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昌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南昌市地處江西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西南岸,位於東經115°27'至116°35'、北緯28°10'至 29°11'之間。東連余干、東鄉、南接臨川、豐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與永修、都昌、鄱陽三縣共鄱陽湖,南北最大縱距約121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108公里,全境最高點梅嶺主峰洗葯湖中的洗葯塢,海拔841.4米。全境以鄱陽湖平原為主,東南相對平坦,西北為丘陵。
南昌市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熱,有火爐之稱;冬天較寒冷。年平均氣溫17℃-17.7℃,極端歷史最高氣溫,40.9℃,極端歷史最低氣溫-15.2℃。南昌市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內,受東亞季風影響,形成了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市內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長旺季雨熱匹配較好,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氣象條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但是,由於每年季風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氣溫變化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溫乾旱,低溫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澇台風等氣象災害發生較頻繁,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年降雨量1600-1700㎜,降水日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8.5%。
年日照時間1723小時,日照率為40%,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與農作物生長旺季基本同步,對農業生產有利。太陽輻射南昌為太陽輻射觀測二級站,進行總輻射和凈輻射觀測。平均總輻射量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凈輻射量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由於風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響較大,南昌、新建、進賢均有部分地區臨鄱陽湖,風力較大,屬風能可利用區;安義不臨鄱陽湖,除特殊地形外,風力較小,無利用價值,年平均風速2.3米/秒。年無霜期251-272天。適合植物花卉生長,是營造「花園城市」的理想地區。
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具有「西山東水」的自然地勢,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東方水城,城市因水而發,緣水而興,南昌市古民諺就有「七門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贛鄱」之稱。水網密布,贛江、撫河、玉帶河、錦江、潦河縱橫境內,湖泊眾多,有青嵐湖、軍山湖、金溪湖、瑤湖、白沙湖、南塘湖等數百個大小湖泊,南昌市市區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黃家湖(含禮步湖、碟子湖、孔目湖),城內四湖:東湖、西湖、南湖、北湖。
Ⅱ 南昌為什麼風很大
因為是大陸性氣候,這段北風下來,當然風大啊
Ⅲ 南昌的風為什麼這么大
南昌不是四季都風大,也不是只有南昌的風大,只不過南昌相比北方比較潮濕,所以起風的時候會感覺會涼。
Ⅳ 蘇州和南昌氣候比較
排除人文和經濟的因素外,我認為南昌不錯,晴空萬里,藍天白雲。在蘇州的話,基本一年360天都是灰濛蒙的。
蘇州氣候
蘇州位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溫暖潮濕多雨,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無霜期年平均長達233天。境內因地形、緯度等差異,形成各種獨特的小氣候。太陽輻射、日照及氣溫以太湖為高中心,沿江地區為低值區。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樣規律。氣溫平均日較差為7.5℃,春季最大為8.2℃,秋季次之為7.7℃,冬季為7.5℃,夏季最小為6.9℃。4月份氣溫日較差最大,為8.5℃;而7、8月份則最小,為6.8℃。
蘇州人的著裝普通、隨意,多姿多彩。旅遊時您只要穿上舒適、休閑、方便的服裝即可。當然,蘇州的季節變化也較明顯,1月平均氣溫2-3℃,7月平均氣溫28℃,所以,如果您是初春或深秋來此旅遊,最好在准備一件冬衣,以防突襲的寒氣。
