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二地理考察報告有哪些

初二地理考察報告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12 20:35:21

『壹』 考察報告怎麼寫

實地考察,是考察報告寫作的重要基礎。

考察重親自觀察,目的就是要抓觀察對象的特徵,但沒有專業知識作指導,觀察就是兩眼一抹黑了。結果一無所獲,或者得出錯誤的結論。比如一個沒有地質地貌知識的人站在西藏打加拉山坡上,看到一個高於一個的平台會無動於衷,但對搞地質地貌的考察隊員來說,他們面對這種地貌馬上就能判斷:「所有這些平台的存在,都表明高原在上升過程中是間歇性的,運動時快時慢,交替更進,每個平台代表著或長或短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見《地理知識》 1984年第6期)對一個沒有林業知識的人來說,面對卡馬溝谷里茂密整齊的林子只能發出「真美呀」的感嘆,卻說不出各類樹木的名稱,更不懂它們的價值,但對有專業知識的考察隊員來說,他就能馬上發現:「在250平方米的樣方內,竟有22種高大的喬木,占優勢的科屬是殼斗科的栲屬、石株屬、青岡屬,槭科的槭屬……」(《片馬行》)(見《地理知識》1983年第1期。可見,有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作指導,考察隊員才能耳聰目明,迅速捕獲到考察對象的種種特徵,發現考察對象發展變化的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考察報告是專家們的寫作。像綜合考察就必須由各門科學的專家們聯合組成考察團,容不得「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綜合考察任務,最終完成考察報告的寫作。

豐富深厚的專業知識,既是考察活動的必備條件,也是寫出有分量的考察報告的必備條件。

『貳』 初二生物地理必考重點知識點總結

很多同學在學習的時候需要總結一些考試的高頻考點,那麼初二的生物和地理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呢?

初二生物知識點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最基本的環節是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

2.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為有性生殖。意義是具有兩個親本的遺傳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變異,更能適應新的環境,利於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對植物的進化也有重要意義。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意義是產生新個體的速度較快,利於在環境適宜的條件下短時間繁殖出大量個體,並且後代特徵較為一致,易保持母體的優良特徵。

3.無性生殖在農業上的應用主要有壓條、嫁接和扦插。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確保嫁接成功的條件是親緣關系越近和形成層緊密結合。嫁接後可以保持接穗的優良特性。常用扦插方法的有甘薯、葡萄、菊、月季、紫背天葵、楊、柳等。

4.扦插材料的處理:實驗步驟(1)選取易扦插的材料並處理,共20隻;(2)選擇有兩個節的,上節的葉去掉一部分,下節全部去掉;(3)貼標簽A、B,A組上切口水平,下切口斜向,B組上下切口都為水平;(4)插入土中,放入容器,提供充分的光照、水分和適宜的溫度;(5)定期觀察記錄。

5.節的部位居間分生組織發達,較易生根。莖段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是為了容易辨認正反方向,同時上方水平是為了減少水分過多蒸發,下方斜向是為了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生根。上一個節上的葉要去掉部分葉片是為了減少蒸騰作用,留部分葉是為了保持光合作用;下一個節要去掉全部的葉是為了留有傷痕,易形成愈傷組織,易生根。

6.將馬鈴薯的塊莖切成小塊種植,每一塊都要帶有芽,原因是芽合成生長素旺盛,促進植株生長,增強抗病能力,沒有芽的馬鈴薯小塊在土中會腐爛。種植菊花和蘆薈的時候,一棵植株常常會變成一叢,原因是他們有很強的萌櫱能力。

7.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為有性生殖,體內受精,變態發育。家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蝗蟲的一生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成為變態發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同家蠶一樣,有蜜蜂、菜粉蝶、蚊、蠅等。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同蝗蟲一樣,還有蟋蟀、螻蛄、螳螂等。

8.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細胞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9.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10.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初二地理知識點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經度與緯度和半球的劃分。

4.地球自轉、公轉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5.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6.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8.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9.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寒帶:寒帶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4)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以上就是一些初二的生物地理的重點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叄』 地理野外考察(150字作文)

