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大學歷史人文地理課講些什麼

大學歷史人文地理課講些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21 07:21:30

人文地理知識點內容整理歸納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人文地理知識點內容整理歸納,供大家閱讀參考。

更多知識點相關內容推薦↓↓↓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必背知識點

中考政治必背知識點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人文地理知識點內容整理歸納

一.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 方法 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古代階段

古代階段是人文地理知識的積累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

在中國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這種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不過中國古代並沒有產生系統表述人地關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來。

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君主制國家,經濟、 文化 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

近代階段

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線以及「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現代階段

在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是從李特爾用 經驗 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開始的。李德爾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

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書中,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森普爾和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法國

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另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人的觀點對法國地理學影響很深,從而形成法國學派。

英國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羅士培教授受法國學派的影響,1920年創用了「調節」一詞,創立「適應論」。他認為調節包含兩重含義,即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及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羅士培認為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之間雙向的相互關系,主要探討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美國

美國地理學家巴羅斯1923年發表「人類生態學」一文,提出生態調節論。他主張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態的觀點,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中心論題,其他現象只是當它們涉及人及其對它們的反應時,才有必要說明。他還認為歷史學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則應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其他

20世紀初,德國學者施呂特爾提出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探討原始景觀轉變為文化景觀的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以後美國地理學家索爾又提出,人類按其文化的標准,對天然環境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將它們改變為文化景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人文地理學同自然地理學-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二.研究方法

學科介紹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人地關系理論方面,已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

數學方法

在觀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數學方法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196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自20世紀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美國地理學家阿克曼於1966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

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為研究在地理學中十分盛行,通過研究不同人類社會集團、階層、階級對不同環境的反應和行為決策這一過程,使地理學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決策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收入對於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遊地理學發展很快,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人類以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形式存在,各集團的不同文化既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行為制約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空間中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地理學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時,許多國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趨勢,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學在人文地理學中逐漸居於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現在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三.研究特點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四.地理區域劃分

按照大行政區劃分

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港澳台。

按照經濟戰略劃分

中國東部,中國中部,中國東北,中國西部。

按照南北劃分

南方和北方,中國以秦嶺和淮河為南北分界,這種劃分一般只限於漢族主體居住區。

其他劃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北京,"中華民國"的首都是南京、重慶。除了北京和南京外,歷史上的中國還曾長期以西安、洛陽、開封、杭州為國家的施政中心。

當今中國的領土范圍請參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問題、西藏、南海諸島、黑瞎子島、釣魚台列嶼、外蒙古、帕米爾高原。

地理應該怎麼學

第一、培養自己對地理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地理學科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在學習生活中去培養。比如詩句中「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為何會寫出如此詩句呢?明白後,原來「春風」是指影響我國的夏季風,玉門在非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這里,因而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涼。如此這般,便可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第二、端正 學習態度 ,積極主動。作為一名學生,一定要有一個學生該有的樣子,不要相信天才怎麼怎麼樣,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學問,不懂就問同學或者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老師會非常喜歡粘著自己的學生,內心會倍感欣慰,就怕不懂還愣愣的自己研究,閉門造車,那樣很可能問題越積越多。

第三、課前認真預習要講的內容,心中有數;課上要認真聽講,聚精會神」課下要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查漏補缺。課上的一時打小差兒、分心,很可能會落隊而難以彌補。有時候,當堂理解的知識,課下花幾倍的時間也可能難以突破,這時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四、中學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別強調理解記憶,硬背的方法終究沒有理解層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涉及到時區時差,多畫圖,多理解,多動腦才能把題目做對的。另外也可以記憶一些 順口溜 等,比如記憶亞歐分界線時可以這樣來記—「兩烏里大黑土地」(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

第五、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的輔助。地理的學習脫離圖來說話那是很難走遠的,多看大、小地圖,注意不同類別的圖,河流、山脈、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腦中有圖存在的。特別是初中地理離開了圖,那知識點基本也就沒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圖,比如描下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圖,然後根據圖填寫發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內主要地形區等。

第六、我做題實戰,是騾子是馬,到題目上見。題目浩如煙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環節所設計的題目,做題當中一定要獨立完成,切忌翻書抄襲等,自欺欺人害得還是自己啊!老師講解完題目後要學會 反思 ,多問幾個為什麼,自己為什麼會做錯這道題呢?是粗心大意還是真有知識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荊州,一定要告誡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級的錯誤!真有漏洞的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 總結 整理,比如某地的農業發展條件,那就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大類,自然條件又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市場、交通、農業技術、國家政策、勞動力等,如果答題丟了某一點,要在 筆記本 上有所體現,後不再犯。

第七、自己要經常我做階段性總結,要有自己的 學習計劃 。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試結束後,要針對自己在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所總結,分析一下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多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從而進行調節和完善。

學習地理的方法

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人文地理知識點內容整理歸納相關 文章 :

★ 地理基本知識點總結

★ 人文地理復習方法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

★ 人文地理學習方法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 初中地理知識點全整理

★ 人文地理的記憶方法

★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❷ 什麼是人文地理,包括什麼內容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1、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2、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2)大學歷史人文地理課講些什麼擴展閱讀:

