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苗族的服飾與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跟地理環境沒多大關系!
1.苗族沒有文字,她把服飾作為載體,因而苗族服裝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很高薯運枯的美感或觀賞價值、很深的文化內涵。
苗族服飾的圖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書:褶裙上的彩色線條,是一條條河流,一條條山路;背牌上的回環式方形紋,是曾經擁有的城市,有街道、城牆、角樓;那披肩上的雲紋、水紋、棱形紋,是北方故數洞土的天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土;花帶上的「馬」字紋和水波紋,是苗族祖先遷徙時萬馬奔騰過江河的壯觀氣勢……
2.苗族服飾由於性別、年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並且有地區差別,但都保持一種從古至今的悄前傳統款式。
『貳』 少數名族形成了什麼民族關系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各民族長期生活在統一的國家中,共同創造開發了中國的統一、遼闊的疆域與繁榮的民族文化。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泱泱大國,其民族與文化、疆域與統一,在東亞這片土地上,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一配悉游、地理環境中的民族關系——半封閉內向型的地理環境導致了各民族的內聚趨勢
中國的地理環境,從邊界的自然環境來看,除東部與南部臨海,其他邊界大多被山脈、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內向型的地理區域。這種環境,一方面阻斷了區域內各民族與外界的聯系,另一方面又有利於區域內各民族之間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發展中逐漸走向一體,而中國歷史上多次分裂後而統一的版圖都基本相似也得益於該地理環境。
而從內部環境來看,內部地形變化多樣,又造成了各民族社會、經濟與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為主,相繼有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東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遼闊的東北平原,主要以狩獵民族為主,相繼有東胡、肅慎(滿族祖先)、烏桓、鮮卑(錫伯族祖先)、室韋(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區是一系列的山脈和沙漠,其間有綠洲適合人類發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綠洲文化,相繼有塞人、烏孫、月氏、匈奴、突厥、回紇和蒙古准葛爾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以藏、羌等半農半牧的高原民族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門巴、羌、白、苗、傣等幾十個民族。
這些周邊地區的民族,與邊界外的聯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斷,而中原地區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平原、豐富的資源物產和先進的文化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所以,盡管周邊民族之間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動與交往,如東北的鮮卑、室韋等民族向西進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擴張等,但總體來說,中國歷史上的四邊少數民族總是向著中原方向發展的,這是地理環境對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斷內聚的影響。
二、政治中的民族關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統」格局和多元一體的政治制度
中國一詞作為我們國家的名稱,是從辛亥革命以後才開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國是指國家領域的中心部分,而整個國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內」等詞來稱呼的。中國歷代皆認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區,也包括四方的少數民族地區,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不管是漢族還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統」的思想。盡管在國家之內有華夏和狄夷的區分,有民族歧視的觀念和政策,但幾千年來,「夷夏一體」、「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終與這些民族歧視的觀念並存。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歷代統治者都執行或多或少的善待異民族的政策。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中原王朝,境內都包括了眾多的民族,「夷蠻狄戎,猶錯處內地」,而即便是少數民族的地方政權,也往往是多民族雜居的局面。幾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別是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華夷之分的概念逐漸淡漠,各民族大一統的思想、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思想則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意識和中國的國家概念。
幾千年來,中國多元一體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之下允許多種類、層次的管理制度與多種類型的社會經濟文化制度的並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權制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政治制度中佔主導地位,皇帝是國家最高權力代表,獨掌大權,首都設立三公九卿或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政府,其中也有專管少數民族事務的部門,地方上設立郡縣制,包括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由中央統轄。這種集中的行政管理制度,便於中央對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統一管理,既鞏固政權,又強化國家的統一。同時,在培銷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實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封國(冊封)制和羈縻州府(土司)制度,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管理。這種多元一體的政治制度既有助於打破民族間的隔閡和地區間的分裂割據狀態,又有助於每個民陸岩族內部和不同民族之間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使中華各民族既能夠獨立地發展自己的民族經濟與文化,又能方便地互相交流與學習,並逐漸走向團聚與統一。
羈縻制度是封建國家治理邊疆少數民族的一種制度,用以維系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自西漢以來,羈縻制度經歷了邊郡制、羈縻州府與冊封制、土司制三個階段。
邊郡制:西漢對邊疆地區新設的郡成為邊郡或初郡,大多是少數民族地區,以當地民族或部落原有的地域為郡的范圍,保持當地原有的頭人和風俗法紀。邊郡有兩套官吏系統,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任免的官吏,屬於流官系統;二是由原當地民族的首領世襲充任的官員,屬於土官系統。當地少數民族原有的部落和人民由土官管理,不繳賦稅,只是想政府交納一些土貢,以此對中央政府表示政治上的臣服。
羈縻州府與冊封制:到唐朝時,採取「偃武修文」的方針,以通使、和親、冊封和互市等政策和經濟的手段為主,武力威懾為輔的策略,對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政權進行招撫。對較強大的民族政權,如吐蕃、回紇、南詔等採取通過冊封、和親和互市,建立甥舅、屬國關系,維持雙方友好往來,在其他民族地區則直接建立大量羈縻州府,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充任州府的都督和刺史,同時又在這些邊疆地區設都護府和節度使來統領這些羈縻州府。總的來說,這些接受冊封的地方民族政權和羈縻州府,都是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管理,地方首領和政權與中央政府保持聯系,在軍事上要「奉征調」,中央政府在這些地區不收賦稅,僅接受以政治象徵意義為主的土貢。
