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地理說課稿
【必備】高中地理說課稿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說課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2.4全球性大氣環流》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書《地理》第二單元第四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使用。整個說課共分四個部分。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地位和作用:本單元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這一主線。前幾節介紹了大氣的組成、大氣的垂直分布、大氣運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本節課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全球大氣的整體運動原理及其產生的重要意義,並為以後學習世界氣候類型、自然帶的形成和分布及洋流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身心發育趨於成熟,知識面廣,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故教學過程以啟迪學生思維為核心,以學生主動參與為標志,在自主學習方式下,進行有效教學。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三圈環流的形成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2.難點:三維空間中的風的方向。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
確立三圈環流的形成為重點的依據是三圈環流是全球氣壓帶、風帶形成的基礎,也是世界氣候形成的基礎;確立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為重點的依據是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是季風環流和世界氣候形成的基礎。
確立三維空間中的風的方向為難點的依據是學生缺乏空間想像力,難以建立一個三維空間模式,更難在三維空間模式上理解低空和高空的風向。
(四)教材處理:
本節課為了充分體現探究的全過程,先提醒學生緊緊抓住以前學過的大氣運動的形成過程,將前後知識緊密聯系起來;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三圈環流的形成,增加了一個內容——即單圈環流的形成;另外將教材的知識體系分解為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和季風環流四部分。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掌握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以及移動規律。
2.過程與方法
①實踐能力:能正確繪制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
②讀圖分析能力:能運用圖示來正確分析和解釋氣壓帶、風帶的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樹立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觀,認識到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4.確立依據: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1.確立依據: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施教之初,在於得法。所以要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由於本節難點多,而且較為抽象,如果應用傳統教學,不太便利,所以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由於本節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運用各種地理原理示意圖或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由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培養,最終做到兩種思維的結合。
2.方法和手段:
①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根據課文來分析、歸納、比較三圈環流的形成;
②藉助多媒體動畫,採用設問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
3.目的:使用多媒體動畫,將教材靜態信息加工成動態信息,化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以生動直觀的畫面給學生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其強烈的求知慾,為攻破難點打下基礎。
四、教學過程
(引課,教師展示多媒體動畫)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從全球看獲取太陽輻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區各是哪裡?
(教師展示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區獲熱最多,空氣在垂直方向上如何運動?極地附近地區終年或熱較少,空氣在垂直方向上如何運動?這種垂直運動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如果不考慮地表起伏和海陸分布,只考慮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大氣運動的結果如何?三圈環流的作用是什麼?
(板書)一、三圈環流
1.成因
2.單圈環流的形成
3.三圈環流的形成
4.三圈環流的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三圈環流示意圖多媒體動畫或思考)赤道地區空氣上升,兩極地區空氣下沉,導致近地面的氣壓如何變化?副熱帶地區空氣下沉,副極地地區冷暖空氣相遇,暖空氣上升,導致近地面氣壓如何變化?比較赤道低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成因上的差異?比較副熱帶高壓帶和極地高壓帶在成因上的差異?由於近地面高低氣壓的分布極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會導致空氣在水平方向如何運動?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是否不會改變?氣壓帶和風帶各有什麼性質?
(板書)二、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氣壓帶的分布及成因的差異
2.風帶的分布規律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一、七月氣壓分布圖,或黑板上繪制的板圖或多媒體動畫)以亞歐大陸為例,冬季大陸是一個冷源,形成了高壓中心,切斷了哪個氣壓帶?夏季大陸是一個熱源,形成低壓中心,切斷了哪個氣壓帶?這樣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形成不同的高、低氣壓中心,這些高、低氣壓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稱是什麼?
(板書)三、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1.海陸熱力差異對南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的不同影響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陸地和海洋氣壓中心名稱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亞洲季風是一圖或多媒體動畫思考)由於在北半球大陸和海洋之間形成不同的高低氣壓中心,因此不同季節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大氣水平運動的特點是什麼?東亞和南亞的冬、夏季風其成因有什麼差異?冬夏季風的特點是什麼?影響范圍有多大?
(探究活動)題目:為什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而與之緯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區卻是沙漠廣布?
分析:本探究活動可以在課內使用(最好放在已經講授了全球大氣環流還沒有講季風環流時進行。這樣可以引入季風環流的教學。本探究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氣環流模式實際上還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如海陸分布和風帶、氣壓帶的季節移動。
(板書)四、季風環流
1.季風環流的成因
2.東亞和南亞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影響范圍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 全球性大氣環流
一、三圈環流
1.成因
2.單圈環流的形成
3 三圈環流的形成
4.三圈環流的作用
二、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氣壓帶的分布及成因的差異
2.風帶的分布規律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三、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1海陸熱力差異對南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的不同影響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陸地和海洋氣壓中心名稱
四、季風環流
1.季風環流的成因
2.東亞和南亞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影響范圍
六。教學反思:
新課程強調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建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而讓學生成為探究者、發現者,從而使創新的思想在他們身上得以閃光。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課程標准: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本課包含兩部分內容:
一是介紹產業轉移的概念及分類;
二是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產業轉移的概念、分類。
2、運用實例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產業轉移案例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
3、重點、難點
重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難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工業區位、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關知識,有了區域聯系及產業結構升級的知識儲備,又對區域分析、區域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這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對產業轉移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讓學生想思考,敢探究,進而使學生學會用地理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表達。
三、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更好體現「學習有用的地理」理念根據案例教學的特點主要採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參與式探究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會學」達到「學會」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圖片引入(四季沐歌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的轉移引入)
(二)新課學習
1、實例分析 明確概念
實例分析:
1.日本汽車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技術,市場
2.服裝,製鞋企業的轉移————勞動力
學生結合教材,解釋產業轉移的概念
2、比較分析 區分類型
生結合教材分清類型:國際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轉移
3、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主要因素: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
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式變化、原生產地用地緊張、環境污染等
4、課堂活動
(三)課堂小結:
歸納總結,並強調:不同區域由於區位條件、資源狀況、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產業轉移中所處的環節、地位、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說教材
(一)。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單元中的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第一課時,對認識地貌的形成和變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對地殼和地表形態有一個整體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關於地形要素的重要內容。對學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以及選修的「旅遊地理」的地質景觀以及「自然災害中的地質災害」有著廣泛的聯系,起著很強的基礎知識的作用。
(二)。說教材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①。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能用理論解釋宏觀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簡單的地質構造的概念和類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觀察力;圖文轉換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列表比較,了解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與表現形式
②。運用動畫演示板塊運動,更直觀的去理解理論,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成因
③。通過對地質構造示意圖的閱讀分析,學會簡單的地質構造類型的判斷和構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創新意識;培養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樹立事物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意識。
(三)、說教材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①。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把板塊的兩種運動形式對宏觀地形的形成作為本節重點之一;
②。重點之二即為兩種基本的地質構造類型————褶皺和斷層所形成的地表形態和地貌特徵。
2。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①板塊構造與宏觀地形的關系;這部分內容是從很大的尺度來介紹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關系,學生直接感知比較困難,須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而高中一年級的同學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塊運動機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會有一些困難。
②地質構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於這種地貌不同於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態,學生不易理解,所以作為一個難點。
二、說學情
心理特點:進入高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習行為任然已興趣為引導,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音象、動畫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知識基礎:通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地形的知識有初步的了解,但僅從感性上認識到地形在變化,至於地殼變化原因、運動的形式及結果等抽象的理論知識一無所知,而高一學生理性認識、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差,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
三、說教法與學法
1。 實例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圖表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析和思辨能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 視聽觀察法;邏輯思維法;討論分析法;圖文轉換法;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和合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說教學過程構思
導入: 從觀看各種地形圖片,給學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通過圖文資料,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增強學生興趣,也使導入對本節課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
1。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
通過導入,提出問題「是什麼力量能讓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態?」引發學生思考。
通過學生自主的閱讀教材,引導學生列表比較歸納,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地表形態的變化時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通過列表對比分析, 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學生更能夠記住內外力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加強了形象記憶,同時增強學生探究自然奧妙的熱情。
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承轉(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有關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引出板塊學說)
①。 引導分析照板塊分布示意圖2—10,介紹板塊學說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認識六大板塊的名稱,分布及板塊的邊界類型(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
【教師澄清講解】①板塊是地球岩石圈被構造帶分割成的單元,而不是地殼的單元,也不是硅鋁層的單元。②六大板塊的范圍與大洲、大洋的范圍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塊都包括了海洋和陸地。板塊不是大洲、大陸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陸和大洋的名稱來命名。③消亡邊界(圖中實線)是板塊相向運動形成的,表現為海溝或造山帶;生長邊界(圖中虛線)是板塊向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表現為海嶺或斷層。
通過「喜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視頻,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視聽過程,看到板塊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宏觀地形(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會依次形成海溝,島弧,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後再演示東非裂谷的動畫,說明板塊運動與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布,大規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溝、島弧等地貌格局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視頻動畫,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後學生根據動畫及教材討論歸納,老師點撥總結活動探究1。2。,再歸納總結板塊運動和宏觀地形的關系,來完成對這一重點內容的突破。這里我是採用先把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答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 「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引出地質構造的概念,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再用動畫演示直觀認識褶皺和斷層,討論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現形式。
針對「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一難點,首先讓學生理解背斜與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區別,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況,岩石的堅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蝕的能力;然後再從岩層新老關繫上來判斷,在此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思考沉積岩岩層新老的識別,給他們提供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機會,幫助他們歸納、總結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於斷層,在演示動畫的時候,引導學生觀察斷層線兩側的運動方向,讓學生討論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斷層線上的岩石抗侵蝕強度,侵蝕後形成的地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拓展】我們學習了地質構造對地形影響的規律,在實踐中具有重大意義。例如,找石油天然氣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開礦石也應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將可能使隧道變為水道。在背斜部位採石,工程難度較小,開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2. 高三年級必修二下冊地理說課稿
1.高三年級必修二下冊地理說課稿
一.說教材:
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產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運輸線路的布局,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運輸布局的變化會產生哪些影響呢拍裂旦?課文主要從兩部分講述:
(1)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2)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教材的著眼點是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強調一個「變」字,體現兩個「影響」。
教材文字雖少,但內容與我們生活的環境密切相關。本節配置了許多的「活動」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通過圍繞相關的「活動」設計活動內容教學,既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活動過程,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案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2)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發現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分析法、合作與探究、對比法,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本節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聯系生活中的例子,將地理知識生活化,從而理解交通運輸布局的變化對城市及其商業網點布局和發展的影響,學會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
(2)學會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建議,培養學生參與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設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培養學生通過案例分析掌握知識的技能。
二.說教法:
通過讀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的綜合運用,讓學生通過讀圖、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識要點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網路環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資料、信息,採用多媒體演示手段通過各源沒種圖片資料,強化對學生的感受,更好地進行分析對比。比如,根據圖5.8「山區商業網點示意」、圖5.9「平原商業網點示意」,對比山區和平原的交通運輸方式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得出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分布的特點及其原因。
三、說學法:
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的各種圖表,案例資料,通過各種形式的資料討論,對比,分析並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能較好地達成課標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問卷調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階層人士,要置業(買房),以下因素中,哪三個你認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引入課題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2.新課講授:要了解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就先跟學生們一起復習有關聚落的基本知識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間形態的知識。再襲擾通過讀圖分析比較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影響,通過補充知識《大運河沿岸城市的興衰》來分析說明交通線的發展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對第二部分「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也是通過上面的順序即先對商業網點相關知識作一下簡要的提問,再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交通條件對對商業網點密度,對商業網點位置,對集鎮發展的影響。總的來說,這節課的教學,主要依靠具體的案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最後,小結本節課內容,布置適當作業,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2.高三年級必修二下冊地理說課稿
一、說教材
內容選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二節《工業地域的形成》。主要講述了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兩部分內容。是工業區位論部分內容的延伸,又是新舊工業區部分內容的基礎。本節內容較為簡單,沒有過於繁瑣的理論和記憶性內容,只需學生掌握工業集聚或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即可。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工業集聚與工業分散沒有好壞之分,都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效益而採取的經營策略。
知識目標:掌握工業集聚的原因和兩種模式的特點。掌握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
能力目標:能夠應用所學內容解釋相關產業現象。
德育目標:看待事物要全面,分析問題要顧及利弊兩方面內容,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教學重點:即知識目標,掌握工業集聚的原因和兩種模式的特點,掌握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
教學難點:即能力目標,能夠應用所學內容解釋相關產業現象。
二、說教法
講述法
多媒體電腦
三、說學法
本節內容的學習重點在於對例子的引述和理解,學習難度不是很大,一般掌握工業集聚或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即可,並且能夠應用相關理論解釋一般的工業現象。因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工業地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非簡單的機械拼湊,無論是在工序上存在工業聯系還是僅僅在空間上存在工業聯系,它們都一同構成了具有協作關系的工業地域。所有工業集聚的原因都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獲取更大的效益。與之相對應的是工業分散的現象,它往往發生在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電子產品生產領域,是現代交通、通信技術發達以後產生的工業現象,目的是為了利用不同區域的優勢區位條件,以節約開支。在學習中需要注意,工業集聚不一定就要優於工業分散,而工業分散也不見得就比工業集聚來得高級,它們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四、說過程
課文引入前有必要對上一節的內容進行回顧,作為本章基礎的工業區位論的內容雖然沒有直接在本節中提到,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教學的進程。接著針對本節課所講述的兩個重點內容分別提出現實生活中所對應的例子,引起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關注。例如,電子產品的原件標示了許多生產國的名字;工廠總是集聚在工業中心而非平均分配在每個地塊上。兩個例子分別是對工業分散和工業聚居兩種現象提出來的,很具有代表性。我們往往很忌諱在正式的課堂上摻雜有考試的內容,這就如同學習只是為了考試一樣,其實不妨把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問題的轉述更加契合教材的內容,讓常見的考試內容化作案例融匯在課堂中,將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接下來需要講授的是工業集聚的內容。首先要對工業集聚的兩種模式進行講解。對於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學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只需一語道破它的關鍵所在:一家工廠的產品是另一家工廠的生產原料即可。而對於空間上的工業聯系,學生在理解方面很容易出現紕漏,將這種聯系看作是布袋裡的沙子,彼此間並沒有什麼關聯,都是人為撮合在一起的。其實地域上的工業聯系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樣需要彼此間的合作。而一定的工業區域內也並非任何企業都是可以進駐的,這往往需要政府的政策指導,制定一定的准入制度,所以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些類似的企業集聚在同一工業區內,它們共同打造著一個文化品牌。因此對於本段內容的教學我將嘗試著將工業園區的先進理念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從本質上去理解這一工業集聚的現象。
下面要針對工業地域內部的工業聯系進行講解,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在這段文字的處理上,我會將鋼鐵、石化、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分散成一步一步的工序,便於學生理解這種工業上的聯系方式與構造,進而對於工業的發育程度這一概念的理解也就相對簡單了。
緊接著需要講述的是工業分散的內容。工業分散是建立在現代的交通運輸方式和通信技術與手段上的。它主要針對的是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電子產品生產領域,目的是根據原件的不同性質選擇不同的生產地域,利用其各異的優勢條件以節省開支。由於案例都是針對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而提出的,因此在這段教材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避免將工業分散這一現象描述得更為高級。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工業集聚還是工業分散,它們之間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最後將進行課堂小結,由於本節內容較少且相對簡單,可以在最後適當添加部分練習題,重點考察一二兩節的相關知識點。
3.高三年級必修二下冊地理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節課源於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問題研究,該節課主要是要求同學們能夠對於前面知識的運用,能夠結合所學分析住房應考慮的因素,城市化過程中發生的負效應,對於城市化我們應該如何冷靜的分析面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知識目標:購房影響因素;
理解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含義及特點,能夠分析材料現象。
能力目標:能夠分析自身因素,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合理地選擇住房
情感目標:樹立對於城市化應有的情感態度,結合自身不要隨意的判斷一件事物的好壞。
如何綜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地選擇住房
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二、說教法
小組探討、調查研究、對比歸納
課本資料、多媒體
三、說學法
1、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相關調查,培養學生深入生活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過對比總結得出結論,提高學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質特徵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學習
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分析了住房選擇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同學們的成果,總結出購房的原則性問題,合理地指導我們購房。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開門見山,因為事前已經讓同學們預習調查過了,知道了要學習的內容,同學們都期待展現成果,故直接表現同學們的內心節約時間。
2. 活動設計
課前活動:分成四組,對南京三個住房地段進行調查,新街口夫子廟、板倉、仙林,對住房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分析該地段的房價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為何要在該地段購買住房,基礎設施設置等等其它與居民購房有關的因素。
設計意圖: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相關調查,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了解知識來源於社會還能培養學生深入生活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4.高三年級必修二下冊地理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形成條件。
本節課標解讀:
1.說明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及特點;
2.說出商品穀物農業的分布范圍,說明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及特點。
內容地位與作用:
農業是受自然環境影響的產業。農業是發展歷史最悠久的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環境對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以季風水田農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體現自然環境對農業地域形成的影響;商品穀物農業則體現了社會環境對農業地域形成的影響。本節內容包括兩部分內容,一個是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一個是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
教材文字內容不多,配備了大量的地圖和景觀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組織學生查閱地圖,挖掘地理信息,培養分析能力。分析農業區位因素時,必須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個方面去分析,找出優勢區位因素來。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季風水田農業的分布、生產特點和區位優勢。
2.了解商品穀物農業的地區分布、生產特點和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優勢。
(二)過程與方法
閱讀「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與分布」圖,認識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地區分布和區位特點;分析案例「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理解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主要特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觀念,關注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
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
難點:
對比季風水田農業與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
二.說教法:
設問教學、案例探究和對比歸納
多媒體電腦,教學地圖
2課時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已學知識,分析農業區位因素,進而認識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通過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季風水田農業的分布范圍、形成的區位因素,學習商品穀物農業的分布和區位因素,並將兩者進行對比,鞏固對兩種農業類型的認識和理解。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對已學知識的回顧,用已學的農業區位因素來引出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分析。
2.新課講授:
第一課時,首先通過設問,引出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初步認識,然後通過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認識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並由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接著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學習水稻種植業的特點,通過讀我國水稻種植景觀,認識我國水稻種植存在的問題。
第二課時,要求學生自學為主,閱讀教材,提出問題,掌握商品穀物農業的分布、經營方式、生產特點以及形成的區位因素;然後通過案例教學,指導學生閱讀案例「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和「我國南方水稻種植」,比較存在的差異,進一步鞏固對商品穀物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的認識。
3.小結本節課內容,布置適當作業,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5.高三年級必修二下冊地理說課稿
一、說教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和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地理環境有氣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構成。水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節內容通過對陸地水體類型的介紹,水體類型轉化規律的分析和水循環原理的剖析,使學生能對地球淡水資源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從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本節內容是第三單元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以及不同類型水體之間相互轉化規律,理解水資源的性質,使學生明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和海陸間循環的意義。理解人類是如何水循環規律來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
能力目標
1、通過水體類型及其轉化等圖表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和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過水循環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2、利用水循環過程的學習,學會繪制地理示意圖。
德育目標
通過陸地水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資源觀,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及其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習河流水文特徵的基礎,也是學生正確理解水資源性質的前提。更能使學生對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教學難點
1、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意義。
這些內容和各地的氣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關系密切,而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了解不多,就給學習帶來了難度。
四、說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構建問題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五、說學生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使用自主學習的方法,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和探究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養。
六、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准備圍繞「地球為什麼鬧水慌」著一主題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五大問題情景、四大圖表系統、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導入:通過多媒體播放地球有關水的資料,創設第一個問題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為什麼地球上很多地方還鬧「水慌」?
新課教學:展示「陸地水體類型以及儲量百分比圖」,引導學生讀圖,完成兩個知識點的學習:陸地水體按空間分布分為地下水和地表水;陸地淡水的儲量很少,只有0.3%。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一。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第二個問題情景: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為什麼主要依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展示水資源循環周期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較短,利用後在較短時期內可恢復。而其他水體更新周期很長,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當於是不可再生的水資源。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二。
承轉到下個知識點,也本節重點和難點:陸地水體的相互轉化的學習。需要化大約15分鍾時間。展示「河流徑流與降水量的關系圖」、「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系圖」和「河流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詳細分析圖表,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陸地水體補給的規律。同時理解陸地水體補給的時空分布不均,雨季鬧水災、乾季鬧旱災,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結合現實問題,創設第三問題:為什麼全球鬧「水慌」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地球淡水資源在減少嗎?引入水循環內容的學習。這也是本節的重點知識,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繪制水循環的示意圖,來突出重點知識的學習。學習水循環知識後學生已經明白地球淡水資源在不斷循環,是一個常量,地球「水慌」加劇是人造成的,包括過量使用水資源、污染、浪費等。
提供華北地區的一些生產、生活情況資料,創設第四個問題情景:華北地區處在半濕潤氣候區,為什麼缺水現象越來越嚴重?怎麼解決?
