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科試題特點及答卷情況是怎樣的
高考是一個實現人生的省力杠桿,此時是你撬動它的最佳時機,並且以後你的人生會呈弧線上升。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各科試題特點及答卷情況,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科
2019年語文科高考,廣東省恢復使用全國卷。相比去年的廣東卷,全國卷除拼音這個考點不考以外,考點與廣東卷完全一致,只是試卷結構、考點賦分、題型設計上有所變化。全國卷試題考點穩定、結構穩定、難度穩定,經過一年的備考探索,廣東省的考生對這樣一套試題不會有陌生感。綜合來看,全國卷的難度比廣東卷略有提高。
全國卷試題的考查注重語文基礎能力與綜合能力的結合。試題既有 成語 、病句、 句子 銜接、文言斷句、 文化 常識等基礎性的試題,考查考生基礎性的語文能力,又有語言綜合運用等綜合性強的試題,考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性能力,更有選考部分探究性的試題,考查考生深層次的思考以及個性化的表達。能力考查層次豐富,能力的層遞性要求很明顯,體現出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的特點。同時,全國卷試題選材貼近現實生活,反映時代精神。
全國卷 作文 題,是一道看圖作文題,既避開了「任務驅動型 材料作文 」的備考 熱點 ,又反映了當前作文教學與作文評價的方向。題目開放性強,對漫畫寓意的理解是多元的,開放的,考生切入角度可以多樣,學生的角度、家長的角度、社會的角度、哲學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都是可以的。
從考生的答卷情況來看,總體上是較好的,但也反映了考生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例如對名句意義的理解有所欠缺,對作品深層次意蘊的把握有所欠缺,對漫畫寓意的把握有所欠缺,仍停留在表層的思考,缺少社會學、哲學、文化學等高層面的思考。
中學語文教學,要狠抓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項核心素養的訓練,既要抓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又要注重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文化思考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要重視對作品深層次意蘊的思考的指導,要重視對材料的整體性把握的指導,要重視考生思維推進的表達能力的訓練。
(語文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 分數線 ,專業設置)文學學院院長陳少華教授)
數學科
自2004年以來,今年廣東省高考數學首次使用全國卷。試卷結構與題型與前幾年全國卷保持相對穩定,延續了前幾年的命題風格,符合考試大綱的內容和要求,立足能力立意,重點考查高中數學的主幹內容,強化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重視學科的基礎性、思想性和創新性,體現了數學抽象、直觀想像、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等學科核心素養。
試卷的選擇題與填空題難度不大,解答題對數學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如文理科第18題立體幾何綜合考查了考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運算求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第19題概率統計的文字閱讀量和運算量較大;第21題是利用導數研究函數零點的問題,充分考查了推理論證能力和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
試卷緊密結合社會實際,提高了應用題的比例,如文科第3題的情景涉及環境美化,理科第4題涉及公司班車;文理科第16題為高科技企業產品利潤;文理科第19題為企業的成本控制。這些試題考查了考生應用數學工具和 方法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數學建模素養。
與往年廣東數學卷相比,今年的全國卷運算量較大,中、高等難度的考題較多,考查邏輯推理能力的試題比例較高,應用題的文字閱讀量較大。試卷難度比原廣東卷要難。
從評卷情況來看,大部分考生熟悉全國卷的題型與結構,部分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問題,並具有獨特的思想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數學符號書寫不規范,數學語言表述不清晰,推理論證能力較為薄弱,運算能力有待提高。
從今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的評卷情況來看,中學數學教學應該立足學科基礎,重視數學符號表達的規范性和數學語言表述的嚴謹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綜合滲透,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黎穩教授)
英語科
廣東省英語科2019年開始使用全國卷。該卷的編制十分注重英語科核心素養的滲透,體現了高考命題的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綜合來看,兩大特點十分突出:一是融入中外文化知識,助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發展。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品格是新課標倡導的高中英語科重要的核心素養,也是交際能力的基本要素。試卷中涉及中外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如第2篇閱讀材料涉及美國社會對老人是否與子女住在一起的看法,第4篇閱讀材料介紹不同文化對沉默的涵義,語法填空題則採用了一位外國記者與我國國寶大熊貓的不解之緣的素材,這些材料的全面理解,都要求具有較高的中外文化素養,這提示中學英語教學要注重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夯實跨文化溝通能力。二是倡導語篇能力發展,注重語言使用能力的考核。全國卷對英語知識的考核不再使用單項選擇題,而是引入了基於語篇的語法填空題,這便將語法的考查提升到了語篇層次;閱讀理解部分的「七選五」題型,比通常使用的「四選一」題型更加要求較高的篇章結構和邏輯推斷的把握能力;完型填空和短文改錯也都是要在通篇理解基礎上才能較好完成。可見,全國卷對英語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的考查多是注重其在語境中的運用能力。
從考生答卷情況來看,廣東考生對英語科全國卷題型還是比較適應的。客觀題答題情況正常,主觀題部分的語法填空題的完成情況與往年相當,主要失分點還是在幾個動詞的正確形式的使用上。短文改錯題雖然是原廣東卷時沒有使用過的題型,但只要語言知識基礎扎實,得分相對比較容易,可遺憾的是,部分考生死板地按照備考時形成的思維定勢去判斷,誤以為某些知識點是必考的考點,答題時糾結於對這些考點的確認中,而不去尋找真正錯誤的該改的地方,從而導致了誤判情況。寫作題對多數廣東考生難度不大,只要審題對路,完成要點,語言運用豐富,表達准確連貫,是可以得到較高分數的,但要得到滿分不太容易,且個別考生審題不夠仔細,寫偏了題,失去了不少分。以後的考生一定要吸取教訓,寫前仔細閱讀要求,弄清題意才動筆,不要大意失荊州,鑄成終身遺憾。
(英語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周榕教授)
文科綜合 政治科
今年的高考政治試題,有如下特點:
第一,立足基礎知識,注重學科能力考查。試題以主幹知識為基礎,覆蓋面廣,選擇題側重於考查重點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非選擇題則強調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重視考查對知識的綜合分析與綜合探究能力。
第二,發掘時代主題,突出價值觀引領。以非選擇題為例,分別涉及「一帶一路」、守護英雄與弘揚英雄精神等重大時政題材,要求考生通過材料分析與原理運用,增強國家認同意識,突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等德育目標。
第三,試題貼近學生生活,呈現形式活潑多樣,難易度適中。考題素材大多來自於學生的生活實際且以文字、圖形等多種形式呈現,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從評卷情況看,選擇題部分成績比較理想,非選擇題部分,由於試題設問的開放性與答案的相對封閉性之間存在一定的張力等原因,部分考生成績不夠理想。從總體上看,試卷難度略低於原廣東卷。
建議今後考生應從如下幾方面加強:提高審題能力,領會命題意圖;在熟悉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同時,注重對知識與原理的綜合運用;加強概念分析、判斷准確、推理合理等 邏輯思維 能力訓練;關注時事政治,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政治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胡澤洪教授)
文科綜合 歷史科
2019年全國高考文綜歷史卷堅持「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查,加強學科綜合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體現鮮明的學科特色,通過考查內容的精心選擇與考查形式的創新,落實了《考試大綱》的原則,使「立德樹人」目標,化為看得見、摸得著、可評價的考查內容。
首先,考卷對命題內容科學、准確。歷史科全卷涉及中國和世界通史內容,覆蓋面非常廣,但全卷沒有任何知識性錯誤;另外,所有題目的答題要求都表述得非常精確。其次,考卷對學生能力的考核比較全面,考題難易度適中,區分度較好。主觀題不僅考察學生記憶、閱讀及提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考察了考生的知識遷移和綜合運用的能力,甚至在41題考察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客觀題也根據考察不同層次能力的要求設置了不同層次的題目。全卷在不同能力考核方面都設置了分值,有利於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區分。第三,試題有新意。第41題以材料為根據,設置歷史短論文寫作題目。該題要求學生在選題、立意、史料和論述等方面展開歷史論文寫作,這是要求學生具備歷史論文寫作的基本要素。
