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人文地理學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人文地理學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發布時間:2023-05-16 23:57:57

人文地理的作用是什麼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作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課題中,有許多也是其他學科的基本研究內容之一。如經濟地理學對於經濟學、人口地理學對於人口科學、城市地理學對於城市科學、政治地理學對於政治學、軍事地理學對於軍事科學、民族地理對於民族學、語言地理對於語言學、宗教地理對於宗教學、人種地理學對於人類學,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⑵ 人文地理涉及哪些方面談談他們在環境工程中有哪些作用和意義,1000字。急急急

自然地理:氣候(光照、降水、熱量),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徵)湖泊,土壤,植被

人文地理:農業,工業,聚落,交通,商業貿易,產業,人口等等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攔臘敬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簡慎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2)人文地理學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擴展閱讀:

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局鉛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經濟地理學是以闡釋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分配等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和空間組織為主要任務。近代地理大發現以後,人類的商業活動空前繁榮,從而產生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

⑶ 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於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如豎基下余啟謹:

一、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

1、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作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

2、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課題中,有許多也是其他學科的基本研究內容之一。如經濟地理學對於經濟學、人口地理學對於人口科學。

3、城市地理學對於城市科學、政治地理學對於政治學、軍旁鬧事地理學對於軍事科學、民族地理對於民族學、語言地理對於語言學、宗教地理對於宗教學、人種地理學對於人類學,
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⑷ 第一章 緒論

地理學:研究地理環境的科學,即研究地球表層的人類環境。

當代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被表層地理環境的結構、分布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以及人地關系的學科。根據研究對象的側重點不同,地理學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狹義),或分成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塌配埋部分(廣義)。

地球表層: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是指海陸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圍,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內部的地球表層。地球表層內存在著人類社會及各種地理要素,具有獨特的地理結構和形式。

(1)古代地理學

時間:地理學開始萌芽——19世紀上半葉。

內容:描述自然和人文現象。

(2)近代地理學

時間:世界上設置地理講座/地理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內容:形成了人地關系學派、區域學派、景觀學派等,學科內部不斷分化出眾多分支學科。

(3)現代地理學

內容:進入了對近代地理學的「革命」時期,人文地理學內部出現了計量革命、理論革命賣謹、行為革命等思潮,引入地理學的哲學方法有實證主義、人本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研究領域也更加多元化。

(1)綜合性

(2)交叉性

(3)區域性

①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自然和人文)之一。

②是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人地關系為基本理論,側重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或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所形成的現象分布和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

③從研究對象來看,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包括不同國家、地區、社會制度、思想意識)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④以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其分支學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行為地理學、旅遊地理學、軍事地理學等。

⑤人文地理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人文地理學不包括經濟地理學,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經濟地理學。

(1)人地關系的傳統。

(2)區域研究的傳統。

(3)空間分析的傳統。

(1)社會性

(2)區域性

(3)綜合性

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包括不同國家、地區、社會制度、思想意識)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1)對科學認知的貢獻

①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理論

②區域開發的綜合研究

③加強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

(2)社會實踐方面——對決策的貢獻

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上,人文地理學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是人文地理學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動力。

(3)文化教育方面——對普及人文地理知識服務

讓更多人了解人文現象分布特徵和發展演化規律,正確認識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改造利用自然中協調人地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

(一)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過程

(1)產生

(2)發展(近代)

(3)發展(現代)

(二)中國人文地理學發展歷程

自然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

(1)人文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團螞

必背:

1、人文地理學名詞解釋

2、人文地理學學科特性

3、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過程

keywords:

對於人文地理學的內涵:文現象——研究主體;人地關系——基本理論;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空間結構;地域分布=現象分布;變化規律;空間差異;空間組織

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合理改造利用自然;協調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社會經濟建設;解決實際問題

