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位置
130E 43N長白山
113E 38N太行山
111E 38N呂梁山脈
110E 31N巫山
111E 27N雪峰山
106E 38N賀蘭山
85E 35N昆侖山脈
90E 48N阿爾泰山脈
90E 33N長江發源地唐古拉山
96E 35N黃河發源地巴顏客拉山
118E 38N永定河河並慎知口
115E 35N這只是黃河下游邊的一點
104E 24N南盤江上一點
120E 32N太湖
118E 34N洪澤湖
117E 29N鄱陽湖
114E 28N洞庭湖
104E 25N滇池
132E 45N興凱湖
120E 38N渤海
125E 35N黃海
123E 30N杭州灣孝卜
120E 23.5N(澎湖水道)台灣海峽
110E 22N雷州灣
108E 20N北部灣
我的更准確,是精準地圖上的絕消。
『貳』 河源御福花園什麼時候建成
河源御福花園是一個位於河源市的現代化住宅小區,於2014年建成。該小區位於河源市中心,毗鄰河源市政府,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河源御福花園的建築風格以現代簡約為主,建築面積達到了30萬平方米,擁有超過3000套住宅,其中包括高層住宅、洋房、別墅等。河源御福花園的建設以帶輪悄及管理都符合國家最新的建築規范,其中包括安全蠢渣、環保、節能等方面的要求。河源御福花園還配備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如公共活動中心、健身桐或中心、兒童游樂場、超市、餐廳等,為居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
『叄』 固鎮縣尚河源築質量怎麼樣
固鎮縣尚盯渣含河源築質量梁掘怎麼樣?
回答是:固鎮縣尚河源築由安建建築工程公司建築凱笑,戶型布局方正,南北通透,闊景飄窗,大陽台,採光好,尚河源築以"澮河"著稱的水韻園林,空氣好,居住舒適度高。
『肆』 河源有那些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
鄒大昕——字東啟。宋朝河源人。任廣州僉判時,發現東洲與黃木灣之間,交通不便,立即計劃施工,將鹿步湖岸鑿開,使兩地十餘里的水路暢通,便利來態譽往行人交通運輸。後當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廟以示紀念。
鄔干於-一又名朝憲。湖南新化人。曾先後到日本、美國等地留學,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民國31年秋,任五四中學校副校長。民國33年創辦行素中學。民國36年(1947年)春遷至長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人北京編輯社,從事編譯著述。同年底,被聘為湖南文史館員。著有《崇德初級中學設立實驗班答客問》.
河源簡介:
河源市是國務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設立的地級市,管轄源城區、東源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共五縣一區。全市原有119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並鄉鎮17個,占鄉鎮總數的14.8%。全市現設有98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394個村委會和149個社區居委會。
河源帆飢段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其范圍是東經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緯23度10分至24度27分。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惠州市,北與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粵第一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肢塵長的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河惠高速公路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河源猶如鑲嵌在東江之畔的一顆明珠,河源市區別名槎城。東江自北向南流經市區,新豐江從西向東繞城而過,兩江在市區東面交匯,使得整個城市三面環水,看起來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以新豐江為界,槎城劃分為新老城區。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歷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區是1988年建市後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歷史人文景觀和令人驕傲的現代奇跡。
人們說河源是一個靈秀的城市,到處繁花爭艷,草木吐秀,空氣清新,但是讓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沒有水,一個城市能靈秀到哪裡去呢?的確,河源「一城風景半城水」,除兩江之外,市區內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工湖——鱷湖,兩江一湖托出了河源「青山綠湖碧水城」的山水旅遊城市形象,形成了一種清朗、明麗、現代與傳統和諧相融的城市風光。
河源歷史:
河源,上古屬揚州南境,戰國屬楚,秦於龍川置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地置河源縣,屬南海郡。南梁天監二年(503年)屬梁化郡,隋唐屬循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禎州、循州,河源地區屬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禎州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並入惠州,河源地區在1913年屬廣東省都督府潮循道,後直屬廣東省革命政府東江行政委員會。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屬東江行政委員會、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韶關地區、惠陽地區等。