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如何用多媒體教學地球的運動麻煩告訴我
如何用多媒體教學地球運動1設計思路本節內容可以用多 媒體積件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因為運用多媒體教學必須首先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媒體的特點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而本節無論從內容上,學生的特點還是從新課程的課標要求上來看,多媒體教學都是首選。多媒體教學具有極強的交互性,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因人施教,學生也可根據自身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度,教師們會感到自己更多是一個管理者和引導者,而不是說教者。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和交往模式。同時符合「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導理念。2內容分析本節內容涉及到地球的公轉運動和其產生的一些現象,都是自然界中一些宏觀的現象,學生無法直接通過觀察獲得其運動和變化的具體過程,內容抽象 難懂,不符合初中年齡段的學生的思維習慣。因此將宏觀世界裡的一些現象製作成動畫演示給學生看,並聯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生活現象進行教學,如影子長短的變化等,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Ⅱ 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地理課
一、立足學生學習局限,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學生平時忙於中考學科的學習,地理信息來源單調,運用網路學習的機會較少,多數學生缺乏對地理的感性認識,因此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為此,我對學生經常性地進行調研,充分了解學生的意願和需求,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利用我們靖宇七中學媒體進教室的實際條件展開教學。我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創設地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它能變靜為動,克服了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呆板的課文和板書的缺陷。例如:我針對教材的單元設置,分為幾個大的專題,如天氣和大氣運動、海洋和陸地的運動形式等等,充分利用央視十頻道的《探索發現》、《網路探秘》等科教欄目的影視資源,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能力,選取和教材密切相關的片段整合,進行專題教學。根據學生反饋和學習檢測,我發現,平行班學生學習興趣較高,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地理學科的信息量,另外進行專題教學,加強和學生的學科專題意識,一則使學生有了直觀的知識結構,二則引導學生進行了充分的復習,這種由分散的知識點組合形成知識結構,通過教師引導,將內化為學生的學習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聲形並茂的逼真情境
利用影視資料、自製動畫、景觀圖片、地圖等手段,為地理教學營造聲、像、圖、文並茂,形象、生動、逼真的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形式無法比擬的。營造地理情境,變抽象為形象,變靜態為動態,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通過內心情感體驗,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課件的片頭加入視頻影像歌曲等,當學生一進入教室,悠揚的音樂、悅耳的歌聲、美麗的畫面,一方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學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課堂來,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來導入新課,讓學生覺得既輕松又新穎。一邊欣賞一邊還可以聽到優美動聽的解說,讓學生處於一
種親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有對地理學科有了興趣,才能品味地理、把握地理。有助於學生提高和鞏固學習興趣,因為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維主動活躍,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興趣又是一種有積極作用的情緒,這種情緒在一定的情境中極易產生,因此,利用課件創設與課堂內容相應的情境氣氛,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激發求知慾,調動學習積極性。
(1)應採用適量的音頻資料
要製成豐富多彩的課件,藉此充分調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應採用適量的音頻資料,因為多媒體可以創設出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2)運用多媒體技術因材施教。
上課時可因班而異,除了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外,不同的班級做到因材施教。班級之間的學生能力有差別,教師可根據各班的認知結構水平,學生能力來設計運用教學課件。在同一班學生的教學中,也可針對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進度。多媒體對個別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它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可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個別差異。這樣,不但能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也有助尖子學生的培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共同進步。
二、改變傳統的課件以文字主,努力構建以視頻為主、圖片為輔的課件
我迴避了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後教師容易陷入的誤區和怪圈,針對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實際問
題,我研究探索,形成一些初步對策:
(一)努力構建以視頻和圖片為主要內容的課件
