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雷彗星
哈雷
哈雷1656年出生在倫敦附近的哈格斯頓。1673年進入牛津大學女王學院學習數學。1676年,20歲的哈雷毅然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學位證書,隻身搭乘東印度公司的航船,在海上顛簸了三個月,到達南大西洋的聖赫勒納島,建立起人類第一個南天觀測站,進行了一年多的天文觀測,測編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被人們譽為「南天第谷」。哈雷推動牛頓寫出了經典力學的奠基之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慷慨解囊支付這部巨著的出版費用。僅此兩項就足以使哈雷名彪青史。但哈雷哈雷彗星
對人類的貢獻遠不止這些。他還發現了月球運動的長期加速現象,擾御證明恆星不是恆定不動的。以後,又選擇了彗星這一前人涉及不多的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開創了認識彗星和研究彗星的新領域。
古代西方認識
第谷提出彗星是天體,但對於它是什麼樣的天體並不清楚。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彗星是在恆星之間的漂泊不定的「怪物」,無法預測它的行蹤。
哈雷與彗星
哈雷對彗星似乎情有獨鍾。1680年,哈雷在法國旅遊時看到了有史以來最亮的一顆大彗星。兩年後,也就是1682年,又看到了另一顆大彗星。這兩顆大彗星在他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現了一顆用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它的後面拖著一條清晰可見、彎彎的尾巴。這顆彗星的出現引起了幾乎所有天文學家們的關注。當時,年僅26歲的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對這顆彗星尤為感興趣。他仔細觀測、記錄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變化。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他驚訝地發現,這顆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臨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識的老朋友。
哈雷的彗星記錄
1695年,已是皇家學會書記官的哈雷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從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記錄中挑選了24顆彗星,用一年時間計算了它們的軌道。發現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現的這三顆彗星軌道看起來如出一轍,雖然經過近日點的時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釋為是由於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攝動所造成的。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迅速地閃過:這三顆彗星可能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回歸。但哈雷沒有立即下此結論,而是不厭其煩地向前搜索,發現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歷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記錄。英國天文學家哈雷
在哈雷生活的那個時代,還沒有人意識到彗星會定期回到太陽附近。自從哈雷產生了這個大膽的念頭後,便懷著極大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彗星的觀測和研究中去了。在通過大量的觀測、研究和計算後他大膽地預言,1682年出現的那顆彗星,將於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歸。哈雷作出這個預言時已近50歲了,而他的預言是否正確,還需等待50年的時間。他意識到自己無法親眼看見這顆彗星的再次回歸,於是,他以種幽默而又帶點遺憾的口吻說:如果彗星根據我的預言確實在1758年回來了,公平的後人大概不會拒絕承認這是由一位英國人首先發現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後,1758年底,這顆第一個被預報回歸的彗星被一位業余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它准時地回到了太陽附近。哈雷在18世紀初的預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終於得到了證實。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其實在歷史上從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歸我國都有所記載,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紂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約76年都會按時回歸。在哈雷彗星回歸時,可以對它進行大量的觀測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歸是1986年,中國和各國一樣對它進行了大量的觀測,發現了斷尾現象。它的再次回歸要等到2062年左右。
天文學論說
拆廳哈雷在1705年發表了《彗星天文學論說》,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極大恐慌的大彗星將於1758年再次出現於天空(後來他估計到木星可能影響到它的運動時,把回歸的日期推遲到1759年)。當時哈雷已年過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無緣再見到這顆大彗星了。於是他在書中寫道:「如果彗星最終根據我們的預言,大約在1758年再現的時候,公正的後代將不會忘記這首先是由一個英國人發現的……」 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說胡話,一些人對哈雷的預言將信將疑,但相信哈雷預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國數學家克雷荷在彗星回歸前做了精確的預報:由於木星和旅李隱土星的影響,彗星將在1759年4月13日前後一個月過近日點。
彗星回歸證實
1758年初,法國天文台的梅西葉就動手觀測了,指望自己能成為第一個證實彗星回歸的人。1759年1月1986年3月6日宇宙飛船發回哈雷慧星照片