。。。。。。
南昌氣候概況
一、地理位置
南昌,位於江西中北部,東徑約115°27』~116°35』北緯約28°10』~29°11』之間;其中,市區位於北緯28°35』~28°55』,東徑115°38』~116°03』之間。處贛江、撫河下游,瀕臨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西南岸;地勢平坦,湖泊星羅密布,全市平原面積2651.79平均公里,占總面積的35.8%;水系面積2146.04平方公里,佔29.0%;全市西北以崗地丘陵為主,山地面積87.21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2%,丘陵面積879.62平方公里,佔11.9%;崗地面積1637.7平方公里,佔22.1%。
在全市總面積中,除水域面積外,占總面積70%的陸地,絕大部分已得到開發。其中:耕地面積402萬畝,占總面積的36.24%;園地6.9萬畝,佔0.62%;林地160萬畝,佔14.41%;城鄉居民及用工工礦用地66.7萬畝,佔6.01%;交通用地45萬畝,佔4.07%。五項合計,共佔全市總面積的61.35%。
二、氣候概況
1、南昌氣候特點
南昌市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內,受東亞季風影響,形成了亞熱帶季風氣候。市內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長旺季雨熱匹配較好,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氣象條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但是,由謹帆乎於每年季風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氣溫變化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溫乾旱,低溫冷害和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發生較頻繁,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氣溫南昌地區(下同)氣候溫和,歷年平均氣溫在17.1~17.8℃之間,≥0℃積溫6256~6530℃。氣溫變幅大,盛夏極端最高氣溫達40℃以上,隆冬極端最低氣溫低於-10℃。
降水南昌雨水充沛,歷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勻,汛期4~6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年際間降水量差異較大,最大的可達1倍以上,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達2356毫米,最少的1963年僅1046毫米。
日照南昌光照充足,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772~1845小時,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與農作轎彎物生長旺季基本同步,對農業生產有利。
太陽輻射南昌為太陽輻射觀測二級站,進行總輻射和凈輻射觀測。1986~2003年平均總輻射量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1992~2003年平均凈輻射量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
風南昌市地處季風氣候區,瀕臨鄱陽湖,風能資源較豐富。由於風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響較大,南昌、新建、進賢均有部分地區臨鄱陽湖,風力較大,屬風能可利用區;安義不臨鄱陽湖,除特殊地形外,風力較小,無利用價值。
2、季節特徵根據氣候學劃分季節標准和歷史氣候資料統計分析,祥悉南昌地區有春、秋季短,夏、冬季長的特點。雖然四季長短不同,但季節特徵明顯:春季溫暖濕潤,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雨。
三、南昌災害性天氣
1、雨澇南昌市雨季一般從4月初開始,至7月初結束,持續3個月左右。但不同年份雨季長短和降水量差異很大,雨季最短的1987年僅67天,最長的1998年達119天,相差52天。雨季降水量最多的1954年達1755毫米,最少的1990年僅449毫米,相差1306毫米。根據1951~2003年雨季降水資料統計分析,南昌市發生嚴重雨澇8年(1954、1962、1973、1983、1995、1998、1999、2003年),一般雨澇8年(1952、1955、1969、1970、1975、1977、1989、1993年)。除1961、1990年等少數年份外,幾乎每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雨澇災害。
