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地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如何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問題
1.人口增長問題
當今世界存在兩大人口問題,即人口增長過快引起的資源短缺和人口負增長引起的人口老齡化,兩者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需結合人口再生產的類型、成因及地區分布等進行掌握。
(1)人口再生產類型。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再生產類型會沿著原始型→傳統型→過渡型→現代型的方向轉變。人口再生產類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決定,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是從死亡率下降開始的。
特別提醒:在判斷人口再生產類型時要注意過渡型的自然增長率要大於傳統型而小於現代性;人口自然增長率可為正值(人口總量增加),也可為負值(人口總量減少),也可為0(人口總量最大).
(2)人口增長過快及其引發的問題。人口增長過快的實質是人口增長超過了某國家或地區的合理環境容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由此而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人口數量太大,人均資源短缺,生活貧困,就業困難,持續的環境壓力,影響社會穩定等。需採取的對策是: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發展經濟解決貧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促使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口增長過快的現象在發展中國家表現最明顯。
我國人口增長的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的絕對量大,人口總數增加快。
(3)人口增長過慢及其引發的問題。 人口過慢增長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青壯年負擔過重,國防兵員不足,社會保障費用高,在發展中國家表現最明顯。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認為該國家或地區進入人口老齡化。
我國人口老齡化表現出五大特點:老年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地區差異明顯,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2.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素質
(1)環境人口容量。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資源(首要因素)、科技、地區開放程度、文化生活消費水平。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全球環境容量在100億左右或略多一點。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最高應控制在16億左右,合理環境容量為7億人。
(2)人口素質。人口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環境因素:社會經濟環境(社會制度、經濟形勢、文化傳統、科技倫理),自然環境(①原生環境因素——地形、氣溫、濕度、降水、土壤中某些元素過多或過少,自然災害等;②次生環境因素——物理、化學、生物三個方面)。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影響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影響人類活動的環境後果。
3.人口遷移與環境
(1)人口遷移的分類。按地理范圍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農村,農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農村。
(2)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產生人口遷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區的人口和生活資料在數量上的不平衡,地區的生存環境有很大差別,產生遷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主要因素有自然環境因素(氣候、土壤、水和礦產資源等),社會經濟因素(經濟發展、交通和通訊、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等),政治因素(政策、政治變革、戰爭等)。
(3)人口遷移對環境的影響。①遷出地: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系,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緩解人地矛盾。②遷入地:可以改變落後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也可能引發生態環境問題。
(4)中國人口遷移。重在掌握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人口遷移的原因,特點,對遷出地與遷入地的影響,尤其是因遷移引起的民工潮問題「民工潮是我國勞動力遷移的主要形式「。
我國民工潮出現的原因:農村剩餘勞力多,經濟收入低,生態環境壓力大,文化落後,城鄉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體制改革與國家戶籍政策的解放等。
我國民工潮流動趨勢:方向上主要表現為從山區到平原,從農村到城市,從貧困區到發達區,其中四川、江西、安徽、貴州、湖南、河南等中西部區是民工的主要輸出地,而上海、北京、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經濟發達區是民工的主要輸入地。
民工潮對城市的影響: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繁榮,活躍了市場,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但同時也導致城市人口迅猛增長,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環境壓力加大,環境質量下降、交通擁堵、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社會治安問題嚴重等一系列問題。
民工潮對農村的影響:有助於加強農村與外界的經濟聯系,提高農民收入和文化技術水平,有助於改善農村經濟環境,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但同時也使農村勞動力嚴重短缺,耕地拋荒,糧食減產,出現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婦老農業」問題。
特別提醒:「婦老農業」。由於以青壯年男性勞動力為主的大量農民流入城市,使農村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務農人口以老人和婦女為主,該現象稱為「婦老農業」。
「留守兒童」。在外出務工、經商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只能由祖輩照顧,子女缺乏父母監護教育,稱留守兒童。
2. 【初中地理】有些地區人口密度大,原因是什麼求盡快解答
因為是平原,沿海沿湖沿江,適合開發建設,同時氣候好,適宜人類居住,經濟發達城鎮密集
3. 初一地理題 世界人口排名
前10名:
1 中國,13億
2 印度,10億
3 美國,2.75億
4 印度尼西亞,2.12億
5 巴西,1.7億
6 巴基斯坦,1.51億
7 俄羅斯,1.45億
8 孟加拉國,1.28億
9 日本,1.27億
10 奈及利亞,1.23億
世界人口最新數字
中國人廳唯口網 2005-06-20 15:53:28
今年7月11日是第15個世界人口日。二戰後,世界人口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這一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天還在繼續。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對地球的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多年來,許多國家的政府扮改培為控制人口增長作出了艱巨努力。以下是摘自聯合國人口司報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數字。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約為20億,1960年上升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達到60億。目前,世界人口約為64億。如計劃生育措施有效實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將有望被控制在89億左右。 世界人口5大國:中國(13億),印度(10億),美國(2.97億),印度尼西亞(2.23億)和巴西(1.81億)。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長率為1.2%,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年增長率最高,達2.4%。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0.25%和1.46%。
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凈增長7700萬,每秒增加2人到3人。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為:印度(21%),中國(13%),殲轎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印尼和美國(均為4%)。