21日,他終於找到了這顆彗星。遺憾的是首次觀測到彗星回歸的光榮並不屬於他。原來1758年聖誕之夜德國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農民天文愛好者已捷足先登,發現了回歸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過近日點,正是克雷荷預告的一個月前。此時,哈雷已長眠地下十幾年了。科學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們對科學的貢獻卻永世長存。正像哈雷當年所希望的那樣,大家沒有忘記哈雷,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對哈雷彗星的觀測和研究不僅證實了周期彗星的存在,也大大促進了彗星天文學的發展。此外,哈雷彗星還像巡迴大使一樣周期性地檢閱太陽系各大行星並經歷各種各樣的環境,帶回豐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歸都引起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 哈雷彗星每76年回歸一次,絕大部分時間深居在太陽系的邊陲地區,即使用現代最大的望遠鏡也難以搜尋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們只有在它回歸時有三四個月的時間能夠見到它。一般來說,人的壽命只有70歲左右,因此一個人很少能兩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壽星」才有這種機會,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咿呀學語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蹣跚的晚年了。 這里需要向讀者說明的是梅西葉雖沒有成為第一個證實彗星回歸的人,但他並不灰心,而是開始有系統地尋找彗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凌晨和黃昏後進行觀測,一生中共發現了21顆彗星,而經他觀測過的彗星達到46顆。一次,法國國王路易十五開玩笑地說他是「彗星的偵探」,這雖然是一句戲言,但卻是對梅西葉一生尋彗工作的最高褒獎。
中國古代記載
中國人對哈雷彗星的記載,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時代。「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時有彗星,柄在東方,可以掃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訓》)據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更為確切的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春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這是世界第一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從公元前240年(戰國秦始皇七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歸,中國均有記錄。 對哈雷彗星的記錄有時是很詳細的。其中最詳細的記錄,是公元前12年(漢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於東井,踐五諸侯,出何戍北率行軒轅、太微,後日六度有餘,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犯次妃,長秋,斗,填,蜂炎冉貫紫宮中。大火當後,達天河,除於妃後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後西去;五十六日與蒼龍俱伏。」(《漢書·五行志》)中國古代彗星記錄較精確可靠。
中國彗星史料價值
20世紀初,英國人克羅密林和科威耳曾經利用中國古代哈雷彗星記錄,跟計算所得的每次過近日點時間和周期相比較;最古記錄上推到公元前240年。對照結果都比較符合,足證古代記錄的可靠。五十年代法國人巴耳代在完成研究1428顆彗星的《彗星軌道總集》之後斷定說:「彗星記載最好的(除極少數例外),當推中國的記載。」1955年蘇聯什克洛夫斯基贊揚:「在中國近2000年的史志記載中,毫無遺漏地記載哈雷彗星的出現」。 由於中國彗星史料豐富、連續和較精確可靠,所以在近現代的天體探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出巨大的現代科學價值。1850年欣德(J.R.Hind)曾根據中國彗星史料進行計算,發現哈雷彗星的軌道面和黃道面的交角在逐漸變化,從而對研究彗星的起源和演化作出幫助。1972年美國勃勒德(Brady)應用中國彗星記錄,探索1682年來的彗星運動,來探索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歸,從而提出太陽系中存在著未知的第十大行星的假設。1971年在愛爾蘭的華人江濤重新審查了有關記錄,雖否定存在第十大行星的假設,但證實非引力效應的存在。1978年張鈺哲應用中國這些彗星記錄進行研究,得出可能的確存在的這個冥外行星,或在離太陽50天文單位處有一環狀的總質量略等於地球的彗星雲。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中國古代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確有其重要的科學價值,它為解決現今天文學的有關問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遺憾的是,我國古人未能確定某次出現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現過的那一個。
編輯本段彗星特點
周期彗星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圍繞太陽沿著很扁長的軌道運行。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轉周期一般在3年至幾世紀之間。周期只有幾年的彗星多數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難看到。不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陽系的過客,一旦離去就不見蹤影。大多數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東運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從東向西運行的。
周期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轉周期為75年或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轉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最近的近日點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年。
公轉軌道
哈雷彗星軌道圖
哈雷彗星的公轉軌道是逆向的,與黃道面呈18度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樣,偏心率較大。
彗核
