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地理課程學科素養是什麼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
(1)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所持的正確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和基本的思維視角。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更好的協調好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2)地理實踐力
指人們在考察、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野外考察與室內試驗、模擬相結合,是現代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特有的學習方式。 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以及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3)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綜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等要素之間的綜合研究。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對地理問題的分析和對人類活動的評判必須藉助綜合思維。 將地理的綜合思維確認為地理核心素養是基於對地理學科內容和學習思維綜合性的考慮。
(1)什麼是品質課程地理擴展閱讀:
培養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方法
1.課前教學設計培養意識的滲透
在地理教學中,要做到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需要地理教師樹立地理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師是地理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是推進地理核心素養培養進程的主力軍,也是地理教學過程的設計師,這個課前的設計對於整個地理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的了整個課堂的培養方向和重點。
因此在課前的地理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有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意識,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這樣才能有效地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時」。
在設計教學時,可以滲透培養學生空間視角這一核心素養的意識,通過設計讓學生觀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運動規律這樣的活動以達到這一培養目的。
2.課中培養方式和學科教學內容和邏輯的結合
核心素養包括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等多個方面,教材中的各個地理知識點都有其側重的方向,一個地理知識點往往不能兼顧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知識自身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
例如,在學習各類地圖時,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用圖的地圖技能,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三要素區分各類不同的地圖類型、能夠繪制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通過對圖的分析正確的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等。
另外地理的學科知識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載體,在運用學科知識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時候也需要符合學科的邏輯性,使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相應的學科邏輯相結合,有效培養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養。
3.課後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學的大方向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就要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側重點,而不僅僅是以往的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或是對三維目標的評價。
在設計時不能僅僅局限在知識的記憶,要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及其在解決地理問題過程中的應對能力,如在設計對地理必修一「大氣的運動—熱力環流」這一章內容的評價量表時,不能單純地設計「請繪制出熱力環流模式圖」而應該設計成「請根據熱力環流模式圖,繪制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陸間的熱力環路模式圖」,這樣就完成了知識的遷移。
測量到了學生的綜合思維及人地觀念的核心素養。由於地理核心素養具有其內隱性,在評價時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對地理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和開發出信效度高的測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測量工具,對教學活動中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測量才能精確的把握住培養的動態以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中的相應的策略。
『貳』 地理課程的含義是什麼當前我國地理課程具有哪些類型
地理課程就是地理課業及其進程。通常來說,具體表現為地理課程標准(或地理教學大綱)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書、地圖冊、音像教材等)。
我國的地理課程類型:
我國中學地理學科內部的課程分類是混合型的,既不是純粹的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也不是單純的分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或者核心課程與外圍課程。從發展歷史來看,我國地理課程有向「綜合型」、「活動型」、「自主型」發展的趨勢。具體表現: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結合、部門地理與分區地理的綜合、活動課程的發展。
以上內容引自陳澄主編的《新編地理課程教學論》中的「地理課程論」部分,僅供參考。
『叄』 什麼是品質課堂
所謂的品質課堂是指: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學會課上知識的課堂,而且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被評價為合格的品質課堂。
高品質的課堂,教師會想方設運者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學習行為產生持久的興趣,保持濃厚的求知慾,稿碼享受與人合作鍵悄哪、交流和探究的快樂,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健康成長。
『肆』 品質類課程
A. 品德與生活課程中對學生進行良好個性品質的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一門為小學初中學生思想道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綜合性必修課程。其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國情教育。(也指一個人應具備的一項素質,是意識行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判斷一個人的思想品德,除了考查日常行為意識的表現外,還要考查政治信仰和道德方面的表現)
B. 人文素質類課程有哪些
其他學校我不太清楚,我們學校有英語四、六級過級方法論,明清小說欣賞A、B等
C. 品質管理類課程有哪些
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第7版)(工商管理經典譯叢)
