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總結怎麼寫

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總結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5-20 03:14:49

①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總是整理出來才是清晰明了的,我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很喜歡地理,所以買了一些知識整理好了的書學習,所以成績一直都還行。那麼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出來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1、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種類:鳥瞰和平面地圖的組成:①圖例和注記:介紹每個物體的標志。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度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a。數字式b。文字式c。線段式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辭書②咨詢有關人士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2、認識地球

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對地球形狀的說法:「蓋天說」和「渾天說」。麥哲倫遊行圖:西班牙→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半徑=6371千米;赤檔飢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儀:南極、北極、地軸。地軸與地球行豎返平行的圓圈叫做緯線。0度~30度為低緯度地區;30度~60度為中緯度地區;60度~90度為高緯度地區。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為赤道。連接南、北極並垂直於危險的弧線,叫做經線。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為20°W和160°E。經緯網:在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格。

名稱形狀長度指示方向0度

經線半圓(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線

緯線都是圓(極點除外)不等(南北對稱兩條相等)東西方向赤道

3、世界的海陸分布

海洋與陸地:人們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陸地」概況地球海陸分布

七大洲: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大陸。面積較小的陸的叫做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洲、非洲纖哪、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南極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國家

大陸面積: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00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00萬平方千米;大洋洲:900萬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線:亞歐: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裏海;烏拉爾河。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亞北美:白令海峽。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從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年級地理基礎知識

居民和聚落

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達到70億。

2、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人口在減少。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較低,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來表示,其計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人口總數(人)÷面積總數(千米2)。例如:四川面積48。5萬千米2,人口約為8800萬,其人口密度為8800萬÷48。5萬=181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暖濕潤、位置沿海,自然條件優越)。世界人口稀疏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困難,是人口稀疏地區。(P66_圖4。5)

6、當今世界的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口增長過快和人口過多所帶來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就業困難,住房擁擠,飢餓貧困,資源缺乏,環境惡化等;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勞動力缺乏,國防兵源不足,養老困難等

7、為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8、三大人種(P72_圖4。11):黃種人集中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白種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亞洲西部、歐洲及北美洲。

9、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10、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傳統聚落有: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岸」、義大利的威尼斯城、中國山西的平遙古城、中國雲南的麗江古城、中國安徽的皖南古村落和澳門歷史城區等。

11、聚落:聚落不僅是人們居住地,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分類: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生產活動:鄉村聚落:農村→耕作、牧村→放牧、漁村→捕魚、林場→伐木;城市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12、早期的聚落大都選擇在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

七年級地理重點知識

俄羅斯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佔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為歐洲國家。),也跨東西半球。西臨A1—波羅的海,北臨A2—北冰洋,東臨A3—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跨經度最廣的國家。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特點),各地差異較大。奧伊米亞康—北半球的「寒極」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俄羅斯主要地形區:B1—東歐平原、B2—西西伯利亞平原、B3—中西伯利亞高原、B4—東西伯利亞山地。主要分界線:C6—烏拉爾山、C2—葉尼塞河、C3—勒拿河。山地:C6—烏拉爾山,大高加索山(結合地圖)。

4、河流與湖泊:C1—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被俄羅斯人喻為「母親伏爾加」,注入裏海,屬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穩,航運價值很高,是最主要的內河航道,稱為「五海通航」;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C4—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庫茲巴斯煤礦。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因此森林資源豐富。

6、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輕工業)發展緩慢。

7、工業分布: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

主要工業區有:聖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拓展閱讀:初中地理如何學好

1、培養自己對地理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地理學科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在學習生活中去培養。比如詩句中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為何會寫出如此詩句呢?明白後,原來春風」是指影響我國的夏季風,玉門在非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這里,因而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涼。如此這般,便可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2、端正學習態度,積極主動。作為一名學生,一定要有一個學生該有的樣子,不要相信天才怎麼怎麼樣,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學問,不懂就問同學或者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老師會非常喜歡粘著自己的學生,內心會倍感欣慰,就怕不懂還愣愣的自己研究,閉門造車,那樣很可能問題越積越多。

3、課前認真預習要講的內容,心中有數;課上要認真聽講,聚精會神」課下要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查漏補缺。課上的一時打小差兒、分心,很可能會落隊而難以彌補。有時候,當堂理解的知識,課下花幾倍的時間也可能難以突破,這時就是事倍功半了。

4、中學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別強調理解記憶,硬背的方法終究沒有理解層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涉及到時區時差,多畫圖,多理解,多動腦才能把題目做對的。另外也可以記憶一些順口溜等,比如記憶亞歐分界線時可以這樣來記—兩烏里大黑土地」(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

5、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的輔助。地理的學習脫離圖來說話那是很難走遠的,多看大、小地圖,注意不同類別的圖,河流、山脈、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腦中有圖存在的。特別是初中地理離開了圖,那知識點基本也就沒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圖,比如描下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圖,然後根據圖填寫發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內主要地形區等。