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約為16x8x7.5 千米。與先前預計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僅為0.03,使它比煤還暗,成為太陽系中最暗物體之一。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個又丑又臟的傢伙。其模樣長得與其說像一個帶殼的花生,不如比作一個烤糊了的土豆更為貼切。表皮裂紋累累,皺皺疤疤,其臟、黑程度令人難以想像。它最長處 16公里,最寬處和最厚處各約8.2公里和7.5公里,質量約為3000億噸,體積約500立方公里。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約0.1克/立方厘米,說明它多孔,可能是因為在冰升華後,大部份塵埃都留了下來所致。哈雷彗星的表面比煤灰還黑的,這讓它大量的吸收太陽的輻射而使溫度為30~100℃。彗核表面至少有5~7個地方在不斷向外拋射塵埃和氣體。
彗尾
慧核漸漸靠近太陽了,表面開始受熱而汽化,於是冬眠的彗星進入生命的活躍期。反射陽光和自身受激發光使它披上了輝煌燦爛的外衣。中間那團明朗而密集的凝聚物是彗核,朦朧而蓬鬆的氣體包層是彗發,邊緣還有一圈暗淡而稀薄的氫雲,它們共同組成了怒發沖冠的彗頭。光焰噴薄的太陽,照耀著轄區的每一寸空間,同時拋射出源源不斷的亞原子流,形成吹向四面八方的太陽風。彗星上弱不禁風的塵埃和揮發物質便在太陽風的吹拂和光的壓力下,拖出一條明亮的大尾巴來。難怪離太陽越近,尾巴越長,不管走到何處,尾巴總是指向背著太陽的一面。當它辭別自己的主宰再次遠行時,尾巴已經成了照耀路程的一盞車燈了。哈雷彗星的核心
哈雷彗星上次回歸的1910年,許多地方曾舉行了世界末日集會,人們懷著不可遏止的恐怖,等待地球和哈雷彗星相遭遇。直到5月19日地球安然無恙地穿過彗尾,這種杞人之憂才告結束。原來彗尾是比實驗室里製造的真空更為空虛的稀薄氣體,科學家把彗星比做「空口袋」,「看得見的烏有」。
質量損失
哈雷彗星橫跨太陽系的跋涉並不是悠哉游哉的閑庭信步,來到太陽身邊一次,它便要被剝掉一層皮。這種有去無回的物質損耗將導致哈雷彗星在遙遠的將來走向消亡。 哈雷彗星在茫茫宇宙的旅行中,不斷向外拋射著塵埃和氣體。從上次回歸以來,哈雷彗星總共已損失1.5億噸物質,彗核直徑縮小了4~5米,照此下去,它還能繞太陽2~3千圈,壽命也許到不了100萬年了。 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每次大約會損失6公尺厚的冰、塵埃和岩石。哈雷彗星的彗尾就是由這些碎片所組成的,而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產生了五月五日最大的寶瓶座η流星雨和十月二十一日最大的獵戶座流星雨。
發光
彗星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早在我國晉代,我國天文學家就認識到這一點。《晉書·天文志》中記載,「彗本無光,反日而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的。一般彗星的發光都是很暗的,它們的出現只有天文學家用天文儀器才可觀測到。只有極少數彗星,被太陽照得很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才被我們所看見。
相關爭議
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第一顆經推算預言必將重新出現而得到證實的著名大彗星。當它在1682年出現後,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注意到它的軌道與1607年和1531年出現的彗星軌道相似,認為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出現,並預言它將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現。雖然哈雷死於1742年,沒能看到它的重新出現,但在1759年它果然又回來,這是天文學史上一個驚人成就。這顆彗星因而命名為哈雷彗星。它的公轉周期為76年,近日距為8,800萬公里(0.59天文單位),遠日距為53億公里(35.31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967。中國史書上對哈雷彗星的出現有詳細記載。論記錄時間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說: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論所記內容之早,則首推西漢的《淮南子》。《淮南子·兵略訓》說:「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據中國天文學家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從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現,中國都有記載,其次數之多和記錄之詳,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質量估計小於10萬億噸。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則彗核半徑應小於15公里。估計它每公轉一圈,質量減少約20億噸,這只是其總質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還會存在很久。
編輯本段彗星成分
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備分子的自由基,是哈雷彗星彗尾的主要成分。 彗核的成分以水冰為主,佔70%,其他成分是 一氧化碳(10~15%)、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氫氰酸等。整個彗核的密度是水冰的10~40%,所以,它只是個很鬆散的大雪堆而已。在彗核深層是原始物質和較易揮發的冰塊,周圍是含有硅酸鹽和碳氫化合物的水冰包層,最外層則是呈蜂窩狀的難熔的碳質層。 對哈雷慧星的紫外線和射電觀測已提供了首次直接證據,證明其慧核主要是由普通水冰構成。天文學家已探測到氫氧根,它是慧星受到太陽紫外輻射輻照時水的分解產物。當哈雷慧星靠近太陽時,太陽的熱量足以使其冰凍物蒸發而形成巨大的氣體頭部,即慧發。最近用拉帕耳馬的牛頓望遠鏡進行的光譜觀測表明在慧發中有CN、C_2和C_3基的證據,它的總延伸廣度為10弧分(月亮表觀尺寸的1/3)。 在幽冷深邃的空間,它們和塵埃砂礫一起,凍結成硬梆梆的團塊。科學家形象地把彗星稱為「臟雪球」。
❷ 高一地理結構圖
高一地理必修一圖解析
圖1.1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這是一幅說明宇宙由物質組成的示意圖,由四幅小圖組成。由上而下依次是蟹狀星雲、土星、獅子座流星雨和哈彗星。圖片形象直觀,增加了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真實感和可信度。
