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唐朝三省權力旁落的因素是什麼
唐朝時期,三省(京畿、江南東道、西川道)是中央政權的重要行政區域,但在唐朝後期,三省的權力逐漸被其他地區所取代,成為了權力旁落的地區。以下是我認為的原因:
唐朝後期,官僚腐敗嚴重,不少官員貪污受賄,導致三省地區的行政管理混亂,政策執行不力,影響了三省的發展和穩定。同時,官員的腐敗也導致了對三省地區的投資減少,使得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滯緩。
唐朝後期,由於戰爭頻繁和政治動盪,北方的契丹和南銷悶纖方的吳越等地區開始崛起,並逐漸占據了中央罩嫌政府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三省地區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逐漸被削弱,失去了在中央政府中的話語權。
三省地區雖然地處中央,但相對於其他地區,其地理位置並不具有優勢。京畿地區雖然接近中央政府,但距離大規模的農業和商業中心較遠,導致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滯緩。江南東道和西川道地區雖然地理位置更加優越,但由於地處交通不便的山區和水鄉,經濟發展也相對緩慢。
唐朝後期,自然災害頻繁,地方政府經常需要調度人力物力應對自然災害。由於三省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不利因素,該地區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唐朝三省權力旁落的原因是多方虧仿面的。內部腐敗、外部侵略、地理位置不利和自然災害等因素都對三省地區的發展和政治地位造成了不利影響。這些因素的作用相互交織,導致了三省的衰落,使其在唐朝後期逐漸失去了在中央政府中的話語權。
Ⅱ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對它的政治制度有什麼影響
不清楚。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
西方有記載的文學、帆虛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
古希臘不是一兆轎啟個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的稱謂,其位於歐洲東南部,地中海的族如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上的群島和島嶼、土耳其西南沿岸、義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島東部沿岸地區。
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地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Ⅲ 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對國家的影響
共同的地域培世作為民族劃分的必備條件至關重要,同時對民族的產生及民族的特性有著極大作用。我認為世界范圍內按地理環境可主要區分配族肢為草原民族、大河流域民族、山地沿海民族三類。 草原民族依賴游牧,逐水草穗緩而生,例如蒙古。當本民族控制區水草豐茂時其與同類民族及其它類民族間很少發生沖突,但當遭遇天災、水竭草枯時則與同類民族及其它類民族間經常發生沖突乃至戰爭。一個例外是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其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動因前期時是掠奪,後期則是征服。這些草原民族閑時游牧、戰時掠奪,生活形態單一,其發動的掠奪和征服戰爭帶來的是對其它民族的滅絕和對文明的破壞。草原民族是歷史發展的破壞力量。 大河流域民族圍繞大河流域形成,例如歷史上圍繞黃河長江的漢民族、圍繞尼羅河流域的埃及人、圍繞中東地區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人。這些流域的民族往往從原始氏族時期就有著較為嚴密的等級制度,本人認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對大河的治理。不管是黃河還是尼羅河都會有泛濫和洪水的問題,而居住在這些大河流域的民族只有通過並且接受一個有力的首領和階層的指揮和領導才能治理好大河。而伴隨著對大河的治理,特殊權力階級出現了,他們作為民族首領享有極高聲望並逐漸演變為帝王。中國的大禹及其建立的夏就是例子。大河流域民族因為有充足的水和豐腴的土地而主要從事農耕和糧食生產,在辛勤的農業勞動中創造財富,同時接受特權階級的管理,此類民族大都順從,重視農業、輕視商業,在政治上即便一個王朝倒台還是會有另一個同樣性質的王朝替代,而生產生活方式總體上沒有太大變化。大河流域民族是歷史發展的遲滯力量。 山地沿海民族居住在陸上交通不便的沿海地區,這類民族既沒有可供游牧的草場也沒有可供耕作的土地,例如希臘的雅典城邦。這類民族主要依賴漁業、手工業和從事商業交易,航海業發達於其它類民族,並且富於探險精神,在制度上則很少有集權統治,多為較為民主的公民會議或元老院制度。這類民族逐漸通過與其它類民族的交易積累財富,積極對外擴張貿易圈,對世界各地的聯系也有著重要作用,並且有著對新科技和新思想的渴望,是歷史發展的進步力量。 這三類民族所建立的民族國家因此也具有不同的行為特性。匈奴、蒙古等草原民族國家在歷史上除了對外侵伐造成破壞沒有貢獻,這些國家大多成為當今世界的邊緣國家。中國、埃及等大河流域民族國家則擁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因農業需要而確立的先進天文歷法,這些國家大多成為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國家。高山沿海民族國家則通過貿易逐步擴大勢力,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並且對當今的民主制度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和工業革命,這類民族及受這類民族特性影響的民族國家大多成為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 我們能夠比較容易地看到,上述由於地理環境差異而分出的三類民族及其建立的民族國家在世界形成一體前是很有解釋力的。在地球正日漸成為一個村落的今天,上述的地理環境作為一個解釋變數雖然仍然能夠比較准確地解釋民族特性,但很難解釋這些民族國家的行為模式和發展走向。因為世界變小了,原來由於地理和技術而相對隔絕的幾大區域已經沒有了界限,各種民族文化和特性彼此沖突、交融,各個國家基本都有或者即將有相似的社會階層,這使得上述三大類民族的界限變得模糊了。總的來說,地理環境造就民族特性和國家行為的論點在古代和近代歷史上是有解釋力的,但是對於現在,我們只能通過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建構主義等國際關系理論來比較有力地解釋民族國家的行為及其之間的關系,而地理環境只是作為國際關系中地緣政治解釋的一個重要因素