根據心理學和認識學理論,人對圖片和視頻接觸最為敏感,記憶最為深刻。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這個規律。我結合教學內容,努力構建以視頻和圖片為主要內容的課件,例如《地球的公轉》一課,分為:公轉的方向、公轉的周期、五帶的劃分、太陽直射點的季節變化四個小欄目,我對每一個小欄目採用了一個視頻加四張圖片的組合製作了本課課件,對於太陽直射點季節變化這個難點,我格外准備:包括什麼叫直射點、南北回歸線和赤道、直射點季節運動的軌跡三個子欄目的視頻設計和圖片展示,同時附加兩個拓展知識面的小知識:地球運動的近日點和遠日點、地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與地球公轉的關系。文字大幅壓縮,除了一個必須的歸納表格,全部字數僅
僅三十餘字。並形成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如:二分在赤道的路上飛,兩至在回歸道上奔等。
(二)製作樸素明快的課件
教學中根治課件製作過於花俏,以及以放代講的「多媒體教學綜合症」。根據教學觀察,課件製作水平雖然較高,但是課件穿插了太多的卡通動畫,本來卡通動畫只需在導學部分應用,能調動課堂氣氛即可,卻一再使用,使得學生被和教學關聯性不強的卡通動畫干擾,極大的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據此,我製作課件本著朴 素明快的原則,對視頻和圖片是反復推敲,充分保證引用資料與教學的密切度。
此外,我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注重體態語言和教學口語表達,杜絕以放代講,使學生與本人能夠形成有效的雙向互動——人人互動,而不是「人機互動」,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體態語言和教學口語表達將注意力放在學習內容上。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理教學中,傳統的一些掛圖內容繁多,重點不突出,而其內容又是靜態的、無聲的,給學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聯系的。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恰恰彌補了地圖教學的不足之處,加大了課堂密度,又提高了課堂質量和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學生即練就了讀圖能力的培養又獲取了貫於始終的基本技能。它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全面的讀圖、用圖乃至制圖的重要本領。
三、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旨在提高地理課堂效率。
初中地理學科的特點是它的綜合性,區域性,它涵蓋了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很多方面,兼有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內容,涉及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等部分。而多媒體網路本身就是一個突破空間限制的巨大的信息庫,加之它強大的處理、綜合信息的功能,這一特點在和地理學科教學的融合中,可以得到酣暢淋漓的發揮。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對基本知識的落實和一些課堂上較難表達的地理知識、地形地貌、可以分專題到在有關網站上查找相關資料,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文、聲、像材料,然後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來組織課堂教學。這種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將大量的資料呈現給學生,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在說明地理知識時材料集中,簡明准確,省時省力,從而達到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的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大大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四、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突出重點、淡化難點,緊跟中考命題思想,摒棄題海戰術
地理課中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單靠老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而多媒體地理教學形象、直觀、效果好。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學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動感,又利於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地里教學有兩個「極端現象」:其一是非中考學科,學生對此不夠重視,其二該學科綜合性大,許多知識點學生難以接受,導致的教學質量兩極分化。有鑒於這個客觀因素,我在進行教學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劃分為三個層次,在習題練習上有不同程度的傾斜。
(一)製作課件時應仔細分析劃分習題的難易程度
製作課件時將習題仔細分析難易程度,劃分為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大膽的跳出習題冊的拘泥,重視自主命題和交流命題,根據中考的命題動態進行試題研究,同時利用互聯網優勢進行交流命題,借鑒吸收其他教師的命題經驗和成果,將這些習題應用在教學訓練過程中。
(二)對學生進行習題練習時,課件體現「標准化作業」教育
具體而言,就是根據教學、練習、講評的各環節的需要,制定出一定步驟的課件,讓學生再做練習時,按照步驟依次完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第一步課件出示材料,學生閱讀題干,找出關鍵詞語。」
Ⅲ 在教學中怎樣有效的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一、多媒體資源的選擇和應用要最優化
多媒體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給人們對課堂的期望帶來了美好的憧憬,希望以此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認知過程。但是,由於信息技術的飛躍式發展和網路技術的突飛猛進,多媒體資源的數量呈爆炸式增加,出現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局面。如何選擇和使用這些資源,成了廣大教學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此,筆者以為,在對多媒體資源進行選擇和應用時,要遵循最優化的原則,切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所謂最優化原則,即所選的資源內容(包括文本、圖片、聲音和圖像等)要能最好地呈現教學的內容,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的學習動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讓人產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沖動。
