構)、What(發生了什麼變化或有什麼)、How(怎樣發生的)、When(什麼時間或什麼順序)、Where(在什麼場所或結構中發生的)、Why(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大家在思考中經常將這六個W連起來思考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滿足所有的好奇心

學習的答案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里,

考試的答案就在我們的人生里。

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稱得上是舉世無雙的經濟學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的股市往往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上下波動。所以,股民的眼睛一直盯著他的金口。從柯林頓

政府一直到布希政府,他作為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一手掌管了美國的利率、國際金融流通、貨幣發行等重要工作。格林斯潘的名字在全球金融界和企業界無人不曉。

格林斯潘是紐約大學的畢業生,是紐約大學的驕傲。所以,每次招生的時候,學校總是把他的名字推到前面,吸引優秀學生入學。我是紐約大學的學生,為有這么傑出的校友而感到非常自豪。當年教過格林斯潘的愛涅斯特·克魯諾教授至今還在講台上教我們。他回憶說:「當時他還不能算是好學生。有點傲慢,不怎麼用功。」

艾倫·格林斯潘上大學的時候,沒有搞好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克魯諾教授說:「那時的格林斯潘並不怎麼聰明,知識也不多,還缺乏人情味,往往當著大家的面斥責自己的同學,使他們下不來台。」克魯諾教授說到這兒,又補充道;「當然啦,學生時期嘛,誰都可能傲慢。他現在可不一定那樣。上了歲數了嘛,見多識廣會有長足的進步。」

學著營銷學,又不會數學,加上缺少人情味兒,也不會交朋友。就這么一個人,怎麼當上美聯儲主席的呢?學校成績當然決定不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但是,美聯儲主席可是世界性的經濟專家呀!

更有趣的是,朱利葉音樂學院也說他是他們學校的畢業生。艾倫·格林斯潘怎麼能同時上兩所大學呢?也許和我一樣,他上的是朱利葉音樂學院的晚間班。不管是白天班還是晚間班,朱利葉音樂學院是一所世界一流的音樂大學。這所大學治學嚴謹,在整個學界都出了名的。紐約大學的課程要求也非常苛刻。能夠同時上這樣的兩所大學,看來當時他的確是個很有實力的學生。

我也是同時上這兩所大學的學生。白天上紐約大學商學院學習,晚上到朱利葉音樂學院授課,所以我能夠體會到他當時的緊張生活。艾倫·格林斯潘在大學時期就讀於克魯諾教授的門下,雖然營銷學沒有學好,成績不盡如人意,但他分明是掌握了學習技術的人。

有一句成語叫「多才多藝」,美國也有一種說法,「文藝復興的人」。文藝復興專家德國的布魯哈特博士在《文藝復興和完美的人》一書里,對「文藝復興的人」有這樣一段描述:

文藝復興時代創造了完美的人。這種完美的人在社會公眾場合發言的時候,會用優雅的語言。他們會作詩,會彈琴,會畫畫,但是決不在這些事情上花很多時間。文藝復興的人能夠寫一些秀美的文字,能用許多國家的語言寫信。他們會騎馬奔跑,也會使用刀槍,知道怎樣保衛自己的城市和婦女。他們會揚帆打魚,也會開軍艦赴戰。他們會做生意,但絕不談錢。他們常常穿著干凈的衣服,但是決不過分打扮。

我想,艾倫·格林斯潘也是「文藝復興的人」。

按我國的考試制度,每門課都優秀才能上大學。這種制度正在受到批評。無條件地要求每門課都要優秀的教育制度,只重視升學考試,無視學生的特長,事實上的確存在問題。「多才多藝」的人,對各門功課都會學得既有趣又容易。所以還不能全盤否定「每門課都要優秀」。對於懂得哲學的青少年來說,高中的邏輯或高考的數學題都是很簡單的。懂點哲學,會成為學習藝術、社會、經濟、歷史等課程的良好基礎。

一門課學得很好的人,在學習其他技術或知識的時候,也具有很快就能學好的能力。學習不能偏科,不能光揀容易的、自己感興趣的學,什麼課都要學,還要把各門課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斯坦威」是世界上最高品牌的鋼琴。創造這一品牌的斯坦威先生曾做過音樂與學校成績的調查。據他的調查:在IQ檢查中,學過樂器的孩子表現出了很高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數學推理能力。在我國,一般的家庭都為孩子購買樂器讓他們練習。只要孩子們不覺得厭倦,這對學習是很有好處的。據斯坦威的調查,學過音樂的學生和沒有學過音樂的學生相比,一般來說,前者的學習成績比後者好得多。學音樂,一天至少耗掉兩、三個小時,怎麼能說它有利於學習呢?

