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藏族服飾與地理有什麼關系

藏族服飾與地理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3-04-18 14:28:41

① 藏袍反映的內容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什麼

藏袍是藏族的典型服飾,這種服飾多是右衽大襟,汪升鬧長袖寬領,用飄帶扎腰,且其雙袖是可以脫下的。

青藏笑灶高原氣候特點:全年低溫且降水少,冬季乾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氣溫年較差小,晝夜溫差大。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藏袍是適應青藏高原氣候特點的。首先很保暖,必要時全身可裹在袍中,夜困罩間可當睡袋,適合當地的高寒氣候。其次這種服飾適合當地晝夜溫差大的特點。晚上溫度低時雙手可藏於長袖中。上午溫度漸升,可將右袖脫下搭在肩上,以方便勞作。中午氣溫繼續升高,此時還可將雙袖脫下圍於腰間。

② 地理氣候(降水,溫度,地理位置)、文化(歷史,社會,宗教)對藏族服飾有什麼影響 急急急 !

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發展、壯大都遵循著一定的特殊規律。一種文化的最初形成,它所在的地域環境對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孕育了一方文化。今天,我們就從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出發,談談它對藏文化的形成的特殊作用。
藏文化主要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圍內,從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成員之一的藏族為主體所創造的一種文化形態,因此,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孕育藏文化的襁褓。首先,藏文化不僅僅是指藏傳佛教文化,但藏傳佛教卻是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在西藏,藏傳佛教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西藏文化的宗教基礎是藏傳佛教種種文化現象的背後往往是宗教因素,然而又是什麼塑造了藏傳佛教呢?藏文化具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藏傳佛教作為藏文化的一個重要因子其形成和發展與其自然地理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由於青藏高原海拔高、輻射強,以及降水量從東南至西北逐漸遞減等因素的作用,是青藏高原在植被上表現為高原荒漠或半荒漠,高原草甸,高原草原三種類型,成為特殊的自然帶這樣的自然環境使得青藏高原經常發生雷暴、冰雹、風災、雪災、霜災、旱災、澇災、蝗災等自然災害藏族鮮明在生活和實踐中靠自身的力量難以戰勝這些災害,一時又難以認識這些災害發生的原因。於是推向自然界本身存在著某種神秘力量。這是高原人以萬物有靈論為特徵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後來的苯教信仰得以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藏傳佛教的葬儀也體現了自然環境對藏文化中宗教方面的影響。在青藏高原,天葬是一種較為流行的葬俗雖然在外人看來有所不解,甚至會產生誤會、歪曲,但它為當地的一種宗教習俗被人們信、接納和推崇。「正是世界屋脊特殊的、直觀的、變化多端的自然環境,啟發了藏人的靈智,加深了對物質自然屬性的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藏族喪葬文化的物質意識。」他們認為「人是物質的,和其他生物一樣有生老病死。人是有靈魂的,生命的核心是靈魂,所謂的死亡只不過是靈魂的載體枯竭了,靈魂不會死亡。軀體可以完全淡薄;軀體是生命的附屬物,猶如衣服和包裝品,是可以更換的,對肉體不可特別看重。」(摘自《中國藏傳佛教》)
除宗教之外,藏族人們的飲食文化、生活習慣等也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密切的聯系。青藏高原是典型的高原氣候,這里低壓缺氧,寒冷乾燥,不適合其他農作物的生長。青稞是青藏高原的典型農作物,也是人們的主食。在藏式餐飲文化中,糌粑、酥油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酥油、糌粑、茶葉、羊肉被稱為是藏族飲食文化中的四寶)。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勢較低,氣溫較高,水草略豐的地帶,人們還適當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實施草甸雪域,因此這里的游牧業發達,這也適應了人們在高原上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青藏高原高寒天氣,使人體需要的熱量大大超過溫帶、熱帶地域,沒有高蛋白的食品就難能度過漫長的寒冷歲月,就難能維持生命的存在延續。」游牧業的發達不僅僅給藏人們帶來了豐美的食品,也為藏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由於青藏高原地勢復雜,地勢崎嶇不平,不方便汽車運行,因此馬匹便成為高原人們常用的日常交通工,氂牛還被稱作為「高原之舟」。在青藏高原,你還會發現大大小小或長或短或窄或寬的各式各樣的鐵索橋、藤橋、木橋、溜索等,這也是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所孕育的交通文化吧。然而勤勞智慧的人們在今天仍在克服著嚴酷的雪域高原的自然環境,青藏鐵路如今已經修建成功,這已大大改善了西藏地區的交通條件。
青藏高原獨特的高原氣候,影響這一地區人們特有的衣著打扮。雖然在藏區藏族服飾因各地氣候及物產的差異各不相同、特色鮮明、層次清晰,但仍有共同之處。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著,它寬體長身,用帶束腰間。藏北牧民穿的藏袍用羊皮製作,白天可以衣穿,夜晚可當被蓋,可以用來抵禦藏別高原上嚴酷的高寒氣候。另外牧民們的腰間配掛著製作精美的火鐮,它既可以用來做飾品,又可以用來做餐具,甚至是捕獲動物的工具,還可以體現自己的財富地位。氆氌粘袍,長筒皮靴,羊毛帽等服飾都是人們適應青藏高原特殊環境所具有的衣著打扮。
藏區人們的別具風味的住房文化也是一種別樣的風景線。為適應高原上的游牧生活,牧民們大都選擇草原牧帳,這即可抵禦風寒,又可隨放牧的需求隨意拆遷由於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群體,所以寺廟建築頗為豐富。由於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質地貌環境,所以人們森林木屋、園林別墅,另外拉薩地區多碉房。
自然地理環境不僅對藏文化中的生活習慣(衣、食、住、行)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而至對於藏文化的對外傳播、擴散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藏文化形成並出具規模之後它開始擴大自己的影響范圍,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這是文化皆具有的傳播、滲透並吞並其他文化的客觀功能。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所左右。然而「文化的傳播常以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對方的強勢文化所阻礙」。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就受到了自然地理環境的限制。在青藏高原的地域內受地勢地貌的影響。其西部相對封閉,而中國獨具的階梯狀地勢分布狀況使得青藏高原東部相對開放。所以東部藉助相對便利的交通條件,比較容易和中原文化達成相互交流之勢。而高遠西部則相對滯後,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有時藏區可以說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風」。在這兩個例子可以說明「歷史上越過折多山的藏區,其民風在建築上,衣著上都受漢族影響,懸山頂的房屋大門上還粘著春聯。兒翻越折多山,便能看到藏族密檐式碉樓和牛羊成群的山坡。」「金沙江南段也是藏文化與雲南民族文化的界河,過了河的藏民族文化很難保持其原民族文化生態。而隱沒在其他民族文化的海洋中。」
由此可見,一個民族,一個區域文化的形態其原始的出發點是他們所生活、實踐的生他養他的一方水,自然地理環境對藏文化的醞釀形成起了襁褓搖籃的作用。