土司制度:元朝時,對邊疆地區實行有別於內地的土司制度。土司既土官,除最高一級的宣慰使司官署內為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外,其他的官署都是土官,由地方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土司所管轄的境遇實行自治。
三、經濟中的民族關系——各民族各地區之間密切而又互相依存的經濟聯系
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過程,第一步通常是從各民族之間的經濟交往開始的。由於各民族居住地自然環境的不同,各民族的經濟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北方民族多為游牧業和狩獵業,南方民族多從事農業和漁業,邊疆地區民族的經濟往往比較單一,而中原地區物產豐富,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因此,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使得各邊疆少數民族都有與其他地區,特別是與中原進行物質交流的迫切願望,中原地區也得到了自己所缺乏的畜牧業等產品的補充。這種交流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有朝貢、賞賜、互市等各種形式。這種經濟上的聯系,形成了一種自然的凝聚力,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是幾千年來四邊少數民族都向中原發展的動力,也是各族之間關系日益密切的基礎。
在各民族中,以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手工業產品的依賴和向中原的積極發展表現最為突出。游牧經濟產品比較單一,牧民日常生活的所需的糧食、布匹、金屬工具和各種手工業品等都需要用畜產品從中原換回,所以游牧經濟對商業有很強的依賴性。歷代中原與北方民族之間經濟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互市、朝貢、賞賜、通使、和親等。當交流比較順利時,雙方關系就比較友好,而當交流不順利時,草原上的生產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他們就會利用游牧民族武力上的優勢對中原施加壓力,要求互市,甚至發動大規模戰爭南下掠奪。如隋唐時期,北方突厥部落與中原地區保持著大規模的貿易,雙方互惠互利,關系友好,當時也有一部分突厥貴族,特別是後突厥汗國,與唐朝為敵,後唐朝對其實行經濟封鎖,後突厥遂逐漸衰亡;明代,明朝廷將與北方蒙古政權的經濟交流視為維護邊防和控制蒙古的羈縻之術,對互市諸多限制,不僅影響雙方關系和各自的生產生活發展,蒙古更為此發動了多次對明戰爭,雙方損失慘重。
四、文化中的民族關系——各具特點又互相學習、互相融合的各民族文化 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來源於各個民族的創造與發明。各民族不僅發展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隨著歷史上與其它民族的交往交流並不斷互相學習互相融合的過程,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徵也逐漸產生出來。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就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結果。隨著民族之間日益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交往,民族之間雜居、通婚、通商現場越來越明顯,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融入漢族,而漢族也學習和接受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與其互相融合甚至有些漢族進入少數民族地區融入少數民族文化之中。
『叄』 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1、服飾的原材料源於不同的地理環境
我國亞熱帶的浙江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蠶絲的生產基地,人們穿戴的各種絲稠就來源於桑蠶。我國西北內陸的太陽輻射強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鍾愛的羊毛衫與皮製衣物,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
2、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密切相關
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到民族的服飾與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就是因為氣溫的不同,在質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溫差比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們時常穿一個露胳顯臂的「不對稱」大袍,也就是穿皮袍僅套一袖,適應青藏高原多變的氣候。
3、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相關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就有按照季節變化換穿單、夾、棉、皮的習俗,目前,人們一般都要購置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春秋季節的休閑裝,冬季的滑雪衫、皮夾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一帶,則形成了人們「四季服裝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觀。
(3)地理環境與民族圖形的關系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對服飾的用料和形制產生直接的影響,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使各民族選擇的服飾面料和款式都與所處的生態環境相適應。各地各民族傳統服飾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
滇西畜牧業較發達,普遍養羊,有的還飼養氂牛,能確保羊皮和羊毛、氂牛毛用於人們表裝的需求,從牲畜養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區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纖維布、織錦、土布來縫制衣服。民族服飾的製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數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
近幾十年,由於經濟迅速發展,許多手工業逐漸讓位於機械加工業,工業棉、毛織品佔領了大部分市場.各民族制在用料來源因此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例如: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長衣(袍)裙褲靴裝;彝族、納西族、白族、部分漢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氈衣褲裝 ; 漢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滿族、納西族、拉祜族、壯族、瑤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褲裝;。
傣族、布朗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諾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裝等四種類型。如細致劃分估計不下幾十種。
『肆』 民族對地理環境有什麼影響
共同的地域作為民族劃分的必備條件至關重要,同時對民族的產生及民族的特性有著極大作用.我認為世界范圍內按地理環境可主要區分為草原民族、大河流域民族、山地沿海民族三類.
草原民族依賴游牧,逐水草而生,例如蒙古.當本民族控制區水草豐茂時其與同類民族及其它類民族間很少發生沖突,但當遭遇天災、水竭草枯時則與同類民族及其它類民族間經常發生沖突乃至戰爭.一個例外是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其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動因前期時是掠奪,後期則是征服.這些草原民族閑時游牧、戰時掠奪,生活形態單一,其發動的掠奪和征服戰爭帶來的是對其它民族的滅絕和對文明的破壞.草原民族是歷史發展的破壞力量.