人文地理研究特點: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

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

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❸ 大學選修課 文化地理和人文地理概論主要學什麼 哪個好

人文地理學簡而言之就是是研究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文化地理學簡而言之就是是研究文化現象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那麼其區別就在於「人文」與「文化」了。
而人文與自然相對應,是包括文化的,所以文化地理學屬於人文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
人文地理學最主要的包括:人口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等。
文化地理學主要包括:民族地理學、宗教地理學、語言地理學、藝術地理學等。
當然,兩門學科是有交叉和重疊的,比如文化區、文化擴散、文化景觀等基礎內容都是會講的。
因此,
兩個都是大學地理學科類專業很重要的課程,選哪個還的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想學全學范的話就選人文地理學,如果想學部分學精一點的話就選文化地理學。但如果兩個都能選的話,建議兩個都學。

❹ 大學里人文教育專業(人文地理方向)都學什麼

主要課程說明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邏輯學

邏輯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邏輯學的對象、性質、作用、研究與學習方法,命題邏輯基礎,傳統詞項邏輯,現代謂詞邏輯,模態邏輯基礎,歸納邏輯和科學邏輯方法,語用邏輯基礎,論辯邏輯,辯謬邏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系統地學習和掌握邏輯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通過自覺地進行邏輯思維和表述論證的訓練,提高思維的准確性和敏捷性,增強論證的邏輯力量並培養學生的分析理性精神和創新意識。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其他各門具體科學知識提供必要的邏輯分析工具。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人文科學概論

人文科學概論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從宏觀上介紹人文社會科學的對象、任務、性質和研究方法,科學和人文科學分類系統結構,人文科學的功能系統、歷史發展及規律,當代人文科學發展的趨勢和人文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以及人文科學工作的主體素質和人文科學工作管理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整體把握馬克思主義人文科學體系,增強對人文科學知識的全面了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掌握收集人文科學信息的途徑與方法。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自然科學概論

自然科學概論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以科學發展的歷史為線索,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古代、近代和現代自然科學的主要部門和技術革命的主要內容,重點講解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的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耗散論和協同論的基本概念、原則、方法,使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特點、功能、體系與發展規律有一個基本了解,具備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中國通史

中國通史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系統介紹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及規律,重點介紹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的奮斗史,特別是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使學生懂得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必然性,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和歷史方法論,增強民族自信性和歷史責任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簡介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系統地介紹世界近現代歷史的基本線索和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概況及特點,了解各國各地區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客觀規律,具備深入學習世界歷史的方法和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等基本內容,使學生准確地把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確立辯正唯物的物質觀和意識觀、唯物辯證的發展觀、科學的認識論、真理觀和價值觀、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科學地理解毛澤東哲學思想、鄧小平哲學思想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學基礎,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理論思維水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中國哲學概論

中國哲學概論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主要講授先秦儒家哲學(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哲學(老子)、法家哲學(管子、韓非子)、墨家哲學(墨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教哲學、宋明心性理學、清代實學、當代哲學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哲學的主要內容,吸取傳統文化之精華,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自身之人文素質與修養,並鑄造健全之人格。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西方哲學概論

西方哲學概論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將概要介紹希臘哲學的精神和問題、早期自然哲學、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柏拉圖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晚期希臘哲學、基督教哲學的誕生、早期經院哲學、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英國的經院哲學家、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近代哲學與自然科學的精神、笛卡兒的唯理論、唯理論的發展、英國經驗論、法國啟蒙哲學、康德的批判哲學、絕對唯心論、黑格爾哲學體系和黑格爾哲學的餘波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西方哲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哲學與人生問題,培養學生的歷史感、批判精神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倫理學

倫理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系統介紹倫理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倫理學的結構與本質,倫理學的規范及其價值功能,倫理學與法、宗教、哲學、政治的關系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倫理道德觀,用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應用寫作

應用寫作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主要講授求職用文體、禮儀用文體、辦公用文體、策劃用文體、商務用文體、調研用文體、財經用文體、法律用文體、科技用文體等應用類文體的基本理論和寫作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用的應用類文章的實際用途及其寫作要領,培養和提高為高級應用型人才所必備的文章寫作能力和文章分析與處理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主要內容為分析和講解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作品,並簡要介紹中國文學發展的概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閱讀和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使他們了解我國歷代文學的輝煌成就和發展歷史,從而提高文化素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含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國文學發展和外國文學思潮的演變歷史,世界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初步了解外國文學發展的基本線索以及主要的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分析和鑒賞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以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在揭示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一般原理的基礎上,系統闡述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和經濟運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運行,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關系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把握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客觀要求的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全面認識資本運行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認識在這一趨勢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從而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系統介紹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地位和作用,人地關系理論,人口的變化、構成及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城市的形成和城市化,人類文化現象的分布、空間組合及發展演變規律,國家和領土,世界政治格局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處理人文地理問題的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系統介紹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徵、形成機制和發展規律,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物質和能量變換關系,自然地理環境的空間分布規律,自然區劃和土地類型劃分,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以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途徑及方法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自然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處理自然地理問題的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法學概論