組織一次合作討論,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相互交鋒、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調」、「三峽」工程,提供資料。組織第二次合作討論:「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的背景以及現實意義。
本節內容盡管屬於自然地理的范疇,但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體現人文精神,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資源觀和環境觀。
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說課稿
人文地理環境的出現,意味著地理環境發展到了成熟的程度。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說課稿(一)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說的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的教材. 我將從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方面對教材加以說明。
一、說課標
不言而喻,新教材是基於新課標編寫的。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學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及課程目標。特別是基本理念突顯時代性。課程目標分成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 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屏幕上是我對地理必修3課程目標的理解,不再重復。
二、說教材
1.編寫特點和體例
(1)以典型案例構成教材的主體。教材選用了5個中國案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山西省的能源開發、東北地區的農業開發、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西氣東輸)、2個外國案例(亞馬孫雨林開發與保護、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1個地區案例(東亞地區),案例具真實性、典型性,中外兼顧的特點。
採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組織教材,努力打造知識和能力遷移的平台。教材既有主案例,又有拓展案例。這樣「收」「放」有致的設計,一方面減少單一案例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提供了知識和能力遷移的平台。
(2)內容提要 課文:文字和圖像 讀圖思考 思考案例 問題研究 2.教材的地位
高中地理可分必修和選修兩大模塊,必修3冊,選修6冊。必修1(自然地理)以組成地理環境各要素的運動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過程和規律,體現尊地之規,建設美好家園的思想;必修2(人文地理)以人類活動為核心,分析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體現以地為主,調人地關系的思想;必修3(區域地理),立足於必修1必修2的基礎,以區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為核心,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和對策,體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新編實驗教材必修3與原人教版地理選修2的對比
4.內容結構 課標展示(略)
在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必修 3的課標有13個,基本與節數相當。這是能容標准,這是教材內容與課標的對應關系。本書共五章10節,本著由自然至經濟、由區域內至區域間的學習思路設計知識結構,對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依次分為"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等。(圖略)
三、說教學建議
(一)高中地理必修3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1.教材內容編排與學生現實的基礎知識儲備間存在的矛盾
教材的編寫者認為經過初中的學習,學生應該對區域的基礎知識有了較完整的認識和掌握,所以教材並沒有重述相關區域地理的基本知識。而實際情況卻是大相徑庭:地理學科在初中屬於弱勢學科,每周兩節課,中考30分,學生往往並不重視,全憑考前死記硬背得分。他們不可能把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牢固。再加上初中和高中地理學習的銜接存在明顯的斷層,這就必然嚴重影響到「必修3」教學的順利開展。
2.不同版本教材對案例的編選與教師的教學選擇存在矛盾
目前高中地理就出現了人教版、湘教版、山東版、中圖版等四個版本的教材,他們在編排和選擇案例等方面有比較大的差異,例如編排人教版是從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的角度來闡述的;是從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入手,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總的命題來概述的。在案例選取上人教版在生態環境建設中選擇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的防治作為案例,而山東版是以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為例;因此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取捨上則更顯困難。
3.教材教學與開展學生評價之間達成協調存在挑戰
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為主線,貫穿了整本教材。教師對教材的教學,自然離不開對具體案例的分析。但在具體案例教學中,學生需要達到何種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問題的規律和方法,並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來反饋教學的效果,在新課程中始終還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難題。
(二)對高中地理必修3教學策略的探究
基於學以上問題和挑戰,再結合自己的教學 經驗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嘗試:
1.作好案例教學的知識鋪墊
教材選用了5個中國案例,第一章第一節就是把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進行對比來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為了教學的順利進行,我們可以在學習這一章之前,首先對中國三大自然區進行對比,對中國的各個區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徵進行知識的鋪墊,並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中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這樣就能使學生對中國地理的基本概況有大概的了解。在後面的中國案例分析時,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補充與拓展,做到「點」「面」結合,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
2. 注重對學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能力的培養
只有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中學會地理原理和規律的抽取,學生才能夠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在 「產業轉移」一節,要分析影響東亞產業轉移的因素,在教學中就應該抓住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在發生「變化」這一關鍵點。影響產業發生轉移的因素如: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等,只要他們在遷出地和遷入地發生「變化」,都可能導致產業的轉移。這樣在分析珠江三角洲企業大量遷往粵北和江西、湖南、廣西等省份的原因,學生就應該能夠分析出珠江三角洲的哪些因素發生了變化,使企業變得不利,而粵北和江西、湖南、廣西等省份有哪些有利的因素吸引了企業的遷入。
3.在教學中進行學生評價的嘗試
對學生學習地理「必修3」情況進行評價,應與傳統的評價方式有所不同。評價的重點不在於對教材案例的重現,而在於考查學生能否運用地理基本原理來解決新的問題。因此,我們在進行學生評價的時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來進行。如在學習「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一節後,我們可以引用新疆農業這一案例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略)
這道題的考查並沒有涉及教材中「東北地區」的任何內容,要想較好地解決相關問題,關鍵是要在提取圖像信息的基礎上,運用必修1必修2的基本原理,並以在學習「東北地區農業」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考查,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是否能夠真正達到課標的要求,是必修3教學中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好的主要形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說課稿(二)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課型是新課。我將按說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法與學法、教學流程這五個環節去說課
1,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高中二年級必修三
第一章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本組課文展示了許多方面的內容,為後來學習區域與生態建設,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奠定了基礎。 本節知識特點:本節以長三角和松嫩平原為例,以時間和空間為方向向我們解釋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和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對環境的影響。 高考要求:結合區域圖、聯系圖、表格和文字材料,考察區域特點,比較區域差異及差異形成的原因,區域產業結構差異及差異形成的原因。 2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學生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對區域定位和區域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且學生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對本地區的自然經濟特點有一定了解但本節知識點較多,較復雜,學生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運用。學生對松嫩平原不了解,識記會出現困難
高二年級的學生身心日漸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觀察推理能力,同時好奇心也比較強,對區域地理知識的興趣較濃、探索大自然的慾望較強,但由於心理原因,思維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缺乏理性的認識。所以需要教師的引導,幫助其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3教學目標的制定
根據本節重難點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結合區域圖,聯系圖表格和文字材料考察區域特點, 區域差異及差異原因
2、考察區域發展的影響
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綜合分析的能力
3、掌握概括區域特徵和比較差異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標:是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有了目標就應該有相應的方法與之對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節課的知識體系,我制定了這樣一種教學策略。
就是既注意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又注意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次的豐富理解知識,注意知識的實踐性。
4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習慾望、增強學習興趣 問題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問題意識促進思維發展 引探式教學法-----組織探究活動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學法: 課前預習 、做出課堂筆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1、帶多媒體系統的網路教室。
2、多媒體教學課件。
3、學生預先分組,並確定組長。
4、准備好製作所用素材。
5教課流程
我的說課流程分為:新知導入----新知探究----新知鞏固----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分成兩個課時
A首先我會在在ppt上放幾張關於區域的圖,讓學生思考什麼是區域,區域有什麼特徵。其次我會在在書上畫出區域的定義,在給與解釋說明,再在書上畫出區域的四個特徵,讓同學小組討論哪些區域是有界的,哪些區域是無界的,從而加深同學們對區域的理解。
B在ppt上放出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不同風土人情由此導入下一個知識點:不同區域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的生產特點有許多的不同,發展方式也存在差異,然後讓學生思考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有什麼差異,各自給區域環境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啟發學生從氣候等方向思考,然後用表格的方式給不同因素歸類(歸位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大類)
再啟發同學們從兩大類分別討論對農業與工業發展的影響,最後再用表格的形式分類表達
C然後給同學們幾個問題,鞏固同學課堂所學,最後留下一個問題課後解決:除了今天講的因素外還有哪些因素對區域發展產生影響?
4. 地理論文要怎麼寫(高中的)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型梁老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卜升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渣拆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 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局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布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咨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 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 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 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路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路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群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 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5. 高三地理專題課件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藉助課件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課前備課是一線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環節,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教案課件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static/uploads/yc/20211129/.jpg"width="484"height="300"/>
#高三地理專題課件【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來說明風海流形成的原因運用世界洋流模式圖和世界表層洋流分布圖,解釋洋流的分布規律,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地圖分析風海流的成因,歸納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並能畫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簡單模式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規律,提高對地理要素之間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理解。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獲得鏈悄孫解決問題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點能夠前後聯系,有效解決疑慮,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能力提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布圖,掌握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規律。
教學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分布規律及利用等溫線地圖判斷寒、暖流。
教學過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類
1、洋流的概念: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常年、穩定、大規模。
2、洋流的性質分類:介紹寒、暖流的概念,練習寒暖流的判斷
3、洋流的成因分類:介紹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有風向、地轉偏向力、海陸輪廓。其中,盛行風是最主要的動力。
過渡洋流的在盛行風的作用下,一旦開始運動後,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和海陸輪廓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方向。現在我們一起結合剛才學習的洋流成因來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圖,看看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4、洋流的分布:
設問1:促使洋流常年、穩定的、沿一定方向運動的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學過的盛行風。
設問2:在低緯信風、中緯西風和極地東風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運動方向如何?
引導學生看出低緯、中緯和高緯海區的洋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洋流流向與盛行風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圖,引導學生從圖中得出洋流運動規律。
學生分別用紅筆和藍筆在「世界海陸分布輪廓簡圖」中畫出暖流和寒流,歸納寒暖流分布規律。
盛行風是洋流運動的主體動力,在北印度洋海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而改變,形成南亞季風。思考:南亞冬夏季風方向如何?學生在「世界海陸分布輪廓簡圖」中畫出南亞冬季風的方向,根據風向畫出北印度洋海區大洋環流。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通過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將全班分組,主要任務為:
閱讀「北大西洋暖流與西北歐氣候」。回答:
(1)挪威卑爾根屬於什麼氣候類型?與之同緯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麼氣候類型?
(2)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自然景觀有什麼明顯的差異?為什麼?
(3)北極圈內氣候寒冷,為什麼會出現終年不凍港?
閱讀「秘魯寒流與南美大陸西岸氣候」。回答:
(1)秘魯伊基克最冷月、最熱月的平均氣溫各是多少?該地屬於什麼氣候類型?
(2)南美西海岸的熱帶沙漠為什麼南北延伸很長?
對兩組同學的答案進行補充。
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2、結合相關圖片,探究洋流對漁場的影響。
(1)課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漁場分布圖」
(2)學生觀察、討論、分析:
①四大漁場中,成因相似的漁場有哪幾個?
②為什麼寒、暖流交匯處的海區往往能形成大規模的漁場呢?
③秘魯漁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組織活動讓學生探究洋流對航海、海洋污染的影響。完成活動後,回運哪答本節課所提問題:哥倫布兩次航行為什麼會花費不棚鏈同的時間呢?
4、課堂小結
5、課堂練習
#高三地理專題課件【篇2】#
本節內容是高三地理復習「中國的自然災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學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的能力,能夠運用「化害為利、趨利避害」的原則認識自然災害。這部分內容教材介紹的比較概略,只是從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區、形成條件兩大方面進行了介紹。然而這三種災害在我國無論是危害地區還是危害程度都有擴大和上升的趨勢,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進行了適當的拓展。同時也把這節課做為自然災害的專題來復習,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知識儲備、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維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本節專題學習的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和連發性的特徵,對人類生產和生命造成較大的.危害,因此,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我們首先要了解它、認識它,同時還要防禦它,保護自己,珍惜生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三種自然災害的含義、特徵及在我國的分布地區。
2、分析、比較三種自然災害的形成條件,提高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據三種自然災害的特徵,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危害。
二、過程與方法
1、結合案例,分析三種自然災害的形成。
2、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三種自然災害的關聯性,人類活動對三種自然災害的影響;人類採取的應對措施。
3、通過課堂訓練環節,達到對當堂內容的鞏固和提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理解和認識,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和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3、積累戶外出行的經驗,養成自我保護意識,形成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尤其是人類活動對三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教學方法
問題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指導
針對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學會在對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提高對自然災害造成危害的認識和防禦意識。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視頻播放:「滑坡、泥石流」
教師與學生交流:這種災害聽說過嗎?在哪裡怎麼聽說的?你經歷過嗎?但願沒有經歷。
觀看視頻和師生互動觀看視頻、設計情景,把學生的思路帶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中去,從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1、滑坡、崩塌:山體岩石在重力、地震和流水作用下,產生的斷裂、滑落、堆積。
2、泥石流:大量的泥沙、石塊等固體物隨山洪流動。
1、提出問題:根據上述災害的含義和對圖片的閱讀,你能看出這些災害大多分布在什麼地形?
2、提出問題:根據地形分布的特點,分析我國哪些地形區具備這樣的地形特點?
3、閱讀地圖,指出我國上述災害的多發地區。
4、提出問題:如果一個地區具備了山高坡陡的地形條件,就一定會發生滑坡、泥石流嗎?是否還有其誘因?