2、乾旱乾旱是指長時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氣乾燥,土壤缺水,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發育而減產的一種氣象災害。嚴重乾旱還會造成江河乾涸,人畜飲水困難。南昌市夏秋季出現伏秋乾旱較頻繁,春旱和冬旱比較少見。根據1951~2003年伏秋期降水資料統計分析,南昌市發生嚴重乾旱7年(1958、1963、1966、1974、1976、1992、2003年),一般乾旱16年,一般乾旱和嚴重乾旱發生頻率為43%。
3、春寒3月中旬至4月中旬冷暖氣團交替影響江南,此時正值早稻、棉花、蔬菜等春季作物播種育苗的重要季節。根據南昌1951~2003年氣象資料統計,「春寒」發生頻率為60%,其中重度「春寒」40%,有的年份還多次出現,如1987年最多出現5次,另有10年各出現2次。「春寒」對南昌地區早稻播種育秧和棉花、蔬菜播種育苗影響頻繁,危害較大。
4、小滿寒出現在春末夏初(小滿節氣前後)的低溫冷害。發生時段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此時正值早稻幼穗分化階段,「小滿寒」出現會使幼穗分化受阻,造成短穗,小穗或小粒,使產量降低。根據氣象資料統計,南昌1951~2003年中出現「小滿寒」的年份只有7年(1959、1975、1978、1984、1987、1990和1993年),發生頻率為13.2%,其中達到重度危害標準的僅一年(1990年)。因此,「小滿寒」在南昌發生頻率不高,影響不大。
5、寒露風發生時段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寒露節氣前後)。輕度「寒露風」多出現在9月上半月,僅對雙季晚稻早熟品種抽穗揚花有影響。重度「寒露風」一般出現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僅影響雙季晚稻中、遲熟品種抽穗揚花,而且會使灌漿結實受阻,造成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產量降低,嚴重時甚至造成絕收。根據南昌1951~2003年氣象資料統計,「寒露風」發生頻率為52.8%,約2年1遇。其中重度「寒露風」發生頻率為28.3%,約4年1遇。因此,「寒露風」對雙季晚稻的影響不可低估。
6、霜凍南昌霜凍最早出現在10月份,最晚結束在次年4月份。年平均霜日數為18.9~29.2天,南昌最少,安義最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55.7~276.2天,安義最短,進賢最長。全年以12月和次年1月霜日最多。初霜使晚秋作物停止生長,終霜則會影響早春作物生長發育甚至發生凍害。
7、冰凍冬季受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影響,往往帶來降雪和冰凍天氣,使油菜、蔬菜和柑桔等果樹遭受凍害。根據氣象資料統計,南昌地區年平均降雪日數8~10天,積雪日數4~5天,最大積雪深度20~40厘米。日最低氣溫在0℃以下的冰凍天氣主要出現在12月至次年2月,最低氣溫一般為0℃~-3℃,-5℃以下低溫僅1~2天,個別年份可達-7℃~-9℃,-10℃以下低溫極為罕見。結合越冬作物凍害指標分析,油菜、柑桔等作物有時會受到凍害影響。如1991年冬季南昌受強冷空氣影響,極端最低在-9℃以下,其中最低達-12.1℃,造成柑桔嚴重受凍,部分桔樹被凍死,對柑桔產量影響很大。從凍害地域分布來看,安義相對較多、較重,新建、南昌、進賢較少、較輕。
8、熱害雨季結束後,受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控制,南昌常出現連續晴熱天氣。當日平均氣溫≥30℃,日最高氣溫≥35℃,並且持續5天以上,便會出現高溫熱害。高溫酷暑不但危害人們生命健康,而且影響作物生長發育,持續高溫導致早稻成熟期提前,造成灌漿不足,千粒重下降,產量降低。根據災害指標和歷年氣象資料統計分析,南昌早稻高溫逼熟發生頻率為22.6%,大約4年1遇,其中達到重度危害的有4年(1971、1978、1988和2003年),發生頻率為7.5%。輕度發生的有21年,頻率為40%。沒有出現高溫熱害只有8年,約佔15%。因此,酷熱期間採取防暑降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9、風災風力達8級(相當風速17.2~20.7米/秒)以上稱大風。大風不僅影響交通安全,也會對人們生產、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災害。南昌地區有冷空氣大風和雷雨大風兩種,年平均大風日數為2.6~12.4天,南昌最多,安義最少。雖然出現機率不高,但危害不可輕視。
10、雹災冰雹屬強對流天氣,雖然發生機率小,持續時間短,但破壞性很大,對人們生命財產和農作物危害嚴重。根據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南昌地區年平均出現冰雹日數只有0.2~0.3天,約3~5年出現1次,多發生在3、4月份。新建縣的石崗、西山一帶發生較多。
11、雷擊南昌地區是雷電多發區,年平均雷暴日數50~60天,全年各月均會發生雷暴,但最多出現時段是3~9月份。據省防雷中心不完全統計,1998~2002年,南昌地區共發生雷擊災害50起,其中1998年最多達15起,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財產損失,有的還造成了人員傷亡。
Ⅳ 南昌的風為什麼特別大