實踐表明,動態的文本比單一呈現的文本更具有刺激性,而圖片所創設的情境更優於文本的效果,動畫、音視頻的應用能更好地使師生互動,能直觀、動態、准確形象地傳遞信息。因此,在通常情況下,選擇多媒體資源時,要注意精挑細選,仔細斟酌,做到能用視頻的不用圖片,而能用圖片的則往往遺棄文本。這樣的資源選擇和應用方式,使獲取的資源是最好的,將對學生的身心產生配消最大的沖擊力。應用資源的方法是最佳的,達到的效果必定是最好的。
二、要將多媒體資源應用到教學的「關鍵點」上
俗話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多媒體資源的應用也是一樣的,優質的教育資源只有用在「關鍵點」上才能發揮關鍵的作用。所謂教學的「關鍵點」是指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導入點、啟發點、銜接點、拓展點和思維盲點等。對這些點的處理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首選就需要解決好重點和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多媒體資源的應用,其優越性首當其中的是要體現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和化解教學難點。這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重、難點的分析能否到位,關繫到教學的成敗。而以優質教育資源支撐的課堂,通過優美的畫面、動態的場景、互動的雙邊活動、真實有趣的生活內容,恰當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其次是課堂的導入點。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始。常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將多媒體資源應用於教學導入的環節,創設主動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置身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學習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用培兄知多媒體資源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一位德國學者做出的精闢比喻一樣。他說,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當將15克鹽放入一大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會在享用佳餚時,將它們情不自禁地吞下。知識之於情境,猶如鹽在湯中。這樣的比喻,何等的形象!
第三,將多媒體資源應用於教學環節的啟思點、銜接點和拓展點,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有著一語點醒夢中人的作用,幫助學生破解心中的困惑和疑難,從而建構起生動、活潑並具有良好生成性和生命活力的課堂。在這里用多媒體資源的可視性、互動性和優質高效性等特點,既對教學內容進行註解,同時又對學生的學習和思考進行點撥,如武術招術中的四兩撥千斤,使學生豁然開朗,放飛思維。
三、多媒體資源的使用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優質的多媒體資源,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著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但是,它們最終只能是教育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把教學全託付給它們,不能用多媒體資源代替教師對教學問題的深度剖析,更不能用它取代學生的探究活動。因此,我們既不提倡將多媒體資源供奉於神台之上,視之為萬能之法,也不提倡資源的濫用和誤用而導致教學要素的缺位。
多媒體資源選用的「適可而止」,是說在使用它時要做到適時、適量和適度。
所謂適時,即教師要把握多媒體資源應用的時機和時間,既不能一謂不用,也不可「滿堂灌」地亂用。該出手時才出手,這樣才能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了學習重點,破解了學習難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避免視聽疲勞,防止信息污染的出現。
適量是要教師控制多媒體資源傳遞的信息量,防止信息泛濫。多媒體資源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信息,學生接受和加工處理後,便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這本是多媒體資源的一個巨大優勢。但不少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資源時,喜歡將能找到的資料都堆到課件或課堂上,導入時視頻播放要好幾段,解釋重點時用好幾個動畫,播放好幾段音樂,結果使學生面對繁雜的信息時無所適從。狗吞泰山無從下嘴,反而產生出新的、更多的困惑和疑問。因此,對於那些可有可無的資料,即使很精彩,也要裁剪掉。量體裁衣,衣美觀,按量取食,塵昌更健康,教學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再者是適度的問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師生共建,和諧生成的過程。教師過多依賴多媒體資源製作的課件,會侵佔學生的想像空間,減少學生主體思維的主動性,從而背離資源使用的初衷。所以,多媒體資源應用的教學活動,應該是通過課件引導學生進行「做中學」,而不是光「看課件」。應該引導學生分析、思考、互動、生成與創新,而不是不加思考地從課件中獲取問題的答案或僅僅對課件進行「欣賞」。
四、多媒體資源使用時要減少「偽資源」的干擾
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用多媒體資源的目的是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而課件中過於繁雜的色彩,過多的版式變換和動態效果,會干擾學生的思維;無關的動畫,與課題不相乾的圖片,多餘的音、視頻則可能對學生產生誤導,不利於學生知識的建構和技能的提升,不利於學生認知的正向遷移。這些我們稱之為「偽資源」。
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源環境,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減少「偽資源」的妨礙呢?這就要求我們追求多媒體資源使用的「真」「善」「美」。
1.求真
「生命成長的課堂」中「生命」的內涵在於教師要把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放在第一位,把學生當成發展中的人來看待。把學生放在首位的關鍵,就是傳授「真知」。資源中展示的概念、原理要真實可靠,分析推理要嚴謹、准確,方法步驟要正確無誤,模擬效果要形象逼真。就是有比喻、誇張,也要貼切、恰當、合理,不能隨便臆造。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真實的課堂教學才是有價值的。
2.求善