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縣,設立河源市,轄源城區、郊區、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1992年8月河源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成為既可享受山區優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開放區優惠政策的地區。1993年11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市郊區,設立東源縣,縣委、縣政府駐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時期,來自江浙一帶的越民散居於少數民族之中,對開化粵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後,遷陝隴之民居粵,帶來了黃河文化。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河源未來:
河源市成立於1988年1月,是廣東省的一個年輕城市,也是京九線上的一個新興城市,轄源城、和平、龍川、紫金、東源、連平等6個縣區,全市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322萬。
河源,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內所在的東江中上游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這一帶設縣而治,首任縣令就是後來統一嶺南並被漢高祖封為南越王的趙佗,縣治設在龍川縣佗城鎮。現有新石器遺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龜峰塔、孫中山祖居(由閩入粵第一代)。這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河源,靠山近海,區位優越。河源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處於珠江三角洲邊緣,歷史上與惠州、東莞、深圳、汕尾曾屬同一地區,市區距廣州、香港均不到200公里,河源實際上是內陸與沿海的結合部。這種獨特的區位,既有利於接受沿海地區的經濟輻射,又有利於溝通國內外大市場。
河源,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河源是京九入粵第一市。京九鐵路經過江西省進入河源境內,穿越三縣和市區,並在龍川縣城與廣梅汕鐵路接軌,設立華南最大編組站。105和25國道縱貫全市,規劃建設的河惠、河梅等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由此構成了河源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使河源成為粵東北的交通樞紐。此外,以市區為中心的現代通信網路已經形成,實現了城鄉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並且,還擁有一類口岸。
河源,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河源是「港深水塔」,全省最大的兩個水庫——新豐江水庫和楓樹壩水庫都在河源境內。滔滔不絕的東江水,不但滋潤著珠江三角洲東部,而且通過東深供水工程流入香港。境內水能蘊藏量130萬千瓦,仍有40萬千瓦有待開發。同時凈水資源和優質淡水養殖開發價值和潛力巨大,新豐江天然凈水遠銷國內10多個城市。河源市是礦產之鄉,已探明的礦產有40餘種,其中儲量位居全省第一的就有鐵礦、瑩石礦和稀土。此外,鉛鋅礦、鎢礦、石灰石、瓷土等也十分豐富,易於開采。河源是山多林茂之地,全市有山地面積1800多萬畝,其中25度以下的緩坡地就有180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72%,活立木蓄積量達3092.7萬立方米。河源是生態旅遊勝地,境內山清水秀,文物古跡眾多。緊鄰市區的大桂山風景區,是北回歸線上現存面積最大的常綠闊葉林區,是廣東綠色生態旅遊的新品牌;市中心有亞洲第一高噴泉,噴射高度達169米;河源還曾是恐龍的故鄉,市區已出土恐龍骨骼化石和大量的恐龍蛋化石。市區碧水環繞,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全國13個大氣環境質量達國家一類標準的城市之一,也是廣東省環境保護教育基地。縣區有「小桂林」之稱的連平陂頭山水,有「地下龍宮」之稱的漳溪皇龍岩、和平李田仙岩,有「粵東丹霞」之稱的龍川霍山和楓樹壩九龍灣水上漂流等旅遊景觀。
河源,服務體系完善,投資環境優良。為吸引外商投資,市政府先後制訂子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地價、水電、稅費等方面給予優惠。實行只收稅不收費,規定凡是在市區范圍內舉辦生產性項目的外來投資企業,只按規定收稅,不收任何行政事業性規費。為了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對外引進辦公室,實行「一個窗口」審批項目,「一條龍」受理投訴,「一個口子」收取規費的「三個一」制度,有關職能部門分別制訂了對外來投資者服務的承諾制度。為了切實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市政府專門為外商發放了「綠卡」。
建市14年來,河源市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燈塔盆地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百萬畝水果基地」建設為突破口的「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貫穿市區的「工業走廊」開發已初具規模,對外經濟空前活躍,投資不斷升溫,規模逐步擴大,在新的歷史時期里,河源市將突出特色經濟、借外發展、科教興市、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大力創造體制創新、對外開放、資源轉化三大優勢,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將進一步利用山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三高」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把河源建成京九線上的農業強市和珠江三角洲的「菜籃子」基地;利用沿海與內陸結合部的區位優勢,不斷優化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把河源建設成接納沿海產業轉移的一塊投資興業寶地;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把河源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利用礦產,水資源和農副產品等資源優勢,形成以資源開發為依託的加工型工業。