Ⅳ 地理位置的功用
揭示自然要素
前面已經論述,自然地理位置能很好的向人們展示出一個地理事物所具有的獨特延期要素。
氣候
以中國隴縣為例,它位於中國大興安嶺--蘭州--岡底斯山線以西,在非季風區內,屬於過渡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但也會伴隨著季風強弱的因素,有時也顯示出季風性的特點。境內根據地形地貌的特點,從北到南,大致可分三個氣候區:
Ⅰ、北部半乾旱溫和氣候區;
因本地地處中國西北內陸區,遠離海洋,加上重重山嶺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大量到達。這種位置形成了這種特殊的氣候。
Ⅱ、中南部淺山溫涼半濕潤區;其地形因素因海拔較低,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會產生一些影響,導致本區相對氣候溫暖濕潤些。
Ⅲ、南部中山濕潤寒冷區。
另外,縣城所在的川道地區,因處於我國暖溫帶位置,常年年平均氣溫10.7℃,≥0℃的平均積溫4000℃,≥10℃的平均積溫3400℃;年平均降雨量600.1毫米;無霜期為200天;年平均日照2033.3小時,日照百分率46%,≥0℃期間的平均日照1605.5小時,≥10℃期間的平均日照1103.8小時。表現出溫帶季風性氣候的特徵。總體而言,本區的氣候狀況我們是可以從所處我國的海陸位置和經緯度僮大致歸納出其氣候表現的。
地貌
地理位置從另一個方面可反應出地形地貌的大致分布格局。隴縣是一個地貌類型多樣,地形破碎復雜的少數縣之一,它位於關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間,其縣城坐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總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看其地貌大勢,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上,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黃土高原地區的一分子。這種背景決定其地形地貌不會脫離這種格局的影響。而這種表現也在某種程度上由中國大致格局第二極階梯的地形位置特徵所概括。全縣有大小山頭3429座,大小溝道1746條,主要河流四條,四條河的主要支流64條,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東南,斜貫縣境中部,其餘三條分別流向南、北,交錯切割,自然形成山嶺重疊,溝壑縱橫,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復雜地形。這些復雜多樣類型的形成,是各種自然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主導因素是是氣候及其它外營力作用所致等。
地質
隴縣按照世界所公認的板塊構造學說來判斷,應該處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斷裂地帶,地殼較為活躍。因此,其地質條件復雜,地質構造系統代表著不同的構造形式。境內可分為五個地貌單元:
1、 千山低山丘陵、黃土梁溝壑區;
2、合谷階地區;
3、關山山區;
4、六盤山丘陵山地區;
5、景福山區。
當然,自然地理位置不只是揭示出這些要素,比如還可大致顯示其他氣象現象發生的情況。例如,台風多發地,梅雨發生地等,都需要用到其自然地理位置來刻畫。
表徵人文功能
地理位置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地方,它能先天地與人們的主觀需要發生不謀而合的結合,從而表徵出獨特的區位優勢。
地理位置影響交通發展
地理位置對於交通事業的發展不容懷疑。例如,中國的海洋運輸事業自古以來就很發達,首先歸功於中國擁有東部曲折的海岸線,多優良港灣,為發展海洋運輸帶來奠定基礎。隨著人們交往的增多,物流量人流量的增多,其交通價值更是明顯。這個功能也主要顯示出強烈的地理位置優勢,向東可到日本,美洲等國家,向南可到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等地區;另外,中國大陸又背靠亞歐大陸,為建設陸上發達交通提供可能。中國的「第二亞歐大陸橋」可以一直從連雲港向西到達歐洲荷蘭國家境內。這充分顯示出我國海陸位置的天然區位優勢。這是從大尺度考察功能性位置的方面。當然,它首先是以自然地理位置為基礎的。又如,歐洲各國的發達,也無不得益於便利的海運。海運的發達首先是離不開天然的曲折通幽的海岸線條件,有利於成就像早先發達的海運大國--英國。
地理位置影響經濟開發
優良的地理位置,可以形成世界的集散中心。人流與物流會異常的興盛。這特別是在世界經濟貿易迅速發展的時期。例如,中國的香港,雖然在早期只是個小小的轉運碼頭,但是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卻是得天獨厚的。不僅是太平洋與亞洲邊線的完美結合點,也是大西洋尤其是東岸英國與大西泮洋西岸尤其是美國連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時區中點位置。這個位置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香港可以不受時差的限制而24小時全程全球性地開展業務工作。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地理位置影響政治中心選擇
地理位置決定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建設,這在很多國家都有先例。以中國為例,自古以來,很多當政者都非常看重地理位置的選擇。政治中心,是一個國家的工作心臟,是國家的大腦。因此,選好政治中心非同小可。中國把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其主要因素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北京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而且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屬於雄雞的咽喉地帶(中國形狀像一隻雄雞,故有此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它靠近俄羅斯,蒙古兩國,無戰爭之憂。東有渤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此外,北京是明清兩代五百年帝都,經受了歷史的嚴格考驗。
