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地理知識的論文如何寫,需要注意什麼,請詳細一點,謝謝
地理小論文寫作的一般方法: 一、確定小論文的論題 一篇小論文能否寫得成功,確定論題是很重要的。確定論題時,要充分考慮探索性與量力性結合的原則。所選論題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索性,這種科學探索又是在中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與能力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努力可以達到的。如清華附中高中學生選的「北京市風能利用前景」的論題、「古北口地區長城考察及其開發建議」的論題,均是如此。由於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索性,學生在小論文活動中便會興致勃勃,勁頭十足。 確定論題時,也要考慮科學性與思想性結合的原則。小論文應有嚴格的科學性,同時,中學生搞小論文活動應有教育意義,要達到一定的地理思想教育目的。 因之,地理小論文的選題是和地理課外教學實踐活動的內容密切聯系的,所選論題,實質上就是一項地理課外教學實踐活動項目的主要內容。 二、搜集資料,熟悉前人工作經驗 論題確定之後,也就是圍繞這論題的課外活動項目的內容確定之後,應在教師指導下收集前人的資料,熟悉前人是怎樣工作的,已經有了哪些成果,還存在哪些待解決的問題;這都可作為自己進行小論文寫作活動時的重要參考資料,常常能夠對自己的小論文寫作起到重要作用。 三、實地調查,獲取真知 沒有實際調查研究和測試的詳實材料,小論文是寫不出來的。小論文的論題一經選定,就應考慮這篇文章的粗略提綱,根據提綱,去做有計劃、有目的的地理調查研究和測試工作,以獲取第一手材料。這樣小論文寫作便有了堅實的基礎。否則,便只是前人地理資料的綜合整理,而不是地理小論文,兩者是有嚴格的區別的。 四、理論探討,提出論點 在實地調查、測試,取得足夠的第一手材料之後、中學生應圍繞論題進行理論上的探討,通過探討,形成小論文的基本觀點論點。中學生的選題,題目一般是不大的,其地理調查研究活動的地域范圍也比較狹小,所用方法也是與中學教育相適應的簡單易行的方法,不可能涉及高深的理論問題。縱然如此,在中學生所進行的理論探討中,一定要經過提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並要做到「小中見大」,要能反映出地理科學的理論和規律來,要寫出自己的新穎見解,有一定的理論色彩。 五、謀篇布局,安排好小論文的結構 小論文與一般的科學論文在文章結構上相似,一般也分:序言、本論和結論三個部分。 序言,主要介紹寫作目的和意義或介紹一下全文,要簡明扼要。 本論,是小論文的主體,是揭示調查研究和測試成果的重要部分,要詳細寫。介紹材料要充分,闡明觀點要透徹,如有創見要勇敢地提出。文章要有理有據,有說服力。 結論,是小論文最後一個部分,是在本論的基礎上,對全文作出概括性結論,明確地提出問題的性質、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尚待解決的問題。 顯然,地理小論文的寫作是中學地理課外教學實踐活動中比較高層次的一種活動形式,具有一定難度。要求輔導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只有善於進行地理調研和論文寫作的老師,才能輔導學生寫成較成功的地理小論文。 除了地理小論文之外,也可以在中學生中開展其它地理寫作活動,如寫地理小品、地理課外閱讀報告、地理游記等等。這些地理寫作,既然不叫地理小論文,要求當然也不同,但都可以達到擴大地理知識面,給人以某種啟迪的作用。
⑵ 怎麼寫地理小論文
地理論文最好要抓至一個方面來寫,因為地理涉及面極廣。如果天馬行空,極可能會收不住尾,且會造成泛泛而談的情況。
範文:
論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綜合體內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地理環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地理環境中這一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這一要素的變化影響到另外要素的變化。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及信風帶控制的大陸中心和大陸西岸,由於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控制,因此,氣候極其乾燥。由於水分不足,地表徑流淺或全無,物理風化強烈,風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礫漠,植被稀疏,動物則因食物不足而相當貧乏。以上各要素之間是一環扣一環,一個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當其中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時,其它要素因受其影響,相應的也會發生變化。如人類在沙漠地區引水灌溉,改變水這個要素,就會使其它因素以及整個地理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沙漠中的綠洲。
又如,在赤道兩側,一般是熱帶雨林地區,但在赤道兩側的安第斯山脈和東非高原,由於地形這個要素發生了變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個地理環境也發生變化。安第斯山脈地理環境呈垂直分布,而東非高原則屬熱帶草原景觀。另外,地理環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如赤道兩側低平地區,由於全年高溫多雨,因而生長茂密的熱帶雨林,地面發育著磚紅壤,森林內生活著多種動物,在這里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是原因,茂密的熱帶雨林等是結果。但在某些熱帶雨林地區,由於人為的濫伐,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反過來也會影響氣候、土壤、動物等,使整個地理環境發生變化,出現草原及半荒漠景觀。顯然,在這里植被的變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變化卻成了結果。
