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哲學是什麼

地理哲學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15 14:25:39

1. 地理學哲學的地理哲學與科學哲學思想

從地理學發軔初期,各種哲學觀念就滲透於地理學領域,樸素的唯物論思想促進了地理學思想的活躍。在現代地理學發展中新的科學哲學理論逐漸取代了以往的哲學觀念,有益於地理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地理學思想中的有機組分。

2. 哲學地理文學有什麼區別

  1. 哲學(英語: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詞源有「愛與智慧」的意思。在學術界里,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單就西方學術史來說,哲學是對一些問題的研究,涉及等概念。

    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於,從理性存在物本身出發,去尋找理性的本質(本源)以及自存與世界其他存在物的關系。

    哲學是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哲學是定性、定邏輯地認識宇宙整體變化規律的學問。而科學則是在哲學對宇宙的定性、定邏輯的基礎上分科認識宇宙中的各部分即萬事萬物的定量變化規律的學問。

    廣義的哲學是對普遍而基本的問題的具體定性研究,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等有關。

    在古代東方是沒有哲學概念的,哲學一詞是近代從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使用中常常與處世學問、宗教信仰、統治術、權謀術、易經算命等等概念相混淆。

    哲學的終極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2.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3.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3. 地理教學中體現的哲學思想及其意義分析

地理教學中體現的哲學思想及其意義分析

地理環境中各要素的對立面是客觀存在的,是其存在的前提條件。那麼,地理教學中體現的哲學思想及其意義是?

地理教學中迫切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地理學是一門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為哲學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作為教學工作者應該注重方法的傳授,而不是知識的灌輸。引導學生用哲學的方法來學習地理,實現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於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能辯證地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運用辯證唯物論,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多樣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學習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在地理課本第一章就先介紹了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是以天體系統[1]為基礎,每一天體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規律形成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目前,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2]中至今沒有發現所謂上帝或者神仙創造天體活動的證據。而組成地球的物質具體形態是土壤、岩石、水、生物等,科學已經證實宇宙世界是物質世界。通過對學生進行無神論的教育,激發了學生探索宇宙和地球的興趣;教育學生在實踐中要尊重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

2.用聯系變化的觀點正確認識地理事物的變化規律

(1)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改造自然環境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要求我們要根據某種原因預見事物發展的方向,指導具體的行動,促進事物向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另一方面還應自覺主動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例如,用因果聯系的觀點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問題。由於黃河上、中游地區人類大量砍伐森林、開墾陡坡、過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在下遊河道淤積行御,造成下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增大;泥沙淤積又不斷抬升下遊河床,使得下游地區土壤鹽漬化加重,影響農業的生產。這種現象已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了減少水土流失帶來的破壞,人類要善於分析事物間的因果聯系,在上游要植樹造林、興修水庫、打壩淤地,減少泥沙流入河中;在下游要疏浚河道、加固河堤、治理鹽鹼化等,必須把尊重自然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以便改善整雀畢個生態環境。

(2)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哲學思想

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特有的規律。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淺入深的認識發展過程。

在地理學習中,我們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規律。例如,解釋地表形態的塑造準平原的形成過程。最初的地貌平緩;後來由於構造上升,形成v形峽谷;再由於侵蝕加強河谷變寬,形成寬廣的谷底平原,谷間分水嶺降低、變緩;最後地面近似平原,少數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殘丘。因此,在判斷準平原的地貌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憑借某一個階段而忽略其整體變化過程,而是需要通過現象看到變化的本質。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應以正確的態度、合理的方法來探究地理事物的變化過程。

3.運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地理環境各個要素

(1)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地看待各種地理事物,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需要教師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防止片面性檔歲岩。

地理環境中各要素的對立面是客觀存在的,是其存在的前提條件。如,一些地理名詞晨線與昏線、極晝與極夜、冷鋒與暖鋒、氣旋與反氣旋、寒流與暖流、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等。

對立面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例如,極晝地區變成極夜,東部地區人口密集、產業集中、經濟發達,西部相對閉塞,但可以通過西部大開發達到相對平衡,通過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電東送緩解當地資源相對不足的現狀,為人類造福。引導學生在面對不利因素時,不能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而是要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鍛煉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2)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觀點,看待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層的空間分布上呈現出有規律的差異性,具體表現為熱量從低緯向高偉逐漸減少,從而使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環境整體特徵大致隨緯度發生變化。例如,從海南島到黑龍江漠河,自然景觀大致為熱帶季雨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混交林、亞寒帶針葉林,這種呈緯向帶狀分布的差異叫做緯度地帶性差異。