當然,地理位置還可以影響其它功能,如對外貿易功能,文化源地形成等。
Ⅳ 我國地理位置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影響的資料 謝謝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中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對外交往與合作方面,可以通過陸地同中亞、南亞、西亞、歐洲等地直接往來,如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可以通過海洋同海外各國往來,如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等。在發展海洋事業方面,可以發展海上航運、海水養殖、開發海洋資源等等。其他方面還有像修建港口、碼頭,建設海上娛樂設施等等。
從緯度位置看:
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全國大部地區位於北緯20—50。從南向北跨越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擁有復雜多樣的氣候,氣候差異顯著,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特別是我國亞熱、帶地區,加之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成為世界上亞熱帶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
從海陸位置看
我國國土遼闊,海岸線漫長,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多,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所以既有利於海洋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我國從海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西部深入內陸,陸上鄰國較多,這也有利於和鄰國進行邊境貿易和友好交。
分析了這么多位置的優越性,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事物的認識總是一分為二的,有優越性,就一定有不足之處。我國地理位置的不足之處,東部地區由於受海洋水汽和夏季風的影響,水旱災害頻繁,台風災害也比較嚴重,西部地區大陸性較強,地勢較高,距海太遠,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於是我國東西差異非常明顯,東部的上海已經與發達國家沒有什麼兩樣,而西部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區,還近似於原始社會。
充分認識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同時注意克服地理位置的不利影響,才能在祖國的建設中揚長避短,更好地為建設祖國服務。
Ⅵ 地理位置有哪些類型它們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來描述地理事物時間和空間關系。
它根據人們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對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從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時空屬性和相關特徵。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一般分為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相對地理位置是以其參考點的周圍事物進行確定。而絕對地理位置是以整個地球為參考系,以經緯度為度量標准。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經緯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質來分,可劃分為經濟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地理位置決定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建設,還可以影響其它功能,如對外貿易功能,文化源地形成等。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中國的地理是怎樣影響中國的政治關系
地理環境對政治關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封建時代的中國。相對獨立(東面、南面環海,北面是苦寒之地,西面是崇山峻嶺和大漠),氣候溫潤,幅員遼闊、物產豐饒。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會採取中央集權制和相對保守的對外政策(沒有進攻他國的慾望,事實也是如此),海權思維、進取意識、民主思想很難在中國發芽、生根。
Ⅷ 我國的地理位置對我國的政治有何影響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成為大陸性國家,東南與東部沿海頻臨太平洋,是我國具備海洋性國家特徵,所以,中國地理決定了我國是陸海兼備型國家。對國家政治典型的影響就是陸權與海權兼備,清代的左宗棠收復新疆,以及1840鴉片戰爭最具代表性。
Ⅸ 我國地理位置對我國經濟、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影響
一、知識結構
經濟上:
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生產,工廠逐漸取代了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初步確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搶占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將亞、非、美、澳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開始成為潮流, 自由資本主義成為主流特徵;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經濟霸主、世界經濟中心。中國近代工業開始出現,列強傾銷工業品和搜購廉價原料使中國開始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附庸,半殖民化開始。
