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認識區域高中地理

如何認識區域高中地理

發布時間:2023-05-10 06:49:47

㈠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總結

還不清楚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的小夥伴,趕緊來瞧瞧吧!下面由我為你精心准備了「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總結」,本文僅供參考,持續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獲取更多資訊!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總結

中國主要地形單元的特點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我國最大;

②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③黃土高原:世界上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④雲貴高原:石灰岩信殲廣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周山環繞,內部平坦;

②准葛爾盆地: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廣布,邊緣有綠洲;

③柴達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沙漠、戈壁廣布,東部多沼澤、鹽湖,是典型的內陸高原荒漠盆地,素有聚寶盆之稱;

④四川盆地:是最發達的盆地,號稱天府之國,多低山丘陵,僅成都平原較平,多紫色土,又稱紫色盆地。

(3)三大平原

①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地勢坦盪,沃野千里,低地多沼澤;

②華北平原:第二大平原,有黃淮海沖擊而成,地勢平坦;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東西狹長,地勢低平,河網密布,魚米之鄉。

南方與北方知識梳理

第一節北方地區

一、自然地理概況

(一)位置和范圍

1.位置:大部分位於35°N-50°N和105°E-135°E之間;其相對位置為渤海、黃海以東;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2.范圍: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肅、寧夏的東南部,江蘇、安徽兩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

2.主要地形區:主要地形區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遼東丘陵和山東丘陵等。

地質災害:多火山,如長白山地區、太行山地區等。

2.土壤:黃土(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地區,土質疏鬆)和黑土(東北地區,土壤肥沃)。

(三)氣候和植被

1.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部分屬於半濕潤地區,但黑龍江沿岸和長白山地地區為濕潤地區。常伴有寒潮、低溫、洪澇、春旱等自然災害。

2.植被:華北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東北地區以寒溫帶針葉林為滑猛沖主。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圖們江、鴨綠江、遼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徵:水文特徵南北差異大;水量北豐南少、水位季節變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長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結冰期北長南短。

(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節變化大小主要取決於流域內氣候因素特別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強度、降水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汛期取決於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現時間和長短(外流河)或氣溫的高低(內流河);含沙量多少取決於河流流經地區的植被覆蓋狀況、土質狀況和地勢狀況;結冰期取決於河流流經地區緯度的高低。)

2.湖泊:興凱湖、長白山天池、鏡泊湖、松花湖、洪澤湖等。

(五)資源

1.礦產資源:大慶油田、中原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大同煤礦、朔州煤礦、撫順煤礦等;本溪鐵礦、鞍山鐵礦;招遠金礦。

2.化學資源:長蘆鹽場。

3.其他資源:東北地區土地和森林資源豐富。

二、人文地理概況

(一)農業

1.主要農產品及分布

(1)糧食作物:冬小麥(華北)春小麥(東北)水稻(長白山地灌溉地區和黑龍江沿岸)。

(2)油料作物:花生(華北);

(3)糖料作物:甜菜(東北)。

(4)經濟作物:棉花(華北)穀子(黃土高原)大豆(東北、華北)高粱(東北、黃土高原)等

(5)纖維作物:亞麻(東北)。

(6)水果:蘋果、葡萄和梨(華北和遼寧)桃、杏和柿(東北)等;

(7)畜牧業:山地放牧業和家禽圈養

(8)水產業: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

2.耕作方式和熟制:旱地農業為主;華北(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東北(一年一熟)。

3.在全國農業的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林業基地,農業知緩機械化程度高;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棉麥產區;黃泛區是全國最大水果帶。

4.農業生產條件。

A.有利條件:①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氣溫高,降水多,雨熱同期,水熱配合條件好。②平原廣闊,土層深厚。東北地區,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農荒地多。③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歷史悠久。

B.不利條件:①東北地區,熱量不足,生長期短,受寒潮影響大;西部受風沙影響大。②黃河中下游地區春旱、夏澇突出;水土流失和鹽鹼化嚴重。

(二)工業

1.工業帶(區):環渤海工業帶,其包括:遼中南和京津唐工業區;隴海-蘭新線工業帶。

2.工業特點:工業基礎好,重工業突出。

3.工業發展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1)存在問題:①高科技產業發展不足;②生產技術落後;③環境污染嚴重;④工業產品類型單一;⑤淡水資源不足。

(2)解決措施:①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②加強技術改造;③防治污染,保護生態環境;④增加產品類型;⑤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工業發展條件:①農業基礎好;②鐵路網最稠密,交通便利;③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森林資源豐富。

(三)風俗習慣、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麵食(東北,華北:盛產小麥,以麵食為主;黃土高原:則以小米為主);

2.傳統民居特點:東北地區注意防寒保溫;黃土高原特色民居窯洞;

3.民族:漢族占絕大多數;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東北的滿族、朝鮮族;寧夏、甘肅的回族等。

(四)交通:鐵路、公路網稠密(注意:查地圖冊,熟記華北和東北地區的主要鐵路線)。

(五)主要城市:北京、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石家莊、太原、西安等

(六)生態環境

1.東北地區:黑土流失和沼澤地(濕地)破壞。

2.華北平原:易受旱澇、鹽鹼、風沙威脅。(注意:分析其出現季節、成因及解決措施。)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注意:分析其成因及其解決措施;特別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

第二節南方地區

一、自然地理特徵

(一)位置和范圍

1.位置:主體部分位於20°N-32°N和100°E-120°E之間;其相對位置位於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以東,東至東海;南海以北,北至秦嶺、淮河一線。

2.范圍: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包括省級

行政區瓊、港、澳、台、粵、桂、雲(滇)湘、鄂、贛、浙、滬、閩的全部和川、皖、蘇、豫、陝、甘的部分。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特徵: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布;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

2.主要地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江南丘陵(我國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國」之稱)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喀斯特地貌廣布)和橫斷山脈。

3.土壤:以紅壤為主(酸性較強、貧瘠),平原地區還有水稻土和紫色土。

(三)氣候和植被

1.氣候:以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濕潤)。常出現台風、風暴潮、伏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

2.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南部沿海地區有小部分季雨林。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長江、贛江、湘江、岷江、淮河、京杭運河、珠江、錢塘江等

2.湖泊: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日月潭等

(五)資源

1.礦產資源:有色金屬礦產豐富,如:攀枝花鐵礦(煤礦)個舊錫礦、平果鋁土礦、大余鎢礦、銅仁汞礦、大冶鐵礦、德興銅礦等(建議:查地圖冊,落實到地圖上)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淡水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水電站較多,如:長江中上游地區的二灘、龔嘴、三峽、葛洲壩、安康等;珠江水繫上游也有較多水電站。(建議:查地圖冊,落實到地圖上)

3.化學資源:鶯歌海鹽場(海南)布袋鹽場(台灣、東南鹽倉)。

二、人文地理

(一)農業

1.主要農產品及分布

(1)糧食作物:水稻;

(2)油料作物:油菜(長江流域地區);

(3)糖料作物:甘蔗(台、閩、粵、桂、雲、川);

(4)經濟林:竹、茶葉、油茶、油桐、橡膠、劍麻、蠶桑等;

(5)水果:熱帶水果作物,如: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等;

(6)畜牧業:山地放牧業和家禽業;