其次,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會影響到另外的部分,這一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到另外部分的變化。如北美洲和歐洲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的西風帶,歐洲位於亞歐大陸的西側,北美洲位於兩大洋之間,但歐洲氣候海洋性顯著,而北美洲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區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暖濕西風深入內地,使太平洋的影響僅局限於太平洋沿岸一帶,而對東部廣大地區的影響則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對歐洲氣候的影響相比。由於氣候不同,導致兩洲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這說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區對整個北美地理環境特徵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同緯度地區地理環境不同:東部蓋亞那高原及奧里諾科平原為熱帶草原地區,同緯度西側為熱帶雨林區;東部亞馬孫平原為熱帶雨林區,同緯度西側為熱帶草原及熱帶荒漠區;南緯40°以南,西側為溫帶森林區,東側巴塔哥尼亞高原則為溫帶半荒漠及荒漠區。顯然,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東、西部地理環境的分異起著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脈這部分影響了它東西兩側的部分。再如,在地質史上存在冰期和間冰期,冰期時,大量地表水以冰層的形式被固結在陸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陸架露出海面,結果使陸地面積擴大,輪廓發生變化,陸上動植物分布也發生變化。同時,海平面下降還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蝕基準面下降,河流下蝕作用加強,河谷下切更深,陸地地形分割劇烈;間冰期,固結在大陸上的冰層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並淹沒了大陸架,陸地面積縮校同時,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陸地河流的侵蝕基準面,河流下切力減弱,陸地地形分割也不厲害。
以上表明大陸部分冰川的伸展與退縮,影響范圍擴及全球。在這里,顯然冰川的擴大與收縮是原因,其影響是結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縮又是許多原因造成的。這里,同樣也可以看出地理環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原因和結果是可以互換位置的。
再次,全球大小各級自然綜合體內部,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整體的制約。自然綜合體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其內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單獨改變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難的。當然,在人類強有力的影響下,地理環境也會發生局部的變化,如由於人工灌溉、沙漠地區可以出現局部綠洲;由於人為濫伐,熱帶雨林可以局部出現草原及半荒漠景觀,但一旦人類的影響停止,讓其自然發展,只要大氣環流形勢不變,最終地理環境仍然要恢復它原來的面貌。這表明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地理環境整體的制約。
以上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內部聯系密切、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其中部分要素的變化,影響著整體,反之,整體也制約著部分要素的發展變化。
以這篇論文為例,它明確了主題。所就好寫多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格式,自己再選一個主要研究方面來寫。
⑶ 初中地理個人小課題計劃
初中地理教研活動計劃
一、活動目的:
認真學習研讀《課程標准》,在教學實踐中落實三維目標,突出地理課程的實效功能,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放在突出位置。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各學校教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發現自己,豐富自己,在活動中提升專業素養。在教師課題研究意識覺醒的前提下,促進教師課題研究能力的增長,使教師專業化素養不斷提高。
二、總體思路和內容:
根據自治區、兵團教研工作計劃和課程改革的指示精神,在總結反思09年教研活動及教學狀況的基礎上,認真深入的研究怎樣落實新課程理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踐活動。本學期初中地理集體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是:
1、課題理論學習交流研討。
2、認真學習研讀《課程標准》,寫出符合本校學情的「校本課標解讀」。
2、觀課議課培訓、觀摩教學研討活動。
3、八年級結業考試模擬試題交流活動。
