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政治軍事地理角度有哪些

政治軍事地理角度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02 05:35:29

⑴ 從地理、軍事、政治、歷史觀點看,為什麼赤壁之戰是一個主要戰爭

1.關於赤壁之戰的總體規模 主要有三種不同看法。 [不是一次大燃神空戰,而是小規模的戰役說] 尹韻公持此說。 尹韻公認為:赤壁之戰不是一場大決戰,而是小規模的遭遇戰,理由如下:首先,從時間上看,「曹軍五千輕騎在瞎困長坂擊敗劉備後,繼續南下,直趨江陵,繳獲了大量作戰物資。於是乘船東下,不期在赤壁突然同數量上占優勢的孫劉聯軍相遇了,發生了赤壁之戰。由此可見,這次戰爭是在緊迫的時間內發生的,古代交通運輸困難,曹操縱有天大的軍事才能,也無力完成一次大規模的軍事結集。這就從時間上排除了發生赤壁大戰的可能性」。再從軍事角度看,「曹操征荊州之時,正值南方暑熱季節,強行軍的勞累使部隊染上了可怕的疾疫」。「作為三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曹操難道會在明顯的事實面前主觀行事,把一群群疾病之夫驅往赤壁,同孫、劉聯軍進行一場大決戰嗎」?此外,「再從赤壁之戰以後的情況看,也可以說明它不是一場大戰」。「歷史上著名的大戰役,一般都是戰爭雙方傾全力進行的戰略決戰,而戰敗的一方或是以軍事上的崩潰導致政權的傾覆」,「或是一蹶不振」,但「赤壁之戰後的皮瞎第三個年頭,曹操又發大軍征討漢中。」如果真有赤壁大戰,曹軍是「不可能在三年內恢復生機,再次投入遠征的」。不過,「赤壁雖然沒有大戰,但小戰卻發生了。正如上面所說,是五千而不是八十萬曹軍同孫劉聯軍在赤壁相遇,從而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場遭遇戰。1 [赤壁大戰說] 史學界大都持此說,以韓國磐、盧專、王陵、王泓等為代表。

⑵ 有關政治與軍事的問題

軍事斗爭永遠是政治斗爭的延續
想要了解軍事斗爭,就要先了解政治斗爭及其出現的原因
通常國家政治涉及政治學許多科目,比如:

一、政治地理學

(一)概念和研究范圍

拉采爾認為,政治地理學是「闡明國家和土地之間存在關系的科學」。

中國大網路全書地理學卷:「研究國家與地區等各種類型的領土內與領土間的政治活動現象的地理分布或空間布局」

美國《地理學的科學》:「政治地理學研究地理區與政治過程的相互作用,或曰研究政治過程的空間分布和空間關系」。

政治地理學的研究范圍:

一國際政治地理:世界性政治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包括:地緣政治因素分析,世界政治地圖的形成與演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發展變化與各國在地球上所處的政治經濟態勢,國際政治關系與政治現象(如地區沖突)的地理背景,國家集團與國際組織的組合與作用等。

二國家政治地理:國家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包括:國家政治空間的形成與發展,領土的結構與特徵,疆界的職能劃分與變動,地理因素對國家體制、內外政策和國防戰略的影響,國家政治行為和政府決策的地理背景,核心地區與國家首都的位置與功能,人口和民族的構成與分布及其對國家穩定性的影響,推動國家統一與團結的向心力與導致國家分裂的離心力的研究,等。

三國內政治地理:國家內部的地方性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政治地理學對內的任務:為國家改革和調整行政區劃,提高施政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制訂和實施正確的社會發展戰略、民族政策與邊疆政策,以及合理開發利用和整治國土等提供決策的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案。

(二)政治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西方人很早就重視政治與地理之間的關系。

1750年法國學者托哥特首次使用「政治地理學」一詞。(一說19C康德)。

1857年英國歷史學家巴克爾《英國文明的歷史》一書也討論過地理因素對政治組織和個人氣質的影響。

1897的拉采爾《政治地理學》首次將政治地理學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研究,把一個國家作為一個空間現象來描述,提出「國家有機論」,因而被稱為是近代政治地理學的奠基人。後來又發表了有關「生存空間論」的論文。認為:國家像生物有機體一樣,有生、盛、衰的過程;國家必然要為生存空間和資源而斗爭;國家向外擴張是國家強盛有活力的表現,是自然而合理的;優勝的國家將是歐洲的日耳曼人國家。此說經瑞典的契倫發揮,成為地緣政治學的理論基礎。

