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名詞大全有哪些

地理名詞大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03 00:34:22

❶ 地理名詞彙編有哪些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的劃分。西漢以前,認為「九州」系禹治水後所劃分;東漢以後,有的認為九州是周制,有的認為九州是殷制。具體州名未有定說。《尚書》作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呂氏春秋》有幽州而無梁州;《周禮》有幽、並州而無徐、梁州;《爾雅》有幽、營州而無青、梁州。各家所說各州境界,也有一些出入。

八荒八為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面方向;荒,荒遠之地。《說苑·辨物》:「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九州」指中原地帶,「八荒」指離中原極遠的地方。

郡縣我國古代的地方行政區域。春秋時「縣」大「郡」小,秦代郡大縣小。秦統一後分全國為36郡,後來又增加為40郡。漢高祖劉邦分為62郡,區域變小了。隋唐時改郡為為「州」。縣制始於春秋戰國,秦代縣屬郡,一個郡管轄幾個縣。漢代郡國並存,國以下也有縣。隋唐以後縣隸屬於州或府。

國周代分封諸侯,每個諸侯都建立一個「國」。秦代取消分封制,不存在國。西漢實行郡、國並置之制,國是漢代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區。國的區域與郡相當,所以常連稱「郡國」。

道地方一級行政單位。唐代將全國分為十「道」,後分為十五道,大略相當於漢代的州,隸屬於中央的監察區。北宋初沿襲唐制,分全國為十三道,不久即廢,改道為路。清代又恢復道,它的范圍較小,屬於省管轄,但比府、州為大。

路北宋廢道為「路」,初為徵收賦稅、轉運漕糧而設,後來逐漸帶有行政區劃和軍區的性質。最初分全國為十五路,後來分為十八路、二十三路。南宋失北方之地,仍以勢力所及分路十六,如福建路、廣東路、廣西路、湖南路等,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區域也大致相當。元代也有路,但比宋代小,相當於州、府。

省最初是指宮禁之地,魏晉時成為中央政府機關的名稱,金代開始有了「行省」,它是中央尚書省的臨時派出機關。元代省成為正式的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2個大行政區,中央政府直轄的稱中書省(元時中央政府即是中書省,同時中書省在元及明初亦是政區名,指直隸中書省的地區),另外分設11個「行中書省」,也簡稱「行省」。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習慣上仍稱「省」,而中央機關已不再用省的名稱,於是「省」就專指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清沿襲明代制度,分全國為十八省,「省」一直沿襲到現在,雖省的數量增加,但它作為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劃的性質沒有改變。

州相傳堯時,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依《尚書》說)。冀州相當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東南部一帶;兗州相當今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西南部一帶;青州相當今山東省東部和北部;徐州相當今河南省東南部、安徽省東北部、山東省南部和江蘇省北部地區;揚州相當今安徽省南部、江蘇省中南部以及江西省東部、浙江省和福建省部分地區;荊州相當今湖南、湖北兩省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部分地區;豫州相當今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帶;梁州相當今陝西省南部、四川省東部地區;雍州相當今陝西省和甘肅、寧夏的部分地區。舜時為十二州,增加了幽、並、營三州。到了漢代,又增加交州、朔方。三國時,共十八州。晉初分為十九州,後又分為二十一州,從漢到南北朝,州基本上是監察區,有時也是行政區。從南北朝起,州的范圍逐漸縮小了,當時江南的州實際上與郡無異。在唐代,全國共有300多個州,是行政區,但大的州,也可稱為「府」。明清統一改州為府。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稱為「府」。唐代府隸屬於道,宋代府隸屬於路。元代的府,有的隸屬於路,有的直轄於中央。明清改州為府,一府管轄幾個縣。

軍「軍」是宋代的行政區域,一個軍等於一個州或府,隸轄於路。如宋代的平定軍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軍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見軍和州府相當。

山東(1)戰國、秦、漢時代,通稱華山或崤山函谷關以東為「山東」,泛指戰國時秦以外的六國領土。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東」,指在華山以東包括作者故鄉蒲地(今山西省永濟縣)一帶。(2)春秋時的晉國、建都平城時代的北魏、五代時的晉國,均地居太行山西,所以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3)金代開始,山東即指現山東半島一帶,成為行政區域名。

山西戰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即「關中」(今陝西省一帶),後來指太行山以西的區域為山西。元代開始,山西成為行政區域名。