大河流域民族圍繞大河流域形成,例如歷史上圍繞黃河長江的漢民族、圍繞尼羅河流域的埃及人、圍繞中東地區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人.這些流域的民族往往從原始氏族時期就有著較為嚴密的等級制度,本人認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對大河的治理.不管是黃河還是尼羅河都會有泛濫和洪水的問題,而居住在這些大河流域的民族只有通過並且接受一個有力的首領和階層的指揮和領導才能治理好大河.而伴隨著對大河的治理,特殊權力階級出現了,他們作為民族首領享有野敏極高聲望並逐漸演變為帝王.中國的大禹及其建立的夏就是例子.大河流域民族因為有充足的水和豐腴的土地而主要從事農耕和糧食生產,在辛勤的農業勞動中創造財富,同時接受特權階級的管姿岩理,此類民族大都順從,重視農業、輕視商業,在政治上即便一個王朝倒台還是會有另一個同樣性質的王朝替代,而生產生活方式總體上沒有太大變化.大河流域民族是歷史發展的遲滯力量.
山地沿海民族居住在陸上交通不便的沿海地區,這類民族既沒有可供游牧的草場也沒有可供耕作的土地,例如希臘的雅典城邦.這類民族主要依賴漁業、手工業和從事商業交易,航海業發達於其它類民族,並且富於探險精神,在制度上則很少有集權統治,多為較為民主的公民會議或元老院制度.這類民族逐漸通過與其它類民族的交易積累財富,積極對外擴張貿易圈,對世界各地的聯系也有著重要作用,並且有著對新科技和新思想的渴望,是歷史發展的進步力量.
這三類民族所建立的民族國家因此也具有不同的行為特性.匈奴、蒙古等草原民族國家在歷史上除了對外侵伐造成破壞沒有貢獻,這些國家大多成為當今世界的邊緣國家.中國、埃及等大河流域民族國家則擁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因農業需要而確立的先進天文歷法,這些國家大多成為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國家.高山沿海民族國家則通過貿易逐步擴大勢力,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並且對當今的民主制度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和工業革命,這類民族及受這類民族特性影響的民族國家大多成為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
我們能夠比較容易地看到,上述由於地理環境差異而分出的三類民族及其建立的民族國家在世界形成一體前是很有解釋力的.在地球正日漸成為一個村落的今天,上述的地理環境作為一個解釋變數雖然仍然能夠比較准確地解釋民族特性,但很難解釋這些民族國家的行為模式和發展走向.因為世界變小了,原來由於地理和技術而相對隔絕的幾大區域已經沒有了界限,各種民族文化和特性彼此沖突、交融,各個國家基本都有或者即將有相似的社會階層,這使得上述三大類民族的界限變得模糊了.總的來說,地理環境造就民族特性和國家行為的論點在古代和近代歷史上是有解釋力的,但是對於現在,我們只能通過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建構主義等國際關系理論來比較有力地解釋民族國家的行為及其之間的關系,而地理環境只是作為國際關系中地緣政治解跡脊御釋的一個重要因素.
『伍』 求中國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
服飾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縱觀人類發展史,原始社會時期,原始人類用樹葉,動物的皮毛遮蔽身體,保暖防守之用,在此時期,已為以後的服裝發展奠定了基礎,封建社會時期,人類用麻,線紡織出了布料衣物,而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服氣發展為一個繁榮時期,而在中國,更可見其輝煌。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不均,形成了全國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而我國民族服飾也如同花海中的花朵,各有風姿,各有千秋,各自閃爍著光彩,散發著其獨特的民族氣息,民族服飾,民族文化與地理環境有著深遠的關系,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慣、生產、生活方式,孕育了各具特色,就地取材,有其獨特文化歷史淵源,因地制宜的服飾。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地形復雜多樣,各地形區有著不同的特色民族服飾,其中我國較為典型地區為東北地區,高原地區,西南這三個地區。東北地區地處在中高偉地區,氣候較為寒冷,人們冬天常穿皮衣,除毛皮具有良好的防禦保暖性能外,更因當地自然條件不宜植棉,而在嚴寒氣候條件下,獸類的皮毛長得特別豐厚,保暖防寒性能好。例如,大興安嶺,一帶的鄂倫春族,「食肉寢皮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毛皮服飾文化,他們的服飾,上至帽子,下至鞋襪,乃至各種寢具、生活用品,都多用毛皮為原料,因為「林海雪原」為他們提供了熊皮等獸類皮毛。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烏蘇里江畔的赫哲族人以捕魚皮,獸皮。因此,他們的衣服多由魚皮製成,由以上例子,我們可知,服飾的特徵與當地的氣候,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也難怪,東北地區的居民總是給我們一種十分厚重的感覺。東北這樣的平原地區尚且這么寒冷,更何況高原地區,而高原地區特有的服飾,也為中國的民族服飾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高原上的民族,都有穿皮長袍的習慣,高原氣候變化無常,白天日照強烈,氣溫上升,夜間氣溫驟降、寒氣襲人,所以常常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話來形容高原上的人們的生活,高原上的牧民,多穿著皮製長袍,既耐嚴寒和飛沙走石的 侵襲,又能在游牧途中的夜間當防寒的鋪蓋,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他們的服飾主要是長袖,寬腰大襟,即使在夏天也多穿長袍,白天在烈日下,將一隻胳膊露出皮袍外,行走勞動時,乾脆將雙袖扎於腰間。一旦天氣驟然變冷,可將胳膊穿進袖筒,以適應高原多變的天氣。位於西北地區的蒙古高原上住著善於騎馬的蒙古族,他們的服飾以長袍為主,袍的腰身肥大,男女長袍都不開叉,以利於騎時,護膝防寒,衣袖俏長,騎馬持韁繩時,冬季可禦寒,夏至季可防蚊咬。