作 者:(美)埃文斯林賽 著焦叔斌 主編
版 社:民版社
質量管理與控制 第2版
作 者:張鳳榮 主編
版 社:機械工業版社
質量管理55關鍵細節
作 者:楊興文朱仕友 著
版 社:電力版社
D. 品質管理中,SPC2培訓課程講些什麼SPC1和SPC2有啥區別
SPC1:統計過程式控制制
SPC2:又稱SPD,為統計過程診斷
E. 哪些大學有質量管理的研究生課程詳細點明這些大學在質量管理這方面的特點。謝謝啦!
浙大香港理工大學品質管理碩士招生
(//zju-polyucenter/)
課程類型: 經營管理
培訓對象: 企事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培訓目的:
詳細內容: 課程特點
國內首選的品質管理碩士課程 ;
內容涵蓋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業營銷等范圍;
針對在職管理人員,培養適應WTO規則及未來發展需要的優秀品管人才;
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務院學位辦專家組中外合作辦學評估。
入學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
不少於一年工作經驗;
通過本中心安排之入學英語測試。
授課方式
每門課程上課時間為42學時,另考試3小時;
周末集中授課方式;
雙語授課。英文教材,中文輔助資料;
一般兩年
修畢九門科目: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組織與人事管理(Managing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
戰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Executives)
六西格瑪及品質管理技術 (Six Sigma and Quality Management Techniques)
管理人員會計實務 (Accounting for Managers)
當前質量管理課題研討 (Contemporary Issues in Quality Management)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國際商業物流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gistics)
ISO 9000及國際質量認證 (ISO 9000 and Inter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
完成論文,並通過論文答辯
↓
品質管理理學碩士學位
F. 品肆碼質管理培訓什麼內容
品裂談哪質管理培訓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ISO9001標准條文的要點掌握
2、公司侍敬程序文內件的掌握和理解
3、抽容樣標準的理解
4、QC七大手法的理解與掌握
5、供應商品質管理
6、過程式控制制
7、客戶服務和管理
8、產品的流程知識
9、人際關系學的了解
G. 品質管理都有哪些課程的
在工具上再具體一點:
六西格瑪黑帶
六西格瑪(綠帶)
常用統計技術、質量改進工具與SPC
五大核心工具
計量管理
質量檢驗具體操作方面
DOE實驗設計方法
H. 三節課的運營課程品質高嗎能介紹一下嗎
三節課運營課程品質還是很不錯的,他的教學老師黃有璨老師可是有著11年的運營經驗,操盤過數億的流量。真心的不錯,你去官網了解一下
I. 我想知道一個品質主管都要具備哪些技能要了解什麼知識
這是個《品質主管》課程的 培訓課綱,看能不能幫到你
課程內容
【課程描述】作為品質主管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生產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如何面對和處理各種復雜的現場問題,對於一名品質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課題。而目前的現實是大多數基礎管理者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識,心有餘而力不足,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成了工作中的障礙。而要完成從業務骨幹到優秀的管理者的過渡,必需要經過管理知識方面的培訓。 【課程大綱】一﹑品質管理概念1.品質的意義2.品質、品質管制與品質管理3.品質管理的演進4.全面品質管理5.ISO 9001與ISO 14001品質與環境管理二﹑品質體系規劃1.質量管理組織2.質量檢驗策劃3.質量檢驗標準的建立---塑膠類、五金類、電子類、包材類等4.抽樣檢驗技術(MIL-STD-105E、Z=0)5.ISO 9000的品質規劃要求---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三、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1、問題的分析方法及解決問題方法2、8D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3、5W1H與五個為什麼4、頭腦風暴法應用四、品質主管的溝通能力1、溝通的定義2、溝通的原理3、與客戶溝通技巧-處理客戶投訴的7個A4、水平溝通-部門工作協調技巧5、怎樣與部下進行溝通五、品質主管的教導能力—全員品質意識的提高!
『伍』 什麼是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以下幾點:
1、人地協調觀:是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觀念,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形成協調關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認識、理解和判斷。
學生建立人地協調觀,就能夠正確認識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以及人類活動影響環境的不同方式、強度和後果;能夠理解人們對人地關系認識的階段性表現及其原因;能夠結合現實中出現的人地矛盾的實例,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
2、 綜合思維:是地理學基本的思維方法,指人們具備的全面、系統、動態地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思維品質與能力。
學生運用綜合思維方法,就能夠從多個維度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認識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並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其發生、發展和演化的過程,從而較全面地觀察、分析和認識不同地方或區域的地理環境特點,並且能夠辯證地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3、區域認知:是地理學基本的認知方法,指人們具備的對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特點、問題進行分析、解釋、預測的方法和能力。
學生掌握區域認知方法,就能夠形成從區域的視角認識地理現象的意識與習慣,運用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等方式,來認識區域特徵和區域人地關系問題,形成因地制宜進行區域開發的觀念。
4、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地理戶外考察、社會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
學生具備地理實踐力,就能夠運 用適當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實踐活動,對地理探究活動充滿興趣與 *** ,並會用地理眼光認識和欣賞地理環境。
(5)什麼是品質課程地理擴展閱讀: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律介紹:
1、哪些內容應成為學習的重點內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 能說明某種特點地理現象的特定概念。
如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低氣壓、高氣壓、地球的自轉、公轉等;
② 反映某種地理事物類別的特定概念(對這類概念特別要注意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規律與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規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
如等值線的分析應用、各類經濟圖表的繪制與判讀、各種地理示意圖的繪制與判讀、圖文轉換與圖圖轉換能力等等。
⑷地理內容的文字邏輯表達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資料的能力。
2、怎樣高效地掌握上述學習重點內容
⑴用理科思維的方法學習自然地理。
① 充分運用圖解法,從三維空間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
② 用跨學科的知識解決地理問題。
⑵注重各類地理圖表的表達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轉換關系。
⑶用文科思維方法學習人文地理。
所謂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冊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與自然地理的學習有較大的差異,它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社會生產活動,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各社會生產部門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為什麼會沿著這樣的軌跡發展。
人類目前面臨的怎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從經濟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會生產部門布局的合理性、科學性,這部分可能與政治課的內容有較多的聯系,同學們應該把政治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地理學習上來。
『陸』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什麼