(7)水產業:淡水養殖、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

2.耕作方式和熟制:水田農業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

3.在全國農業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糧(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蠶(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糖料作物(台、閩、粵、桂、雲、川)油料作物(長江沿岸地區)棉花(江漢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黃麻、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和西雙版納)出口農產品(太湖平原、閩南三角、珠江三角洲)和淡水漁業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查地圖冊,落實其位置)。

4.農業生產條件。

A.有利條件:①氣候:以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少雨),雨熱同期,水熱配合條件好。②地形、土壤和水源: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既灌溉便利,也有利於淡水養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橫斷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人類影響小,利於發展林業生產。③農業基礎:長江流域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生產水平高。

B.不利條件:①氣候:旱澇災害頻繁,江淮地區伏旱期,氣溫高,降水減少,蒸發旺盛,易對水稻生產產生影響;南部沿海地區夏秋季台風影響很大。②土壤:長江以南地區為紅壤分布區,土壤酸性強,土質黏重,不利於種植業的發展。③地形地貌: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表崎嶇,土層薄,地表水缺乏,不利於農業發展。

(二)工業

1.工業帶(區):長江沿岸工業地帶(如:滬寧杭工業區)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珠江三角洲工業區、閩南三角工業區)西南地區綜合性工業區和環北部灣經濟圈。

2.工業特點:工業基礎好,輕重工業都比較發達。

3.工業發展條件:①農業基礎好;②鐵路、公路、內河航運和沿海運輸密切配合,水陸聯運條件好,交通便利;③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東南沿海地區缺乏煤等。

補充:(1)西南地區綜合性工業

A.優勢:水能、礦產、農林牧資源豐富;

B.表現:該地區已形成綜合性工業基地,鋼鐵、電力、有色金屬冶煉、機械、煤炭、紡織工業發展迅速。

C.主要工業中心:重慶、成都、攀枝花、貴陽等。

補充:(2)環北部灣經濟圈發展的區位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②海洋運輸便利;③資源豐富;④勞力廉價且豐富;⑤巨大的互補空間。

補充:(3)南寧發展的區位優勢:

A.地理位置優越,南寧地處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其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是直接進出東南亞各國的「水陸門戶」、「橋頭堡」。

B.交通條件優越,海洋運輸和鐵路交通便利;

C.資源條件優越,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D.勞動力條件優越,勞動力豐富且廉價;

E.與周圍國家和地區互補空間大,且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為南寧提供了良

好的政策條件。

(三)風俗習慣、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大米

2.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通風散熱,以南北朝向為主,瓦房屋面較陡

(四)交通

傳統-船舶;現代-船舶、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

(五)主要城市:上海、南京、廣州、深圳、杭州、福州、武漢、長沙、重慶、成都等

(六)生態環境及治理

1.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旱澇災害頻繁。

2.低山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嚴重。

3.紅壤:

(1)特點: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壤黏重。

(2)改良措施:增施有機肥料、補充熟石灰以改變土壤的酸性,種植茶樹、油茶樹、杉木、馬尾松等耐酸性經濟林木以抑制土壤流失等。

拓展閱讀:高中區域地理復習方法

一、了解知識系統掌握內容結構

區域地理的知識系統一般都是從總論到分論。總論從宏觀上了解自然條件,如位置、地形、氣候、河湖、生物、資源等;還有人類活動如農業、工業、商業、旅遊業、交通、人口、城市等。分論按分區論述不同地區的自然特徵、發展狀況、人文景觀、人地協調發展等,以及地域之間的差異。掌握知識的層次、脈絡及相互關系,繪出知識系統圖或列出系統聯系表,是復習的重要環節。

結構是局部知識的組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概括。復習時一般先要了解其組成要素,然後再考慮其相互關系,繪出結構式或關系式。如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與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地形包括地勢、地形類型及分布、地形特徵及成因、特殊地貌等;氣候包括氣候因素、氣候要素、氣候特徵、氣候類型、氣候分布、氣候資源、氣象災害等;河流包括源流概況、水文特徵、各段劃分、利用與改造等;湖泊包括類型、特徵、演變、利用等;工業包括部門、布局、產品與市場、原料與能源、資金與技術等;農業包括類型、分布、作物或產品、耕作制度等;交通包括類型、路線、作用或意義、樞紐站或港口等;城市包括職能、規模、位置特點、發展方向等。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因果關系、主次關系、並列關系、包含關系等。繪制圖表時可把組成要素列在方框內,然後根據它們的關系分別用箭頭、大括弧、破折號等聯系起來。

二、重視空間分布建立聯系線索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及變化,都需要依存於一定的空間位置,在此基礎上才有空間聯系、空間結構,以及空間思維、空間想像的出現。這一切要密切結合有關圖像,以具體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為憑借,展開想像,拓寬思路,建立聯系線索,使知識多方聯系,形成網路,便於提取應用。例如:七大洲和曲大洋,要從名稱、位置、輪廓進行讀圖記憶,再了解界線及相互關系,最後還要從圖上掌握通過該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經緯線,或通過其中部的經緯線,以作為參照。

在掌握某項地理事物空間位置的基礎上,即可進一步聯系記憶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聯系線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塊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帶一年輕的褶皺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氣候類型分布——世界自然帶分布。並由此可聯系植被類型的分布——農作物的分布——農業類型分布——土地利用類型等。

再如:把城市、交通線、區域三者聯系起來,按點、線、面結合,點連線,線穿點,點線帶面,來思考點的分布規律、線的延伸方向、面的區域特徵。這都需要以圖像上的地理事物分布為基礎,才能分析聯系、總結規律、綜合特徵、類比差異、了解發展變化,使地理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便於記憶、理解和應用。

三、掌握圖像要領熟悉判讀技能

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間概念和發展形象思維都需要以圖像作為主要媒介。運用地理圖像是地理學習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復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學具。地理圖像類型很多,如各種地理事物分布圖(可分綜合圖與專題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景觀圖(單項或綜合、自然或人文)、各種等值線圖、各種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模式圖(成因、過程、分布)、系統聯系框圖等。它們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說明了地理現象的形成原因、變化過程,或展現了地理事物的具體情況,或以數據圖表的形式反映它們的數量特徵,或從多個側面顯示它們的內部狀況、成因剖析、階段特徵、分布規律、結構關系等,以直觀形象的手段幫助我們理解、記憶、分析、比較,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圖像的組成要素、繪圖要領,並進而熟悉判讀技能。

在眾多圖像的判讀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線圖的判讀。以等高線圖的判讀為例,先要閱讀等高線圖中的等高距數據,然後看高度遞增或遞減的方向,最關鍵的是觀察線間點和線上點高度的差異,如線間點高於線上點,則線間點的連線為分水線,地形為山脊;反之,如線間點低於線上點,則線間點的連線為集水線,地形為山谷。

由以上判讀要領可遷移到其他等值線的判讀上。如等高線圖中的分水線(地形為山脊),可相當於等壓線圖中的脊線,因而可判斷為高壓脊;在等溫線圖上即表示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在等水溫線圖上則表示有暖流經過。同理,等高線圖中的集水線(地形為山谷)可相當於等壓線圖中的槽線,因而可判斷為低壓槽;在等溫線圖上即表示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在等水溫線圖上則表示有寒流經過。

此外,兩條等值線之間如有一閉合曲線,其數值的判定要領是:如閉合曲線上數值與低值相同,則表示其內部比周圍數值低;反之,如閉合曲線上數值與高值相同,則表示其內部比周圍數值高。據此可以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或說明該項等值線所顯示的特徵。