江東一名江左。長江在蕪湖、南京之間作西南偏南、東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來主要渡口的所在。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區),習慣上稱為「江東」。三國時這個地區是孫權的根據地,所以當時又稱孫吳統治區為江東。

江表泛指長江以南地區。在中原人看來,該地區在江外,故稱「江表」。赤壁之戰中魯肅所稱「江表英豪」,即指東吳的英雄豪傑。

江南泛指長江以南。古代一般指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江南部分,近代專指今蘇南和浙江一帶。唐代「江南」又為十道之一,轄境相當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蘇皖二省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省江南的一部分,以及貴州省東北部地區。宋代是十五路之一,轄境相當今江西及安徽省長江以南和江蘇省江南茅山以西地區。

河東戰國至漢時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後泛指山西省。因黃河經河套後,流向由北向南,本區位於黃河以東而得名。秦代開始設河東郡,唐代設河東道,宋代設河東路,除唐代河東道包括今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其他轄境均在今山西省內。

關外(1)秦、漢、唐定都陝西的王朝,稱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為「關外」。(2)明清稱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為關外,因位於山海關以外得名。

關內(1)古代在陝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叫「關內」。(2)明清稱山海關以西地區為關內。另外,今四川省康定縣以東地區亦稱為關內。

關西漢、唐時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為「關西」。

西垂殷周時對西方邊地的泛稱,相當於今甘肅省東南部一帶。

中原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區,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指整個黃河流域,和中土、中州是同義詞。陸游《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中的「中原」,系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區。

關中相當今陝西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白居易《秦中吟》之秦中,即指陝西中部平原地區。

劍外四川省北部有劍門關,關南的蜀中地區稱「劍外」。唐代京都長安在劍門關東北,以長安為中心,稱此關以南地區為劍外。杜甫詩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劍外,即指劍門關南的蜀中地區。

塞外「塞」指長城要塞。「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指長城以北,今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和西部一帶。

西洋明代把今南海以西(約自東經110度起)的海洋及沿海各地(包括印度、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北部),統稱為「西洋」。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七次遠航南海,通常稱為下西洋。明末清初以後,西洋泛指大西洋兩岸即歐、美各國。

南洋我國唐朝時候,由於歷史原因,不少人遠渡重洋,到現在的東南亞一帶謀生。聚居在東南亞各地的華僑越來越多,華僑就把東南亞稱做「南洋」。「南洋」包括11個國家。在中南半島上有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馬來群島上有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帝汶、汶萊等。

東洋這名詞字面上的意思是東面的海洋。除了代表日本以外,還可以代表東亞地區。而東洋的說法,是相對南洋、西洋而有的說法。明朝初期以婆羅洲的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外,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不過,近代中國通常用它指稱日本,可作日本一詞的別稱。

華陽相當今陝西秦嶺以南,包括漢中和四川、雲南、貴州一帶。因這些地區均在華山之陽而得名。東晉常璩(qú)所著《華陽國志》即記載此地區的歷史。南朝時曾設華陽縣、華陽郡,轄境亦在此地區之內。

兩淮宋熙寧後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二路,簡稱淮東、淮西,合稱「兩淮」。元代以後,指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淮南、淮北二鹽場。

三楚秦漢時分稱戰國楚地為西楚、東楚和南楚,即「三楚」。西楚在淮水以北,泗、沂水以西,當今豫東、皖北和江蘇省西北部一帶。秦亡後,項羽曾於西楚的彭城(今徐州)建都,國號亦為「西楚」。東楚約當今江蘇(除西北部以外)、安徽東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區。南楚約當今安徽西南部及江西、兩湖一帶。

三都、兩都東漢時的「三都」為東都雒(luò)陽(即洛陽,在今洛陽市東北)、西都長安(漢城在今西安市西北)、南都宛(yuàn,在今河南南陽市)。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三國魏時改「雒」為「洛」)、北都晉陽(在今太原市)以及京都長安。左思《三都賦》所指三都,是三國時的蜀都成都、吳都建業(在今南京市)和魏都鄴(在今河北省臨漳縣附近,故城早已毀)。班固《兩都賦》所指「兩都」,是東都雒陽(東漢的國都)和西都長安(西漢舊都)。唐代的兩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五代則指東都開封府和西都河南府。