要求教師要善於取材,合理用材,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獨特魅力。全新思維要求教學資源素材要具備交響感、設計感、故事感、共情感、娛樂感和意義感。故而,多媒體資源的選取,要具有嚴密性和科學性,其應用要具有代表性和規范性。課件不僅要在版面布局上合理,內容呈現上吸引學生,而且要關注畫面的啟發性、新穎性以及表現力、感染力等。對於無關的動畫,要做到少而精,甚至完全放棄。裝飾和點綴要盡可能科學有趣。多餘的音、視頻要設法裁除。
3.求美
要求教師選擇和應用資源從形式和內容上具有美感,包括各種資源的色彩、比例、層次要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同時又給人舒適、和諧、有品位的享受,能表達積極向上,追求進步的情感等。這要求素材的畫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整體標准相對統一,語言文字規范、簡潔明了,聲音清晰、無雜音、無停頓,視頻解析度要高,人物形象鮮明。同時,在導航圖標、動畫設計上,要意圖明朗,易於理解和操作,能快速引起學習者的跳轉,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唯真、唯善、唯美,才能求真、求善、求美,才能把握各種資源的真諦,凸顯教學資源對有效教學的輔助作用。
五、多媒體資源應用時要關注課堂的彈性
任何時候,教學都要以傳承人類文明和培養創新人才為己任,無論完成哪種任務的教學,「教」始終是為了「學」。「教」是依附於「學」,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學生的學。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教的法子要依照學的法子。由此可預見,多媒體資源應用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為主的課堂。所以,對於多媒體資源的應用,也要靈活,因學而動,不要過於生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如何教,教什麼,還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要依據學情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調節資源
使用的長度和廣度。不能因為資源是自己費心找來的,就捨不得丟棄。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使用教學資源,不僅是對學生的負責,更是教師對職業的尊重。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一如藝術家,教學才能如行雲流水,流暢歡快。多媒體資源運用應自然得體,生動活潑,看不出半點牽強和做作,並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從而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這樣就會避免因「一刀切」而出現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停頓、超時、失控等尷尬局面。
課堂教學的彈性還體現在其生成性的一面。課堂的生成往往是師生互動過程中隨機產生的,是動態的,這樣就會有許多不確定性的因素包裹在裡面。此時,教師就不能因為自己的課件是「這么設計」的而繼續生搬硬套,置學生的思維於不顧,這樣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因此,要求教師在應用資源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時,把「彈性」思想融入其中,有時可以順水推舟抑或另闢蹊徑,使教學的過程更加靈活多樣,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更具創新精神和創新品質,多媒體資源的優越性才能更好地體現,教學活動才能更有效地開展。
Ⅳ 教師怎樣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教學
1、合理控制多媒體課件信息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廳改,要特別注意控制呈現的教學內扮胡判容的信息量。明確課堂容量的大小並非取決於內容的呈現速度,而取決於學生的接受、理解程度;
2、「形式」服務於「內容」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始終意識到該課件是要講述某一部分教學內容,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在設計風格上要講究科學性和實用性,應簡明扼要,表述清楚;
3、加強教學設計,突出教做隱學重點、難點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教學手段,教學都是一個嚴肅、嚴謹的過程,每門學科都有其自身內部的邏輯規定性和科學的嚴密性;
4、認清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教師應該時刻認識到自己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認清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是用來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
Ⅳ 地理教學媒體的功能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增加地理教學的容量。
地理課時一周只有一、二節課,教學任務重,多媒體教學能夠增加地理課堂教學的容量,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可以把教材上的知識盡可能多地教給學生,讓學生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地理知識。多媒體裝備的信息傳遞功能遠比教師自身傳遞信息的功能強大,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容量。例如,我們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中國四大地區地形圖時,這些內容多而且復雜,我們只有利用多媒體教學才能很好進行教學。計算機速度快,操作靈活,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多種媒體交互使用,迅速而方便。地理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時機進行反復使用不同的媒體,從而使學生獲得了豐富而直觀的教學信息,增加了地理課堂教學容量,獲得較佳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在學習過程很難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創設新穎和諧的教學環境,畫面的不斷切換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學生的情緒可以始終處於一種亢奮狀態,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互動式的地理學習環境,增強地理課堂的趣味性促進教學相長。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知識和信息的獲取方式手段等無疑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使學生在現代技術的理解和應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強其在各個方面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我們通過多媒體收集豐富的材料,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達到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教學素材的選取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通過豐富的視頻、圖片等知識的教學,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內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思考,從而達到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三、演示抽象、復雜的地理實驗知識。
