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川地理是不是人的歸宿
美國當代文藝學家 M·H·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一書提出了文學四要素的著名觀點,總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讀者等四個要素組成的。
[1]
四要素流動的活動過程,恰恰就是文學作品的生成過程。這一觀點已獲得文學理論界的廣泛認可。以 M·H·艾布拉姆斯的觀點為基點,文學地理學也可以分為這樣四個范疇即: 世界地理范疇、作者地理范疇、作品地理范疇及讀者地理范疇。「地理這個詞,很早就在中國出現了。《易經·系辭》有仰以關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詞句。
唐人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解釋地理的概念說:
天有懸象而成文章,故稱文也; 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在中國古代傳統社會里,士大夫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士要達到平天下的最終目標,首先需要具備的條件就是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國古代有兩個重要的標准來衡量一個人學問的大小,一個是歷史,另一個是地理。」
[2]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地理知識。中國傳統「地理」,主要包括政區地理、山水地理、堪輿地理三個方面。
[3]
政區地理主要為政治服務,如《二十四史》中的《地方誌》等; 山川地理是以山嶽、河流為綱領來描述地理事物的如《水經注》《山海經》《西域水道記》等; 「堪輿地理」又稱為「風水」地理。主要是通過研究大地山川河流的分布,為人們找到最合適的陽宅和陰宅。
風水術的主體是相形度地,大道龍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龍身,通過解讀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勢,判斷龍脈的來去止伏,觀取「龍、砂、穴、水」,堪輿地理即風水地理是中國獨有的地理概念。
西方古典地理學與中國傳統地理學有著完全不同的屬性。古希臘的地理學更趨於思辨,與哲學的聯系極為密切。在西方哲學之中,空間和時間一樣,其性質究竟是什麼,是哲學史上一個歷久彌新,爭訟不清的基本問題。從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開始一直到德里達,西方許多哲學家在自己的哲學問題上都不可避免的思考了空間。如著名的芝諾關於「阿基琉斯追不上烏龜」,「飛矢不動」等悖論的提出更是將人們引入了邏輯思考的領域。20 世紀末葉,西方文學界經歷了引人注目的「空間轉向」,興起了空間批評理論。福柯的《空間、知識、權力》,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愛德華? 索亞的《第三空間》都是這方面的重要理論著作。一些學者將文學地理批評混同於空間批評理論,這是十分錯誤的觀點。這兩種理論建立在中西方對不同地理概念理解的基礎上。空間理論以西方地理觀念為基礎,與西方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來,國內興起的文學地理學是以中國傳統的地理學概念為背景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批評方法。在明確了這些概念之後,接下來就文學地理
B. 古人已知的地理范圍是什麼
古漢中地區 陝西省南部的秦嶺巴山之間,北倚秦嶺,南臨漢江,屬漢江上游區。古前啟中原地區 今大致河南 一帶
古燕趙地區 今大致河北一帶
古荊楚地區 今大致湖北一帶
古巴蜀地區 今大致四川一帶
古河套地區 今大致寧夏及內蒙一帶
古吳越地區(又稱江南)今大致江浙,南京一帶
古齊魯地春族區 今大致山東一帶
古晉地 今大致山西一帶
古關中地區 今大致陝西一帶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慧森如(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C. 中國地理學史的中國傳統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秦至清中葉,公元前3世紀末~公元19世紀中)
中國自秦漢以後,基本上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一國家(其間處於分裂的時期不長),經濟上也基本是持續發展的,這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地理學的發展。《漢書·地理志》等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傳統地理學的形成。在以後近2000年中,中國傳統地理學主要在疆域地理志、記述和考察國內與域外地理、地圖、方誌等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果。同時,由於傳統地理學的束縛,中國地理學長期停滯在描述的階段,缺乏理論概括。 (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3世紀末 ~公元6世紀) 戰國之後,中國古代地理知識經過積累形成為一門學科──中國傳統地理學,即明清時候所謂的「方輿之學」。