政治上:
工業革命使整個社會日益分化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推動資產階級改革、革命,英、法、美等完善資本主義制度,俄、德、意、日等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工業資產階級開始掌握國家政權,無產階級開始為爭取自己的權利而斗爭。中國兩次被外國打敗,喪失一系列國家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中的一部分人開始學習西方,大規模近代化運動開始;民間反封建反殖民化運動發展,出現太平天國運動的高潮局面。
國際關繫上:
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開展新式擴張,爭奪世界市場、廉價原料產地、廉價勞動力供應基地,使東方從屬於西方;新式擴張和舊式擴張形成尖銳沖突,爆發局部戰爭;「東方」國家出現反抗「西方」國家新式擴張的高潮,即「亞洲革命風暴」。中國由閉關鎖國到被迫同外國交往,兩次鴉片戰爭後才展開主動外交,但清政府並未完全放棄「天朝上國」的外交思想。
文化上:
科學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經典科學體系正式形成;啟蒙思想日益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古典哲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相繼登上歷史舞台,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法、美等國開始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英、法、美在中國的侵略活動客觀上傳播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意識形態;以林則徐、魏源和洪秀全、洪仁玕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運用外國科學技術、宗教、資本主義制度等提出改造中國的新方案。
二、重要問題分析
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經濟發展或者滯後的原因,主要從制度、資本、原料、勞動力、科技、市場、環境七個方面進行分析。我們先用這七個因素來分析英國為什麼首先發生工業革命。
制度:英國比美國和法國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很早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政局穩定。而更早的是荷蘭之所以滯後,就要從與制度聯系在一起的國家經濟政策進行分析:荷蘭以商業立國,政策上多傾向於促進國際貿易;英國也注重商業,但政策更傾向於工業,因此,從制度層面上來講,英國更有利於工業的科技創新。
資本:英國在國內推行圈地運動,大牧場、大農場很早興起,個人積累了豐厚的資本;通過創辦企業、經營商業,資產階級積累了大量資本;通過稅收、在宗教改革中沒收教會財產、在資產階級革命中拍賣王室和舊貴族財產,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積累了大量資本。在國際上,英國也推行重商主義、支持海盜式搶劫、殖民掠奪、販賣黑人、販賣鴉片、進行殖民戰爭,到工業革命前夕的七年戰爭,英國成為殖民霸主,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積累了巨額資本。因而,英國用於工業革命擴大再生產和科技創新的資本比率遠遠大於其他國家。
原料:英國的煤鐵儲藏量非常豐富,並處於宜於建設工廠的地理位置;圈地運動導致的大牧業、大農業又提供了充足的人工原料;再加上殖民地最多,國際原料來源也最豐富、最廉價。
勞動力:圈地運動不斷推行,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大批農民成為流民;國會又進行血腥立法,強迫流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工作,這就使得勞動力非常廉價。
科技: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到法國大革命前夕的一個半世紀,科學中心在英國,尤其牛頓的物理學革命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准備了理論;而英國的紡織業、采礦業、冶煉業、金屬加工業等行業相當發達,積累了豐富的技術。
市場:在國內,圈地運動使農民和土地分離,這些農民變成被僱傭者之後,什麼都要購買,擴大了內需;農場主、牧場主、工廠主為提高生產效率,紛紛採用機械,推動了機器製造業的發展;農場主、牧場主、工廠主、商人賺錢更多,購買力就更強,國內市場也就越大。在國外,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最大,殖民地人口最多,因此獨占的國際市場很大;英國海外軍事力量最強,奪取的共同市場也就最大。再加上英國人民當時時興穿棉織品,國家政策限制棉布進口,人為擴大了國內市場。
環境:英國地理位置優越,隔著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戰爭從未波及本土;英國執行歐洲均勢外交政策,以國家利益為攸歸,扶植弱小,打擊強大,有效維護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國際利益。
從這七個方面來說,英國都優於其他國家,因而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發生。
法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僅次於英國,之所以未能超越英國,一是政權變化太快,政局動盪;二是信貸資本多,產業資本相對匱乏;三是小農業導致人工原料;四是小農業使農民未能從農村轉移出來,且啟蒙思想深入民心,勞動力價格較高;五是平均主義思想嚴重,中小企業多,先進科技不易採用和推廣;六是小農業、小企業購買力低,殖民地少,國際市場份額很小;七是拿破崙戰敗賠款,維也納體系的限制,國際環境不好。
美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落後於英法,一是南北兩種經濟制度斗爭激烈,政局動盪不安;二是美國獨立前是殖民地、資本積累遠遠趕不上英法,且南部種植園奴隸主佔用了大量資金;三是南部種植園出產的人工原料都賣給了英國;四是南部種植園束縛了大量黑人勞動力;五是南部種植園奴隸主販進大批價廉物美的英國工業品,降低關稅,外國商品佔領了美國市場。這就是內戰爆發的經濟原因。
德國、義大利因為分裂,中國、日本因為開始淪為半殖民地,俄國因為封建專制,這些國家在七個方面都不如以上三國,因而落後於英法美三國。