而在同一緯度地帶內,降水量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例如從北京向西到烏魯木齊,依次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觀的變化,這種由於水分差異而導致的差異,叫做干濕度地帶分異。這兩種地域分異表現為普遍性,從某種意義上說,體現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與共性。學生掌握了這種規律性,就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上兩種地域分布只是理想化的分布,由於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水分條件的變化、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地理環境內部又出現非地帶性分布。例如,南半球無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南美巴塔哥尼亞的荒漠,我國新疆天山、昆侖山山麓地帶分布的綠洲等。

地理教學中迫切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地理學是一門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為哲學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作為教學工作者應該注重方法的傳授,而不是知識的灌輸。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引導學生用哲學的方法來學習地理,實現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於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能辯證地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運用辯證唯物論,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多樣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學習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在地理課本第一章就先介紹了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是以天體系統[1]為基礎,每一天體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規律形成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目前,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2]中至今沒有發現所謂上帝或者神仙創造天體活動的證據。而組成地球的物質具體形態是土壤、岩石、水、生物等,科學已經證實宇宙世界是物質世界。通過對學生進行無神論的教育,激發了學生探索宇宙和地球的興趣;教育學生在實踐中要尊重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

2.用聯系變化的觀點正確認識地理事物的變化規律

(1)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改造自然環境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要求我們要根據某種原因預見事物發展的方向,指導具體的行動,促進事物向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另一方面還應自覺主動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例如,用因果聯系的觀點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問題。由於黃河上、中游地區人類大量砍伐森林、開墾陡坡、過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在下遊河道淤積,造成下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增大;泥沙淤積又不斷抬升下遊河床,使得下游地區土壤鹽漬化加重,影響農業的生產。這種現象已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了減少水土流失帶來的破壞,人類要善於分析事物間的因果聯系,在上游要植樹造林、興修水庫、打壩淤地,減少泥沙流入河中;在下游要疏浚河道、加固河堤、治理鹽鹼化等,必須把尊重自然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以便改善整個生態環境。

(2)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哲學思想

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特有的規律。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淺入深的認識發展過程。

在地理學習中,我們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規律。例如,解釋地表形態的塑造準平原的形成過程。最初的地貌平緩;後來由於構造上升,形成v形峽谷;再由於侵蝕加強河谷變寬,形成寬廣的谷底平原,谷間分水嶺降低、變緩;最後地面近似平原,少數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殘丘。因此,在判斷準平原的地貌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憑借某一個階段而忽略其整體變化過程,而是需要通過現象看到變化的本質。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應以正確的態度、合理的方法來探究地理事物的變化過程。

3.運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地理環境各個要素

(1)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地看待各種地理事物,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需要教師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防止片面性。

地理環境中各要素的對立面是客觀存在的,是其存在的前提條件。如,一些地理名詞晨線與昏線、極晝與極夜、冷鋒與暖鋒、氣旋與反氣旋、寒流與暖流、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等。

對立面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例如,極晝地區變成極夜,東部地區人口密集、產業集中、經濟發達,西部相對閉塞,但可以通過西部大開發達到相對平衡,通過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電東送緩解當地資源相對不足的現狀,為人類造福。引導學生在面對不利因素時,不能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而是要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鍛煉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2)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觀點,看待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層的空間分布上呈現出有規律的差異性,具體表現為熱量從低緯向高偉逐漸減少,從而使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環境整體特徵大致隨緯度發生變化。例如,從海南島到黑龍江漠河,自然景觀大致為熱帶季雨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混交林、亞寒帶針葉林,這種呈緯向帶狀分布的差異叫做緯度地帶性差異。

而在同一緯度地帶內,降水量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例如從北京向西到烏魯木齊,依次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觀的變化,這種由於水分差異而導致的差異,叫做干濕度地帶分異。這兩種地域分異表現為普遍性,從某種意義上說,體現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與共性。學生掌握了這種規律性,就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上兩種地域分布只是理想化的分布,由於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水分條件的變化、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地理環境內部又出現非地帶性分布。例如,南半球無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南美巴塔哥尼亞的荒漠,我國新疆天山、昆侖山山麓地帶分布的綠洲等。

;

