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陝西省地理知識點
第一節 陝西地理歷史沿革和行政區劃
一、 陝西地理歷史沿革
1.與陝西省接壤的八個省、市、自治區: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重慶、湖北、山西、河南。
2.陝西地理在全國的位置: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部的黃河中游,
3.三秦的得名:秦亡後項羽大封諸侯,將秦故地一分為三,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 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
二、 陝西的行政區劃
西安的九區四縣: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漏隱雁塔區、臨潼區、閻良區、長安區。藍田縣、周至縣、戶縣、高陵縣。
三、 陝西的人口
1.第五次野鄭人口普查全省人口為3605萬人。
2.陝西 有回、滿,蒙古等46個少數民族。
第二節 陝西自然地理
一、 陝西的地形地貌特徵
(一) 狹長居中的地理位置
陝西省位於我國腹地中部偏東,南北縱長約880公里,東西橫寬160~490公里。海拔最高點是秦嶺主峰太白山(3767米),最低點為白河縣的.漢江水面出省出(170米)。
(二) 「動」、「靜」不同的地質基礎
陝西由北向南存在著鄂爾多斯地台、渭河地塹、秦嶺褶皺帶、大巴山過渡帶等4個地質構造單元。
(三) 山、川、原、丘、沙地貌景觀較全
陝西省地貌從北向南,自東至西均有明顯的地理差異性、具地帶分異現象。陝西省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主要河流有無定河、延河、涇河、渭河、嘉陵江、漢江、丹江等。
二、 陝西的地形地貌分布
(一) 陝北高原位於「北山」以北,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二) 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位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
(三) 陝南山地:關中以南的秦巴山地,兩山夾一川的地勢結構十分突出。
三、 陝西的氣候特點
陝西屬於大陸季風氣候,縱跨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帶,境內氣候差異顯著,四季分明。返脊廳
四、 陝西的生態環境
1.陝西的海拔最高點和海拔最低點
2.陝西的珍貴動植物:陝西省野生植物資源中,有37種屬於國家規定保護的珍稀植物。現有珍稀野生動物94種。陝西的朱䴉、大熊貓、金絲猴和金毛扭角羚被譽為「四大國寶」。熊貓和金絲猴為動物中的「活化石」。 朱䴉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野生瀕危動物,被譽為「東方寶石」。
⑵ 陝西的氣候,植被,地形土壤,農業
1、氣候
陝西省橫跨三個氣候帶,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陝南屬北亞熱帶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溫帶氣候,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氣候。氣候總特點是:春暖乾燥,降水較少,氣溫回升快而不穩定,多風沙天氣;夏季炎熱多雨,間有伏旱;秋季涼爽,較濕潤,氣溫下降快;冬季寒冷乾燥,氣溫低,雨雪稀少。
2、植被
有種子植物3300種,佔全國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2%;葯用植物近800種,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具有開發價值。
3、地形土壤
陝西省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
4、農業
2018年,陝西省完成水利系統建設投資302.59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全年有效(農田)灌溉面積1259.59千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49.66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939.93千公頃,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55.53千公頃,累計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917.95千公頃,堤防長度累計7503.62千米。已建成水庫1102座,總庫容為94.35億立方米,其中大型12座,庫容為53.5億立方米。建成萬畝以上灌區187處,有效灌溉面積877.67千公頃。
(2)陝西的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陝西的地理位置境域
陝西省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20.5603萬平方千米。
陝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
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⑶ 陝西屬於中國哪個方位
陝西屬於中國西北地區。
內容介紹: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地處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位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地勢特徵: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區。
地貌類型:
按照地貌類型劃分指標,將陝西省劃分為風沙過渡區、黃土高原區、關中平原區、秦嶺山地區、漢江盆地區和大巴山地區六個地貌類型區域。
陝西省各地貌類型面積中,黃土高原區面積最大,佔40%,漢江盆地區面積最小,佔5%;各地貌類型區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秦嶺山地區,為1295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關中平原區,為546米。
(3)陝西的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陝西介紹:
陝西(Shaanxi),簡稱「陝」或「秦」,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
陝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⑷ 詳細的介紹一下陝西的地理特徵
陝西省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
北部是黃土高原區,海拔900—1900米,總面積8.22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40%。
中部是關中平原區,海拔460-850米,總面積4.9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區,海拔1000—3000米,總面積7.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36%。
在陝西境內有許多著名峰嶺,如華山、太白山、終南山、驪山,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橫貫全省東西。
(4)陝西的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陝西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性突出,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其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種子植物3300種,佔全國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2%;葯用植物近800種,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具有開發價值。渭北是中國主要的優質綠色蘋果出產地,陝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中國第一。
