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江,黃河,鄂畢河,印度河它們流經的主要亞洲地理分區
鄂畢河-北冰洋、黃河-太平洋、長江-太平洋、恆印度河-印度洋 他們把流經地區沖積出平原 前者是西伯利亞平原 黃河-華北平原 長江-長江中下游平原 印度河-印度河平原。
1.長江中下游平原地理分區:
經濟發達,有上海、南京、武漢大城市和蘇州、無錫、常州、南通、蕪湖、南昌、長沙等中等城市。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勢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公尺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公尺以下。平原上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狹長地帶。向有「水鄉澤國」之稱,盛產魚、蝦、蟹、菱、蓮、葦。氣候溫和,無霜期240�6�5280天,江南可種植雙季稻,糧、棉、水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平原經濟發達,有上海、南京、武漢等大城市和蘇州、無錫、常州、南通、蕪湖、南昌、長沙等中等城市。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
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 ,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 ),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 、黃麻等。
河汊縱橫交錯 ,湖盪星羅棋布 ,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 ,相當於平原面積 10% 。兩湖平原上 ,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 。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 、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
2.華北平原地理分區:中國第二大平原。位於黃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皖北部,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等7省、市的境域。
3.西西伯利亞平原地理分區:
亞洲第一大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俄羅斯境內。東界葉尼塞河,西界烏拉爾山脈,南接哈薩克丘陵,北瀕喀拉海。南北長2000千米,東西寬 1500千米,面積260萬平方千米。地勢開闊平坦,南部海拔220~300米,中、北部海拔50~150米。地勢低平,沼澤廣布。屬亞寒帶、寒帶大陸性氣候。自北而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觀平行分布,具典型的緯度地帶性分布規律。大部分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所覆蓋。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區。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較低,南部隨著對燃料、金屬資源的開發而不斷發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田,托木斯克鐵礦為中心的工礦業基地。森林總面積6,000萬公頃。南部的巴拉賓、伊希姆和庫隆達草原大部已開墾。為全俄重要的乳用畜牧業和穀物產區之一。
4.印度河平原地理分區:
世界上最大沖積平原之一。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由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麓延伸至阿拉伯海,南北長1,280公里,東西寬320—560公里。習慣上以北緯29°線分上、下印度河平原,前者即旁遮普平原,後者即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區。地面由北向南傾斜。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經濟、文化中心地區,人口約佔全國五分之四。盛產小麥、稻、棉花等。有科特里、蘇庫爾、古杜、當薩、真納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有卡拉奇、拉合爾、萊亞普爾、海得拉巴、木爾坦等。鐵路、公路密布,交通發達。
B. 長江的地理位置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長江幹流所經省級行政區總共有11個,從西至東依次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最後由上海市的崇明縣流入東海。其支流流域還包括甘肅、貴州、陝西、廣西、河南、浙江、廣東等省的部分地區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經我國的西南,華南的十一個省市自治區由西向東依次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C. 長江的地理位置
源頭: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東雪山。河流全長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國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羅河(非洲埃及);第二,亞馬遜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長江(亞洲,中國)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居全國之首。流經九省二市分別是:(指著地圖) 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上海入海口,經上海吳淞口入東海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古名為,又稱「大江」。流經西藏、四川、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各省區,在上海匯入東海,流域共有742個市縣,總人口近4億,總面積180餘萬平方千米。有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青弋江和黃浦江等支流。
長江在江蘇省鎮江市同大運河相交。湖北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水急灘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向為中游,曲流發達,多湖泊(鄱陽、洞庭兩湖最大);湖口以下為下游,江寬,江口有沖擊而成的崇明島。
長江水量和水力資源豐富,水盛時,萬噸輪可通武漢,小輪可上溯昌宜。沿江重要城市有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長江幹流各河段名稱和別名總計不下30種。宜賓至湖北宜昌市,因大部分流經四川省境,俗稱川江。長江在四川江津附近彎曲成幾字形,又稱「幾江」。四川奉節縣白帝城至宜昌三峽河段,俗稱峽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嶽陽市城陵磯,因流經古荊州地區,俗稱「荊江」。這段河流迂迴曲折,素有「九曲回腸」之稱。江西九江市古稱潯陽,附近江段又稱「潯陽江」。
不久前,科學家對長江重新測量後發現,它的長度為6211.3千米,比公認的6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但這一結果並沒有改變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和世界第三長河的位置。長江分段的長度如下:當曲(由源頭至囊極巴隴)360.8千米、沱沱河357.6千米、通天河787.7千米、金沙江2322.2千米、宜賓一下2740.6千米。
長江以其豐富的資源,灌溉祖國大地,哺育各族兒女;長江以其寬廣的流域,將西部巍巍群山和東部浩瀚的大海連成一片;在新的時代,長江之水把祖國大地灌溉得更加肥沃,並以嶄新的姿態為推動四化建設作出貢獻。因此可以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有母親的情懷」。
D. 長江 地理分區是
長江幹流河道,按河道特徵及流域地形,劃分為上、中、下游。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稱上游,長約4500km,流域面積100萬km2。宜昌至江西湖口稱中游,長950多km,流域面積68萬km2,其中枝城至城陵磯河段,通稱荊江,長約340km,其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調弦口已於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與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匯合後,再在岳陽城陵磯匯入長江幹流。長江經城陵磯後折向東北,到達武漢時有漢江匯入,再向東流至湖口又接納鄱陽湖的贛、撫、信、饒、修等水系。湖口至長江口稱下游,長938km,流域面積約12萬km2。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是防汛的重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