5、討論:從氣候區、降水特徵分析上述地區的氣候特點。
例:冰雪融水、地震
6、討論:有時三種自然災害在同一地區同時發生,這是為什麼?
(①三種自然災害形成的地形條件相同—地貌、氣候。②滑坡、崩塌為泥石流提供物質來源。)
資料:不科學地開挖山坡,劈山造田,毀林開荒,人工爆破採石等,則是誘發滑坡的人為因素。據世界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大約有70%的滑坡,都是由於人類不科學的工程施工等所引發的。
近十幾年來,三種自然災害在長江上游地區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是否和人類活動有關?你認為和哪些人類活動有關?觀察圖片(或視頻)嘗試給滑坡崩塌泥石流下個定義。
根據畫面情景說明三種自然災害的特性。
[來學生交流發言,闡述理由。
學生交流發言,闡述理由。
閱讀「我國滑坡、泥石流災害分布」圖,准確說出分布地區。
學生可聯系剛才觀察過的圖片或視頻,結合災害的爆發,逐步得出氣候因素的影響。
#高三地理專題課件【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火山的概念、組成及其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擬實驗,能描述火山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體會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火山的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學難點】
火山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法、講授法、演示實驗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PPT展示一組日本富士山的圖片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展示一組圖片,大家看看圖片上的地方是哪裡?我聽到很多同學都認出來了,說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確,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徵和驕傲。那同學們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屬於我們上節課所學的三種山嶽類型中的哪一類?對,屬於火山。這節課,我就一起來具體學習一下——火山。(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師做演示實驗,模擬火山形成過程:
在桌上放一個錐形瓶,瓶中裝適量白醋和洗滌劑,用滴管向錐形瓶中滴入小蘇打溶液。滴入後,瓶內產生泡沫,隨著泡沫的不斷增加,溢出瓶外,堆積在錐形瓶周圍。
教師做實驗時,學生觀察實驗過程,觀察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解決以下問題:
(1)學生觀察後,描述所看到的實驗現象。
(2)學生運用初中所學化學知識——酸鹼中和反應,解釋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3)學生類比演示實驗的現象及產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過程。
最後,教師總結歸納火山的'形成過程: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這樣形成的山體就是火山。如果岩漿是沿著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寬廣的玄武岩高原。
2、結合課本和實驗後的泡沫狀態,學生思考並回答:
(1)火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分別對應泡沫堆的哪個部位?
3、結合課本,學生回答:火山的規模範圍有多大?
(三)鞏固拓展
(1)PPT展示我國長白山天池的視頻和圖片。
(2)介紹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關小知識。
(四)小結作業
課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關資料,做成PPT或視頻,下節課進行匯報和分享。
五、板書設計
火山的形成: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
六、教學反思
#高三地理專題課件【篇4】#
【學習目標】
1、讀地形圖及地形剖面圖,理解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基本特點,能說出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氣候、河流的影響。
記住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及其分布;認識山脈是地形的「骨架」。
3、理解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的特點以及地形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4、能在中國地形圖上准確找出並填注主要地形區,了解其主要特徵。
【導入新課】
在第一章里,我們學習了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中國的人口與民族,對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劃及中國的人口分布、人口問題、民族情況等都有了了解,那麼中國的地形地貌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中國的地形。本節內容需要三個課時。
【自學提綱】
(第一課時)
一、地勢西高東低
1、交流展示
學習提示:讀P20頁圖2—1,歸結並交流下面問題:
(1)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2)我國地勢可分為幾級階梯?每級階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約是多少米?
(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分別位於哪一級階梯上?
2、小組探究
學習提示:結合P20圖2—1與P21圖2—2及P23圖2—9,分組討論探究下列問題:
(1)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沿著山、山、山一線。
(2)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沿著山、山、山、山一線。
(3)第一階梯的主要地形區有高原與盆地。
(4)第二階梯的`主要地形區有三大高原:、、與三大
盆地:、、等。
(5)第三階梯的主要地形區有三大平原:、、與三大
丘陵:、、等。
(4)第四階梯是大陸架,主要包括渤海與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及南海的一部分。
3、拓展練習
學習提示:閱讀下列材料,分組探究問題: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使得我國的江河大多自西向東流淌。這些大江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加強了內地與沿海的朕系。在階梯的交界處河流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我國的大型水電站大多建設在這些地帶。此外,西高東低的地勢還有利於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可以說西高東低的地勢是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的一大優勢。
問:我國西高東低、階梯狀的地勢特點對氣候、河流有什麼影響?
(第二課時)
二、山脈縱橫交錯
自主學習
學習提示:讀P20—P21課文與圖2—2,歸結並交流下面問題:
我國主要走向的山脈名稱:
東西走向有:北列有—;
中列有—;
南列有等。
南北走向有:、、。
東北—西南走向有:=1GB3①———;
②—;
=3GB3③等。
西北—東南走向有:、、。
弧形山系有:。
小組交流
學習提示:分組討論探究下列問題:
(1)位於中國和(國家)交界處的是世界最高峰,
有世界「第三極」之稱。
(2)為什麼珠峰周圍分布著很多冰川?
探究展示
學習提示:讀P22閱讀材料與圖片,探究交流下面問題:
(1)你能迅速在圖上找出五嶽的位置嗎?它們分別位於哪個省?
(2)你能向大家介紹五嶽的哪些自然與文化特色?
(第三課時)
三、地形復雜多樣
1、小組探究
學習提示:請閱讀課本23頁圖2—9內容,分小組討論探究下列問題:
(1)地形圖上多樣而復雜的顏色說明了。
#高三地理專題課件【篇5】#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並說明中國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形成的原因
3、學會運用地圖來說明災害的分布狀況。
過程與方法:利用中國主要地震帶圖、中國泥石流多發區圖,中國滑坡易發區圖了解我們國家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分布,結合相關相關資料了解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危害。最後發揮空間分析能力將地震災害多發區分析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這些突發性的災害發生的'地點都位於哪裡,以便今後生活中做好預防,也了解我國災害分布的基本國情。
教學重點: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與危害
教學難點:災害分布規律的原因
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列表比較法
教具准備: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中國泥石流多發區的分布圖中國滑坡易發區分布圖
教學過程:
導入:「泥石流來了,如何自救」
(4等高線地形圖,實線表示泥石流路線,分析,若有人正
(處於一時發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線應該選擇那一條?
(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主要的地震與地質災害及分布
板書:我國地震與地質災害
一、地震的分布於危害
師:(復習)什麼是地震?產生原因?震級與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帶在?思考這些地震帶與我們國家的關系是?
總結:世界兩大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而我們國家西南處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東部沿海地區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影響范圍之內,所以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
師:閱讀課本相關介紹
師:讀圖「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分析總結我國地震活動的分布?
板書:
分布:1、東南的台灣和福建沿海(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與四川、雲南(屬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4、西北陝、甘、寧和新疆地區(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師: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閱讀「20世紀後半葉以來中國的幾次強震」來理解。
總結:人員的死亡,財產的損失,自然資源與地表環境的破壞
師:(轉折)地質災害除了地震災害還有?下面來學習一下泥石流災害,
板書:泥石流的分布於危害
##
6. 高中地理研究性課題關於雜訊污染及危害的課題報告和論文
研究過程的表現記錄
表2
班級: 136班 姓 名:王曉娜
時 間
本人從事的主要工作(研究)內容及體會與反思
2010.09.13
2010.11.26
2010.11.27
2010.12.06
2010.12.15
2010.12.17
進行小組討論確定各組員的分工和課題題目
確定問卷題目
小組進行分工去執行各自的任務
一起整理收集到的資料並且進行整理
將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總結並分析
小組討論寫論文
經過我們課題的研究,我學到與同學合作、做一名組長的職位,就要認真盡力的履行自己的責任;自己能獨立完成小組的任務;懂得了學習合作是一種快樂;認識到了自己有的很多不足;懂得禮貌待人;幫助同學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開心。雖然那隻是幾個簡單又不起眼的形容詞和動詞,但是它就是激勵了我去做很多的事情。我希望自己無論是在現在、在將來做任何事都能做到再接再厲,做到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課題小組意見:
課題是第一次接觸,完成的可能不是很好!可是小組里的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對待和配合!調查並不順利因為一些小原因不是每次都能一起出動但課題還是按時完成了!
小組同伴簽名: 吳亞琴 2010 年 12 月 19 日
《關於學校周圍的噪音污染的調查?》結題報告
摘要
雜訊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
雜訊通常是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噪音的波形是雜亂無章的。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凡是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噪音污染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噪音、建築施工、社會噪音如音樂廳、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聲說話等。
活動的意義和目的:我們主要研究一.研究階段與步驟 1.組內成員進行分工,確定各組員的工作2.討論研究的方案 3.到底影響了哪些方面. 4.具體的雜訊污染源二.主要研究方法1.進行中學生的實踐走訪與問卷調查2.進行分工合作的方法3.多個學校調查學習生活環境多了雜訊,擾人安寧,同學們憤怒不已,卻敢怒不敢言。筆者通過調查,得出了同學們最譴責的十大雜訊污染。 校園雜訊污染 同學有話要說
許多同學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都道出了積郁在心中已久的話。問卷的題目如下:
(1)你們認為學校周圍雜訊嚴重嗎?
A.不嚴重 B.一般 C.輕度 D.嚴重 E.非常嚴重
(2)這些雜訊對你們是否有影響 ?
A.沒有影響 B.有一點影響 C.有很大影響
(3)有那些噪音污染?
A.汽車喇叭 B.工地施工 C.工廠 D.其他元素
(4)雜訊具體影響了你們哪些方面?
A.學習 B.生活 C.兩者都有
(5)雜訊污染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答:
(6)對學校周圍這些雜訊污染有何看法?
答:
(7)你認為雜訊污染有何危害?
答:
我們小組調查了幾個學校,分別是靈山中學.府城中學.瓊山僑中.瓊山中學.