4、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件及野外考察活動報告和圖片、學生作品交流。
三、基本議項:
1、4月8日初中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會議。研討《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制定4月15日觀摩課需要准備的資料及問卷調查表、觀課視角等。
2、4月15日觀課議課培訓、八年級下冊第七章認識省內區域第二節《珠江三角洲》第二課時觀摩教學研討活動。要求每一位參加活動的老師根據分配的觀課活動結果進行議課,為做課教師(謝桂群)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依據,同時也為每一位聽課教師撰寫論文積累素材。
3、5月13日結業模擬試題交流。為讓大家一展所長,集所有教師的智慧,本學期特將結業考試說明中的結業考試內容分配至各學校的每一位地理教師手中,大家分別做研究而後進行交流共享。原則上是按照各學校專業地理教師人數多少而定,可能有不周之處敬請諒解。請各學校地理教師務必於5月13日帶著您的試題(電子稿)前來交流。各部分內容分配如下表
單位 教師人數 試題內容 注意事項
3中 2 地球與地圖 1、請老師們按照課程標准要求出題。題目要難度適宜,立意新穎,材料要貼近學生生活。
2、客觀題與主觀題的比例是4:6,原則上客觀題以選擇題形式呈現,主觀題以綜合分析形式呈現。
3、各部分的分值請參照地理結業考試說明。
選擇題每題一分,綜合題每道大題8~12分。
4、每一所學校的地理教師要分工明確,確保每一個人都有展示才華的機會。
5、交流時每一位教師要把自己最精彩的試題展示出來(並說明理由)。
6、參加活動的教師請帶上U盤,把試題拷回學校以利復習之用。
4中 2 地球與地圖
5中 2 世界地理
7中 1 世界地理分區
8中 3 中國地理
10中 5 中國地理
18中 2 新疆地理
19中 1 中國地理分區
20中 1 新疆地理
22中 1 中國地理總論
師范 2 世界地理總論
4、6月3日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件及野外考察活動報告和圖片、學生作品交流。要求每一位老師必須有以上其中任何一類或幾類作品,野外考察報告和圖片可以是自己個人的境外旅遊或徒步游或自助游的形式而形成的考察報告或圖片,學生作品可以是每所學校各自組織的學生活動的作品。參加活動的教師請帶上U盤,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拷回學校以利今後教學之用。
5、除以上安排的4次教研活動外,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本校對外的新課程教研活動,通過辦公平台進行信息交流或電話聯系。 聯系人:普琴蓮 電話 2068189
四、活動安排:時間上午9點40分。
日 期 地 點 內 容 負責人 參與人員
4月8日 教育局
教研室30119室 探討如何進行小課題研究 普琴蓮
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孫向紅、謝桂群、楊運霞、曹又卿
4月15日 第三中學 第一節課培訓
第二節課觀課
第三、四節課
議課研討
孫向紅
墾區所有初中地理教師
5月13日 第19中學 試題交流
曹又卿 墾區所有初中地理教師,請有任務的相關單位人員一定要帶著試題(電子稿)參會。
6月3日 第7中學 論文、案例、教學設計、課件及考察活動交流
楊運霞 墾區所有初中地理教師。請帶著您的 論文、案例、教學設計、課件或個人考察活動圖片、報告或學生作品等進行交流展示。
⑷ 如何指導學生寫好地理鄉土地理小論文
利用課余或者節假日,組織學生開展有目的的地理調查研究活動,並寫成調查小報告或小論文,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和能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整體素質是很有利的。 2006年春季本人在指導高一學生進行課題為《泉州古民居的保護現狀調查》的研究性學習之際,正好趕上泉州市第12屆優秀鄉土地理小論文評選活動,便鼓勵並指導該課題組的學生蘇梓勤同學撰寫了《淺談泉州古民居的發展與保護》一文,並最終獲得一等獎。以下是個人在指導過程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首先要認識學生撰寫鄉土地理小論文的意義
學生撰寫地理小論文,作為地理作業的新形式,具有調動學習積極性、促進知識遷移、鍛煉研究能力、培養創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許多教師的認可。認真評閱小論文,利用小論文開展相應的活動,可以進一步挖掘小論文的利用潛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地理作品的形式
中學生地理作品大體上可以分成三類形式,第一類是在野外考察活動的基礎上,經系統總結成書面報告或專題性的小論文、游記,即是將野外的所見、所聞、參照有關資料寫成調查報告,按要求分門別類地描述。第二類是結合本地區有代表性的問題,諸如環保,資源開發等進行專題調查與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專題性論文,第三類是編寫鄉土地理志。本次指導學生的獲獎作品就是屬於第二類。
三、如何輔導學生撰寫地理小論文或其他小作品——寫好作品的注意事項
1、對掌握的各種資料及時整理,認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動內容害死相當豐富的,考察活動結束戶歐教師要輔導學生及時整理所收集的材料進行認真地分析。對地理標本進行整修,分類,製作卡片,對野外拍攝地典型地質構造、植物外貌以及風景照3片進行沖洗放大,並加上文字注釋,對素描和野外填圖加以精繪。最後整理收集來地文字,數據資料以備寫作時用。