從考生答卷的情況看,全國卷難易度、區分度等方面與原廣東卷相比基本一致,今年總體平均分與往年基本持平,這說明廣東省歷史教師和管理部門已經在一年時間內較好地適應了全國卷的要求。具體而言,客觀題得分低於往年,主觀題得分高於往年。學生在提取材料信息、歸納歷史特徵等方面基本達到了試題的要求,即基礎分部分失分情況不多,失分最多的是在史學綜合能力的運用方面。建議中學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加強學生運用歷史綜合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歷史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張慶海教授)
文科綜合 地理科
2019年全國統一招生考試地理卷試題以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為命題依據,堅持能力立意,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基礎性、綜合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有利於高校人才選拔和引導中學地理教學。該套試題以立德樹人為宗旨,立足於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選擇「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 」和「創新能力」等典型素材,考查其中的地理內涵。有利於培養考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較好地彰顯了時代特點。試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著重地理主幹知識的考查。試題考查內容涉及到工業區位選擇及產業轉移、城市職能分工及空間規劃、地表形態的變化及其外力作用、地理環境等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主幹知識。
二是突出地理能力的考查。試題著力考查學生對基礎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地理過程和地理方法等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重視地理圖表閱讀能力的考查。
三是具有較好的創新性。試題的背景材料較為新穎,結合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設問,可以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和環境發展中的現實問題。第36題中的第(4)小問開放性試題的設置,形式較為新穎,體現了試題創新的特點。
四是區分度較好。該套試題著重考查地理學主幹知識。圖表的數量較之前有所減少,背景材料的文字閱讀量適中,難易分布較為合理,區分度較好。試卷難度比原廣東卷有所提高。
從評卷的情況來看,選擇題相對容易,考生得分率較高。在非選擇題答題過程中,大部分的考生能夠從試題的背景材料中解讀和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應用地理學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表現出較好的學科素養。但閱卷中發現,考生對基礎的知識掌握尚欠扎實,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準確,答題過程中對專業術語的表達不規范、不準確,從而影響到部分考生的得分。因此,今後的要加強對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
中學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下列問題:一是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二是重視地理規律與原理的理解。三是重視地理方法的運用。
(地理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鍾巍教授)
理科綜合 物理科
2019年廣東省高考物理科首次採用全國卷。試題保持了全國卷近年來的一貫思想,既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又注重考查考生綜合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控制不同題型的難度,確保有利於科學選拔人才。試題具有下面幾個特點:
一是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律。選擇題注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考查,增加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試題。
二是注重考查應用能力。藉助真實問題情景,鼓勵考生關注科學發展的現狀。
三是注重考查創新能力。實驗題注重考查考生對實驗的理解能力,以 逆向思維 和開放性的問題,考查考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四是注重考查科學方法的運用。部分試題中有意識地引導考生將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內化為 思維方式 。
從評卷整體情況來看,全國卷比原廣東卷要難,基礎知識扎實的考生答卷情況較好,這有利於各層次學校科學選拔人才。但也有部分考生由於審題不夠細致,面對新的物理情景,缺乏入手分析的能力。此外,部分考生仍存在符號及文字表達不規范,答題過程缺乏必要的前提條件等問題。
建議平時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應在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礎上,加強物理情景的分析,注重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加強平時作業和練習中學生答題嚴謹性和規范性的訓練。
(物理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院長唐志列教授)
理科綜合 化學科
2019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全國卷)化學試題的命制依據課程標准,緊扣考試大綱,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保持穩定,在試題情境設置和教學導向性上有所創新。試卷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科學調控試題難度,確保改革平穩實施。試題設問從易到難呈現梯度,難度排布更有層次,減少題目中給予信息的數量,降低化學計算的復雜程度。
二是重視考查基礎內容,考點設置相對穩定。試卷圍繞中學化學課程與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進行命制。試題選擇化學學科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典型元素與物質、基本技能與方法、重要生活生產應用等方面內容設置問題,既體現了化學學科「三維」課程目標的要求,同時這些內容也是歷年來全國卷和廣東卷設置的主要考點。
三是加強各項能力考查,體現高考選拔功能。能力立意一直是高考試題命制的重要原則,在前期的廣東省自主命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在保持平穩過渡的基礎上,今年全國卷化學試題立足於中學化學重要基礎知識,根據不同內容設問,以充分考查學生的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化學信息處理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和 創新思維 ,體現高考選拔功能要求。
四是呈現真實問題情境,關注學科核心素養。試卷中大部分試題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工程技術、環境保護、材料能源開發利用等生活生產重要實際問題,再結合中學教學基本內容進行設問,問題設置情境貼近真實,體現了強調基礎、重視知識理解與運用、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
從考生的具體答題情況來看,考生較好地適應了全國卷的要求,各道題目的作答程度都比較高,學生在每道題上基本都「有話可寫」,都有所得分,但是在答案的科學性、規范性、准確性、嚴謹性、全面性等存有不足。有些學生作答時使用的不是化學學科專業術語而是過於含糊的口語化語言,一些化學方程式未配平、漏了反應條件或符號格式不規范,實驗現象描述或反應原理解釋的表述不全面或做不到緊扣要點,簡單的計算公式或結果也容易存在錯誤。
建議中學化學教學要加強對化學基本原理、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識等基礎知識,以及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化學實驗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對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應重視內容的理解與運用,而不應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同時,強化學生認真、細致、全面的思維與規范作答習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及思維品質。
(化學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俞英教授)
理科綜合 生物科
廣東省使用的2019年高考全國卷理科綜合(生物)試卷,在內容上涵蓋了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及生物技術實踐、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五個模塊的主要知識,其考查形式和設問方式更加的靈活而多樣化,反映了對考生掌握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主幹知識和綜合能力的重視,同時,對考生的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均有所要求。試題從題干、設問甚至參考答案,其設計和表述都相當精準。充分彰顯了科學性是高考命題的第一要素的原則。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注重弘揚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如第5題將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自然界和人之間「天人合一」的觀點,即自然和人和諧統一的思想滲透進去,強調人類要在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確定自己的消耗標准。
各科試題特點及答卷情況是怎樣的相關 文章 :
1. 高考數學題型特點和答題技巧
2. 高考歷史:命題預測及名師指導,簡釋題的題型特點與答題技巧
3. 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分析範文
4. 小學語文五大題型考試答題方法附練習測試卷與答案
5. 高考生物實驗試題特點及復習方法
6. 高考古代詩歌鑒賞試題答題方法和技巧
7. 2019高考志願填報是另一場考試?高考閱卷現場作文和數學最難大題...