蒙古人穿的皮鞭,有翹頭的適宜在深草中行走,圓頭的適於在淺草或無草區行走,因此,我們可知蒙古人們的服裝設計主要與騎馬和防寒有關。西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區,因此,民族服飾多種多樣,因他們的生產、生產方式、文化因素而各不相同。彝族不同支系服裝各異,有其獨特的文化淵源,涼山地區彝族男子保有著古代遺風,他們在頭頂前腦們蓄一綹長發,象徵男性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彝族俗稱「天菩薩」,川、滇大小涼山彝族男子喜愛用青布或藍布包裹頭部,並在前額處扎出一長錐形結,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氣概,習稱「英雄結」,大小涼山山勢險峻氣候寒冷,當地彝族群眾故用毛毯護身,俗稱「擦爾瓦」,擦爾瓦是用羊毛織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繩縮口,下部綴有須,製作一條擦爾瓦,往往要用幾個月時間,彝族人的擦爾凡一年到頭不離身,白天御風寒、夜晚當被蓋。西南地區還有一個很具地方特色的民族,就是哈尼族,哈尼族服飾無論在原料、色彩、款式、裝飾手法等,無不與梯田農耕生產密切相關,以梯田農耕生產和梯田文化,為主體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決定了其服裝的改良,發展均以反映,梯田文化內涵,適應梯田生產需要為原則,哈尼族崇尚黑色,哈尼族無論男女,其服裝均以黑色為主基調,這是其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形成的歷史沉重感和審美的心理要求以及社會歷史文化,發展程度及哀牢山自然環境和梯田稻作農業所決定的,哈尼族以梯田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黑色,對高山農耕生產者來說在保暖,耐臟,耐磨等方面都有獨特優勢,另外,這一習俗,也是地理環境,社會生活的封閉以及「避世深隱」的民族心理,落後的傳統原料和印染技術的客觀體現。哈尼族服飾的款式設計也以適應梯田農耕生產為主要原則,其男子的服飾以緊身短衣寬松衣褲,短衣斜襟無領月夜下一扣緊衣,外配一坎肩,坎肩無扣,長褲為大腰,大褲腳,直筒褲,上緊下松的服裝特點:一是為在山高谷深的自然環境中上坡下坡行走方便,二是便於梯田中的生產,體現出哈尼族對於哀牢山自然環境,與梯田稻作農業的適應性。哈尼族服裝上的裝飾,是梯田農業的記錄和象徵,例如:哈尼族衣服上綉制的圖案與銀飾的排列,就像層層梯田一樣重重疊疊,可見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從上述例子中,我們知道了地理環境對人類服飾,生產生活影響,也共同見證了人類服飾的繁榮,以及中國燦爛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應將其發揚光大,促進其進一步繁榮與輝煌。
『陸』 談中國地理環境因素對民族關系的影響有哪些
歷史的面貌與發展方向,一向與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的聯系.中國的長期統一和各民族的內聚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東亞的自然環境.中國的地理環境,由於其天然特點而自成一個半封閉的、內向型的區域.這種環境一方面阻隔著同這一區域之外的交通,另一方面又保證著這一區域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密切交往.中國雖然多次分裂,但最終總能歸於統一,而且每次統一的版圖都大體相似,與地理環境有密切關聯.總之,這個地理區域的環境特點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產生,又使多元文化在發展中逐漸走向一體,走向統一
『柒』 各民族之間差異他們所在地理環境有關嗎
各民族之間差異與他們所在的地理環境是有關系。
就我國來講,我國民族眾多,國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地理環境差異巨大。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和區域中,身著這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無不體現著所處的地理環境的特色和民族風情。就民族服飾來講總體可以概括為北方長南方短,北方寬南方窄,北邊後南邊薄。
比如,青藏高原地區的主要人口為藏族。青藏高原的海拔高,氣溫低。當地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因此他們一年四季都穿著長袍。冬天以皮袍為主,夏季則是棉袍。長袍袖長寬松,白天可以當衣服,而晚上則可以當被子。
蘇杭地區,河流彌補,湖海相連。常年降水充沛、氣候濕潤、地勢平掘悶坦。在這里生判拍彎活的民賀沒族不管是性格還是服飾都比較典雅別致,小巧玲瓏。服飾以薄、短、輕柔為主。
地理環境的區別還體現在各民族的飲食上。比如,藏族人民以游牧生活為主,平時餐桌上常出現肥美的牛羊肉。而新疆地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里生產哈密蜜瓜、葡萄。
『捌』 請詳細介紹一下我國民族服飾和地域環境的關系,謝謝
我國民族眾多,現僅就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作一分析. 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是中國少數民族在黃河以北的地理環境中,基於不同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的歷史演進,所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域特徵、各異的文化品格、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色彩的文化體系。由於我國北方疆土廣大,各少數民族的風俗不同,衣著習慣也表現各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北方少數民族創造了復雜而特殊的服飾文化,形成了各民族服飾既各具特色,又頗有相近之處的風格。這些民族服飾通常不僅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更映射出處於不同人文環境中各民族特有的精神風貌。