2、積極欺負,充分討論。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師所講地內容,而是有自己地見解,教師要積極啟發學習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開好討論會,會上首先應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解答,即使是學生自己不能解答問題,教師也不要急於講解,要讓他們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慾望後,教師再講,甚至還可作「拋磚引玉」或啟發式問題、讓學生圍繞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問題,啟發思考應是寫出有創造性地調查報告或論文地關鍵,而討論也會促進學生思考地力度。
3、擬好題目講解示範。再考察活動開始前,根據考察地區地情況,教師應提出一些調查地題目,讓學生再活動時,有重點地進行觀察,分析。討論收集和閱讀有關資料,這為以後撰寫地理作品打下牢固地基礎,在學生動筆之前教師應對學生的題目、寫作提綱和內容,逐一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組,時調查的每項內容都有人寫,但各有側重,為了寫好地理小作品,可以先拿出一兩篇好的作品作是否,講講作品的要求、特點及範文優點等,要求注意文章流暢、說理明白。
4、成稿後,教師要進行檢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處改動應讓學生自己去改,反復幾次就能寫出不錯的文章來了。
5、最後,可對學生寫出的小作品進行測評,一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有條件的學校可舉辦地理作品演講賽,展覽會,出地理牆報或選集。
⑸ 地理科學論文題目
地理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的一門科學,我整理了地理科學論文題目,歡迎閱讀!
地理科學論文題目
一、地理科學的系統地理研究課題:
1、城市垃圾的無害化處理
2、影響旅遊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3、礦產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
4、縣城在鄉村城市中的優勢分析
5、拓展地圖應用范圍的探索
6、農業的產業化和適度規模化發展研究
7、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8、依託大學城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9、鄉鎮企業環境污染問題
10、平原地區人口自然結構的演化特徵
11、觀光農業的發展研究
12、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13、濕地的保護
14、沙塵暴的危害及其防治
15、城市交通問題
16、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推動作用
17、跨國公司的特點及其地區分布規律
18、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條件研究
二、地理科學的區域地理研究課題
1、建設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2、促進河南鄉鎮企業快速發展的思考
3、* * 城市水資源的利用評價
4、* * 城市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5、豫西山區地質災害的類型和預防
6、* * 旅遊資源的評價
7、建設 * * * * 旅遊名城的研究
8、* * 旅遊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其對策
9、發掘文化寶藏,促進旅遊業快速發展
10、* * * * 城市旅遊形象的塑造
11、鄭州古都文化遺產的保護
12、鄭州揚沙天氣出現的原因及其防治
13、西部大開發的環境保護問題
14、西部開發中的資源合理開發問題
15、鄭州出口加工區的建設意義
16、黃河灘區發展綠色產業的可行性研究
17、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區位優勢與投資環境研究
18、美國的阿巴拉契亞煤炭工業區的復興對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啟發
19、日本東京的區域經濟再開發對北京市的發展啟示
20、長江三角洲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分析
21、歐盟興起的地緣因素
22、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發展的反思
23、中原城市群的建設意義
24、鄭東新區地表水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地理科學論文
網路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
【摘 要】環境科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包括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中人和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本文論述了DCOM的分布式網路地理信息系統和AGENT技術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科學中的具體應用技術。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 環境 GIS 分布式
地理信息系統是融計算機圖形和資料庫於一體的有關信息的集合。它把地理位置和相關屬性信息圖文並茂地輸出給用戶。用戶藉助其可視化表達可進行各種輔助決策。地理信息系統的產生改變了傳統的信息處理方式使人們處理信息由數值領域進入到了空間領域。地理信息系統一直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隨著分布式計算技術、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分布式計算技術作為一個能夠承載地理空間信息的平台,已成為目前GIS發展的最重要的方向。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是建立在分布式空間資料庫基礎上由一組分布式伺服器協同為客戶端提供地理信息服務的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網路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地管理一個大的地理區域復雜的污染源信息,詳細分析區域環境影響諸因素的變化情況,以及主要污染物的地理屬性和特徵等。
