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風主要有哪三個因素組成
副熱帶高壓氣團規模大概有數百公里的台風,移動的路徑主要有三種,要看是在哪裡生成的。台風第一個「出生地」,是在熱帶海面生成。因為接近赤道的熱帶大氣主要是東風,所以在這里「出生」的台風,就會穩定的由東向西移動。台風第二個「出生地」因在緯度較高的位置生成,所以最常遇上規模大約有數千公里等級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氣團(氣象學簡稱為「副高」)。副高會順時針旋轉,台風就會一邊自轉,一邊沿著這個大高壓氣團邊緣,從低緯度朝高緯度移動。因為副高很強大,它的強度與位置,就會決定台風前進的方向。當副高風速強時,台風會跟著跑得快。所以要准確預測台風,就必須精準掌握副高的變化。夏天通常是副高最強盛的時期,它的范圍可以從日本延伸到中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向南則到台灣省的巴士海峽。所以還有一種台風,因為出生在這段時間,就會跟著副高經過台灣省。
槽線副高對台風來說,就像是人人敬佩的武林盟主,只是它的武功常常受季節影響而改變強弱,或是受到其他天氣系統干擾。秋天時,高緯度的西伯利亞與蒙古區域的高空,會發展出比台風規模更大的低壓系統,在氣象學上稱為「槽線」。這個槽線會由西向東移動,移動到日本附近時,就會改變這里的副高狀態,進而影響台風路徑。這時如果有台風靠近,就會被槽線向北拉走,而侵襲日本。不僅是這樣,也有科學研究顯示,從南海吹來的西南季風的強度,也會影響副高的變化,甚至副高本身也有日夜變化呢!
⑵ 地理太平洋台風的時空分布特徵,及其原因
時間:集中在夏秋季節。
空間:形成在西北太平洋,主要影響中國東南沿海和東南亞地區。
⑶ 地理 台風災害主要是由哪些方面造成
台風災害主要是在台風登陸前和登陸之後引起的。台風引起的直接災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風。台風風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因此台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颶風級的風力足以損壞甚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築、橋梁、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築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大風亦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使戶外環境變得非常危險。
二是暴雨。一次台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毫米-300毫米,甚至500毫米-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
三是風暴潮。當台風移向陸地時,由於台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台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像台風這樣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這些次生災害和衍生災害常常容易被人們忽視,從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台風的次生災害包括暴雨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另外,房屋、橋梁、山體等在台風中受到洪水長時間的沖刷、浸泡,即便當時沒有發生坍塌,待台風、洪水退去後,由於上述原因容易出現房屋、橋梁坍塌等,也要引起高度的警惕。
我國是台風引發的地質災害較嚴重的國家,台風暴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十分頻繁,最易造成人員傷亡。例如前幾年的台風「雲娜」重創浙江時造成樂清市發生重大泥石流地質災害,台風「龍王」暴雨引發山洪災害,台風「莫拉克」影響台灣島時造成的泥石流淹沒了一整個村子。在一些大中城市,台風造成的暴雨和海水倒灌很可能造成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引發交通癱瘓、地鐵停運等,影響城市正常運行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台風還可能造成生態破壞、疫病流行,如台風引起的風暴潮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台風造成的泥石流會破壞森林植被;台風引發的洪水過後常常容易出現疫情等。有時候台風甚至會造成農作物的病蟲害,2005年在遭受「麥沙」和「卡努」台風影響後,台風外圍的西北氣流和降水有利於稻褐飛虱大量回遷入上海地區,曾造成申城田間褐飛虱蟲量猛增。
⑷ 台風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台風的成因,至今仍無法十分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
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
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
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而形成「風」。
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
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台風。
⑸ 高中地理有關台風的問題
台風的再次登錄,有兩種意思:其一就是說之前已經有一股台風吹向陸地,而不久後再次的吹向陸地!台風的登錄通常都伴隨著強風,陰天,強降雨的來臨(通常沿海地區會遭受此等自然災害)
成因及其定義:
台風: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熱帶氣旋為台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台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台風(Typhoon)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
問題2:關於您這問題,首先我們所見到的台風都是登錄到陸地的台風,(假如您在海上作業,也能見到的)所以說登錄到陸地上台風的強度自然是與之離陸地的遠近,中心氣壓的高低,季節,以及形成的位置(所在大洋的位置)有關!