8. 高中政治主觀試題答題模板
9. 2020年高考理綜答題技巧大全
10. 地理主觀性試題答題技巧
2. 地理學科特性有哪些
高中地理既是一門自然科學,主要對應的教材是自然地理部分,也是一門人文科學,主要對應的教材是人文地理部分,文理兼備,屬於綜合性比較強的科目。
高中地理學科有以下特點:
1、綜合性:
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理環境,地理環境是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綜合。
2、地域性:
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差異,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
3、時空性:
地理環境的各要素都存在時空變化。
4、實踐性:
注重與生活的聯系,高考試卷中體現明顯。
針對以上地理學科特點,學習高中地理有以下方法和技巧:
1.常規方法:預習-聽課-復習-訓練(題在精不在多)
2.充分利用各種地理學習工具:各類地圖;國家地理雜志;地理紀錄片等等。
3.注重基礎知識: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要重點突破,可以利用圖文並茂法,也可以利用理科思維。
4.構建地理思維導圖:理解和掌握地理基礎知識。
5.注重地理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高中地理學法的核心是應用而非記憶,多跟生活中鮮活的地理案例相聯系。要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人文地理案例還得與時俱進。
3. 地理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
(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象,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4. 七年級下地理期末試卷分析
本次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由市教研室統一命題,考試的范圍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從試題內容看,符合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主要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的全面考察,試題覆蓋面廣,重點突出,符合如初中地理教學的實際,題目難、中、易比例恰當,對地理教學的指導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試題特點
1.試題覆蓋面較大:本套試題覆蓋了七年級地理下冊所有章節內容,分數分布較為均勻。其目的是促使教師引領學生全面落實課程標准,不壓題式的教學;
學生盡可能多的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礎知識。
2.題量較大,小題分值較小:整套試題分四大題,35小題,含概65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賦分最大2分。其目的是使考生盡可能少失分,多得分。
3.注重基礎與能力的考察:本試題以考察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為主,但也對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推斷能力進行考察。目的是促使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也要引領學生敢於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4.源於教材,高於教材:試題的考點基本上出自地理教材中的敘述性文字,但也有讀圖活動題或教材以外的極少內容。如最後一題,霧都是指倫敦。目的是,要求教師和學生以教材為主,但知識面要適當拓寬,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並盡可能地多接觸課外知識。
5.這次試卷也有一些較難的題目,平時在上課中可能都不會提到,如選擇題第七題,幹流兩次穿過赤道的河流是哪條?第二十題: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哪個?第二十五題: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是哪個?個人認為這些題目出得較偏,很多學生答不上來。
二、分數統計
本次考試閱卷後統計,五個班中綜評分最高為196.4分,最低為165.4,平均分最高為72.5分。
三、學生答卷中的典型問題
(一)學生地理基礎知識較差。
一些基本的地理問題都沒有掌握,比如選擇題中的2.、6、7、11、18、19、28、29小題失分率在40%以上。18、19、28、29所考察的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地理區域,包括俄羅斯、歐洲西部和美國,很多學生選錯了,證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另外,26,27兩道讀圖題,一個是亞洲主要地理事物圖,一個是中東石油運輸路線圖,兩圖不僅考察了兩個地區的地理事物,特別是亞洲,還考察了中南半島,印度半島上的氣候類型及特徵,這兩道題在資料裡面多次出過,理
應每個學生都會過關,但是也有許多同學沒有拿到滿分,這在於平時老師強調的太少。
(二)學生分析判斷探究等能力不強。
比如說連線題的第31小題將下列地區與其特有動物對應聯系,可以先將知道的連上,然後在對其它選項進行判斷,是極容易得分的;同樣第32小題也不難。可還是有很多學生失分。
(三)學生讀圖能力不強。
試卷第 題為綜合題,要求學生讀圖完成問題,此圖是日本圖,但是此題並不像以往那樣要求學生填出日本的四個島嶼及兩個海域,而是通過對日本人經濟的分析,讓學生掌握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然後是對日本國情的判斷,這一道題有很多學生沒答好。
(四)學生缺乏答題技巧。
如選擇題和連線題,都可以用排除法與確認法相結合答題,而我們的考生多數不會運用,就是亂填亂連,缺乏最起碼的方法。
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知識抓的不夠。有許多地理基礎知識學生都沒有掌握,有的是學生學習態度問題,也有許多是教師的教學中抓不住要點,致使學生知識遺漏和欠缺。比如霧都是倫敦的問題以及美國工業發展給我們的啟示等,平時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給予強調。
(二)基本訓練不到位。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學生都沒有把握住,地圖圖例看不懂,簡單的地圖都記不住,學生不會,其責任主要在於教師平時訓練不夠,或根本沒有訓練。
(三)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很多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只浮於表面上,認為自己掌握了很多,相當驕傲自滿,以為自己看點與地理相關的課外書就行了,但對基礎知識的把握不夠牢固。也有一些學生,對於地理學習的興趣不是很濃,沒有引起重視。
五、今後教學要求
(一)扎扎實實備好課。要學習新課標對地理教學的基本要求;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靈活應用教材;要讀地理教師用書、地圖冊;要先做填充圖冊和練習冊;要學習上網查找資料;要研究本區域實際地理。
(二)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地理課切忌讀讀畫畫背背教學法,要研究地理課的教法與學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引領學生讀圖、分析、討論、辯論,完成活動題,歸納梳理知識;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動手實踐,驗證或質疑所學理論,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三)進行必要的訓練。要把地理填充圖冊、練習冊作為地理作業,此外要利用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做更多的練習,尤其是讀圖填圖訓練。
一、試題評價
本次試卷注重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考察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關注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說,本次試卷對今後我們的初中地理教學起到積極、正確的導向作用。
1、覆蓋面廣,重點強調基礎
試題考點覆蓋了初中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重要圖表都有所涉及(如地形圖、分布圖等),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考查基本能力,及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的能力。目的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初步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2、結合生活實際,嘗試考查實踐能力
有些題目體現了課標的理念,考查了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試卷中的選擇題10題和綜合題中的幾道題均體現了這一特點。
3、設置新情境,緊密結合社會熱點問題
社會熱點問題是本次考試關注的焦點,如11題、20題,以此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地理非常重要。
本次考試年級平均成績27.55,最高分80,及格率0.273 。從成績來看試卷難易比較適中,95%題比較容易,5%的題較難。
二、學生典型錯誤分析
統計數據因為沒有對試卷的各小題進行分析,只是對全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進行統計,以及自己在批卷時的感受進行分析,究其原因:
1、基礎知識不是太扎實,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從試卷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浮於表面,沒有深入透徹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
選擇題中1、9、15、19題學生記憶不扎實錯誤較多,10題選擇答案五花八門,沒有考慮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氣候特點,填空題顯然對地理事物位置、地理現象以及地理基礎知識重視不夠,錯誤太多。
2、學生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如30題學生不能根據圖中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地理事物的輪廓、位置判斷問題,從而導致作答不夠准確。可以看出2/3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地圖和地圖冊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問。
3、思路不明,條理不清,答題不知從何下手,雖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點較少。如29題簡述美國五大湖區乳畜帶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實正確答案只是一句或幾句話,但學生抓不住主次,將有用的沒用的全寫到了卷子上,也給批卷帶來了麻煩。
4、讀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對如何讀圖,如何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含顯形和隱性),然後運用這些信息,結合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如第28、2930題等;
三、反思與改進
1、備教材,對別是七年級的復習課,教師要對初中地理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備資料、試題,復習過程中我個人覺得要講、練結合,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准備資料,同時對資料中經常出現的重點知識也要重點講解。備學生,對七年級現階段要分析每一位學生。