陝西境內分布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役肉兼用的秦川牛和小型驢改良的重要父本驢種關中驢聞名,良種奶山羊量居中國之首。
陝西省是中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世界上有用的160種主要礦種中,陝西已發現138種(含亞礦種),已探明儲量的有93種,產地達510多處。儲量在中國居前3位的有鉬、汞、錸、鈦、金、煤、藍石棉、普通石棉、水泥灰岩及化工灰岩、鋁土礦和耐火黏土。
⑸ 陝西地理概況有哪些
陝西省地理位置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部的黃河中游,地處東經105°29′~111°15′和北緯31°42′~39°35′之間,東隔黃河與山西相望,西連甘肅、寧夏,北鄰內蒙古,南連四川、重慶,東南與河南、湖北接壤。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以秦嶺為界南北河流分屬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涇河、洛河、無定河和漢江、丹江、嘉陵江等。全省土地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中耕地面積415.4萬公頃,園地面積68.1萬公頃,林地面積1020.3萬公頃,草地面積313.4萬公頃,其它農用地30.3萬公頃,未利用土地面積130.8萬公頃。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積741.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36.0%;高原面積926.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5.0%;平原面積391.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0%。陝西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16攝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地形地貌【陝西地型地貌】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陝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東西長360公里,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糧油產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華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陝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在省境內東西長400~5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區是林特產的寶庫,漢江谷地土質肥美,物產豐富。
【陝北高原】陝北黃土高原位於「北山」以北,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構成的古地形基礎上,覆蓋新生代紅土和很厚的黃土層,再經過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蝕而形成的。基本地貌類型是黃土塬、梁、峁、溝、塬,是黃土高原經過現代溝壑分割後留存下來的高原面。梁、峁,是黃土塬經溝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黃土丘陵,或是與黃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繼承關系。溝大都是流水集中進行線狀侵蝕並伴以滑塌、瀉溜的結果。從區域組成特徵看,延安以北地面切割嚴重,是以峁為主的峁梁溝壑丘陵區,綏德、米脂一帶最為典型;延安、延長、延川是以梁為主的梁峁溝壑丘陵區;西部為較大河流的分水嶺,多梁狀丘陵。延安以南是以塬為主的塬梁溝壑區。洛川原是保存較完整、面積較大的黃土塬。宜川、彬縣、長武一帶,因溝谷蠶食,形成了破碎塬。在榆林地區的定邊、靖邊、橫山、神木等縣的北部,長城沿線一帶是風沙灘地。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從定邊至窟野河,東西長約420公里,南北寬12~120公里,主要是植被遭受破壞後就地起沙的結果,也和強風從內蒙古伊克昭盟搬運沙粒有關。冬、春季多強勁的西北風,使沙丘向東南移動。沙丘之間或低窪地方,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灘地。灘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茂盛,為重點農牧業基地。黃土高原上分布著一些不太高的山地,有白於山、子午嶺、嶗山、黃龍山等。六盤山余脈,向南延伸到隴縣和寶雞西部,稱為隴山,向東的一支延伸到千陽、鳳翔、岐山、永壽,與北山相連。「北山」泛指陝北黃土高原南緣與關中盆地過渡地帶的一系列以灰岩為主的石質山丘。陝北黃土高原較大的河流分別注入黃河和渭河。各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中、上游段,往往形成較寬的川地,是黃土高原的「米糧川」。
【關中盆地】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介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西起寶雞峽,東迄潼關港口,東西長約36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39064.5平方公里。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機耕、灌溉條件都很好,是陝西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台塬。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陝北高原之間,分布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台塬,塬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台塬斷續分布,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陽郭原,華縣的高塬原,華陰的盂原等,目前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陝南山地】關中以南的秦巴山地,兩山夾一川的地勢結構十分突出。秦嶺、巴山的西部有漢中盆地,東部為安康盆地。主要由古生界變質雜岩組成,是陝西農林特產和有色金屬資源的富集區。總面積74017平方公里。陝境秦嶺是秦嶺山系的骨幹,山坡北陡南緩,山勢巍峨壯麗。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太白山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蝕冰磧地形保存完好。秦嶺以太白山為主峰,由西分為三支,由北而南山勢漸低,至漢中盆地邊緣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東山勢逐漸遞減,在商洛地區山勢結構如掌狀向東分開,間以紅色斷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級階地。北陡南緩的山勢導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諸水源遠流長,斷切東西走向山嶺,形成許多峽谷,水力資源豐富,為建設中小型水利電力工程提供了條件。川陝間的大巴山走向西北——東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漢江谷地1000~1500餘米,東西長約300餘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稱米倉山,以東稱大預山。大巴山北側諸水注入漢江,上游系峽谷深澗,中、下游迂迴開闊,形成許多山間小「壩子」。壩子中有兩級河流階地,農田、村鎮較為集中。寧強、南鄭、西鄉、鎮巴和鎮坪等縣由灰岩組成的山地,岩芽、溶溝、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發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豐富。漢江谷地以西屬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和緩,谷地較開闊,是陝、川間主要的水陸通道。著名的漢中、安康盆地,是陝西主要的農業區和亞熱帶資源寶庫,也是陝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產區。