河源市雖然是廣東省的次發展地區,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我們謁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攜手並進、共創未來。
一、客家淵源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遷,時延1500年的記載。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隨著渡過黃河南下。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旅上出現。
第二次大遷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間。唐朝末年,黃巢舉兵起義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從皖贛某地居所,現遷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廣東北邊。
第三次大遷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間,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地這過程中,許多客家人幸均捲入保衛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戰爭。宋亡後,他們只好退往更偏遠的廣東東、北部。
第四次大遷徙在公元1645——1843年間,這次遷徙卻是康熙皇帝為了爭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台灣。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發生於太平天國起義末期。由於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理智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佔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佔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為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為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
河源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承傳著客家民系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廣東梅縣的山歌文化獨樹一幟。河源的東江客家菜則比較有特色。
二、客家習俗
客家人的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崇拜、禮節等。
(一)、主要節日:
☆春節:有拜年,游樂活動等,是最隆重的節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
☆二月二:開正節。
☆清明:客家掃墓習俗多從春分開始,清明達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
☆七月節:也即鬼節。
☆中秋:民間通稱八月節。吃月餅,賞月等風俗大體各地相同。
☆重陽節:客家人叫「九月節」。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
(二)、婚姻禮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 但余文與張麗是自由戀愛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過程儀式大部分仍沿舊習:如相親、送定、報日子、送聘金、盤嫁妝、接親、拜堂鬧洞房等。
(三)、民間娛樂: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簽,打麻將,養花,釣魚等。
『伍』 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和在中華民族歷史的重要地位。
首先,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出現在黃河流域,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之所以在黃河流域出現如此多的文明,是因為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較長江流域優越。
其次,第一個統一各部落的部落首領是黃河流域的黃帝,之後建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也是黃河流域的禹。
再次,中國以後歷代皇帝選國都看重的都是黃河流域富饒肥沃的土地,在那時,黃河流域並不像現在這樣需要經常修築防禦大堤。所以黃河流域在中國大部分歷史進程中都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有很多經濟發明創造及思想體系都是來源於黃河流域。
黃土高原中的汾渭盆地,系地塹式構造盆地,經黃土堆積與河流沖積而成。汾渭盆地地面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歷史悠久,是晉陝兩省的富庶地區。
(5)尙河源築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志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葯,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產生在這里。
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貴的遺產,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參考資料網路——黃河
『陸』 廣東最發達的城市排名前10個的是什麼啊
廣東省各市GDP排名
廣州市 6068