五京、兩京唐代的「五京」,指東京河南府(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北京太原府(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南京成都府(在今成都市)、西京鳳翔府(在今陝西省鳳翔縣)、中京京兆府(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漢的「兩京」,指首都雒陽和西漢舊都長安。宋代則以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西京河南府(洛陽)為兩京。明代永樂以後,兩京指京師順天府(在今北京市)和南京應天府(在今南京市)。

五嶺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和大庾五嶺的總稱(一說有揭陽嶺而無都龐嶺),綿亘於湘、贛、桂、粵邊境地區,為長江、珠江分水嶺,又名南嶺。其中以越城嶺(2118米)最高。大庾嶺古稱梅嶺。毛澤東《七律·長征》「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所指「五嶺」,即此。

函谷關故址在今河南靈寶縣東北,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匣子)而得名。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縱攻秦,至函谷關敗還,當時該關亦為秦國與關東六國的分界。崤山東自河南新安縣境,西迄潼關,高峰凌絕,形勢險要。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即指此。

易水在河北省西部,有中、北、南3條支流。源出易縣境,流人南拒馬河,最後注入大清河。荊軻所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即指此水。

陽關西漢置,故址在今甘肅孰隍縣西南古董灘附近,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陽關,即指此。

❷ 常見地理名詞有哪些

經緯度、區時、地方時、氣候、地形、地勢、氣旋、洋流、暖流、岩層、地轉偏向力、南北極差………

❸ 地理專業術語

地理專業術語有:

1、水循環和洋流類:

常見地表水用語:淡水資源、河川徑流、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

常見水循環用語: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地表徑流、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

常見洋流用語:風海流、季風洋流、寒流、暖流、漁場、增溫增濕、降溫減濕。

2、地理區位類

常見農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灌溉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科技、工業基礎等。

常見工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等。經濟因素:農業基礎、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資金、地價等。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等。

常見城市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河流等。社會經濟因素: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遊等。

3、土地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改閉等。

4、植被類型:森林、草原、荒漠。

5、農業地域類型 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核含裂農業)(如亞洲)、商品穀物農業(如美國)、現代混合農業(如澳大利亞)、 大牧場放牧業(如阿根廷)、乳畜業(如西歐、美國五大湖周圍)。

6、農業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交通、科技、政策。

7、耕地類型:水田、旱地。

8、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

9、農業(結構)生產部門: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10、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

11、工業區位因素:土地、資源、勞動力、交通、市場、技術、政策。

12、工業類型:原料指老稿向型工業、市場指向型工業、動力指向型工業、技術指向型工業、勞動力指向型。

13、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運(河運和海運)、航空、管道運輸。

14、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三低」)。

15、城市外部形態(城市地域形態或城市空間形態):團塊狀、組團狀、條帶狀或放射狀。

16、城市空間結構:同心圓、扇形、多核心模式

17、城市的布局形態:集中緊湊式、分散疏鬆式。

18、城市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19、城市化問題: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

20、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溫帶(中國還可細分為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

21、干濕地區劃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22、陸地地形類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23、我國14大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❹ 地理專業術語

地理專業術語有:

1、水循環和洋流類:

常見地表水用語:淡水資源、河川徑流、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

常見水循環用語: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地表徑流、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

常見洋流用語:風海流、季風洋流、寒流、暖流、漁場、增溫增濕、降溫減濕。

2、地理區位類

常見農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灌溉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科技、工業基礎等。

常見工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等。經濟因素:農業基礎、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資金、地價等。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等。

常見城市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河流等。社會經濟因素: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遊等。

3、土地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

4、植被類型:森林、草原、荒漠。

5、農業地域類型 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農業)(如亞洲)、商品穀物農業(如美國)、現代混合農業(如澳大利亞)、 大牧場放牧業(如阿根廷)、乳畜業(如西歐、美國五大湖周圍)。

6、農業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交通、科技、政策。

7、耕地類型:水田、旱地。

8、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

9、農業(結構)生產部門: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10、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

11、工業區位因素:土地、資源、勞動力、交通、市場、技術、政策。

12、工業類型:原料指向型工業、市場指向型工業、動力指向型工業、技術指向型工業、勞動力指向型。

13、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運(河運和海運)、航空、管道運輸。

14、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三低」)。

15、城市外部形態(城市地域形態或城市空間形態):團塊狀、組團狀、條帶狀或放射狀。

16、城市空間結構:同心圓、扇形、多核心模式

17、城市的布局形態:集中緊湊式、分散疏鬆式。

18、城市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19、城市化問題: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