【地形面積】陝西山地總面積741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高原總面積926萬公頃,總面積的45%,平原39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耕地總面積48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3.3%,水田面積20.4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旱地面積369.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9%,水澆地88.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3%,林地962.6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6.8%,草地317.9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4%,水域面積40.3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
【主要山脈】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龍山2917米,首陽山2719米,終南山2604米,華山2160米,白子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嶺1400~1600米。
【主要河流】無定河流域面積30261平方公里,河長491.2公里,延河7687平方公里,長284.3公里,涇河45421平方公里,長455.1公里,渭河62440平方公里,長818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長680.3公里,嘉陵江9930平方公里,長244公里,漢江61959平方公里,長652公里,丹江7551平方公里,長244公里。
【四個一級生態區】按照生態地域特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態問題的敏感性,全省被劃分為長城沿線風沙草原生態區、黃土高原農牧生態區、渭河谷地農業生態區、秦巴山地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混交林生態區等4個一級生態區。
⑹ 陝西位於中國的什麼地區
西北部,號稱西北門戶。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發源地。
⑺ 陝西的地理、特色是怎麼樣的
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部,地處東經 105°29′~111°15′和北緯31°42′~39°35′之間。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新亞歐大陸橋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8個省市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西部的區伍滑位之便。陝西省最東位於榆林市府谷縣黃甫鎮,最西位於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最南位於安康市鎮坪縣華坪鄉,最北位於榆林市府谷縣古城鄉。
計算成果表明,陝西省行政區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最長為878.0千米,東西最寬為517.3 千米。各地市中,行政區域南北最長是榆林賀信市,為 312.0 千米,南北最短是銅川市,為 86.6 千米;東西最寬是榆林市,為 346.4 千米,東西最窄是銅川市,為 82.6千米。
折疊地形地貌
海拔坡度
陝西省海拔段主要分布在 500 米到 2000 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的90%。陝西省平均海拔 1127米;各地市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寶雞市,為1351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渭南市,為 675米。
坡度計算格網單元為 25 米×25 米。計算成果表明,陝西省 25° 以上坡度段面積最大, 佔全省 38%;3° — 8° 坡度段面積最小,占 8%。陝西省平均坡度為 19.9° ;各地市平均坡度最大的是安康市,為 28.4° ,平均坡度最小的是渭南市,為 9.3° 。
地勢特徵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區。
主要山脈
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龍山2917米,首陽山2719米,終南山2604米,華山2160米,白於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嶺1400~1600米。
地貌類型
按照地貌類型劃分指標,將陝西省劃分為風沙過渡區、黃土高原區、關中平原區、秦嶺山地區、漢江盆地區和大巴山地區六個地貌類型區域。
陝西省各地貌類型面積中,黃土高原區面積最大,占 40%,漢江盆地區面積最小,占 5%;各地貌類型區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秦嶺山地區,為1295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關中平原區,為 546米。
折疊水文特徵
陝西省黃河流域內主要河流有二級河流渭河,三級河流無定河、延河、洛河、涇河;長江流域內主要河流有二級河流漢江、嘉陵江,三級河流丹江、旬河、牧馬河。漢江61959平方公里,無定河流域面積30261平方公里,河長491.2公里,延河7687平方公里,長284.3公里,涇河45421平方公里,長455.1公里,渭河62440平方公里,長818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長680.3公里,嘉陵江9930平方公里,長244公里,長652公里,丹江7551平方公里,長244公里。
折疊氣候特徵
境內氣候差異很大,由北向南漸次過度為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氣溫禪橘輪13.0℃,無霜期218天左右。復雜多樣的氣候特點和地形地貌,孕育出萬千物種和世間珍奇,堪稱自然博物館,有「小中國之稱」。[2]
陝西省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整體屬大陸季風性氣候,由於南北延伸很長,達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緯度多,從而引起境內南北間氣候的明顯差異。長城沿線以北為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陝北其餘地區和關中平原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陝南盆地為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山地大部為暖溫帶濕潤氣候。