深圳市 5684
佛山市 3025
東莞市 2625
中山市 1034
惠州市 933
茂名市 930
江門市 921
湛江市 770
珠海市 750
汕頭市 741
肇慶市 526
揭陽市 488
清遠市 414
韶關市 394
陽江市 347
梅州市 347
潮州市 331
河源市 264
汕尾市 248
雲浮市 246
韶關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韶關
韶關,位於廣東省北部,與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稱。2017年韶關人均GDP只有45262元,排名廣東省地市倒數第十名。
汕頭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汕頭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我國早期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可惜,2017年,汕頭人均GDP只有42134元,遠遠落後於同樣是經濟特區的深圳,排名廣東省地市倒數第九名。
潮州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潮州
潮州,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游,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廣東省揭陽市的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
清遠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清遠
清遠,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達到1.9萬平方公里。同時也是廣東省旅遊資源大市之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稱號。這么好的地方,人均GDP照樣低,2017年,清遠人均GDP只有39025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七名。
湛江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湛江
湛江,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氣候與海南島一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是湛江沒有海南名氣那麼大,人們路過湛江也不在湛江停留,直奔海南島。2017年湛江人均GDP總量只有38829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六名。
揭陽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揭陽
揭陽,與汕頭,潮州齊名,也是著名的僑鄉。據統計,揭陽600多萬人口,就有300多萬華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親人在海外打拚。不可思議的是,揭陽人均GDP2017年只有35304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五名。
雲浮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雲浮
雲浮,這個與廣西交界的五線城市,堅硬的大理石上面也搞不出什麼花樣來,雲浮這些年經濟一直比較滯後。2017年,雲浮人均GDP只有33861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四名。
河源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河源
河源,與江西省交界;很意外,河源還是四線城市。可能是河源地理位置,交通好的原因吧,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河源的鐵路線是廣東省最長的,可河源的人均GDP反而排名全省地市倒數第三名。
汕尾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汕尾
汕尾,人們都說廣東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聽到這句話,估計汕尾人都會不好意思。因為汕尾2017年人均GDP只有28169元,比貴州人均GDP還少。在廣東省地市排名排在倒數第二名。
梅州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梅州
梅州,與河源一樣,也與江西省相鄰。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也無法打破年年人均GDP排名倒數的命運。2017年,梅州人均GDP只有25817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一名。比全國倒數第一的甘肅還要少。
『柒』 河源站建築工程介紹
河源站站址在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建設於1990年。離北京西站2177公里,離深圳站195公里,離廣州東站220公里。隸屬廣宏睜州鐵路(集團)公司惠州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歷史沿革
河源車站建於1990年。
地理位置
河源站站址在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離北京西站2177公里,離深圳站195公里,離廣州東站220公里。
業務范圍
客運:辦理旅客並絕隱乘降;行李、包裹托運。
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
河源站列車時刻表
