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七年級地理重點是什麼

七年級地理重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0 03:10:53

A. 初一地理重點知識歸納有哪些

初一地理重點知識如下:

1、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裏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略。

4、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5、地球的自轉方向是由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方向旋轉。

B. 地理七年級知識點有哪些

地理七年級知識點如下:

1、緯線: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2、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

3、地球公轉的重要特徵: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的夾角,並且北極總指向北極星附近。

4、氣溫的測量是用放在百葉箱里的溫度計測得的。溫度計放置的高度,離地面1.5米。單位:℃(攝氏度)。日平均氣溫一般取8時、14時、20時、2時四個時刻的氣溫均值。

5、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季風氣候最典型的特點是雨熱同期,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水旱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寒潮和凍雨。

C. 七年級地理上冊重點知識點

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可能會對地理的學習感到困難,下面總結了七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按面積順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 歐洲、大洋州;赤道穿過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亞洲的東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島。

2.四大洋(按面積順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緯度最高且跨經度最多。

3.「水球」:三分陸地(29%)、七分海洋(71%),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 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5.半島: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東半島、印度半島)。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與生活

(1)氣溫:空氣的溫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氣溫=一日內氣溫觀測值之和÷觀測次數

月平均氣溫=一月內日平均氣溫之和÷當月天數

年平均氣溫=一年內月平均氣溫之和÷月數(12)

(2)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氣溫影響人們的穿衣、飲食、住房、農業和交通等。

2.氣溫的變化

(1)日變化

概念: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變化特點: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2)年變化

概念: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變化特點:南北半球氣溫的變化正好相反。

陸地上:北半球氣溫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氣溫8月最高,2月最低。

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3)通常用氣溫的變化曲線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的氣溫變化情況。

(4)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溫、三定點、四連線

3.氣溫的分布

(1)等溫線:氣溫相同的點的連線。

(2)表示:世界各地冷熱不同,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

(3)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4)分布規律:

①緯度差異:一般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P53中的圖3.17)

②海陸差異: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變化: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5)等溫線圖的判讀:

①等溫線封閉,中心氣溫高的為高溫中心,中心氣溫低的為低溫中心。

②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6)世界「熱極」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極」南極大陸。

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後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D. 七年級地理重要知識點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級地理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1)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為1707.54萬平方

千米,領土跨越了亞洲和歐洲兩部分。首都為莫斯科。

2、俄羅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東依次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河為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貝加爾湖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個淡水湖。

4、俄羅斯地處中高緯,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天短而溫暖。

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是冬季冷空氣的源地,年平均氣溫低。

5、在圖上找出俄羅斯主要的河流: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在圖上明確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的位置。

俄羅斯的工業都臨近資源豐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業區有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

工業區等,能在圖上找出來。

7、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業都很發達,但交通線在歐洲部分

和亞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2)美國

1、美國位於北美洲大陸,由50個州組成,其中本土有48個州及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另外還有兩個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國的主體(本土)位於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於北寒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

2、美國的主體部分(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3、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為落基山脈,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

4、美國境內的密西西比河為世界第四長河,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群為世界的淡水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為的淡水湖。

5、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6、美國的農業具有區域化的特點,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產量很大,美國是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利用地圖記住美國農業帶的分布。

7、美國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三大工業區中,東北工業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南部工業區以航天工業為主,西部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主。

8、美國工業發達,資源消耗和浪費嚴重,需要大量進口。

初一上學期地理必背知識點人教版

一、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二、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1.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漢語:主要分布地區:中國、東南亞等

英語: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俄羅斯

法語: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區:中國、東南亞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4.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三、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 捕魚 、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七年級如何學習初一地理

1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2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 課前預習 不可少

地理自古以來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稱,大家上了高中就會知道了。上了高中後是要開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級的同學們想要學好地理,現在就應該為地理打好基礎。課前預習是最不可少的,老師講課是不會因為你一個人沒跟上就會停下整個班級的節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隊的,就要課前做好一個預習才是最重要的。

3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手腦並用

上課時一定要跟上老師的思路,老師講課時最希望能把學生帶入到她的世界中,一定要跟上老師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的同時別忘了記筆記,很多同學上課時只知道聽講,然後一到下課了就把講過的知識點給忘了,這樣是非常的沒有效益的。課堂上光跟住老師的思路還不夠,一定要做的邊聽邊記,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手腦並用學習效果才是!