法學概論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從法學的基本原理入手,重點講授我國的憲法、民法、刑法、訴訟法、市場秩序法等法律制度,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不同部門法的概念特徵,進而闡述我國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法學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國憲法及其他法律的主要規定,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並能夠運用所學法律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法律問題。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美學

美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審美、審美經驗 、自然美、工藝美、藝術美 、生活美、審美價值、審美功能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美學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文化學

文化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化的含義、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文化的本質與特徵、文化的結構與類型、文化的模式與規律、文化的變遷與轉型、文化傳統與現代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文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社會學

社會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系統介紹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社會的本質與結構,社會角色與人的社會化,基本群體與社會組織,階級、階層與社區,社會制度、社會生活方式與社會交往,社會流通與社會變遷,社會文化,社會問題與社會控制,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學地看待和分析現今社會問題的能力。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政治學

政治學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本課程主要研究國家起源和發展、國家本質、國家消亡的一般理論,重點分析與講解國家類型與職能、國家結構、國家政治體制等,同時介紹政治權力、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道德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政治學的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具備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

❺ 人文地理的知識點

人文地理知識在高考中這部分知識直接出現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卻是學習整個中國地理的綱、基礎、知識的落腳點。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人文地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文地理的知識1

第一節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

這部分知識具有量大、難度低的特點,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在高考中這部分知識直接出現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卻是學習整個中國地理的綱、基礎、知識的落腳點。

1、中國的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近50°,大部分在溫帶,南部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2、中國的疆域:

⑴ 面積廣大,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還有37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30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

⑵ 領土四至

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主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

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跨緯度近,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60o多、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

3、疆界和鄰國

⑴ 陸界和鄰國:

我國陸上國界長達2萬多千米,共有14個陸上鄰國,從鴨綠江口開始到北侖河口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參照地圖冊)。

[注意]我國已於2004年3月承認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國家:

我國有18000千米長的海岸線,對於我國的海上疆界同學們應了解如下幾個概念:

臨海:和大陸直接相臨的海域。我國的臨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太平洋、南海。這里應注意我國台灣島的東部與太平洋直接相臨。(廣闊的太平洋給我國帶來了大量的水汽,對我國的工農業生產及海洋運輸、海洋資源開發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領海:國家領土在海中的延伸,屬於國家領土的一部分。領海的范圍是從大陸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國家對領海行使主權。

內海:如果邊緣海或海峽完全屬於我國領海,則為我國內海。我國的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專屬經濟區:從大陸海岸基線向海中延伸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所屬國傢具有勘探、開發、使用、養護、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資源的權利,對人工設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環保等的權利。 其它 國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以及與這些自由有關的其他符合國際法的用途(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等)。

海峽:台灣海峽、瓊州海峽、渤海海峽

半島:我國的半島自北向南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

島嶼:我國是世界上島嶼眾多的國家之一。我國90%的島嶼分布在東海和南海。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分別是我國第一、第二、第三大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澎湖列島、南海諸島是我國的四大群島。浙江省是我國島嶼分布最多的省。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注意]關注「海島爭端」

在東海、黃海地區,我國與朝鮮、韓國、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我國的釣魚島則仍被日本占據著。

南海地區的形勢更為復雜。目前,在南海地區,各國的專屬經濟區相互重疊交叉,我國的海洋權益受損最嚴重。

目前,日本不但在東海釣魚島問題上態度蠻橫,而且其海上自衛隊走 出國 門,南下與東盟國家在馬六甲海峽開展聯合巡邏和聯合軍演,插手南海地區事務。

近年來,印度的軍事戰略有所調整,以「控制印度洋」為中心,同時開始執行「向東看」政策。印度加緊建設遠洋海軍,並已經「東進」南海海域,與越南等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頗令周邊感到不安。

4、我國的行政區劃

三級行政區: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於行政管理,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注意]這是我們學習的難點,建議同學們通過經常看電視(天氣預報)、報刊、多看地圖、多做填圖練習和拼圖游戲等方式,熟練掌握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位置、大小、輪廓特徵等以及他們的簡稱、省會所在地城市等。

人文地理的知識2

第二節中國的人口和民族

1、中國的人口

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人口(2000年)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遠大於俄、加、美、巴等國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國13億人口日」

我國人口(包括人口增長、人口分布、人口問題、人口遷移)是高考試卷經常涉及的內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騰沖-黑河一線):我國人口的空間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城鄉分布: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我國約有三千多萬華僑和華人生活在國外。僑胞的原藉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

⑵人口增長: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加快,龐大的人口數量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社會的發展,所以國家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其主要內容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其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⑶人口問題: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發展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與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問題的主要表現有:①人口增長過快。每年國家所產生的新增財富很大一部分為新增人口所抵消。國家、社會、家庭面臨沉重的負擔,妨礙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資源、環境面臨巨大的壓力。②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國城鎮人口比重大約佔1/3,仍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但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城鎮人口最多的國家。今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人口還將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我們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脹所帶來的城市問題。所以,國家對城市發展的方針是: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城市;建設有特色的新型鄉鎮。使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城鄉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遷移問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目前,我國每年都有數千萬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動一方面使城鄉差別縮小,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同時也使農村過剩勞動力部分得到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給城市就業、交通、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社會治安等帶來很大壓力。④人口老化。近年來,我國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趨勢發展很快。人口老化將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同時,如何解決老年人的生活、娛樂、社會福利、醫療保障等問題,使老年人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補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口有六個方面的特點:①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發展較快。③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人口受 教育 程度顯著提高。④老齡化進程加快。⑤少數民族人口有較快增長。⑥家庭戶規模繼續減小。

