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現代地理學思想是什麼

現代地理學思想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14 05:03:17

⑴ 現代地理學的特徵

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涵蓋了方方面面,主要由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方誌學三部分組成。從時間上看, 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現代地理學是地理學發展的重要階段,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人類進入現代地理學的研究時間並不長,但它卻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得到了迅速發展。其標志是地理數量方法、理論地理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制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等應用的出現。現代地理學的研究對我們了解目前地理學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推動地理學的進一步發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⑵ 現代地理學的基礎是什麼

(1)
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及其特徵

社會需求是現代地理學發展的主要動力。從20世紀中葉開始,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對地理學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為地理學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使地理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保證,並促使現代地理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首先,地理學的數量革命,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電子計算機的運用,使地理學從以描述為主的科學發展成為以數量上的函數來取代文字上的因果說明,並進一步預測人類的空間行為和社會的空間組織的趨勢。

其次,現代地理學把空間和過程研究結合起來,改變了傳統地理學脫離過程、滿足於靜態研究的方式。地理學的研究的核心——區域地理學在這方面表現特別明顯:區域地理學對位置的研究從傳統對位置的描述到現在的區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地表事物之間的規律性的空間關系,並以此來為人類活動有關的地面設施提出適當的安排;區域地理學所講的分布由過去反映分布現狀和揭示地域差異到現在對分布規律與分布模式的研究,為生產布局服務;區域地理學所研究的人地關系,由過去注重自然對人到現在強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產生的影響。總之,區域地理學研究內容由過去重描述、解釋、強調區域個性、把注意力局限於形態一致的區域,向注重區內各部分存在著功能上的聯系的功能區域方向發展,直到現在面向實踐和預測未來。

第三,現代地理學「人文化」趨勢非常明顯,無論是行為地理學還是馬克思主義地理學,都有把「人」(人類和人類社會)作為其中研究的中心,一切研究離開了人也就毫無疑義,結束了自然本位主義的人文地理研究內容,而應用地理學和實驗地理學的發展,使地理知識與技能成為解決經濟、社會、環境等實際問題(如城鄉規劃、土地利用、城市容量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2)
現代地理學學科體系

錢學森把地理科學分為三個層次:①最切實際的工程技術層次,這是地理科學在直接改造客觀世界方面的學問,像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地區發展戰略等。②技術層次,它是帶有理論性的層次,就是把基礎地理科學理論應用到工程技術層次作準備的中間層次,像數量地理學、環境學及城市學等。③基礎科學層次,它是地理學中最高的一個層次,即把人在地球上進行活動的整個地球表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構成現代地理學的三大基本體系是理論地理學(基礎科學層次)、應用地理學(技術科學層次)、實驗地理學及方法論科學(工程技術層次),現代地理科學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都與實踐和現代科技緊密聯系在一起。

理論地理學是研究發生在地理環境之中,以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交互作用為前提的各類地理現象、地理關聯、地理作用、地理過程等在統一基礎上所遵循的總體規律,也就是尋找和總結地理規律,它希望在高一級層次和整體的尺度上去體現地理學全部的實證知識和邏輯思辯能力。其目的是揭示地理系統的整體本質。

應用地理學是依據地理學的概念、原理、規則和方式,圍繞「人—地系統」這個廣泛的對象,在基礎地理資料的支持下,面對區域實體的發展目標或具體問題直接地、整體地為實現目標函數或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可行的手段和途徑,並最終達到可以估算、可以比較、可以檢驗、可以評價的效益和結果。地理事物能否准確地提示,主要取決於所獲「信息」的數量及其正確程度,實驗地理學和方法論科學就是在這種原則指導下,藉助於技術手段的更新和GIS的廣泛應用,成為集中提供大量、可靠、及時、動態的地理信息的基本渠道,並為地理事物的發展預測提供較為科學的模型。

⑶ 現代地理學的時代特徵

⑴將人類社會、環境空間和資源看作為一個統一的復合系統,地理學的結構和體系趨向一元化。二戰之前科學分為自然與人文兩家,又稱「二元論」這種分法也直接影響到地理學,地理學也分為自然與人文兩大系列,雖然近代地理學也有統一的綜合的研究,但這種研究只局限於區域地理學中按一定的序列對自然和人文現象的描述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區域特徵分析,因而嚴重阻礙地理學的發展:60年代後,出現了把人與環境做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構成了現代地理學的突出貢獻特點。