一、自然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不僅決定著服飾面料的型制選擇,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影響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特點的形成與發展。北方少數民族大多數聚居在我國的西北、華北、東北等生活條件較為惡劣的邊疆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那裡的生產力水平普遍低下,大多處在自給自足的半自然經濟狀態之中,缺少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處於一種遠離經濟、社會、文化主流的邊緣化狀態。在地大物博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形式,活動范圍相對狹小,各少數民族在相對隔絕的地域空間中,獨立地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點和藝術風格的服飾個性。「這種民族服飾個性特徵的形成,在其特定區域內的群體中,是隨著最初服飾的個體表達而被不斷推進的。當群體中某些個體的服飾被周圍的人們接受,它就會被普遍認同。進而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的表現形式被傳承,而後在不斷選擇那種能夠明確表示本民族文化個性的衣著過程中,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特有的外部表徵與符號被長久地固定和保留下來。」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和民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的不同,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顯示出林區、平原和草原的巨大差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如善於打獵採集類型的鄂溫克、鄂倫春和赫哲族,主要生活在人煙稀少、氣候寒冷的大小興安嶺林區。他們的服飾多以野生的魚皮和鹿皮為原材料,經過簡單的縫制,加工成保暖性強、防水隔潮的袍服為主的衣、鞋、帽、靴子及手套等。屬於草原畜牧類型的蒙古、哈薩克、裕固、柯爾克孜、達斡爾等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准噶爾盆地一帶。他們均以畜牧為生計,因此食肉、喝奶、穿皮毛製品便構成了他們鮮明的生活、文化特徵。屬於農耕經濟類型的有西北地區的維吾爾、東鄉、保安、撤拉等民族和東北地區的朝鮮族、滿族等,其服飾原料不再局限於動物的皮毛,而更多採用了自織自染的棉麻作為主要原料,加以各種精美的紋樣和圖案,並以短小、靈活的衣裙、衣褲為主,式樣繁多。透過這些多姿多彩、個性鮮明的服飾特徵,我們不僅可以對其所屬民族做出大致判斷,而且能夠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北方各少數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種神秘奇特而又難於言表的內容。如蒙古族的粗獷豪放;哈薩克族的勇敢強壯;鄂倫春、鄂溫克、赫哲族的純朴敦厚;維吾爾族的熱情奔放;朝鮮族姑娘的謙恭溫順等。因此,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與各民族的地理環境以及與此相一致的民族性格有著完全對應的關系。
二、形態結構類型
由於特殊的環境氣候和游牧狩獵生活的需要,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多以動物的皮毛或經過不同程度加工的毛織品為原料。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徵的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多為無結構自然形式,服裝款式表現為「寬袖大袍」,如蒙古民族的寬松肥大的袍子服裝,鄂倫春、鄂溫克族獵人的袍服下擺部分要開四衩,皆是此類結構形式的代表作。此類服飾的結構設計不要求突出人的形體,而要求服裝款式以裝飾人體為主要特徵。形成這種無結構自然形式的原因,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背景、環境條件及風情習俗等諸因素造成的穿著理念、審美情趣等方面的融合有關。在北方少數民族的社會及家庭教育中,服裝行為規范被看作是修身的一個重要內容,並長期影響著北方少數民族的著裝。人們在著裝上注重倫理內容,用服裝掩蓋人體,竭力超越人體的局限,以達到儒家的道德要求。服飾注重表現人的精神、氣質、神韻之美,並不強調形體。即使形體很美,服裝也不直接去展示其美,而是以各種工藝手段顯現一種人的形體以外的精神指向。北方少數民族在服飾造型上重視二維空間效果,不強調服裝與人體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飾表現人體的曲線,在服裝結構上採取平面裁剪的方法,人體與衣料之間的空隙較大,顯得寬松。這種構成不重款式,而重面料本身的外觀效果,重手工的精湛技藝,重服飾組合方式的整體效應。在服裝造型形式的法則上,服飾體現和諧、對稱、統一的表現手法,服裝傾向於端莊、平衡,服裝紋飾兩兩相對。由於服裝衣料追求飄逸、寧靜,服裝色彩清新淡雅,對比柔和,服飾圖案精緻、細膩,宛如秀美的工筆畫。其服裝線條簡練、流暢、飄逸,表現的是一種不留痕跡的自然韻味,從而顯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對博大神秘的宇宙萬物的總體感悟和更深遠的理解與把握,此種風格千百年來已成為北方少數民族服飾藝術所追求的理想目標。這種普遍採用的無結構自然形式的造型,雖與人體形態不盡吻合,但它卻通過掩飾人體的原型,以其佔有的寬闊空間,模糊了人與自然的界限,將一種重倫理、重道德、講究群體性與社會性的博大的精神內涵訴諸於具體的服飾結構之中,從而構成了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主要形態特徵。
三、色彩裝飾理念