地學科技活動中的野外考察就是組織青少年到大自然中去對山、川、湖、海、石、泉、土、林等事物或現象進行的考察活動。它是地學科技活動中的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地學特點的活動形式。
3.1 野外考察活動的基本過程
野外考察是進行地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地學科技活動中,可以作為考察的內容非常多,常見的就有地質、地貌、河流、湖泊、海岸,洞穴、土壤、植被、草原、沙漠等,某些特殊的地質,地理現象,如火山、冰川、泥石流、地震災害等也可以列入考察的范圍。此外還有鄉土地理考察、環境地學考察;大區域的綜合自然地理考察等等。
野外考察的全過程,可以劃分為准備工作、野外工作和室內總結等三個階段。
一、野外考察的准備工作
充分的准備是搞好野外考察活動的前提,野外考察不同於旅遊觀光,它是要組織青少年有目的地到大自然中去研究和探討地學問題,去研讀大自然這本「無字書」。所以,沒有充分的准備是不行的。
准備工作大體上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 .思想准備
野外考察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的一項艱苦的學習過程,它不是閑情逸致地遊山玩水,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體力和腦力的勞動。這一點必須事先向參加考察活動者講清楚。野外考察,經常要和困難,甚至危險打交道,要走路,要爬山,連續多天的野外工作更會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因此,參加活動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備。野外考察是一項集體活動,任何地學現象的觀察和測量,都需要大家的通力協作才能完成,考察中遇到的每一個困難,也是需要集體的努力才能克服,可以說,在野外考察時,離開了集體,則將一事無成。所有這一切,都需要考察者自覺地樹立群體意識,加強集體主義觀念,要有為集體的事業做出奉獻和犧牲的精神。這一點對於保障考察活動順利進行,無疑也是非常必要的。
2.業務准備
業務准備是指考察出隊前進行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訓,以及資料文獻的收集工作。
為使青少年獲得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除講課和培訓外,還可以組織青少年走訪專家、學者和有經驗的同志,向他們學習,請他們介紹情況,傳授經驗。收集有關文獻資料應包括考察區的地形圖、地質圖,有關的調查報告、論文和文章,在有條件時,還應收集該區的航空相片、衛星相片等遙感圖像資料,以便全面了解前人對該地區的研究成果。這對於確定考察內容和編制活動計劃大有助益,也會使考察實施及其爾後的總結少走彎路。
對於收集到的資料文獻,還要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編選,條件允許時,最好能編寫出一份適合青少年水平和需要的綜合材料,向他們宣講或印發給他們。
3.物質准備
野外考察用的儀器、設備、文具用品等,一般分為通用和專用兩大類。適用於各種內容的野外活動用的通用裝備有:羅盤、高度表、望遠鏡、照相機、放大鏡、鐵錘、捲尺、標本盒(袋、夾)、以及背包、遮陽帽、厚底鞋、長袖衣褲、飯盒、水壺和用以記錄的筆記本、鉛筆等。專用裝備是指適用於不同學科的專門儀器或設備。例如:水文考察用的流速儀、水尺、求積儀、計算紙;土壤考察用的土鎬、土鍬、土鑽、取土刀和用於簡單土壤化驗的葯品;生物考察用的年輪儀、測高器、採集器(筒、袋)、枝剪、解剖器(解剖刀、鑷子、剪子)以及製作標本用的酒精、防腐劑、福爾馬林、氫氧化鉀等。
此外,還應准備一些常用葯品,如預防暈車、中暑、治療傷風、感冒和各種外傷用的葯品,到南方和山區還應准備一些蛇葯。
4.組織准備
嚴密的組織工作是順利進行野外考察的有力保證,對於活潑好動的青少年尤其如此。要使考察隊成為一個拉得起走得動,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隊伍,出發前一定要做好組織工作。
具體辦法是把全體考察人員編為一個隊,設隊長一人,負責全隊工作。參加人員少時,輔導員可以全面負責,參加人數較多時,應請行政領導任隊長。再根據輔導力量和參加人員的實際情況,劃分為若干小隊,每位輔導員負責15人左右為宜,人數過多勢將影響考察質量。小隊設隊長一人,協助輔導員工作;小隊下面再劃分小組,每組3~5人,負責小組的野外考察,現場討論,室內准備、作業檢查等組織工作。