⑵將環境、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並將其作為與人類發民同質的一個物質系統。在古代地理學階段,亞里斯多德等腰三角形就注意到環境與人類的關系,但著眼點是人類文明特徵和環境特徵的相關性,從氣候,地形,海岸程度等方面找人類社會不同特徵的原因;近代地理學的基本思想是把達爾文的生存竟爭原則通過用於人類社會,可以概括為「進化環境論」,但都是錯誤的,並使地理學陷入人與環境關系研究工作的困境中;本世紀60年代後世界性的環境問題擺在人類面前,突出的是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問題,使得人與環境關系的研究工作轉向一個新視角,找到了研究人地關系的正確路線,稱之為「發展環境論」。

⑶從對地理環境環境的描述,解釋、歸納分類的研究階段過過渡到理論演繹,實驗模擬與反饋的研究階段。近代地理學在地理大發現後以地理考察積累大量資料,並通過比較、歸納研究,從空間聯系中發現問題和重建時間一的發規律,為近現代科學工作者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他基本只停留在這一階段,缺少像其他學科一樣具有法則性、規律性,和預測性。直到二戰後隨著科學的發展,在研究中引入數學語言,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以及3S技術和現信實驗技術落後的應用,已經改變了傳統地理學樸素、直觀落後的面貌,有了更准確的分析預測理論各方法。

⑷開拓了地理學的應用科技領域。產業革命後像物理、化學、生物學等開形成了基礎理論—技術理論—應用技術的立體層次,開辟了自己的技術領域,並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展也極為迅速。而近代地理學仍停留在知識理論階段,缺少可操作性的具體技術。而現代地理學採用了新技術新方法開拓了地理學應用技術領域,盡管目前還不完全成熟但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如遙感技術、信息技術、生態建設技術、規劃技術等的運用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⑷ 論述地理學區域思想的發展變化該如何答

  1. 現代地理學是繼承和發展了近代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傳統思想,已成為一個分支眾多的大學科體系。但地理學的綜合整體觀和綜合工作的高難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與差距,加上許多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出現,使地理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應用新技術,以提高綜合能力,開拓新的研究和應用領域。

  2. 目前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地理工作者去解決,如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與提高;環境質量評價監測和預報;產業布局與區域規劃,鄉村發展與城鎮化;自然災害防治對策,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等。這些都對地理學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地理學進行學習和深入研究,推動地理學的發展。

  3. 我國地理學家已經在調查、了解、評價自然條件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發展和協調人地關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地理學基礎研究方面也存在著創新和突出的前景。目前,在人類邁向21世紀前夕,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進步的指導原則,它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和諧以及人類對後代的責任感。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認為: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礎的發展。其實質是要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猛此發展的關系。為後代奠定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

  4.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它體現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中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則是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綱領和藍圖。其戰略思想是發展經濟枝困迅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長期供給能力和環境的長期承受能力,在發展過程中要兼顧局部和全局利益,眼前和長遠利益,使環境與發展得以協調,其主要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四個部分。目前《21世紀議程》作為國家、部門以及地區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得到國內外尺衫的密切關注。對地理學來說迎來了發展契機,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遇,調整知識結構,擴大適應能力,積極投入,這是地理學發揮作用提高水平,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取得社會承認的關鍵。

⑸ 地理學中五大核心價值觀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

(1)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所持的正確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和基本的思維視角。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更好的協調好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2)地理實踐力

指人們在考察、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野外考察與室內試驗、模擬相結合,是現代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特有的學習方式。 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以及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3)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綜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等要素之間的綜合研究。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對地理問題的分析和對人類活動的評判必須藉助綜合思維。 將地理的綜合思維確認為地理核心素養是基於對地理學科內容和學習思維綜合性的考慮。

(5)現代地理學思想是什麼擴展閱讀:

培養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方法

1.課前教學設計培養意識的滲透

在地理教學中,要做到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需要地理教師樹立地理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師是地理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是推進地理核心素養培養進程的主力軍,也是地理教學過程的設計師,這個課前的設計對於整個地理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的了整個課堂的培養方向和重點。

因此在課前的地理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有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意識,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這樣才能有效地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時」。