世界各主要地區的人口排名依次為:亞洲(38.7億),非洲(8.69億),歐洲(7.26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5億),北美(3.29億),大洋州(3300萬)。其中,非洲人口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為2.3%。而歐洲人口在過去10年中一直在減少,每年平均負增長0.02%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pop.gov.cn/rkzh/sjrk/tjzl/t20040713_14297.htm
4. 初一地理下冊第二章知識點
第一節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多火山地震: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二、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加工貿易型)
工業區集中分布區:太平洋沿岸、瀨戶內海沿岸。因為這里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廠靠近碼頭,海陸交通便利;沿岸地區城市人口集中,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
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大和民族
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和現代並存
四、讀圖分析要求:
在圖中填註:日本海、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京濱、名古屋、阪神、瀨戶內海、北九州工業區
第二節 東南亞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在圖准確填注出馬六甲海峽的位置
在圖中填注出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稱
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分布: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溫,降水集中雨季,季節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北部
農業生產: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橡膠(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棕油(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 椰子(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出口國)、 蕉麻(菲律賓是最大的生產國)
東南亞發展水稻生產的有利條件:高溫多雨的氣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豐富、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充足的勞動力。
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中南半島)
四、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人種:大多數為黃種人,東南亞是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其旅遊資源豐富
第三節 印度
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國:
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印度地形特點:三大地形區分三大地形區,西北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絕大部分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
世界文明古國: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之一
二、水旱災害頻繁: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季風與降水:旱澇災害頻繁
月份 風向 對降水的影響
一月 東北風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風 多,雨季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 來得晚,退得早,風力不足
三、自給有餘的農業生產
農作物 分布地區 地形 降水
水稻 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 平原 多
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恆河上游 高原、山地 較少
世界農業大國
四、發展中的工業
傳統工業:鋼鐵工業
工業部門 分布中心 資源條件 總結
鋼鐵工業 加爾各達 煤、鐵、錳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棉紡織業 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 棉花
麻紡織業 加爾各達 黃麻
高新技術產業: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發達
五、填圖
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
第四節 俄羅斯
一、國土遼闊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
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洲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
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
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拿河 東西伯利亞山地
大部分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氣溫自西向東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減少,自東向西減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達,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重工業發達:
聖彼得堡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 烏拉爾工業區;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發展較慢,且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相比之下,亞洲部分比較薄弱,導致輕重工業分布不平衡;工業的特點與其資源條件具有密切關系。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鐵礦等資源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有利於重工業的發展
三、發達的交通
亞歐大陸橋
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網明顯稠密,亞洲部分鐵路網相對單一。建在南部山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氣候原因及距離周邊鄰國較近,更便於發展經濟
客運以鐵路、公路為主;貨運以鐵路、管道,其中管道運輸所佔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四、填圖
在圖中填註:
東西伯利亞山地、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及烏拉爾山脈
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伏爾加河
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莫斯科、聖彼得堡、伏爾加格勒、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一亞歐大陸橋
5. 七年級上冊地理 (1)世界人口增長過多,數量過70億,帶來的問題有
主要有經濟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昌芹,如經濟上就業困難,住房面積小,過度貧困;社游慧會上交通擁堵,社會治安差;環境上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神迅答。
6. 人教版初一地理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七年級下冊):
1、亞歐大陸——世界最大的大陸
2、亞洲——世界第一大洲
3、亞洲——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4、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
5、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的山峰(「地球之巔」)
6、死海的湖面——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400米(含鹽度很高的湖泊)
7、歐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8、奧伊米亞康——北半球的「寒極」
9、長江——亞洲最長、流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
10、湄公河(瀾滄江)——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河流
11、貝加爾湖——世界最深的湖泊,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12、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內陸湖)
13、多瑙河——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14、伏爾加河——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歐洲最長的河流