地理」一詞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候。《周易·系辭》有:「仰以觀於天文,府以察於地理」之句(圖4)。唐代孔穎達解釋說:「天有懸象而成文章,故稱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西漢《淮南子·泰族訓》明確闡述了研究地理的目的:「俯視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陸、水澤、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財,以除飢寒之患。」即根據不同地理環境從事生產,以解決穿衣吃飯問題。
東漢以前,已有兩部區域地理名著問世《尚書·禹貢》和《山海經》。《山海經》中地理價值大的是《山經》部分,其寫作時代是漢代之前。它對黃河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外廣大地區(地域范圍遠比《禹貢》為大)的自然條件以「山」為綱進行了綜合性記述。《山經》總共記載447座山,先按方位分為中山經、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和東山經五大區,每一區又分成若干山系,每一山系都以方向道里把一個個山嶽連接起來,對每一山嶽都記述位置、水系、天然動植物和礦產資源,所記當然不盡正確。《禹貢》和《山經》都是地理著作,但都未以「地理」命名,且體例也不相同。及至東漢班固著《漢書》,其中有第一篇以「地理」命名的篇章,即「地理志」。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傳統必理學開始形成。這個時期,中國地理學在疆域地理志、地圖、水系、域外地理和方誌等方面取得較大成就。 中國古代地圖學是建立在平面制圖的基礎上的,自戰國到西晉是中國地圖學理論的建樹時期。已發現這一時期的地圖有出自河北省平山縣戰國中山王墓的《兆域圖》(圖5)、 中國地理學史
出自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的繪在木板上的戰國末期地圖和出自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地形圖(見彩圖)駐軍圖等。在馬王堆出土的地形圖上,看到深水(今瀟水)及其支流的水道大部分已接近於現在的地圖(見《馬王堆出土西漢地圖》)。西晉裴秀根據前人的實踐總結出繪制地圖的六項原則,即「制圖六體」:「分率」(比例尺)、「准望」(方向)、「道里」(人行路徑)、「高下」(高取下)、「方邪」(方取斜)和「迂直」(迂取直)。這六項原則是中國最早的制圖理論,直到清初都為中國制圖學者所遵循(見地圖學)。水系專著出現 約在三國時期,出現了中國第一部專記水道的著作──《水經》。《水經》繼承和發展了《禹貢》的「導水」記載,由《禹貢》所記35條河流增加為 137條,大大豐富了中國水系分布的知識,不過內容過於簡略。北魏酈道元為了彌補前人的不足,把實地考察所得和前人著作中的大量有關記載匯集起來為《水經》作注,完成了名著《水經注》。它記述的河流水道共計1252條,對每條河流的源流、脈絡和所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及其歷史事跡,都作了盡量詳細的敘述。不少記載至今還有參考價值。 西漢王朝曾經多次派遣張騫等人出使西域。張騫和他的副使分別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烏孫、安息和身毒等地,了解到今中亞(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一帶)、西亞(伊朗高原、兩河流域一帶)和南亞(印度一帶)的地理情況並寫有書面材料。《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就是根據張騫等提供的材料寫成的,它們是記載中亞和西南亞最早的地理專篇,對於西域各國的人口、兵力、風俗、物產、城鎮交通、水文、氣候以及相互間的距離等都有所介紹。
東晉僧人法顯於隆安三年(399)從長安出發,西行越蔥嶺,再南下到印度,在印度居住多年,然後取道海路經師子國(今斯里蘭卡)、蘇門答臘回國。《法顯傳》描述了他所到地區的地理情況,是中國古代關於中亞、印度、南亞的第一部旅行記。 (隋唐至清初,6~17世紀) 在封建社會高度發展的隋、唐、宋、元、明和清初時期,中國傳統地理學在實地考察、地圖、方誌和沿革地理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明代中葉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中國古代地理學在研究方法和內容上出現了新的氣象。
實地考察成果 唐代顏真卿任撫州刺史時,在今江西省南城縣的麻姑山頂上發現螺蚌殼化石,認為這就是滄桑變化的遺跡,寫了《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北宋沈括在1074年進行察訪時,見到太行山麓有「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於是斷定此處是昔之海濱」。他還進一步指出太行山以東的大陸是由來自黃土高原的河流攜帶的泥沙沉積而成,最早對華北平原的形成做出科學的解釋。
關於黃河源的正確認識,是由唐代和元苞的實地考察者奠定的。據《新唐書·吐谷渾傳》記載:唐貞觀九年 (635)侯君集和李道宗曾經到過「星宿川」(今星宿海一帶)「觀覽河流」。元代統一中國後,忽必烈委派女真族人都實考察了河源地區,這次考察的情況在潘昂霄的《河源志》有記載,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一帶。