2、對學生要求嚴格。記憶性知識點要背、要記、要寫,課堂筆記要記,最好在書上記。培養學生的答題技巧,嚴謹審題。如加強試卷的審題;用幾節課專門訓練。
3、緊緊結合地圖加強地理事物名稱的識記,重點是世界地理的幾個區域,幾個國家的地理事物的記憶。
4、要在掌握各區域地理位置的基礎上,理解他們的氣候等地理特徵,以及各區域之間的差異和聯系。
5、加強練習,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問題,帶著問題去復習,提高復習效果。
一、試卷總體評價
本份試卷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題題量、難易程度、各種題型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並結合實際,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又注重對地圖的分析理解,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本次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強調"三基",突出主幹:
(1)"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強調"三基"、突出主幹是地理考試的一貫思想和命題原則,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本次考試覆蓋面廣,基礎性較強,整套試卷覆蓋了本冊書的各章節,且各部分知識點的分布比較合理。
(2)突出了知識系統性。在本次考試中比較明顯地表現出對知識系統性的要求,考查了學生應用地理原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注重運用圖像,突出地理學科特點:
本試卷充分運用文字和圖像雙重語言,突出學科特點,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規律、變化過程、事物之間的聯系等,考查學生
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如,綜合題中的第43題,根據所給地圖分析巴西輪廓示意圖回答問題,考查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3、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和過程的評價:
(1)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收集和理解資料、地圖及畫面信息等能力考查。如,綜合題28題,根據所給的某地地形圖,進行分析回答問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解決所學的地形的基本知識;第44題的讀美國本土圖,考查學生對有關地圖知識問題的解決。
(2)注重對地理知識靈活的運用。本次考試題,靈活性很強,即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又考查學生對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如第45題從地理角度分析 ,為什麼歐洲人愛吃牛羊人。
(3)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性和開放性。如第29題人口和資源的問題,給出材料,學生閱讀材料後進行回答,對學生進行考查。開放性上表現在開卷部分試題,通過閱讀材料,分析回答問題,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所存在問題。
二、學生在答卷中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
1、從本次考試來看,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不注重審題,特別是在相應圖上填出有關信息,有部分學生漏掉題而不得分。
2、學生基本讀圖能力較差,如第42題中東有關知識,學生普遍得分不高。
3、學生的地理常識欠缺,如第41題,將旅遊資源與國家用線連起來,部分學生得分依舊很低。
4、錯別字現象仍然存在。
在這次考試中,錯別字現象在有些同學中仍然存在。如“伊泰普”水電站寫成“伊泰鋪”;“墨西哥”寫成“黑西哥”等等。
三、對今後教學建議
1、創造性使用教材
要求教師認真研究課程標准,創造性使用教材。要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此,“精導”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實學”是實現自主學習的根本。在課堂教學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多一些辯論,少一些評判” “多一些簡、易、新,少一些繁、難、舊”“多一些有效教學,少一些無效訓練”。
3、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有針對性培養學生學科素養
讀圖教學在地理教學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讀圖教學的地位,加大了讀圖教學的比重和力度。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讀圖訓練,重視探究活動,加強動手能力,強化平時訓練。
5. 地理課程是如何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的
地理學科屬於一門綜合性的科目,兼具綜合性和地域性的特點,內容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部分。在教學中運用區域地理材料,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學生的應變能力。在講述華北地區環境問題時,結合淮北地理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 ,以及整改的措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同時對於家鄉發展旅遊業和特色果樹種植有了清晰的認識,提高了他們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突出了地理的學科特色,重視在新課程實施中對學生綜合能力、地理素養的培養。因此,利用區域地圖為載體,要求考生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對題目負載信息的提取、認定、分析、判斷的思維過程,以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是地理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考生在高考中要順利、有效、正確地解答區域類綜合題,教師必須做好針對性的復習,重視對學生進行該類題目解題策略的培養。在學習中,只有把學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才能達到課標對地理學科的教學要求「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形成地理素養」,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因此,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教師一面要鼓勵學生多讀報,多關心國家的時事政治之外,也要將知識向生活中延伸。如在復習交通運輸這部分內容時滲透近年來我國的一些重要鐵路工程,如分析青藏鐵路建成後對西藏經濟的促進作用;南昆鐵路的修建的經濟意義和對我國邊境貿易、聯系珠三角等方面作用;在復習農業問題時結合世界糧食問題等。表達是思維的外在體現,學生對任何題目的思維狀況和思維能力如何,最終都要用文字來反映,而教師對學生思維的判斷也只能藉助單一的文字來完成。近年來,學習地理的綜合題基本上都是以簡述題的形式出現,而地理簡述題能夠很好地拓展了學生答題的空間,能夠加大學生自己組織答案的自由度,可見學習地理試題對學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所以, 「進行文字准確、條例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也是地理學科的一項重要能力,而實際上學生普遍存在對文字表述能力不重視,往往出現答案思維方向正確,但無法用文字准確、完整、規范地表達出來,或表述缺乏層次性、邏輯性,要點不突出,不能科學准確地應用地理術語等情況。在復習中,教師要耐心、持之以恆地督促學生注重基本原理的表述、文字的錘煉、答題的層次,以幫助學生突破文字表述的鴻溝,提高得分率。 新課程標准下區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綜合性學習的載體,更體現了地理課程的區域性。地理教學強調「以人為本」,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掌握「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教學中利用區域地理中的材料和知識作為地理綜合學習的載體,把地理知識與當地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進而提升地理素養和人地和諧觀念。 區域地理教學是用區域地理知識培養教育中學生的教學活動 。它作為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性學習的載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途徑、多方式、多內容、多層次的實踐活動 ,讓中學生直接感知家鄉的地理環境,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也為學生提供將書本知識用於實踐的機會和條件,真正實現《地理課程標准》中「學習對生活有用」、「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功能,並在實踐與探究中「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所以區域地理教學應該能在「幫助學生認識學校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情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等,有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區域地理進入課堂會激發學生興趣 ,調動學生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慾發起的原動力,是思維培養和理論提高的最好「誘餌」。並且,培養興趣 ,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也是中學地理對課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另外,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愛追問,如果在這個時候適當加入客觀存在於學生生活之中的生動、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在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之時,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從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地理課的質量。 例如,在講述不同地形類型的不同利用——山地的利用時,可以結合當地的土地利用類型情況,因為我們區山區面積廣大,佔全區的95%以上,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山地的利用特點(優點和缺點),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最後教師小結。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於課本知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而且將身邊的事物和理論相連接,同時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氣氛,特別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而達到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教學效果。初中的孩子在理性認識上還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在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時存在困難,而教材所選擇的事例往往離學生比較疏遠。