這一時期的西方政治地理學理論主要有三個:

一地理環境決定論

二國家有機體論

三生存空間論

他們從基本正確的前提出發,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忽視了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2.迅速發展時期(20C初-30S)

這一時期,地緣政治學得以迅速發展,政治地理學的學科結構體系與內容確定了。許多學者研究民族國家的歷史演變、人口和種族構成與分布,以及這些地區在戰略上的的意義,並關注政治事件與區域地理特徵的關系、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的資源供給能力、領土的封閉性和海陸效應等。另一方面,一些地緣政治學卻為法西斯侵略服務。

地緣政治學的迅速發展,使它成為政治地理學的核心理論。由於地緣政治學被法西斯用作侵略別國的理論,二戰後地緣政治學乃至整個政治地理學都掉入低谷。

3.進展甚微時期(40-60S)

提出職能論與統一場理論,有利於動態分析。

4.重趨活躍時期(70S以來)

一更注重國際關系中的地緣政治因素。

二研究領域擴大到許多社會領域,分出一批新學科:選舉地理、城市地理等。

三研究方法論有突破,與行為論、系統論相結合。

二.地緣政治學

(一)概念

地緣政治學又稱地理政治學,它依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及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地緣政治學把地理位置、國土面積、人口、民族、資源、經濟實力、戰略軍備等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對外政治決策的一個基本因素。此種觀點也被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吸收。

斯皮克曼認為:地緣政治學是「一個國家依據地理因素對於安全政策的統籌規劃」。

美國學者佩爾蒂爾和潘賽認為,地緣政治學是「運用地理學為政治目的尋求指導方針的藝術或科學」。因此,它也是一種戰略地理學,是研究國家的對外政治戰略(包括國防和外交)決策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

1917年契倫(1864-1922)在《論國家》一書中首先提出「地緣政治學」一詞,稱它是「把國家作為地理的有機體或一個空間現象來認識的科學。」 他認為,一個強國的主要條件是其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交通的流暢。

豪斯霍弗…

70年代以來,地緣政治學的科學地位得到恢復,並更受重視。這與一系列的國際政治事件與地緣政治理論家的判斷相關:蘇聯的擴張,美國的遏制戰略,以色列的「安全邊界」論調,美蘇對中東的爭奪,美蘇中與越南戰爭,等等。地緣政治學已成為西方國際關系學的一個理論分支。西方一些學者認為,地緣政治學與政治地理學並無區別。

(二)主要流派

1、海權論

馬漢(1840-1914)兩度出任美國海軍學院院長。1890《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創立其海權論。其思想也受到德國等許多國家的重視。

1986年美國公然宣稱要控制16個全球性海上航道咽喉。馬漢忽略了大陸的作用,早在馬漢之前,英國人早就意識到只有控制海權才能成為真正的世界霸主。英國通過三次荷蘭戰爭,擊敗了海上馬車夫荷蘭,取得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使得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進入20世紀以後,連續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實力的削弱,英國海上霸主地位正式讓位於美國。

海洋經濟發展的三個時代:地中海時代→北大西洋時代→環太平洋時代(正在形成)。其實對於美國來說,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英國實力的衰退,使得美國成為當今世界海洋的霸主。而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又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有了一條便捷的通道。目前美國的地位更是得益於美國十二艘航空母艦,正因為美國強大的海上實力,使得大西洋和太平洋成為他的兩個內湖。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逐步把重點的方向放到太平洋,美國的戰略逐步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通過一系列島鏈遏制我國。

2、陸權論

麥金德(1861-1947)是英國政治地理學家,曾任牛津大學地理系主任、倫敦經濟政治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副會長。

1904年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首提,1919年的《民主的理想和現實》一書補充修正「大陸腹地說」。…此學說本為英國服務,但德國很高興研究它。