在設計教學時,可以滲透培養學生空間視角這一核心素養的意識,通過設計讓學生觀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運動規律這樣的活動以達到這一培養目的。

2.課中培養方式和學科教學內容和邏輯的結合

核心素養包括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等多個方面,教材中的各個地理知識點都有其側重的方向,一個地理知識點往往不能兼顧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知識自身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

例如,在學習各類地圖時,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用圖的地圖技能,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三要素區分各類不同的地圖類型、能夠繪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通過對圖的分析正確的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等。

另外地理的學科知識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載體,在運用學科知識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時候也需要符合學科的邏輯性,使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相應的學科邏輯相結合,有效培養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養。

3.課後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學的大方向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就要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側重點,而不僅僅是以往的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或是對三維目標的評價。

在設計時不能僅僅局限在知識的記憶,要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及其在解決地理問題過程中的應對能力,如在設計對地理必修一「大氣的運動—熱力環流」這一章內容的評價量表時,不能單純地設計「請繪出熱力環流模式圖」而應該設計成「請根據熱力環流模式圖,繪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陸間的熱力環路模式圖」,這樣就完成了知識的遷移。

測量到了學生的綜合思維及人地觀念的核心素養。由於地理核心素養具有其內隱性,在評價時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對地理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和開發出信效度高的測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測量工具,對教學活動中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測量才能精確的把握住培養的動態以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中的相應的策略。

⑹ 地理學是什麼!

地理學(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在現代地理學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層,或者是指一個區域。「理」是指事理、規律,或者是事物規律性的內在聯系。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的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氣、生物和人類活動,簡稱水土氣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綜合體由地理要素組成。

(6)現代地理學思想是什麼擴展閱讀

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地理學的綜合性體現為地理學研究具有多維、動態的視角。以人地關系作為主線來開展地理學綜合研究,其綜合性和動態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以地表環境、地球環境動態變化為主的動態研究,即環境動態研究;

二是以人類社會發展為主體的人類社會動態研究,聚焦環境和社會動態之間的關系;

三是對區域、流域等研究區域的綜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衛星城市之間在產業布局、交通網路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

地理學的空間表達也是多元、多樣的。除語言、數字等基本表達方式外,圖形往往是地理學表達的主要形式,如通過研究地圖可以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對比不同時期的地圖可以為地理空間演變研究提供直觀支持。

⑺ 什麼是地理學

地理學(geography)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部分。

地理學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在其發展過程中,明顯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
自遠古至18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主要以描述性記載地理知識為主,而且這些記載多是片斷性的,缺乏理論體系,地理學內部尚未出現學科分化,各國的地理學基本上是在本國封閉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在早期,以中國和古希臘的成果最顯著。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較早的地理學史料。到了後期,歐洲地理大發現涌現出了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地理探險家,他們的發現極大的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
近代地理學是產業革命的產物,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而成熟起來的。這一時期,各種學說分起、學派林立。地理學的各部門學科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出現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門地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
洪堡德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以後德國的李希霍芬、法國的德馬東為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美國的戴維斯和德國的彭克分別創立了侵蝕輪回學說和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標志著地貌學的建立;奧地利沃漢恩的《氣候學手冊》、俄國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氣候及俄國氣候》、德國柯本的世界氣候分類,為氣候學奠定了基礎;英國的華萊士對世界動物區劃分為動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俄國道庫恰耶夫的土壤地帶學說為土壤地理學奠定了基礎;李特爾和德國的拉采爾建立了人文地理學等等。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現代地理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其標志是地理數量方法、理論地理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制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等應用的出現。現代地理學強調地理的統一性、理論化、數量化、行為化和生態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各地區經濟開發和建設以及環境管理和保護的需要,地理學將成為一門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應用理論的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的應用性學科,學科的內容和結構也將發生變化。
地理學中方法性學科和技術性學科--地理數量方法、地圖學等,將率先獲得較多的發展;綜合性分支學科、應用性分支學科,如綜合自然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醫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將有較快的發展;地理學中研究人文的趨勢將會加強,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比重將會增大。

⑻ 錢學森的地理科學思想綜述

錢學森在現代人類知識體系11個門類中,將地理科學歸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梁科學,在五大開放的復雜巨系統中,把地理系統排在星系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在社會總體設計部下設四大建設中,將地理建設與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並列。