在中世紀,音樂屬於數學。學習作曲的人還把音樂當作數學來學習。首先培養這么一種能力:一邊看著樂譜的音符按鍵,一邊從數學的角度分析發出來的聲音。用數碼分析聲音,有利於代數的學習;用圖畫分析聲音,有利於幾何的學習。音符是讓你用指頭表達一種感覺或想法的指令。理解語言符號的能力,就是學習英語、法語等語言的基礎。學習鋼琴,可以養成每天堅持學習的良好習慣;可以養成連續坐幾個小時的耐性;可以養成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的責任感。

當然也有收不到上述效果的。這里有兩種人。一種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學習鋼琴的;另一種是隨大流學習鋼琴的。

為什麼彈鋼琴的鍵子就會發出聲音呢?為什麼腳踩右踏板聲音就會變大呢?只要你能提出這些問題,弄清楚鋼琴的一些零件及性能,也有利於學習應用數學、物理等課程。課程與課程之間必然有有機的聯系。愛看汽車雜志、愛看小說、愛玩電腦等等,盡管這些似乎與學校的學習沒有多大的直接關系,但是只要多讀、用心讀,總會有一天對提高學習成績有作用。既然你是學生,學生該學的都要學習。我媽媽甚至還說:「男孩兒應該多學點兒,哪怕偷東西的本領也要學,當然這種本領是不能用的……」

越是發達國家越重視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除了所學課程以外,順便學習所能接觸的多方面的知識,積累多方面的實踐經驗,終歸對學校學習有好處。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亞里士多德說:「為什麼?」這一質問最能表現人的好奇心。一邊觀察世界,一邊提出「為什麼」,這就是科學。一邊觀察科學現象,一邊提出問題,這就叫「顯像學」。針對「顯像學」提出「為什麼」?就是「純哲學」。針對「純哲學」提出「為什麼」?這就是「認識論」。

㈥ 如何學好地理

學好地理方法如下:

1、學好地理基礎

首先要把初中的地理基礎知識打扎實,這樣才能在後來的地理學習中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要做好這一項,最好的辦法就是死記硬背,這沒有別的捷徑。

2、看懂地理知識點

為什麼有的題你看懂了,但是做不好呢,其中有一點,就是沒有把題中給你的知識點完全的提取出來。這種能力需要你從長期的地理學習中來培養對地理詞彙的敏感度,見到一個詞你就能想像出它要考你什麼。

3、培養興趣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

4、課前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

課上要認真聽講,聚精會神」課下要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查漏補缺。課上的一時打小差兒、分心,很可能會落隊而難以彌補。有時候,當堂理解的知識,課下花幾倍的時間也可能難以突破,這時就是事倍功半了。

5、把握地理規律

到了高年級,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識就會變得抽象起來。很多人地理學不走,就是這一關過不去。習慣了低年級背地名的學習方法之後,到了學習地理規律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在學習在學大氣這一單元時,對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的理解,就不是靠背地名能解決的了。

㈦ 初中學生地理如何學好

地理是綜合性非常強的一門科目,下面整理了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學好地理。

理解地理教材

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做到初中地理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初中地理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綜合運用

第一個層次是以地圖學習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學習;第二個層次是以規律的理解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像高年級的過渡;第三個層次是把規律和地圖結合起來學習,是對高年級的要求。一次做好這三個層次,我們就一定能學好地理。

梳理知識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對中學生學好地理非常重要。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發生發展都不是由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這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兩個要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應當學會找出這一關鍵性的因素,並以此為線索,將其他的各要素聯系起來,從而正確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㈧ 地理怎樣才能學好(初中)

一、培養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像。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例一:在「經緯網圖」上我們觀察到的知識就有:

①我們在這幅圖上可以看到有許多線,其中連接南北兩極的線是經線,與經線垂直相交的線是緯線。

②經線與緯線的特點:所有的緯線都是圓並相互平行;緯線圈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長度都相等且相交於極點。