我們運用這七個方面,還可以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為什麼美國、德國超過英國、法國,英法為什麼相對落後,俄國、日本為什麼發展速度很快而又為什麼沒能趕上超過以上四國,中國為什麼工業革命一直停滯不前,甚至可以分析20世紀美國為什麼始終領先,二戰後戰敗的日本、德國為什麼會超過英國、法國。
2.如何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可以從經濟、政治、國際關系、文化四個方面來分析。
經濟上,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資本主義經濟戰勝封建經濟;自由資本主義興起;對外經濟關系由原來的赤裸裸掠奪的資本原始積累,轉變為依靠商品的科技含量進行不等價交換獲取高額利潤;國際貿易由以亞洲為中心轉變為以歐洲為中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初步形成;以工廠為中心的城市化開始,社會生活發生根本變化。
政治上,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改造社會的能力增強,推動資產階級改革、革命,完善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資本主義世界政治體系初步形成;整個社會日益分化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同封建階級的斗爭開始轉變為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的斗爭;工人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為追求本階級利益而斗爭。
國際關繫上,工業革命影響下的擴張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具備了改造世界的能力,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法美等國加緊搶佔世界市場、廉價原料產地,迫使亞、非、拉美、澳從屬於它們,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國際資產階級開始聯合對付工人運動,各國工人階級開始團結起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
文化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典科學正式形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最終形成;古典政治經濟學、哲學、社會主義等思想紛紛出現,提供了各種改造社會的方案;列強的新式擴張客觀上在世界各地傳播資本主義思想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
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都可以運用這一模式來分析。
3.工業革命前後殖民掠奪方式的變化及其影響、評價
工業革命前,西方國家的商業資產階級占優勢,資本主義生產還處於手工工場時期,還不能用機器製造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東方的商品競爭,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傳統商品仍在歐洲市場上暢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殖民掠奪方式是:依靠暴力公開搶掠、壟斷貿易、走私鴉片、販賣黑人等,其掠奪帶有明顯的資本原始積累特點。
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法、美、德等國工業革命也陸續進入高潮,迫切要求強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殖民者打著「自由貿易」的旗號,用炮艦和廉價商品打開了亞洲許多國家的大門,把這些國家變成傾銷商品的市場和掠奪原料的產地,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被瓦解,從而被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對列強的擴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1)資本主義列強的全球擴張,不論是軍事上的、經濟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為了掠奪,就其性質來說,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
(2)亞、非、拉廣大地區在遭受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奴役之前,一般都處在前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階段,其特點是社會封閉落後、經濟水平低下、發展速度極為緩慢。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使得資產階級「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從而客觀上起到在世界范圍加速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作用。
(3)資本主義列強把廣大地區變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屬,而絕非要在這些地區發展資本主義、改變其落後面貌。作為被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奴役的民族只有奮起抗爭、探索,才能使自身得到真正的發展。
4.主要國家農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及其影響
英國:16世紀,英國開始了圈地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大量土地落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之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掌權的資產階級公開合法地大規模展開圈地運動,到18世紀後,英國農村中的封建生產關系被徹底掃除,自耕農經濟也被消滅,農村的土地基本上是以資本主義大農業的方式經營的。英國的方式一方面殘酷地剝奪農民土地,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但是,英國的方式特別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工業革命的到來。