這就需要教師重新搜集資料,而在我們周圍就有許多學生非常熟悉的、實實在在的地理材料,把它們作為事例講解,學生就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到垂直地帶性分布時,為了讓學生認識海拔高度對自然環境及其成分的影響,我就以我們相山為例,給出大家熟悉的圖片景觀,從現象講到本質,這樣就有使學生很好的理解了此內容,並且對本地的自然環境有了更深層次認識的基礎上具備了理論依據。 區域地理的教學和材料運用,都是從身邊的事物入手,然後分析總結出相應的地理規律,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觀察是思維最重要的能源,只有具備了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獲得更多具體的感性材料來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抽象的地理現象和原理。在講解「華北地區的氣候」時,給學生講解了該區域的氣候特徵後,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種植了哪些農作物,種、收的時間為何時,影響農作物生長的主要因素是什麼?一年四季中河流的水文特徵怎樣,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最後通過學生匯總,知識點基本全面,因為是自己動手獲得的知識,所以印象深刻,教學效果良好。另外,通過區域地理知識在教學中的運用,能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家鄉伴隨自己成長而發生的變化,這些學生切身感受到的生動的事實,遠勝於一般地理教學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圖片展示或錄像等音像展現的還面。這就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家鄉,了解家鄉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因後果,並明了家鄉的發展方向。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繼而熱愛自己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雄心壯志。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區域地理材料綜合地進行教學,可以使地理課堂更加貼近生活,變得豐滿而具有趣味性。它對於活躍地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地理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加透徹的認識自己的家鄉,增強對家鄉的熱愛,繼而喚起學生對祖國和世界環境的熱愛,從內心深處產生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6. 七年級下冊地理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對提高七年級地理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下冊地理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次試題,基本符合連雲港市地理學科的命題趨向和大綱要求,試題較簡單,既考察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考察了學生的各種地理能力,為老師們平時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導向性作用。
(一)學生地理基礎知識較差。
一些基本的地理問題都沒有掌握,比如選擇題中的4、7、9、15小題失分率在30%以上,2、7小題是無圖考圖,失分多,說明學生腦中無圖,地圖掌握的不好。其他所考察的都是重要的地理知識,包括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聯合國的總部在哪。這說明地理知識沒有掌握到位。
(二)學生分析判斷探究等能力不強。
比如說綜合題題的第2小題,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分析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落基山西側和東側的降水多少及影響因素。
(三)學生讀圖能力不強。
試卷綜合題第一題,讀“東半球略圖”,寫出圖中符號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稱。這題是最基本的圖形,讓學生填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可是很多同學就是這基本的圖形都無法讀出。第3小題的緯線名稱更是寫得亂七八糟。
(四)學生缺乏答題技巧。
如選擇題,是可以用排除法與確認法相結合答題的,而我們的考生多數不會運用,就是胡亂填寫答案。
(一)基礎知識抓的不夠。有許多地理基礎知識學生都沒有掌握,有的是學生學習態度問題,也有許多是教師的教學中抓不住要點,致使學生知識遺漏和欠缺。
(二)基本訓練不到位。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學生都沒有把握住。
在平時地理教學中,要重視和加強基本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多讀多練,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對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識的教學要加大力度。在教學中,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思考,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和能力,加強學生實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這份試卷基本上能貼近新課標的要求。考察了基本的知識點。但是整份試卷難度偏低,而且在選擇題中注意了與實際相聯系,但是在綜合題中卻沒有能夠體現這一精神。我們除了要讓學生學習一些地理的基本常識,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學生把這些知識運用於平時的生活實踐中。
一、試卷基本情況
本試卷考試范圍七年級下冊第六章至第七章共六節。
本試卷分兩部分,滿分一百:
1、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2、綜合題(共50分)。
試題考查內容全面,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難易度適中,重點突出,重視基本知識的識記、理解和運用,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重點突出了圖形的考查,大多數知識取材於課本或稍有改編。試卷題量適中,有利於學生正常發揮水平。試題重視運用地圖,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地圖既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又能為考生提供豐富的地理知識信息。
二、答題情況及存在問題
從學生答題情況看,選擇題綜合性較強,失分較多;綜合題中,學生表現出答非所問的情況,但總體來看選擇題得分率較高,綜合題讀圖的題目得分率相對較低。說明對圖形掌握不牢固。
主要存在的問題:
選擇題中,前幾個很簡單,學生都能做對。第小題錯的多。課本上沒有印度的泰姬陵,所以學生不知選哪一個。再有第小題,俄羅斯的地形沒掌握住,最後一選擇題,學生沒能認真分析題意,沒有找到關鍵詞“人均”,所以沒有選人口眾多。
綜合題一共五個,考察了所學的所有地區,每一地區一幅圖,注重讀圖能力的檢測。26、27小題錯誤很少,有個別人寫了錯別字。28小題中中南半島寫成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多地震的原因板塊名稱沒寫對。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學生敘述不準確。29小題,印度季風風向寫錯的多,錯別字也有。30小題俄羅斯主要的氣候類型學生寫成了寒帶氣候,通過學生反饋,認為俄羅斯很冷,所以填錯。
綜合學生答題情況及考後學生的反饋,可以總結出:
1、通過這次考試,暴露出老師對學生學習要求不嚴格,致使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不會識圖用圖的弱點;2、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審題不準確,理解題意能力較弱。也許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思想上沒有重視,所以沒仔細審題。
3、知識記憶不牢,知識關系混亂。
4、讀圖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大體出現地理知識和地圖兩張皮的現象,不能一一對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位置掌握不準確。
5、地理專用名詞不熟悉,地理專用名詞錯別字情況突出。
6、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本身內容關注不夠,試卷中出現的課本原題和原圖也不能很好解答。
三、改進措施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課堂上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讓他們熱愛學習地理,從而有利於教學效率的提高。
2、調整課堂模式。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鞏固提高(當堂檢測)新模式,改變以前老師一講到底、滿堂灌的形式。教師在教學中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只對一部分難點進行適當解釋,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3、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學的基本理念。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地理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及時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去理解掌握知識。要加強鄉土地理教學,引導學生養成關心時事的習慣。
4、加強圖表訓練,善於運用圖表。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是把地理事物放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去研究它在時間上的各種變化規律及成因。把知識鞏固在地圖上和通過地圖訓練培養能力,正是這一方法的生動體現。一方面把所獲得的知識落在地圖上,另一方面要培養讀圖、畫圖及運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立足課本,學好基礎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只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去聯系實際。在“博”的基礎上要求“活”。基礎知識要求記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間分布狀況,一些重要的地名、數據應當牢固記憶並能落實到圖上。
總之,針對學生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我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注重地理教學的過程,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將地理知識的掌握融入到平時的地理學習過程中。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查缺補漏,加強指導,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更好成績。
一、 試題特點