2、中國的民族

中國共有56個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漢族人口最多,佔92%。其他55個民族被稱為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萬人。超過400萬的少數民族還有:滿、回、苗、維吾爾、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區分狀況: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國實行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 文化 、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的政策。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加快發展本地區的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業。

人文地理的知識3

第三節中國的農業和工業

1、中國的農業

主要內容見已發的農業相關內容補充

⑴ 種植 業

A.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廣義的農業包括耕作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在我國,種植業是農業的主體。種植業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適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豐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夠的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光照、熱量和水分,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農業發達的地區多分布在降水適中的熱帶、溫帶平原地區。我國的種植業區也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區。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國南方和北方的農業在耕作制度、農作物種類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

C.中國的糧食問題和主要的解決途徑

糧食生產是我國種植業的主體,在整個農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糧食是我國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我國有近13億人口,糧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國糧食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糧食產量還只有400千克,剛剛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我國人口增長快,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自然災害頻繁。因此發展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是關系我國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也是實現農業生產合理布局的關鍵。

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主要途徑是: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②要實施科學種田,通過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③在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面向市場,調整農作物品種和農業結構,一方面滿足人民生活的豐富多樣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廣大農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要用科學 方法 種田,提高單產量。例如:使用優良種子,採用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等。

⑵ 林業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不僅為人類提供木材、多種原材料、食品、飼料,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歷史上,我國的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由於長期毀林開荒、濫砍濫伐、戰爭及自然災害等因素,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的少林國家。近年來,我國在植樹造林和保護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實行「採伐與撫育更新相結合」的政策、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政策等。加快實施「141」綠色工程建設。使我國成為世界上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我國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①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②西南橫斷山區是我國第二大天然林區;③東南部的台灣、福建、江西等省山區,以人工林、次生林為主。

除森林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經濟林產品,例如:溫帶的蘋果(主要產於山東、河南、河北、陝西、新疆、遼寧等省);亞熱帶柑桔(主要產於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亞熱帶的茶葉(產於南方各省山區);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出產香蕉、荔枝、龍眼、菠蘿等水果。海南還出產椰子。雲南南部、海南島、雷州半島是我國天然橡膠的生產基地。

⑶ 牧業

我國畜牧業可以分牧區畜牧業和農耕區畜牧業兩類。

我國的牧區主要分布在北方半乾旱、乾旱地區和青藏高原。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國四大牧區。著名的優良畜種有內蒙的三河牛、三河馬;新疆細毛羊、寧夏灘羊、藏綿羊、氂牛等。

農耕區畜牧業主要是指農民家庭 飼養 的豬、牛、羊以及雞、鴨、鵝等家禽。目前,我國農耕區畜牧業在畜產品生產中佔主要地位,我國的豬、牛、羊肉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⑷ 水產業

水產業包括淡水水產業和海洋水產。根據生產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撈和人工養殖兩大類。我國的水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國發展水產的水域條件優越,陸地上河湖面積廣大,養殖歷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廣闊水域。

[注意]影響我國東南部水產業分布的因素:

水產業分布受自然條件(主要是水域面積)、人口、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①自然條件:東南部臨海,水域寬廣,大陸水域的3/4在東南部。

②人口:東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魚的 愛好 。

③社會經濟條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費市場廣闊。

④技術:水產捕撈、加工的技術水平較高。

⑸我國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人均農產品佔有量尚比較低;b「靠天收」「靠天養畜」的局面尚沒有根本扭轉。農業綜合生產力尚比較低,抗災能力,機械化水平,農業科技水平還不高,農業生產波動較大。c農業結構尚不合理,種植業比重太大,林、牧、漁業比重太小。d農業「新,特,優」產品尚比較少,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民收入水平低。e農業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污染嚴重。如耕地減少、土壤退化沙化、鹽鹼化;草場退化、沙化;森林面積減少等,使我國農業自然災害日趨頻繁。

[補充]中國農業地理的綜合分析

一、東北區(黑、吉、遼)

1、自然條件分析

(1)長冬嚴寒但夏季溫暖,日照時間較長,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達400—600mm,屬濕潤半濕潤區,灌溉水源充足。

(2)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層深厚,遍布肥力較高的黑土,對農業機械化耕作極為有利。

(3)凍土廣布,保證了土壤有較好的墒情。

(4)沼澤地面積很大,也已通過排干水分來開發利用,但在開發中也引起了氣候變干,所以沼澤地開發不宜過量。

(5)本區緯度較高,熱量資源不足,農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溫度低時會受到低溫冷害,農作物大幅減產。

2、農業特色

(1)以玉米、春小麥為主的商品糧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為主要經濟作物,大豆產量佔全國的1/3以上,出口量佔全國90%以上,黑龍江是我國最大的大豆產區。甜菜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為最多。