一、課程性質和理念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高中地理課程是與初中地理課程相銜接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課程。
開設高中地理課程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能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具備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二、課程結構
基於核心素養的提出,新版課程標准對課程結構也做了較大的調整。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
三、課程內容
圍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地理課程內容選擇上變化幅度較大。總體而言,在設計思路上,必修內容「寬而淺」,不追求地理學科特定的系統性,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增加土壤地理、自然災害、地域文化、國家戰略、海洋權益等內容,但普遍降低了要求。
四、學業質量
地理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地理學科核心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
課程設計思路
1、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
2、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為支撐,以培養國民現代文明素質為宗旨,從而全面體現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課程由共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課程共6學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學分,36課時)三個模塊組成,涵蓋了現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體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聯系與融合。
『柒』 從地理學科教育的價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養應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地理核心素養的構成
(一)地圖技能
地圖既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又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現代地圖學知識素養相當豐富,既有傳統的紙質地圖,又有現代的電子地圖。引導學生把握地圖「三要素」,且能從地圖中獲取、整理和運用地圖信息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是中學地理教育的主體任務之一。也就是說,中學地理課程中的識圖、繪圖、用圖能力的培育應是地理素養的關鍵所在。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明確指出:「利用以文字、數據和符號等形式表達的資料,如課文、圖片、圖表、表格、圖解和地圖等;利用信息傳播、思考、實踐和社交等技能去探究從本地到世界各地不同規模的地理課題。從而,地理教育在讀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計算能力和圖解能力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它也對個人素質和社交能力的發展,特別在日常生活的空間度量上和在國際了解上有所幫助。」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2011年版)》對地圖技能的培育也有明確的規定:「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中,對地圖技能的要求更進一步,例如,「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圖、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用電子地圖查詢交通、旅遊等信息;學會瀏覽網路GIS地圖,查詢有關信息;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等。
對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歸納的核心素養,地圖技能可歸屬於「能互動地使用工具」這一核心素養的范疇,指向「閱讀理解」維度,即個體藉助地理學習獲得地圖知識,並能正確地閱讀地圖(紙質地圖和電子地圖),通過對地圖信息的獲取、整理和分析,發現並解決地理問題。
(二)空間視角
空間視角是在觀察確定地球表層各種事物空間位置關系、空間展開范圍和空間排列狀態等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學科能力品質,是認識空間位置、空間分布格局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地理是關於人類生存空間的一門學問,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注重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指出:「地理教育必須有助於發展學生解決當前和未來空間組織問題的地理
(三)綜合思維
(四)人地觀念
『捌』 地理學科四個素養解釋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
1.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秉持的正確的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面對不斷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社會要更好地發展,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協調好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人地協調觀」素養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分析、認識和解決人地關系問題,成為和諧世界的建設者。
2.綜合思維 指人們運用綜合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品質和能力。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綜合體,在不同時空組合條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綜合決定著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綜合思維」素養有助於人們從整體的角度,全面、系統、動態地分析和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3.區域認知
指人們運用空間-區域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品質和能力。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多種多樣,將其劃分成不同尺度、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區域加以認識,是人們認識地理環境復雜性的基本方法。「區域認知」素養有助於人們從區域的角度,分析和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4.地理實踐力
指人們在考察、調查和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戶外考察、實驗、社會調查等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課程重要的學習方式。「地理實踐力」素養有助於提升人們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個核心素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人地協調觀是地理課程內容蘊含的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它包含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等。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的兩大突出特點,由此形成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應具備的分析和理解地理過程、地理規律、人地關系系統等重要的思維品質和能力。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實踐活動中運用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感悟、體驗現實世界中人地關系的重要途徑。
『玖』 中學生地理素養包括那些方面
(1)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2)地理素養是一個復合性概念,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任何一種尺度的劃分都會破壞地理素養的整體結構。但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筆者依據地理素養的內容,把地理素養分為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實際上,這三個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4)地理素養構成要素論其重要性並不處於同一層面之中,它們在構築地理素養過程中的職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學素養