本次考試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的內容,試卷分值100分,考試時間60分鍾,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和綜合題(材料題,讀圖題)兩類。從試題內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還關注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次試卷有助於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學習地理的習慣,對於初中地理教學起到了積極、正確的導向作用。
1、知識點覆蓋面廣
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各重要知識點,重要區域都有所涉及,如考查了亞洲、非洲、美國、日本、中東、俄羅斯、歐洲各國、極地地區、南美洲、大洋洲等國家地區的知識點,覆蓋面大。
2、重視對基礎知識、主幹知識的考查
地理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是認識、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地理問題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生的基本能力就不能升華為綜合能力。如七年級下冊以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地理區域為重點,瑣碎的知識點很多,試題都著重考查了這些主幹知識。把核心知識的考查放到了首位,保證了考試的有效性。
3、重視對地理圖表的考查
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對地理圖表的閱讀、提取、分析、推理是發展學生能力的最重要途徑,是學好地理的工具。試題中部分題目配用了相應的圖表,呈現了“無圖不成題”的局面。圖表的設計,不僅考查了學生的基本技能,為判斷、解決地理問題提供了思維的前提,也有助於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方法的形成。如第20題,利用巴西略圖來分析巴西的緯度位置及河流,這樣設題既彰顯了地理學科的特色,又與地理知識和能力的認知過程和形成過程相一致。
4、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試題綜合性強
試題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考查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社會生活、生產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運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規律解決簡單地理問題的能力。如第22題,考查根據非洲氣候圖來分析非洲農牧業發展的主要
因素等地理現象,把相關知識整合、遷移,挖掘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靈活性較大,綜合性強。
5、聯系生活,設置情境,體現“開放式課堂教學”理念。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套試題重視‘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鼓勵學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在考點的語言表述上將原本呆板的詞語轉化為活靈活現的地理現象、地理問題等。如第17--18題,設置四幅建築圖片,考查各國的人文地理;聯系生活,設置情境,讓學生放飛思維空間,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特點。試題這樣處理較好地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系關系,讓學生學以致用,彰顯了學科的社會價值。
二、成績分析
1、基本數據
2、總體情況
(1)考試成績。本次測試,從總的情況上看,七年級的成績較為正常,呈正態分布。七年級的及格率為48.44%,但基於期末這種非選拔性考試來看,成績還不夠理想,合格率不高,與我們的教學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2)學生間成績不平衡,差距較大。從統計數據來看,有些學生成績低於平均水平較多,低分層面大,與學業考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學生個體差異很大,最高分可達93分,最低分14分,學生分化較嚴重。
3、學生答題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考試中,如選擇題第3、8、10、11題,學生得分普遍不高,這一問題暴露了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急待提高。綜合起來看,學生在答題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地理基礎知識不扎實;二是地圖知識薄弱;三是地理思維能力欠缺;四是審題能力較弱;五是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需要加強;六是非智力因素影響成績,如寫錯別字、粗心大意等。
4、原因分析
(1)試題以能力考查為主,綜合性較強,針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還較低,試題的難度有點偏大。如選擇題3、8、14題和綜合題21、22題對知識遷移能力要求高,學生得分率低;綜合題22題,對非洲氣候特點的分析,因學生缺乏知識整合能力,是得分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學生中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心態,對於地理的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導致學生基本的地理知識不扎實,讀圖、判圖、用圖,知識遷移基本能力比較差。
三、教學建議
1、聯系生活實際,採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學生基礎差且地理學科不受重視的現狀,是地理教學的一大障礙。因此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提倡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活動、自主探究,同時組織深入社會實踐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地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果。
2、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發展地理學習能力。 根據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地理考試中純粹考查記憶性內容的題目越來越少,而更多是考查學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注重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考查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死記硬背的做法背離了新課程的目標要求,也使學生失去對地理知識學習本身的興趣,不利於地理的教學和學生的終身發展,當然僅靠死記硬背也無法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
(1)夯實基礎,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能力的培養;(2)進一步加強讀圖訓練,重視地圖教學,抓住地理的特色;(3)教學要突出地理學科的“區域性”和“綜合性”,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4)培養學生對知識整合的能力,注重各地理要素的比較和聯系,注重與地理知識相關領域的拓展;
(5)培養學生仔細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課堂上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徹底改變“管學不管教”的狀況,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把課堂還給學生,加強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4、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心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親其師、信其道”,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7. 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學習方法如下:
在正式學習高中地理內容之前,必須對學科及將來的各種考試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一、理解地理學的特點,明確學習思路
1.地理學科特點
地理學科的特點表現為空間性、區域性和綜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圖和圖像圖表,其突出的規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變化過程,地理學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質是批判性和戰略性。
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空間性是地理學的重要特色。空間性落實到具體的地區就是區域性。
只有落實到具體的區域,地理研究的現實意義就更為突出,高考正是通過概括區域特徵、比較區域差異、分析區域發展條件和解決區域問題來考查區域性的。
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科學,地理試題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自然和人文的綜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地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特色的學習方法。
2.高考會考對地理考查要點
地理高考和會考都努力體現地理學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識(主幹知識),強調知識點間的聯系和知識結構的質量,考查學生的能力,體現地理課程改革的思想。
選材廣泛,材料新穎,創設全新情境,體現公平,聯系實際,解答現實問題,具有時代氣息,關注熱點問題,考查人文素養,重視培養人文精神。
地理試題所考查的主幹知識既有基礎性的知識,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識。基礎知識是學生地理素養的表現,也是對書本知識的再現。地理高考堅持以「理」為主,重視核心的地理知識,強調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規律和原理。
強調運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和評價實際問題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理解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能力。
能力考核目標是根據考生完成測試的思維過程制定的。即審題、發現和分析有效信息、聯系背景知識、設計解決問題的路徑、進行推理、判斷、分析、綜合、比較等,說明問題和表達結論。在上述四項能力中,尤其獲取信息能力和表達能力值得格外注意。
考試力圖體現地理課程標准強調「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地理課程要反映全球變化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區域差異、國土整治、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內容。使所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
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評價的。考試也非常關注這些方面。