1.靈山中學的大多數同學認為學校周圍雜訊污染嚴重,但是他們大多數人認為這些對他們只有一點影響。靈山中學遠離市區鬧市可以說是學習環境極好!可是雜訊污染嚴重卻是汽車喇叭和其他因素.這也就是導致一些同學無法專心學習的原因。而且這些污染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這些污染對他們影響是睡眠不足.聽力下降和身心健康等!同學們認為對於這些雜訊立即制止,對雜訊加以節制,重點整治。
2.府城中學有些同學認為雜訊嚴重並且雜訊對他們影響非常大而且學校地理位置有些不好位於一個十字路口!響嚀喇叭特別嚴重對他們生活和學習有很大影響!他們認為這些污染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情緒和聽覺下降。他們認為應該在學校周圍大量植樹,一來綠化環境二來可以減弱一些雜訊。另外請有關部門管理一下可以讓這些雜訊得到一些制止製造好點的學習環境給同學們學習。不然這些雜訊會影響他們身心健康和學習環境情緒。還有導致聽力下降。
3.瓊山僑中同學認為學校周圍雜訊污染非常嚴重並且對他們影響很大,主要是汽車喇叭和其他因素!特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兩方面!大多數同學認為對他們自身影響有:學習,生活作息,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學習效率下降等。除了自身影響還影響到了老師的講課學習,令人心情煩躁精神難以集中!這也是由於僑中的地理環境不好!這座學校位於東線高速路的入口車流量大。
4.瓊山中學同學認為學校周圍雜訊污染非常嚴重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了很大影響。主要還是汽車的喇叭聲音。大多數同學認為雜訊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有:會使人產生性煩意亂的情緒,會使人耳部受到傷害,影響人們正常休息和學習。他們認為學校要對周邊環境進行控制盡量減少雜訊污染嚴格對待。因為這些污染對人健康,學習嗎,生活都有不利的影響。
結論
防治校園雜訊污染 同學自覺性要提高
新的《條例》出台,唱歌擾鄰也有可能領罰單,然而防治雜訊污染,除《條例》的執行外,關鍵還是要靠校園里的每個人提高自覺性,多為他人著想,顧及別人的感受。
「防治雜訊污染,首先學生要提高素質和自覺性。畢竟也受過高等教育,要對自己一言一行負責,多考慮自己的言行在公眾場合所產生的影響,多尊重他人的感受。在校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營造安靜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出一份力量。」一位心理學老師對防治雜訊污染說出自己的觀點。他希望 雜訊污染在每個人共同努力下能減少到最低。
環境雜訊達到一定分貝才能算作環境雜訊污染,這主要看環保法律法規的規定,也就是說環境雜訊不一定是環境雜訊污染,但環境雜訊污染肯定是環境雜訊。
雜訊危害和如何防制雜訊污染:1.修建防護林,隔離帶
2.調整產業部局,將噪音污染嚴重產業遷移到城外
3.制訂相關法律,控制污染
4.提高企業個人防治噪音意識
5.功能分區,集團化管理
12月8日 22:46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凡是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統稱為雜訊。如機器的轟鳴聲,各種交通工具的馬達聲、鳴笛聲,人的嘈雜聲及各種突發的聲響等,均稱為雜訊。
構成雜訊污染有聲源、聲音傳播途徑與接收者二要素,控制雜訊污染可從這二方面著手:降低聲源雜訊;在傳播途徑上控制雜訊。
現在主要的防治方法大多是從這兩個方面著手的,降低工業雜訊污染,同時植樹造林適當擋住噪音的傳播。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從三方面進行控制:雜訊源,傳播途徑,接受者
(一)雜訊源控制
1,消除雜訊發生的根源:改進結構,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機械摩擦,改變噴口形狀
2,採用吸聲,隔聲裝備
(二)從雜訊傳播途徑上控制
1,阻斷傳播途徑
2,改變機器設備的安裝方向
3,原理雜訊源
(三)對接受者的防護
對接受者進行防護,除了減少人員在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外,可採取各種個人防護手段,如佩帶耳塞,耳罩或頭盔等。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6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該法第七章還規定環境雜訊監督管理機關,可按照各自的職責,對違反該法規定者給予必要的處罰。
雜訊的危害:
雜訊是一種環境污染,它被認為是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雜訊象毒霧一樣,彌漫在人們周圍,尤其在城市和工業區里,它是一種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紀,人就懂得了雜訊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漸地人們還知道了強烈的雜訊會損害人的身體,甚至引起死亡。
雜訊的危害有以下幾種:
1. 對人健康的影響
聽力 雜訊會損傷的人聽力,這種損傷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神經系統 雜訊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的基本生理過程-----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異常。
心血管系統 雜訊可以使交感神經緊張,從而導致心跳加劇,心律不齊,血壓高等。
消化系統 雜訊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還會引起胃腸系統的分泌和蠕動功能改變,引起代謝過程的變化
,出現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無機鹽類的代謝失調,造成胃液分泌減少、蠕動減慢,食慾下
降,惡心嘔吐等症狀等。
2.對人心理的影響
雜訊超過90分貝,人的聽力將受到損傷;雜訊超過70分貝,人就不能正常工作;雜訊超過50分貝,人就難以入睡。
雜訊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雜訊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於休息不足,疲勞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雜訊環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聽力損傷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接觸較強雜訊,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只要時間不長,一旦離開雜訊環境後,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稱為聽覺適應。如果接觸強雜訊的時間較長,聽力下降比較明顯,則離開雜訊環境後,就需要幾小時,甚至十幾到二十幾小時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稱為聽覺疲勞。這種暫時性的聽力下降仍屬於生理范圍,但可能發展成雜訊性耳聾。如果繼續接觸強雜訊,聽覺疲勞不能得到恢復,聽力持續下降,就會造成雜訊性聽力損失,成為病理性改變。這種症狀在早期表現為高頻段聽力下降。但在這個階段,患者主觀上並無異常感覺,語言聽力也無影響,稱為聽力損傷。病程如進一步發展,聽力曲線將繼續下降,聽力下降平均超過25分貝時,將出現語言聽力異常,主觀上感覺會話有困難,稱為雜訊性耳聾。此外,強大的聲暴,如爆炸聲和槍炮聲,能造成急性暴震性耳聾,出現鼓膜破裂,中耳小聽骨錯位,韌帶撕裂,出血,聽力部分或完全喪失。主觀症狀有耳痛、眩暈、頭痛、惡心及嘔吐等。 雜訊即噪鬧之聲,是指使人感到煩躁、令人討厭的刺耳聲音的統稱。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雜訊已經成為影響我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環境問題,又被稱為城市新公害。通常人們用"分貝"(db)做單位,來表示雜訊大小及對人的影響。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聲音。雜訊,被稱作看不見的敵人,它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l.影響睡眠和休息。雜訊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當睡眠受干擾而不能入睡時,就會出現呼吸急促、神經興奮等現象。長期下去,就會引起失眠、耳鳴、多夢、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等。
2.損害人的聽力。雜訊可以造成人體暫時性和持久性聽力損傷。一般來說,85分貝以下的雜訊不至於危害聽覺,而超過100分貝時,將有近一半的人耳聾。
3.引起人體其他疾病。一些實驗表明雜訊對人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都有一定影響、長期的雜訊污染可引起頭痛、驚慌、神經過敏等,甚至引起神經官能症。雜訊也能導致心跳加速、血管痙攣、高血壓、冠心病等。極強的雜訊(如170分貝)還會導致人死亡。
4.干擾人的正常工作和學習。當雜訊低於60分貝時,對人的交談和思維幾乎不產生影響。當雜訊高於90分貝時,交談和思維幾乎不能進行,它將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
一、吸聲當聲波入射到物體表面時,部分聲能要被物體吸收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稱為吸聲。材料的吸聲性能用吸收系數來表示,吸聲系數越大,則表示材料的吸聲性能越好。材料的吸聲性能與材料的性質、結構和聲波的入射角度及聲波的頻率有關。多孔吸聲材料的吸聲機理是:材料內部有無數細小的相互貫通的孔洞,當聲波入射到這些材料的表面,進而入射到這些細小的孔隙內時,要引起孔隙內的空氣運動,緊靠孔壁和纖維表面的空氣,因摩擦和粘滯運動阻力而不易運動,使聲能轉化為熱能而消耗掉。故性能良好的吸聲材料要多孔,孔與孔之間互相貫通,並且貫通的孔洞要與外界連通,使聲波能進入材料內部。如對應1000赫茲聲波,10cm厚的超細玻璃棉的吸聲系數是0.87。二、隔聲隔聲所採用的方法是將雜訊源封閉起來,使雜訊控制在一個小的空間內,這種隔聲結構稱為隔聲罩。在聲波遇到屏蔽物時,由於界面特性阻抗的改變,入射聲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聲能透進屏蔽物繼續傳播。材料的隔聲性能可用透聲系數來表示。透聲系數越小,表示透進去的聲能越少,材料的隔聲性能越好。材料的隔聲性能與隔聲體的結構、性質和入射聲波的頻率有關。三、消聲消聲是將多孔吸聲材料固定在氣流通道內壁,或按一定方式固定在管道中,以達到削弱空氣動力性雜訊的目的,消聲量一般可達到10—50分貝。V、補充說明雜訊對人的影響和危害跟雜訊的強弱程度有直接關系。在建築物中,為了減小雜訊而採取的措施主要是隔聲和吸聲。隔聲就是將聲源隔離,防止聲源產生的雜訊向室內傳播。在馬路兩旁種樹,對兩側住宅就可以起到隔聲作用。在建築物中將多層密實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夾層結構,也會起到很好的隔聲效果。為消除雜訊,常用的吸聲材料主要是多孔吸聲材料,如玻璃棉、礦棉、膨脹珍珠岩、穿孔吸聲板等。材料的吸聲性能決定於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築物周圍的草坪、樹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聲材料,所以我們種植花草樹木,不僅美化了我們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同時也防治了雜訊對環境的污染。世界衛生組織說,噪音污染不但能夠影響人的聽力,而且能夠導致高血壓、心臟病、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它精神綜合征。研究表明,人聽覺最高可以接受30分貝的音量,當室內的持續噪音污染超過30分貝時,人的正常睡眠就會受到干擾,而持續生活在7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人的聽力及身體健康將會受到影響。雜訊是一種環境污染,它被認為是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雜訊象毒霧一樣,彌漫在人們周圍,尤其在城市和工業區里,它是一種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紀,人就懂得了雜訊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漸地人們還知道了強烈的雜訊會損害人的身體,甚至引起死亡。
前言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講,凡是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統稱為雜訊。如機器的轟鳴聲,各種交通工具的馬達聲、鳴笛聲,人的嘈雜聲及各種突發的聲響等,均稱為雜訊。雜訊污染屬於感覺公害,它於人們的主觀意願有關,它影響著人們的情緒和健康,干擾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目前國內已有一些關於防治雜訊及改善聲環境的研究,但還是不足以面對聲環境形勢的嚴峻性。
1雜訊的主要來源
1.1交通雜訊: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在運收稿日期:2005-04-17作者簡介:王濤(1965-),女,漢,工程師,畢業於內蒙古電視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現在內蒙古環境科學研究院工作.行過程中產生的流動性雜訊源對環境的影響最突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交通越來越發達,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擁有量劇增,隨之交通雜訊污染日益嚴重。圖1為不同交通工具的雜訊強度和某城市一晝夜交通雜訊強度的變化情況。
1.2工業雜訊:工廠的各種機器和設備,它不但直接對生產者帶來危害,對周圍居民影響也很大,工業雜訊可導致嚴重的職業性耳聾。
1.3建築施工雜訊:建築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攪拌機、打樁機、推土機、鑽機、風動工具等可產生巨大的雜訊。
1.4生活雜訊:公共娛樂場所、商場、市場等人為的發出的喧嘩聲。生活雜訊相對來說強度不大,但是它可使人心煩意亂,從而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據近年的統計,在影響城市環境的各種雜訊來源中,工業雜訊來源比例約佔8%—10%;建築施工雜訊影響范圍在5%左右,近年來因施工雜訊擾民糾紛也頻繁發生;交通雜訊影響比例將近30%,它對人們生活環境的影響最大;生活雜訊影響面最廣,已經達到城市周圍的47%,是干擾生活的主要雜訊污染源。
2雜訊對人體產生的危害
雜訊級為30~40分貝屬於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對人體生理功能產生影響;70分貝以上會使人心情煩躁、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工作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嚴重影響聽力甚至導致其它疾病的發生。
2.1首先雜訊直接引起耳部疾病,據測試雜訊超過115分貝可造成耳聾,家庭噪音是造成兒童聾啞的病因之一。兒童發育尚未成熟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脆弱,雜訊可嚴重損傷聽覺器官。
2.2雜訊可導致人的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內分泌系統紊亂,產生精神障礙。高雜訊的工作,還可促使人出現頭痛、失眠、全身乏力、記憶力減退及易怒、自卑等情緒,通過在不同類型雜訊環境下對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接觸雜訊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增高,以致損害心血管,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調查發現,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增加了30%,紡織工人高血壓發病率為7.2%,其中接觸強度達100分貝雜訊者,高血壓發病率達15.2%。因此,環境雜訊現已成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殺手之一。
2.3通過對大鼠試驗表明,雜訊對視力也會造成損害。當雜訊強度達到90分貝時,視覺細胞的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雜訊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覺模糊;而雜訊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長時間處於雜訊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同時,雜訊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雜訊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雜訊對視覺功能的影響已在人體和動物細胞水平上得到證明,因此雜訊潛伏著交通事故的危險性。
2.4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一定強度的噪音連續的影響人們的休息,便會使人心情緊張,大腦興奮不止,繼而到身體疲倦,四肢無力。從而影響人體健康。
3雜訊的控制措施
國家《城市區域雜訊標准》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制。特別安靜區,晝間50分貝、夜間(指22時至次日6時)40分貝;居民文教區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居住、商、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兩側、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如何才能達到標准要求,城市的規劃管理、利用先進的雜訊控制設備、提高人們思想意識是防治雜訊的基礎。
3.1控制聲源運轉的機器設備和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是主要的雜訊源,有效控制雜訊源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是改進企業結構,提高工廠的裝配質量,工人合理的操作方法都可降低雜訊的發射功率。二是利用聲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採用吸聲、隔聲、減振、隔振等技術,以及安裝消聲設備等來控制雜訊的輻射。三是控制車流量,嚴格機動車使用年限,淘汰車況較差的車輛是減少交通雜訊的關鍵。四是加強建築施工雜訊與生活雜訊的管理。
3.2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城市建設的合理布局,制定科學的城市交通規劃,按照不同的功能區規劃,使居住區盡量遠離雜訊源以達到減噪的目的。