(3)其它經濟作物有亞麻、柞樹(柞蠶)、蘋果、烤煙等。

二、黃河中下游區(陝、晉、豫、魯、京、津)

1、自然條件分析:

(1)多數地方屬於暖溫帶,夏季氣溫相當高,農作物多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大部分地區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兩月,春旱(春季和初夏乾旱)威脅農業生產是個普遍問題。由於氣候比較乾燥,多數地方灌溉水源不足。

(2)華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許多地方,鹽鹼危害很嚴重。

(3)黃土高原的黃土由較細的粉沙顆粒組成,便於耕作,黃土含有不少氮磷鉀等養分,比較肥沃。但土質疏鬆,地表無植被保護,水土流失嚴重。

2、農業特色:

(1)冬小麥、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黃土高原穀子種植較多,山東丘陵和低山甘薯種植較多。

(2)棉花是本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冀、魯、豫三省是我國最大的產棉區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產棉區。本區植棉的有利條件:夏季氣溫高,對棉花生長有利;秋季晴天多,對棉花的後期生長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適宜棉花根系的生長發育。

三、長江中下游區(湘、鄂、贛、皖、蘇、浙、滬)

1、自然條件分析:

(1)淮河以北是暖溫帶,其餘都屬亞熱帶,夏季氣溫很高,江漢、洞庭湖、鄱陽湖等平原,周圍山嶺環抱,不易散熱,都以炎熱著稱。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濕潤區,其餘都是濕潤地區。春末夏初,梅雨適時適量,對水稻生長更為有利,如果梅雨過短或過長,就會出現旱災和澇災。進入7月,梅雨結束,在副熱帶高氣壓控制下,天氣晴燥,形成伏旱,此時,熱量充足,蒸發量大,農作物生長旺盛,必須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所以抗旱任務很重。

(2)平原廣闊,河網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3)江南丘陵紅壤廣布,紅壤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粘重,我國南方主要低產土壤之一。

2、農業特色:

(1)淮河以北以種植旱糧為主(江淮地區),以南以水田為主,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產區,本區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在全國占第一位。小麥也是本區的重要糧食作物。

(2)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蠶等。江漢平原、長江中下游濱海沿江平原和杭州灣沿岸是我國主要的棉花生產基地之一。(植棉條件:熱量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植棉歷史悠久,技術條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條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風襲擊,秋季有連陰雨)油菜播種面積廣,成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蘇兩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國最大的桑蠶基地,是著名的「絲綢之府」。

(3)江南丘陵的紅壤區,適宜茶葉、油菜、杉木生長,產量很大。

四、南部沿海地區(閩、台、粵、桂、瓊及香港、澳門特區)

1、自然條件分析:

(1)我國緯度最低的一個區,北回歸線橫穿台灣和兩廣;瀕臨海洋,夏季風從太平洋、印度洋帶來大量的水汽,造成這里豐沛的降水,雨季從4、5月份開始,延續到9、10月份。本區氣候炎熱多雨,無霜期長,作物幾乎可以全年生長,耕作制度為一年兩熟至三熟。

(2)台風活動頻繁,侵入我國的台風約80%在本區登陸。台風形成狂風暴雨,帶來一定災害,有時也可緩解沿海地區的旱情。

(3)地形大部分為丘陵山地,平原面積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灣的西部平原是本區最大的兩個沖積平原。

2、農業特色

(1)水稻在本區普遍種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產區。甘蔗是本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粵、閩、桂成為全國重要的蔗糖供應地,珠江三角洲的產量更占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在低窪易澇區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養魚,基堤上栽植桑樹、甘蔗、果樹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樹的肥料,桑葉養蠶,蠶糞、桑葉、蔗葉又可作魚餌,塘基互養,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水陸互養的基塘農業人工生態系統。據基上種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果基魚塘」等種類。

(3)有橡膠、劍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熱帶作物,海南島的橡膠種植在全國占重要地位。

(4)有香蕉、柑橘、菠蘿、荔枝等熱帶、亞熱帶果樹。

(5)台灣的樟樹頗為著名,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五、西南區(川、黔、滇、渝)

1、西南三省一市在北緯35°以南,雲南省南部還伸入到北回歸線以南。四川、貴州、重慶和雲南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雲南南部屬熱帶。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氣候顯著降低,形成高山氣候。

2、四川盆地終年濕潤,雨量充沛,霜雪少見,可生長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豐富的磷鉀等養分,比較肥沃。

3、成都平原為沖擊扇平原,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開發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農業生產一向發達,早有「天府之國」美譽。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油菜籽等,生豬、桑蠶的生長也很有名。

4、雲貴高原上的河谷盆地,當地稱為「壩子」是重要的水稻產區,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區,因溶洞、地下河漏水嚴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興修水利,以保證農業生產的用水。

5、滇南谷地(包括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全年可以生長,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襲,夏季又無台風危害,具有發展熱帶作物的良好環境,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橡膠生產基地。

六、青藏區(藏、青)

1、本區緯度同長江中下游,黃河中下游地區相當,但因地勢很高,形成獨特的高原氣候。其特點是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氣溫低,日較差大,年較差小,迎風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薩有「日光城」之稱。(地勢高,空氣稀薄)。