地理教學中對一些復雜的自然地理現象,尤其是空間大、較抽象的事物或者漫長的地理演變過程,僅靠老師講授而不能為學生創造觀察、發現、思考的情境,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學習效果不理想。地理學科本身具有跨越時空的特點,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給學生展示一個直觀、形象、發現的平台。地理課外豐富的知識活動和觀測對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和解決地理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地理課外豐富的知識內容,如:季風氣候是怎麼樣形成的?黃河凌汛是怎麼樣形成的?海陸變遷,火山與地震的變化等等,這些活動都需要多媒體教學演示,從而把學生吸引到地理活動和地理教學中來。
多媒體教學可以宏觀縱覽地理環境,也可以微觀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標本,使地理課堂比較生動和直觀地模擬地理現實。其次多媒體易於反復演示,文字顯示停留時間較長,比教師單純用語言表達更易使學生記憶、掌握,有利於讓學生接受地理知識。
四、展示遙遠地域的抽象地理知識。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並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為學生展示生動有趣的地理知識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我們講解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時,主要是講解各大洲的基本情況,世界各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生產生活,世界各國的地形地貌和工農業生產,這些地理知識離學生太遙遠而且很抽象,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我們只有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知識為形象的直觀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才生動有趣。八年級地理主要介紹我們各地的地形地貌,我國各省區的生產生活,如果我們用多媒體把祖國的大好河山,各種地形地貌展示出來,對學生都很有吸引力,教學中,我們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旅遊網站中的風土人情、風光照片、趣聞軼事展示給學生,這一定會使我們的地理課增色不少。
地理科目由於比較抽象導致學生感覺枯燥,多媒體具有圖、文、聲並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它可以增加教學容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演示抽象復雜的地理實驗知識,展示遙遠地域的抽象知識。多媒體教學能對地理教學產生積極的效應,,能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如果我們地理老師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進行教學,我相信在我們教學中,教師一定會教的輕松,學生會學的愉快,多媒體教學一定會為地理課堂增色。
Ⅵ 教師怎樣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教學
於地理知識存在空間性、季節性和規律性的特點,許多的抽象知識難以用語言表達或者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而傳統的「三板地理教學」即板書、板圖、板畫雖然能夠解決一些空間、方位等抽象問題,但是對於地球的運動、月相的變化等空間立體運動的表述顯得蒼白無力。而flash課件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頻於一身,可以比較輕松的解決傳統的「三板教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flash課件製作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日益增多,成了地理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日顯凸現。
一、展示圖表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往往有許多的地圖、表格需要同時或者依次展示,特別是在進行區域地理教學時,不但有多幅區域圖片,如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工農業分布圖等需要對比,而且在對比歸納中還要通過表格來展現。教師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在黑板上畫出這些圖像,攜帶掛圖也很麻煩。還有那些表格,一次講不完,到底應該畫多少合適呢?下次又應該如何銜接呢?這都成問題。而利用課件的多媒體功能,不僅可以對比兩地的地形、氣候、水文等,還可以一次性展示表格對比,讓學生有個心理准備。即使這一次講不完,下次上課時,學生也好接著做筆記。所以在處理大容量的圖表時,計算機顯得得心應手。例如,在比較巴西和澳大利亞的農業時,flash課件可以對比兩地的地形、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及農業的分布情況,還可以列出表格對比,教學效果比使用掛圖要好很多。
二、創建情景