陝西溫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7~16℃。其中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的淺山河谷為全省最暖地區,多在14~16℃。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陝北-10~-4℃,關中-3~1℃,陝南0~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陝北21~25℃,關中23~27℃,陝南24~27.5℃。春、秋溫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溫差小,冬季南北溫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遞減,受山地地形影響比較顯著。春季少於秋季,春季降水量佔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佔全年的1%~4%。暴雨始於4月,於11月結束,主要集中在7~8月。 關中、陝南春季第一場320.0毫米的降水過程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現在6月下旬後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間,暴雨相對集中,關中、陝南地區出現洪澇災害較多。
⑻ 陝西省地理常識
1.【陝北,關中,陝南的地理知識陝北,關中,陝南的位置范圍,主要
顧名思義吧 陝北 陝西北部黃土高原一帶 陝南 陝西南部陝南山地、秦巴山脈 關中 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 陝西地處內陸中緯度地帶,形成顯著的大陸性季風氣候。
從北到南跨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帶。 冬季乾燥寒冷,雨雪 稀少;夏季炎熱濕潤,雨水偏多;春季多旱;秋季多澇。
年平均氣溫攝氏8.9-12.3度,由東南向西北呈遞減趨勢。年平均降水量在555.8-709.3毫米之間。
屬於溫帶半乾旱地區,為黃土和黃褐土,植被比較稀疏,多以耐旱植物居多。 豐富的煤炭資源 衍生了諸多資源型城市。
交通比較發達,鐵路成網。近年來,由於國土開采礦產資源,造成資源短缺,城市萎縮。
環境惡化,人地矛盾突出。
2.陝西省的地貌特徵是什麼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
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陝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東西長360千米,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
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
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台塬。 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
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
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陝北高原之間,分布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台塬,塬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台塬斷續分布,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
陝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在陝西省境內東西長400~5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海拔為1500〜2000米。
秦巴山區是林特產的寶庫,漢江谷地土質肥美,物產豐富。 陝西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孕育出了萬千物種和世間珍奇,堪稱自然博物館,有「小中國」 之稱。
3.陝西省情知識
陝西地處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處於北緯31度43分-39度34分與東經105度29分-111度14分之間,跨緯度7度51分、經度5度45分。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500公里,狀似袋形,面積20560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14%。省會西安市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81平方公里。賀飢褲
行政區劃:省會西安市。1994年底全省共設5個地區、5個地級市、8個縣級市、84個縣。(註:詳見"陝西省行政區劃及變更"條)
陝西位於中國的中緯地帶,兼跨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三個熱量帶,成為中國自然地帶結構最復雜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陝西是黃河中游偏東靠南的省份。60%以上位於黃河流域,所以陝西歷來被認為是黃河中游的省區之一。陝西地理位置處於內陸的特點,使陝西在中國從東南濕潤區域到西北乾旱區域,從東部森林區域到西北草原、荒漠區域,從東部農業區到西北農牧區之間起著過渡帶的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開拓的戰略重點由東向西逐步轉移,陝西將處於承東啟西的重要地位。
陝西地貌的總特點是南部、北部高,中禪簡部低。全省有秦嶺、喬山橫貫東西、把境內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大自然區。從南向北,依次由山、川、塬組成,地貌分區明顯,類型復雜。位於鳳翔、銅川、韓城一線以北是著名的黃土層覆蓋的陝北高原,海拔一般為800-1300米,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5%、基本地貌類型有黃土塬、梁、峁、溝、壑、石質山地和河流谷地,長城沿線以北是風沙地形、屬毛烏素沙漠,煤資源豐富,牧業較為發達。關中平原東起潼關,西至寶雞,東西長約300多公里,寬約30-80公里,一般海拔325-800米,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號稱"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農產品富饒。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陝南包括秦嶺、大巴山和夾於兩山之間的肢嘩漢水谷地。海拔一般在1200-2500米之間,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是陝西農林特產和礦產資源的寶庫。秦嶺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嶺,是中國南、北方的主要分界線;主峰為太白山,北坡分布許多溫泉,著名的驪山泉,還有斷崖千尺、雄偉壯觀、險要峻峭的西嶽華山。大巴山為漢中、四川兩盆地的界山。基本地貌類型有各類山地,河谷地貌以及眾多的山間構造盆地。
陝西的山脈按其走向可分為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兩大類型。其中以東西向山脈為主,包括橫山、秦嶺和大巴山;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關中平原以北的黃土高原上,包括子午嶺、黃龍山和隴山等。秦嶺有許多全國著名的山峰,如華山,以及太白山,終南山,驪山。
太白山位於太白、周至兩縣邊界上,海拔3767米,為全省最高峰。華山在華陰縣城以南,渭水之濱,海拔2160米,群峰挺拔,以險著稱,是中國名山"五嶽"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又稱西嶽華山。
陝西的河流除黃河經本省東部外,主要有渭河、漢水、涇河、洛河、延河、無定河、嘉陵江、丹江、窟野河等。全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3條,渭河是黃河最大支流,全長757公里,也是本省的主要河流。它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流貫於關中平原到潼關注入黃河。漢水是長江的最大支流,全長1532公里,發源於本省米倉山兩端的寧強縣,流經秦巴山區,至湖北省武漢市注入長江。
陝西境內湖泊很少,僅在陝北風沙草灘區有"海子"300多個,水面近9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神木縣的紅鹼淖,面積近67平方公里,水深8-10米。
4.陝西省地理位置、地勢特點、壺口瀑布介紹精簡一點,不用太長.