對於各種統計圖表的判讀,要掌握繪圖的要領,知道縱橫坐標的含義,了解不同形式的圖表所表現的內容和意義(如柱狀、折線、曲線、餅狀、扇狀、三角形、金字塔形等),經過判讀,可說明特徵、比較差異、分析原因、預測趨勢、根據定量分析作出定性結論。

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也是常用來分析氣候特徵或判斷氣候類型的圖表。要注意先根據氣溫曲線的走勢來判斷所在半球,波峰式為北半球(7月氣溫高),波谷式為南半球(1月氣溫高);再看月平均氣溫數值高低來判斷所在溫度帶,同時計算年較差來分析氣溫變化;根據降水的月份分配看雨季的長短和遲早,還可大致計算一下年降水總量;最後把氣溫和降水二者結合起來分析,得出氣候特徵(如終年高溫多雨、雨熱同季、夏干冬雨、溫涼濕潤、降水均勻、炎熱干早等),從而判斷氣候類型。

四、綜合區域特徵類比區域差異

區域地理是多項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機組合。復習區域地理,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區域特徵,了解區域差異,並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對中國區域地理不要局限於教材中的四大分區,還要外延至: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秦嶺一淮河以北與秦嶺一淮河以南、外流區與內流區、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經濟發展的三個地帶,以及工業區、農業區、旅遊區、高新技術產業區、經濟特區等。世界地理也不要局限於教材中出現的13個分區和8個國家,也應外延至:大洲、大洋、重要海域、世界氣候區、全球地形分布、自然帶、工業區、農業區等。

區域特徵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區域內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體現。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由於所處的位置、所具備的條件、影響的因素有別於其他地區,因此形成該地區所獨有的特徵。區域差異是不同地區因自然條件、歷史沿革、經濟發展、文化景觀、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異。了解認識並綜合區域特徵。分析比較區域差異,以便「因地制宜」地確定發展方向,制定國土開發整治或改造措施,並進而認識和理解我國地理國情、基本國策及有關政策法規。這是復習中國地理應該注意的。世界地理則應注意各大洲自然環境的差異性與整體性,並了解資源分布與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對當前世界中的地緣政治敏感區、民族矛盾尖銳區、自然災害多發區、經濟持續增長區、高科技產業集中區、戰略資源豐富區、海陸交通樞紐區、生態環境脆弱區等,應掌握一二案例進行分析。目的在於學會方法,切忌堆砌大量所謂熱點焦點,進行猜題押寶,那是與「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思想背道而馳的。

高考地理復習方法有哪些

一、回憶式自我檢測法

在復習中,常常發現這么一個現象,老師安排學生自己看書,往往學生就是把教材從頭到尾瀏覽一遍,結果,考試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識點,比如"宇宙空間的特點為遼闊、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大部分學生卻總是選擇錯誤的選項。這說明學生看書後並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麼,這就需要學生在看完每一章節後,合上書本,仔細回顧一下,所看過的主要內容,自我檢測,如果不大清楚,則需要再次查閱。並且,地理知識點多的這一特點也需要學生有一個好的知識點檢測方式。

二、比較法

比如,在復習天氣系統時,我們可以把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圖形、符號、過境前時後的天氣等做比較;復習氣候類型時,可以把各類型氣候的分布、成因、特點做比較;復習區域地理時候,可以把島國英國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徵做比較。還有,把東南亞、非洲、中美洲的熱帶作物做比較。總之,只要善於挖掘,總會發現有許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過各項特徵的比較,我們能夠更好的把握比較對象的相同特徵與不同特徵,從而達到熟練掌握這些知識點的目的。

三、圖像圖形記憶法

在地理這門學科中,地圖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載體。並且,地圖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觀化的地理知識。我們通過地理圖像圖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許多的地理知識點。比如,亞洲季風包括很多的知識點,但我們只需要記住亞洲季風的冬夏季風兩幅圖,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風的各自成因、源地、風向、性質、影響地區等。地質構造對於許多同學來說也是個難點,特別是背斜和向斜,實際上一幅褶皺示意圖就能解決兩者概念問題。還有海洋表層鹽度隨緯度變化的規律也可以通過一幅"馬鞍型"圖來掌握。圖形記憶能夠很好的簡化地理知識點,減少我們的記憶強度。

四、總結歸納法

在復習過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地理知識更具價值。

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總結歸納常常採取的方式是繪制知識結構圖。比如,高一上冊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識點可以歸納成如下知識網路,形成知識體系。

五、口訣法

在地理學習中,我們會發現,如果把許多地理規律總結簡化成一些簡單的口訣,會使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簡化。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極點俯視圖中南北半球自轉方向,可以總結為"北逆南順";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順冬逆";可以用"凸高為低,凸低為高",來總結等值線圖中彎曲部位與兩側數值的高低差別。

六、疑難知識摘錄法

在考試中,會發現許多學生都會錯在一些難記憶的知識點上,並且這種錯誤反復出現。那麼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覺得難記的重要知識點及相應圖表專門摘錄在筆記本上,時常查閱,反復熟悉。常見的,比如,冬春小麥的種植和收割季節,世界大洋表層洋流分布簡圖,有關兩分兩至日的晝夜長短及正午太陽高度規律,全球大氣環流示意圖,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對比,此外,在區域地理中需要摘錄的知識點更多,這需要學生自己在平時及時的整理歸納。

七、配套專題練習法

許多學生在復習中總是一味埋頭看書,記憶知識點,不願意做題,結果每次考試都很不理想。復習中通過各種方法掌握知識點,最終都是為了學以致用,能夠解答問題。實際上,做題是鞏固和檢測所復習知識點的一種最好方式。在每復習一個考點之後進行相應的專題訓練,運用剛復習到的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復習鞏固了知識點,又培養了解題能力,提高了整體綜合素質。並且這種解題能力的培養要貫穿於整個復習過程中。

高中地理中「區位」、「區域」、「地域」的區別是什麼

區位:某事物的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的聯系.
區域:用某項指標或某幾個特定指標的結合,在地球表面劃分出具有一定范圍的連續而不分離的單位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是自然要素與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綜合體.一般有區域性,人文性和系統性三個特徵

㈢ 地理:如何界定一個區域

地理區域是一個有聯系性、相容性、協調性、地區性、地理地勢性、種族性的分區。為了各個體單位的更加和諧,所以就有必要來劃分一定的區域。
區域的介定有的是依靠地形地勢的,例如:山川、河流等,各大洲的分界線大都以江河湖海及山脈來分隔;有的是區域間的聯系緊密,例如武漢市由漢口、武昌、武漢三個以前分隔地區合並為一,還有京津塘、滬寧杭、珠三角等;
首先看它的經緯度
如果途中沒有經緯度,就看圖的輪廓,地形地貌,
(一般圖題都會給出經緯度,因為圖中的輪廓不準確,憑空想像很難,逾越了中學生的能力)

看經緯度,要自身對地球每個大洲,大洋,以及重點國家的范圍心中有數(不要求很准確)
如果這些記憶有些模糊,就聯想當地的氣候,地形,以及降水等來確定!

區域定位是難點,要求綜合水平,要聯系各種知識點!只要基礎穩,做幾道題就可以應對了!