3.2.1在車流量大並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幹道兩側,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等)以及利用其它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設計安裝合理的隔聲屏障能取得降噪5~10分貝左右的效果。
3.2.2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物體的內能。
3.2.3生態綠化降噪,充分利用道路兩側的建築物之間及路的隔離帶、工廠的空地等建立綠色生態屏障,加強居民小區綠化建設,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吸收雜訊。郁閉度較好的喬灌木結構綠地寬度每增加10米,可哀減2分貝左右的雜訊。
3.3提高個人防護意識,盡量減少在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在工廠或工地工作的工人要佩戴防噪護耳器,以減少雜訊影響。
4結束語
雜訊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寧靜,損害了人們的健康,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說雜訊污染已成為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頒布了雜訊控制標准,例如,工廠、工地的雜訊不超過85~90分貝,居民居住區白天不超過50分貝,夜間不超過40分貝等。目前,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地防治雜訊污染,改進我們的聲環境質量,盡可能給人們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已成為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GB3096–93
[2]謝浩,劉曉帆.《控制居住區交通雜訊的建築措施》
[3]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2
—33—淺談環境雜訊的危害與控制王濤李慶元
7. 如何寫高中地理競賽論文
論文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步驟,文章內容分為論點,論據,引證,論證,結論幾個部分。
論點就是提出存在的問題,標題要簡明扼要的反映研究的內容,設有摘要和關鍵詞
………………
建議可以從以下這兩點來敘述,不過要根據自己的選題,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選題)是前人沒有研究過的,也就是說研究領域中一個新穎有意義的課題,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過,或者說闡述過但是沒有闡述論證的足夠全面,你加以豐滿,或者駁斥前人的觀點,
總之,意義和目的一定要敘述的清晰並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論,你是用什麼理論證明你的觀點
也要敘述清楚,否則難以有說服力
在做文獻綜述和國內外研究水平的評價等等也要有翔實的根據
這樣才能襯托出你的選題的意義所在
例如人類活動對地理的影響,開發太陽能源的其他途徑這兩個都很寬泛的,還可以細分。
8.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 經驗 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一
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工業的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很多,它們對工業區位選擇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同時起著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機械地看待各個影響因素,要因時、因地、因工業部門不同制宜,把各個因素統一起來分析。同時,又要抓住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教材結合活動設計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了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這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設計思想:
本節課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新課標要求,藉助自己製作的課件營造一個雙向、即時反饋的教學信息資源環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共同解決問題,並且聯系本地實際,討論工業企業的布局因素及區位的選擇,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業導向類型;
2. 理解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趨勢;
3. 分析理解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過程與 方法
工業區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綜合分析和評價,突出對實際問題的區位分析,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法、對比法、討論法等,提高學生分析地理圖表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並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加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採用多媒體教學,用實例分析,激發學生形成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環境觀,初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
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對工廠進行合理選擇;
教學難點:
1.判斷影響某個工廠區位的主導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2.某些特殊區位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
教學准備:
收集本節課的有關資料,製作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上一章我們學習了「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
教師小結: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交通運輸、勞動力、機械和政策等。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說,工業是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產業部門。與農業相比,工業生產除了場地和水源外,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不大,這就使得工業生產在區位選擇上更為靈活和復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課件展示〗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教師:先請同學們想一想,作為企業家,他們開辦工廠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企業家們開辦工廠的主要目的是就是以花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那麼,在工業生產時,到底要考慮哪些因素?請看下面的圖片。
〖課件展示〗 一、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教師:工業的生產,首先應考慮工廠的選址。如果我們能把工廠建在原料和動力充足、勞動力質優價廉、市場前景廣闊的地方,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所很少有,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決策者,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把工廠建在其有明顯優勢條件的地方。
現在我們嘗試一下作為企業的決策者,如何為工廠選擇最合適的地址。
〖課堂活動〗
〖課件展示〗
活動內容:討論以下這些工廠的廠址的選擇應該考慮哪些主要區位因素:
1、雞蛋果果汁廠 2、冰激凌廠 3、煉鋁廠(電解法煉鋁) 3、服裝廠 4、計算機病毒研究所
活動形式:小組討論,各組選一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學生參與活動:
教師: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有些工業區位選擇具有一個明顯的主導因素,從而形成不同的工業導向。我們現在來 總結 一下。
〖課件展示〗 二、五種工業導向類型
工業導向類型 工業特點 區位選擇原則 工業部門舉例 原料導向型 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的費用較高 接近原料地 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糖廠等 市場導向型 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的成本較高 接近消費市場 啤酒廠、印刷廠、傢具廠、麵粉廠等。 動力導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 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有色金屬冶煉(煉鋁、煉銅等)化學等重工業。 勞動力導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接近具有大量勞動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廠、紡織廠、電子裝配、製鞋廠等。 技術導向型 技術要求高的工業 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發達地區 飛機、衛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工業等 過渡:以上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導向型的工業,影響其布局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那麼,作為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下面讓大家看一個資料,看完之後再請大家思考問題。
〖課件展示〗
下表為世界鋼鐵工業發展過程中每煉1噸鋼鐵所需原料、燃料的變化資料: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噸 4 2 0.75 鐵礦石/噸 2 1.8 1.3 讀表思考: 1800年、1900年和1985年原料的運費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有何區別?原因何在?如何對鋼鐵工業進行布局?
教師:從以分析中可以看出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區位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國鋼鐵工業的案例。請同學們翻開課本59頁, 快速閱讀 案例1「鞍鋼和寶鋼的區位選擇」,並回答下列問題:
〖課件展示〗
鞍鋼和寶鋼在區位選擇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大型鋼鐵企業轉向沿海鋼鐵消費區布局,科學技術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
引導;同學們可以閱讀圖4.3,從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條件,燃料和原料的來源,市場等主導因素對比兩地的不同區位選擇。
學生回答:
教師:鞍鋼附近有鞍山鐵礦和本溪、撫順煤礦等,又可以從臨近的黑龍江和山西等到省運入,還接近沈陽等鋼鐵消費中心;而寶鋼附近雖然沒有煤炭和鐵礦,但它接近上海這個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市場廣闊,而且水陸交通便利。交通運輸技術進步,巨型礦石運輸船的出現,使得原料運輸費用在生產成本中所佔的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國外廉價的原料,進一步降低成本。
〖課件展示〗
3.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哪些工業區位因素發生變化?補充完成下圖空白處的內容。
學生回答:
教師:由學生先回答,然後歸納。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引起工業區位選擇的變化,同時大家還要注意科學技術也是不斷發展的,大家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因素。
〖課件展示〗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二
第一節工業的區位選擇
?【教材分析】本節探究的課題是《工業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它是高中必修第二冊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第一節,主要內容是: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它既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核心,是理解各節內容的基礎,要求在後面學習過程中反復使用,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2、五種常見的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教材是以舉例的形式展現的,現實中,影響某種工業選擇的主導因素可能是一個或少數幾個,因此,教學中不能將此內容絕對化,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教材主要通過《鞍山鋼鐵廠和寶山鋼鐵廠的區點陣圖》和《世界鋼鐵工業區位選擇的三次變化》來說明科技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然後再通過實例來分析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工業選擇的影響。
【學情分析】本節內容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而且我們班的學生有一半左右來自農村。所以,雖說學生在現在工業文明社會對工廠並不陌生,但真正接觸工業,了解工業生產的同學屈指可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了解典型的工業生產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由於本班同學性格活潑,學習積極性高,所以,可以多採用討論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參與課堂,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教學目標】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和不同的工業指向類型
2、理解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
3、理解科學技術、環境因素、社會因素等對工業區位的選擇
4、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形成協調的人地關系
【重難點】1、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影響工業區位發展變化的原因
【 教學方法 】情境討論、自學探究、案例教學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有關資料
【教學學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工業的區位選擇
【教師】多媒體出示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圖,提出探究課題:
1、工業生產的投入有哪些?產出有哪些?
2、工業生產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3、工業生產的主導因素如何確定?
【學生】讀圖、閱讀課本進行討論探究,對所提出課題進行研究;學生將所得的答案進行展示分享。
【教師】對學生答案進行點評,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工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有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策等。主導因素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根據主導因素確定工業的導向型:
【教師】依次展示五個工業部門的分布圖,提出五個探究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分析影響這五個工業部門分布的主導因素,並了解與它們類似的一些工業。
【學生】從展示圖中獲取有效信息,並探究圖中反應的主要內容,從而得出五個工業部門的主導因素。
工業部門類屬名稱 區位選擇的基本原則 代表部門 原料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指向型工業 運輸產品成本較高(重量、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傢具、印刷、啤酒等部分食品 動力指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 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指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 教育 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
【課堂練習】
案例1 「不同工業部門的生產成本一覽表」
工業部門 原料運輸費用 產品運輸費 原料購置費 能源消耗費用 勞動力費用 其他費用 A 40% 10% 20% 5% 8% 17% B 10% 50% 13% 7% 8% 12% C 5% 10% 15% 50% 5% 10% 搶答:A、B、C三類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麼?
A—原料 B—市場 C—動力
案例2 遂寧市部分工業調查表
? 員工數量 月均收入 工資占成本的比重 遂寧市某服裝廠 500人以上 2000—2300元 50% 遂寧市某電子裝備廠 1000以上 1500元(底薪) 40% 遂寧市某服裝設計 50—70人 4000元以上 25% 遂寧市某信息技術服務 40—50人 5000元以上 20% 搶答:以上各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麼?