③指示的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④經緯度的變化規律是:0經線以東為東經度,0經線以西為西經度;自西向東,東經的度數逐漸增大,西經的度數逐漸減小。緯度以赤道為界,以北是北緯,以南是南緯;自北向南,北緯的度數由大到小,南緯的度數由小到大。

⑤經緯網: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

例二:我們在《森林資源》一課中曾經學過的原理圖,其圖名叫做「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我們以這幅圖作為例子,討論閱讀原理圖的幾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獲取信息,是獲取原理圖中所顯示的各種信息。在「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山坡、兩道林帶、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細、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頭,還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徑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圖,是要分析我們在圖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和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山坡從上到下,表示地表徑流的箭頭由粗到細,顏色也由深變淺,最後變成「微量清水入河」。這些說明了大氣降水在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受到了林木枝葉、枯枝落葉層的阻滯,促使大量雨水下滲,導致地表徑流流量不斷減小,含沙量逐漸減少。護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說明原理,明確原理圖所說明的原理。這幅「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說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學會讀書,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學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呢?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讀出書中有什麼

閱讀教材,首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麼。比如,教材在介紹某個地理區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概況怎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存在什麼問題?等等

2.讀出知識網路

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路。
例: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南極大陸一塊特殊的大陸,這里的地理環境特徵與眾不同,烈風、暴雪、嚴寒是南極大陸最顯著的氣候特徵,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冰川,動植物種類稀少,有極晝極夜現象,還有美麗的極光……等等。而形成這些地域特徵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由於南極大陸絕大部分位於南極圈以以南的高緯度地區,其他諸多的地理特徵都與這一要素緊密相聯。

3.學會梳理知識

①教材對於同類知識的論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除了這一點外,我們還可以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②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國、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時,就可採用這種方法。
例: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無論是在自然條件、經濟發展還是在生活習慣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果我們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歸納和概括,那麼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諸多的差異便一目瞭然。

我們不僅要明確兩個地區或兩個國家之間的差異,而且也要思考這些差異是怎樣形成的。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這些差異主要是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了自然環境的差異。

我們不僅通過對比梳理找到差異性,我們還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兩個國家,雖然位於不同的大洲,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對比歸納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將兩個國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徵知識點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於熱帶的臨海國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優質的鐵礦資源豐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國和出口國;近年來電子工業和信息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是發展中國家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三、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對中學生學好地理非常重要。

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發生發展都不是由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這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兩個要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應當學會找出這一關鍵性的因素,並以此為線索,將其他的各要素聯系起來,從而正確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初中地理主要側重於區域地理的學習。一般來說,影響某區域的地理特徵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區位因素),這一點從教材內容先後順序中就已經明顯地表現了出來。同時,在對每個區域的論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該地的地理位置,位於哪個半球?什麼緯度?海陸位置如何?有哪些鄰國?等等。所以思考問題時應抓住該地的地理位置,以此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徵。

關於地理位置影響自然環境,最具有代表的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較,西北地區具有許多獨特的地理特徵。如沙漠廣泛分布,人煙稀少,地表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河流湖泊多為內流河和內陸湖,動植物具有明顯的耐旱特徵,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灌溉農業發達……等,這些現象產生的直接原因是這里的大陸性氣候顯著,降水稀少,而造成降水稀少,氣候乾旱的根本原因又是這里「深居內陸」的地理位置。當然,「地形閉塞」也對西北地區乾旱的氣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區域地理特徵的形成都是以地理位置為主要因素的,有些區域的地理特徵的形成是其他因素在起著更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一個特殊的區域。其特殊就在於這里的海拔高。大家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較高的海拔,給這里帶來了與眾不同的低溫和強日照,從而導致了一系列其他地理要素的變化。

圖解:由於「地高」導致氣候寒冷,使青藏高原雪峰連綿,積雪冰川廣布,成為大江和大河的發源地;由於氣候寒冷,這里以耐寒的草甸草原為主;農業以河谷農業和高寒的畜牧業為特色;高原上廣泛分布的三大牲畜是耐寒和耐缺氧的藏綿羊、藏山羊和藏氂牛;由於氣候惡劣,這里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交通運輸也比較落後;但太陽能資源和地熱資源豐富;奇異的雪域高原風光和獨特的地理環境使這里成為我國的旅遊勝地和科研基地。