㈣ 高一地理必修一如何進行區域認知

高一地理必修一進行區域認知方法:
1、將原先集中化時間開展的區域地理備考,分散化在全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每個環節和滲滑階段,有益於學員在平常的點點滴滴學習中把握地區專州喊納業知識、提高地區思維能力。
2、讓學員將一定的地區冊沒認知能力方式,功效於實際的地理區域,進而做到提高思維能力的規定,而且有益於這一認知能力方式在別的地區的轉移運用。

㈤ 從哪些方面分析一個區域的地理特徵

從哪些方面分析一個區域的地理特徵

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區域特徵是各種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絡形成的,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上來認識。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地區的其他自然特徵(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資源豐富等)和人文特徵(無常住居民)。
通過對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進行比較和分析,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多採取列表比較的形式。例如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南、北方的區域特徵有顯著差異,具體表現在自然和人文兩大方面。

地理知識:分析氣候特徵從哪些方面分析?

氣候主要包含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這兩方面分析,具體,氣溫什麼季節高,什麼季節低?降水,是多是少,什麼季節多 什麼季節少等。比如北京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就包含這氣溫和降水兩方面。

分析區域特徵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高考地理。

一個區域,首先是自然特徵,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礦產。然後必須的,人文特徵,人口、城市化、經濟狀況、第123產業分配優點及不足、交通、科技、風俗等等,樓上說的沒錯,這些都是套路,多對照題目看答案,自己認真研究下就不糾結了哈

高中地理怎麼分析一個區域的地勢特徵

首先,要根據題目中給的資訊來提取分析的依據,資訊不同,方向和方法就不同。
1.可以根據圖片資訊判斷地勢特徵,如①河流的流向:順著河流的流向一定是地勢變低
②大陸內部同一緯度氣溫的差異:若只從太陽輻射在不同緯度分布規律來看,同一緯度氣溫應相同,但會受地形影響,地勢低氣溫高
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凸高為脊,凸低為谷(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方凸有山脊,向海拔低的地方凸有山谷,即河流。)
④直接從等高線圖中看等高線數值的分布規律
⑤根據農業的分布特點:種植業往往分布在平原地區,林業牧業一般分布在山地或丘陵地區
⑥根據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密集地區往往是平原,稀疏地區為山區或高原
⑦根據等壓線的分布規律:海拔高氣壓低
2根據對資訊提示的地區特點判斷,比如說亞洲地區,中間高四周低;美國東西高,中間低;歐洲東高西低等等。也就是要掌握大量不同地區地勢地形的分布特徵,因此作為判斷的依據。
時間很短,簡單總結了這幾點,如果有缺失,希望能自己補充,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你

地理流域特徵如何去分析一個區域的流域特

流域特徵一般包括流域內的地形,氣候,支流水系,礦產資源等內容。
這是開發的背景。

一般從哪些方面分析區域經濟發展? (高二地理 必修三)

主要分為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個方面來分析
自然條件:地形——平坦或者崎嶇,影響區域的農業型別和規模,城市的發展
空間
氣候——氣候型別和主要特徵(主要從降水和氣溫方面分析)主要
影響農作物品種和耕作制度
水文——水資源多少
土壤——肥沃程度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等,影響工業發展方向。礦產資源豐富有利
於當地重工業發展
社會經濟條件:科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教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交通——交通的型別,(如陸路交通,水陸交通)便利程度,
勞動力——數量多少(主要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有關)
質量如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政策——政策支援會促進當地引進外資,促進經濟發展

地理流域特徵如何去分析一個區域的流域特徵高三整理

分析一個區域的流域特徵與分析一個區域的特徵比較接近,因為劃分成一個區域,如果這個區域是某個河流的流域(部分割槽域)就可以當初流域特徵分析.
首先,流域特徵分兩大部分:自然特徵和社會經濟特徵.而自然特徵側重流域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狀況,而社會經濟特徵與區域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人口、城市狀況、農業基礎狀況、工業基礎狀況、交通運輸條件等有關.
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注意材料和圖表中所給資訊,按照模板,用地理語言組織成正規答題答案即可.
多做些練習題,多總結,進步會很快.

高中分析一地區自然地理特徵要從哪些方面

如你所說的地形的話,你應該主要考慮到是不是板塊的結合去,水流沖擊的影響、以及氣候型別來分析,板塊擠壓,分離地帶形成的山脈和溝谷地形,水流沖擊形成的河灘及三角洲等,氣候的話就是大范圍了,了解區域的氣候型別,如溼度、日照形成的沖刷、大風天氣,長期的沖刷侵蝕使地形也會發生變化,基本就是從這幾個方面考慮,還有一種就是他的固定地形,這就需要牢記,多看看地圖,結合我給你說的那三個方面去分析地形,絕對有用··

3.從哪些方面分析學習者特徵?

學習者特徵分析通常包括以下五方面:
(1)起點水平分析。
了解學習者原有的知識基礎及其在進入新內容學習以前所掌握的和學習目標有關的技能。對於起點水平的分析,可以採用測驗的方式。
(2)認知結構分析。
(3)學習態度分析。
了解學習者對於要學的內容所持它的某種態度以及對於提供教學的學校和教師的態度等。判斷學習者的態度時,經常用的方法是態度問卷量表。此外,觀察、訪談等方法也可用於學習態度分析。
(4)學習動機分析。
學習者的動機水平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當學習者對要學的內容沒有興趣或缺乏動機時,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對學習動機進行分析時,教師和以參照凱勒開發的"ARCS模型",從注意力、關聯性、自信心和滿足感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凱勒建議問學習者這樣的問題:"教學目標與你有多大的相關性?""教學目標中最吸引你的是哪部分?""你有多大把握能成功地達到教學目標?"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將有助於了解學習者的動機,有助於確定教學設計中的潛在問題。
(5)學習風格分析。
教師在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時,可以依據卡里提出的"洋蔥模型",從教學偏好、資訊處理方式、認知個性風格、場依存/場獨立等方面進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學習者特徵時,既需要考慮學習者之間穩定的、相似的特徵,又要分析學習者之間變化的、差異性的特徵。相似性特徵的研究和以為集體化教學提供理論指導;差異性研究能夠為個別化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地理中從哪些方面分析一個城市的區位優勢

首先要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個角度來考慮
自然因素又包括地形,氣候,河流
社會經濟因素有: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

㈥ 高一地理重要區域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內容大體分成三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區域地理實際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論在區域中的實際運用。我認為區域地理復習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區域特徵:

主要是教會學生區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個區域特徵包括自然和人文兩個部分。我復習時一般這樣分析區域:

1、自然特徵:位置、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徵:包括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海陸位置、山河位置等)

例如美國本土位於西經75———西經123之間,北緯30——北緯49度之間西接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接墨西哥灣和墨西哥高原,北與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徵:包括地勢特徵、地形類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質災害等

例如美國地特徵為:地勢東西高,中間低;東部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部為年輕、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脈、落基山脈等),山脈間有寬廣盆地,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

⑶氣候特徵:包括氣候類型、降水和氣溫等氣候要素的分布、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和河流的影響、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等方面。

例如美國氣候特徵為:氣候類型復制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廣布,地形對(來自:www.hnnSCY.cOm博文學習網: 安迎高中地理 )氣候影響顯著、易受寒潮、颶風威脅等⑷河流特徵:主要從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分析。