車次 出站 - 到站 類型 開車時間 到站時間 運行時間 里程 K105 河源 空調快速 1:16 4:48 3小時35分 195 深圳 K230/K231 河源絕廳 空調快速 1:42 10:14 32小時35分 1886 昆明 K445/K448 河源 空調快速 2:18 4:55 2小時22分 195 深圳 K1091/K1094 河源 空調快速 2:28 5:25 3小時7分 187 深圳東 Z185/Z188 河源 直達特快 2:48 5:06 2小時10分 195 深圳 K298/K299 河源 空調快速 3:24 7:10 3小時50分 220 廣州東 T126/T127 河源 空調特快 3:41 5:18 1小時39分 134 東莞東 T211 河源 空調特快 3:55 6:10 2小時17分 195 深圳 K1029 河源 空調快速 4:37 7:20 2小時47分 195 深圳 K86/K87 河源 空調快速 4:56 8:10 3小時17分 228 廣州 T101 河源 空調特快 5:49 8:21 2小時35分 195 深圳 K922/K923 河源 空調快速 6:17 9:32 3小時33分 220 廣州東 K555 河源 空調快速 6:41 9:03 2小時25分 187 深圳東 T395/T398 河源 空調特快 10:00 11:11 25小時13分 2290 青島 K675/K678 河源 空調快速 10:53 9:55 23小時1分 1624 徐州 K1620/K1621 河源 空調快速 11:07 15:26 28小時27分 2179 天津 T8361/T8364 河源 空調特快 11:16 16:05 4小時53分 307 汕頭 T8366/T8367 河源 空調特快 11:24 14:00 2小時39分 220 廣州東 K446/K447 河源 空調快速 11:36 15:15 27小時43分 1977 西安 K91/K94 河源 空調快速 11:55 14:22 2小時29分 187 深圳東 T8379/T8382 河源 空調特快 11:57 14:50 2小時56分 206 梅州 K94/K91 河源 快速 12:02 14:22 2小時6分 187 深圳東 T8369 河源 空調特快 12:15 14:35 2小時22分 195 深圳 K255 河源 空調快速 12:35 15:38 3小時14分 210 深圳西 K685/K688 河源 空調快速 12:58 13:45 24小時52分 1925 重慶北 K106 河源 空調快速 13:12 16:23 27小時16分 2177 北京西 K25 河源 空調快速 13:23 16:18 2小時58分 195 深圳 T125/T128 河源 空調特快 13:27 17:50 28小時27分 2441 成都 K921/K924 河源 空調快速 14:18 7:14 17小時6分 1191 漢口 K34/K35 河源 新空快速 14:52 17:01 26小時13分 1729 蘇州 K26 河源 空調快速 14:54 14:03 23小時12分 1512 南京 T212 河源 空調特快 15:22 8:04 16小時44分 1489 上海南 K729/K732 河源 空調快速 15:38 5:22 37小時49分 2615 大同 K686/K687 河源 空調快速 16:10 21:03 4小時31分 307 汕頭 K1030 河源 空調快速 16:50 9:40 17小時11分 1190 合肥 T8362/T8363 河源 空調特快 16:56 19:39 2小時46分 220 廣州東 K556 河源 空調快速 17:08 8:54 16小時4分 1083 武昌 T8370 河源 空調特快 17:43 20:43 3小時2分 206 梅州 T8380/T8381 河源 空調特快 18:16 21:00 2小時46分 220 廣州東 T102 河源 空調特快 18:29 11:07 16小時44分 1489 上海南 K676/K677 河源 空調快速 18:29 21:06 2小時40分 220 廣州東 T396/T397 河源 空調特快 18:37 20:59 2小時25分 195 深圳 T8365/T8368 河源 空調特快 18:55 21:58 3小時5分 206 梅州 K36 河源 新空快速 20:03 22:36 2小時35分 195 深圳 K256 河源 空調快速 20:07 12:28 16小時24分 1202 合肥 K92/K93 河源 空調快速 20:36 21:42 25小時12分 1635 泰州 K85/K88 河源 空調快速 21:31 8:32 11小時5分 870 九江 K1092/K1093 河源 空調快速 22:01 10:53 36小時55分 2301 成都東 Z186/Z187 河源 直達特快 22:32 6:47 32小時18分 2964 沈陽北 K297/K300 河源 空調快速 23:31 8:52 9小時26分 550 廈門 K229/K232 河源 空調快速 23:47 9:10 9小時40分 廈門 更多關於「河源站」等全國火車站建設規模和建築施工企業資質,可以登入中達咨詢建設通進行查詢。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捌』 急需有關黃河的地理位置、歷史地位和它的文化的資料!!!
黃河,古稱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黃河典故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與黃河有關的掌故是很多的,都與黃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關。
那些王朝與黃河有關:夏商
河洛文化,中華民族文化,華夏文化,漢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國古代河洛地區的文化。河洛地區指的黃河中游潼關至鄭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潁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區。河洛地區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山脈,北為黃河,西為秦嶺與關中平原,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在古代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文字的產生是人類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最重要的標志。
河圖洛書是中華文明之始。易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論語》上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竹書紀年》里講:黃帝在河洛修壇沉璧,受龍圖龜書。
太極圖是河洛交會的自然現象,這是因為太極圖很像是黃河洛河交匯形成的旋渦,通過這個自然現象觸發靈感,人族伏羲才創造出太極和八卦。
河洛地區先民們創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是數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洛地區文化積淀厚重,歷代名家輩出。這里是河圖洛書的發源地,研究易經的人尋根拜祖,哪個不到河洛匯流處?這里是少林拳,太極拳,軌跡拳,萇家拳的發源地,欲學武術真功的人,舍此何求?