利用音頻視頻材料來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沒有興趣的學習是被迫的學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會扼殺學生的學習志向,因此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例如,在使用flash課件講解歐洲西部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展示幾幅秀麗的歐洲風景圖片,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效果非常明顯。當展示長江圖片,播放三國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時,看著長江恢弘的圖片,聽著優美的音樂,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跟著唱了了起來。這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新課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創建動畫,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動態的內容要展現,雖然可以通過板圖,結合語言講述,但是學生很難理解。而應用flash課件的動畫製作功能,創建動畫進行教學,可以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運動變得直觀,學生容易理解。對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起到了非凡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和四季的劃分時,如果使用傳統的「三板教學」方式,雖然也可以解決難點問題,但是需要教師講解2-3次,並通過大量的練習不斷的鞏固和消化教材內容。而通過flash課件來展示地球的運動和四季的劃分,就很容易突破難點,只需要播放相關的動畫,教師再進行簡單的說明,並配合1-2個課堂練習,就可以解決難點問題。不僅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教師教得很輕松,學生學得也很輕松,效果也非常不錯。
Ⅶ 在課堂上應該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
引言:在課堂上如果說想讓學生更好的一些課堂內容的話,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就能夠讓老師隨時的進行展示內容,那麼在課堂上應該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呢?
Ⅷ 如何更好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
1.將多媒體信息內容進行優化
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要特別注意控制呈現的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明確課堂容量的大小並非取決於內容的呈現速度,而取決於學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多媒體課件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加快信息傳遞的可能性,傳遞信息的多少還得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因此,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規律。設計好多媒體課件所呈現的教學內容。
2.內容為主,其餘都為內容服務
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始終意識到該課件是要講述某一部分教學內容,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在設計風格上要講究科學性和實用性,應簡明扼要,表述清楚;圖文搭配合理;字型大小要協調,整體色調要和諧;聲像的使用要慎重。總之,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有度,不能一味追求「新」、「奇」。進而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3.加強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教學手段,教學都是一個嚴肅、嚴謹的過程,每門學科都有其自身內部的邏輯規定性和科學的嚴密性。多媒體教學課件僅僅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師追求的終極教學效果。因此,一個教師教學課件做得掘段質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不在教學上下功夫,那麼教學課件也只能是教學的一個門面.對教學難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協助作用。教師在製作課件時要弊伍把主要精力用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而不要為了趕時髦而將「節節課」、「門門課」都做成多媒體課件。
4.教師作為主導方,進行多面化教學
教師應該時刻認識到自己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認清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是用來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不可能取代教師。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的工具和手段。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反應.適當、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
5.加強對教學教法的專研創新
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媒體課件資源。但是要依據自己的課堂需要重新整合課件內容,形成新的、能夠滿足自己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還要加強對教學教法的研究.嘗試將多媒體課件與實驗教學、案例教學等各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能力.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
Ⅸ 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怎樣豐富
多媒體技術集中視、聽、觸等多感官作用於一體,豐富了學生直接經 驗和感性認識,使其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為深刻透徹。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擔當更為主動的角色,從而使其學習變得更賦有獨立性和創造性。同時,多媒體技術還有 助於教師對教學經驗的總結、積累,延長知識的存儲期限。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始終追求的目標之一。多媒體技術是:計算機互動式綜合處理多種媒體信息——文本、圖形、圖象、聲音、視頻等,使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系統並具有交互性。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相互關系與作用的科學。地球表層中的人地關系以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地理學研究的重點內容。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地理教學新模式提供了實施的條件。在常規教學實踐中,如能合理、巧妙地使用投影,便能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並且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