①水系特徵: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歸屬、河道特徵(河谷寬窄、河床的深淺、河流彎曲系數)、河網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關系)、流域面積、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徵: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斷流、乾涸)、含沙量、結冰情況(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等。

③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區,主要開發水能資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河道寬闊、流量穩定的地區,主要開發內河航運。

2、人文地理特徵: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業、農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

⑴居民:主要從人種、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農業:農業結構、地域類型、區位條件、農業生產特點等分析

⑶工業:主要從工業部門、工業分布特點、區位條件及評價如原料產地、工廠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技術和交通條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主要從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點、城市區位因素、城市環境問題等方面分析。

⑸交通:主要從交通運輸線和交通樞紐、交通運輸網的密度、影響交通運輸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等方面分析。⑹環境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

①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等);

②生態破壞:包括資源(土地,生物,水,礦產)破壞與浪費和環境惡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態平衡破壞)兩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應從其現狀、成因、危害及解決辦法等方面來進行分析。

我們教師教學過程中或者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區域分析不是什麼都去具體化,更重要的是掌握地理學科的特性:如綜合性、整體性、差異性等。對於一個區域更應該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區域征是通過各種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上認識。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主要特徵,而不是面面俱到。

二、加強各區域要素聯系的分析

一個區域是多種要素的綜合體,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也就是是我們常說的綜合性和整

體性。因此在分析各要素時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一般而言,自然地理要素是人文要素的基礎,也就是說自然條件決定了人口數量和分布、工農業生產、城市分布、交通分布等,可以以自然來推出人文。而自然各要素中也有相對更重要的要素,也就說一個區域總體特徵中有一個或者幾個關鍵特徵。

例如美國自然條件中,位置和地形是關鍵的。因為地處中緯度,所以氣候以溫帶氣候為主,海陸分布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使等溫線大體沿海岸線平行:高山區等溫線在地形(海拔高、氣溫低)的影響下向低緯突出:中東部在緯度因素(太陽輻射)影響下等溫線與緯線基本平行;西部高山阻擋了太平洋水汽的進入,使西北沿海降水由西向東減少,高山區山間寬谷也因為在背風一側而降水相當稀少,東部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對大西洋水汽阻擋作用不明顯,美國降水深受大西洋影響。中部大平原對冬季風和夏季風都沒有明顯的阻擋作用,夏季風可以一直北上到達北冰洋沿岸,來自北冰洋沿岸也可以南下到墨西哥灣沿岸,使中東部廣大地區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也使中東部農作物容易受寒潮影響。又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的區域特徵中,關鍵特徵的乾旱,乾旱的關鍵原因是深居內陸,離海遠,降水少,而且降水自東向西減少,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他特徵都與乾旱相關。乾旱————植被覆蓋率低,植被由東向西由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過渡;乾旱缺水——多內流河、內流湖;乾旱————工農業生產水源不足,工業、種植業相對落後,以灌溉農業和畜牧業為主;人口分布、農業生產、村莊、城市多呈點狀(綠洲)和帶狀(沿交通線和河谷)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日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所以瓜果產量高、甜,棉花質量好(長絨棉)等

一個區域的要素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老師和學生都要學會簡化,最好建立知識結構圖或者說叫思維發散圖。

三、加強區域比較

不同地理區域之間存在著地理事物異同,通過逐項比較的方法,可以讓同學們准確掌握各地理區域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因此,比較法是復習區域地理時所採用的主要方法,比較項目因具體要求有差異,多數還是比較自然特徵、人文特徵的多,與區域分析思路基本一致。在區域地理教學和復習中,區域地理特徵相似或差異性明顯的區域較適合用比較法來學習:

1、地理位置特徵相似的地區:如位於北緯30°附近的長江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比較: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氣候類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發展農業的條件與主要農產品、農業帶、工業、交通等。

2、地理位置特徵差異明顯的地區:北緯40度亞歐大陸東西兩岸可以從地形、氣候、洋流、人口、城市、經濟發展等方面比較

3、地形、氣候特徵相似地區:例如澳大利亞、北美、印度、南美等地的地形特徵的異同以及對氣候的影響

4、地形、氣候特徵差異明顯地區:如秦嶺南北兩側可以從熱量帶、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特徵、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城市區位選擇等方面進行比較

5、區域發展條件的比較:一般從優勢區位和不足兩個方面來比較可以是相似的區域,如長江三角洲商品糧基地與東北商品糧基地發展條件的比較;也可以是差異明顯的區域,如我國珠江三角洲與中亞地區經濟發展條件比較等。

四、區域開發

學習區域最終的目的就是為區域發展服務。我認為區域發展的關鍵是區位條件,任何區域的發展都可以從區位條件入手,分析其優勢和不足,發展方向和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

例如某區域農業發展應該分析以下方面:

(資料取自安迎老師在昆明高考研討會上的講座)

從上圖中不難看出區域發展關鍵在於區域有什麼樣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其中優勢條件是哪些,不利條件是那些,區域生產結構、分布都由自身條件來決定,而區域發展方向的實質就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發揮優勢、克服不足,另外存在問題實際即使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之下尤其是人文開發的後果。

五、典型區域知識要點設計(日本)

(一)自然地理

1、位置:太平洋西部的群島國家

2、地形:山地面積廣大、平原面積狹小

3、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4、海洋性季風氣候顯著

5、森林、水能資源豐富,礦產缺乏

6、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二)人文地理

1、人口稠密,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尤其是關東平原

2、科教發達、人力資源豐富

3、海運發達

4、農業單產高,漁業發達

5、工業發達,工業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5、東西結合的文化

6、經濟依賴於國際市場

六、練習設計

1、閱讀材料一、二,回答(1)一(4)題。

材料一太平洋中兩區域示意圖(圖11)。

材料二氣候變化在2007年成為眾多國際重要會議的主題詞,溫室氣體減排因涉及各國發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島「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談判中成為爭論的焦點。

(1)甲、乙兩圖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圖。判斷依據是

(2)簡述A國冬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差異。

(3)說出B國陰影區域的氣候類型及成因。)

(4)全球變暖對上述兩國會產生什麼影響?為遏制全球變B國可大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是

(5)簡述A國工業分布特點以及工業發展的條件

(6)簡述A國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條件和該國水稻種植業的特點

1、閱讀材料一、二,回答(1)一(4)題。

材料一太平洋中兩區域示意圖(圖11)。

材料二氣候變化在2007年成為眾多國際重要會議的主題詞,溫室氣體減排因涉及各國發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島「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談判中成為爭論的焦點。

(1)甲、乙兩圖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圖。判斷依據是

(2)簡述A國冬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差異。

(3)說出B國陰影區域的氣候類型及成因。)

(4)全球變暖對上述兩國會產生什麼影響?為遏制全球變B國可大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是

(5)簡述A國工業分布特點以及工業發展的條件

(6)簡述A國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條件和該國水稻種植業的特點

重要的區域地理知識

以日本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

1、日本的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日本太平洋工業區和外向型經濟——日本的工業高度集中在三灣一海地區,包括京濱、中京、阪神、瀨戶內、北九州五大工業區在內的「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帶」,這種臨海型工業布局,對於日本這樣工業用地緊張,原料和燃料大多依靠進口的島國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的優勢和海洋航運運費低廉的條件,發展外向型經濟。與日本相似的還有台灣,也發展了外向型工業。