1943年麥《世界地理與和平實現》一文提出以北大西洋及其屬海和與之連接的江河流域為區域范圍,以英國為海島航空港、法國為橋頭堡、美國和加拿大為強大基地的「地中洋」概念,認為這一地區不久就可以同心臟地帶分庭抗禮。1949年北約的建立被認為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的。

麥的理論有很大局限性,但現在多數西方戰略家仍繼續按照他的理論來觀察世界。如對東歐的爭奪一直激烈。

斯皮克曼(1893-1943)是美國地緣政治學家,耶魯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耶魯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他批判、繼承和發展了麥金德的陸心說,於1944年《和平地理學》一書提出了邊緣地帶說。

3、空權論

義大利人J杜黑(1869-1930)是空軍戰略理論家,制空權理論的創始人。1921年《制空權》一書,認為:天空比海洋更重要,戰爭取勝的關鍵是掌握制空權;制空權包括空中交通控制權和空中作戰成功兩部分。他的理論影響很大,對一些沒有陸上腹地或海上良港的國家的意義尤其大。

美國人塞維爾斯基於1950年《空軍:生存的關鍵》一書提出了航天理論和北極中心思想,發展了杜黑的空權論。塞氏強調制空權在航空時代全球戰略中的重要性,認為北極可能是控制心臟地帶乃至控制世界的關鍵。80年代美國的高邊疆戰略及星球大戰計劃是空權思想在航天時代的體現。

事實上,空權論是海權論的延伸,沒有制空權,也就談不上制海權。太平洋戰爭的例子,就是一個極好的教訓:龐大的戰列艦逐步退出海上霸主的地位,讓位於新興的航空母艦。

其實,在人類走向海洋之前,主要還是以控制陸地為主。在航海業高度發展之前,大唐和蒙古曾經叱吒風雲,依靠的就是他們強大的陸軍。到後來的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無一不是憑借強大的陸軍稱霸歐亞大陸。隨著十五世紀航海業高度的發達,陸權論才逐步讓位於海權論。

縱觀陸權、海權和空權論,事實上三者是有機的相結合的:首先,現在的世界已經進入海洋時代,由於航海運輸能力極大高於陸地運輸能力,所以誰控制了大洋就是控制了貿易,就是控制了別國的咽喉。而海權又離不開空權,沒有制空權就不存在制海權是總所周知的。同時,作為海權國家,要面對挑戰自己海權地位的新型大國,又離不開自己陸地的盟友從陸權來削弱潛在對手。譬如說:當年英國獲得海上霸主地位之後,就一直在利用歐洲大陸各國之間的矛盾,英國牢牢的把法國控制在自己手上,使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對抗挑戰德、俄等國的一個重要盟友。

而沙俄時代,為了能使得自己獲得一個出海口,一方面通過和瑞典的陸戰,獲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同時又通過和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獲得黑海的出海口;最後,又從腐朽的滿清政府手裡獲得海參崴,使得沙俄又打通了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沒有那一系列的陸上爭奪,沙俄只能永遠是一個「內陸」國家。

二戰後發生在邊緣地帶的局部戰爭多:朝鮮、印支、三次印巴、五次中東、兩伊、阿富汗、海灣、科索沃等;邊緣地帶國家集中了2/3人口和最豐富的自然資源。

再說當今美國,為了維護他們海上霸主的地位,他們一樣離不開在太平洋的日本和在大西洋的英國。同時,他們通過北約東擴來壓縮俄羅斯生存空間,這就是從陸地上遏制潛在對手,使得對手必須疲於應付陸上敵人而無法放手發展能對抗自己的海軍。而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島鏈,更是美國的以空制海的基地。

4、德國地緣政治學

豪斯霍弗是一戰時的陸軍少將,1923年希坐牢時,他曾多次到獄中看望他。後豪當德國科學院院長,協助建立了慕尼黑地緣政治研究所,從1924年起任《地緣政治學刊》主編。他成為德國地緣政治學的主要代言人。豪的生存空間說是建立在歪曲拉采爾的國家有機體說和生存空間概念的基礎之上的。他認為,生存空間需要是國家最基本的需要;傳播民族文化是征服空間的最有效的方法;生機盎然的國家不可避免地會吸收周圍的政治結構不成熟的小國;佔領海洋是進一步擴張的跳板。