錢學森把地理科學看做是舉足輕重的科學體系,錢學森從哲學高度,從人類知識體系的高度,從復雜性系統科學的理論框架中,從社會總體設計工程的實踐出發,把地理學提升到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學。

因此,地理科學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必須重新認識地理。

(8)現代地理學思想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科學對於社會主義建設來說,是一門迫切需要的科學。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社會主義建設過程提出的問題很多,象資源利用、國土整治、發展戰略等,都涉及地理科學。

錢學森一生默默治學,但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他所選擇的,既是一個科學家的最高職責,也是一個炎黃子孫的最高使命。他一生的經歷和成就,在中國的國家史、華人的民族史和人類的世界史上,同時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來路。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先行人,他不僅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而且是民族的脊樑、全球華人的典範,他向世界展示了華人的風采。

錢學森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

錢學森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

⑼ 什麼是地理學思想史

地理學思想的起源、演變與發展分期。地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近代到現代的發展階段。地理學思想萌芽散布於上古時代的史詩、哲學、歷史叢書中,當時的中國、埃及、巴比倫、印度諸國產生了相當規模的地理知識積累,形成了地理學觀念的雛形。從公元5世紀延續到15世紀,是地理學發展的中古時期,宗教勢力特別是歐洲的基督教壟斷了學術領域,窒息了地理學的思想。但從公元2~15世紀,中國發達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國的地理志、地圖、專論從數量到質量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地理學的近古時期約始於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17世紀中葉,地理學的視野擴展到全球,標志著地理學科學見解的啟蒙。19世紀後半期,進入近代發展時期,地理學思想不斷發展,新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現代地理學;

②地理學結構的形成和發展,它規定著地理學的科學性質、功能和發展趨勢,是現代地理學思想爭論的重點。地理學不是機械的拼湊,偶然的堆積,而是有序的,有結構的,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科學體系。地理學從古代的數理地理學和描述地理學為主體的學科,經過演化已發展成具有許多分科的有自己邏輯體系和層次的科學結構。不同學派或觀點依據地理研究客體組成元素的層次性或空間尺度的層次性而進行分類。許多地理學家為探索地理學的科學結構和邏輯體系作出了艱辛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精闢見解;

③地理學科學性質認識的形成和發展。地理學在科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領域和范疇,研究對象和任務,其基礎理論和核心的探索,歷來存在著許多不同意見和爭辯,也是地理學思想的活躍領域;

④地理學的方法論思考。地理學思想史的幾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為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學思想史》,赫特納的《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哈特向的《地理學性質》和《地理學性質透視》,哈維(D. Harvey)的《地理學解釋》等,闡發了歷史地形成的獨特的方法論所反映的地理學思想的發展;

⑤地理哲學與科學哲學思想。從地理學發軔初期,各種哲學觀念就滲透於地理學領域,樸素的唯物論思想促進了地理學思想的活躍。在現代地理學發展中新的科學哲學理論逐漸取代了以往的哲學觀念,有益於地理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地理學思想中的有機組分。

⑽ 地理學主要學派有哪五個

地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各種學術流派,主要有:

①區域學派。代表人物為德國的A.赫特納和美國的R.哈特向,他們主張地理應著重於空間分布體系與區域差異的研究。

②景觀學派。代表人物為德國的O.施呂特爾、S.帕薩爾格、美國的C.O.索爾和前蘇聯的Л.C.貝爾格等,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發生發展與演變規律作為地理學的研究宗旨。

③區位空間學派。代表人物有德國的J.H.杜能、A.韋伯、W.克里斯泰勒、A.廖什和美國的W.艾薩德等人。區位空間學派從經濟學原理出發,以研究「成本—利潤」關系的空間效應為中心,注重研究距離衰減和空間相互作用規律。

④環境生態學派。以探討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相互關系的宗旨。有三種思潮:其一是文明環境思潮,以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法國的孟德斯鳩等人為代表,認為地理環境決定文明的形式和發展。其二是進化環境思潮,以德國的F.拉采爾等人為代表,用社會達爾文主義解釋和推論社會發展和環境的關系。其三是發展環境思潮,即地理學中的現代人類生態學思想,探討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

⑤地緣學派。以英國的H.J.麥德金、美國的I.鮑曼等人為代表,著重研究地域關系對國際政治戰略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現代地理學思想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