3、產業轉移——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是國際產業轉移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主要對象國(地區)的變化為:日本(50年代)——韓國、我國台灣、香港地區(60-70年代)——我國東部沿海地區(80年代)——我國中西部地區(90年代後期)

以馬六甲海峽為中心的東南亞地區

1、東南亞氣候類型——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為熱帶雨林氣候。

2、板塊邊界與板塊運動——東南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板塊的交界處,位於兩大地震帶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3、東盟與區域經濟合作、泛亞鐵路——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東盟10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自貿區的成立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穩定和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將促進中國擴大出口規模,提升出口競爭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將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提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但關稅降低沖擊中國國內產業;可能造成東盟對中國投資的縮減。泛亞鐵路——昆明至新加坡,主要經過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山河相間,地形復雜。

5、熱帶農業區位分析——東南亞的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農業)發達,區位條件分析:①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⑤種植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傳統經驗,稻米是當地居民喜愛的食物。東南亞的熱帶種植園農業也很發達,例如印尼的天然橡膠種植園,馬來西亞的油棕種植園,區位條件分析:氣候適宜,土地租金低,勞動力廉價豐富,市場廣闊。

以印度為中心的南亞次大陸

1、西南季風與氣象災害——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雨季和乾季,由於西南季風來到的遲早和強弱不同,降水年際變化很大,常導致旱澇災害,這是影響印度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2、板塊邊界與地質災害——印度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3、資源與區域經濟布局——德干高原東北部工業區:利用煤、鐵、錳、鉻等資源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鋼鐵工業、電力工業、機械工業)加爾各答工業區: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周圍盛產黃麻,很早就是世界最大的麻紡織業中心。孟買工業區——孟買是阿拉伯海沿岸的天然良港,附近盛產棉花,很早就成為印度最大的棉花出口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附近淺海又發現石油,現已成為印度最大的海港和綜合性工業基地。南部新工業區:班加羅爾是本區工業中心,是印度獨立後建立的新興工業和高科技工業區。

以波斯灣為中心的西亞地區

1、輪廓、位置、國家——「五海三洲」之地,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從這里經過。沙烏地阿拉伯是西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石油分布與石油運輸——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重要產油國。石油輸出路線有三條(地圖冊第68頁)。

3、以色列的節水農業——以色列大部分是荒漠,水資源奇缺,以色列人通過海水淡化解決水資源問題,發明了滴灌技術,極大地提高水和肥料的利用率,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不但能夠自給,還能大量出口,創造了沙漠中的奇跡。人類利用科技改善自然環境條件的能力提高。

中亞地區

1、石油分布與石油運輸:中亞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區,主要分布在裏海沿岸平原和裏海湖底,哈薩克北部。多採用管道運輸。已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薩克西部的港口城市阿特勞,途經中方在哈購買的阿克糾賓油區,橫穿哈全境,經中哈邊境的阿拉山口,最後到中國新疆的獨山子。其意義有:一是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二是使中國的供油線路更加安全;三是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

2、降水分布:中亞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亞位於北溫帶,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濕熱氣流受高大山體阻擋,無法深入中亞地區,中亞地區的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而且濕潤氣流微弱,廣大地區降水稀少,東部山地降水略多,降水集中在5月份。

3、乾旱地區農業與河流、湖泊水文特徵——中亞典型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棉花(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其主要分布在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穀物、小麥主要分布在哈薩克丘陵北部,畜牧業、灌溉農業分布在南部地區,面積廣大,山地畜牧業分布在東部、東南部山地。畜產品以細毛羊和羔羊皮為主。多內流河湖,主要河流是阿姆河、錫爾河,最大湖為裏海。河流水文特徵為:流量較小,含沙量大,汛期在春夏季節,冬季有結冰期。

俄羅斯

1、主要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工業中心、發展條件分析——以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機械、化學、多種輕工業,莫斯科、聖彼得堡,資源缺乏、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從外地運入。烏拉爾山工業區:鋼鐵、機械、有色金屬,馬格尼托哥爾斯克、葉卡捷琳堡,有多種有色金屬礦產,附近煤、鐵、石油資源豐富;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重工業、新興軍事工業,新西伯利亞,煤、有色金屬等豐富。

2、石油運輸(略)

以埃及為中心的北非地區

1、國家和石油分布:北非地中海沿岸石油豐富,主要的石油生產國有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

2、尼羅河及河谷農業,地中海農業:尼羅河谷地光照充足,灌溉條件較好,病蟲害少,棉花品質優良,是世界重要的長絨棉產地,這里的河谷農業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地中海式農業是指分布於南歐,西亞,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氣候區,屬於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的混合農業,優勢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等,葡萄、柑橘、橄欖等園藝作物也比較多。北非地區的摩洛哥出產油橄欖,被稱為「橄欖之邦」,突尼西亞也有「世界油橄欖國」的稱號。

3、東非大裂谷——南起贊比西河口,北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西亞的死海附近,形成陸地上最長的一條大裂谷。總長7000多千米。東非大裂谷兩岸懸崖壁立,谷底湖泊連串,裂谷兩側有許多死火山和活火山。東非大裂谷是地殼運動斷裂陷落形成的,現在還在繼續擴大。

以奈及利亞為中心的西部非洲

1、國家和石油的分布:西部非洲的石油生產國有奈及利亞、幾內亞、安哥拉、加彭,這些國家有「新興石油生產國」的說法。

㈦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總結

區域地理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地理。它的重點在一個特定的土地或景觀的不同的 文化 和自然地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其對應的系統地理學,致力於在全球層面的具體地質。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 總結 1

1中國主要地形單元的特點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我國最大;

②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③黃土高原:世界上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④雲貴高原:石灰岩廣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周山環繞,內部平坦;

②准葛爾盆地: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廣布,邊緣有綠洲;

③柴達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沙漠、戈壁廣布,東部多沼澤、鹽湖,是典型的內陸高原荒漠盆地,素有聚寶盆之稱;

④四川盆地:是最發達的盆地,號稱天府之國,多低山丘陵,僅成都平原較平,多紫色土,又稱紫色盆地。

(3)三大平原

①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地勢坦盪,沃野千里,低地多沼澤;

②華北平原:第二大平原,由黃淮海沖擊而成,地勢平坦;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東西狹長,地勢低平,河網密布,魚米之鄉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總結2

北方地區

★復習要點:黑土地和黃土地(東北高原、黃土高原);稠密的鐵路網;重要的工業區(環渤海工業帶遼中南、京津唐);北方人民的生活;脆弱的生態環境與綜合治理。

一、自然地理概況

(一)位置和范圍

1.位置:大部分位於35°N-50°N和105°E-135°E之間;其相對位置為渤海、黃海以東;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2.范圍: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肅、寧夏的東南部,江蘇、安徽兩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

2.主要地形區:主要地形區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遼東丘陵和山東丘陵等。

★地質災害:多火山,如長白山地區、太行山地區等。

2.土壤:黃土(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地區,土質疏鬆)和黑土(東北地區,土壤肥沃)

(三)氣候和植被

1.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部分屬於半濕潤地區,但黑龍江沿岸和長白山地地區為濕潤地區。常伴有寒潮、低溫、洪澇、春旱等自然災害。

■(思考:氣候類型成因?)