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是第二亞歐大陸橋亞洲段的中心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慶、甘肅、寧夏、內蒙古8個省、市、區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之便.陝西省是中國唯一真正意義上跨越南北的省份.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復雜多樣的氣候特點和地形地貌,孕育出萬千物種和世間珍奇,堪稱自然博物館,有「小中國之稱」.壺口瀑布是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西部南村坡下.黃河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瀑布落差9米,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壺口瀑布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瀕陝西省宜川縣,東臨山西省吉縣,距山西吉縣城西南約25公里.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是中國僅次於貴州省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5.陝西西安人文地理歷史常識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台兩大單元。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
西安市境內海拔高度差異懸殊位居全國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與坦盪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線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
流行於陝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流傳於戶縣鍾馗故里的儺舞跳鍾馗,是中國戲曲舞蹈的活化石,儺是中醫的鼻祖。
西安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文化遺存具有資源密度大、保存好、級別高的特點,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的155個基本類型中,西安旅遊資源占據89個。
西安周圍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漢、唐四大都城遺址,西漢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鍾鼓樓、古城牆等古建築700多處。
(8)陝西的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牆、鍾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西安
6.高中區域地理(中國地理)知識梳理
一、中國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跨緯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處 跨經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爾高原 相差5個時區相距5000千米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帶位置: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北回歸線穿過台、粵、桂、雲四省區優 越 性: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差異,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條件(3)瀕臨的海洋 北→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太平洋領海:海岸基線至12海里的海域,領土的一部分——約300萬Km²內海:渤海和瓊州海峽 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從鴨綠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侖河口(中越界河) 台灣島、海地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6000多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東部深受季風影響,有利農業生產,沿海便於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陸上交通可同中亞、西亞和歐洲直接往來(4)陸界和鄰國陸界:長2萬千米 東:朝鮮 北:俄羅期、蒙古 西北: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爾、不丹 南:緬甸、寮國、越南 東:韓國、日本 東南:菲律賓 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二、行政區劃 (1)三級行政區劃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附1:我國鄰國記憶十五鄰國陸上環 朝鮮俄國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緬老南 隔海六國要記全 印尼馬文菲日韓附2:我國省級行政中心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空格處請學生自己填寫)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大區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大區 黑 東北區 湘 中南區 吉 鄂 遼 粵 晉 華北區 桂 內蒙古 瓊 京 豫 津 川或蜀 西南區 冀 雲或滇 滬 華東區 貴或黔 蘇 藏 浙 渝 贛 陝或秦 西北區 魯 甘或隴 皖 寧 閩 青 台 台北 新 港 香港 澳 澳門 附3:中國省級行政區歌訣東北三省黑吉遼,最東最北緯度高;華北山西內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華東六省上海市,三江魯皖閩台島;中南五省加一區,兩湖兩廣南到;西南三省一區市,川雲貴藏添重慶;西北三省加二區,陝甘寧青新疆好.三、我國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國總人口:12.95億,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²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東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線:黑龍江的黑河至雲南的騰沖一線.人口密度線東南——面積佔43%,人口佔94%(3)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城市發展政策: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城市,建設新型鄉鎮,大小城市有機結合,城鄉人口合理布局.(4)華僑(中國國籍或雙重國籍)與華人僑鄉 :廣東、福建 (5)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分析:四、我國的民族(1)分布:我國的民族分布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 *** 爾自治區等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區.(2)分布特點:小聚居,大雜居(3)人口最多少數民族:壯族 400萬人口以上還有:滿、回、苗、 *** 爾、彝、土家、蒙古、藏等8個.(4)少數民族節日:傣族——潑水節、孔雀舞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摔跤五、地形1.