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七年級地理探究作業怎麼做

七年級地理探究作業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3-24 22:58:13

『壹』 初一地理的研究性課題報告

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初一地理研究性學習初探研究性學習是近兩年來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所提出的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它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作為和人類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地理學科的教與學,這種研究性的學習顯得尤其重要。一、研究性學習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意義。學生個性是指學生在其生活、實踐活動中經常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帶有一定傾向性的個體心理特徵的總和。個性傾向是人的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是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個性傾向性決定著人對現實的態度,決定著人對認識活動的對象的趨向和選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的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因此地理教育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從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角度考慮,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去分析區域特徵,通過探討比較,加深理解,融會貫通,並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1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這個課型著重培養學生學會從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在初一開展的這次研究性學習,先是確定出一個研究的范圍,主要是圍繞我們學習、生活周邊的城市環境所展開。讓他們多留心觀察身邊的一各種事物,多問為什麼。了解事物的共性和各自的個性,加深理解。 2 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初一的學生對生活的知識膚淺,信息收集的渠道比較狹窄,處理問題往往也比較簡單,不可能一下子要求過高,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雖然不及高中學生那樣多樣化,但一個人的能力只能在實踐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漸發展起來。我們只要求學生從報刊或在網路上作簡單的查找。 3聯系實際,寓教於樂,樂中求知。 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家庭背景來選擇與《一中周邊城市環境調查》有關的研究課題,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學科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同時,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主動獲取課本以外的課外知識,這樣,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學會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當今社會,競爭與合作並存,所以具備積極合作精神與有效的人際交往技能成為了現代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標志。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際溝通與合作的過程。學生之間為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就必須依靠小組成員群策群力。因此在這里,合作既成了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也成為了學習的一種手段。讓學生通過研究性的學習,學會彼此尊重、容忍、理解,提高表達以及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的能力等。 5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地理學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如當今世界的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都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與學習。而我們進行的研究性學習正是圍繞著我們身邊的環境而進行,讓學生在社會中進行調查訪問、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嘗試著解決問題,這樣既增強了對家鄉、對社會、對自然和人了解,又增加了對生活的熱愛,從而逐步形成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態度與日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二、淺析初一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與高中的區別及聯系 研究性學習納入必修課,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突破。而作為具有主動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研究性學習更應該貫穿於人的學習的始終。所以,在初一年級,我們也應該嘗試著讓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我們知道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比如在網上搜索資料的能力、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邏輯性思維等都與高中的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表現在整個活動中。如:在雜訊的測量中,由於學生操作的錯誤,影響了數據的准確性,在操場中出現了140分貝的雜訊。又如有個小組調查的是校園的白色污染,將一些專一的難度較深的知識的資料都下載下來;也有一些小組不會對資料進行篩選,收集的資料遠離了所需要范圍。由於存在這樣的差異,導致不同的研究結果。 但初一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某種程度上比高一相對活躍,他們比高一的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高中的學生接受過多規范的東西,因此,在接受新生的事物上,或者說是對某種事物的看法,會採用了社會上一種較常規的看法。另外,初中與高中的學生,在學習上相對而言壓力較為輕松,有更多時間去開展這項學習活動。高中與初中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因而在初一的研究性學習應與高中的研究性學習有所區別。如深入研究的層次、研究的手段、對資料的整理分析能力、社會的調查與實踐等能力都會有所不同,這樣在研究性的學習中,高中的學生注重的是理論性的學習,而初中的學生則注重的是直觀性。所以在初一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為高中更深入地展開研究性學習作了鋪墊。三、研究性學習的組織與實施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點,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生較大變化。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組織和實施呢?以《一中周邊城市環境的調查》為例:1、內容的確定。 