2.植被:華北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東北地區以寒溫帶針葉林為主。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圖們江、鴨綠江、遼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徵:水文特徵南北差異大;水量北豐南少、水位季節變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長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結冰期北長南短。(思考:為什麼是這樣的水文特徵?)

(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節變化大小主要取決於流域內氣候因素特別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強度、降水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汛期取決於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現時間和長短(外流河)或氣溫的高低(內流河);含沙量多少取決於河流流經地區的植被覆蓋狀況、土質狀況和地勢狀況;結冰期取決於河流流經地區緯度的高低。)

★(提示:思考黃河和松花江流域凌汛現象出現的河段和成因分析。)

2.湖泊:興凱湖、長白山天池、鏡泊湖、松花湖、洪澤湖等。(提示:天池的成因?)

(五)資源

1.礦產資源:大慶油田、中原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大同煤礦、朔州煤礦、撫順煤礦等;本溪鐵礦、鞍山鐵礦;招遠金礦。

2.化學資源:長蘆鹽場(思考:長蘆鹽場曬鹽的時間和有利條件?)

3.其他資源:東北地區土地和森林資源豐富(提示:思考其成因?)。

二、人文地理概況

(一)農業

1.主要農產品及分布

(1)糧食作物:冬小麥(華北)春小麥(東北)水稻(長白山地灌溉地區和黑龍江沿岸)。

(2)油料作物:花生(華北);

(3)糖料作物:甜菜(東北)。

(4)經濟作物:棉花(華北)穀子(黃土高原)大豆(東北、華北)高粱(東北、黃土高原)等

(5)纖維作物:亞麻(東北)。

(6)水果:蘋果、葡萄和梨(華北和遼寧)桃、杏和柿(東北)等;

(7)畜牧業:山地放牧業和家禽圈養

(8)水產業: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

2.耕作方式和熟制:旱地農業為主;華北(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東北(一年一熟)。

3.在全國農業的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林業基地,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棉麥產區;黃泛區是全國最大水果帶。

4.農業生產條件(提示:運用農業區位理論和北方地區概況,理解分析)。

A.有利條件:①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氣溫高,降水多,雨熱同期,水熱配合條件好。②平原廣闊,土層深厚。東北地區,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農荒地多。③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歷史悠久。

B.不利條件:①東北地區,熱量不足,生長期短,受寒潮影響大;西部受風沙影響大。②黃河中下游地區春旱、夏澇突出;水土流失和鹽鹼化嚴重。

☆思考:試評價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地區農業生產條件有哪些?

(二)工業

1.工業帶(區):環渤海工業帶,其包括:遼中南和京津唐工業區;隴海-蘭新線工業帶。

2.工業特點:工業基礎好,重工業突出。

3.工業發展中存在問題及解決 措施

(1)存在問題:①高科技產業發展不足;②生產技術落後;③環境污染嚴重;④工業產品類型單一;⑤淡水資源不足。

(2)解決措施:①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②加強技術改造;③防治污染,保護生態環境;④增加產品類型;⑤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工業發展條件:①農業基礎好;②鐵路網最稠密,交通便利;③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森林資源豐富。

(三)風俗習慣、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麵食(東北,華北:盛產小麥,以麵食為主;黃土高原:則以小米為主);

2.傳統民居特點:東北地區注意防寒保溫;黃土高原特色民居窯洞;

3.民族:漢族占絕大多數;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東北的滿族、朝鮮族;寧夏、甘肅的回族等。

(四)交通:鐵路、公路網稠密(注意:查地圖冊,熟記華北和東北地區的主要鐵路線)。

(五)主要城市:北京、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石家莊、太原、西安等

(六)生態環境

1.東北地區:黑土流失和沼澤地(濕地)破壞。(提示:要總結其成因及解決措施。)

2.華北平原:易受旱澇、鹽鹼、風沙威脅。(注意:分析其出現季節、成因及解決措施。)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注意:分析其成因及其解決措施;特別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總結3

南方地區

★復習要點:魚米之鄉;亞熱帶、熱帶經濟林木和水果;水運發達;沿海和內地的工業發展;治水與治土;南方人民的生活。

一、自然地理特徵

(一)位置和范圍

1.位置:主體部分位於20°N-32°N和100°E-120°E之間;其相對位置位於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以東,東至東海;南海以北,北至秦嶺、淮河一線。

2.范圍: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包括省級

行政區瓊、港、澳、台、粵、桂、雲(滇)湘、鄂、贛、浙、滬、閩的全部和川、皖、蘇、豫、陝、甘的部分。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特徵: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布;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

2.主要地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江南丘陵(我國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國」之稱)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喀斯特地貌廣布)和橫斷山脈。

▲(思考:橫斷山脈大致為東西走向的成因?)

3.土壤:以紅壤為主(酸性較強、貧瘠),平原地區還有水稻土和紫色土。

☆(提示:注意紅壤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三)氣候和植被

1.氣候:以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濕潤)。常出現台風、風暴潮、伏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

◆(提示:一定要總結歸納出該地氣候類型的成因?該地上述自然災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解決措施?昆明准靜止鋒和江淮准靜止鋒的成因及影響?「巴山夜雨」的成因?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四川盆地夏季高溫及冬季溫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2.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南部沿海地區有小部分季雨林。(思考:該植被成因?)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長江、贛江、湘江、岷江、淮河、京杭運河、珠江、錢塘江等

◆(切記:勿忘歸納該地河流的水文特徵?淮河洪水泛濫的成因、危害及解決措施?)

2.湖泊: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日月潭等

(五)資源

1.礦產資源:有色金屬礦產豐富,如:攀枝花鐵礦(煤礦)個舊錫礦、平果鋁土礦、大余鎢礦、銅仁汞礦、大冶鐵礦、德興銅礦等(建議:查地圖冊,落實到地圖上)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淡水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水電站較多,如:長江中上游地區的二灘、龔嘴、三峽、葛洲壩、安康等;珠江水繫上游也有較多水電站。(建議:查地圖冊,落實到地圖上)

3.化學資源:鶯歌海鹽場(海南)布袋鹽場(台灣、東南鹽倉)。(提示:查找位置,並掌握其形成的有利條件?)

二、人文地理

(一)農業

1.主要農產品及分布

(1)糧食作物:水稻(why?);

(2)油料作物:油菜(長江流域地區);

(3)糖料作物:甘蔗(台、閩、粵、桂、雲、川);

(4)經濟林:竹、茶葉、油茶、油桐、橡膠、劍麻、蠶桑等;

(5)水果:熱帶水果作物,如: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等;

(6)畜牧業:山地放牧業和家禽業

(7)水產業:淡水養殖、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思考:舟山漁場的形成條件有哪些?)

2.耕作方式和熟制:水田農業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

3.在全國農業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糧(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蠶(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糖料作物(台、閩、粵、桂、雲、川)油料作物(長江沿岸地區)棉花(江漢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黃麻、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和西雙版納)出口農產品(太湖平原、閩南三角、珠江三角洲)和淡水漁業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查地圖冊,落實其位置)。

4.農業生產條件(提示:運用農業區位理論和北方地區概況,理解分析)。

A.有利條件:①氣候:以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少雨),雨熱同期,水熱配合條件好。②地形、土壤和水源: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既灌溉便利,也有利於淡水養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橫斷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人類影響小,利於發展林業生產。③農業基礎:長江流域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生產水平高。

B.不利條件:①氣候:旱澇災害頻繁,江淮地區伏旱期,氣溫高,降水減少,蒸發旺盛,易對水稻生產產生影響;南部沿海地區夏秋季台風影響很大。②土壤:長江以南地區為紅壤分布區,土壤酸性強,土質黏重,不利於 種植 業的發展。③地形地貌: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表崎嶇,土層薄,地表水缺乏,不利於農業發展。

☆思考:試評價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農業生產條件有哪些?