閱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示意圖,應注意其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並依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分層次地向學生一一揭示,如什麼是宇宙、天體、行星、流星體、星雲和彗星等等,讓「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示意圖由單一認識組成宇宙的幾種物質而變得豐滿、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
閱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示意圖步驟如下:
①說明讀圖目的
讀圖的目的是認識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圖中所示內容是組成宇宙的一部分物質,這部分物質通稱天體。圖中僅表示了各天體的形狀,沒有涉及它們在空間的高度和相互位置,是各自獨立的天體形狀示意圖。
②解釋圖中涉及到的有關概念
宇宙:我國古代學者稱「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意思是宇指無限的空間,宙指無限的時間,宇宙就是在空間上無邊無際,時間上無始無終,按客觀規律不斷運動著的物質世界,也就是天地萬物的總稱。宇宙是多樣而又統一的,多樣性是指宇宙間物質表現形態的多樣性,如各種天體形態的多樣性;統一性則表現為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組成宇宙的各種物質都有它發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的過程,是有限的;而作為總體的宇宙,在空間和時間上,在物質運動形態轉化上則上無限的。所以,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運動的。
天體:宇宙間各種星辰的總稱。分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兩類。恆星、行星、衛星、流星體、彗星和星雲等為自然天體。人造衛星為人造天體。
蟹狀星雲:是銀河系內一個著名的氣體星雲,有相當強的射電源、紅外源、X射線源和γ射線源。它位於金牛座ξ星(我國稱「天關」星)的西北1°處。獵戶座、人馬座、天琴座和狐狸座是天空中幾個較亮的星雲,其中獵戶座的彌漫星雲肉眼可以看見。
土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陽由近及遠的排列順序,它為第六顆星,有23個天然衛星。它的大氣層很厚,主要是甲烷和少量的氨,表面的雲霧帶比木星更為規則,但沒有木星那麼顯著。在它的赤道平面上圍繞著一個平而寬的美麗光環,光環由無數的質點組成,這些質點都圍繞土星旋轉,光環的直徑有27萬多千米,寬約9.4萬千米,厚度很薄,不足20千米。光環並不完整,它被若干暗縫所分開,成為好幾個環。土星的第六顆衛星,體積比水星還大,表面也有大氣層,這在太陽系九大行星的眾多衛星中,是僅有的。我國古代稱土星為「填星」、「鎮星」。
流星體:行星際空間內,小而暗的塵粒和固體物質。當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發生劇烈磨擦而發光,產生短暫而明亮的光跡,稱之為流星。流星分偶發流星和流星群兩類。偶發流星是單個的、零星的、彼此無關的,出現時間和方向沒有規律,一般下半夜流星多於上半夜,而且亮一些。流星群是指集會在同一軌道上圍繞太陽旋轉的流星特點群,它們可能是彗星瓦解後的破碎物,在軌道上分布不均勻。當地球與這些流星群的密集部分相遇時,流星從天空的某一點向四周放射而出,好像下雨一般,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流星雨」。英仙座、獅子座與其他星座相比,「流星雨」較多,是著名的流星群星座。流星是發生在離地面80千米~120千米大氣中的一種現象。流星現象既同流星本身有關,也同大氣層的情況有關,通過對流星的觀測,可以了解大氣層的物理狀況。
哈雷彗星:彗星是在扁長軌道上絨太陽運行、質量較小的雲霧狀小天體。為紀念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首次利用萬有引力定律推算一顆彗星的軌道,並預言它將以76年為周期繞太陽運轉,面命名這顆彗星為哈雷彗星。彗星由彗頭和彗尾構成,如圖。彗頭包括彗核、彗發和彗雲,彗核由比較密集的固體塊和質點組成,其周圍的雲霧狀光輝叫彗發,氫原子雲分布在彗頭的外圍。彗尾的物質,受太陽風的輻射壓力,朝著背向太陽的方向延伸,形狀像掃帚,因此,彗星俗稱掃帚星,我國古代稱它為「妖星」。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拋物線和雙曲線三種。軌道是拋物線和雙曲線的彗星是非周期彗星,它們繞太陽轉一個彎就一去不復返了,只能看到一次。而軌道是橢圓的彗星,總是周期性地繞太陽運轉,稱為周期彗星,可以多次看到,如哈雷彗星。絕大多數彗星繞太陽運轉的方向和行星相同,為順行。但也有例外的,如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轉的方向和行星不同,是逆行,被稱為逆行彗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哈雷彗星和記錄資料最豐富的國家,公元前613年第一次記錄哈雷彗星,而歐洲在公元前11年才有了觀測哈雷彗星的記錄。
■圖1.2 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這幅圖不僅說明了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還進一步揭示了各物質之間的從屬關系,這種從屬關系的存在,又決定於物質是運動的,運動著的物質,相互吸引,分別組成各自的集團,小集團隸屬於大集團,大集團隸屬於更大的集團,由許許多多更大的集團組成了廣闊的宇宙。
圖中用箭頭表示了宇宙中不同級別天體系統的隸屬關系。圖中下方是由地球和它的天然衛星——月球所構成的天體系統,地球是它的中心天體。由於地球質量同月球質量相差懸殊,達81:1之比,依據萬有引力定律,在兩物體之間,由於物質具有質量而產生相互的吸引力,質量大的物體對質量小的物體吸引力大,月球以及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行,就是這個道理。由於地球和月球質量相差懸殊,地月系的質量中心距地球中心只有4728千米,即位於地面下約1650千米處。通常說的月球繞地球公轉,實際上是地球和月球相當於它們的共同質心的公轉。
圖中地月系圖的箭頭直指太陽系,停留在地球處於的位置及兩者隸屬關系。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天體的天體系統,萬有引力把該系統的所有天體聯結起來。太陽系大體上是一個球體,其半徑在100 000天文單位距離以上(一個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1.4960×108千米)。太陽是這個系統的主體,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系包括太陽和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958顆正式編號的小行星、48個衛星、許多彗星和流星體等。地球化學的年代測定表明,地球和整個太陽系是在47億年以前從銀河系某個部分分離出來的。