地理學是一門旨在解釋地區特徵以及人類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現、發展和分布情況的科學。[1]它不僅包括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核心的特有知識體系,也蘊涵有區域比較、區域綜合與分析、觀察、野外實踐等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還包含了地理學家在探索地球表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因此,地理科學素養是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了公眾科學素養的共性特徵,也融合了地理學科的個性特徵。筆者依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未來社會的需求,把地理科學素養的構成劃分為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五個組成部分
1.地理科學知識
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是養成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指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的地理基礎知識,如地理術語、地理概念、地理現象、地理空間分布、地理過程、地理因果關系、地理特徵、地理規律、地理科學史等內容。總體來說,地理科學知識涵蓋了以下幾個問題的內容:「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於人類和自然環境?」
2.地理科學能力
地理科學能力是學生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地理科學能力既應該包括一般科學能力,也應該包括地理學科特有的科學能力。美國《國家地理標准》將地理能力目標確定為培養五項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問題的技能;(2)收集地理問題的技能;(3)整理地理問題的技能;(4)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5)回答地理問題的技能。雖然這五項地理技能與地理學家的科學研究過程基本吻合,但應該說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學能力,並沒有真正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盡管地理思維、想像、觀察等能力的培養要求已蘊涵在五項核心技能當中,但仍不利於突出地理科學能力的培養重點。我們試圖依據《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到的地理學的幾個核心問題,[1]對應給出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相應能力:(1)空間定位能力;(2)區域差異的比較與概括能力;(3)空間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間分布格局的覺察能力;(5)地理過程的簡單預測與合理想像能力。
3.地理科學方法
地理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地理科學對象,以及作用於地理科學對象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途徑和手段,地理科學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學方法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各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支撐。地理科學方法教育是學生學習地理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學素養養成的重要基礎。地理科學方法中包含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但在地理科學素養的養成中,更要側重培養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科學方法,如地理觀察、地理實地考察或野外調查、區域綜合分析、區位比較、地理實驗等方法。
4.地理科學品質
地理科學品質包括地理科學精神、地理科學態度以及對地理科學的興趣、情感和動機等。其中地理科學精神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對學生從事地理科學認識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力圖讓學生領悟與感受地理學家在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學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學研究和交流過程中逐漸地、自然地形成的約束科學家行為的價值規范或准則,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實踐,不固守傳統,不迷信權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敢於堅持真理,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和挫折,善於團結合作,樂於思想交流,遵守科學的職業道德等。歸納起來,地理科學精神包括地理科學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地理科學態度是指個體對地理科學現象和本質作出的反應,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
5.地理科學意識
地理科學意識指社會群體或個人對地理科學的思想認識和覺悟程度。它包括正確的地理科學觀、地理科學技術觀以及正確理解和應用地理科學與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等內容。地理科學意識是正確認識地理科學價值、合理運用地理科學技術的關鍵,因此是地理科學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地理科學素養的上述組成之間並不是孤立的、分離的,各種構成彼此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互相聯系,構成了地理科學素養的主體。其中地理科學知識和地理科學能力屬於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屬於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也是地理科學能力發展、地理科學方法運用、地理科學品質養成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的質和量決定著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地理科學能力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也是溝通和聯系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的橋梁和紐帶。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為地理科學知識的學習、地理科學技能的培養「解放思想」、導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養
地理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兩個部分。人文地理知識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經濟、旅遊、人地關系等相關內容。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關「人對自然的基本態度」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識、「尊重自然、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人口道德」意識、「資源道德」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國家意識、地理美等內容。[3]
圖2 地理人文素養的構成
(三)地理技術素養
地理技術素養是指對地理技術的正確辨別、全面理解與綜合應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三個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專業性很強,對於不同階段的學習者要求的廣度與深度應有所不同。
1.地理技術知識
地理技術知識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基礎,也是養成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地理學在工程技術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拓寬地理學應用領域的同時,也給中學地理素養教育增添了新的內容。地理技術知識主要包括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防治技術;景觀生態設計;不同區域尺度多維要素的規劃技術;地震、火山、台風、洪澇、乾旱等災害的預測、防治技術;地理多媒體教學技術;等等。
2.地理技術能力
地理技術能力是地理技術素養的核心,是對地理技術知識的深化與應用。圖3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地理技術能力主要包括:(1)運用3S技術進行地理信息處理的能力;(2)運用區域規劃知識進行城鄉規劃、旅遊規劃的能力;(3)對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進行防治的能力;(4)對地震、火山、台風、洪澇、乾旱等災害進行預測與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體技術製作地理課件的能力;(6)正確選擇並運用地理技術的能力。
圖3 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
3.地理技術觀點
地理技術觀點是地理技術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曉地理技術的正面和負面影響;(2)明晰地理技術與地理科學、社會的關系。
『拾』 什麼是地理課堂教學的核心素養
1·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是在與提高學生在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的提高。
2·教師培養學生地理科學素養的途徑:
①教師自身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學素養;
②在課堂教學上樹立新型的師生觀;
③樹立正確的教材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