近年來,一中周圍環境的狀況有了很大的變化,如內環路的修建,兩校的合並,以及學校周圍的治安狀況,道路的交通狀況及所產生的雜訊,空氣污染等,這些變化都影響到一中教育及教學的工作。因此,我們在初一級學生中展開了《一中周邊城市環境的調查》的研究性學習。2、總流程圖學習動員→個人選題→題目篩選(合並)→擬定方案→小組實施(教師指導)→小組匯總→提交成果→展示交流→評價總結3、具體實施的階段(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逐步投入研究性學習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關心當地的發展,用所學的知識,結合我校周邊城市環境,提出區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的途徑。如環境保護、交通、旅遊,城市規劃等讓學生了解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學習的聯系,培養學生對課本知識產生相關的問題意識,同時也可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例如在講世界的居民一節,書中的圖6.8城市問題,我讓學生從我們周邊學習環境來談談自己的體會,進而提出問題,我們學校現時雜訊的現狀如何,我們學習的環境是否達到了良好的標准,對我們學校產生的最大影響的聲源來自哪?趁著這股勢進而進行了一堂「現時新型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進一步認識研究性學習,應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等。 (2)、課題的選擇與確立。根據我校的特色,聯系本區的自然條件,結合本級學生特點,確定《一中周邊城市環境的調查》的研究內容。在選題的實施上,由教師在課題上展示有關的問題,給學生明確的選題方向,確定了學生研究性學習選題的范圍,做到有的放矢。基本組織形式——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合作研究是經常採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6人組成,課題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家庭背景選擇與一中周邊城市環境有關的題目,並填寫有關的表格。但在這一階段需要教師不斷指導、調整、改進,使學生選擇的課題具體化、明確化、同時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根據有關的資料,在選題中遵循了以下的原則:目的明確化、即調查什麼、研究什麼、鍛煉培養什麼能力等;題目的針對性,范圍局限於一中周邊的城市環境,以及與初一級地理知識有關的題材;選題的可行性,理論與實際結合性等。 (3)方案的研究與實施由每個小組各自寫出研究方案,包括整個研究學習的目的、內容、步驟和方法,以及學習分工情況等。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可隨時向老師報告,作出修改。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要走出校園搞調查,實地考察記錄,收集資料,同時小組的成員對收集回來的資料、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相互討論,研究。在這個階段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研究不下去,或者也有可能發現與課題有關的新問題。如一個小組最初研究的題目是校園的白色污染,後來題目變成一中周邊食店對我校的影響,最後到了感應垃圾箱的製造。 (4)匯總成果及交流體會。 學生根據自己研究的內容的需求將收集到的有關的文章測量數據,圖片或自已拍攝的照片等資料,進行歸類整理,並同時將社會調查、實地考察、相關的實驗等,通過文字表述,在這一過程會經常發現許多的漏洞,應及時補充調查報告,予以糾正,把研究的成果採取適當的形式展示出來,可以是小論文,調查報告,設計一種產品等,但它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而「有形」的製作品,所以對它的評價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難度。四、評價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具有哪些特點?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當遵循哪些原則?評價內容具有豐富性和靈活性。既然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參與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它可以通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來判斷,如:組員是否認真參加每一次課題組活動,是否認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擔的科研任務,是否做好資料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是否主動提出研究的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採納他人的意見等。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這主要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以及小組討論記錄、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等來反映,也可通過行為表現和學習的結果反映出來。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要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各個環節中掌握和運用有關方法、技能的水平進行評價,如查閱和篩選資料,對資料歸類和統計分析,使用新技術,對研究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四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要考察學生在一項研究活動中從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過活動前後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評價其發展狀態。五是學生的學習結果。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的形式,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做法。附學生評價表格研究性學習評分表格(學生用表)課題: 組長:項目詳細內容分數(10)內容分工是否具體 調查是否到位 資料是否切題 結論是否明確 演講表達是否條理清晰 普通話是否標准 態度是否自然大方 儀容儀表是否得體 展示是否運用多媒體展示 方法是否多樣 本課題是否還可深入研究: 是( )否( )可從哪些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五、研究性學習當中存在問題及建議1、小部分學生對調研不重視 針對本學科的情況,部分學生僅重視主要學科的學習,因而對地理科開展研究性學習興趣不大,而且成績越好的班級,可能問題越突出 ,這部分學生僅把調查看作是完成一項老師交給的作業,因而調查不深,思考的問題簡單化,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應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全員參與這樣才能體現出他的優勢。要用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尤為重要。特別是運用現代的一些科學技術參與研究活動則收效更好。如調查的數據,可以通過電腦的操作製成圖表,有部分學生對攝影興趣較大的,可以讓他們通過拍攝直觀反映他們所研究的內容等。 2、小組搭配不合理 班上學習同一水平的同學常會集中在一個小組、平時喜歡一齊玩的同學集中在一個小組,這樣容易出現攻守同盟,甚至外出打撞球也向家長說出外進行調查,因此這就需要與各班主任及家長協調,完善管理。出外調查時需要填寫調查報告,並將當天的調查內容呈交給老師。 3、師資力量不足 由於地理學科每周的課時所限制,相應教師編制人數少在規模較大的學校每個年級僅有一位地理教師,因此,教師的工作量顯得特別大,因此採取了合並課題的方法,把一些相近的課題相結合。為了便於學習與管理,我將本次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作出如下劃分。