我們依託資源的優勢,開設河洛講壇,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
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中華民族文化,是在當今中國版圖范圍之內,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
化形成的直接源頭。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20世紀初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以王國維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通過艱辛努力,釋讀了甲骨文,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與古代歷史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證明了殷墟確實屬於商代晚期都城,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關於有商一代歷史的基本可信。
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鄭州市發現了屬於商代早期的二里崗遺址,幾十年來的田野考古工作證實,二里崗遺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規模巨大的城牆、數量眾多的宮殿建築遺址,有重要的手工業作坊遺址,還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銅禮器的出土。這就說明該遺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應該是商代早期都城遺址之一。80年代初,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陽山電廠基本建設時,在偃師縣城和塔庄一帶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此後,考古發現了這座城址的宮城遺址及其中多座宮殿建築遺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牆與范圍,發掘了城門遺址、庫房遺址和一些手工業遺址,清理了同時期的若干墓葬。通過對這些豐富考古資料的深入、全面、系統的考古學研究,證明偃師商城遺址與鄭州商城遺址同樣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而且偃師商城還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保存著宮城與郭城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都城遺址。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從考古學上解決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問題,從而使安陽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區找到源頭。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學家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村找到了早於安陽殷墟商代遺址、晚於河南龍山文化的大型建築遺址。其後,這里又發現了數十座大型夯土建築遺址,考古工作者全面發掘了其中的第一、二號大型建築遺址及其它宮殿建築遺址。研究表明,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宮殿建築遺址。除此之外,二里頭遺址還發現了圍繞這一大型夯土建築群遺址的圍牆遺跡,初步研究確認這是宮殿建築群周圍的宮城遺跡。在二里頭遺址范圍之內還發現了制銅手工業作坊遺址、貴族墓葬、重要的青銅禮器、玉器等遺物。上述一系列考古發現證實,晚於河南龍山文化的二里頭遺址,不但早於安陽殷墟遺址,也早於鄭州商城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據此,學術界一般認為以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頭遺址不但是一處重要的、典型的「二里頭文化」遺址,還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遺址,即歷史文獻所說的「夏墟」。正是由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不但確定了夏代後期的都城遺址,而且使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更為突出。
河洛地區的夏商王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早期王國。在同時期的當今中國范圍之內,各地沒有比夏商王國對以後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影響更大、更為重要的王國。尋找直接產生夏商王國文明的考古學文化,是實施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關鍵。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
近年來學術界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中,由於遼西紅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發現,一種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區、「多元」學說比較流行,而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關鍵性作用卻被忽視。我認為,考古學文化與古代文明在學術概念上不是等同的,不能因各地考古學文化的不同就推導出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多元」。有的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反映出從史前向「文明」的過渡,甚至從中還能看到文明的形成、國家的出現,但大多數考古學文化則是伴隨著社會歷史的「文明化」進程發展,被先進的考古學文化所「同化」、「融化」,也有極少數考古學文化的發展趨於「石化」,近代的民族學資料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許多生動例證。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歷史道路,也基本上遵循著上述歷史發展過程。近年來,還有一些學者提出,在中國古代歷史的「文明化」過程中,在不同地區的不同考古學文化社會群體,基本在相同時期或稍有先後進入「文明」時代,形成「萬邦」、「萬國」的局面。但是這些「萬邦」、「萬國」,是否即真正具有科學意義上的、數以「萬」計的「國家」,這還是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大學術課題。作為科學常識而言,這些「萬邦」、「萬國」對以夏商王國為代表的華夏文明的影響不可能是等同的,進而言之,即使當時的「萬邦」、「萬國」文化對河洛地區的夏文化產生影響,形成於河洛地區的夏文化及華夏文明也不可能是河洛地區以外的「文明」所造就的。這是因為,近年來不斷發現的考古新資料說明,夏文化產生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也就是說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區「土生土長」的考古學文化。我們承認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對同時期及其後的中原地區、河洛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是河洛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源頭,只能是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而不是紅山文化或良渚文化,更不是中原地區以外的其它考古學文化。