唐僧玄奘繼法顯等人之後,於貞觀元年(627;一說貞觀三年,629)從長安出發,西行到印度,遍游印度各地,17年後返回長安。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記》對於當時中亞和南亞的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地形、氣候物產、交通道路、城邑關防、風土習俗、文化政治等情況和特點都有記述。
南宋范成大在實地考察中記述了桂林的喀斯特洞穴和峨眉山的植物垂直分布等現象,並在《桂海虞衡志》中探討了洞穴的成因。
元代耶律楚材在中亞各地旅行多年,寫成《西遊錄》一書。汪大淵遠游印度洋沿岸的亞非各地,著有《島夷志略》。永樂三年 (1405)以後,鄭和等人7次出使西洋(指今蘇門答臘島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他們從江蘇太倉出發,向南航行訪問南洋群島諸國,再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訪問印度、阿拉伯和東非等地。在《鄭和航海圖》上繪有從長江口出發至非洲東岸沿途觀測到的海岸線、港灣、山脈、島嶼、沙洲、淺灘、珊瑚礁以及所測海洋的深度等,並留下了鄭和等人橫渡印度洋的寶貴記錄。與鄭和一同遠航的馬歡、費信和鞏珍,把沿途所見所聞分別寫在《瀛涯勝覽》、《星槎勝覽》和《西洋番國志》3部地理著作中。
地圖成果 唐代地圖學家賈耽繪的《海內華夷圖》,「廣三丈,縱三丈三尺」,該圖在中國地圖史上開創了以朱、墨兩色分注古今地名的先例,此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宋代沈括繪有《天下州郡圖》,南宋黃裳繪有《地理圖》,還有劉豫阜昌七年(即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在石版上所刻的不同方向的《華夷圖》和《禹跡圖》。《禹跡圖》上有畫方,「每方折地百里」。元代朱思本繪的《輿地圖》長寬各7尺,亦有畫方。此法在明、清兩代繪制的輿圖上也常見。畫方遂為中國傳統地圖的特色。 隋、唐時期圖經替代了地記,成為志書的主要形式。已知保存下來的最早的圖經是唐代的《沙州都督府圖經》和《西州圖經》(均已殘)。北宋專設機構修志,志書數量大增,撰寫體例定型,由圖經階段進入方誌階段。宋代的代表性方誌有《長安志》、《吳郡志》等。明清兩代是中國修志的繁盛時期,在《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所載8200多種志書中明清時期的佔有7000多種。
沿革地理成就 在這個階段取得較大成果,如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宋代樂史的《太平寰宇記》所記各州、縣之下,都有沿革地理的內容。宋代王應麟的《通鑒地理通釋》(圖6)、 清初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等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沿革地理專著。 明代中葉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一些學者從事地理學研究,敢於突破舊的束縛,重視「經世致用」,自覺深入實際考察研究,使中國地理學前進了一大步,萌發出中國地理學實地考察、研究自然規律的新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是徐霞客、顧炎武、孫蘭和劉獻廷。
明代徐霞客從21歲開始出遊,30多年的旅行考察取得許多居於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成就。如他在《溯江紀源》中,以清晰的實測概念為基礎,提出「計其吐納,江倍於河」的論斷,在世界上第一次比較了長江和黃河的流域面積。《溯江紀源》匯集在《徐霞客游記》中。
明末清初顧炎武嚴厲地抨擊地理學研究中不務實際的空談和議論,主張「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撰有《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等。
孫蘭在《柳庭輿地偶說》中、劉獻廷在《廣陽雜記》中,都指出過去的地理著作多停留在「記其事」的階段,而缺少成因方面的探討,主張要研究「天地之故」,即大自然的規律;要「說其所以然,又說其所當然」。孫蘭在論述地形變化,劉獻廷在觀察物候方面,都有精闢的分析。 (明中葉至清中葉,16世紀末~19世紀中)從明萬曆十年 (1582)到清乾隆(1736~1795)約200年間,是西方地理知識開始傳入中國的時期。在16世紀,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以及C.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和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的推動,歐洲人的地理視野和知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們對於地球形狀、海陸分布以及世圭地理的認識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在歐洲殖民擴張的背景下,不少傳教士來到中國,隨之將先進的地理知識也傳到了中國。影響較大的有義大利的利瑪竇、龍華民、艾儒略,比利時的南懷仁,法國的白晉、雷孝思、杜德美和蔣友仁等。
利瑪竇於1582年到達中國,1610年在中國北京去世(圖7)。他先後編繪出《坤輿萬國全圖》(圖8)和《兩儀玄覽圖》等,將西方的地圓說、地圖投影和測量經緯度的方法以及關於五大洲的知識傳入中國。
天啟三年(1623)艾儒略寫成《職方外紀》(5卷),書中附有世界總圖和各大洲分圖,對世界各地的介紹較為詳細,它是最早用中文描述世界地理的著作。同年,龍華民和陽瑪諾合製成保存下來的最早在中國製作的地球儀,其上附註中文說明,彩繪陸地和島嶼的形狀都較好。此地球儀收藏在倫敦的英國圖書館。
