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如下: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秦嶺-淮李歷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所以有「橘生淮南為橘,淮北為枳」之說。
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
1、秦嶺-淮河是800mm等降水量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秦嶺—淮河線從名字上看,就是沿秦嶺、淮河畫一條線。在中國中部橫亘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它就像一堵「擋風牆」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乎擾余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自古以來,因秦嶺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秦嶺南北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面的不同。
秦嶺東邊的淮河是中國的一條大河,全長1252公里,發源於河南省桐柏縣境內的桐柏山。淮河兩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徵的差異不如秦嶺歲滾南北的差異明顯。所以秦嶺-淮河線是中國地理區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此線的南面和北面,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2.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地理上最重要的什麼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它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
在由張相文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的185頁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這就是張先生對我國北方的描繪。所謂「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 。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論述。
(2)我國的地理線是什麼一線擴展閱讀
秦嶺淮河地理意義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為暖溫帶。
3.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地理上最重要的什麼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它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濕潤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1月0℃等溫線的界限;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界限。
秦嶺淮河一線的提出時間
秦嶺淮河一線這個地理概念,已知的最早論述由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
在由張相文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的185頁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這就是張先生對我國北方的描繪。所謂「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
在張相文的文集《南園叢稿》之中,收錄了張相文在1924年發表的《佛學地理志》一文,已明確提到了秦嶺—淮河分中國為南北。
在民國元年(1912年)出版的《新體中國地理學》一書,書中這條秦嶺—淮河這條線已經出現了。而這本書主要是參考張相文的地理教科書而作。
4. 為什麼說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一、氣候方面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濕潤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6.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禪段辯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二、植被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之說。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長,冬季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結冰燃遲。
四、地形、土壤、礦產方面
1.地形: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嶺—淮河以南漸以紅賀缺壤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黃壤或棕壤為主,東北以黑土為主,西北多白色沙質土。
3.礦產:秦嶺—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屬居多,工業上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出口加工等輕工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煤、鐵、石油為主,工業方面以重工業占的比例較大。
五、農業方面
1.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油菜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六、其他人文地理方面
1.秦嶺—淮河以南聚落分散,沿河帶狀分布居多。房屋牆體較薄,屋頂坡度較陡,以通風散熱為主。私家園林建築規模較小,布局精巧,以黑白為主色調,色彩素淡,包括傣族的竹樓、侗族的鼓樓等都比較淡雅,與水鄉風光、濕潤的氣候特點融為一體。秦嶺—淮河以北聚落集中。房屋牆體較厚,有院落,防風保暖。皇家園林建築以紅黃為主色調,既顯示出皇權的尊容富貴,又與寬闊整齊的地形、多藍天白雲的氣候特點相互輝映。
2.秦嶺—淮河以南水路運輸占很大比重;秦嶺—淮河以北以陸路運輸為主。
3.秦嶺—淮河以南交通不便,使交流受阻,方言較多。秦嶺—淮河以北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方言較少。
4.秦嶺—淮河以南人體平均身高較矮,男子聰明智慧,善於經商;女子婀娜多姿,心靈手巧。秦嶺—淮河以北人體平均身高較高,男子粗獷豪放,女子英姿颯爽。
5.秦嶺—淮河以南民族服飾以藍、青等素淡顏色為主,夏天的炎熱使得南方人更偏向白色和杏色。秦嶺—淮河以北民族服飾以紅、白、黑、綠等顏色居多。
5. 什麼一線是我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是北方,以南是南方,秦嶺淮河還是旱地與水田的分界線、一月0度等溫線的分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區與溫帶季風區的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6. 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
我國的南北分界線在哪裡?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秦嶺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它的西端在甘肅省境內,東段到河南省西部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
總結
1.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2.秦嶺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
3.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
7.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地理位置最重要的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南北分如羨界線。
秦嶺-淮河線(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簡稱秦淮線)是中國地理區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
在張相文的文集《南園叢稿》之中,收錄了張相文在1924年發表的《佛學地理志》一文,已明確提到了秦嶺—淮河分中國為南北。文章對中國進行了如下描述:他首先把中國分成六大部。
對這六部他是這樣寫的:「曰本部、曰蒙古、曰滿洲、曰新疆、曰西藏、曰青海。本部之地,或稱禹域,亦曰漢土。……就自然形勢,分南北中三帶述之。北帶,即黃河流域。南憑北嶺、淮水……」
說到淮河,他說:「唯淮水發源於北嶺之支麓。實繼北嶺之正干,而為南北之界線。」這里已經明確說出淮河為南北之界線。說明張先生早在1924年就用秦嶺淮河來給中國分南咐緩北了。
根據後面的描述而知張相文文中的北嶺就是今日之秦嶺(看來那時人們還沒有把那片山地通稱為秦嶺),為什麼稱之為北嶺,可能是為了與南方的南嶺相對。
8. 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有哪些
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月份零度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河流有無封凍期的界線,南北方的地理界線,水稻和小麥種植的地理界線,水田和旱地的地理界線等
長城: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農業與牧業的天然分界線
黑河-騰沖一線:人口分布界線
等等
9. 我國地理界線是什麼連線
不知你指哪一條?
1、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2.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 農業活動界線
水田區與早作區的界線:秦嶺一淮河.
4. 氣候界線
(1)l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下面是一些次要的:
人口密度界線
大致以黑龍江的黑河——雲南騰沖一線.該線東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我國地勢階梯界線
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 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氣候界線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 (2)降水量和干濕區的界線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半濕潤區與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坡. 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的界線(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熱量界線 1月0℃等溫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秦嶺—淮河一線.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6.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貧乏界線: 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線西北,太陽能資源豐富.此線東南貧乏.
我國四大海域的界線
渤海與黃海的界線: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山東半島蓬萊角; 黃海與東海的界線:長江口北岸啟東角——濟州島西南角; 東海與南海的界線:廣東南澳島——台灣島南端鵝鑾鼻.
我國水文界線
(1)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 北段: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 (3)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 (4)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線即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麓. (2)東部季風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我國東部季風區內四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1)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C積溫3200°C等值線. (2)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積溫4500°C等值線.即秦嶺——淮河一線. (3)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積溫7500℃等值線.
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兩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賀蘭山一帶,相當於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我國綜合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它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最冷月均溫0°C等溫線的地方、大於等於10°C積溫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地方、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鈣質土與酸性土壤如紅壤的分界線、小麥與水稻的分界線、農業旱地與水田的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或三熟的分界線、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地形較完整(平原、高原為主)與地形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為主)的分界線、河流汛期長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線.
下面是詳細一點的:
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的界線
⑤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10.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分界線,它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800mm等降水量線,
傳統意義上南北方分界線,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線,
一月份0度等溫線,
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