因此,我們以為,從探索中國古代文明形成源頭來說,夏文化直接淵源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從對夏王朝以後的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而言,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華夏文明、中華民族文化、漢文化的核心文化。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這一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樣。砥柱山其實是一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一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沖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一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船隻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說到黃河的航運,在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秦粟輸晉,泛舟之役"的記載。西漢及唐朝均建都長安,利用黃河及渭水水道,溝通運河、江淮,使長安運輸便利,成為國際大都市。但黃河上中遊河段險灘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於航行。自清末以來,公路、鐵路興起,航道久不整冶,黃河水運遂告衰敗。
歷史上曾有"黃河清,聖人出"的說法。但黃河的水能變清嗎?黃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經黃土高原後,各支流帶入大量泥沙。這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破壞的結果,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在每年入黃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雖經長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減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億噸,黃河仍然清不了。出聖人是很難的嘍。出了聖人,首先把黃河治好,這句話就改做了"聖人出,黃河清"了。
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龍門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北距壺口瀑布65公里。龍門之南就是開闊的關中平原了。黃河水從狹窄的龍門口進入寬闊的河床中,河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龍門之形成,因其東龍門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攏,成為一個只100多米寬的狹窄口門,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水位升高,而出了狹谷後河谷變寬,水位驟降,落差很大,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就是指跳躍此處。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爭跳這個成龍的門關。能跳過者,立時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傳說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博,奮斗不息。古人認為此龍門峽為大禹所開,故又稱之為"禹門口"。
黃河的彎多,素有"九曲黃河"的說法。黃河在黃土高原轉了許多的大彎之後,呼嘯奔騰遠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遊民歌還在我們耳旁回盪:"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說明黃河的彎曲多。黃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彎曲,幹流的主要大彎有6個,小彎更多了,大多在黃土高原。大彎中,180度的大彎有3個,90度的大彎有2個,45度大彎有1個。而黃河總的走勢就構成一個"幾"字型的大彎,總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東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線距離僅為2068公里,但實際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線距離的2.64倍。
黃河有一個馬蹄形的大彎叫"河套"。俗語雲:"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這里說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區。本來自西而東的黃河由甘肅到了寧夏的中衛,沿賀蘭山轉而向北,至內蒙古的臨河受陰山阻擋又折而向東,到托克托縣突然掉頭,沿呂梁山南下,繞了一個大彎,這個特有的大彎曲,好比套在寧蒙平原上的一個大布套,所以人們稱這里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賀蘭山、大青山,東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南達鄂爾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縱貫寧夏、內蒙。寧夏部分稱西套,也叫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內蒙部分稱東套,並又分為前套和後套,統稱為河套平原。黃河流經這里,地處平原,河面開闊,水流平緩,人們興修了許多引黃水利工程,形成黃河灌區,使得糧棉富足,"塞上江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黃河的泥沙。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游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游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游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現在黃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由於河道高出地面,一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三門峽
"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的由來。三門峽是黃河進入大平原以前最後一段峽谷是最險要的一座山峽。這里地勢險峻,水流湍急,兩岸石壁陡峭,河中兩座石島把急流分為三股。人們把這三股水路分別叫做"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由此而來,鬼門、神門中水勢險惡,彷彿只有鬼神才能通過;而人門則水勢稍緩,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難行。如今"三門天險"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橫亘峽谷的大壩,像一條銀色的緞帶把山西、河南兩省連接起來,這就是1957年動工興建的黃河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毛澤東。歷史上,黃河多次決泛,縱橫亂流,河道大幅度擺動,導致黃淮之間大面積地區經常蒙受慘痛災難,歷代統治者都把治河做為大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十分重視冶黃工作。1952年毛澤東第一次出京視察,就選擇了黃河,並把公元1855年蘭考東壩頭銅瓦廂決口處作為視察的重點。他從濟南礫口到徐州黃河故道,蘭考到開封北郊柳園口,從邙山腳下到黃河北岸的人民勝利渠,在這次視察中,毛澤東提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