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色彩始於原始宗教信仰,隨著民族文化與哲學理念的成熟與完善,歷經幾千年的發展進程,在比較穩固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中,形成了民族特色鮮明、文化底蘊豐厚的用色體系,蘊含著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內涵?「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中多大膽應用鮮艷奪目、層次豐富的裝飾色彩,這不僅反映出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本身多樣化的藝術趣味和審美追求,更反映出北方不同民族、不同時代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色彩理念。」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色彩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型。其一,以五色斑斕的大紅、大紫、大藍、大綠作為裝飾特點,其色調層次十分明顯,色塊之間所形成的對比和反差較大,因而視覺沖擊力十分強烈。如蒙古族婦女不僅在衣袖、衣襟、圍邊等許多部位綉上五顏六色的花卉圖案,就連頭飾等物件,也都綉有精美的紋樣,強化服飾及其配件間的整體協調統一,擴展本民族服飾文化的視覺創作藝術空間,並加強服 裝整體包裝效果的藝術表現和審美傳達。像有「素衣民族」之稱的朝鮮族,雖然成年男女衣著多以素色為主調,但兒童穿的「七綵衣」卻分外鮮艷亮麗,這也是一種追求絢麗色彩的類型。其二,服飾色彩雖鮮艷明麗,卻不繁縟雜亂,一般以主色調為主,表現的是一種優雅恬淡的審美情調。這種色彩搭配方式,以東北的朝鮮族婦女服飾為典型代表,而維吾爾族婦女的服飾,堪稱色彩調配的藝術傑作。該民族青年女性的服飾,由蓋頭、上衣、領褂、圍腰、長裙等幾部分組成,以上衣為主色調,多為白色、嫩黃、湖藍、淺綠等顏色,間以紅色點綴。這是一種追求明快和諧色彩的類型。其三,追求莊重深沉色彩的類型。如滿族傳統服飾用色,以白色為崇尚色,象徵純潔善良、吉祥和平,哈薩克族服飾則以黃色象徵智慧和苦悶、黑色象徵大地和哀傷、綠色象徵春天和青春。可見北方少數民族在服飾色彩的應用與追求上,既有共同之處,也有明顯差異。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各民族之間共同的地理環境,同居一地構成了重要的民族地緣關系,也導致了北方各民族之間長期共存的外部空間聯系及其風情習俗、傳統文化上的互融與互補。同時,各民族生存空間和地理環境又有各自的獨特性,從而產生和保留了各自不同支系源遠流長、個性突出、特點鮮明的民族特色,並由此積淀發展成為服飾色彩的豐富形式。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中那些鮮艷奪目、層次豐富的色彩,一方面反映了這些民族對服飾色彩的自覺與把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時代及不同文化背景對色彩的崇尚。可見,北方少數民族服飾色彩特點,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區域關系。
四、審美情趣表達
如果說地理環境、生活方式是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形成和發展的客觀條件,那麼審美心理則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主觀因素,是在客觀必然和主觀需要基礎上的一種主觀能動的反映與創造。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一向以其鮮明的色彩、精湛的工藝、各異的樣式和獨特的風韻著稱於世間,其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極其豐富和多樣的。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生產力水平普遍低下,處在比較落後,甚至原始的社會形態和經濟文化類型中,反映到服飾的審美心理上,他們具有追求形式美、嚴格遵循對稱法則的特徵。這就使得他們的服飾帶有某種原始藝術的意味。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遵循形式美的對稱法則表現在服裝式樣的對稱,服飾上的鑲嵌、綉制的紋樣、圖形的對稱以及飾物的對稱等諸多方面。如以漁獵為生的鄂溫克、鄂倫春族姑娘喜歡穿著鑲嵌寬邊的對襟長袍。不僅整個袍子是左右嚴格對稱的,就連裝飾在袖口、衣襟、腰身、袍子的花邊也是嚴格對稱的。撒拉族婦女為兒童縫制的「百家衣」(用各色零碎布料拼接縫成),整件衣服色彩斑斕,但縫制者在拼接時仍特別注意到了圖案、花色的嚴格對稱。北方少數民族婦女的頭飾雖然多種多樣,但大多數遵循了對稱這一形式美的古老法則。這一法則在相對封閉落後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但從對稱形態的安排來看,絕大多數分布在垂直軸線的左右兩側,而很少分布在一條橫線的上下兩方。假如把服飾作為一種藝術品,那麼它有別於繪畫、雕塑或其他造型藝術,是一種活生生的將人與自然融合為一體的藝術創造。這種創造充滿了少數民族的智慧和藝術的靈感。因此,在審美價值上更給人一種不同風格與韻味的立體感和生動感。如果說我們在談到色彩和形式時,可以相對脫離服飾主體的話,那麼在感受不同民族服飾的風格與韻味時,卻不能忽略不同服飾主體的存在,以及他們與本民族服飾密不可分的關系。
五、吉祥圖案寓意
北方少數民族雖受歷史與環境的影響,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存在一定差異,但在服飾圖案上,卻表現出一種趨同的傾向,即取材於大自然,將大自然中的山川流水、飛禽走獸、奇花異草,隨手拈來,融入本民族的服飾圖案之中。這里除了沿用漢族服飾中常見的「吉祥如意」、「龍鳳呈祥」、「連年有餘」等深含寓意的圖案外,各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寓意深刻的圖案。滿族服飾中,常常將大自然中的花、鳥、蝴蝶等形象綉在服飾的重要部位,以簡練誇張的表現手法,採取均衡對稱的幾何圖形,構成主要紋樣,並用相關飾物作四周陪襯,形成嚴謹的圖形布局,使整個圖案紋樣和諧統一,形成較完整的裝飾圖案。回族服飾中,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禁用人物、動物、鳥蟲等形象,故常用花卉圖案與阿拉伯文字圖案,蒙古族服飾中的紅纓帽,其帽頂象徵太陽,紅纓象徵陽光。這些喻意不同的表達,反映了北方各族人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與崇尚。這里應該指出的是,在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還常常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圖騰崇拜。崇拜觀念往往是與某種自然動物的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遺留」甚至於某種禁忌有著直接的關系。正是由於這種淵源及歷史文化背景,產生了不同民族服飾各自不同的裝飾特點及其強烈的民族文化特徵。服飾圖案不僅可理解為一種藝術,更應理解為一種文化,它是中華民族行為方式和造物方式的反映,從這個角度上說,它屬於文化品類,它的存在價值由其文化本質所決定。北方少數民族的不同服飾圖案,有著不同的文化品格,並以不同的表達方式,使這種文化品格趨向藝術化,從而使原本普通的服飾行為具有了文明色彩,加深自身的社會化意義。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結構樣式、首飾造型、色彩表現、裝飾紋樣都有其歷史淵源和特定含義。它們或以形象,或以意指的方式在服飾上記載、傳遞了本民族悠久的歷史,以激勵和鞭策本民族的成員。