4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課後習題不可少

不要以為老師講完課就是完事了,課後一定要做習題的!這個步驟是一定不可缺少的。把知識點靈活的運用到習題上會讓你所學的東西能很好的吸收進去,否則課堂上學的再多聽的再多都是無用工的。


七年級地理重要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大全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合集

★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 初一地理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整理合集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

★ 初中七年級地理知識點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E.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一次失敗,就多了一次教訓;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 經驗 。沒有失敗和挫折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本篇 文章 是我為您整理的《 七年級地理 知識點 總結 》,供大家借鑒。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地球運動 :自轉 /公轉

繞什麼轉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 : 約24小時 /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內容。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1.地球緯線的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2.世界面積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范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世界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5. 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6.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占總表面積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

8.世界上的湖泊是裏海。世界上平均海拔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 世界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0.世界上面積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水量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亞馬孫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陸地從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兩半球的劃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劃分的,東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劃分的。

12.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來表示,如果該數值小(大、小),則對人體健康有利。

1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是經線(又叫子午線),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長度相等。緯線是半徑不等的圓,指示的方向是東西,長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積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零度經線叫本初子午線,零度緯線是赤道。世界上面積的高原是巴西高原,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積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赤道穿過的大陸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總數達到60億。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用出生率減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數量/單位面積。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區叫大陸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屬於黃色人種。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歐洲。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從高處向低處凸,此處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線從低處向高處凸,此處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懸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東部,從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人口數量過多、人口數量過快對環境、經濟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公轉的周期是一年,自轉的周期是一天。是繞太陽公轉的。

19.為了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

20.世界上三個主要的人種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世界上的三大人種都是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黑種人的故鄉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伊斯蘭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聯合國的工作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22.人口稀疏區主要分布在: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23.亞洲東部的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歐洲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種是黑色人種。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褶皺、斷層、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陽光、海浪、風蝕、流水等。

24.聚落發展的標志主要有佔地面積越來越大、建築物的數量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完善。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脈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等。地圖上的比例尺小,則表示的范圍大,但內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降水的三種類型是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27.從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看,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陸是南極洲。寒冷區域的洲是亞洲。世界年平均氣溫較高的地區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28.一般而言,高緯度地區氣溫低,抵緯度地區氣溫高;山地的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這是「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國、美國東南部等地區,分布著一種氣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常說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這種氣候的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30.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全世界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

31.世界的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沙漠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區最為廣大。

32.在南北緯300~400的大陸東西兩岸,形成了兩種氣候類型。東岸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岸是地中海氣候。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陽高度高。

33.在北極地區可見極晝現象,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終日不落,則太陽在天空中做順時針環形運動。居民樓上的熱水器裝置冬夏季節相比,夏季應平(平、豎)一些。

34.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來向)。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和大陸西岸相比較,是大陸東岸降水多。表示大氣冷熱狀況的物理量是氣溫。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的年變化。

36.在3月和 9月,陽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平分。號稱「世界雨極」的地方是乞拉朋齊,氣候的兩個重要指標是氣溫和降水。

37.地球是繞地軸自轉的,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是是地球表面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公轉的結果是地球表面產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現象。

38.當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移動到赤道時,這一天的節氣是 春分 ,日期是3月21日前後。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加拿大兩個國家。

39.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傾角。這是一年內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地變化。

40.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在溫帶地區,沿海和內陸相比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兩極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兩極少。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是:亞歐大陸是世界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的洋。

41.由於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陸差異,使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的東部形成的溫帶季風氣候。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語言是西班牙語;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語。

42.寫出幾種常見的天氣符號:揚沙_____、強沙塵暴_____、冰雹_____、霜凍_____、 大雪 _____、中雨_____、晴轉多雲_________、小雨轉大雨_________、雷陣雨_____、暖鋒_____。