15、亞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16、歐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
17、非洲——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54個)
18、衣索比亞高原——非洲最高的高原(「非洲屋脊」)
19、乞力馬扎羅山——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
20、剛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21、東非裂谷帶——世界陸地上最長的裂谷帶
22、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
23、非洲——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洲
24、非洲——熱帶草原面積最大的洲
25、非洲——大型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26、非洲——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
27、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
28、加拿大——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9、格陵蘭島——世界第一大島,除南極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
30、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全長近9000千米)
31、南美洲——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
32、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6671千米)
33、亞馬孫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34、南美洲——混血種人數量最多、比重最大的大洲(世界人種大熔爐)
35、巴西——南美洲工農業最發達的國家
36、印度尼西亞——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火山國」)
37、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8、菲律賓——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39、馬來西亞——錫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40、東南亞——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41、印度尼西亞——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42、印度——世界上擁有牛最多的國家
43、霍爾木茲海峽——世界上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西方的生命線」)
44、伊拉克——椰棗產量居世界首位
45、麥加大清真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真寺
46、西亞——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
47、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大洲,經濟發展水平居世界首位
48、挪威——人均水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
49、歐洲西部——國際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
50、梵蒂岡——世界天主教中心
51、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最寒冷的大洋
52、南極洲——緯度最高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53、關東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
54、本州——日本最大的島嶼
55、富士山——日本最高峰(3776米)
56、信濃川——日本最長的河流
57、青函海底隧道——世界最長的隧道(聯結日本本州青森與北海道函館,全長53.85千米)
58、開羅(埃及首都)——非洲最大的城市
59、胡夫金字塔——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
60、埃及長絨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61、俄羅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1707萬平方千米),也是惟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62、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
63、法國——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
64、法國——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
65、法國——發電量中核電比重高達70﹪以上,居世界首位
66、法國——世界上接待外國遊客人數最多的國家
67、美國——工農業總產值居世界首位
68、美國——世界上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
69、美國——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
70、美國——世界上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71、紐約—— 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
72、洛杉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
73、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以斯坦福大學為依託的「矽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
74、黃石國家公園——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間歇泉、溫泉和熱水池最集中的地方
75、科羅拉多大峽谷——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峽谷(全長350千米)
76、巴西——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77、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78、巴西——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
79、巴西——蔗糖、香蕉、劍麻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80、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
81、里約熱內盧——巴西最大海港,第二大城市
82、澳大利亞——大洋洲最大的國家,世界上惟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
83、悉尼——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
84、澳大利亞——平均海拔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
85、艾爾斯巨石——世界上最大的獨塊岩體
86、澳大利亞——世界上綿羊最多的國家(「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7. 世界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哪(初一地理上冊)
有兩類地區人口的密度最大,一類是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如沿海區、平原區、氣候溫暖濕潤區等(這些地區也常常是人類歷史上的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區,如世界上的幾個重要的古文明發展區);另一類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綜合以上論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幾個地區是:東敬族亞、南亞、東南亞等屬於上述第一種類型;歐洲西部、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區屬於上述第二種類型。
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主要是當前世界上自然條件最惡劣亮卜弊的地區,即最熱、最冷、最干、最濕、海弊燃拔最高的地區,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極地附近、南美亞馬遜、北美加拿大地區等,包括我國的青藏高原。
8. 高中地理 為什麼③時期人口數量達到最大值
人口自然增長率大於0,說明出生人口多於同期死亡人口,人口總數增多;人口自然增長率小於0,說明出生人口少於同期死亡人口,人口總數減少。③處人口出生率等於死亡率,是人口總數由增多到減少的轉折點,因此此時人口總數最多。
9. 初一地理: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兩個洲
C答案。決定人口密度大小的是人口數量和地域面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亞洲,且地球上人口超過一億的十個國家裡,亞洲就佔有六個,光是中國就快佔到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了,當之無愧亞虛帶洲入選;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大地區里就有北緯60度以南的歐洲地區,並且歐洲的面積大約是1000萬平方公里殲譽雹,比中國大不氏帆了多少,地域面積狹小,人口稠密,故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