康熙十三年(1674)南懷仁撰《坤輿圖說》(2卷)(圖9)。中國地理學史
上卷論述了地球的形狀和山嶽、江河、潮汐等自然地理知識,下卷介紹世界各大洲和各國情況。所附的地全圖已繪有澳大利亞。
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康熙皇帝任命白晉、雷孝思、杜德美等人率領中國測繪人員完成《皇輿全覽圖》的測繪工作。他們完成的全國性的三角測量,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規定每200里合地球經線一度,每里1800尺,即每尺長度等於經線的百分之一秒,這種以地球的形體來定尺度的方法在世界上是最早的;還發現經線一度的長距不等。
乾隆二十五至三十五年間(1760~1770)蔣友仁等利用了中國學者明安圖、何國宗等在新疆測量的成果和已有的地圖、資料,編繪成《乾隆內府輿圖》。蔣友仁在他編繪的《坤輿全圖》上介紹了哥白尼的地動學說。
D. 中國的地理范圍(詳細一點)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領土范圍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中國有14個有陸地邊界的鄰國: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
另外還有6個隔海相望的鄰國: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E. 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地理特徵
1.地理環境首先決定了人口的形成和分布,中國最早出現人類聚居的地方都是大河大江周圍,世界最早的物種也是起源於水中,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中下游平原,其地理特徵是氣候溫暖濕潤,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水資源豐富,瓜果蔬菜產量多。
2.疆域遼闊完整,中華凝聚意識與穩定綿延的文化形態
3.外部封閉隔絕——封閉內斂的大陸型文化
4.多樣的地形氣候——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 ,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復雜的地形地勢和氣候使中國文化的發生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
F. 中國地理分為四個部分,中國四大地理區劃是哪四個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中國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三個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由於南北緯度差別較大,以秦嶺——淮河為界,又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因此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1、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中國的20%,人口約佔中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4、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中國的25%,人口不足中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G. 地理。中國地理。區域地理范疇。
西北地區:
1.概況:位置、范圍——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少數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和新疆北部的飢孝禪哈薩克族 。
2.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
成因——深居爛塵內陸、山嶺阻隔
地表景觀 :高原、盆地為主,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慎老漠、戈壁
由東向西植被的變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河流稀少、多內流河
農田、村鎮、城市的分布多呈帶狀或點狀分布
3.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主要基地——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
放牧特點——游牧→定居輪牧,需做好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場的工作
4.灌溉農業
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主要分布區——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綠洲
著名農產——吐魯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長絨棉
瓜果特別甜的原因——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的積累