『肆』 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全面的)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一小部分在 (熱帶) ,沒有(寒帶 ) 。氣候差異大,為發展( 多種農業經濟 )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1)位於( 亞)洲的東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 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 降水 ) 豐富,有利(農業)生產;(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 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 ) ,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 )、(寮國 )、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 )、菲律賓、(馬來西亞 )、汶萊、(印度尼西亞 )。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2000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 東部 )地區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後再治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4、我國的地形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徵:(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一、二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二、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西側 東側
①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雲貴高原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北側 南側
⑤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 准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布、地表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 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達木 )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5、我國的氣候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原氣候區
(2)0
(3)暖溫帶
(4)瓊 台 粵 桂 雲或滇
(5)一 三
(6)②亞熱帶 ③暖溫帶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為4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干濕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半乾旱區、 乾旱區。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農業類型 種植業(水田農業) 種植業(旱地農業) 畜牧業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說出下列地理現象存在差異的原因: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特殊的「魚米之鄉」的景觀得益於( 雨熱同期的季風 )氣候。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藏高原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上,但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地勢(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阿拉伯半島大體相同的緯度上, 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陸位置 )和( 夏季風 )的影響。北京與烏魯木齊緯度大致相當,但降水卻有很大的差別。(海陸位置、夏季風)
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不同的果樹;不同的溫度帶內熟制也不同;南北傳統民居的建築結構也不同。原因是(緯度因素 )
東西植被不同;東西農業類型不同,東部以耕作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東西部房屋屋頂的結構不同,東南部多鈄頂房,西北部多平頂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氣候復雜多樣 )
②形成不同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氣候復雜多樣 )
③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較陰冷潮濕愛吃辣椒;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氣候復雜多樣 )
④人們的服飾也因為適應氣候而多姿多彩(氣候復雜多樣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為了適應西藏日較差大的氣候特徵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築特點不同,北方的屋頂斜度較小,牆體較厚,南方的屋頂斜度較大(氣溫、降水);⑥對。……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廣州、哈爾濱;我國的雨帶推移是自南向北推進。
(4)因為我國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我國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
●季風氣候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寒潮 )、( 台風)、(水旱災害 )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1) 從圖中讀出我國的氣候特點:氣候特徵(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 )氣候顯著。
(2)三明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
●列表對比長江、黃河
項目 長江 黃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源頭 沱沱河 約古宗列渠
流經省區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贛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圍 位於秦嶺與南嶺之間 位於陰山與秦嶺之間
開發 水能(上游)、航運 水能(上游)
治理 興建中上游防護林 (略,見下表)

●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產生的主要災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產生災害的原因 氣候趨於乾旱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的土層舒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
治 理 植樹種草 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加固黃河大堤
8、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資源類型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
耕地 季風區 濕潤、半濕潤區 東部的平原、低緩丘陵、盆地
森林 濕潤區 山地
草地 非季風區 半乾旱區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乾旱區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沒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特點: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南豐北缺。
●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辦法: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例如:三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
●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辦法之一:跨流域調水。例如:南水北調工程,引灤入津工程,引黃濟青工程。
●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9、我國的交通
●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東密西疏
●我國的主要鐵路干線
①蘭新線 ②青藏線(未建成) ③包蘭線 ④京九線
⑤寶成線 ⑥成昆線
東西向:京包線(北京—包頭)—包蘭線(包頭—蘭州);
隴海(連雲港—蘭州)—蘭新線(蘭州—烏魯木齊);
滬杭(上海-杭州)—浙贛(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貴陽)—貴昆(貴陽—昆明)線
南北向:京哈線(北京—哈爾濱);京滬線(北京—上海);
京廣線(北京—廣州);京九線(北京—九龍)
焦柳線(焦作—柳州);
寶成線(寶雞-成都)——成昆線(成都—昆明)
我國主要的交通樞紐及經過的鐵路干線:
北京:(京哈線)、(京包線)、(京廣線)、(京滬線 )、(京九線)。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
蘭州:(隴海線)、(京包線)(包蘭線)。
●根據需要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略)
9、我國的農業
●農業的地區分布:
東、西部差異: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東部
種植業 畜牧業 種植業 林業 漁業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區 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 東北、西南的天然林區,東南的人工林區 東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北方種植業的差異:
地區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一年幾熟) 主要作物
糧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嶺-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 小麥 花生 甜菜
秦嶺-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區:
●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P102圖4.16填充圖冊P32五)
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農業生產還受當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也是發展農業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
10、我國的工業
●工業分布特點:(沿海)、(沿河)、( 沿交通線)
●工業的空間分布:
(1) 京廣、京哈、京滬等鐵路沿線的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 )工業帶。
(3) 長江沿線的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 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遼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徵:從業的科技人員比重大;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快。
(2) 分布特點: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3) 開發側重點:沿海地區側重(科技園區型) 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側重(貿易導向型)型產業;內陸地區側重與(國防軍事類)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於大城市,分布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舉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上海:優化調整了工業的產業結構。(上海工業的變化)
北京:增長速度快,促進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中關村對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
互聯網: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網路購物、SOHO族、網路社區等