③ 藏族服裝的來歷

一、自然地理因素影響:藏族人民聚居區大部分屬於高寒季風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為零下三度到十二度之間,年溫差小,而早晚溫差大,一年數月是晴朗少雲的天氣,而且乾燥多風沙。由於氣候寒冷,決定了藏族服飾多由保暖、厚實的材料製作而成。

形制特點簡潔、包裹嚴實、肥大寬厚、以便抵禦嚴寒、阻擋風沙、保護身體。藏袍就是在這種自然條件下由藏族先民創造出來的。其厚重與封閉的造型營造了一個溫暖的空間,胸前擠出的囊袋充分體現了藏裝的實用方便的特徵。

另外,作為游牧民族的藏族先民,早期過著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一年四季的長途跋涉,使他們必須選擇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而藏袍就有著既可當被蓋又可當行囊的功效。

二、生產力因素: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極端低下,自然環境惡劣的時期,藏族先要以狩獵為主。他們以動物的皮毛制衣為裳,抵禦風寒、保護身體。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展,游牧經濟的形成,生產資料也擴展到了獸皮、獸肉、奶製品、毛織品等。

而陶紡輪、染料的發明,又使藏服的發展更進一大步,進入了一個繽紛絢爛的織物時代友吵槐,氆氌、幫典、長袍、靴子等服飾品相續登台。

三、宗教文化的滲透:藏民的服裝中有一種由『雍忠』符號、太陽、月亮、火組成的圖形。「雍忠」是藏族苯教中的一種原始符號,意思是堅固不變的意思。

而順時針的「雍忠」在佛教中是釋迦牟尼的瑞相,在古代還被認為是太陽和火的化生。因此藏族服飾中,常以日、月、火的紋樣連用,作為一種咒符。另外,十好友字紋樣也是藏服中常見的圖案。