2、農業受氣候限制,適於喜涼的青稞、小麥生長。氂牛、綿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廣的三大牲畜。草場主要分布於高原湖泊周圍和河源地區。

3、湟水谷地和黃河谷地,比較寬闊,降水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農業區。柴達木盆地,由於祁連山、昆侖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帶的地下水較為豐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盆地低部地勢平坦,宜耕荒地連片,便於機械化開墾和耕作。

4、雅魯藏布江谷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的濕潤氣流,使這里的降水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響,比較溫暖。西藏的重要糧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於此。

5、「西藏的江南」——喜馬拉雅山的南坡: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在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現濃郁的亞熱帶和熱帶風光,特別是察隅一帶。在肥沃的河谷地帶,橘子樹枝青葉茂,香蕉園終年翠綠,水稻田隨處可見,新辟的茶園散布在緩坡山崗上,人們稱之為「西藏的江南」

七、西北內陸區(內蒙、寧、甘、新)

1、本區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加上周圍高山、高原的阻擋,海洋水汽難以送到,水循環很不活躍,是我國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氣候表現為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降水少,多風沙,氣候乾燥;晴天多,雲量少,日照豐富;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大。

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這里農牧業生產的主要水源。西北區光熱充足,氣溫日較差大,對植物來說,白天氣溫高、光照強,加強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夜間氣溫低,減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減少了養分的消耗,因此,本區所產瓜果品質十分優良。

3、富有特色的灌溉農業。本區農耕必須依靠灌溉,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區,小麥、水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長良好。

(1)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國著名的灌溉農業區。這里利用黃河流向微微傾斜的自然坡度,開挖引水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寧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漢渠等著名 渠道 。平原上溝渠縱橫,阡陌相連,稻田密布,村舍向望,被人譽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發展成為「塞上米糧川」。

(2)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農業僅限於高山山麓的沖積平原上,這里土質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這些有利的自然條件,開荒墾殖,引水灌溉,把荒漠變成了肥沃的綠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魯番盆地是我國長絨綿的主要產區,這里無霜期較長,夏季氣溫高,積溫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魯番盆地,有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坎兒井。

4、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內蒙古草原是我國最大的天然牧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因降水較豐而成為我國水草最豐美的牧場和打草場,三河一帶出產的三河牛、三河馬,聞名全國;寧夏所產的灘羊是稀有的優質裘皮羊品種;新疆境內的天山、阿爾泰山,地形雨較多,山腰以雲衫林為主的山地針葉林,以上以下生長牧草,以上為夏季牧場,以下為冬季牧場,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區,所產細毛羊是優良畜種。

5、本區由於不合理開墾,過度放牧,任意樵採,造成嚴重的沙漠化危害。防風固沙,減少風沙危害,防止沙漠蔓延和草場退化,是本區環境治理和改造的重要任務。

2、中國的工業

主要內容見已發的工業相關內容補充

新中國工業的主要成就:①增長速度快:近50年來,我國的工業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前列。例如:原煤、鋼鐵、水泥、布匹的產量居世界第1位。原油、發電量、化肥等也列世界前茅。②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輕重工業比較協調,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如汽車、飛機、航天、核工業、電子、石油化學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填補了我國工業的許多空缺。③工業布局日趨合理。一方面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在資源或原料豐富的內地新建了一大批工業城市或工業基地。例如,山西能源基地、蘭州的石油化學工業、四川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鋼鐵工業基地西昌和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等。④工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北京、上海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珠江三角洲、滬寧杭、京津石(石家莊)因具備工業基礎、科技力量雄厚、高層次知識性人才集聚、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高等有利因素,已開始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帶,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國中西部的武漢、重慶、西安、蘭州等地正日益成為中西部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人文地理的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人文地理部分知識點總結講解