1931年豪提出泛區說,1941將世界劃分為四個各由一強國控制的泛區:泛美利堅區、泛亞細亞區、泛歐非大陸區和正在形成中的泛俄羅斯區,主張德、日、俄聯合起來向大英帝國進行全球挑戰。

「地理條件決定歷史發生的地點,但創造歷史的永遠是人」――《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81頁。

而德國之所以無法登上霸主地位,因為德國的地理位置極其不利:在他的東面有強大的蘇聯,而西面又是在英國操縱下的法國。隨著二戰的失敗,德國不但沒有登上霸主地位,自己的實力卻遭到極大的打擊。但是一戰和二戰削弱了英國的實力,從而把美國送上海上霸主的寶座。

說到這里,或許有人說當年德國如果不急於撕毀條約發動蘇德戰爭,專心消滅英國也許歷史就將改寫。其實不然,作為蘇聯領導人的斯大林是不可能坐視德國滅亡整個歐洲之後再從容的來對付自己的,即使德國不發動蘇德戰爭,蘇聯也遲早將對德國動手。

5、新型地緣政治學

隨著冷戰的結束,出現了新型的地緣政治學理論,這一理論側重於研究統治興衰的地緣政治條件和國際新秩序的地緣政治基礎,它以人道主義為基礎,認為意識形態、組織和制度決不可具有些許脫離人類本身而獨立的成分。代表人物有英國的傑弗里 帕克、P奧沙利文等,結合眾人觀點,筆者得出具體結論:

一任何統治權力者不是永恆的。過度擴張不行。

二主宰和霸權時期的結束通常會帶來一個領土調整的變動時期,直到新的秩序的確立。

三確保世界和平秩序要通過協商與共識而不是武力與主宰。

(三)其他思想流派

1、環帶論

1938年首先由英國的費爾格里夫提出,認為氣候是地緣政治結構的主要決定因素;世界權力中心肯定在北半球的溫帶和亞熱帶,最重要的是北美、歐洲各國,以及前蘇聯及日本。

2、中心論

1979年英國的沃勒斯坦代表。認為歐美富國為中心,與外圍地帶的欠發達國家形成了對抗。

3、多元論

代表人物為美國學者科恩(初見於1964年的《分裂世界的地理和政治》一書),他認為世界權力中心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生轉移,「動態平衡」有利於維持穩定的世界秩序,全球均勢的保證在於世界權力中心的多極化。

概而言之,「政治地理學」與「地緣政治學」是兩個極相似的概念,它們有許多相同點。政治地理學的范疇更廣,而地緣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的核心部分。

⑶ 軍事理論角度有哪些

軍事理論角度有:1.新「三打三防」 :打隱形飛機,打巡航導彈,打武裝直升機;防精確升森打擊,防電子干擾, 防偵察監視。
2.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的科學理論體系,主要由五部分組成:無產階級戰 爭觀和軍事問題方法論,人民軍隊建設思想,人民戰爭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 和國防建設思想。核告消心是襪笑知人民戰爭思想。無產階級戰爭觀和軍事問題方法論是毛澤東軍 事思想的靈魂和理論基礎。
3.
伊拉克戰爭體現了美軍的主戰武器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
4.
國防教育是指國家為鞏固和加強國防而對公民進行的普及型教育,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

⑷ 從政治軍事地理角度來看,你認為中國周邊存在哪些安全隱患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對中國

小日本是最大的隱患,其他還有打過仗的越南、印度也不能小覷

⑸ 國家的政治地理特徵體現在哪些方面

國家政治地理特徵體現在以下方面:

  1. 經濟發展方面,按照經濟發展劃分,我們國分為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東部經濟最發達,人口密集,優惠政策傾向。

  2. 從行政規劃方面,中國有少數民族自治區和特別知基爛行鋒衫政區以及直轄搭漏市。

    ——精銳教育李老師

⑹ 從政治,地理,歷史角度說說百萬秦軍為什麼敗於淝水之戰

我來講講:政治方面:秦國自古便則槐物崇尚法家思想,崇尚依法制國,獎罰分明,法制雖然很明確,但是過於嚴厲的孫液罰和眾多稅收使後期的秦國經濟出現嚴重的貧富差距,不得人心。歷史方面:修築長城,耗費了人力財力。地理方面:秦國在淝水本占據有利地位,在廢水河岸邊的沖擊平原上駐扎,可抵擋對方過河,不讓出平原之地,然而秦國選擇撤出平原進入山中,誘敵深入然後用騎兵沖擊過河的敵人,然而,沖擊平原土製松軟,不適合騎兵作戰明鉛,所以當正式開戰時秦國的騎兵無法發揮效果,而且背靠山地,更不適合騎兵甚至是步兵撤退,在地形崎嶇的山地中秦國兵馬相踏致死,無力回天