一、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特點
(一)隨著網路的迅速普及,依賴網路獲取信息擴大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領域。將網路軟體通過普通瀏覽器,享用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從而降低數據散發成本。比如數字地圖的出現,使得人們得以拋棄傳統的印刷地圖,可以在網路上簡便地查詢地點和路線。對同一區域不同時段,不同的環境影響因素進行特徵疊加,分析區域質量演變與其它諸因素之間的相關系。對區域的環境質量進行預測。此外可在一張地塊地圖上顯示重點污染源的位置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二)實現資源共享。為實現信息的共享,建立面向用戶的、資源共享的開放式網路。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功能充分利用網路的功能模塊結合選定的環境監測模型可以對多源環境信息進行處理從中發現環境演變的動態規律,建立科學的監測模型,實現對環境的綜合動態監測。
(三)速度快,精度高。利用網路分布技術可以將數據與地圖相關聯建立拓撲關系進行空間分析,實現對各類專題地圖輔助決策和管理。不僅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主要的是獲得成果的速度快精度高。
(四)透明性,位置透明,即用戶不需知道文件和資料庫的位置,資源的名字資源無須更名就可自由地在系統中流動外界不需要知道系統為使資源均衡而改變對象的位置。系統可以隨意地為文件進行附加拷貝而無須用戶知道,並且在用戶沒有感覺的情況下並行發生。隱藏數據表示和調用機制的異同,可以將出錯和恢復事件隱藏在對象內部,以達到糾錯的目的。
二、網路式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表現方法
(一)DCOM的分布式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1.具有數據管理功能:(1)由關系型資料庫管理屬性數據,地理空間數據以義件的形式存儲,由空間數據管理軟體包進行空間操作。地理空涮數據文件和關系型資料庫之唰以指針或關鍵詞建立聯系;(2)對關系型資料庫進行完善,統一管理屬性和空間數據在關系資料庫中引入面向對象技術,建立對象關系型資料庫或純對象資料庫,對象和底層表示分離,空間屬性和非空間屬性定位平等,實現了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的一體化管琿。隨著技術進步,客戶端能採用新的協議,利用web技術完善地理信息系統的新技術,能夠在瀏覽器上顯示多媒體數據,而WebGIS中的信息通過交互操作,對空間數據進行查詢和分析。用戶可以瀏覽站點上的空間數據,進行各種空間數據檢索和空間分析。
2.分布式網路系統的表現方法:(1)插件方法。利用布式網路系統,一些簡單的操作都需要伺服器完成並將結果返回。當網路流量較高,就需要利用插件技術,利用能夠同瀏覽器交換信息的軟體,將一部分服務的功能轉移到客戶端,加快了用戶操作的反應速度,減少了網路流量和伺服器負載。而且簡單操作,使普通用戶也能方便的獲取所需的信息。利用通用的瀏覽器進行地理信息的發布,通常使用免費的插件,大程度的降低用戶的經濟負擔;(2)跨平台性:無論客戶和伺服器採用何種系統,伺服器端使用何種軟體,用戶都可以透明的訪問WebGIS數據,實現遠程異構數據的共享;(3)可移植性:能夠實現有狀態的空間數據傳輸協議,經過同樣的數據傳輸過程,數據傳輸之間建立聯系,減少網路傳輸負擔較重。它作為一種進程內擴充方法,有效減少進程耗費的時間。客戶端同樣不具備數據管理機制,運行的速度比較快,網路和伺服器負擔輕。
(二)AGENT技術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
它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反映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地球空間的現勢和變遷的各種空間數據,以及描述這些空間數據特徵的屬性,以模型化的方法來模擬地球空間對象的行為,在計算機軟、硬體的支持下,以特定的格式支持輸入/輸出、存貯、顯示以及進行地理空間信息查詢、輔助決策的有效工具。一句話,地理信息系統為人們提供了管理地理信息和開展空間分析的先進工具。隨著計算機網路、計算機通信等技術的發展, Agent系統放鬆了對集中式、順序控制的限制,提供了分散控制和並行處理,解決了網路分布系統應用領域之間的協同工作問題,不同領域的系統通過相互合作完成相關的應用,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應用的互操作問題,相互訪問信息和異構地理信息處理環境下的互操作,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問題,高質量地進行地理信息和服務的交流,減少了伺服器和客戶之間的頻繁交互,可用於測量和地理建模等本地地理計算和二次處理,對數據進行個性化的展示。數據的具體表現可以描述任意復雜的內容,而且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點,包括實現了空間數據與網路分布服務共享、高性能的計算、數據資源的安全性等。
參考文獻:
[1]郭達志盛業華杜培軍等編著《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2
[2]陳述彭魯學軍周成虎編著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科學出版社2000