法國:大革命初期,制憲會議通過決議,取消農奴制度,取消封建義務,但是,基本上沒有改變革命前的土地所有關系。雅各賓派專政時期,為了動員人民應付危機,國民公會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用分期10年付款的辦法賣給農民,公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無條件廢除一切封建權利,解決了農村中的土地問題。但是,法國建立起來的只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小農經濟,沒有發展為資本主義的大規模經營。這樣,不僅使農業自身發展緩慢,而且在市場、勞動力、原料、資本等方面對19世紀後期法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美國:南北戰爭前,種植園奴隸制盛行於南方地區,這不是典型的資本主義農業生產方式,這種制度阻礙了美國工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北方的勝利導致種植園奴隸制的廢除。美國實際上是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方式解決農村中的自由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問題。美國種植園奴隸制的廢除和自由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在農村中的確立,從勞動力、市場、原料、資本等方面對美國經濟在19世紀末的迅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俄國:俄國的社會發展程度遠遠落後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1861年改革前俄國還是一個封建農奴制國家,農民沒有人身自由。農奴制度是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巨大障礙。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來解決農村中的生產方式問題,是俄國的特點。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法令,規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農奴可以通過贖買方式得到一塊土地。通過這一改革,俄國初步建立了農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但是,獲得土地的農奴成為個體小農,並不能迅速推動資本主義農業的發展。在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市場、農村資本轉移、農業出產的工業原料等方面嚴重製約了俄國工業革命的發展,這是俄國落後於英、法、美、德的主要原因。
日本:明治維新前盛行封建領主制度,土地不屬於私人所有,不能買賣。但有不少富農、商人以種種方式獲得土地的控制權,成為新興地主。然而新興地主缺乏土地所有權,並且受到封建領主的壓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受到阻礙。在明治維新期間,明治政府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廢除了買賣土地的禁令,從法律上保證了新興地主的土地所有權,農村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起來。雖然日本農業的自給程度非常高,但是在原料、市場、資本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這是日本特別積極對外擴張的原因,也是日本落後於其它列強的原因。
5.工業革命影響下的三股進步歷史潮流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為19世紀三大歷史潮流,其中自由主義是主流,處於中心地位。這三大歷史潮流構成了19世紀歷史的基本內容。
自由主義是西方政治思潮,形成於17、18世紀,19世紀開始成為主要政治思潮。自由主義者主張在政治上採取既不激進也不保守的折衷態度。對社會問題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強調以理性為基礎的個人自由,主張維護個性發展。主張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都應以維護個人自由為目的,反對任何形式的專制,無論是國家的、教會的,還是社會習俗的、輿論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是公民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公民享有廣泛的自由權,國家應實行代議制民主,國家權力必須受到限制,國家為保護公民權應實行法治與分權。自由主義者期望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既主張改革、反對保守主義,也反對激進的民主主義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作為19世紀主流的資產階級改革與革命活動,帶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19世紀20年代的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和希臘的革命,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與比利時革命,1848年歐洲革命,俄國廢除農奴制、義大利統一、德意志統一、奧匈帝國成立、美國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等等,都是這股歷史潮流的突出表現。此外還有英國等國進行的自由主義改革也十分重要。