因為南昌市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漏謹自古有「襟三江仔搜明而帶五湖」之稱。南昌先後有豫章(漢)、洪都(隋唐)等稱謂,是歷代縣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來繁榮昌盛。
南昌是一座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南昌境內的安義曾出土過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當時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稱,三苗為炎帝神農氏後裔。三苗時期南昌北至艾溪湖,南至青雲譜,這一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禹貢》屬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南昌地處吳、楚交界,吳楚相爭多在於此。《左傳》記載: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盪伐吳師於豫章。戰國時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鐵、鑄鐵技術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進工藝。
秦屬九江郡,潯陽,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據《漢書》記載,前202年(漢高祖5年)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之後,派大將灌嬰率兵平定江南「吳、豫章、會稽郡」。
灌嬰平定豫章後,立即設官置縣,首立南昌縣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為縣名,穎陰侯念告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次年修築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4千米的黃城寺,城周長十里八十四步,稱為「灌嬰城」,開創南昌建城史。
Ⅵ 為什麼南昌冬天總有大風
南昌是在兩座山的中間的,一個是武夷山,還有一個是湖南那邊的名字我忘了,而那兩座山是西北東南走向的,所以跡帆則冬天的西北風就沒有阻擋的吹進城市裡了呀,姿棚在加上轎絕南昌屬南方,天氣濕冷,風就像能吹進你骨頭里一樣
Ⅶ 對於南昌的妖風,你有什麼看法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南昌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臨近鄱陽湖,使得南昌地區地勢低窪,四周又有山區圍繞,湖口又向北,所以由南向北的冷空氣便直驅而入,因為聚集在湖口,所以風速過快,同時由於受副高壓的暖空氣影響,位勢差大,也提高了風速,由於沒有阻擋,加上呈口袋狀,會導致風速過快,所以可以簡單的來說,就是地理位置確實不好,三面環山,氣流不通,這就是妖風產生的原因。
南昌妖風肆虐,給南昌人民帶來了太多的災難甚至人員傷亡,不僅摧毀了很多的建築設施,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倒下的建築設施也會砸傷路人,同時由於風速過快,天氣寒冷,嚴重影響了居民日常生活。
那麼有什麼解決辦法呢?我估計很難,因為這是地理位置直接導致的,要想不再出現妖風,只有改變地貌,讓三面環山的地方形成缺口,這樣形成的冷空氣氣流就不會聚集在袋口,從而冷空氣就不會在過快過密集的流通,或許南昌的妖風可以有所緩解。
南昌哪來的妖風?分明是妖言,而不是妖風。南昌哪是三面環山?只有西北有山,贛江穿城而過,東面撫河流淌,贛江撫河皆向北注入鄱陽湖,東、南都是平原,河湖如網,史稱魚米之鄉,咋叫贛鄱平原的?所以有大風或陣風,皆是地處贛鄱下游平原,風來無阻。因此說,妖風者,妖言也。
難吃也要吃?你說什麼,再說一遍,我沒聽清。南昌的要飯?啊,你再說一遍,我聽不清啊。南昌什麼?大概這就是在妖風里說話的寫照吧。女生的頭發在臉上胡亂拍,即使穿得再多也會有妖風從袖子領口灌進來,走在路上最想做的就是找個地方避避風。而且南昌的妖風很任性,隨時可能來。
是妖風,還是妖言?哪裡有什麼妖風,那是一種氣流運動的自然現象。夏秋之交,季節之變,冷暖氣流交匯,而晌談凳產生的氣旋而已。如果說有妖風的話,到美國去看,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氣流作用下,龍卷風是比較常見的,所以老美總是在各地刮妖風[捂臉]
冬天在南昌,行李箱立馬由手動擋變成自動擋
不僅行李箱可以變自動擋,人走起路來也不像平時費力,輕飄飄的有風助力,就差飄起來了。
妖風不好還是正氣之風棒
南昌的風確實挺妖的,吹的頭發在臉上胡亂拍,尤其是長頭發的女生,更是被風吹的凌亂,我都懷疑風中凌亂這個詞是不是這么來的。為了防止吹頭發,那就戴頂帽子唄,可是帽子根本帶不住,還不如把帽子裝包里呢,如果碰巧雨天打傘,不好意思,基本上遇到妖風來時,雨傘就是個累贅。
經常有妖風從袖子領口灌進來,穿的再嚴實也是無孔不入,只要走在路上,基本上避無可避,最想做的就是找個屋子避避風。而且南昌的妖風沒有規律可言,隨時可能來。有種讓人摸不著頭的眩暈感。
從南昌的位置來看,南昌處於低窪地區,四面環山,湖口又向北,因此當由北向南的冷空氣,從湖口進入,經過鄱陽湖後加入了大量水汽,因此造成了風冷而又濕的現象。是不是感覺風挺能繞的?其實風說:俺也好累啊!!!