圖中太陽系的箭頭直指銀河系,停留在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位置上,明確地告訴我們,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以及兩者的隸屬關系。銀河系是地球和太陽所在的天體系統,這個天體系統在天球上的投影就是我們在夜晚看到的銀河。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由兩個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銀河系包括2000多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雲、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其中5%~10%為氣體和塵埃。大多數恆星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范圍內,空間范圍的形狀好似鐵餅;還有一部分恆星稀疏地分布在一個圓球狀的空間范圍內,這個空間范圍叫做「銀暈」。銀河系的 中心厚約1.2萬光年,在人馬座方向。太陽離該中心約3.3萬光年。整個銀河系在轉動著,其各部分的旋轉速度和周期,因距銀河系中心遠近的不同而不同。太陽處的轉動速度為250千米/秒。太陽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周約需2.5億年。
圖中銀河系圖箭頭直指總星系,停留在銀河系處於總星系位置上,明確地告訴我們,銀河系在宇宙的位置和銀河系與總星系的從屬關系。由幾十億至幾千億顆恆星以及星際氣體、塵埃等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叫星系,銀河系就是一個普通的星系。銀河系以外的星系叫河外星系。目前,能觀測的河外星系約10億個,按照它們的形態可以分為橢圓星系、透鏡星系、旋渦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五大星系,肉眼可以看到的有仙女座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巨型旋渦星系,在我國南沙群島上空可看到大小麥哲倫星系,它們是兩片雲霧狀的天體。天文學上把銀河系和現階段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合起來叫總星系。總星系就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
■圖1.3 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這是一幅太陽系特寫圖,是地理書籍中最常見和使用頻率較高的圖像;是地理學科各種考試中出現較多、給分較高的圖像;也是高一年級地理教學的重點圖像,表述了地球的宇宙環境;更是本節教材的重點圖像,與圖1.1、1.2一起,由遠及近地表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准確位置,完成了知識教育的層次要求。在三幅圖像中,該圖為重點知識的著落處,承上起下作用十分重要。
閱讀這幅圖時要緊扣書中的文字敘述和表1.1數據說明,其層次如下:①「日心說」的正確性。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提出了「日心說」,他認為太陽處於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繞太陽轉動。後來,古希臘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地理學家和地圖學家托勒密,在他的主要著作「大綜合論」中提出了地心體系,他主張地球居中央位置,日、月、行星和恆星都繞地球運行,即「地心說」。這一理論為基督教神學所利用,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才推翻了「地心說」。給神權以沉重打擊,引起了宇宙觀的革命。哥白尼是波蘭天文學家,他最大的成就是以科學「日心說」否定了「地心說」,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上頁圖形象地反映了哥白尼「日心說」的宇宙體系。哥白尼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其它行星和恆星以「完美的」圓形軌道繞日運行。實際上,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在開普勒總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以後,日心說才建立在更加穩固的科學基礎上。②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首先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地球,說出地球的左鄰右舍,確定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其次查閱表1.1將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點等一一與其它行星比較,得出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的結論,突出其普通性。③地球是太陽系中一個特殊的行星。首先引導學生分析圖中各行星公轉軌道的形狀,得出它們公轉軌道同圓相當接近(近圓性)。其次閱讀九大行星公轉方向的箭頭,得出它們繞日公轉方向同向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講出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共面性。由於九大行星繞日公轉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圓性的特徵,使地球處於一種比較安全 的宇宙環境之中。最後從日地距離、地球體積和質量、地球內部變化等幾個方面說明地球具有生命的原因。突出其特殊性。
■圖1.4 太陽輻射和太陽常數
這幅圖從太陽輻射、太陽常數和日地距離等幾個概念入手,說明太陽輻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閱讀「太陽輻射和太陽常數」圖的步驟如下:
①說明圖幅的結構。
②解釋圖中的有關概念。
太陽:太陽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體,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的視星等為- 26.78等(根據地球上收到恆星光的多少劃分的星等叫做「視星等」,亮度隨星等數字的增加而降低,零等星較一等星亮,負等星較零等星亮),比月球亮50萬倍(月亮視星等為- 12.8等)。太陽的直徑為139萬千米,為地球的109倍,是月球的400倍。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平均密度是1.4克/厘米3太陽的重量是月球重量的270倍,太陽與月球相比,就像大象和螞蟻相比。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這個距離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400倍。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體球,從表面向中心,溫度越來越高,中心區約有1600萬℃,3000億個大氣壓。在高溫高壓的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區,它的成分是氫與氦,在氫轉化為氦時,可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這就是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反應中所釋放的能量,又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太陽輻射。50億年前,自太陽形成之日起,它就不間斷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估計這種狀態還能持續50億年。肉眼看到的太陽表層為「光球」,「光球」外圍為「色球」,最外層為「日冕」,這幾層組成了太陽的大氣。太陽也有自轉和公轉運動,自轉周期在日赤道帶約為25天,在兩機區約為35天;公轉周期(環繞銀心運行的周期)約為2.5億年(假定軌道偏心率為零)。