★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總結

★ 人文地理知識點內容整理歸納

★ 高考人文地理復習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人文地理

★ 人文地理復習方法

★ 高二人文地理知識點與學習方法

★ 人文地理學習方法

★ 人文地理高效復習方法

★ 地理基本知識點總結

❻ 歷史地理學的內容

歷史地理學以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為其研究對象。這里所謂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是限於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理環境。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而在自然環境中打上了人類活動的烙印,甚至創造出只有在人類的活動下才能出現的地理現象。
但是,人類的活動所引起的地理環境的變化是個逐漸演變的過程,這一演變過程只是在原始農業出現之後才日益明顯和重要。據今所知,原始農業的起源至今將近一萬年,距今一萬年前在地質史上是第四紀全新世的開始,在考古學上則是由舊石器時代進入到新石器時代。
在此以前,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屬於古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在此以後,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則屬於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范圍。事實上,古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是相互滲透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歷史地理學研究主要限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克拉克等特別強調了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現在多數學者認為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除去理論和方法論的探討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區域歷史地理和歷史地圖。
歷史自然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達比的一系列著作,為歷史自然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中國自50年代以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是這一時期的初步總結。歷史自然地理學如同現代自然地理學一樣,也有各種不同的分支和領域,現在研究較多的是歷史氣候、歷史植物地理、歷史地貌和歷史水文地理。
歷史人文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人是改造自然的主導者,是各種人文地理現象和環境的創造者。農村、城市、田園、礦區、道路、進口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場所,都是人類長期活動的產物。與此同時,創造了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因此,歷史人文地理學與現代人文地理學一樣,也有許多分支,但研究程度遠不如現代人文地理學。其中研究較多的是歷史人口地理、城市歷史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等。
隨著歷史自然地理學和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深入,區域歷史地理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代表性著作有達比關於英格蘭歷史地理的幾本專著,布朗的《美國歷史地理》,蘇聯德羅華熱夫的《蘇聯歷史地理》。中國有《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和在台灣省出版的王恢編著的《中國歷史地理》等。
從3世紀時中國裴秀的《禹貢地域圖》至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至今不少國家已有大型的國家歷史地圖集的出版。例如1987年出版的由哈里斯主編的《加拿大歷史地圖集》,很有特色。但對歷史地圖的理論和繪制內容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歷史地理學是從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分化出來的,而它的發展又大大豐富了現代地理學的內容。歷史地理學的任務,不僅要盡可能地去「復原」過去時代的地理環境,而且還要揭示地理環境發展演變的規律及其特點。因此,歷史地理學研究不僅有助於地理科學的前進和理論發展,也影響到歷史科學的發展。
歷史地理學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如在現代沙漠歷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國西北地區一些前漢時期的草原後來變成了荒漠,以及這一演變的具體過程。這不僅加深認識當前該地區的地理環境,而且有助於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區的工作。
又如對城市的研究,僅滿足於現狀及其目前地理諸因素的考察,是難以通明一個城市的起源及其發展規律的。惟有通過歷史地理的研究,「復原」已經變化或消失了的當初賴以發展的各種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認識這一墟市的起源和發展的全過程,揭示出其發展的規律,從而為其今後的規劃和建設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
歷史地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的進一步發展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加強理論上的研究以促進本門學科的進一步發展;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如何積極引進新的科學技術。
近年來放射性碳測定、孢粉分析、樹木年輪等方法,已經開始被應用到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中來,但計量方法和航空熱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還有待引進。它們的引進必將有助於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自然、人文地理現象以及人地關系發展演進規律的科學。現代意義上的歷史地理學是在歷史學和地理學交叉處誕生、具有明顯邊緣性質的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經歷了二千多年的發展之後,中國歷史地理學已成為當代的一門顯學,並呈現出蓬勃興旺的發展勢頭。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主要是因為其前身沿革地理學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兩漢時期;說它年輕,主要是因為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地理學遲至本世紀50年代初才得以確立。縱觀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學術發展史,不難看出,這門學科的發展明顯經歷了以沿革地理學為主體的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地理化」逐步加強的近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化」的現代中國歷史地理學這三個主要階段。
中國的歷史地理學是從沿革地理學發展而來的,這是學術界公認的結論。歷史上第一篇比較成熟同時也最優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數學者皆將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學的開山鼻祖。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自班固而後,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在相當長時間內確實以沿革地理為主要內容,但是在班固以前,處於萌芽時期的中國歷史地理學,卻並非以沿革地理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來說,其有關沿革地理的學問亦明顯受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書·禹貢》、《周禮·職方》以及《史記·河渠書》的影響(註: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3輯。)。這樣一來,如果追溯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淵源, 就必須從《尚書·禹貢》等著述談起。