5.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
豐富的礦產資源及其分布:塔里木盆地的石油
6.交通
鐵路——蘭新、包蘭、第二亞歐大陸橋、南疆(吐魯番——喀什)
H.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地理特徵
多元化,源遠流長
I. 地理。中國地理。區域地理范疇。
1.青藏高原(北緯25°~40°,東經74°~104°)
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連綿,地表較為平坦。
氣候方面由於海拔高,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復雜多變,青藏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高原在夏天受熱明顯,因此形成一個位於高空的反氣旋—青藏高氣壓,大大加強了南亞季風強度,並能影響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及強度。
2.中國區域地理分類中的西北地區指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一線以北的地區,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部、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
3.1北方-華北,一般指中國北部3省2市1區所在的區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
主要有丘陵、平原、山地三個地形帶。
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冬季這里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3.2北方-東北,中國東北地區現在指由中國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構成的區域。
東北地區西面是大興安嶺,北面是小興安嶺,東面是長白山中部是東北平原。
溫帶季風氣候。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位置最高的區域,冬季寒冷,高緯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關位置也有明顯作用。它北面與北半球的「寒極」——維爾霍揚斯克-奧伊米亞康所在的東西伯利亞為鄰,從北冰洋來的寒潮,經常侵入,致使氣溫驟降。西面是高達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勢,直襲東北地區。因而本區冬季氣溫較同緯度大陸低10℃以上。東北面與素稱「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遠,春夏季節從這里發源的東北季風常沿黑龍江下游谷地進入東北,使東北地區夏溫不高,北部及較高山地甚至無夏。本區是我國經度位置最偏東地區,並顯著地向海洋突出。其南面臨近渤海、黃海,東面臨近日本海。從小笠原群島(高壓)發源,向西北伸展的一支東南季風,可以直奔東北。至於經華中、華北而來的變性很深的熱帶海洋氣團,亦可因經渤、黃海補充濕氣後進入東北,給東北帶來較多雨量和較長的雨季。由於氣溫較低,蒸發微弱,降水量雖不十分豐富,但濕度仍較高。從而使東北地區在氣候上具有冷濕的特徵。
4.1南方-西南地區。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大部。
地形以盆地,高原為主,地勢起伏。
影響西南地區的季風來自孟加拉灣,叫南亞季風。東亞季風的主要作用是推動雨帶北移,而降雨的水分來自於南亞季風。西南全年的大部分降雨都集中在每年的5至10月份,而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為西南的乾季(受副熱帶高壓影響,但並非西太副高),歷年降水量均非常少。
4.2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
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
長江中下游平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年均溫14~18℃;1月均溫0~5.5℃;7月均溫27~28℃,絕對最高溫可達38℃以上。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節分配較均,但有「伏旱」。無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動積溫達4500~5000℃。
4.3南方-華南地區。華南地區包括: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還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灣,香港,澳門。
地形以丘陵為主,在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起伏和緩。
華南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最冷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4℃,日平均氣溫≥10℃的天數在300天以上。多數地方年降水量為1400—2000毫米,是一個高溫多雨、四季常綠的熱帶-南亞熱帶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