⑹ 台灣容易受台風影響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什麼
台風是一種熱帶氣旋。這種氣旋在北半球的時候,通常是以逆時針方向運動的。因此它的運動方向大部分是向西或向西北方向。
當這些氣旋在東南亞(台風多發區)形成的時候,它的行進方向便是向西或向西北前進。
因此,不光是台灣,例如菲律賓、印尼、廈門、福建、浙江沿海,都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它行進路線的關系。
⑺ 台風的形成有哪些要素
台風形成最主要有3個條件:一、需要較高的海水溫度,因為台風只生成在水溫26 27℃以上的廣闊洋面上。
二、要有一定的地轉偏向力,即地球自轉產生的改變風向的力(北半球向右)。地轉偏向力隨地理緯度的降低而減小,在赤道地區為零。這就是緯度低於5°海洋上沒有台風生成的原因。
三、要有一個原始渦旋,這樣在台風形成初期不致因四周氣流直接流入低渦中心,使之迅速填塞而消失。還有,在台風生成區高低空風向風速差別要小,這就是20°緯度以上不易生成台風的主要原因。
⑻ 台風對地理環境有什麼影響
台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系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台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台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1、強風台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2、暴雨台風是非常強的降雨系統。一次台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台風暴雨強度大,洪水出現頻率高,波及范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 3、風暴潮所謂風暴潮,就是當台風移向陸地時,由於台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台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暴潮還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 台風登陸後,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響,風力大大減弱,中心氣壓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風仍然繞著低氣壓中心吹刮著,來自海洋上高溫高濕的空氣仍然在上升和凝結,不斷製造出雨滴來。如果潮濕空氣遇到大山,迎風坡還會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結,那裡的暴雨就更兇猛了。有時候台風登陸後,「累」得實在動不了,不但風力減小,連低氣壓中心也移動緩慢,甚至老在一個地方停滯徘徊,這樣,暴雨一連幾天幾夜地傾瀉在同一地區,災情就更嚴重了。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全球每年死於熱帶風暴的人數約為2000—3000人。據有關資料,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平均每年因台風造成的經濟損失為40億美元。我國也是一個台風災害嚴重的國家。 我國華南地區受台風影響最為頻繁,其中廣東、海南最為嚴重,有的年份登陸以上兩省的台風可多達14個。此外,台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也是受台風影響較頻繁的省市。有些台風從我國沿海登陸後還會深入到內陸。在西太平洋沿岸國家中,登陸我國的台風平均每年有7個左右,占這一地區登陸台風總數的 35%。台風給登陸地區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如:9711號台風於1997年8月10日上午8時在關島以東洋面生成,8月18日21時30分在浙江溫嶺登陸。上海隨即出現狂風、暴雨、高潮「三碰頭」的嚴峻局面。上海市普遍出現8-10級大風,普降暴雨59-87毫米,局部地區高達152.1毫米。長江口、黃浦江沿線潮位均超歷史記錄,黃浦公園站潮位達5.72米,超警戒線1.17米,相當於500年一遇的水位。市區防汛牆決口三處,漫溢倒灌近20處, 39處電線被刮斷,電網發生故障952起,70條街路積水,倒塌房屋500餘間,損壞2000餘間。郊區受災農田近500平方千米。導致135個飛機航班不能按時起降,22條輪渡線全部停駛。直接經濟損失約6.3億元以上;1994年,9417號台風災浙江瑞安登陸,「風、雨、潮」三碰頭,全省受災農作物 750萬畝,死亡1126人;1996年,9608號台風先後在台灣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陸,10多個省市受災農作物5400多萬畝,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號台風先後在浙江溫嶺和遼寧錦州登陸,10多個省市受災農作物面積1億多畝,死亡240人;2001年廣西連受「榴槤」、「尤特」兩個台風襲擊,出現大范圍暴雨或大暴雨,全區48個縣市區上千萬人受災,40多萬人一度被洪水圍困。
⑼ 台風--高中地理
近地面有一定范圍,至少1個千米都算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