⑺ 概括地理位置特徵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做答

一、在自然地理位置方面:

1、相對地理位置:

相對地理位置是相對自然地理位置的簡稱。它一般是對地理事物的時空關系作定性描述。它的價值主要在於揭示其天然的比較優勢特點。

2、絕對地理位置:

是對絕對自然地理位置的簡稱。而絕對地理位置一般是對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或者唯一性進行定量刻畫。這一相對精確性的地理位置刻畫方法,它是以整個地球表面為坐標系,用經緯度為度量標准,來具體刻畫每一個地理事物的經緯度值。

二、在人文地理位置方面:

1、政治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是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人文化的結果。它不僅由自然地理位置決定存在前提,還要把人們對它的種種理解貫通起來。

2、軍事地理位置:

軍事地理位置是在軍事戰略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過去比如海上的優良港口,陸地上的制高點,要沖,關口等。現在,這樣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

3、文化地理位置:

文化地理位置主要揭示人類文化源地產生的地方。比如古埃及文化發於尼羅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就成為埃及文化源地的主要地理位置。

4、數理地理位置:

數理地理位置是利用地球表面的經緯網或地理坐標來確定的。用經緯網確定的位置也叫絕對位置或天文位置。

5、經濟地理位置:

經濟地理位置是指某一事物與具有經濟意義的其他事物的空間關系。

(7)政治軍事地理角度有哪些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優良的地理位置,可以形成世界的集散中心。人流與物流會異常的興盛。這特別是在世界經濟貿易迅速發展的時期。例如,中國的香港,雖然在早期只是個小小的轉運碼頭,但是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卻是得天獨厚的。

不僅是太平洋與亞洲邊線的完美結合點,也是大西洋尤其是東岸英國與大西泮洋西岸尤其是美國連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時區中點位置。這個位置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香港可以不受時差的限制而24小時全程全球性地開展業務工作。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⑻ 從政治,軍事,經濟,交通等方面說說台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首先是軍事地理位置。台灣對於中國沿海地區的重要性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美國為遏制中國的崛起所構築的太平洋第一島鏈戰略封鎖線中(北起阿留申群島,中經日本、琉球、台灣,南至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的環線),台灣是這條封鎖線中至關重要的「腰」,這條封鎖線的缺陷就在於這個鏈條太長,一旦台灣被中國統一了,他這個「腰」也就斷了,而這個至關重要的「腰」就將成為我們的一個楔子,老美苦心經營了多年針對中國的這條封鎖線就會徹底崩潰。
眾所周知,台灣對於祖國大陸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是目前中國地緣政治的核心問題。做為中國的第一大島嶼,台灣若是統一了,大夥兒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包括了目前排名世界經濟總量第四的中國大陸和排名第二十的台灣以及排名三十四的香港以及澳門所組成的「大中華經濟圈」的前景無論如何誇張地說都是不過分的。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台灣無論是軍事上或者是經濟上,其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海洋資源優勢

⑼ 軍事中運用了哪些地理知識

軍事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有:地理形勢、自然條件、經濟因素、社會狀況、交通運輸、城鎮要地、歷史戰例等
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氣象等因素。地貌,側重研究有軍事意義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狀況;水文,側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庫,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點、季節變化規律;植被,側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圍、類型與季節變化特點;氣象,側重研究各種氣象要素的地區性、季節性的變化規律等,以及上述諸因素對作戰行動、交通運輸等的影響。

⑽ 軍事理論角度有哪些

軍事理論角度有戰略角度,戰術角度,戰績角度,治軍角度。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軍事理圓行論的角度在我國軍事古代思想以及族神現代軍橘穗嘩事思想同時對一些時事政事的了解和國防動員的了解。

閱讀全文

與政治軍事地理角度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