圖中的太陽常數是表示太陽輻射能量的一個物理量。該物理量的含義是,當太陽輻射到達地球大氣上界距太陽一個天文單位處(日地距離),在沒有大氣削弱的情況下,垂直於太陽光線的每1平方厘米面積上,1分鍾內所獲得的輻射能量,常用單位為卡/厘米2·分或焦耳/厘米2·分。太陽常數也不是一個絕對的常數,它會因日地距離的變化可出現±3.5%的變化,或太陽物理狀況的日際變化和太陽的周期活動也導致±1.5%的變化。當太陽輻射穿過地球大氣層時,因吸收、散射和反射等削弱作用的影響,到達地球表面的直接太陽輻射則大大地減弱了,對於地球上大多數地區來說,不會超過1.5卡/厘米2·分。到達地球上的太陽輻射能量只相當於太陽輻射能的1/22億。地球在一年中從太陽獲得的能量,相當於人類現有各種能源在同期內所提供的能量的上萬倍。地球上的一些天然能源可能有枯竭的那一天,而太陽能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地球也從月球等其它天體獲取能量,但數量是微不足道的,如地球從月球和其它天體獲得的能量,僅為太陽輻射能的億分之一;來自宇宙空間的輻射能也僅為太陽輻射的20億分之一;從地球內部傳到地面的能量,也只有太陽輻射能的萬分之一。所以,太陽輻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引起大氣中各種現象和演變過程的最根本的動力,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極重要的因素,太陽輻射是太陽對地球最重要的影響,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
■圖1.5 中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
太陽能利用具有巨大潛力。為便於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根據以下指標對我國太陽能資源利用進行分區:首先是太陽年輻射總量,其次是月均溫≥10℃期間日照時≥6小時的天數。按此標准,將我國劃分為太陽能資源豐富區、較豐富區、可利用區和貧乏區(見圖)。
①資源豐富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在1700千瓦時每平方米以上,月均溫≥10℃期間日照時數≥6小時天數在300天以上。主要分布在南疆、隴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內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為高值中心。
②資源較豐富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在1500~1700千瓦時每平方米,月均溫≥10℃期間日照時數≥6小時的天數在200天~300天。主要分布在北疆、內蒙古高原東部、華北平原大部、黃土高原大部、甘肅南、川西及川南滇北的一部分。
③資源可利用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在1200~1500千瓦時每平方米,月均溫≥10℃期間日照時數≥6小時的天數在125天~200天。主要分布在東北大部、東南部丘陵地區、漢水流域、廣西大部、川西黔西一部分、雲南東南、湖南東部。
④資源貧乏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在1200千瓦時每平方米以下,月均溫≥10℃期間日照時數≥6小時的天數在125天以下。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貴州大部分地區,以成都平原最少。
讀圖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完成:A、找出我國太陽能的四個分布地區。B分析太陽能豐富區資源豐富的原因(地勢高,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厚度小,晴天多,降水少,被大氣削弱的太陽輻射少)。C、找出家鄉在哪一分布區,分析家鄉利用太陽能的前景。
■1.6 太陽大氣結構
在廣漠無垠的宇宙中,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恆星,但是對地球來說,它又不同於一般的恆星,它的光和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源泉。地球上許多自然現象,都同太陽息息相關。由於日地距離的鄰近,太陽是地球上唯一能看到其表面細節的恆星。太陽的外部,即太陽大氣,由里向外可分為三層:光球、色球和日冕。光球層是太陽大氣的最里層,平時用肉眼可觀察到的光亮奪目的圓面就是光球層,到達地球的太陽光來自這一層,厚度約500千米,溫度約6000K。色球層是太陽大氣的中層,位於光球層之上,為太陽圓面上玫瑰色的圓,只有在日全時肉眼可見,厚度約2000千米,溫度從底部的5000℃到頂部約幾萬度。日冕層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位於色球層之上,其所含質點密度極為稀薄,是太陽大氣和行星際空間的過渡地帶,僅在日全食時肉眼可見,厚度約達幾個太陽直徑,溫度約100萬到200萬℃。
■圖1.7 太陽黑子、圖1.8 一次大耀斑的變化過程、圖1.9 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
這三幅圖說明了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閱讀步驟如下:
①講解圖中的有關知識。
②歸納三幅圖,得出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中一切活動的總稱,表現在太陽黑子、光斑、耀斑、譜斑、日珥、射電等的變化。太陽活動有強有弱、有周期性變化。地球上天氣與氣候的反常變化與太陽活動的強弱及周期性變化有關系,地球上的極光、磁層及電離層擾動也與太陽活動有關。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上經常出現的陰暗斑點,太陽黑子的多少反映著太陽活動的強弱,它是太陽活動的基本標志。由於明亮光球的反襯,太陽黑子看起來是黑暗的,其實仍在發光,一 個大的黑子能發出像滿月那麼明亮的光。黑子有大有小,小的黑子直徑約有1000千米,大黑子的直徑可達20萬千米。黑子的形狀像一個淺碟,中間凹陷約500千米。發育完全的黑子分本影和半影,如圖1.7所示。黑子在日面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規律,如任何時候觀察黑子,總是東半邊比西半邊的多,又如黑子基本分布日面緯度±8度~±40度的范圍內。太陽黑子大都成群出現,每個黑子群由幾個至幾十個黑子組成,最多可達100多個。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為11年。當大的黑子群出現時,會在地球上產生磁暴、極光和電離層擾動。
