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特點
1、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
2、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
3、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1)武漢地理位置有什麼之稱擴展閱讀
武漢的景點介紹:
1、黃鶴樓:黃鶴樓自古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許多千古絕唱,雖歷經重建,但黃鶴樓獨特的雄偉氣質卻依舊壯麗,登樓遠眺,武漢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2、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上世紀50年代建成的長江大橋,至今仍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大標志,也是武漢打卡地首選。
3、黎黃陂路:黎黃陂路建於1900年,是武漢著名的慢生活街區,保留了老漢口獨特的生活氣質,後經政府整修,變得更加洋氣,潮流、小資的生活,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喜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
② 武漢的別稱是什麼
武漢,簡稱「漢寬激」,別稱江城。
武漢江河縱橫,水資源豐富,擁有濕地面積16. 25萬公頃,武漢也是國內擁有國家級濕地公園最多的城市,因此也被稱為「濕地之城」。
濕地上的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保護濕地自然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最東中返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賣巧飢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
③ 武漢古稱是什麼呢
江城。武漢,別稱「江城」,湖北省省會,華中區域中心城市。由武昌、漢口、三陽三鎮組成。位於長江中游江漢平原以東,全城被長江及其主要支流一分為三,故自古被稱作「九省通衢」。
市內江河湖泊星羅棋布,水域面積佔全市四分之一以上。素有「信顫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美譽。故得名「江城」。
武漢因其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有過許多名稱,名稱幾經迭代變化,今人查閱史料常覺其名稱更替混亂繁復。本文將就武漢從古至今的發展歷史,對其歷史上曾存在過的所有名稱進行一一盤點與歸納。
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滑頌敗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櫻蘆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2.1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約154.0公里,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
④ 武漢有什麼地理稱號
武漢稱為:江城,大武漢,九省通衢,東方芝加哥等。
武漢,簡稱「漢」,中國湖北省省會 ,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中心城市。
尺鄭缺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叢橡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陵辯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
⑤ 武漢是什麼城之稱
武漢別稱江城,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江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長江武漢江段江面寬闊,兩江交匯處,涇渭分明,這也是武漢被稱為江城的重要原因。
簡介
武漢,簡稱「漢」,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2.65萬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地區生產總值1.56萬億元。
地形地貌
武漢市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漢江平原東緣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區,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間,大部分在50米以下。
⑥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通衢之地
通衢之地,通衢最基本的意思是為四通八達的道路;大道:~要道。南北~ 。古詩賦文集中 漢 班昭 《東征賦》:“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宋 葉適 《修路疏》:“出門無礙,方是通衢;著腳不牢,未為坦道。”還有現代文學中 郁達夫 《過去》:“三面濱海的通衢里,建築著許多顏色很沉鬱的洋房。”都有體現。
鐵路 自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從而使得貫穿腹地的南兄瞎州北大動脈正式聯通,其中京廣線、京九線、滬漢蓉等多條鐵路線路在這里匯聚使得武漢在普鐵時代就有了“九省通衢”的美譽隨著全國高鐵線路互聯互通,從而使得位於交匯位置的武漢成為中國的“高鐵之心“
⑦ 武漢又被稱為什麼之城
江城;濕地之城
武漢又被稱為江城或濕地之城。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武漢江河縱橫,水資源豐富,擁有濕地面積16.25萬公頃,武漢也是國內擁有國家級濕地公園最多的城市,因此也被稱為“濕地之城”。
武漢是中國中部暨長江中游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武漢美稱“江城”洞晌橋,源於唐朝大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絕句,這一稱呼也是由於武漢的發展與長江、漢水的關系特別密切,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獨武漢享有“江城”的雅名。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謹盯,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武漢市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所以被稱為“濕地之城”。
截至2012年,武漢市濕地面積3358.35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1561.86平方千米,人工濕地面積1796.4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1月,武漢市共有6個國家濕地公園(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東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山國家濕地公園、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杜公湖國家濕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公園最多的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納猛治、軍事、文化中心。
⑧ 武漢的別稱是什麼
江城。
武漢,簡稱「漢」笑遲,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陵升跡大洲的城市。
武漢被稱為「江城」的原因:
武漢江城的由來其實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江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尺並。
長江武漢江段江面寬闊,兩江交匯處,涇渭分明,這就是武漢被稱為江城的主要原因。
⑨ 簡要說明武漢地理位置特點
武漢地理坐標為北緯30°33"、東經114°19"。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無霜期約25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3℃。武漢地形屬殘丘性沖擊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武漢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水利資源豐富,被稱為「百湖之市」。武漢有各類礦藏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尤其是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豐富,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岩、白雲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儲量居全國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