『伍』 地理報告怎麼寫初中

以下初中地理報告可以參考
本學期我所擔任的是七年級三個班歷史和七年級一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在學校教務室的指導下,兢兢業業,扎實刻苦,圓滿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實效。現歸納如下:

一、因材施教,對症下葯

本學期所使用的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編寫的教科書。七年級地理教學的主體任務是了解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八年級的教學要在上學期的教學中總結教學得失,並對本期教學加以改革。但由於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基礎較差,並且地理被視為副科,學生的學慣用心性不高,再加上我教學經驗欠缺,這樣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為此,我首先分析和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透過與班主任教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透過與其他科目的學習效果比較分析;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七年級學生是剛從小學畢業來的,所以在初中第一學期的學習中必須要給他們打好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對學生入學的成績進行分析,透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了解,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為本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了脈,明確了本期的教育教學重點。

二、常規工作一刻不容忽視

(一)一堂好課,前提還在於備課的質量好與壞。「向四十五分鍾要質量」,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於第一次參與地理教學工作,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對教材的思想資料、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經常為了備好一堂課,不厭其煩的問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學中積累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從他們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到網路上查找各種資料等,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付出了許多的精力,也為課堂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礎。因此,每次課堂下來,我都有種充實的感覺,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汗水沒有白流,同學們開心的笑容是我的鼓勵與快樂。

(二)注重方法的傳授。在知識爆炸的這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學中務必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資料,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構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潛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得更好一些,並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潛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潛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三)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忙學生透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的分布規律,降水的分布,天

氣預報等等。讓學生明白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四)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系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本學期的第五章資料《世界發展差異》講解中,我重點教學生們如何總結歸納教材資料,把比較煩雜的資料梳理清楚,從四個方面了解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最後又回到各個國家地位是平等的,這樣本章資料條理就十分清楚,學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了復習效率。

(五)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因材批閱,為每位同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應對堆積如山的作業本,我沒有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深感職責之重,是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作業是與他們最直接的交流、與溝通。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我很少劃「×」,對於錯題我只是在題的旁邊劃上「?」,或者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以及告知學生就應怎樣避免錯誤。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我都不吝筆墨,用鮮紅的話語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使之成為他們進步的起點、台階。期中考試結束後,有些學生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們的學習態度發生了改變,變得厭學了。這樣作業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台,我給了他們更多鼓勵的話,也期望他們在期末的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就是對老師的安慰。

(六)地圖訓練抓潛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潛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都要讓讓學生翻開世界地圖,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他們讀圖分析潛力。尤其是在12月份的地理期末復習中,我復習重點以讀圖分析為主,就是讓學生明白,地理教學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學務必學會識圖。教學中我善於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閱讀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圖像思維潛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系,完成對地理事物的准確定位,對重要大洲和重要國家的准確位置的掌握。

三、與時俱進,爭做學科的帶頭人

用心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實踐。現正值教學改革的新時期,一場教育的革命正在興起,尤其以新教材為代表的教育教學思想蓬勃發展,只有融入這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我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教改的活動,把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來。本學期學校組織教師上公開課,我也用心的參加。在整個公開課的活動中,我學會了聽課;學會了評課;學會了備課;學會了講課;學會了我明白我學到的這些只是皮毛和其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沒有辦法相比較。但是,這是一種進步,一種來自內心最深處的喜悅油然而生。