耀斑是指太陽色球層的一個地區突然變亮的現象。耀斑大多出現在太陽黑子附近的上空,壽命有幾分鍾至幾個小時,如圖1.8「一次耀斑的變化過程」也只有約2小時。太陽黑子多時,耀斑出現的機會也多。耀斑出現時拋射出大量的高能電子和質子,發射出很強的紫外線和X射線並有一系列射電現象,紫外線和X射線到達地球大氣高層,使電離層的正常狀態受到破壞,影響短波無線電通訊。粒子輻射到達地球,會引起地磁擾動、極光等現象。耀斑產生的高能粒子和短波輻射對載人宇宙飛船有很大危害。因此,世界各國天文台經常發布耀斑預報,耀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了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電離層和磁場、極光等的影響後,要指導學生閱讀圖1.9,即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太陽活動對氣候也有影響。
圖1.9中三幅小圖表示的測站地點均在北半球,由中緯度到高緯度。圖中左側的縱坐標為年平均降水量,右側縱坐標為黑子相對數,底邊的橫坐標為被觀察點的時間跨度,共計80年。圖中紅色曲線為黑子在80年間的變化曲線,藍色為同時期年平均降水量的變化曲線。
圖中兩重色彩曲線的相關性可以這樣描述:①在中緯地區的36測站中,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的30年間,每當太陽黑子數相對多的年份,也就是太陽活動增強的年份,地球上的年降水量處於最低值,即比往常少3~4成,天氣少雨,氣候乾旱,太陽黑子數與年降水量多少成反比例關系。從1910年開始,太陽黑子數相對多的年份,該測點的年降水量也多,兩者之間成正比例關系。②圖中22測站的兩條曲線的相關性表現為太陽黑子數相對多的年份,則該測點的降水量反而增加,氣候較為濕潤。兩條曲線的相關性成反比狀態。③圖中高緯度地區的12測站,從有觀察資料開始,兩條色彩曲線的谷與峰的變化基本吻合,即太陽黑子數相對多的年份,測點的降水量也相應增加;太陽黑子數相對少的年份,測點的降水量也少。兩條曲線的相關性成正比例狀態。④從三幅圖的分析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太陽黑子數變化的周期與年平均降水量多少的變化周期基本吻合,大約為11年。這說明了太陽黑子數的變化與年平均降水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即太陽活動確實影響地球上的天氣和氣候。為什麼會在不同緯度有不同的相關性,還需要科學家進一步論證。作為學生只要定性的知道這些相關性就可以了。
■圖1.10 月相成因示意圖、圖1.11 月相的變化
這兩幅圖說明日、月、地三者之間的關系及月相變化的規律。在引導學生讀圖時其步驟如下:①說明圖幅結構;②講解有關知識;③指導學生實地觀察月相。圖1.10表示太陽光從右邊射來的,內圈表示月亮在公轉軌道上的8個不同的位置(它總是一面是亮的,另一面是暗的,從宇宙空間看月球,並無圓缺盈虧變化)。外圈表示在各個位置上從地球上看的圓缺盈虧的月相變化。
圖1.10中月球從A經B、C、D,又回到A,完成了圍繞地球一周的公轉運動,隨著月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的不同,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系也相應發生變化,圖上平均每隔約3.7日出現一種月相。在農歷一個月內,共出現了8種月相。當月球處於A點時,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它的暗面正對著地球,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這就是農歷初一的時候,亦稱朔。當月球處於B點時,月球位於太陽東90°、地球的一側,這時它的暗面與亮面各有一半對著地球,我們看到亮面朝西的半個月亮,這就是上弦月,一般出現在農歷的初七或初八。當月球處於C點時,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月球位於太陽的對面,這時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全部對著地球,我們看到一個圓圓的滿月,這時的月相叫做望,相當於農歷的十五或十六。當月球處於D點時,月球位於太陽西90°、地球的一側,這時我們看到亮面朝東的半個月亮,這就是下弦月,與上弦月正好相反,一般出現在農歷的廿二或廿三。隨後月球繼續向東運行,越來越靠近太陽,又回歸到A點位置,月相由下弦逐漸變為朔。月球從A點經B點、C點、D點,回到A點,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由於日、地、月三者位置的變化,月球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叫做朔望月,朔望月也就是月相變化的周期。
圖1.11是說明月相的形狀在不同的時刻和它在天空中位置的對應關系。農歷上半月,月亮從朔到望(即由虧到盈、由缺到圓),位於太陽的東邊,在日落以前已從地平線升起,出現的天空,故有「日未落,月已出」的說法。新生蛾眉月,常在太陽升起後不久就升起,黃昏後已出現在西方天空,月牙的弓弧朝西,但不久即消失在西方的天空。上弦月時,月亮在正午升起,18點左右出現在南方天空,半夜落下,弓弧朝西,上半夜可見。滿月時,太陽從西方地平線上落下時,月亮正好從東方地平線升起,整夜可見。
農歷下半月,月亮由望到朔,即由盈到虧的月相稱為殘月,殘月位於太陽的西邊,在日出以後月亮才從地平線上落下,故有「日已出,月未落」的說法。下弦月時,月亮在半夜24時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正午落下,弓弧朝東。蛾眉月(殘月)出現在黎明前的東方天空,月牙弓弧朝東,不久消失在東方天空中。由圖下所裂表格中「月出」一欄可看出,月亮升起一天比一天晚,平均每天比前一天推遲約50分鍾左右的時間。
教材中P.10「活動」的表格是用來觀測月相使用的,教師應要求學生從農歷月初開始到月底為止連續觀測一個月的月相,並檢查他們的觀測記錄。從月初到滿月這段時間里,觀測月相可以在太陽剛下落的時候進行,每天把月相和位置記錄下來。從滿月到月底這段時間,觀測月相可以在太陽升起之前進行,同樣把月相和位置記錄下來。然後組織觀測者開一個月球專題班會,達到將地理知識用於實際的教學目的。
❸ 讀太陽系局部圖,回答下列問題 (1)哈雷彗星位於圖中①②兩處時,彗尾更長的是 處
(1)① 順 |
(2)火 木沒謹 小行星 |
(3)類地睜察粗 巨 |
(4)同向悉鎮 近圓 |
(5)2 |
(6)木星 金星 |
❹ 哈雷彗星的尾巴是什麼原因
哈雷彗星的尾巴實質上氣體和塵埃。由於彗星逐漸接近太陽時,冷凍的表面開始蒸發,形成一個巨大的彗頭或彗發。當彗星在環繞太陽時,太陽風迫使氣體和被蒸汽吹走的塵埃粒子形成彗尾。
哈雷彗星彗尾要接近太陽時才出現且太陽愈壯觀,但卻洞雹永遠背向太陽。塵埃彗尾隨著彗星軌道略呈彎曲,為黃色,它是由太陽輻射的斥力產生的;氣體彗尾是筆直的,呈藍色,它是被太陽風的荷電粒子往後推出的,可長達1億公里或更長。