綜上所述,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反映的各種文化形態,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北方少數民族服飾作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晶,它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徵的形成,既取決於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生活方式、技術水平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更取決於諸如民族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禮儀、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積淀。可以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表象中,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只有了解了與其表象相關聯的文化背景,我們才能夠真正了解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文化內涵,把握它生成和發展的客觀規律。
『玖』 民俗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
民俗與地理環境密不可分。受地理位置和各種自然條件影響,人類對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後,形成了各種生產力實體的地域配置條件和結構狀態。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組織、日常行為習慣等,形成了地域分布特徵和組織結構關系,而且涉及社會各種虛歷人群對周圍事物的心理感應和相應的社會行為。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民俗具有傳承性、廣泛性、穩定性。地理環境是影響民族文化和民判弊俗文化的重要因素,從人類總體歷史發展來看,地理環境對於文明的形成及文化的傳承都有關鍵性的作用。從我國的實際狀況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地理環境差異大的地區與民族,他們的民俗文化差異也非常巨大。
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沒有一個文本,主要靠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途徑在人際和代際之間傳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它也不可能毫發不爽地被重復,在千變萬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動主體必定要進行適當的調適,民俗也就隨即發生了變化。民俗的差異表現為個人的,也表現為群體的,包括職業群體的、地區群體的、階級群體的,這就出現了民俗的行業性、地區性、階級性。如果把時間因素突出一下,一差沖搜代人或一個時代對以前的民俗都會有所繼承,有所改變,有所創新。這種時段之間的變化就是民俗的時代性。
『拾』 我國各地區各民族居民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創造不同的文化,憑借這種文化組成社會聚合體民族;同一民族的成員憑借其特有文化去征服、改造或利用其環境以創造所有成員的生存條件,維系該民族的延續。從民族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看,任何族群,均與其環境「相生相剋」,構成一個整體,使其運動中的文化總是處於相互的制衡之中。民族環境是文化滋長的源泉,也是文化走向的河床。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客家文化作為典型的地域文化也受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從族群意義上看,客家文化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客家文化屬於典型的移民文化、區域文化和山地文化,是獨特的和地理環境、歷史上的移民文化與土著文化的融合的結果。
盡管「耕讀」是中國農業社會最普遍的生計模式,但客家無疑是「耕讀」的典型族群,「耕讀」幾乎成了客家生活世界的全部內容。因此,國內一些學者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看成是客家文化最顯著的文化特質,以致將其列入有關客家精神(或稱客家民性、客家文化特質等)中。客家人多生活在封閉的山區丘陵地帶,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耕讀」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客家人長期居住在封閉的山區和丘陵地區,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加上客家把自己看成是中原先民的後裔,因而客家更是以「耕讀傳家」自居。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為在不同的環境中求生存,體驗到刻苦耐勞、容物覃人、耕田讀書和天足健步的重要性。「刻苦耐勞所以樹立事功,容物覃人所以敬業樂群,而耕田讀書所以穩定生計與處世立身,關系尤大。有生計,能立身,自然就可久可大,客家人的社會普通可說都是耕讀人家」。「客人的生產事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務農,所謂''耕讀傳家''是他們一貫的傳統政策。因而,土地和書香是客家人亘古不變的兩大夢想。
