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四大地理單元
四大地理單元: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南方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
北方地區包括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包括陝、晉、豫,魯、冀、京、津),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
西北五省區包括 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青藏地區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南部邊緣地區。
Ⅱ 誰能告訴我地理中的地理單元 地形 地貌的區別
親愛的樓主:
地形只有5種: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地貌有很多種: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蝕地貌、冰川侵蝕地貌、風蝕地貌、流水沉積地貌、冰川沉積地貌等等。。。
地理單元:地理因子在一定層次上的組合,形成地理結構單元,再由地理結構單元組成地理環境整體的地理系統。 四大地理單元就是指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即青藏高原、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祝您步步高升,新年快樂!
記得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哦,謝謝您的支持!
Ⅲ 我國劃分的四大地理區域的特徵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
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於空氣稀薄,氣溫低。有「日光城」之稱—拉薩市。
區域地理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中部(3省、2市)
2、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4省區)
3、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6省、1市)
4.、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3省)
5、華中地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3省)
6、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4省、1市)
7、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西部(3省、3區)
8、港澳台地區:香港、澳門、台灣
Ⅳ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1、北方地區:
(1)位置范圍: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2)主要省區: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3)劃分依據: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位於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北。
2、南方地區:
(1)位置范圍: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部、南部臨東海、南海。
(2)主要省區: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的全部或大部。
(3)劃分依據: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位於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南。
3、西北地區:
(1)位置范圍: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2)主要省區:主要包括內蒙古大部、寧夏北部和甘肅西北部。(3)劃分依據:是我國的非季風區,深居內陸,位於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
4、青藏地區:
(1)位置范圍:位於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2)主要省區: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等地區。
(3)劃分依據: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在這一環境中,地形、水文、農牧業、資源都具有獨特性。
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
Ⅳ 中國地理區域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中國國土遼闊,地理環境十分復雜,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無論是民眾認識國情,科研機構及專家認識區域地理格局,還是各級政府有效實施區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對中國區域進行區域劃分(簡稱區劃)。
地理學中的區域劃分,是立足於地域分異規律的客觀基礎上,根據一定的目的、按相應原則和方法進行的地理系統分區。它是區域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方法。
按照所進行區劃的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區劃可以分為行政區劃、自然區劃、經濟區劃、農業區劃、綜合區劃等不同種類。
下面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就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行政區劃、中國經濟區劃的主要方案及其演變作一簡單介紹。
一、中國自然區劃
(一)自然區劃的概念和意義
自然地理區劃(簡稱自然區劃)是根據自然地理環境及組成成分發展的共同性、結構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過程的統一性,將地域劃分為一定等級系統的研究方法。
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
(二)自然區劃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幾代地理學家對中國自然區劃做了持續的探索性研究。綜觀不同歷史時期的區劃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自然區劃的形成和發展歷程(表1),對中國自然地理的地帶性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
1.羅開富方案
最初發表於1954年,兩年後由科學出版社以中華地理志叢刊第1號《中國自然區劃草案》正式出版。它首先將全國分為東西兩半壁,東為季風影響顯著區域,西為季風影響微弱或無影響區域。然後提出最冷、最熱、最乾和空氣稀薄四個相對極端的區域,其間再劃出幾個過渡區。最後將全國劃分為7個基本區,即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康滇區、青藏區和內蒙古新疆區,其下再以地形為主要依據劃分為23個副區。
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異的狀況,並對各類自然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所表現的特點作了一定探討,強調基本區是按自然特徵劃分的,其含義和范圍與行政或經濟方面習慣所用不同,例如,把遼河下游平原和遼東半島劃入華北區,而不屬於東北區。
Ⅵ 中國四大地理單元是什麼
中國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單元)
中國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三大自然區
中國分為東部經濟帶、中部經濟帶、西部經濟帶三大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