民族主義是資產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反映,是資產階級觀察和處理民族問題、民族關系的指導原則。民族主義主張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反對外來侵略和干涉,強調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窮國富國實行互利,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資本主義產生後,民族主義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一種完整的思想體系。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上升時期,資產階級是革命的階級,這個時期的民族主義一般具有革命性和進步性。民族主義運動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種是屬於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范疇的民族統一、民族復興運動,那就是爭取民族自強與振興,加強民族凝聚力的運動。德意志和義大利的統一、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這種民族主義的代表。另一種是反對外國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實質上屬於舊式的民族獨立運動,如亞洲革命風暴。它們反抗封建統治,反抗外來侵略者,但缺乏新的奮斗目標和綱領,即使提出也不能付諸實施。這些運動的領導力量也是舊式的封建王公或農民。由於缺乏能夠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基礎,也就決定了運動必然失敗的命運。具體說來,德意志統一運動是比較純粹的民族統一運動,主要目標是排除民族統一的外部干擾;義大利統一運動的主要目標是清除外族統治勢力; 日本明治維新的終極目標是排除外來侵略勢力,但首先表現為推翻賣國的幕府的封建統治,其次表現為廢藩置縣,實現真正的國家統一。這三國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爪哇、阿富汗、印度是比較純粹的反對外國侵略壓迫的民族起義,但有附帶的反封建性質;伊朗、中國主要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但也附帶有反對外國侵略的性質。亞洲革命風暴的斗爭都沒有掌握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封建階級領導的暴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只有日本掌握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日本的民族運動成為各國學習的楷模。
社會主義有封建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空想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公有和按勞分配,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社會是不斷發展和變革的社會,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明確地區分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列寧在提到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時說:「人類從資本主義只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即過渡到生產資料公有和按每個人的勞動量分配產品。」在這句話里,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被表述為「社會主義」。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在19世紀是全新的歷史潮流。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1848年革命中爆發的工人起義、《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第一國際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等等,凸顯這一歷史潮流的活力。但這一運動實際上推動了資產階級改革,為完善資本主義制度作出了貢獻。
6.中國近代歷史的兩條基本線索
1840—1949年的中國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人民的反殖反封斗爭構成了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第一條基本線索。對此,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指出:「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
中國近代歷史的另一條基本線索是近代化。1840年以後中國社會的發展,呈現出兩種相互矛盾的趨向:從遭受列強侵略的角度說,是向下沉淪;從接受資本主義先進文化而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說,是取得了進步。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完全是一個封建國家,經濟上自給自足,政治上封建君主專制。鴉片戰爭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它們既是「強盜」又是「先生」,侵略中國的同時,客觀上也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資本主義文化、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西學的傳入,使得封建古老的中國出現了近代資本主義因素,開始了自己的近代化歷程。
19世紀60年代以後,中國有了自己的近代工業、鐵路、輪船、電訊。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的軍隊開始使用新式槍炮,建立了自己的海軍。甲午戰爭到清末「新政」期間,又開始編練西方化的「新軍」。中國的政治制度和行政體制也經歷了近代化的革新。自清末「新政」開始,以軍機處和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為主幹的封建統治機構,被外務部等一套履行近代政治和社會職能的新行政機構所取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被推翻,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開始形成美國式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度。在教育制度方面,科舉制度被廢除,建立了從蒙養院開始直至中學、大學的近代學制。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近代化進程,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等新的社會階層和政治力量也陸續產生,他們的出現使得中國人民反對封建制度、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7.如何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