在近年的文綜高考中,第36題是地理學科內的綜合題。非常典型地體現了地理高考的要求。該題一般都有一幅地圖,考查區域地圖和其他圖像圖表的閱讀技能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進行空間定位,考查區域基礎知識,考查自然特徵及其成因(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考查人文特徵及其條件(農業、工業、資源開發、人口、城市、交通),考查人地關系(人類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及解決)。
3.不同的地理內容,學習方法有不同的要求
地理學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綜合性學科,其中自然地理宜採用理科的學習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
人文地理強調宏觀整體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區域地理重點是以圖表為載體的學習方法。區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地圖和圖像圖表的判讀技能,區域的分析方法。
地理高考越來越脫離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為基本載體,重在進行地理思維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學生基本的、宏觀的知識結構的建立成為地理知識學習的主要目標;案例式的分析法成為流行的學習方法之一,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已成為學習中要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空間概念是地理學習的關鍵
空間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間、垂直空間結構和立體空間關系。地理學根據空間的差異性,把空間劃分為大陸、地區、地方和地點等不同尺度來研究。空間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維基礎,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現象的位置,明確半球、海陸、經緯等等位置。
許多同學地理學不好就是沒有清晰空間概念。對時空變化不敏感,對具體位置和相互位置關系把握不清。學習中能把許多地理知識記憶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實到具體的空間圖上。沒有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就還是沒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識。
地理空間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是空話,要具體落實在學習過程中。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培養,就可做以下設計:第一步,選取個條重要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W、120°E),
讓自己在腦海中形成網格狀經緯儀,並想像其自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關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洲、大洋的基礎上,讓腦海中想像,十條線穿過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氣候區等,此時,在腦海中形成的經緯儀就已經成為平面的地球儀;
第三步,在學習高中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十條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遊點等,這時,腦海中的地球儀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了。
建立中國的空間概念,能夠進行中國空間定位是很重要的。學習中要抓住我國四至點與主要經緯線,明確中國范圍和位置;抓住界線地理事物,明確相對位置。如山脈界線(三大階梯、主要界線山脈);
河流界線(例如,黃河、長江沿線等)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界線:秦嶺淮河一線、長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我國1月平均溫0°C等溫線、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中國人口線、京哈—京廣線、隴海—蘭新線鐵路沿線等等。
中國的空間定位要求落實到兩個層面上,一是落實到省級行政區地層面上,而是落實到地形區的層面上。通過學習,要求學生以中國政區圖為基礎,不斷建構中國空間圖。
包括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河湖圖、中國資源能源圖、中國農業圖、中國工業圖、中國人口城市圖、中國交通圖、中國分區圖等。
建立世界的空間概念要求落實到十三個地區的層面上。結合主要的經緯線,深入掌握世界政區圖、世界氣候圖、世界自然帶圖、世界交通圖、世界分區圖等。
8. 七年級地理試卷質量分析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現對七年級地理上冊試卷作一分析如下: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次試題突出教材重點,適當兼顧覆蓋面。 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各部分比例力求與課時要求保持一致,對重點章節有所傾斜,重要圖表都有所涉獵,所以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考查最基本能力,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部分考題取自或改變於目標與檢測 ,以使師生平日注重訓練。
試題難易度適中。低、中、高三個難度層次的題,比例為3:6:1。無偏題、怪題、超標准題,這樣的試題既保證了一定的區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試,題目數量適當,目的適應新課程改革,學以致用,保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
二、學生做題分析
1.選擇題分析
本張試卷共有25小題,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得分率高;個別學生不認真審題或對知識不扎實,理解力差,導致失分。
失分較突出的有4題,12題, 15題,平時要求學生識記、訓練不夠,使簡單問題變難。下面舉例來說明:
選擇題就9題
12月22日前後(冬至日),太陽直射在( )
A、赤道 B、極圈 C、北回歸線 D、南回歸線
很多學生對此題比較模糊,包括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在平時練習的時候還不夠多,學生沒能得到鞏固,導致學生沒識記住,所以造成答案千差萬別.
2.綜合題分析
第1題:10分。,較為簡單,此題主要考的是主要是考察七大洲和大洲分界線的相關知識。及格率達95%,優秀率達80%。
第2題:12分。及格率為78%,優秀率為65%。建議: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不應單純的死記硬背,整體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避免在授課中應多邊繪邊講,易錯字多練,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多聯系當地實際問題進行教學。
第3題,本題也是8分,對讀圖識天氣知識的考查,考察面廣,能反映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4題:12分。及格率83%,優秀率67%,考察的是聚落的相關知識:聚落類型、看圖分析聚落、聚落選址因素分析等,大多學生都能讀懂圖,可以按要求完成。
第5題:10分。綜合了世界人口分布、語言和宗教分布、人種分布、等知識。要求學生通過讀圖來完成。其中第(1)、(3)小點完成得很好,但是第(4)小點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因為學生沒看清題目要求,隨便作答所造成的。
三、改進建議
1.試題的覆蓋面應進一步擴大,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識,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2.試題的呈現方式應進一步加強,新穎、靈活是今後努力的方向。要創設新情景,多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體現新課程特點。命題盡量減少單純機械記憶的題目。
3.加強試題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圖,進一步方便學生獲取信息。
4、創造性使用教材
要求教師認真研究課程標准,創造性使用教材。要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一、試卷結構及命題特點。
試卷一共分為兩大部分,總分為100分。第一部分為單項選擇題20小題共40分。第二部分為綜合題共60分。
綜合整套試卷,試題以新課標和中考考綱為要求,以教材為依據,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和實際能力運用,並進行恰當遷移。題目難度適中,密度合理,題量合適,對初一學生一學期地理素養的形成可作一個階段性檢測。
二、考情分析: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復習花費時間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加之不是中考科目,因而不去識記。
三、試卷得失分分析。
在第一部分,下設20道選擇題,共40 分,每題2分。大多是識記能力題,分析運用題不多,優秀率不令人滿意僅佔7%,合格率還不錯有70%,沒有全對。
第二部分綜合下設6個小綜合題,有視圖填空題;有視圖連線題;有列表看圖繪圖題;知識點全,覆蓋面廣。1、讀經緯網題失分較為嚴重;2、看地球公轉圖.大部分做的不錯,正確率高。3、大洲大洋對號入座題,都填了,但不能對號入座。填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有少部分同學張冠李戴。4、等高線視圖簡答題,同學們普遍正確,學困生和厭學生是胡填寫。5、繪圖題。大部分能按要求認真描繪,就是不規范;6連線題答題最好。
四、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題失分的原因:
①學生上課不認真,沒有做好相關的預習和復習工作。
②重視程度不夠,不願意做題。動手能力差。
③沒有樹立空間概念,缺乏方向感,識圖能力欠缺。。
五、改進措施
1、注重基礎。重抓知識的落實,特別是對技能綜合性訓練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2、要重視試圖訓練,動手操作訓練。
3、扎實做好月考和考後的總結反思。做到有的放矢。加強鞏固訓練。
4、教給學生識記、繪圖技巧,加強課堂練習的強度和效度。
從試捲成績來看具體分析如下:
一 全面考察基礎知識
第一題 選擇題共20個40分涉及所學大部分知識既緊扣課本又 聯系實際,重在考察基礎知識,同時又注重其能力的培養。
二 注重地圖運用,突出地理學科特點 很多題目既有文字又有地圖。通過學生視圖來回答,如海陸分布的七大洲四大洋,經緯網、等高線的地形圖等作為專題來考察,看似簡單但又需細心,重點突出考察又廣,由於平時注重了這些問題,因此學生作答還可以,
三 聯系實際對策
開放探究題,聯繫世界人口問題給出材料回答,大部分學生能回答出來但很少有條理,可喜的是大部分學生能提出問題又同時提出解決措施。
存在問題
一 學生審題不清,根據要求應填大洲、大洋,認識填圖中的知識,
二 基本讀圖能力差,導致失分。
三 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讀圖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學生才升入初中還不會或不適應初中的考試。
採取措施
一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突出能力的培養,緊扣課標教材,對主幹知識加大力度。
二 加強地理圖表的教學,加強學法指導,倡導科學方法,
三注重學生方法的指導,學會審題做題,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消化貯存,
9. 高中地理學科特點
關於高中地理學科,其實主要的東西還是背下來的,但你背下來的一些基本理論的時候,你就會得心應手。
10. 地理考試試卷分析