服裝廠——廉價勞動力 電子裝備廠——廉價勞動力
服裝設計——技術 信息技術服務——技術
【分組討論】一小組分析鞍鋼的區位分析;二小組討論寶鋼的區位分析;
【教師評價】教師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並和學生一起進行分析。
項目 鞍鋼 寶鋼 地理位置 ?遼寧鞍山 ?上海 鐵礦石來源 ?當地供應 ?進口 能源來源 ?山西、黑龍江 ?安徽淮南、山西 水源 ?遼河 ?長江 消費市場 ?沈陽、大連、長春 ?上海、南京、杭州等 區位選擇 ?靠近動力和原料產地 ?接近消費市場 共同區位優勢:交通便利、接近市場、接近水源
區別:鞍鋼——接近原料,燃料產地
寶鋼——接近消費市場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三
課標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是「分析工業區位要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本條標准同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對於工業問題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區位問題上,通過工業區位學會用正確的地理思想思考工業問題。標准要求學生能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並能舉例子分析。相較於農業部分內容的而言,只不過工業生產不論從部門來說,還是從布局來說,都更復雜些,因此,分析工業區位要素可以通過案例的方式學習。工業區位和農業區位的標准主要從地理環境對工業生產影響的角度學習人與環境的關系,兩者在幫助學生認識區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處,因此,教師可統籌考慮這兩內容的學習方式。
教材分析
工業的區位選擇,位於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主要探討工業的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區位是一個貫穿整個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將各章節整合起來,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環境等因子都隱含著對勞動力、市場、交通、環境等區位因子的研究。工業的區位選擇是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的姐妹篇。而工業的特點使得它在區位的選擇上比農業更加復雜與靈活,所以,它不僅是對農業區位選擇的沿襲,更是對前面知識的深化,也是為後面知識的輔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本節的工業區位理論在本章後面各節的學習中要反復應用,是理解各節內容的基礎,所以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內容。
本節教材分為工業的區位因素和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紹了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然後教材以舉例的形式介紹了五種常見的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在現實中,影響某種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可能是一個或者少數幾個,那麼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以其主導因素為導向。因此,教學中不能將此內容絕對化,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與案例、閱讀相結合的形式說明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因素是不斷變化的,其中科學技術是決定因素。然後教材從環境、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幾個方面進一步說明了區位選擇變化的原因。
三、學情分析
通過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的學習,學生對區位的概念和農業的區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些可以為本節的學習做好鋪墊;另外,學生對身邊的工業有一定的認識,這對理解本節內容有一定的幫助。高中的學生對於事物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上升到了理性認識的高度,所以可以給出實例讓學生自己思考總結,獲得新知,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上來。
四、設計思路
本節要求學生結合實例理解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了解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教學 中注重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技能。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結合教材中的案例外,還應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學科密切聯系實際的優勢,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結合實例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 學會分析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與工業的區位選擇;
3. 理解主導區位因素變化對區位選擇的影響;
4. 聯系實際理解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5. 了解本地工業發展情況,培養學生的調查分析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不同工廠實例的了解,認識到根據影響成本的主導因素不同,工業區位選擇可以分為不同的導向型;
2. 通過對教材案例與閱讀的學習,掌握工業的區位選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用實例激發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
2. 在學習中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環境觀。
六、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2.工業的區位選擇
(二)難點
工業主導因素的判斷
七、教學方法
課前學習(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
案例教學法(以實例引出理論,理論聯系實際)
分組討論法(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
歸納法(由個體的案例分析歸納出一般的區位選擇方案)
講授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八、學法指導
提前布置課程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進行預習,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在課堂上,跟隨教師的思路,不斷的擴散思維,挖掘深層次的知識以及內在聯系。通過觀察圖片,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通過知識遷移的方法,更容易明白掌握工業的區位因素及工業的區位選擇。
九、教學准備
PPT課件
十、課型:新授課
十一、課時:一課時
十二、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設計用時 導入 【講述】上節課我們結束了「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學習,今天我們來學習與之相對應的「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上一章第一節中我們學習的影響農業的區位選擇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回憶前面的知識並作出回答。 以復習的方式作為導入,一方面可以復習鞏固前面有關農業區位選擇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工業和農業的區位選擇有一個對比。 1min 過渡 【講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四章第一節「工業的區位選擇」。
【板書】工業的區位選擇 引入新課。 展開新課 【提問】既然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工業的區位選擇」,那首先請問大家,在你們的概念中什麼叫做「工業」?
【板書】一、工業
【展示PPT】工業的概念
【講述】工業是指從事自然資源的開采,對採掘產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
自然資源開采就比如采礦業,而開采出來的資源就是採掘產品,比如這里的鐵礦石,那對它加工就成為了鋼材,然後再次加工便可以製成機械;農產品就是農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像這里的小麥,初次加工成為麵粉,在加工就可以製成麵包。這也就是產品的加工和再加工過程。
【承轉】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工業的分類
【展示PPT】工業的分類
【講述】按照產品性質可以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那同學們覺得什麼樣的工業叫做輕工業,什麼樣的工業叫做重工業?
輕工業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費品的工業部門,如棉、毛、麻、絲的紡織及縫紉,皮革及其製品,食品製造等工業;重工業是「輕工業」的對稱,主要包括採掘採伐工業、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
按照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傳統工業和新興工業,這個我們將會在本章第三節具體學習。
按照生產對象又分為採掘工業和加工工業。
【承轉】在了解了工業的概念和分類之後,我們來看看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展示PPT】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提問】請大家看PPT上的圖或者教材圖4.1,分析一下工業的投入有哪些,產出又有哪些?
【講述】在圖中箭頭指向工廠的就是投入要素,比如土地、資金、原料等,而箭頭由工廠指出的就是產出要素了,除了工業產品外,還有「工業三廢」。
【展示PPT】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講述】工廠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建設工業區和工業城市,需要企業和政府進行思考和決策。例如,要考慮從哪裡獲得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哪裡的地價便宜,交通和市場如何等等。如圖中的這些要素就是今天要學習的重點之一,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板書】二、工業區位因素
【展示PPT】不同工業部門的生產成本一覽表
【提問】A、B、C、D、E五個工業部門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麼?
【講述】(結合PPT確認學生的回答)不同的工業部門,生產投入的要素不同,生產成本的構成也不一樣,造成區位選擇時考慮的主導因素各不相同。
【承轉】而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看,工廠應該布局在具有明顯優勢條件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所以工業的區位選擇可以分為不同的導向型。
【展示PPT】中國製糖工業分布
【提問】同學們觀察這張圖片,發現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講述】對,主要甜菜製糖廠基本上分布在甜菜集中 種植 區,而主要甘蔗之糖廠則基本分布在甘蔗集中分布區。這是由於甜菜和甘蔗不便於長距離運輸,那麼我們把這種工業稱為原料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原料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主要是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如甜菜或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等。應接近原料產地。
【展示PPT】中國飲料製造工業分布
【提問】同學們請看這張中國飲料製造工業分布圖,圖中紅色區域代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那麼請觀察主要的酒類飲料以及瓶裝飲料製造工業布局在哪裡?為什麼?
【講述】這些飲料製造工業主要布局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是因為這里靠近市場有大量的消費者,這樣就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運輸距離,一個方面可以節省運輸費用;另一個面也盡可能的避免了這些瓶裝飲料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我們把這種工業稱為市場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市場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的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如啤酒廠、傢具廠、印刷廠等。應接近市場。
【展示PPT】加拿大煉鋁工業分布
【提問】從這幅圖中同學有發現了什麼?為什麼?
【講述】加拿大的煉鋁工業基本上分布在火電站、水電站和核電站附近,因為有色金屬的冶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靠近電站可以降低能源的成本。這類工業就叫做動力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動力導向型工業
【講述】是指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例如電解鋁工業等,應接近電站。
【展示PPT】20世紀70年代香港紡織服裝、電子裝配從業人員占製造工業總人口的比重
【講述】香港地區、台灣地區、韓國、新加坡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他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發展紡織服裝、電子裝配等加工工業,從而經濟飛速發展。那麼這些地區發展這些加工工業的優勢是什麼?
就是因為這些地區勞動力豐富並且相對較廉價,所以才依次聚集了大量的加工工業帶動經濟的發展,類似這種的加工工業就是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等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展示PPT】中關村海淀園主要高科技企業分布
【提問】同學們你們在這幅圖上看見了那些熟悉的名字了?
【講述】這里有許多我國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同時也布局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這是由於高科技企業對技術要求高,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旁,可以更快更便捷的獲得最新技術。這類高科技企業我們稱之為技術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技術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技術要求高,如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思考回答。
積極配合老師回答問題。
讀圖思考。
分析表中的數據得出答案。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讓學生對工業的概念和分類有所了解
這里展現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主要是為講述工業的區位因素做准備。
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分析工廠的區位選擇,比較貼近社會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相關 文章 :
9. 2020高中地理教學教案3篇
現代人 總結 成功的幾大要素:正確的思想、不懈的行動、偉大的性格、嫻熟的技能、天賜的機會、寶貴的健康。可見,想取得成功,不僅要吃「苦中苦」,也要相關條件的配合支持,那些光知道吃苦的人,那些吃了不值得吃的苦的人,那些把吃苦當成解決一切問題法寶的人,恐怕只能繼續在「苦中苦」的怪圈裡徘徊。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地理教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2020高中地理教學教案一
自然界的水循環
教學目標
⑴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系,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明確水循環對整個地理環境的作用和意義。
⑵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 方法 ,培養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⑶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於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水圈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
2.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3.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環示意圖、區域圖、 熱點 材料為載體,突出查水循環的原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以及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高考預測】1.以大型工程建設如南水北調,三峽大壩,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及城市化建設為切入點考查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
2.以區域圖、水資源分布及利用圖表為背景,考查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結合有關水資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決水資源問題的 措施 。
水圈的組成
1.圖解水圈的組成
2.特點: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________但不規則的圈層。
知識點一:水循環的類型及環節
【雙基落實】
1.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層通過各個環節
________運動的過程。
2.類型及主要環節:畫出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
(在右中畫出水循環環節箭頭方向,標注各環節
及水循環的三種類型)
【真題選粹】
(2008山東卷)下圖是我國某地區略圖,圖中景觀圖片為黃土塬(黃土高原地區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黃土塬上水循環過程不同於黃土高原其他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的環節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地表徑流
知識點二:水循環各環節的影響因素
【高頻考點】
【真題選粹】
(2014課標卷II)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游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根據大屏幕展示圖片可知: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河流眾多,沼澤廣布。
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8分)
提示:沼澤廣布的原因從水循環的角度考慮主要是地表水來水量大,排水不暢、下滲少、蒸發量小,其影響因素與地形、氣溫、凍土、凌汛等有關。
【深度探究】
(分組討論,利用水循環的原理分析以下四個問題的形成原因)
1.分析死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庫對河流徑流及庫區的影響
3.分析土地鹽鹼化的形成原因
4.分析城市內澇的原因
【高考選粹】
(2015o新課標I卷) 雨水 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於匯聚並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並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滲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後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結合大屏幕上的圖片完成下列小題。
1. 鋪設樹皮覆蓋層的主要目的是( )
A.為植物提供養分 B.控制雨水滲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對下滲雨水凈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層是( )
A. 樹皮覆蓋層和 種植 土層 B. 種植土層和砂層
C. 砂層和礫石層 D. 樹皮覆蓋層和礫石層
知識點三: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雙基落實】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1)實現了________、大氣圈、岩石圈和____________的相互聯系;
(2)促進了地球上各種水體的更新,維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____;
(3)調節圈層間的________________,進行能量的轉換,改造地表形態;
(4)使地表物質發生________。
【高頻考點】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提示:自然原因(空間分布不均、時間分布不均、氣候乾旱,水資源總量少)
人為原因(人口劇增,工農業發達,需求量大;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污染)
【考向透視】
亞馬遜雨林在地球的水循環和碳循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讀「亞馬孫平原大氣環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來自本地區的水汽經上升、冷卻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相當於亞馬孫河流域總降水量的50%,另外50%降水量來自( ) 帶來的水汽。
(2)據調查,近年來亞馬孫河流域某些地區空氣濕度下降,降水量減少約20%,但是流入亞馬孫河的水量及洪水次數反而有所增加。結合水循環原理,解釋以上現象。
2020高中地理教學教案二
全球氣候變化
教學目標
1.閱讀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圖等有關圖表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利用有關圖文資料,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岸、水循環、農業等的影響。
3.通過討論交流,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樹立合作意識和全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難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導入
播放視頻
從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從西半球的坎昆到東半球的巴黎,雲集各國首腦,聚焦全球目光,關注一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
那麼,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表現?對人類活動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板書】
【活動】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學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完成了知識的准備,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探知全球氣候變化的歷程。
請大家完成活動二。
活動三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這幅圖同學們能看懂么?