『貳』 初中地理如何有效設計分層作業

如何設計有效的地理作業

近年來,隨著中考制度的改革,初中地理課業負擔也越來越重,因此,提高地理作業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地理老師都在思考和探討如何依據大綱,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上設計有效的地理作業,才能符合學生的需求。 地理作業初中有效性一、什麼樣的地理作業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從地理教學的角度看,地理作業是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它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但是,種種原因導致有些教師對作業認識產生偏差,認為作業做的越多就越能應付考試,提高考試成績。大多數教師搞「題海戰術」,無味的重復,偏題、怪題層出不窮,甚至有個別教師把「罰抄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學生叫苦叫累,教師叫煩叫重。於是,作業成了「令人頭疼卻必須做的辛苦差事」。因而,我在長期的地理教學中對「什麼樣的作業才有效、高效」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1.作業,只有在適當、適量和適時的時候才會有效。那些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切合課程標准要求、符合知識建構原理的練習、作業,那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進取性、創造性的練習和作業,才能夠真正發揮其鞏固、強化和拓展的練習價值,才能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的學習要求,對作業進行預設,分重點內容摘抄(課本為主)、圖表分析(填充圖冊為主)拓展提高(地理配套練習冊為主)三個部分,緊跟教學進度,精練試題,由易到難,分步完成,學生感到作業量適中,易完成,准確率高,有成就感。 2.作業內容要有趣味性、開放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有效性是我們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作業也一樣,只有學生在付出勞動的時候有了收獲、有了提高、有了進步,才能激發作業的興趣。學生喜歡貼近生活、形式新穎、開放性的作業,教師要把地理作業融入生活,同時把題型設計得符合中學生興趣特點,以增添學生做作業的情趣,有利於學生從不同方面和角度去觀察、思考、分析與解答,提高他們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在學習《西亞和北非》時,我抓住學生對熱點問題易關注的心裡特點,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組阿拉伯人的生活圖片或媒體視頻,然後觀察思考下列問題: (1)你知道圖片中人物的人種、民族、宗教信仰、語言嗎? (2)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什麼地區?其服飾與所在地區的環境有何關系? (3)你知道西亞、北非地區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備受世人關注的原因嗎? 問題很貼近生活,教學中,學生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輕松愉快的獲取新知識。 3.把作業的選擇權還給學生。過去,我們讓學生完成作業的時候,基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所以導致了部分學生對作業不能做,也不喜歡做。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拿到作業以後,自己不能做,就乾脆不做,去抄。有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看到作業太簡單了,就沒有興趣做,為了應付老師,乾脆還是抄。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一位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並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這就說明,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智力特點,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我在作業的設計中作了大膽的嘗試,按7∶2∶1的比例。所謂的7∶2∶1是這樣分配的:「7」是基礎題大家都要完成;「2」是針對重點、難點拓展拔高讓地理成績較好的同學,「1」是嘗試鏈接中考題讓激進的同學。通過地理作業選擇權的變化,激發了學生作業興趣,基礎差的學生不用每天忙於抄作業,基礎好的學生做一些有難度、挑戰性比較大的題目,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做適合自己的作業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二、如何設計有效、高效的地理作業 作業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目標明確、方向准確、切中要害,難點問題要有變式訓練,組題要有梯度。錯誤率高要有糾錯練習。因此,我們設計了以下幾種作業類型: 1.發揮地理知識和生活聯系緊密的特點,設計學生易感悟的預習型作業 傳統的地理作業只是對已學過的知識復習、鞏固和提高。其實,地理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通過留預習作業的形式,也可以培養學生以教材、地圖冊、網路等為主要資料來獲取知識的能力。這一類作業應選取立意較新、情景新且緊扣重點的基礎題,讓學生在預習課本,了解考點知識結構及體系的過程中嘗試訓練,找出自己疑惑的問題所在。例如,在學習《非洲》一課時,讓學生提前觀看《人與自然》,初步了解熱帶、稀樹草原、肉食性動物、草食性動物、雨季旱季等知識點的鏈接。 2.課堂和課後,針對大多數學生設計基礎型作業 在課堂上和課堂後,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些與上課內容基本一致的作業,作為鞏固和檢測學生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手段,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基礎型的作業,即是主要以檢測學生對知識點本身掌握程度而設計,是針對全體學生而設計,是課堂教學的任務,全體學生都應達標。

『叄』 初一的地理暑假作業吖 各位教教我怎麼做!!