4. 地理學哲學的學科介紹

探索和運用地理科學思想發展歷史規律的學科。由於地理學科學屬性的特殊性,正如中國地理學家黃秉維所指出的:「地理學傳統上是聯系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梁」,展示了豐富的思想內涵。

5. 哲學地理文學有什麼區別

人文地理學哲學方法論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主要與四個哲學方法論流派有關,即經驗主義、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其中經驗主義是人文地理學最古老的方法論,也是傳統地理學的主流。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方法論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引入地理學的,是當代人文地理學的重要方法論。

一、 經驗主義方法論
大多數學科都起源於經驗主義者的實踐,人文地理學也不例外。縱觀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程,從古典地理學發展時期包羅萬象的「科學之母」地位,到近代科學知識的分化發展,地理學者們一直就在尋求關於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識和地理學的基本規律。由於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和研究內容的龐雜是地理學帶有強烈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使其往往局限於對復雜現象的定性描述,建立的只是半科學、半文學的知識體系。
歸納法是經驗主義的方法論基礎。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基本途徑是通過調查,收集各地區的基礎資料,進行整理、歸納,採用地理學的研究思路進行表述,進而解釋各地區的差異,揭示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經驗注意方法的特徵,一方面觀察是重點,通過調查及實地研究,進行經驗判斷與評論,得出結論。人文地理學的區域研究最為典型,由於每個地方都具有獨特性,因而區域研究的哲學基礎是例外論的,區域分異論的代表人物哈特向就認為地理學解決獨特事件。另一方面,強調綜合和歸納的作用。人文地理學家常常從觀察人文現象的某個方面開始,通過分析研究資料,以求發現具有普遍意義的模式。但是由於歸納是從個別推論一般,從已知推論未知,從過去推論未來,從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上看,它存在著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個個有關的肯定和否定的經驗事實都搜集起來,很難提出假設,發展理論。
二、 實證主義方法論
當代科學哲學中,第一個比較完備的形態或學派叫輯經驗主義,它形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面且至今仍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方法論,是西方科學哲學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哲學派別。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科學的兩大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或理性),換言之對任何事物合乎科學的理解必須有意義並且同實際觀察相符,兩者缺一不可。建立科學的理論描述世界萬物間的邏輯,並通過觀察進行證實是其方法論的核心。實證主義方法論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學的計量與理論革命。一方面,與地理學相近的一些學科的滲透,如產生於經濟學界的區位論引入了人文地理學,一些非地理學者嘗試用新方法應用到地理問題的解釋上,例如物理學者斯圖瓦特早在1947年在地理學評論上發表了關於人口分布與平衡的實驗數學規劃。另一方面,一些地理工作者開始尋求可以應用到地理問 題的定量方法,發展地理學的理論,以解決傳統地理學的諸多弊端。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謀求地理學的科學化與定量化的觀點和行動在歐美地理學界擴展開來。最早是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加里森領導的小組首開數量研究之風。60年代,計量地理研究的潮流傳遍西方地理學界。由於使用數學方法來處理的問題,經常是具有空間分布的間題,這些問題的基本要素容易抽象建立數學模式,這就導致計量與理論運動的倡導者們把大量精力投人空間分布的研究上。把研究重點從原先的區域方面轉到空間分析和空間聯繫上。並尋求空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哈格特的《人文地理學的區位分析》(1965)為人文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他把一個樞紐區分解為六個要素:相互作用、網路、樞紐、等級系列、面、擴散,建立了區位結構分析的一般程序。哈維的地理學中的解釋一書,從邏輯實證主義哲學立場上總結了地理學計量革命的方法論,也是理論地理學發展史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學較之傳統人文地理學有了許多革命性變化。 首先,發展了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傳統地理學關注地區特點因而是獨特的,理論發展受到抑制。空間科學的地理學則尋求用空分布的普遍規律來解釋各地區的獨特事件。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引人,使地理學作為空間科學重建了研究內容和理論主體。例如人文地理學就確立了中心地理論、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空間相互作用理論等。建構人文地理學的科學理論,正切中了傳統地理學的要害。人文地理學者們把他們的注意力移到空間行為和空間分布的規律上,這種對規律的實證主義關注,加強了目前絕大多數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礎。