地形概況(1)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三級階梯的情況: 海拔(米) 主要地形類型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 原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①關註:階梯交界處的水電站②德國地形的三級階梯:由南向北——阿爾卑斯山脈、巴伐利亞高原、北德平原③我國沿不同經緯度的地形剖面圖:沿經線作剖面:30°N、38°N、45°N沿緯線作剖面:90°E、100°E、110°E大陸架的分布:黃海、渤海全部、東海大部(最寬廣)、南海一部分 利於濕潤空氣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 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地段,產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五種基本地形齊全:為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條件山區面積廣大:佔三分之二不利於發展種植業,在林、牧、礦、旅遊等方面有優勢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脈——構成地形骨架,成為地形區之間的分界線東西走向:北:天山—陰山;中:昆侖山—秦嶺;南:南嶺東北—西南走向:東:台灣山;中:長白山—武夷山;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雄偉,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邊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南北走向:橫斷山脈、賀蘭山注意:跨三級階梯的山脈——秦嶺;位於第三級階梯的山脈:長白山、南嶺、武夷山、台灣山脈.省區界線附近的山脈:太行山(山西、河北)、賀蘭山(內蒙古、寧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嶺(湖南、廣東)、大巴山(四川、陝西)、巫山(重慶、湖北)、祁連山(甘肅、青海)流域界線:巴顏喀拉山(黃河、長江)、南嶺(珠江、長江)、岡底斯山(雅魯。
7.求陝西的地理介紹
1.位置、四鄰與面積:
陝西省位於中國內陸腹地,地處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全省總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
2.地形:
陝西地域狹長,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橫貫全省東西。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從北到南可以分為陝北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個地貌區。其中高原926萬公頃,山地面積為741萬公頃,平原面積391萬公頃。主要山脈有秦嶺、大巴山等。秦嶺在陝西境內有許多聞名全國的峰嶺,如華山、太白山、終南山、驪山。
3.河流湖泊:
秦嶺以北為黃河水系,主要支流從北向南有窟野河、無定河、延河、洛河、涇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嶺以南屬長江水系,有嘉陵江、漢江和丹江。
陝西的河流除黃河經本省東部外,主要有渭河、漢水、涇河、洛河、延河、無定河、嘉陵江、丹江、窟野河等。全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3條,渭河是黃河最大支流,全長757公里,也是本省的主要河流。它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流貫於關中平原到潼關注入黃河。漢水是長江的最大支流,全長1532公里,發源於本省米倉山兩端的寧強縣,流經秦巴山區,至湖北省武漢市注入長江。
陝西境內湖泊很少,僅在陝北風沙草灘區有"海子"300多個,水面近9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神木縣的紅鹼淖,面積近67平方公里,水深8-10米。
4.氣候:
陝西橫跨三個氣候帶,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陝南屬北亞熱帶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溫帶氣候,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氣候。其總特點是:春暖乾燥,降水較少,氣溫回升快而不穩定,多風沙天氣;夏季炎熱多雨,間有伏旱;秋季涼爽較濕潤,氣溫下降快;冬季寒冷乾燥,氣溫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氣溫13.7℃,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遞減: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14℃-16℃。1月平均氣溫-11℃-3.5℃,7月平均氣溫是21℃-28℃,無霜期160-250天,極端最低氣溫是-32.7℃,極端最高氣溫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陝南為濕潤區,關中為半濕潤區,陝北為半乾旱區。
8.陝西地貌特徵如何
陝西地處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南 北長約870千米,東西寬200〜500千米, 狀似袋形,面積約21萬平方千米,約佔全 國土地總面積的2。
14%。陝西地勢的總特點 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 的特點也很明顯。全省有秦嶺、喬山橫貫東 西、把境內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大自 然區。
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 300米,約占 全省總面積45%,位於鳳翔、銅川、韓城一 線以北。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 區。
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陝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 豐富。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 拔520米,東西長360千米,寬30〜80千 米,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基本 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這里地勢 平坦,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 濟發達,糧油產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省 的2/3,是全省的精華之地,號稱「八百里 秦川」。
陝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 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 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嶺,是中 國南、北方的主要分界線,在省境內東西長 400〜5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海拔 1 500〜2 000米。
秦巴山區是陝西農林特產 和礦產資源的寶庫。
9.有趣的地理知識