從氣壓理論上分析,一個原因可能是受副高壓的暖空氣影響,形成位勢差,提高了風速。另一個原因是在湖口形成了冷空氣,提高了風速。
以上是個人宴旅拙見,寫這么多挺累的,來個美圖放鬆一下[靈光一閃]
南昌氣溫大起大落,提醒朋友們准備好秋衣秋褲過冬了。
預示著南昌將啟動宛如魔法般的濕冷攻擊,而且還伴隨著刺骨的「妖風」。
作為一個在南昌呆了9年的外地人,對南昌印象最深的除了炒粉和瓦罐湯以外,便是每到冬天躲都沒地方躲得刺骨寒風了。特別是下著雨刮著風,用南昌話來形容就是人都被吹傻了。
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來看,接下來侍耐一周南昌都要開啟刮風模式,降溫又刮風真的是不想出門。
南昌的風為何稱之為「妖風」,是因為它沒有方向感,打把雨傘放風隨時可能被刮翻;
是因為它風大,因為南昌市內多湖水又靠近贛江,明明天氣預報顯示3級的風,它能給你刮出6級的效果,體重輕的夥伴經常會被吹著跑;
是因為它無孔不入,晚上經常能聽到風吹得窗戶呼呼響,出門得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但還是難防冷風直呼的吹。
所以呢,在南昌的小夥伴一定要注意防風防凍了。
Ⅷ 南昌地區的冬天為什麼會妖風肆虐
地理位置看,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南昌旁的鄱陽湖,造就了南昌地區的低窪地貌,四周被山區環繞,湖口又向北,因此當由北向南而下的冷空氣,便從湖口位置長驅而入,加上湖面寬大,又給原本的冷空提供了豐富的水汽補給,造成冬季體感多濕冷。
至於風速過快,一方面是湖口聚攏了冷空氣,提高了風速。另一方面,受西副高壓的暖空氣影響,位勢差過大,也提高了風速。
位勢差,是空氣從高空位置運動至低空位置,這個高位和低位之間的高度差(握彎培距離)和高位運動到低位所用時間,直接影響這團空氣的在高位運動至低位的速度。速度=距離/時間
贛南贛中冬季經常處於鬧陸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范圍內,再加上近海,海洋對於暖空氣的補給力度大,造成冬季暖空氣特別壯,所佔空間也就非常大。而冷空氣南下因地勢地貌影響(翻秦嶺,大巴山,太行山)被強行拉高所在高度,遇上暖空氣後,只能往低空鑽。這個過程是高度差和時間都非常短,因此風度就非常快…加上湖口的聚攏,風速就特別快…
冬季中國大陸刮北風,西伯利亞寒流從蒙古高原往南吹 。
南昌北部是鄱陽湖,相當於一個小海洋,沒有阻擋,水汽充足,所以我導致我大南昌空氣非常的濕冷。
德安北邊面的廬山山脈,都昌那邊的山相當於門,擋住了部分風,北方來的冷空氣進入江西省由於這兩個山會導致風向不定,而且由於沒有阻擋,加上口袋狀,段唯會導致風速增大,這就是妖風的來源吧。
可以看下旁邊湖南長沙的地形,就沒有這個口袋狀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