分析影響與分析背景的方法基本一致,我們的教材只分析了鴉片戰爭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忽略了對中國文化和外交的影響,至於對列強尤其對英國的影響則隻字未提。
對中國的影響:政治上,喪失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社會性質發生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要矛盾由一對矛盾變為兩對主要矛盾;革命任務由一個變為雙重任務;清政府被迫開始進行一些改革。經濟上,列強利用特權瘋狂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中國開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列強開始在中國創辦近代企業,中國開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軍事上,中國軍隊開始使用西方的武器。文化上,西方利用基督教開始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利用澳門、香港的報刊書籍了解西方,萌發新思想;利用西方的軍事技術、基督教思想、資本主義思想提出改造中國的幾種方案。外交上,清朝被迫開始放棄閉關鎖國政策,被迫了解西方。
對英國的影響:政治上,鞏固了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經濟上,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軍事上,打敗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進一步樹立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文化上,開始樹立西方尤其是英國文化的優越感;外交上,徹底改變了亞洲以中國為中心的外交格局,英國成為中英外交中的主動者。
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中國開始從屬於英國、法國、美國,標志亞洲開始從屬於西方;中國開始成為英、法、美的商品銷售市場,標志亞洲開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部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標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開始形成;中國被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表明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加強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以後歷次戰爭的影響都可以按照這一模式進行分析。
8.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
「半殖民地」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國家主權;「半封建」指封建主義遭到破壞但沒有被清除,資本主義產生、發展但遠遠沒有達到戰勝封建主義的程度。「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
政治上,西方國家逐步控制了中國的內政外交,中國主權國家地位喪失,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國的主權政府。封建勢力通過控制國家政權,繼續維持地主階級的政治統治地位。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產生、發展,其後在形式上建立了近代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使中國近代的政治體制出現了一些近代國家的因素,如共和政體、議會和政黨制度等。
經濟上,西方國家通過商品輸出、資本輸出等手段逐步控制了中國的社會經濟,使中國經濟的獨立地位喪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落後的小農生產方式繼續存在,導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同時也出現了近代化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文化上,封建勢力繼續用封建思想維護其政治統治,阻礙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西方列強利用不平等條約獲取的特權,進行文化侵略,培養列強的代盲人和信徒;同時,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成果傳人,中國出現科技、教育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等近代文化因素。
中國近代的社會性質是鴉片戰爭後中國傳統社會政治、經濟結構遭到破壞的結果,這種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務。
補充:
對中國的影響:非洲、拉丁美洲已被瓜分完,中國則成了它們掠奪的中心:
①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② 激起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邊疆危機、甲午戰爭中的愛國官兵英勇抗爭;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③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列強競相對華輸出資本,加劇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
④ 中國近代科技進一步發展: 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也傳播著進步和文明,促進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Ⅹ 地理位置對國家重要嗎
重要啊,,好的地理位置擁有好的資源,好的資源支撐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