[3]邊馥苓等編著《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和方法》 測繪出版社1996
[4]鄔倫等編著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方法和應用》 科學出版社2001
[5]李滿春 .等 編著 GIS設計與實現 科學出版社 2003
看了“地理科學論文題目”的人還看:
1. 大學地理論文題目
2. 地理科學專業學術論文
3. 地理科學學術論文
4. 地理科學論文
5. 地理論文範文參考
⑹ 地理小論文怎麼寫初一
地理小論文範文如下:
範文三: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
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
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真不敢想像,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個世界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慘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塵沙彌漫,人類將在魔鬼般的尖叫聲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不會再屬於人類了。
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我們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⑺ 地理研究性課題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題
1、雜訊污染及危害
2、所在鄉鎮的農村耕地利用現狀及處理
3、親自觀察、記錄月相的變化,拍攝系列照片
4、關於句容市水資源利用狀況
5、句容市地區(或自己所在鎮區)大氣污染及危害
6、關於貧困地區與人口問題的探討
7、關於城區(或自己所在鎮區)綠化的研究
8、某工廠的污染危害及治理
9、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10、農村垃圾現狀及處理
11、無磷洗衣粉為何難以推廣的探研
12、生活垃圾能再利用研究
13、城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的調查
14、綠色能源離我們多遠
15、句容市工業廢水污染情況
16、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方法
17、農村生活用水調查
18、工廠密集度和生活環境的關系
19、哪家超市最便宜
20、大氣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
21、太陽能的利用
22、萬有引力與天體運動(從第谷、開譜勒到牛頓)
23、居室污染
24、生活中的地理(或地圖)
25、古代中國的地理學貢獻(或者地理學家、地理著作)
26、食品污染
27、可再生能源
28、比較美國西進運動與中國西部大開發
29、小論文:從電球箱到臭氧層
30、泰山為什麼成為帝王封禪的選擇地
31、句容市文化的特點(從氣候、地理位置等要素來研究)
32、化肥對土壤的影響,或者農葯污染問題
33、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糾紛問題研究(中國的國界問題)
34、部分廢品的回收利用
35、調查本市某個行業或者某個產品的情況及發展前景分析
36、城市化給句容市帶來的變化(問題或好處)
37、句容市(或自己所在鎮區)過去的歷史沿革,歷史地位,地理、人文優勢,現狀分析(優、缺點),未來的發展構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38、句容市城市規劃布局存在的問題分析,未來城市的特色、規模、布局、環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40、中國近代疆域變遷問題研究
⑻ 優秀初中地理小課題開題報告
優秀初中地理小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研究課題:初中地理圖冊閱讀方法的指導研究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古語雲: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是說閱讀文章、書籍讀得多了,其中的含義自然就會了解、掌握了。古人對閱讀的理解既獨到又深刻,就是現代的中小學生 聽、說、讀、寫 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那麼,地理圖冊的閱讀不同於一般的文學書籍,它有特定的范圍和含義,它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載體,是地理教材的補充和延伸,它可替代大量語言文字,既形象直觀,又抽象概括,既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因此,需要專門的訓練和指導。怎樣閱讀地理圖冊?如何更有效地將圖文結合起來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將使我們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
研究對象:初一年級(1)班、(2)班和初二年級(1)班、(2)班。
研究實施計劃:
總結階段20XX年6月。對研究情況進行分析、歸納,對課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課題結題報告和論文撰寫,申請課題結題。
預期結果及表現形式:1、預期成果:初步形成一系列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2、成果形式:論文、學案、課堂實錄、多媒體課件、課題研究報告等。
選題背景:
20××年國際地理聯合會發表《地理教育國際憲》,針對地理學在解決日益突出的全球性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上的巨大優勢,高屋建瓴地指出 地理教育為今日和未來世界培養活躍而負責任的公民所必需 地理在各個不同的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興趣的科目,並有助於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 ,明確提出 地理教育要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地球概況、各大洲及主要國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特點等基本知識,閱讀和使用地圖,運用地理圖表等基本技能,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以及地理觀察觀測等能力方法,初步形成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等等,正是地理素養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生活有用、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可長期以來,地理學科在學校課程中被視為小科、副科 ,而作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更是地位低下。隨著現在初高中分離辦學,許多初級中學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沿用傳統的教學評估標准衡量教師的教學,使教師 穿新鞋走老路 ,不能真正實施新課程改革,也使學生學習地理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強人意,無法為高中地理學習或走向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而今年開始,初中地理又得受新頒的會考制度的指揮,可能回到為應試而教學。
雖說現代地理教學的研究在國內外都不是一個新課題,但是系統研究 生活中的地理 並結合新評價機制和整合歷史地理教材的研究較少,特別是立足初中地理教學開展的此類研究更少。基於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的課題。本課題將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興趣和經驗,以生活化的教學為突破口,優化和整合初中地理教材,構建一種開放的、探究的教學環境,真正賦予地理教學以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實現三維目標,提高學生地理素養,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高中地理的內在需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地理學習中去。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約翰、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在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中,杜威首先論述了教育與生活的關系。從批判傳統教育出發,他明確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觀點。杜威認為,在教育成為促進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的同時,教育本身也應該是一種美好的生活。因為正是在這種美好生活的過程中,生活擴大並啟迪學生的經驗,刺激並豐富學生的想像。他強調說: 學校的第一任務是教學生在他發現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裡生活,理解他在這個世界上分擔的責任,使他在適應社會方面有個良好的開端。只有當他把這些事情做得很成功,他才有時間或興趣去從事純屬智力活動方面的修養。
經驗是杜威實用主義經驗論的基石。這一概念有兩層意思,一是經驗的事物;二是經驗的過程。杜威認為,經驗總是處於流動、變化和更新之中的,已有的經驗是獲得新的經驗的基礎。在杜威看來,經驗和生活又是密不可分的,學生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具體的生活,脫離學生的經驗,經驗發展的連續性同樣表現在學生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的統一性和完整性上。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的生活過程,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教育的本質就是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在推行鄉村教育的過程中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 的觀點來源於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改造。陶行知認為杜威的觀點只是把社會生活中的東西搬一點到學校里做點綴,就像鳥籠里放上一兩根樹枝一樣。因此陶行知強調指出: 要先能做到 社會即學校 ,然後才能講學校即社會;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後才能講教育即生活。
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要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個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我們面向生活的中學地理教育很有啟發,我們既不可能讓學生像徐霞客那樣天天跋涉於山水之間,也不能讓學生天天關在學校里,像只籠中鳥,與生活世界隔離。我們要把生活與教育,學校與社會緊密結合起來,讓中學地理教育處處面向生活。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中面向生活的理論啟示