(二)工業

1.工業帶(區):長江沿岸工業地帶(如:滬寧杭工業區)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珠江三角洲工業區、閩南三角工業區)西南地區綜合性工業區和環北部灣經濟圈。

2.工業特點:工業基礎好,輕重工業都比較發達。

3.工業發展條件:①農業基礎好;②鐵路、公路、內河航運和沿海運輸密切配合,水陸聯運條件好,交通便利;③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東南沿海地區缺乏煤等。

★(提示:歸納總結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區工業生產條件、存在問題及發展方向分別是什麼?長江沿岸工業地帶和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工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補充:(1)西南地區綜合性工業

A.優勢:水能、礦產、農林牧資源豐富;

B.表現:該地區已形成綜合性工業基地,鋼鐵、電力、有色金屬冶煉、機械、煤炭、紡織工業發展迅速。

C.主要工業中心:重慶、成都、攀枝花、貴陽等。(提示:通過查找地圖冊,歸納各工業中心主要工業部門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補充:(2)環北部灣經濟圈發展的區位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②海洋運輸便利;③資源豐富;④勞力廉價且豐富;⑤巨大的互補空間。

◆補充:(3)南寧發展的區位優勢:

A.地理位置優越,南寧地處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其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是直接進出東南亞各國的「水陸門戶」、「橋頭堡」。

B.交通條件優越,海洋運輸和鐵路交通便利;

C.資源條件優越,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D.勞動力條件優越,勞動力豐富且廉價;

E.與周圍國家和地區互補空間大,且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為南寧提供了良

好的政策條件。

(三)風俗習慣、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大米

2.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通風散熱,以南北朝向為主,瓦房屋面較陡

(四)交通

傳統-船舶;現代-船舶、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注意:查找地圖冊,進行落實)

(五)主要城市:上海、南京、廣州、深圳、杭州、福州、武漢、長沙、重慶、成都等

(六)生態環境及治理

1.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旱澇災害頻繁。(注意:歸納該災害成因、危害、整治措施)

2.低山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注意:歸納該災害成因、危害、整治措施)

3.紅壤:

(1)特點: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壤黏重。

(2)改良措施:增施有機肥料、補充熟石灰以改變土壤的酸性,種植茶樹、油茶樹、杉木、馬尾松等耐酸性經濟林木以抑制土壤流失等。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總結4

1、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2、天體的分類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3、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4、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5、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6、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7、八大行星按結構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8、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定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溫度、液態水。

9、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0、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1、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2、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3、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14、星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

15、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16、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試航成功。

17、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1970年東方紅一號、1999年神舟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2003年神州5號。

18、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19、保護宇宙環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20、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1、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22、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方向為向西。

23、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24、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25、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26、地球自轉的周期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27、地球自轉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28、地球公轉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29、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30、地球公轉的周期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31、地球公轉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32、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中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區域地理

★ 高中常考區域地理知識點匯總

★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總結

★ 高中區域地理復習方法

★ 高中區域地理世界地理知識點

★ 高中區域地理東亞的知識點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與學習方法

★ 20個高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㈧ 高中地理 舉例說出區域的特徵

江南地區:地理上的江南即指長江以南,也就是整個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這大概包括洞庭湖水系、鄱陽水系和太湖水系三個大組成部分。
氣象方面看來,梅雨是江南地區的特徵氣候。除了最有特徵的梅雨外,春雨、伏旱、冬季的陰沉細雨和陰冷,都是江南地區的主要氣候特點。這個范圍不僅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還包括了長江以北到淮河以南的大片江北地區。形容這些氣候特徵的古代詩詞比比皆是,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
地理概念里還有「江南丘陵」的說法。江南丘陵是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武夷山、天目山以西、貴州高原以東的低山丘陵的總稱。大致處於湖南中、東部地區,江西大部地區以及安徽南部、浙江西部地區。

㈨ 高中地理課本上區域的概念是什麼

高中地理書的「區域」是人文地理的概念。也就是按歷史上人類發展的情況,把一些聯系緊密、相似度較高;或地理上相對封閉的地區作為一個區域來說。因區域的概念彈性很大,有很多分類法。地理書主要從人文方面說。

㈩ 如何認識區域

必畢巧緩修三第一單元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第一節 認識區域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說明區域的內涵
2)、了解區域的分類,並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區域
3)、結合實例,分析說明區域的一般特徵。
重點、難點:
1)、辨析均質區和功能區的概念
2)、分析說明區域的一般特徵
方法指導: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知識連接:回憶地理環境的特點、地理問題的綜合分析法
自主探究:
一、區域的含義:
A 1、概念:
以前經常提到聊城地區,聊城就是一個區域,那麼什麼叫區域?
聯系甘肅省的干濕區劃分,總結歸納區域的含義:

思考:區域一定有明確的界線嗎?區域一定沒有明確的界線嗎?
A 2、區域的劃分
1)、單一指標、綜合指標:
舉例:
2)、自然要素、人文要素:
舉例:
3、區域劃分的目的:
二、區域的類型
A自主學習 區域的類型 完成下列問題:
1、均質區概念:
舉例:
2、功能區概念:
舉例:
3、區域的空間尺度:(空間尺度與對區域描述的關系)

B我國的三大經濟地帶(經濟寬坦發展特點及所包括的省份)
1)、三大經濟地帶的經濟差異
東部經濟地帶 中部經濟地帶 西部經濟地帶
省份
經濟差異 發展速度
發展水平
2)、三大經濟地帶的特徵和發展
地帶 特徵和優勢 主要問題 發展方向
東部經濟地帶 (1)主要的農業基地
(2)最主要的工業區
(3)交通便利,海運獨具優勢
(4)手模經濟國際化程度高
(5)科技文化水平最高
(6)城市分布最密集 (1)能源、原材料不足
(2)北方各省區淡水短缺
(3)環境污染嚴重
(4)江河下游的澇年汛期防洪問題突出 (1)充分發揮沿海優勢,建設人才、信息、外貿、國際金融、海洋開發基地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集約化農業
(3)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優勢,加強傳統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革,大力拓展新興產業
中、西部經濟地帶 (1)面積廣闊
(2)能源和礦產豐富
(3)我國主要的牧區和糧食、棉花、油、糖的重要產區
(4)中部地帶有色金屬工業和重工業較發達
(5)中西部邊境貿易有較大優勢 (1)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2)基礎設施落後
(3)生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 (1)充分發揮資源的優勢
(2)改善生態環境
(3)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4)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
三、區域的特徵
A自主學習,舉例說明下列幾個特徵:
1、整體性:

2、差異性:

3、開放性:
開放性的表現 :經濟全球化
B海南島:
閱讀課本海南島的一組地圖,思考下列問題:
1、 海南島地理位置的特點:

2、 海南島的自然地理條件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3、 海南島經濟發展的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

閱讀全文

與如何認識區域高中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