其次,在空間科學的理論框架內更多地採用了演繹邏輯,即從某些一般性規律出發,將其應用於特殊事件。提出理論的過程與歸納法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加強了人文地理學的科學化。實證研究所採用的數量化技術,意味著空間分析上的精確性,取代了傳統人文地理學的模糊化的推論。
應當承認,實證主義方法論在人文地理學應用中也有其不足之處。表現在:第一,經濟決定論的傾向。實證主義學派對人的看法類似於新古典經濟學中「經濟人」的概念。人的行為並非僅受經濟單一因素的影響,完全服從空間的支配。第二,實證主義模型含有強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個地方觀察到的行為被設想為所有行為的規范。第三,地理系統是開放的多變數系統,難以模擬實驗,無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繹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對性。這是因為實證主義認為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它們都是一種「物」,故而遵從同樣的科學法則。這樣,實證主義目前只是在區位理論、空間相互作用理論上表現出明顯效果,而在文化地理、社會地理與歷史地理等方面則需求助於人本主義方法。
三、 人本主義方法論
針對實證主義人文地理學忽視人這個主體的傾向,一些西方人文地理學者受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加強了對人的研究,以人這個卞體為出發點,重視了人類行為的豐富意義和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非經濟成分。但總的說來,人本主義哲學及其方法論對人文地理學的影響都是潛在的和間接的,它們並沒有向人文地理學家提供一種直接的方法,只是從這兩種哲學中引進對人的經驗和人的主觀性的重視這樣的觀點,並作為武器來反對實證主義地理學那種忽視人的地位的觀點。
人本主義地理學研究內容大多涉及歷史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領域,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為方面的探討。
在人本主義地理學者看來,在歷史地理學領域,實證主義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歷史結論已存在,無需再通過分析歸納得出,故在這個領域只能依靠唯心主義方法。為了理解一個歷史上特殊區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觀或事件,人本地理學家必須思考位於人類活動背後的動機„„。這種思考是完全主觀的,主要根據自身或他人感應的環境來推知歷史上在多種因素下產生的機制。
文化地理學方面,重點是地方觀念的研究,即人與地點之間的聯系。這在人本主義地理學看來,人與其生活和經歷的地點之間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聯系,即人對地方的看法,如歸屬感、地方賦予人的安全感、地位等。人本主義地理學研究地方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在居住區研究等工作中有重大意義。
人本主義地理學還研究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即研究主體的人和客體的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為人的行為受制於主體的感知環境,而不是客觀環境,為了解釋人的行為,就要研究環境對於行為者的主觀意義。只有從個人所形成的環境感應以及由這種感應產生的映像和意境地圖出發。人們才能作出在空間中進行活動的選擇。
人本主義地理學彌補了實證主義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點則在於它的唯心主義傾向,把一切客觀存在看作為人的心理構造,事實上構成人的感應行為的基礎是客觀環境世界。
四、 結構主義方法論
結構主義思潮的興起,反映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繼自然科學的綜合趨向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綜合趨向。結構概念與系統、功能、元素等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統中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和相互聯系的方式,結構是由各個部分互相依存面構成的一個整體,而部分只能在整體上才有意義。因此,結構主義是根據諸因素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根據事物和社會事實來解釋現實。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觀察的事物,只有當把它用一個潛在結構或秩序聯系在一起時,才是有意義的。所以,解釋不可能單憑對現象的經驗主義研究就能完成,這與注重經驗、觀察的實證主義有很大的區別。
同時,在結構主義的模式和方法論中,人只是復雜的關系網路中的一個元素,它本身沒有獨特性,只是由結構決定的,因而是被動的,這與以唯主體性出發的人本主義有著原則上的分歧。
結構主義對人文地理學最有影響的有兩點:①從結構的整體性去認識事物,這從地理學家強調研究區域的整體性和人地關系系統中可以看出。②試圖超越地理因素尋求深層結構來解釋地理現象。千差萬別的人文地理現象是表層結構,而要真正解釋則需把握人地系統中的深層結構。當前,結構主義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組織的空間形式和本質結構。主要內容集中在對社會問題的關註上,如福利、財富的分配、犯罪、居住分離等,並把財富不均等歸因於社會制度等非地理因素。出現了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但結構主義人文地理學不像實證主義研究在人文地理學中那樣完善、系統,影響力也較小。