43.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是在地中海氣候條件下形成的,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們的季節相反。

44. 從全球的氣溫分布來看,同緯度地區的陸地和海洋相比較:夏季陸地的氣溫高。 在氣溫的日變化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氣溫出現在正午過後兩點。

45.人們經常用晴、雨、氣溫高低、陰、風力大小等來描述天氣,天氣現象的突出特點是時間短,變化快。而氣候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時間長,變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麥哲倫船隊作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氣預報是發布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陰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強度、風力大小和空氣能見度等。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天氣的特點:時間短、經常變化。

2、人們經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來描述天氣。

3、天空布滿雲時,為「陰天」;當天空無雲或雲很少時,為「晴天」。

4、風向是風的來向;風力是風的強弱,共分13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雲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7、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小;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大。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

2、能繪制氣溫曲線圖。

3、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

4、氣溫的分布:(1)不同緯度地區: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3)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6、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

3、能繪制降水量柱狀圖。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B、溫帶地區,大陸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5、影響降水分布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1、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其特點:時間長、變化不大。

2、幾種氣候類型的特點:A、熱帶草原氣候:濕季草木茂盛,乾季高原枯黃;

B、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C、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D、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E、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4、熱帶 種植 水稻一年能收獲三次;帶一年可以收獲兩次;溫帶一年只能收獲一次。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 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1、從陸地面積看,俄羅斯1707萬KM2、加拿大997萬KM2、中國960萬KM2、美國937萬KM2、巴西854萬KM2、澳大利亞769萬KM2。

2、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3、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

6、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7、聯合國是世界的國際組織,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大全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整理2020合集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2020合集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2020總結歸納

★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重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2020

★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2020

F. 初一地理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初一地理知識點歸納有如下:

1、我國干濕地區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2、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原因在於降水多,雨季長。

3、我國四大牧區主要有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4、自然資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兩類,如:水(土地、生物)資源屬於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

5、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G. 初一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初一地理知識點如下:

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2、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原因在於降水多,雨季長 。

5、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H.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 思維導圖 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初一上學期地理必背知識點人教版》,僅供大家參考。


七年級地理 上冊知識點 總結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一、地圖

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1:1000000的意思是: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一百萬厘米。

2.相同圖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表示範圍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表示範圍越小。

3.海拔和相對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封閉的等高線中心,①周圍低,中間高,表示山頂;②周圍高,中間低,表示盆地;③兩山頂之間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線中間高,兩側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間低,兩側高的地方是山谷

二、海陸分布和海陸變遷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陸地,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無論怎樣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2.亞歐兩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亞非兩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亞、北美洲以白令海峽為界。

3.海陸變遷原因是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

4.七大洲面積大小順序排列為:

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跨經度最多的洲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多的洲亞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極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歐洲。

5.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被分為六大板塊,板塊內部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比較活躍,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a)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6.板塊的運動方式:

a、碰撞擠壓:位於非洲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中海將消失,是由於板塊的擠壓碰撞;喜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塊與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擠壓碰撞)

b、張裂:紅海將擴大,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作用。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一、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二、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1.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漢語:主要分布地區:中國、東南亞等

英語: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俄羅斯

法語: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2.、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區:中國、東南亞等

3.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4.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5.——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三、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 捕魚 、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整理2020合集

★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大全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2020合集

★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2020總結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2020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I.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七上地理知識點歸納有如下:

1、水土流失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黃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鬆黃土高原。

(2)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2、荒漠化問題。

我國典型的地區:西北地區(新疆、青海、內蒙等地),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變暖,蒸發旺盛;處於內陸地區,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線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

3、乾旱缺水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華北地區、西北、長江中下游地區,產生原因(華北地區):

(1)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2)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4、土壤次生鹽鹼化。

我國典型地區:黃淮海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等,產生原因:

(1)自然原因:頻繁的旱澇氣候(黃淮海平原);地形低窪;大氣降水少,以灌溉水源為主。

(2)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渭河平原)。

5、赤潮。

我國典型地區: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氣溫高;靜水;靜風;海域相對封閉。

(2)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多;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葯;由於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了養殖水域。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地理重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