20、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溫帶(中國還可細分為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

21、干濕地區劃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22、陸地地形類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23、我國14大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❺ 五個字的地理名詞

五個字的地理名詞有很多,例如喀斯特地貌、半乾旱地區、半濕潤地區、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脈、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馬孫平原、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氣候、岡底斯山脈、中央大平原、夏威夷高壓、地轉偏向力等。

❻ 快點幫我想想50個地理名詞誒,還要解釋.

你是要什麼層次的考試呀?考研還是本科?我最近正好在整理地理題目,不知道你可能用得上.
1、溫室效應
大氣獲得熱能後依據本身溫度向外輻射,其中一部分熱能向下投向地面,稱之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的存在使地面實際損失的熱量略少於長波輻射放出的熱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溫暖程度.這種保溫作用,通常稱之為「溫室效應」.
2、基座階地
多分布於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寬並發生堆積,後期下切深度超過沖積層而進入基岩的情況下形成的.因此階地上部是由沖積物組成,下部由基岩組成.
3、頂極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區域里,植物群落主要受氣候、土壤、地形和動物等因素分別控制,相應地可以形成許多頂極群落,如氣候頂極等.發育在顯域生境上的,與當地大氣候水熱條件最相適應的、穩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氣候頂極.
4、灰鈣土
它是鈣積土的一個土類.是荒漠草原區的地帶性土類.它是鈣積層中具有石灰性反應、有厚淡色表層和質粘化層、具有薄的腐殖質層的土壤.
5、沙漠化
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
6、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是城市化氣候效應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城市化對氣候影響的最李亂典型的表現.大量的觀測對比和分析研究表明,這是城市氣候中最普遍存在的氣溫分布特徵.如果繪制等溫線圖,則形成等溫線呈閉合狀態的高溫區,人們把這個高溫區比喻為立於四周圍較低溫度的鄉村海洋中的孤島,稱為「哪握檔城市熱島」.大量觀測資料證明,在水平方向上,城市高溫中心出現在人口密集、建築密度大,工商業最集中的城區,例如上海熱島中心位於徐家匯到外灘的舊城區,北京熱島中心位於東西長安街的城區南部.城市熱島與城市化程度(城市建築面積、人口規模、人口密度、工業發展、交通運輸)以及城市的幾何形狀、自然地理環境、人類活動方式等均有密切關系.城市化程度愈高,即城市面積、人口規模、人口密度愈大,其城市熱島強度愈強.
7、溶溝與石芽
溶溝一般長數米至數十米,寬0.05—0.5m,深0.15—1.5m,其斷面呈「V」型或「U」型.石芽頂部多呈平滑的形態.溶溝、石芽構成的棋盤格狀地面比較常見,多發育在石灰岩分布區的平緩山麓地帶.
8、徑流系數
同一流域面積、同一時段內徑流深度(R)與降水量(P)的比值稱為徑流系數,以小數或百分數計,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徑流的比例,其餘部分水量則損耗於植物截留、填窪、入滲和蒸發.
9、沙塵暴
沙塵暴是由於強風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低於1000m的天氣現象.西北地區的人們常根據沙塵暴出現時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稱之為「黑風」.
10、泥漠
泥漠是由粘土物質組成的荒漠.它形成於乾旱區的低窪地帶或封閉盆地的中心,這里是洪流從山區搬來的細粒粘上物質淤積的地方.變干時發生多邊形網狀裂隙,形成龜裂地.
11、地域分異
景觀作為一種系統除具有整體性,另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異的規律性.它是指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及整個景觀在地表按一定的層次發生分化並按確定的方向發生有規律分布的現象.
12、冷洋流與暖洋流
根據流動海水溫度的高低,可以把洋流分為暖洋流和冷洋流:暖流比流經海區的溫度高,寒流比流經海區的溫度低.
13、氣團
氣團是在水平方向上性質比較均勻的大塊空氣,即氣層的溫度和濕度等主要物理屬性變化較小.氣團的規模大,范圍可達數百公里直到2000--3000公里,垂直厚度可到達對流層的中上部.
14、鋒
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相接觸時存在的比較狹窄的過渡區稱為鋒.鋒兩側氣象要素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溫度方面,因此往往把鋒看成是冷、暖氣團之間的過渡區.
15、岩溶峰林
岩溶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通常是峰叢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峰林受構造的影響而形態多變.在水平或微傾斜岩層發育的峰林,多成圓柱形或錐形,傾角較大的岩層發育的峰林,常成單斜式.
16、岩溶平原
岩溶平原是由岩溶盆地不斷擴大而形成的,地表覆蓋一層紅土和散立的孤峰殘丘.
17、黑鈣土
分布於大興安嶺的丘陵山麓及松嫩平原西部的半濕潤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區;表土黑色,腐殖質層厚約30--40厘米,逐漸向下層過渡,並有腐殖質呈舌狀向心土層延伸:心土層淺灰棕或黃棕色,碳酸鹽呈斑塊或結核狀積皮彎聚;母質層較厚;質地輕至中壤土.呈微鹼性.
18、頂級群落
一個地區的植物群落,在沒有外來因素的干擾,通過順行演替,最後會發展成為與當地環境條件相適應的、結構穩定的群落,這種演替到最後階段的群落叫做「演替頂極」或頂極群落.
19、土地
一般認為土地是地理環境(主要是陸地環境)中由相互聯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組成,包括人類活動影響在內的自然綜合體.
20、黃土
黃土是一種灰黃色或棕黑色的特殊土狀堆積物.