⑸ 人文地理學就業前景

目前來說,就業前景不怎麼好。報考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應該還可以。

⑹ 人文地理學科在當前城鄉建設中的應用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講, 人文地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其生命力就在於應用性,在於能對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實踐發揮作用。人文地理學的傳統實踐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土整治、區域規劃、生產力布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城鎮體系布局、旅遊規劃和投資環境規劃等領域。實踐的結果促進了理論的總結和完善,因而使涉及以上諸領域的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和旅遊學等成為發展較快的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吳傳鈞院士認為今後要大力拓展包括政治地理學、鄉村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在內的第二類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的實踐領域,它們是至今沒有真正復興起來或尚待開發的一些新領域[3], 以實踐推動其理論的發展,從而促進人文地理學的全面發展。
知識經濟對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的要求
2.2.1 信息化。早在本世紀60年代, 在西方國家就爆發了以微電子、電子通訊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革命」。隨著信息技術大規模產業化和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信息作為第四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並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部門。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和信息更成為經濟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知識和信息產業的高度發達是各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的必要條件。對於學科建設也是一樣,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文地理學要緊隨時代並獲得發展就必須把建設信息化的人文地理學作為學科建設的首要任務。一方面,以大量的信息和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豐富學科需求以促其發展;另一方面,人文地理學要參與對信息產業(尤其是信息網路和信息高速公路)、信息與空間組織的關系以及信息時代相關傳統理論的修正方面的研究。例如,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支撐下,以知識為基礎的高科技產業和高層次信息服務業的相對集中分布、裝配調試工序和低層次服務業的相對分散而引起新的空間組織出現,形成了新的國際勞動地域分工和全球性產業空間;由於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導致區位因素中的勞動力、市場和集聚因素被賦予新的內涵,信息源、創新源的易達性、潛力和風險資本等新的區位因素不斷涌現,從而使傳統的區位理論在解釋信息產業區位時出現了大量問題,必須對它作大量的修正工作[4~6]。
綜合化。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發展的最顯著特徵即強調綜合性研究的開展,它要求突破傳統的學科分類界限,學科交叉更加明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大科研項目往往要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需數、理、化、地、生等多門學科的參與。對具體學科而言,知識經濟也要求學科建設的綜合化。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7],向以地域性和綜合性見長。 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更要強調學科的綜合,系統總結以往經驗,開拓視野,強化優勢,才能使人文地理學具有更強的時代感,才能為國家建設服務、為提高國家綜合國力作出應有的貢獻。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的綜合化,一方面表現在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各類成果,根據現在和潛在各類因素的優化、集成和協調,結合國家、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去分析、研究和設計區域發展方案,推動國家和地區整體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表現在學科內部研究領域與思路的多元化。信息、生命、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新材料、空間和軟科學技術構成了新型高科技體系,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支柱產業,它們與人文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相差較大。知識經濟要求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思路要緊隨時代趨勢,與高科技體系密切聯系,走多元化路子。
2.2.3 決策化。知識決策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發展導向, 作為一門知識學科,人文地理學的決策化無疑是擺在人文地理學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世紀以來,人文地理工作者開展了大量的區域規劃、區域發展戰略和方向等方面的實踐工作,但客觀上還需要人文地理學進入決策圈,否則學科得不到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人文地理學在社會實踐方面也會受到限制。
2.2.4 持續化。傳統的工業經濟忽視環境、生態和社會效益, 把獲取最大利潤作為生產的指導思想,盡管本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開展了大量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研究與宣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實施仍未由自覺變為自發。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人類對於自然和社會的關系有了較為全面的科學的認識,要求以智力資源為依託,充分考慮資源利用的環境效應,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從而使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產業支撐下的可持續發展又有了新的內涵。由於可持續發展一直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所以知識經濟時代人文地理學將繼續並深化可持續發展研究。

⑺ 人文地理學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人文地理學在城市規劃中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1、在城市規劃中大型商業網點的選址要考慮到現有道路網路的結構,路面狀況、寬窄、便捷度等都有可能影響到公共設施的建築結構、建築布局等。從道路網路的角度來具體的定量分析,即如何利用現有道路網路的配置,從人們的日常生活理念出發分析商業網點的可達性,從而達到城市規劃輔助決策的作用。

2、基於GIS和RS技術的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是以土地變更調查的數據及圖件為基礎,將GIS技術與遙感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相結合,以不同年份同一地區TM影像為基礎。提取兩個或多個時相的遙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從遙感網像上提取變化信息,並進行對比分析獲取土地利用變化信息,從而達到對耕地及建設用地等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的定期監測的目的。

3、應用於城市地價動態宏觀監測,以監測樣點為核心來研究、分析價格面的變化,以點的變化情況來修正、再現面的變化,為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它利於快速決策,易於更新,將為政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作出應有的貢獻。