世界地理之最1、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 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2、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 最低的大洲歐洲3、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最小的大洋北冰洋4、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5、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6、世界季風最顯著的地區東亞 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7、世界火山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有"火山國"之稱.8、世界(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地東南亞9、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 最小的大洲大洋洲10、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 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11、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 人口最多的國家(1中國 2印度 3美國)12、世界石油儲量(出產、輸出)最多地區中東地區13、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多的大洲非洲(28‰),最少的大洲歐洲(3‰).14、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大地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大部;北美洲東部.15、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四大地區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未開發的熱帶雨林帶;乾旱的沙漠地區.16、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17、世界最高大而綿長的兩條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8、世界最大的原料進口國日本,世界最大的佛教國家泰國.19、世界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亞20、世界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南極洲21、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目最多的大洲非洲22、(日本)的捕魚量常佔世界第一位23、日本之最:A 最大的島本州島 B 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 C 最大的貿易對象美國24、東亞之最:A 最大的半島朝鮮半島 B 最大的群島日本群島 C 唯一內陸國蒙古25、東南亞之最:A 最大的平原湄公河平原 B 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C 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 D 唯一內陸國寮國26、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27、世界環境日:每年6月5日,呼籲世界各國保護並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世界林業節:每年3月21日 世界水日:每年3月22日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每年6月17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每年9月16日 世界動物日:每年10月4日28、重要地理數據:A、赤道半徑6378kmB、赤道周長40000km 1度緯線或經線長=111kmC、地球極半徑6357kmD、地球平均半徑6371kmE、地球上海洋面積佔71%F、地球上陸地面積佔29%G、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中,海洋水佔96%H、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水的總儲量的7/10萬I、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29、重要地理公式:G、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K、人口密度(人/km2)= 該地區人口數量(人)/ 該地區土地面積(km2)L、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即(-0.6℃/100m)30、易混淆的概念:M、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N、等溫線:在地圖上,把氣溫相同的地點連接起來,就是等溫線O、等壓線:在地圖上,把同一時間氣壓值相同的點用曲線連起來,就是等壓線P、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深線Q、等降水量線:在地圖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地點用線連接起來,就是等降水量線31、重要地理界線(世界)1:R、熱帶和(北)溫帶(北)回歸線, 熱帶和(南)溫帶(南)回歸線S、(北)寒帶和(北)溫帶(北)極圈,(南)寒帶和(南)溫帶(南)極圈T、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U、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紅海,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V、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Z、南極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得雷克海峽32、重要地理界線(中國)2:a、地形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b、地形二級階梯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d、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e、中國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嶺——淮河33、A、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B、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適當,應該看在一定社會歷史時期,一定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和人口資源結合和利用的程度.C、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徑流總量(R)為主要指標.外流河:P-E-R=△S 內流河:P-E=△SD、Chinese、English、Russian、French、Spanish、Arabian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34、世界最大的湖泊 裏海,世界最大的內陸湖 裏海, 世界最大的鹹水湖 裏海.35、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36、世界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世界人口最多的內陸國衣索比亞37、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6600km,(亞馬遜河6400km;長江6300km;密西西比河6200km)38、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遜河39、世界擁有牛數量最多的。
⑼ 詳細的介紹一下陝西的地理特徵
陝西省
按地理方位劃分
屬於
西北地區
,位於第二階梯,北部地區位於黃土高坡,南部耐沖棗有關中平原,渭河谷地,屬於溫昌拆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冬季寒冷乾燥,全年降水比判碰較少,晴朗天氣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