皮亞傑和維果斯基被認為是建構主義的直接先驅。根據皮亞傑的觀點,個體的認知結果通過 同化 和 順應 而不斷發展以適應新的環境。同化即為當個體遇到新的刺激時,把這種新的刺激對象納入到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之中;順應則是對已有的認知結構進行調整,以使其與環境相適應。個體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和順應之間的平衡過程逐步建構起來的。而在維果斯基看來,學習是一種 社會建構 ,強調認知過程中學習者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的作用,重視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的地位。
因此,逐漸形成的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的基本思路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②注重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教學。③注重協作學習,提倡師徒式傳授。④注重提供充分的資源,讓學生自我探索。建構主義的基本思路與面向生活世界的教育的思路有許多相通之處。在中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挖掘真實的生活教育資源作為教學情景,指導學生對地理系統學科知識的學習,是當前教學體制下面向生活的中學地理教學最應該實現的方式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蘊涵的面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個性全面和諧發展教育思想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在他看來,人的全面發展同掌握高深的知識、同積極的社會活動和勞動活動、同任意選擇職業的可能性聯系著。蘇霍姆林斯基多次強調,學生不可能永遠呆在學校,接受教育者的監督,他們早晚是要走向社會,走向現實生活的,如果沒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他們就無法有計劃地安排自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難以抵制不良傾向的侵蝕,其成長過程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他認為在孩子越小的年齡時,越多地把社會的現實情況教給他們,越有助於使其形成永恆的價值觀。因而,我們應該使教育貼近生活,促進學生在生活中真實的成長。
課題研究的意義
有利於體現地理學科的價值
地理學科具有科學、文化、生活、社會價值等諸多價值,特別是我們當前正在大力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強調社會責任感,地理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保護地理環境的責任感。由於傳統地理教學的弊病,使得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離學生疏遠了,以至於他們產生疑問: 地理學了究竟有什麼用? 因此,突出對生活有用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能夠讓學生感覺 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 ,從而對地理學習建立一種需求感 我需要地理知識,同時也建立了一種責任感、學好地理知識是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
有利於增強生活能力
鑒於學生缺乏生活技能的傾向,地理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操練,有效地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有利於激發學生對地理的樂學心理。
樂學,指學生喜歡學地理。學生要能樂學,就要培養其興趣愛好,激發其求知求新的慾望。五彩繽紛的生活景觀,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現象與問題,會引起他們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只要教師在地理教學中,經常將生活化的素材帶入課堂中,運用適當的教學技巧,學生的興趣會大大增強。而且地理教學生活化,真實自然,記憶深刻。良好的地理基礎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將為高中地理的學習和走向社會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是:(1)對初中地理課程中蘊涵的生活實例的分析。(2)對初中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點的調查與分析。(3)高一學生學習地理的困難調查與分析。(4)分析初中歷史課程中滲透的 生活地理 的內容。(5)優化和整合初中教材與校外課程資源中的 生活地理 ,構建 生活化 的地理教學。(6)按新課標的理念構建師生互動的激勵性評價機制。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是: (1)按新課標的理念構建 生活化 的地理教學。(2)按新課標的理念構建師生互動的激勵性評價機制。
本課題研究的難點是: 探索構建 生活化 的地理教學。
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調查法。在研究前、中、後期採用問卷、談話、比賽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