「十」在佛教的教義中是完美十足的意思,人們愛在服裝中以十字相綉,是多種動機結合在一起的結果,或是乞求佛祖保佑,或是為了審美,或是為了辟邪。因為他們認為人的一生中,逢13歲、25歲、37歲、49歲等都是惡年,在穿上綉有這種圖案的衣裳後,可以驅邪消災。

目前關於藏族服飾最久遠、現存的實物資料是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少量裝飾品,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較高的審美情趣,不僅有了縫織衣物的骨針,還具備了需一定審美意識方能創造出的璜、珠等。

(3)藏族服飾與地理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西藏地域遼闊,由於地理環境氣候不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和不同的氣候條件,各地區都具有特色鮮明的民族服飾碰氏。

藏族服裝以藏袍最為常見。城鎮居民喜歡用高級毛料製作藏袍,農區用氆氌,牧區用毛皮。藏服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是腰帶,除了腰帶之外,西藏藏族婦女的邦典也極具特色。

另外,藏族人也喜歡戴帽,多為氈帽、皮帽和金花帽,而藏族人穿的鞋被稱之為藏靴。藏族人的飾品以發飾、耳飾、胸飾、腰飾和手飾為主。

現在,很多藏胞家庭的衣櫥中增添了西裝、夾克等現代服飾,反映了藏族人民新的服飾情趣。但是,不少人在節日時仍然保持著傳統著裝。

哈達是藏族服飾中最重要的一種裝飾品,也是西藏最常見的一種禮儀用品,主要功能在於表達祈福、尊敬、友誼、真誠。哈達的質地、規格、顏色、長短有所不同,織造哈達的用料,以往多為生絲或麻,近些年來用人造纖維織造的漸多。

哈達的折疊方式,因檔次、用項的不同,也有多種,蘊含不同意義。藏族尚白,以白色象徵聖潔、真摯、坦誠,所以常見的哈達多為白色。

此外,還有以藍、白、黃、綠、紅五色分別織就的五彩哈達,各有寓意,解釋不盡相同,一般認為分別表示藍天、白雲、江河、神靈、大地。

④ 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1、服飾的原材料源於不同的地理環境

我國亞熱帶的浙江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蠶絲的生產基地,人們穿戴的各種絲稠就來源於桑蠶。我國西北內陸的太陽輻射強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鍾愛的羊毛衫與皮製衣物,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

2、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密切相關

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到民族的服飾與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就是因為氣溫的不同,在質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溫差比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們時常穿一個露胳顯臂的「不對稱」大袍,也就是穿皮袍僅套一袖,適應青藏高原多變的氣候。

3、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相關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就有按照季節變化換穿單、夾、棉、皮的習俗,目前,人們一般都要購置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春秋季節的休閑裝,冬季的滑雪衫、皮夾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一帶,則形成了人們「四季服裝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觀。

(4)藏族服飾與地理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對服飾的用料和形制產生直接的影響,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使各民族選擇的服飾面料和款式都與所處的生態環境相適應。各地各民族傳統服飾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

滇西畜牧業較發達,普遍養羊,有的還飼養氂牛,能確保羊皮和羊毛、氂牛毛用於人們表裝的需求,從牲畜養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區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纖維布、織錦、土布來縫制衣服。民族服飾的製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數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

近幾十年,由於經濟迅速發展,許多手工業逐漸讓位於機械加工業,工業棉、毛織品佔領了大部分市場.各民族制在用料來源因此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例如: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長衣(袍)裙褲靴裝;彝族、納西族、白族、部分漢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氈衣褲裝 ; 漢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滿族、納西族、拉祜族、壯族、瑤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褲裝;。

傣族、布朗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諾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裝等四種類型。如細致劃分估計不下幾十種。

⑤ 藏族服飾與地理有什麼關系

藏族服飾習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產、生活方式對眼飾的形成和發展也滲毀有影響。藏族的服飾習俗的傳承戚肆,往往與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史緊密相叢仔備連,體現著民族的集體智慧,蘊含著民族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⑥ 藏族的服飾與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藏族服飾習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產、生活方式對眼飾的形成和發展也有影響。
高原氣候晝夜溫差大 上午和中午的氣溫可以相差20度 冷時人們把衣服全部「武裝」好 中午熱的時候可以選擇將一隻袖子褪到肩膀

閱讀全文

與藏族服飾與地理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