四、學會科學的記憶方法

許多同學反映「地理不難學,就是不好記」。的確,教材中有許多的地名、數據、物產,要把它們記住確實很不容易。這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分清課標中對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是必須記住的,還是可記可不記的,還是只要理解不必記憶?在明確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再來探討記憶的方法。

1.及時復習,重復記憶

如何記得又快又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其實,克服遺忘、加強記憶的最好辦法,就是重復,這也是由人的生理結構所決定的。當天學過的內容當天復習,一周至10天左右再復習一遍,兩個月內再復習一遍,這對鞏固記憶非常有效。同學們想一想,這是不是也正好和老師、學校安排的單元檢測、期中或期末考試的周期是相吻合、相一致的。

2.調動感官,增強記憶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由多種感官(眼看、耳聽、口誦、手寫、腦想)參加的學習活動,其記憶效果最好。這些感官是眼、耳、口、手、腦。在學習中,應當盡可能多地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和做一做並將其結合在一起就是有效的記憶方法。
例如,在讀圖時,不僅僅是觀察地圖,還可以根據需要用彩色筆進行勾畫塗抹。

在「非洲氣候帶分布圖」上就可以將熱帶沙漠氣候區用紅筆塗色,將熱帶草原氣候區用黃筆塗色,將熱帶雨林氣候區用綠筆塗色等。又如在「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上將>1600毫米、1600~800毫米、800~400毫米、400~200毫米和200~50毫米的不同降水的區域塗上不同的顏色,那麼關於非洲氣候分布特徵和我國年降水量分布規律的知識會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中。這樣記憶肯定是深刻的。

3.適當聯想,趣味記憶

同學們在學習地理時除了進行重復記憶、感觀記憶之外,還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利用聯想、理解增強記憶。
比如,將一些內在聯系並不緊密的地理事物編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語或句子,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

如南亞所包括的八個國家:

南亞八國家,海上斯與馬,

內陸錫尼不,臨海孟印巴。

在學習中國政區圖,記憶我國省區輪廓時,同學們可發揮自己的想像進行形象地記憶,把黑龍江形象地看成一隻美麗的天鵝,廣東像一頭大象的頭部,而台灣省又像一葉正在駛向祖國懷抱的小舟……等等,這樣記憶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此外,在學習地理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感受來學習和領會知識,加強記憶。例如:對於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徵,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電視、畫報中不同膚色人們的觀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說出他們的膚色、頭發、面部等特徵。其它的像大量農村人口遷往城市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長過快所產生的社會問題等內容,我們不要去死記,而是依據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去理解地記憶。

4.把握聯系,理解記憶

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這就決定了地理知識之間也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只要我們理解了知識之間的這種聯系,並把握住這些聯系,縱然知識是千頭萬緒,我們也會記憶的一清二楚。相反囫圇吞棗地死記硬背,一方面不能將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丟三拉四,背了後面忘記了前面。地理學科知識紛繁復雜,千條萬緒。學會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記憶對於我們學好地理具有很大的益處。例如:關於日本,課本介紹的內容是很多的,這么多的知識單憑機械記憶是不行的,應當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記憶,但這些豐富而紛雜的內容之間具有什麼樣的聯系呢,我們能不能根據這些聯系進行記憶呢?

日本是亞洲東部的位於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這種地理位置決定了日本的氣候是海洋性的季風氣候,海洋性的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加上國土狹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資源豐富;在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區分布著廣闊的森林;日本的礦產資源貧乏,但利用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的條件,大量地進口工業原料和燃料,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大量的工業品需要出口,所以工業集中分布在多優良港灣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群島國家的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日本的漁業發達。像這樣是不是好記一些了呢?