懂,那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們一起來研究怎麼讀這一副圖~
活動四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近現代的氣候變化。
活動五
是誰?讓北極熊哥哥如此憂郁?
是誰?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帽子不翼而飛?
又是誰?讓馬爾地夫陣地不保,眼看著就要香消玉殞?
不僅僅是馬爾地夫,世界各地的陣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著人類,下面,我們將走進非洲的肯亞,看一看氣候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接下來,我們要去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請同學們拿好筆,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記錄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快速記錄,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記得最多!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帶入了地球的第三極——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經歷氣候的變化,成為全球氣候變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監測和研究表明,過去半個世紀,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1℃,極端高溫頻次顯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計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積在30年級退縮15%。
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利於牧草生長,增加了牧草產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變了農區種植制度,作物適宜種植區域擴大,拓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的空間。
降水增多,冰川面積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澤濕地面積不斷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觀視覺效果更好。
高原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的同時,融雪徑流有時也引發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影響生產和牧民生活。氣候變暖還導致凍土消融,高原公路凍土病害加劇,許多跑運輸的司機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歸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同學們是否明白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問,運用整體性的原理,將選項填入合適的空格。
從這兩個關聯圖中,我們來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
據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2020高中地理教學教案三
氣壓帶和風
教學目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布,並會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
(3)了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並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圖的繪制;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於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於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 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 成語 。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彈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2)講解小 故事 ---「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視頻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思考: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有何不同?極地高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成因有何差異?
前者由於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後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周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課堂小結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為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課後習題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徵是怎樣形成的,並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2020高中地理教學教案3篇相關 文章 :
★ 2020高中高一開學第一課教案優秀3篇
★ 2020最新高中地理教學計劃範文模板
★ 2020高三地理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 2020高中地理教師工作反思範文
★ 2020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最新5篇
★ 2020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精選篇
★ 2020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教案3篇
★ 2020關於幼兒園婦女節教案3篇
★ 2020高一第二學期地理教學的工作計劃
★ 2020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本
10.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報告(周圍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現象)
現階段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以下熱點:1)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2)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不同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因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經濟向低能耗、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能源消費增長速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3)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資源仍比較豐富,但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未來,伴隨著能源消費的持續增長和能源資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對能源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爭奪的方式也更加復雜;同時,化石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和全球氣候的影響將日趨嚴重。面對以上挑戰,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將向多元化、清潔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場化趨勢發展。鑒於國情,我國應特別注意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尋求能源的清潔化利用,積極倡導能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能源安全體系。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但由於世界能源資源產地與能源消費中心相距較遠,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人口的劇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續增大,由此導致對能源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環境污染加重和環保壓力加大。近幾年我國出現的「油荒」、「煤荒」和「電荒」以及前一階段國際市場超過50美元/桶的高油價加重了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擔心,促使我們更加關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現狀和趨勢,也更加關注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問題。
一、世界能源消費現狀及特點
1. 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
隨著世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世界能源消費量持續增長。1990年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為26.5萬億美元(按1995年不變價格計算),2000年達到34.3萬億美元,年均增長2.7%。根據《2004年BP能源統計》,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僅為57.3億噸油當量,2003年已達到97.4億噸油當量。過去30年來,世界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不同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增長速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
過去30年來,北美、中南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等六大地區的能源消費總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經濟、科技與社會比較發達的北美洲和歐洲兩大地區的增長速度非常緩慢,其消費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歐洲地區則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能源消費佔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已進入到後工業化階段,經濟向低能耗、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高能耗的製造業逐步轉向發展中國家;二是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節能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
自19世紀70年代的產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消費量急劇增長。初期主要是以煤炭為主,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與消費持續上升,石油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超過煤炭,躍居一次能源的主導地位。雖然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但世界石油消費量卻沒有絲毫減少的趨勢。此後,石油、煤炭所佔比例緩慢下降,天然氣的比例上升。同時,核能、風能、水力、地熱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漸被開發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並存的能源結構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應中約佔87.7%,其中,石油佔37.3%、煤炭佔26.5%、天然氣佔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雖然增長很快,但仍保持較低的比例,約為12.3%。
由於中東地區油氣資源最為豐富、開采成本極低,故中東能源消費的97%左右為石油和天然氣,該比例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亞太地區,中國、印度等國家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所佔比例相對較高,其中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所佔比例高達68%左右,故在亞太地區的能源結構中,石油和天然氣的比例偏低(約為47%),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除亞太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石油、天然氣所佔比例均高於60%。
4. 世界能源資源仍比較豐富,但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
根據《2004年BP世界能源統計》,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餘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1565.8億噸,其中,中東地區佔63.3%,北美洲佔5.5%,中,南美洲佔8.9%,歐洲佔9.2%,非洲佔8.9%,亞太地區佔4.2%。2003年世界石油產量為36.97億噸,比上年度增加3.8%。通過對比各地區石油產量與消費量可以發現,中東地區需要向外輸出約8.8億噸,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產量也大於消費量,而亞太、北美和歐洲的產消缺口分別為6.7億、4.2億和1.2億噸。
煤炭資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為9844.5億噸,儲采比高達192(年),歐洲、北美和亞太三個地區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區,三個地區合計佔世界總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175.78萬億立方米,儲采比達到67。中東和歐洲是世界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兩個地區佔世界總量的75.5%,而其他地區的份額僅分別為5%~7%。隨著世界一些地區能源資源的相對枯竭,世界各地區及國家之間的能源貿易量將進一步增大,能源運輸需求也相應增大,能源儲運設施及能源供應安全等問題將日益受到重視。
二、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趨勢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預測結果,隨著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未來世界能源需求量將繼續增加。預計,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將達到105.99億噸油當量,2020年達到128.89億噸油當量,2025年達到136.50億噸油當量,年均增長率為1.2%。歐洲和北美洲兩個發達地區能源消費佔世界總量的比例將繼續呈下降的趨勢,而亞洲、中東、中南美洲等地區將保持增長態勢。伴隨著世界能源儲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對能源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爭奪的方式也更加復雜,由能源爭奪而引發沖突或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隨著世界能源消費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塵顆粒物等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和全球氣候的影響將日趨嚴重。據EIA統計,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215.6億噸,2001年達到239.0億噸,預計2010年將為277.2億噸,2025年達到371.2億噸,年均增長1.85%。
面對以上挑戰,未來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將向多元化、清潔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結構先後經歷了以薪柴為主、以煤為主和以石油為主的時代,現在正在向以天然氣為主轉變,同時,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也正得到更廣泛的利用。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能源供應成本和可供應能源的結構變化決定了全球能源多樣化發展的格局。天然氣消費量將穩步增加,在某些地區,燃氣電站有取代燃煤電站的趨勢。未來,在發展常規能源的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將受到重視。在歐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風電要達到4000萬千瓦,水電要達到1.05億千瓦。2003年初英國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書》確定了新能源戰略,到2010年,英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英國發電總量的比例要從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達到20%。
2. 清潔化
隨著世界能源新技術的進步及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未來世界能源將進一步向清潔化的方向發展,不僅能源的生產過程要實現清潔化,而且能源工業要不斷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清潔能源,清潔能源在能源總消費中的比例也將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費能源結構中,煤炭所佔的比例將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氣將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將維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時,過去被認為是「臟」能源的煤炭和傳統能源薪柴、秸桿、糞便的利用將向清潔化方面發展,潔凈煤技術(如煤液化技術、煤氣化技術、煤脫硫脫塵技術)、沼氣技術、生物柴油技術等等將取得突破並得到廣泛應用。一些國家,如法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等國家已經關閉其國內的所有煤礦而發展核電,它們認為核電就是高效、清潔的能源,能夠解決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費的效率差別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潛力巨大。隨著世界能源新技術的進步,未來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將日趨提高,能源強度將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變價計,1990年世界的能源強度為0.3541噸油當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噸油當量/千美元,預計2010年為0.2759噸油當量/千美元,2025年為0.2375噸油當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區能源強度差異較大,例如,2001年世界發達國家的能源強度僅為0.2109噸油當量/千美元,2001~2025年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強度預計是發達國家的2.3~3.2倍,可見世界的節能潛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於世界能源資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越來越難以依靠本國的資源來滿足其國內的需求,越來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資源供應,世界貿易量將越來越大,貿易額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以石油貿易為例,世界石油貿易量由1985年的12.2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21.2億噸和2002年的21.8億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46%,超過同期世界石油消費1.82%的年均增長率。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石油凈進口量將逐漸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2.96%。預計2010年將達到2930萬桶/日,2020年將達到4080萬桶/日,2025年達到4850萬桶/。世界能源供應與消費的全球化進程將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產國和能源消費國將積極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場的全球化進程中。
5. 市場化
由於市場化是實現國際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世界各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世界各國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為將越來越少,而政府為能源市場服務的作用則相應增大,特別是在完善各國、各地區的能源法律法規並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場環境方面,政府將更好地發揮作用。當前,俄羅斯、哈薩克、利比亞等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正在不斷完善其國家能源投資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這些國家能源生產的市場化程度和規范化程度將得到提高,有利於境外投資者進行投資。
三、啟示與建議
1. 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潔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能源資源儲量結構的特點及中國經濟結構的特色,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將不大可能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差異將繼續存在,這就要求中國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勘探生產、能源利用、環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應有別於其他國家。鑒於我國人口多、能源資源特別是優質能源資源有限,以及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等情況,應特別注意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尋求能源的清潔化利用,積極倡導能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能源安全體系
為保障能源安全,我國一方面應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完善能源法律法規,建立能源市場信息統計體系,建立我國能源安全的預警機制、能源儲備機制和能源危機應急機制,積極倡導能源供應在來源、品種、貿易、運輸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場化程度;另一方面應加強與主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對話,擴大能源供應網路,實現能源生產、運輸、采購、貿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樓主,看我粘貼的這么辛苦,採納我吧 ——czh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