『陸』 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八上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一、 位置:半球(東半球、北半球),海陸(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優越性(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屬北溫帶、少熱帶、沒寒帶)-----海陸兼備
二、 國土遼闊:面積:960萬平方千米
三、 中國的四至:東----烏蘇里江,南----曾母暗沙,西---帕米爾高原,北---漠河
四、 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3、人口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以東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五、 民族:56個(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六、 民族的分布:漢族遍及全國,以東部,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東北
七、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一、 地形、地勢
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分為三級階梯
一級: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一級、二級分界線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二級:塔里木、准噶爾、四川盆地,雲貴、黃土、內蒙古高原 二級、三級分界線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級: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復雜多樣:
高原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平原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山地 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秦嶺、昆侖山、喜馬拉雅山、天山等
丘陵 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東南丘陵、兩廣丘陵
二、氣候
氣溫:南北差異(緯度影響) 冬季----差異很大
夏季-----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
降水:東西南北的差異 總趨勢: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氣候特徵:季風氣候顯著: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復雜多樣:除上述三種外,還有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三、河流和湖泊
內流河-內流區-內流湖-鹹水湖 我國最大的湖(青海湖)
我國最大(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外流河-外流區-外流湖-淡水湖 我國最大的河流-長江 黃金水道、水能寶庫
我國最大的外流胡—鄱陽湖
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京杭運河
黃河 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 呈「幾」字形 注入渤海
長江 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的各拉丹東峰 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 注入東海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森林、土地、礦產、水等
2、自然資源分類: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等
非可再生資源:礦產。
3、評價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4、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水資源: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6、我國淡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時間上: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少
空間上:南豐北缺
7、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方法:修水庫、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長江水系)、節約用水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1、現代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
2、分布: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密度大、西部地區密度小
3、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南北干線-京哈-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
東西干線-隴海-蘭新線、京包-包蘭線
二、農業—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
1、分類: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
2、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
3、生態農業(桑基魚塘、沼氣)
八下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1、地理區域類型多種多樣:行政區域:省、縣、鄉(34個省級行政區:23省、5自治區、4直轄市、2特區)
自然區域:地形區、氣候區等
經濟區域:工業區、農業區、經濟特區等
氣候 氣溫 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降水 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

2、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南北方的分界線
一月0℃等溫線
800mm等降水量線
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
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南北方的差異
分界線 氣溫 降水 植被 農業
南方
秦嶺--淮河
一月0℃以上 800mm以上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水田:水稻、甘蔗、油菜
(一年二至三熟)
北方 一月0℃以下 800mm以下 溫帶落葉闊葉林 旱田:小麥、甜菜、花生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0
住宅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交通 水運
屋頂坡度小、牆體厚 陸運
乾旱的西北地區: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我國之最 我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高寒的青藏地區: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豐富的太陽能、地熱資源 (拉薩)--「日光城」
我國的四大牧區:
內蒙古牧區 三河馬、三河牛
新疆牧區 細毛羊
青海牧區 氂牛、藏綿羊
西藏牧區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1、北京---(北方地區)位於華北平原北部邊緣,面向渤海。
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人民大會堂
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中南海
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
名勝古跡:長城、故宮、周口店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
2、香港和澳門:(南方地區)
位於我國大陸的東南端、珠江口東西兩側(東--香港(深圳),西--澳門(珠海))

人多地狹 香港:香港島、九龍、新界、1997.7.1回歸 上天—建高層建築
下海—填海造陸
澳門: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1999.12.20回歸
3、台灣省:位於我國大陸的東南方的海洋中。
北—東海、南—南海、西—台灣海峽、東—太平洋
台灣島(我國最大的島嶼)、釣魚島、澎湖列島組成。
台灣島的美稱:祖國的寶島、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水果之鄉、樟腦王國、海上米倉、東方甜島。
經濟特點: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加工貿易經濟)
4、新疆: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西北地區)
地形:「三山夾兩盆」(三山指:阿爾泰山脈、天山、昆侖山)
(兩盆指: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特色農產品:棉花、甜菜、多種瓜果
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綠洲);引水工程:坎兒井;
油氣資源:西氣東輸(上海---輪南)
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利於瓜果著色
夏季晝夜溫差大------利於瓜果糖分的積累
夏季炎熱乾燥的氣候、穩定灌溉水源------優質棉花
第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
一、珠江三角洲:
1、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2、港澳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模式「前店後廠」

3、我國的四大工業區
珠江三角洲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上海是滬寧杭工業基地的核心,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
滬寧杭地區 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京津唐地區 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遼中南地區 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二、西雙版納: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雲南南部(傣族為主)
旅遊資源豐富 動植物資源豐富 望天樹、板狀跟、絞殺植物、獨木成林
「熱帶動物王國」 綠孔雀、亞洲象等
多樣的民族風情 傣家竹樓、潑水節、孔雀舞等
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海南省和西雙版納
第八章 認識跨省區域
一、黃土高原:1、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北抵長城、南連秦嶺
2、是世界上黃土堆積區,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區
3、景觀:黃土梁、黃土塬、黃土峁
4、自然災害:旱澇災害、泥石流、滑坡、塌陷。
二、長江沿江地帶:1、東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
2、以長江為軸線,形成「H」型經濟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通過南北之流和南北鐵路干線向南北方向輻射。
四個特大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並以它們為中心形成三大火爐(除上海)
長江上、中、下游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汽車工業走廊」雛形。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三大問題:人口、資源、環境。