5.抓住異同,對比記憶

抓住地理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似性進行記憶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例如長江和黃河是我們著名的兩條大河,它們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差異,運用對比的方法去記憶關於長江和黃河的知識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你在學習或復習長江和黃河時,也像我們設計一個表格進行比較的話,肯定有助於你的記憶。 例:長江、黃河水文特點及開發利用狀況的比較

五、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學好地理,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特別注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將我們所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社會生產和實踐活動中去,使所用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深化,同時也可以增強你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同學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地理問題;同時,當今社會中的許多熱點問題,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也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我們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有一個勤於思考的頭腦,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要善於發現身邊的地理問題,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就會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

1.注意觀察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

例如天象觀測。我們知道月亮有時象一個圓盤,而有時又呈現月牙形。我們就可以親自觀察一下月相是怎樣變化的,變化有什麼規律;當然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進一步探究月相產生變化的原因。在晴朗的夜晚,我們還可以觀看天空中都有哪些星座,平常人們所說的北斗星、牛郎星、織女星、北極星在哪裡?哪兒有銀河?晚上8點鍾與9點、10點,我們頭頂上的星座是否相同?

再如氣象觀測,我們可以觀測雲的形狀。課本中所講的晴、多雲、陰等天氣狀況下,天空中的雲量有什麼不同?雨天的雲是什麼樣的?出現什麼樣的雲天會下雨?出現什麼樣的雲又預示著大晴天?

2.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細心觀察會發現,人們的許多生活習慣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飲食:南甜北咸,東酸西辣

服飾:西藏居民習慣穿藏胞

民居:北方房屋牆體厚,屋內有火炕,南方人習慣睡木床或竹床。

還有,日本人愛吃魚;中東的一些國家把旅館建在了屋頂上;東非高原上出了許多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等,這些都有著地理方面的原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諺語、成語、詩歌等與地理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諺語:

天上積雨雲,地上雨淋淋——雲與降水的關系;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降水與冷鋒之間的相互關系;

一陣春風一陣暖——春季降水與暖鋒之間的關系;

春雨貴如油——我國春季降水少的特點。

如成語:

滴水穿石——流水的侵蝕作用

飛沙走石——沙漠地區的風力搬運作用

我國古詩詞中也有許多詩句與地理有關。

反映長江三峽湍湍急流、水位落差很大: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河流自西東流的地理現象: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口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城市人口稠密集中,農村人口稀少分散: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我們所熟悉的二十四節氣也有許多與地理關系密切。

冬至、夏至——是我國北方地區一年中正午太陽最低或最高的一天。

春分、秋分——分別是全球晝夜等分的兩天。

5月21日是小滿,俗話說:「小滿大滿江河滿」,它反映了河流汛期與節氣的關系。這一節氣預示著我國的河流特別是南方河流開始進入汛期。

6月8日是芒種,這一節氣正好是我國北方夏糧收獲、秋糧播種的最佳時節。

世界各地和我國發生的一些具有較大影響的事件也有著一定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原因的。

伊拉克戰爭時機的選擇:3月開戰,5月戰事基本結束(6月之後熱帶沙漠地區進入非常炎熱的季節,生活在溫帶的美軍和英軍很難適應在高溫條件下的戰斗——強調其中的地理原因)

日本、菲律賓、阿爾及利亞的地震:5月中下旬,這些國家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有這么頻繁的地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頻繁)

特殊的長假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各種媒體,看電視、聽廣播、上網、讀書、看報的時間增多了。各種媒體中,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如中央和各地方電視台播放的一些知識性、趣味性欄目如《開心辭典》、《幸運52》、《探索與發現》、《人與自然》、《環球》、《天氣預報》、《探索時代》等,都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地理知識。

例一:將下列節氣按時間早晚的順序排列:寒食、重陽、端午、元霄、春節、中秋和清明節

例二:「柴達木」在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意思是:

A.沙漠 B.盆地 C.鹽澤 D.石油

這兩道題目就是在我們在近期的《開心辭典》欄目中看到的。在觀看這些欄目時候,除了娛樂,還要與我們所學的地理知識相聯系,學會運用我們學到的地理知識來解釋欄目中介紹的一些現象。

3.活動與探究

這個長假,同學們還可以補做一下平時學習中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小製作、小實驗,也可以探究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地理問題。比如:

1.在乒乓球上繪制經緯網

通過這個製作,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經線緯線的含義、經緯線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經緯度在地球儀上的分布規律,將課本中的知識加以鞏固。