堅持每天都出去觀察,不過要在晴天的時候,還真有點難啊

『肆』 七年級地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一、實驗目的

1.了解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理學的基本知識;

3.學習地理學的基本原理;

4.掌握地理學的基本方法。

二、實驗內容

1.實驗地點:根據實驗要求,在具體的地點進行實驗,如河流、山脈、湖泊、森林等;

2.實驗內容:根據實驗要求,實驗內容包括:確定地理位置、確定地形特徵、調查地理環境、研究地理現象等;

3.實驗方法:根據實驗要求,採用實地調查、實驗測量等方法,進行實驗;

4.實驗記錄:實驗過程中,要及時記錄實驗數據,以便後期數據處理和分析。

三、實驗結果

1.實驗結果:根據實驗內容和方法,記錄實驗數據,結合實際情況,得出實驗結果;

2.實驗分析: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深入探究,形成實攔跡驗分析;

3.實驗結論:根據實驗結果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完成實驗報告。

四、總簡局並結

本次實驗,我們完成了地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學習,並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記錄實驗數據,結合實際情況,得出實驗結果,進臘陪行實驗分析,得出實驗結論,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完成實驗報告。

『伍』 如何設計有效的地理作業

如何設計有效的地理作業
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有效備課、有效上課的基本理念已經被大多數老師所熟悉和認可,並在此基礎上涌現了大批優秀的教學設計和優秀教學案例,然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卻被不少教師所忽略,那就是有效作業設計。有效的作業是有效課堂的延續與補充,它將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拓展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無效的作業將給學生增加負擔,疲於應付,養成「抄襲」作業的惡習,甚至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精心設計作業是整個有效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筆者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些有效作業設計的共同特點,供各位同仁共同研究、探討,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 針對性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動物園里的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領導指示員工加高圍欄,從10米加高到15米,第二天,袋鼠又跑出來了。動物園領導大發雷霆,要求員工將圍欄從15米加高到30米。這時,旁邊籠舍里的長頸鹿哈哈大笑,對夥伴們說:「我敢打賭,如果這幫蠢人不關好籠門,圍欄加到100米也沒有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解決問題沒有針對性,不會完美解決問題。同樣道理,作業設計也必須要有針對性。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靈活設計作業,為學生「量身打造」作業,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都能夠進步,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 興趣性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一定的興趣對於學生的學習有著建設性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途徑,用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作業,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這需要我們多聯系身邊的事物,將有趣的事物與作業有機的結合起來,便可提高學生對待學習的興趣。例如:通過讓學生利用一個熟雞蛋來當做地球,從中畫出」全球氣壓帶與風帶」。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掌握了動手實踐的能力還能強化記憶。毋庸置疑,讓學生對著課本死記硬背效果難免差強人意。而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來合理有效地布置作業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層次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5分是他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3分就是他了不解的成就。教師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所能達到的程度,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快樂。」因此,如果我們讓能力較差的學生去完成難度較高的作業,不僅不能讓他們體驗腦力勞動中成功的快樂,反而會深受打擊,甚至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而讓能力好的學生去完成一些基礎性的作業,不僅難以提高他們的能力,更會因「任務太簡單」而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長此以往,這類學生也慢慢失去了對作業的興趣。因此,這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進行有層次的作業布置。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任務。這樣既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又考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還能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完成任務後的快樂,是真正有效的作業。否則,學生只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在無效作業上而無法真正的提高自身能力。
四、 探索性
學生完成作業也是一種學習活動,而有效的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更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樣學生對地理知識、技能和地理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獲得廣泛的地理活動的經驗。為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自身情況,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完成地理作業過程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像觀察類作業與調查類作業就很容易使學生達到這樣的目的。
(1)觀察作業。觀察是思維的窗戶,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發現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如:在旅遊的時候,觀察當地典型的植被,有助於自然帶的學習。
(2) 調查作業。調查活動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身邊的一些事物,從中收集一些信息,從收集的信息中發現問題,從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人文地理中工農業以及人口方面的信息,可以通過調查來更好的理解掌握。
總之,地理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復雜的系統,從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等,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推敲,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才能促進學生健康良性發展。

『陸』 地理作業怎麼做

1、最重要的一點是仔細審題

不管是做什麼科目的題,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認真的、仔細的審題,清楚題目要求,然後再分析題目信息。不仔細審題就很容易掉進題目的陷阱里,這也是很多同學經常把會做的題做錯的原因。

2、善於挖掘題干信息

做題的時候主要的信息都來源於題干,有些信息比較直觀,解起來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一些,而有些題的的信息則是隱藏起來的,這就需要你去挖掘了。在地理考試中,題干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3、通過知識之間的聯系建立知識橋梁

如果從高考的角度分析,學習地理並不需要學生掌握多麼深奧的地理知識,而是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所學內容都串起來,解題的時候也利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來分析和解解答。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地理探究作業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