以四川客家為例,四川客家入川後堅持耕讀傳家的生計模式而出現典型的科舉家族和人才。《清代科舉家族》所收錄的四川外來移民的20個科舉家族中,能明確其祖籍來源的移民家族中,四川客家佔5家,佔25%,在四川移民家族中比例較高,其族群突出了耕讀文化特色。四川客家白手入川,勤儉勞動,通過耕田力作或農商起家等方式,平均約需要35年逐漸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在此基礎上客家人開始重視子孫的教育,約80年左右的時間即在第三代出現科舉人才。這正好應了西方的諺語」三代造就一個貴族「。四川客家朱德和劉光第是客家耕讀傳家中苦讀成才的典型。
對於客家人「崇文重教」文化特質的成因,學界有主張基因說,經濟說和環境說等觀點。從民族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看,客家的耕讀文化與客家環境密切相關,環境對客家民性的形成起決定作用。在此,筆者就客家的耕讀文化的成因作些粗淺的探討,認為地理環境對客家耕讀文化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環境與四川客家的耕讀文化
地理環境是文化產生及其地域分化的基礎。任何一個族群的文化,它的生成和流變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客家文化的生成和發展也是如此。從自然環境看,從本質上,客家文化是山區文化,客家是山區族群;離開了山地環境,就不成為客家。在山地環境中「耕」為客家生存之本。
清代的「湖廣填四川」運動從康熙十年(1671)正式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金川之戰時為止。由於地緣優勢,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湖廣人捷足先登,先佔領良田平地,占盡天時、地利。故清初「插占」起家的墾田大戶多為湖廣人或土著。由於客家人入川比湖廣人晚,土地幾乎都被插佔了,遲到的客家人只能落足於貧瘠的山坡荒地上或寄人籬下,只好租住四川「湖廣人」的房子,種他們的田土,為人佣耕,從而出現「客家住湖廣」的現象。在居住的地理格局上形成了壩上「湖廣人」,山上「土廣東人」的分布特色,從而有客家「住山不住壩」的說法,如在東山區的黃土、三河、石板灘等鄉鎮的客家人被湖廣人稱為「山上人」,而客家人則稱他們為「壩上人」。
茲以東山地區為例,說明四川客家居住的地理環境。四川成都東山地區是四川客家最大的聚居區,包括龍泉驛區大部、成華區東部和新都、金堂、青白江等部分地區的五區一縣25個鄉鎮在內,面積約460萬平方千米,客家人約50萬,占當地總人口的70%以上;該區農業人口為554503人,占當地總人口的79. 7%,表明該區域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區。境內低山、丘陵、平壩兼有,但以丘陵為主,龍泉山橫貫其中,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地勢起伏不平(見表1-1)。東山地區土地貧瘠,以粘土為主,透水透氣差,有「晴時一把刀,下雨一包糟」之說;在氣候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季節性降水,地勢較高,源自都江堰的灌溉水源無法到達,導致除冬水田外的土壤長期缺水,「不過灌溉全用塘水,若天不雨,插秧便生問題,所以東山區每年栽秧的秧田,只能占其全區二分之一,鮮有能全數栽秧者,農業是靠天吃飯」。但東山仍對客家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首先是因為這里的自然地理條件與原居地相似,生活容易適應。「客人常說,這塊丘陵的地質地形,多類似於嶺南山地,所以他們一到東山後,便聚族而居,不再轉徙了」。客家經多次在四川輾轉遷徙後,終於在東山找到了自己適合的「樂土」。其次是這里有靠近成都這一區位優勢,有得於發揮其多種經營才能,使許多客家人入川後輾轉數次最終選擇了東山。
四川客家這種以低山、丘陵為主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其生計模式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多種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即以「耕」為生存之本。而事實上,客家移民善於耕種,對四川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如糧食作物中的紅薯和經濟作物中的薴麻、煙草、優良蔗種、木棉、辣椒、藍靛等傳入和推廣到四川,無疑是與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的客家移民入川有關。客家人長期生活在人多地少的丘陵、山地,積累了豐富的山地農業開發的經驗,因而客家移民入川後在開山造田、改良土壤、精耕細作等農業生產技術方面較領先,促進了四川農業的發展。清代四川農民中,客家人獨到的山地農業開發技術得到社會的公認。正所謂「矧耒耜耘籽之工與勤,土著不及楚人,楚人又不及閩、廣」,這肯定了四川的福建、廣東等省的客家移民善耕的事實。因此,在農業生產方面,號稱「耕讀為本」的客家名不虛傳。
山地農耕環境也決定了客家傳統農業社會的價值取向是「以末致富,用本守之」。農本思想成為我們理解客家耕讀文化的關鍵。在傳統的客家社會,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是財富的重要標志。客家人認為有土地和農業資產才是光大祖德、安身立命的根本。有經濟頭腦,擅長多種經營者,往往在發家之前從事商貿活動,發家後很快把資金轉到土地投資上。不管其致富的方式是力農致富、農商致富或農工緻富,在致富後,多把資金投入土地中,惟獨客家人有獨到的理解。康熙五十九年入川簡陽的廣東客家人鍾宏予,靠勤儉起家, 60歲時已成當地的富族。在力田之餘,鍾氏一家還經營了鹽店和屠行,生意頗好,但就在生意發展的黃金時期,鍾氏「將鹽店、屠行出頂,其器械大半相送,不日頂出,將錢收回」。其原因在於「第恐後人瞞心昧己,縱饒裕必不可長久,倒不如生意莫做。依祖規耕讀傳家,自有出頭日期」,從此鍾氏「家務亦極順暢,資財日見豐饒」。鍾宏予看來,經商固然能發家致富,但俗話說得好「無商不奸」。長期從事商業活動,「恐後人瞞心昧己」,有損家風,於是將商鋪低價轉讓,繼續買田置業,走耕讀傳家之路。「試看那不讀書的人家,不但粗蠻,不知禮儀,子弟飄流浪盪,雖家累千金,不旋踵而銷亡矣。亦不得因未成名之故,遂淡了送子心腸,那讀書求敦實行,不單為功名也。」俗話說「書田無稅子孫耕」。在鍾宏予看來「門風要緊」,關鍵是要讀書識禮。因為鍾宏予回祖籍廣東時,其族人曾告誡他,「錢可積,書宜讀,門風要緊。此數語兄回川必常掛齒頰,以訓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