渭水
"涇渭分明"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涇水濁而渭水清的。這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那麼,現在還能不能在兩河交匯處見到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觀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看到的卻是渭水濁於涇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涇清渭濁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混,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涇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自甘肅烏鼠山流經陝西入黃,流涇的是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涇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涇水大於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涇濁渭清,尤其在枯水季節。但到了現代,由於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也同樣為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表面上看,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於涇水了。並不是古人搞錯了,這是後人人為對環境發生的影響,不能不引起重視。因為這一成語的緣故,每年來涇渭會合處看"涇渭分明"的人不少。現在,當地人已經准備開發這一旅遊資源,利用遊艇,載送遊人到"涇渭分明"去看。
--------------典故與名篇-------------
紫氣東來 周昭王二十年,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東方紫氣繚繞,雲蒸霞蔚,登上關前土崗眺望,見一位老者(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便力挽老子在此寫下了舉世聞名的《道德經》。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盛事,將尹喜登高遠矚的土崗起名為"望氣台",並在土崗上修建有三丈多高的"瞻紫樓",取"紫氣東來"之意。
假虞滅虢、唇亡齒寒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欲借虞國之道伐虢。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道,虞虢之間的關系就好象嘴唇和牙齒一樣,互為表裡,嘴唇剝去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滅亡了,虞國將跟著滅亡。虞公不聽宮之奇之言,答應晉國借道。結果,晉滅虢後回師,又滅了虞國。
雞鳴狗盜 戰國齊公子孟嘗君,以養士稱,廣致人才,威望日增。秦昭王知道後,拜為相。後引起秦王手下一些人的嫉恨。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求助於昭王幸姬。幸姬想要狐白裘。孟嘗君座客有能為狗盜者,夜入秦宮,學為狗偷,得狐白裘獻幸姬。於是幸姬為言昭王,孟嘗君得釋。孟嘗君飛車東逃,欲出函谷關。昭王悔,著人馳傳以追。當時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夜半至關下,恐人追至。座客中有能為雞鳴者,遂學雞鳴,孟嘗君遂出關。
周召分陝 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爽輔政。當時,天下很不穩定,周、召二人決定分陝而治(分陝的具體位置,《水經注》說以陝城或陝陌為界,《括地誌》則說以陝原為界)。這樣,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方新發展的地方;召公的責任則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古籍所稱"陝西",均指今陝縣以西。元明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召公遺愛 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縣以西由召公治理。相傳他下鄉視察時,就在田間地頭處理民間事務。地方官吏要群眾騰出房屋讓他休息,燒茶備飯招待他,他馬上制止了,說:"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還在棠梨樹下受理民事,聽訟決獄,他秉公而斷,使民無冤抑,把他分管的這一塊地面治理得有條有理,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召公死後,人們思念他的政績,懷念棠梨樹,寫成甘棠的詩篇。濃蔭郁蔥的甘棠樹下,留下了召公一顆體恤民情,廣施仁政的博愛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遺愛"的千古美談。
杜甫夜宿石壕村子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於受房官一案的牽連,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洛陽行至華州。此時,正值安史之亂,途中夜宿石壕村(今陝縣觀音堂鎮甘壕村)時,發現這里徵兵之殘苦較之新安所見更甚,不是白天來抓兵,而是夜間來捕捉。他親眼目睹一老翁翻牆外逃,老婦苦苦哀求並說全家的不幸:"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唯有乳下孫------。"這使人聞之落淚的話語,更加激發杜甫憂念時世,俯就弱者的高尚情操,於是揮筆寫就千古名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澠池會盟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謙頗為趙將伐齊有功拜為上卿。時藺相如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詐以十五城換和氏璧。趙王從繆賢薦,遣藺相如出使秦國。相如不辱使命,既挫敗了秦王陰謀,又完璧歸趙。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不以城予趙,趙亦不予秦璧,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趙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勿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秦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秦盆缶,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悅,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玖』 廣東正升建築河源公司怎麼樣
廣東正升建築河源公司好。同事之間非常有愛,公司的企業文化倡導的是付出,友善。每一個人都是有一顆善良的心,最喜爛並歡公司並歷爛沉澱下來的企業文化小故事,非常的吸引人。老闆也很低調。這幾年線下零售的發展速絕漏度慢了一點點。公司規模還是在那裡的,非常適合剛畢業的人在裡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