本身是word文檔 表格復制不了 所以有點亂 如果想要文檔 把郵箱留下可以發給你 希望採納

『柒』 貴州省地理考察報告1500

貴州,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相接壤,是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黔西觀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盤縣大洞人」,晚期智人的「興義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和安龍「觀音洞人」。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示範區,以貴陽、遵義、貴安新區、為中心建設大數據基地。

『捌』 初二地理知識點梳理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中國的四大地區

北方地區

1.地形: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是中國的平原,位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肥力的黑土,被譽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2.氣候: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南方地區

1.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位於第二、三級階梯,丘陵交錯。

2.氣候: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西北地區

1.地形:西部地區地形包括天山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昆侖山脈、阿爾泰山脈、河西走廊、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吐魯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氣候:西部地區僅東南部少數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寒氣候,冬季嚴寒而乾燥,夏季高溫,降水稀少,自東向西呈遞減趨勢。

青藏地區

1.地形: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2.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乾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

初二地理知識點

中國的自然資源

1、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3、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4、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內陸地區。

5、土地國家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6、中國是一個貧水國家,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後。

7、海洋水佔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淡水資源僅佔2.5%。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資源中,只有0.3%人類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層地下水佔全部淡水資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資源分布在冰川及兩級地區。

8、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從時間分配看,夏季我國降水集中,冬春季則降水少;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的有效辦法。(南水北調工程,引黃濟青工程,引灤濟津工程)。(我國降水量800mm分界線和一月份0℃等溫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

9、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初二 地理 學習 方法

1語言文字描述法,即針對所學的地理事物,通過聽師生的語言描述,或者閱讀和理解課文的文字描述,來建立表象的學法。如天體、天體系統、太陽輻射、自然景觀、自然帶、天氣系統、氣候變化、區位等等。

2感知圖像、演示實驗而建立表象的學法。包括:

⑴地理圖像學習法,即依靠對地理圖像的感知,步步深入,實現圖文轉換,獲得地理事實,並分析地理事實的本質,揭示或理解相關地理概念、規律或理論的學法。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地理圖像獲取地理知識的一種學法。它由按圖索文的五個步驟,即「理解圖名→明確圖類→閱讀圖像→分析圖像→歸納 總結 」來完成。這一學法主要用於感性知識的學習,也可用於理性知識的學習,它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譬如大氣熱力環流,熱力環流圖→立體的大氣運動形式圖→表達近地面與一定高度空氣流動狀況→歸納總結引起大氣運動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影響氣壓變化的是高度和溫度等因素的結論。必修地理Ⅰ主要內容是自然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如大氣環流、三大類岩石相互轉化、水循環、洋流等都要運用圖像學習法。

⑵地理演示實驗學習法,即通過教師的演示或學生的親自操作實驗,來感知或驗證地理事物,建立表象的學法。如地質構造的褶皺和斷層,通過仔細觀察模擬演示,解說地層彎曲變形形成背斜與向斜,地層變位形成地壘與地塹,從而建立起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的表象。譬如大氣水平運動、岩石、風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等地理事物都運用處法學習。

3實地考察學習法,即到實地或生活小區直接觀察、觸摸、對比,建立表象的學法。它是最直觀、最深刻、最有效的學法。如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氣候變化的對人體健康影響、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以及農作物播種和收割時期等均要要此法,體現學習是生活,生活是學習的道理。

初二地理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 初二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整理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 初二地理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 初二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

★ 初二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玖』 地理考察的一般流程有哪些

地理考察程序通常分為預察和正式考察兩個步驟。
預察是在正式考察以前,對考察地區的資料、交通、物資供應等多方面情況作初步了解,為制定考察路線和考察計劃提供依據。
正式考察包括室內准備、野外作業和室內總結等階段。
室內准備階段主要工作有:①搜集、分析已有的文字材料和圖件,包括航空、航天圖像和地圖資料;②對航空、航天圖像進行判讀,初步確定考察區的一般地理規律,提出需要深入解決的問題;③編制工作底圖和考察大綱;④確定考察路線和典型考察地段,確定采樣點;⑤列出考察報告提綱初稿。
野外作業階段主要工作有:①核對、充實室內圖像和地圖判讀結果;②採集標本、樣品;③記載沿線考察情況,初步編繪考察區基本圖件;④搜集考察報告所需的各種文字資料,進行必要的訪問、調查。
室內總結階段主要工作有:①樣品、標本的鑒定、分析和化驗;②編制所需要的圖件;③進行綜合分析,編寫書面報告。

閱讀全文

與初二地理考察報告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