綜上所述,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多樣的,不是某一種研究方法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一種十全十美的、適用於所有的情況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學是以人地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而人地關系是一種復雜現象,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也就是說它涉及到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我們研究人地關系首先需要了解自然環境,這是研究的起點,也是研究工作的基礎。要了解自然環境,就要了解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的基本情況,也要了解這些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與其所形成的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這些現象都是受自然科學與自然地理學的基本規律所制約,這些自然科學與自然地理學的基本規律都是不受人們意識影響的。另一方面,這些基本規 律也不受空間的影響律本質有什麼變化,而只是各要素的強度不同,相互作用與影響也隨之變化,故各地自然地理綜合特點出現不同。
地理學中的人地關系的研究既涉及自然科學又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因此,與單純的自然科學研究和單純的社會科學研究有所不同。其中有些現象,如自然地理方面的地貌、氣候、水文、生物等現象,就應採用自然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某些具有區位規律性的經濟、社會現象,就可採用實證主義的思想方法。而人文地理學中那些文化歷史方面的人文現象就無法用實證主義思想方法,正是因為人的思維與行為主現性強。所以,只有採取人文主義方法論。可是,在人地關系的研究中,人與地是不能分的,而人與地又需採用兩種思想方法,那麼在一個系統中如何處理呢?這使人文地理學的人地關系研究又碰到了難題。目前,多採用結構主義思想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可是研究中的人的行為如是「任意」的就無法研究了,就需要強調其中的人受某種主導因素影響而趨向某類行為。因此,現在結構主義思想方法多應用於福利、財富分配、犯罪、居住等社會問題方面。
以上情況表明,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人地關系內容十分復雜,所以目前難以用一種研究方法全部解決,不得不採用多種研究方法。這可以說既是人文地理學的特點,也是其難點。每種研究方法只能適用某些方面,都有其局限性,正因如此,將來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網路全書. 地理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2]吳傳鈞主編.人文地理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李旭旦主編.中國大網路全書·地理卷·人文地理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4]楊吾揚.地理學思想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美]普雷斯頓.詹姆斯,傑弗雷.馬丁著.李旭旦譯,地理學思想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 [6]哈特向著.黎樵譯.地理學性質的透視. 北京:商務印書館 [7]吳傳鈞.國際地理學發展趨向述要. 地理研究 [8][英]約翰斯頓.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商務印書館

6. 地理學的一元論二元論

一元論者認為:物質是世界唯一的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由物質派生出來的,這種哲學稱為唯物主義一元論;意識或感覺是世界唯一的本原,先有意識後有物質,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物質是由意識感覺出來的,這種哲學稱為唯心主義一元論。二元論者認為:物質和意識是世界的兩個本原,物質與意識並存,不存在派生與被派生、決定與被決定關系,這種哲學稱為二元論哲學。這種哲學好象與本人前面講過的理論有點兒字面上的吻合,實則不然。本人前面講過的是現階段地球上具有人類的情況下,物質與意識、思維與存在的相對關系,這個相對關系就是前面所說的對應關系。而它們之間的絕對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它們之間的絕對關系是一種循環變換關系。相對關系是描述宇宙間某個階段、某個空間、某些數量物質變化的現象,絕對關系是描述整個宇宙空間、時間和全部數量物質變化的現象。
一元論的錯誤在於物質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二元論的錯誤在於物質和意識是世界的兩個本原。所謂本原,就是甲變成乙,甲是乙的本原,如果乙再變成甲呢?誰是誰的本原?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可以變精神,精神也可以變物質,這樣循環了一圈,哪個是本原?一元論顯然不能自圓其說。二元論認為世界有兩個本原,兩個本原相互之間是如何變換的呢?地球上還沒有人的時候那個原在哪裡呢?二元論顯然更不能自圓其說。

7. 地理學哲學的地理學思想的起源、演變與發展分期

地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近代到現代的發展階段。地理學思想萌芽散布於上古時代的史詩、哲學、歷史叢書中,當時的中國、埃及、巴比倫、肢桐印度諸國產生了相當規模的地理知識積累,形成了地理學觀念的雛形。從公元5世紀延續到15世紀,是地理學發展的中古時期,宗教勢力特別是歐洲的基督教壟斷了學術領域,窒息了地理學的思想。但從公元2~15世紀,中國發達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地理研究中心含碰,中國的地理志、地圖、專論從數量到質量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地理學的近古時期約始於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17世紀中葉,地理學的視野擴展到全球,標志著地理學科學見解的啟蒙。19世紀後半期,進入近代發展時期,地理學思想不斷發展,新的理論和談飢談方法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現代地理學;

閱讀全文

與地理哲學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