在地理考試之後,要怎樣做試卷的分析呢?下面是我網路整理的地理考試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份試卷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題題量、難易程度、各種題型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並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又注重對地圖的分析理解,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具體分析,本試卷具有兩大特點:
(一) 、重基礎,題靈活
本份試卷光單選題佔40分,這些題目都是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中的基礎,例如:單選題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轄市”、“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跨長江中下游的省區”、“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少數民族”“黃金水道”等等,只要學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當然,關鍵是要細心,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讀圖,題多變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中讀圖分析佔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從“省區輪廓”到“中國的地形”、從“中國氣候”到“長江、黃河”、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靈活多變、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學生在試卷中出錯較多的題
(一)、單選題:第2、3、4、5、6、7、11、15、17、19、20、22
等小題考查知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情況比較好一些。第8小題錯得多的原因是沒有記住濟源的干濕類型。第3、4、9、12、21、25小題錯得多的原因是沒有記住各省區輪廓、山脈、地形區等地理事物的具體位置。
(二)、讀圖分析題:第26小題填寫各省少數民族名稱。盡管這是教師在講課中多次強調過的題,但仍有部分同學出錯,實屬不該。第27小題判斷我國的地形名稱,錯誤較多的是第(3)小題,許多同學由於對地圖不熟悉,導致答案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第28小題關於長江黃河的讀圖練習,這是本份試卷中學生出錯較少的題,少數同學在第3小題出現了錯誤,多數學生此題得了滿分。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告訴學生會怎樣考查這個知識點,引起學生的注意。
三、對以後教學的啟示
通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一定要細致,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該強調的一定要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讀圖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一、試卷的基本特點
1、本次考試試卷共分為兩個大題型,選擇題和綜合題,各佔50分,試卷緊扣大綱和教材命題,並注意了地理知識、認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統一。做到了不出偏題怪題,考查內容覆蓋面較廣,題型結構比較合理,體現了地理新課標接軌的方向。試卷設計體現了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拘泥於中學地理教材。試題能反映地理知識的內部聯系和基本規律,理論聯系實際,兼顧知識、能力、情感的考查。
2、突出了知識系統性,在本次考試中比較明顯地表現出對知識系統性的要求,考查了學生應用地理原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的考查,如選擇題21題,考查邯鄲市的氣候類型,讓學生更多地把所學的地理知識結合生活實踐來掌握。
3、試題的綜合性較強,綜合題50分都有較強的綜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題的這種較為死板、機械的題型。
4、主觀性、開放性試題比重增加,注重學生對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應用,如33題,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氣溫和降水數據畫出降水量分配圖和氣溫年變化曲線圖。32題中要求學生舉出所了解的目前聞名全球的美洲黑人,這些試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5、突出對考生讀圖、識圖、用圖能力的考查,地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可謂無圖不成題,如26,27,28,29,30題,讀圖題佔了36分,一個圖涉及多個知識點,要求學生能從圖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尤其是28,29題。
當然,在試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從整套試題來看,難度偏大,有的題目很靈活,對知識整合要求比較高,對剛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尤其是農村中學的學生難度更大,如綜合題26題,第28題。(2)地圖題是考查地理知識的重要題型,但這次考試中有5個讀圖題,再加上一個繪圖題,對於剛剛學習地理這門學科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可能一時難以很好地掌握這項地理基本技能
二、答卷評析
本次考試是由教育局統一試卷,統一時間舉行,由任課教自行閱卷,由於學生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兩極分化較嚴重,在選擇題中,由於答題所涉及的知識相對固定,相對失分少些,有相當多的同學能拿完50分,而綜合題失分很多,如26題,學生對地球儀上的經緯線、經緯度的知識掌握的非常不好,題目稍靈活些,沒有標出重要的180°經線跟0°緯線,很多學生就根本分不出圖中的經度跟緯度,在地圖、地球儀上辨認方向比較混淆,失分比較嚴重。28題中相當多的學生還沒有南極洲周圍的大洋跟大洲分布的空間,失分也多。30題,由於學生讀圖、審題不清,造成答非所問。主要失分原因有:審題不清,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學生對地理現象的成因還沒有真正理解,僅憑機械記憶,欠缺理解和應用能力,地理空間思維的訓練欠少,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掌握程度低等等。總的來說答題情況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錯別字較嚴重,這也是所有學科答題的一個共同問題,應當引起我們全體教師的高度重視。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不能因課改而丟棄基礎知識的教學,沒有基礎知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次考試題的難度並不很大,但及格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教學,忽視對中下學生的輔導。學生答題時不能系統全面准確答題,就是因為對基礎知識學習缺乏深層次的理解所致。因此,今後的地理教學仍然應抓住基礎知識的教學不放鬆。
2、加強對學生地理記憶能力的培養
記憶是重要的思維活動形式之一,也是學生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既是對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也是促進基礎知識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徑。
3、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
綜合性是地理事物的另一大特徵,教學中應逐步教會學生正確分析自然、人文各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是讓學生學習了終身有用的地理。
4、關注生活和生產實際。
以 生活為源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和實際熱點問題,採用自行設問的方式,走出“死讀書,讀死書”的怪圈,培養其思維的敏捷性。教師要抓住新課程改革的契機,將生活實踐中有興趣、有價值的、與地理學科有關的問題,引進地理教學,同時注意地理教學的多樣性,要有計劃地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野外考察、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幹,學以致用。
5、加強地圖的教學
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讀圖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建立空間概念的重要一環。在學習地圖基礎知識之後,要將讀圖訓練貫穿在地圖教學的始終,長期堅持,逐步提高。對學生進行填圖、繪圖訓練有利於地理知識的鞏固和地理技能的培養。通過地理地圖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動用地圖、地理圖表的能力,從地圖和圖表中分析、解釋一些地理問題和現象,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一、總體評價
1、試題容量大,整體難度適中,符合高二學生的考查標准和要求。
2、試卷覆蓋的知識點多、面寬。
3、強調對地理主幹知識的宏觀把握,注重考查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4、注重考查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善於調動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答題。
5、突出區域地理的宏觀及微觀定位,注重區域特徵的記憶和區域特徵形成原理的闡釋。幾乎每題都有圖,既有以圖考圖,又有無圖考圖(腦中有圖)。
6、試題從形式上看,符合近年來高考命題的趨勢,如綜合題的39題設置了選做題,讓學生根據需求自主選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區域的微觀定位能力不高。對大比例尺小區域圖的准確定位能力不強,不能根據圖中的“點、線、面”信息(特別是經緯線)對區域作出准確判定。
2、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如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記憶不清。
3、地理特徵成因的分析能力不強。如對20世紀80年代深圳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夠全面。
4、缺乏基本的解題技巧。如對湖泊對於河流的調節作用認識不夠,進而不能將流量過程線與圖中的字母一一對應。
三、今後措施
1、准確把握復習標准。對必修教材應立足基礎,講清基本原理、基本規律;而對選修教材則需依據高考要求,在深度、廣度、難度提高標准。
2、區域特徵要熟悉。要對區域的自然、經濟特徵進行綜合歸納,解決“有什麼”的問題;要注重不同區域特徵的比較;要教會學生歸納地理特徵的基本方法,解決學習中應“怎麼做”的問題。
3、地理成因分析要加強。區域地理特徵的成因分析是教學的重要內容,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4、關注區域的持續發展。既研究區域“怎麼辦”的問題,要選擇典型案例進行“解剖”,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套路”。
5、要強化學生的訓練。多為學生提供新區域、創設“陌生”新情景訓練。
6、要改進教學方式。要充分發揮傳統講授教學、接受學習優勢的基礎上,融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僅有“師生互動”、還要有“生生互動”,把學生的集體智慧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多動腦、動手、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