❼ 兩個字的地理名詞有哪些

白霜、斑晶、斑岩、板根、板岩、北極、崩堤、比熱、表皮、表土、冰斗、冰磧、冰緣、剝蝕、播雲、殘隱鄭丘

層理、層雲、塵暴、赤道、沖溝、除草、春分、瓷土、代謝、導線、底盤、底灶返頌磧、地槽、地層、地盾、地塹

地勢、地勢、地峽、地陷、地衣、地誌、地軸、電離、冬至、陡坡、對數、多雨、伐木、焚風、糞肥、風眼

浮石、浮石、浮土、浮塢、腐質、腹地、感熱、高地、高崗、高原、根莖、共生、溝灌、谷風、灌木、硅化

軌道、海堤、海角、海峽、海嘯、寒帶、旱谷、涸峽、褐煤、紅潮、洪患、洪水、化石、環礁、緩洪、黃土

灰壤、灰土、回春、混凝、積溫、基質、急流、脊線、甲烷、價值、鹼化、鹼土、膠凝、焦油、角皮、結構

結核、解凍、近郊、經度、經線、徑流、卷須、決堤、絕育、礦化、礦脈、礦脈、潰壩、歷日、粒雪、烈風

獵物、裂谷、流域、露點、陸界、綠化、卵石、亂流、略圖、落葉、梅雨、煤層、磨耗、磨蝕、磨損、內地

內磧、南極、能源、泥炭、溺谷、凝固、農葯、農庄、暖區、片流、片岩、漂石、氣孔、氣門、潛熱、淺灘

強度、強風、青苔、傾角、穹丘、秋分、壤土、熱帶、溶斗、熔漿、熔岩、融水、沙暴、砂礫、砂岩、山弧

山脊、上涌、上游、上游、射流、滲流、滲漏、升華、生鐵、石膏、石筍、石英、試劑、收益、熟土、飼料

酸雨、碎石、塌坡、台地、台風、苔原、梯田、條植、同類、突岩、圖例、土表、土鏈、土蠕、土體、土著

湍流、推移、脫水、脫鹽、天坑、外插、溫泉、沃土、污泥、污水、下游、夏世遲至、陷落、向斜、象限、消洪、形谷

形谷、休眠、需氧、畜養、絮凝、蓄洪、旋風、旋渦、雪崩、雪崩、崖壁、煙煤、淹灌、淹灌、岩床、岩蓋

岩基、岩漿、岩漠、岩山、岩屑、岩鹽、岩株、鹽化、鹽土、鹽土、養分、樣方、頁岩、異類、役畜、易位

銀河、硬磐、游牧、原料、原位、源頭、雲母、雜種、造林、漲潮、沼氣、沼澤、沼澤、陣風、震央、震源

蒸散、正北、植林、質地、中礫、中磧、中游、重心、驟雨、鑽塔

閱讀全文

與地理名詞大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