《禹貢》是《尚書》的一篇。關於《禹貢》的著作時代,晚近大致有四種說法:(1 )辛樹幟的西周說(註:辛樹幟:《禹貢製作時代的推測》〔J〕,《西北農學院學報》1957年第3期。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亦曾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2 )王成組的春秋孔子說(註:王成組:《從比較研究重新估定禹貢形成的年代》〔J〕, 《西北大學學報》1957年第4期。);(3)顧頡剛的戰國中期說(註:見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禹貢(全文注釋)》〔M〕,科學出版社,1959年。);(4 )日人內滕虎次郎的戰國末至漢初說(註:〔日〕內滕虎次郎:《禹貢製作年代考》〔M〕, 載江俠庵譯:《先秦經籍考》,商務印書館,1931年。)。目前歷史地理學界普遍採用的是戰國說,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看法,顧頡剛先生認為「《禹貢》的作者是西北人」,並推測說「可能是秦國人」,而史念海先生在所著《論〈禹貢〉的著作時代》(註:載《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一文中,則據《禹貢》中有「南河」、「西河」之稱,認定作者為魏國人(註:關於《禹貢》著作年代和作者的綜合性論述,詳參靳生禾:《中國歷史地理文獻概論》第29~30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劉起@①:《〈禹貢〉作者》,載譚其驤主編:《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
《禹貢》全文僅有1189字,篇幅雖小,但卻是先秦時期最富科學性的地理著作。其「九州」一章分述了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各州的疆域、山川、原隰、土壤、賦稅、貢物、貢道等,「導山」和「導水」章記述了全國山川分布大勢,「五服」一章提出了一個以甸、侯、綏、要、荒五服為構架的理想的大一統政治藍圖。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禹貢》的內容已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諸多方面,可稱是我國第一部結集性的地理著作。正因如此,明人艾南英在《禹貢圖注·序》中說:「《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清代學者李振裕在為胡渭《禹貢錐指》作序時亦稱:「自禹治水,至今四千餘年,地理之書無慮數百家,莫有越《禹貢》之范圍者」。可見《禹貢》對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影響之大。應該特別強調的是,《禹貢》雖為托古之作,但其內容基本上是以夏代史實為基礎的。以戰國人而寫夏代事,這顯示《禹貢》應是一部歷史地理著作。惟處於地理學萌芽時期的地理著作,大都是當代地理與前代地理不分,《禹貢》亦不例外。
與《禹貢》大約同時期的《山海經》和《穆天子傳》,也是比較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山海經》由《山經》(又稱《五藏山經》)、《海經》、《大荒經》三個部分組成,全書30825字, 其中《山經》21265字,佔全書近百分之七十的篇幅。《山經》中包括有大量的山名、 里程、植物、動物、水系、礦產等項資料,對研究歷史地理有重要的價值(註:於希賢:《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略》〔M〕第47~51頁,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穆天子傳》開我國游記體地理撰述之先河,今本《穆天子傳》共六卷,前五卷記周穆王西遊的經歷,第六卷記盛姬死事。是書「記載各地山川地理,顯得真實而且形象」(註:史為樂:《〈穆天子傳〉的作者》〔J〕, 載譚其驤主編:《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亦有較高的地理學價值。不過比較而言,與開「征實的一派」的《禹貢》不同,《山海經》和《穆天子傳》皆屬「幻想的一派」,豐富的地理素材附麗於神話傳說之中,多少減弱了其科學性,因而其學術價值自不能與《禹貢》相提並論。
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一直到兩漢時期才趨於成熟,其標志性著述為司馬遷《史記》中的《河渠書》和《貨殖列傳》以及班固《漢書》中的《地理志》。《史記·河渠書》專記川流變遷和歷代水利,兼歷史水文地理與歷史經濟地理於一身,而《貨殖列傳》不僅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註: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3輯。), 更是研究歷史風俗地理和歷史商業地理的重要素材(註:吳宏岐:《司馬遷的地理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年第2 輯。)。《漢書·地理志》首次將「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對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功績顯赫。這篇地理著作固然以記述西漢政區地理為主,但亦論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地理,而且兼述春秋、戰國、嬴秦和王莽。「在當時來說,這是上起夏代,下迄王莽,相當完備的沿革地理,不過中間只是強調了西漢一代而已」(註: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3輯。)。《史記·河渠書》、《史記·貨殖列傳》和《漢書·地理志》三篇著作,皆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全無虛構成份,並首次將當代地理與前代地理區分開來,敘述歷史地理的變化沿革,條理分明,一目瞭然,因而不僅是成熟的地理著述,更可視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典範之作。
以往的學者每以沿革地理學與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相提並論,於是認定班固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開山鼻祖。實則如果以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眼光來衡量,班固的《漢書·地理志》由於採用了行政地理志的體裁,所述內容相當局限,地名沿革情況雖然一覽無余,但卻未考察諸多歷史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司馬遷的有關歷史地理著述則有所不同,皆採用專題研究形式,更能充分體現地理事物的綜合性、區域性和時空發展特徵,學術價值之高,應在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之上。
兩漢以後,歷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為正宗,拋棄了司馬遷的專題研究方法,只講地名沿革,鮮及其他內容,這樣一來,沿革地理學遂儼然成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繼《漢書·地理志》之後,先後有十六種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為郡國志、州郡志、地形志、郡縣志、職方考),分別是《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舊五代史·郡縣志》、《新五代史·職方考》、《宋史·地理志》、《遼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地理志》。這十六種地理志,除了寫進各自時代獨有的疆域政區特點外,基本內容和寫作體例與《漢書·地理志》大同小異,而且學術質量也遠非後者可比。除正史地理志外,受《漢書·地理志》的影響,大多數官修或私修方誌,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樂資的《九州要記》、闞yīn@②的《十三州志》和黃恭的《十四州記》,唐代李泰的《括地誌》、賈耽的《郡國縣道記》和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王存的《元豐九域志》,以及後來的《大元大一統志》、《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和顧祖禹的《讀史方域紀要》等,內容雖更為浩繁,但撰述體例卻無大的革新。古代地理學家中,只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明人劉獻廷的《廣陽雜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清初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少數著作,能夠承繼司馬遷的地理學思想,對專題地理問題做過一些探索,但論其影響,皆不足與正史地理志和官修一統志相抗衡。
應該承認,司馬遷的《史記·河渠書》和《史記·貨殖列傳》與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一樣,都是作為正史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但司馬遷有關歷史地理的專題研究更接近現代歷史地理學的要求,而班固的《漢書·地理志》將研究視角集中在地名沿革方面,只能起到輔助歷史學的作用。由於後世地理著作多以《漢書·地理志》的撰述體例為准繩,雖代有新作,但皆不出沿革地理范疇。這也正是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長期作為歷史學附庸而存在的主要原因。

❼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選修課學什麼

歷史人文地理學是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學的兩大分支,同樣,歷史地理學也包括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兩大部分。
歷史人文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球表面人類活動或人與環境之間關系所形成人文現象的分布、變遷及其地域差異的科學,是歷史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大學歷史人文地理課講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