2.繪制家庭的平面圖,學會自己設計圖例、標明注記,選擇適當的比例尺等。

3.通過繪制生活小區的平面圖,深入了解你生活的小區有哪些基礎設施,與你的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的設施有哪些,你認為哪些設施在設計、布局和管理上存在著不足,應該進行怎樣的改進,還應該增設哪些新的設施?等等。並把你的設想和建議與小區的管理部門進行交流。

4.體驗生活中辯認方向的方法

比如樹冠、年輪、房屋朝向(農村的房屋一般座北朝南,北方城市的樓房主卧室一般位於南面)。

5.嘗試辦一期地理小報

同學們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將自己感興趣的地理知識和國內外地理大事以及學習地理的心得和體會等編輯起來,出一期以地理為主題的小報。等到開學後,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6.鄉土地理調查

我們每個同學都對自己家鄉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鄉的一切。利用我們所熟悉的環境開展地理活動,開展一些地理方面的社會調查活動,既幫助我們了解家鄉,也加深我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家鄉附近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質,近年來有什麼變化?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些變化對周圍環境有什麼影響?為使保護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質,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議等等。

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家庭、家鄉的實際情況,做許多地理調查活動。如家庭用水情況調查、家庭塑料袋使用和廢棄情況調查、家鄉人口流動情況調查、家鄉環境情況調查等等。

地理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學好地理,必須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勇於探究,只有平時注意對地理現象的觀察,把握地理現象發展的規律,才能不斷積累有關的地理知識。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我們身邊的地理環境是時刻變化的、也是生動有趣的。只有留心身邊地理環境的變化,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去解釋身邊的地理現象,從身邊的地理現象中去發現地理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才能真正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自己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㈨ 淺談學生該如何學好地理

淺談學生該如何學好地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淺談學生該如何學好地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理是中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於它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所以其學習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與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有很大的區別。那麼高中生該怎樣才能學好高中地理呢?盡管地理學習方法有很多,同時也因人而異。但是我認為學好地理最基礎的應該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學習。

一、要學會閱讀地理教材,掌握基礎,活學活用

地理學習的支柱便是對教材的閱讀理解,地理不同於另外兩個文科之處在於其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記憶不要死記硬背,要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就必須跟著老師的指導認真閱讀仔細思考。高中的地理不同於初中地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復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所以,一定抓緊學習的主陣地課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學會利用地圖和閱讀地圖

如果說地理教材是基礎,那麼地圖便是骨架,學生學習地理,縱然基礎知識再好,不會地圖,依然學不好地理。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地理學習不能夠離開地圖。

首先應掌握好地圖的基本知識,熟悉圖表語言,明確有關概念。只有清楚各種符號的地理意義,才能熟悉符號所代表的具體地理事物,准確而迅速地找出它們的分布概況,相互聯系等。

其次要考慮看圖的有序性。看圖不能雜亂無章,而要根據各種圖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地進行。看圖順序也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有時可根據需要及學習情況可以靈活變通。

再次,要多看地圖,培養經常讀圖的積極性。地圖是打開地理知識寶庫的鑰匙,在現實生活中,地圖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特性,許多問題都需要豐富的地圖知識作指導,通過讀圖吸引注意力,激發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

最後,要加強讀圖訓練,強化讀圖能力。

學習地理要學會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養成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左書右圖,圖文並茂」,從地圖中獲取知識信息,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地圖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使用地圖的方法和習慣,學習地理就會學得輕松、學得有趣,才能學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培養興趣,輕松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從「享受」變作「忍受」,成為負擔。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松愉快,動力無窮。學習地理,首先就是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

地理學科的內涵非常廣泛,它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學知識,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還對我們學習其它學科大有幫助,使我們在這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淺。

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它引導我們把身邊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奧妙,海陸的變遷,氣候的異常,資源的開發,工業的合理布局,農業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等,都是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航空航天、南極探險、邊貿洽談、中東戰亂、三峽工程、經濟發展、「五一」旅遊、拉閘限電……無一不與地理有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離不開地理;只要我們聯系實際學習就會感覺到地理非常實用且趣味橫生;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心發展,就能培養起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學習地理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就一定能夠輕松地學好地理。

四、掌握方法,活學活用

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復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復習兩個環節。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處,便於上課分配注意力,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鍾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復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里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高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等,因此,復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收集信息理論聯系實際,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刊雜志、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信息。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閱讀全文

與怎麼學好地理成為好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