當彗星遠離游局太陽而去時,彗尾又開始縮短。彗星通過火星時,它的彗尾納磨帆便開始逐漸形成。接近太陽時,彗星所產生的氣體最多,彗尾也最長。
(4)地理哈雷彗星彗尾怎麼畫擴展閱讀
哈雷彗星的尾巴組成是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備分子的自由基。
彗核的成分以水冰為主,佔70%,其他成分是 一氧化碳(10~15%)、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氫氰酸等。整個彗核的密度是水冰的10~40%。
所以,它只是個很鬆散的大雪堆而已。在彗核深層是原始物質和較易揮發的冰塊,周圍是含有硅酸鹽和碳氫化合物的水冰包層,最外層則是呈蜂窩狀的難熔的碳質層。
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只佔總質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科學家形象地把彗星稱為「臟雪球」。
❺ 高一地理,哈雷彗星
對彗星形象的描述是臟雪球,彗星是冰(包括水和氣體的固態冰)和其他固體雜質混合而成。
當靠近恆星的時候,由於表面的冰被熔化,大量的雜質(主要為氣體)揮發出來。所以,越靠近太陽,其散落的物質越多,慧尾越長。
揮發出的氣體在太陽風的吹動下,背著太陽的方向向後延伸,離太陽越近,太陽風越強,慧尾也就越長。
❻ 哈雷彗星是什麼
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過近日點,正是克雷荷預告的一個月前。此時,哈雷已長眠地下十幾年了。科學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們對科學的貢獻卻永世長存。正像哈雷當年所希望的那樣,大家沒有忘記哈雷,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對哈雷彗星的觀測和研究不僅證實了周期彗星的存在,也大大促進了彗星天文學的發展。此外,哈雷彗星敗悔還像巡迴大使一樣周期性地檢閱太陽系各大行星並經歷各種各樣的環境,帶回豐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歸都引起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
哈雷彗星每76年回歸一次,絕大部分時間深居在太陽系的邊陲地區,即使用最大察喚正的望遠鏡也難以搜尋到它的身影。
(6)地理哈雷彗星彗尾怎麼畫擴展閱讀
不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陽系的過客,一旦離去就不見蹤影。大多數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東運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從東向西運行的。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轉周期為75年或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
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轉周期在76.0(鏈返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最近的近日點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年。
哈雷彗星的公轉軌道是逆向的,與黃道面呈18度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樣,偏心率較大。
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約為16x8x7.5千米。與先前預計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僅為0.03,使它比煤還暗,成為太陽系中最暗物體之一。
❼ 哈雷彗星的彗尾特徵為
彗頭:彗星有一個形態朦朧而明亮的「頭」部--彗頭。彗頭包括兩部分,中央密集而明亮的彗核和霧狀的包層--彗發。
彗核:彗核通常很小,直徑一般在0.1-100km之間,很少有超過100km的。彗星的質量幾乎都集中於彗核。
彗發:彗發是彗核的蒸發物,其形狀和大小與距離太陽的遠近密切相關。一般來說,離太陽越近,彗發越亮越大,直徑可達數十萬千米,有時還可與太陽相當,甚或超過太陽直徑。
彗雲:人類進入空間探測後,發現了彗發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直徑約100-1000萬千米的包層--彗雲。因為它幾乎全是由氫原子組成,故又稱為氫雲。氫雲的物質密度極其稀薄,所以地面上一般觀測不到。
彗尾:長長的彗尾,是肉眼可見的彗星的主要特徵之一,也是太陽系內最長的天體,它總是背向太陽一方。由於彗尾是彗頭物質在太陽作用下的結果,所以,彗尾不僅與彗星的質量有關,更取決於離太陽的距離。在近日點時,達到最長;而一些行星族彗星在望遠鏡內僅有朦朧的彗尾而已。主要由氣體組成的離子彗尾較直,而包含有許多塵埃物質的塵埃彗尾一般比較彎曲。此外,還有少量彗星在某一階段內出現反常彗尾--朝太陽方向伸出尾狀物質,稱之為逆向彗尾,也有人稱之為「彗翎」。有些彗星的彗尾不止一條,歷史上不乏雙尾甚至三尾的例子,最著名的是1744年的歇索彗星,曾出現過六條彗尾。彗尾的物質十分稀薄,恆星的光可以自由穿過它而不受任何影響,稀的彗尾密度遠遠低於實驗室真空內氣體的密度。
❽ 彗尾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彗尾一般總是朝背離太陽方向伸延的,我國古代就已認識到了。「夕現則東指,晨見則西指。」由此自然能推測出這是由於來自太陽的某種斥力對彗星物質作用的結果。根據彗尾的形態和所受斥力的大小,把彗尾分成3種類型簡羨。
Ⅰ型攔衫拍彗尾:細長、彎曲程度不大,幾乎在背離太陽方向上直線延伸。所受太陽的斥力最大,約為太陽引力的18倍到100倍,甚至更大些。
Ⅱ型彗尾:較寬,彎曲程度較大。所受太陽斥力約為太陽引力的0.5倍到2.2倍。
Ⅲ型彗尾:比前兩型都短且寬,彎曲程度最大,斥力約為引力的0.1倍到0.3倍。
這3型彗尾都是向彗尾運動方向的反向彎曲。此外,在幾顆彗星中還看到指向太陽的彗尾,稱作「反常彗尾」或「逆彗尾」。
光譜觀測表明:Ⅰ型彗尾是由氣體分子(更確切地說是離子氣體)組成。現在也常稱Ⅰ型彗尾為「氣體彗尾」或「離子彗尾」或「等離子體彗尾」(因為這類彗尾中在宏觀上正、負離子數目相同,呈電中性,這樣的離子氣體叫「等離子體」)。而Ⅰ型、Ⅲ型和反常彗尾是由塵埃顆粒組成,通稱為「塵埃彗尾」。
彗星的彗尾一般都是很發達的,常常是大得驚人。肉眼能看塌鍵到的明亮彗星,彗尾可延伸到彗頭外1千萬到1億5千萬千米之間。個別長的,如18421彗星的彗尾長達3億2千萬千米,超過了火星公轉軌道半徑。也有很窄的。
並非所有彗星都會同時出現3類彗星,有的彗星出現顯著的「等離子體彗尾」,而「塵埃彗尾」則不發育;有的則相反,「塵埃彗尾」。很顯著,而「離子彗尾」不發育,甚至根本不出現。哈雷彗星的彗尾是離子彗尾和塵埃彗尾同時具備。巴德彗星(1955Ⅶ)和哈羅-查維拉彗星(19561)就只有塵埃彗尾,而且在它們離太陽很遠時,約在4~5天文單位時就出現了塵埃彗尾。
❾ 地理哈雷彗星彗尾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