(7)人文地理學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擴展閱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同自然地理學一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

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各大學地理課有許多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許多學者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十分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

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H.C.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⑻ 人文地理,將來出來都做什麼工作

人文地理的就業方向可以是國土資源局,旅遊,公務員,教師等,當然你也可以改行其他。
人文地理介紹:
為地理學分支學科,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⑼ 有誰了解人文地理專業的情況

人文地理學簡介

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一、人文地理學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古代階段是人文地理知識的積累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

在中國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這種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不過中國古代並沒有產生系統表述人地關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來。

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君主制國家,經濟、文化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

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線以及「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在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是從李特爾用經驗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開始的。李德爾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書中,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森普爾和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另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人的觀點對法國地理學影響很深,從而形成法國學派。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羅士培教授受法國學派的影響,1920年創用了「調節」一詞,創立「適應論」。他認為調節包含兩重含義,即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及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羅士培認為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之間雙向的相互關系,主要探討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美國地理學家巴羅斯1923年發表「人類生態學」一文,提出生態調節論。他主張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態的觀點,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中心論題,其他現象只是當它們涉及人及其對它們的反應時,才有必要說明。他還認為歷史學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則應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20世紀初,德國學者施呂特爾提出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探討原始景觀轉變為文化景觀的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以後美國地理學家索爾又提出,人類按其文化的標准,對天然環境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將它們改變為文化景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人文地理學同自然地理學-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二、人文地理學學科及研究方法的演變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人地關系理論方面,已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

在觀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數學方法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196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自20世紀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美國地理學家阿克曼於1966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

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為研究在地理學中十分盛行,通過研究不同人類社會集團、階層、階級對不同環境的反應和行為決策這一過程,使地理學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決策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收入對於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遊地理學發展很快,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人類以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形式存在,各集團的不同文化既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行為制約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空間中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地理學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時,許多國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趨勢,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學在人文地理學中逐漸居於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現在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三、人文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經濟地理學是以闡釋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分配等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和空間組織為主要任務。近代地理大發現以後,人類的商業活動空前繁榮,從而產生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

傳統的經濟地理學關心各種資源、生產及商業的分布同自然環境的關系,以生產布局、區位分析為研究的核心。其中區位論和中心地學說曾對地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

現代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開始注意社會結構、政府決策以及人們的行為決策對經濟布局的影響,出現了國土經濟學,重視國土整治問題。有些學者認為旅遊地理學研究所涉及的旅遊屬於經濟活動范疇,因此旅遊地理學也是經濟地理學的組成部分之一。

政治地理學是通過研究國民與領土的關系來分析政治現象的地域體系,並分析以政治、軍事、經濟和宗教為背景的各種國家集團對世界和地區所起的作用。

1897年出版的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將國家當作附著於地球上的有機物,並提出「生存空間」的概念。以後,麥金德於1904年提出陸心說。由於他們及其他學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

20世紀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緣政治學引入為德國納粹的侵略政策服務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治地理學的發展受到影響。現代分析技術及模式的應用,使地理學者得以制定各類各級政治區域的效率和效果,並開始研究政治行為和政府決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參與對國土整治的決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區的結構、國家公園的設置、選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領海界線和沿海捕魚權等課題的研究。

很早以來,地理學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種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拉采爾的人文地理學代表著作即以「人類地理學」命名。在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的人文地理學著作中,也都包含種族和民族地理的內容。不過,現在人種地理學和民族地理雖然仍是介於人種學、民族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但研究者則多為人種學和民族學者。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瑞典地理學家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

社會地理學分析空間中的社會現象,研究各種社會類型的區域分布並分析比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探討人地關繫上強調社會因素對地區文化景觀、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語言行為和感應等方面的地理問題,並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

文化地理學則從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的角度,解釋各種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區具有各種區域特徵,研究對象和內容與社會地理學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類不同社會集團的地域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後者則是研究人類創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學者將社會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的內容合稱為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現象的分布、擴散和變化雖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地理學中的一門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

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做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人文地理學仍是許多分支學科鬆散組合的一門學科,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發展。此外,有關人地關系的理論探討,數量統計方法和模型、系統的運用,行為科學的引進,以及對社會實際問題的研究,也尚處於初始階段。

盡管人文地理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質)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閱讀全文

與人文地理學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