6、我做題實戰,是騾子是馬,到題目上見。題目浩如煙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環節所設計的題目,做題當中一定要獨立完成,切忌翻書抄襲等,自欺欺人害得還是自己啊。

②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5篇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地理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幫助學生樹立人地和諧、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經過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要怎麼寫好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有關於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希望你喜歡。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

我國古代的大教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那麼怎樣才能在地理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愛學的目的呢?在這一個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探索的。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課,這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每一章節的第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這個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講好第一節課,這是學生對該章地理內容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師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強易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我在講高一新教材的第一節課時,我是讓學生假設他們自己是城鎮規劃師,讓他們規劃一個小鎮的道路、橋梁、工業區以及居住區等。並讓學生來講解自己為什麼這樣布局,並讓同學討論並展開辯論。這樣為學習後面的內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同時這些現象就發生在學生身邊,是學生有興趣並渴望知道的東西,因而能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能增長見識,真切有用。

二、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適當製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引入。可採用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在講世界氣候的季風氣候之前,我引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提出諸葛亮為什麼有先見之明,知道火燒連營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呢?」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接著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後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三、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

語言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達准確,精練通俗的語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適當運用一些趣味語言,那麼就可以使地理課堂教學妙趣橫生,滿堂生輝。

1、諺語的妙用:

諺語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學中運用諺語,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如我講大陸性氣候時,我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鋒面雨時我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描寫鋒面雨,這樣比枯燥地講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詩文教學

把古詩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由此創設聽課的最佳境界,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我在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我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講述隨著地勢的升高,氣溫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氣候比山下的氣候遲了一個月。這些詩歌猶如「味精」,使學生回味無窮,也使地理課增添了一番風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引起學生的思考。

除直襪御枝接播放歌曲外,我間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黃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著我就問:「黃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告敏盛行拆嘩於哪個季節?為什麼會有這些風?」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風引進來講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大多是喜歡聽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可以穿插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又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例如,在講氣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我講了粵菜與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的影響下形成清淡與辛辣的特點。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通過小故事也使學生明白了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堅定了他們學好氣候這一章的信心。

五、不拘一格,讓學生動手,搞好雙邊教學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現身說法,突破教學難點,例如:我講到高中課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時,我就例舉東西南北四個區域,讓去過這些區域的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人文特點說出來,學生講到北京、海南、新疆時頭頭是道,幾位講得好的學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興趣不斷加深。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講的學生,課後還繪聲繪色的給同學們講述他們對當地環境的親身感受。這種方法,猶如「一石擊破千層浪」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課堂小游戲,小競賽,寓樂於教,有助於學生興趣的發展。這樣讓學生能眼腦並用,在競爭中學知識,在競爭中掌握知識,趣味無窮。

六、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鼓動學生求知慾

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過:「教師的巨大技巧在於集中地保持學生的注意。」因此,要使學生始終精神奕奕,教師就要針對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徵,上課要多利用形象直觀的掛圖、模型、板畫等引起學生的興趣。

首先,要多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還不夠強,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了六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高二兩個文科班、兩個理科班和高一兩個班的),並擔任高一地理備課組長的工作,任務艱巨,在與諸位地理教師的協同合作下,明確職責,腳踏實地的工作,各項教學活動開展的井井有條,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課改培訓,加強理論學習、促進觀念轉變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我與備課組其他老師頂高溫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參加了高二地理學科新課改培訓。三天培訓期間,通識培訓,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了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的專家從教材編寫方面對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設計思想和教材內容作了介紹;廣東省的一線教師介紹了課改實驗區的教學經驗和教訓;省地理教研員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地理學科的開設時間、方式、課時安排、教學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導意見;科學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二、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及高一地理備課組長的工作

本學期切切實實做好高中地理會考工作,力爭全部學生達標,重點做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注重對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礎及培優,

組織高一備課組成員做好下列工作:

1、學習地理課程標准,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認真學習和鑽研學科課程標准新教材,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實現突破課改中的重點和難點。

2、安排每一個星期的教學進度、課時安排,每堂課的大致上法,從而保證十個班級的教學進度一致。高一備課組內,每位科任老師上倆次公開課,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做好期中、期末復習工作、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探討復習教學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試的組織、閱卷、分數統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4、抓教學常規 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主要措施:

培養良好的道德規范和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多採用啟發式創造性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大膽想像、主動參與。課堂上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任務性」活動,設計各種真實的活動,通過各種實踐,達到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單元備課活動,研究新課標、把握新教材

為了更快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訓期間高一地理備課組就擬訂了針對必修《地理1》的備課暢想,開學後及時制定了周密詳細的計劃並已把任務落實。安排我承擔第一章三、四兩節與第五章的集體備課主講任務。備課組採用「個人精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改」的備課新模式,發揮了個人的優勢和特色,整體提高了備課效率。通過舉辦組內備課活動,老師之間的交流、研討、相互借鑒的機會增多,對更好的把握、駕馭新教材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幾次集體備課活動不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教師的研究視野也開闊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課程的能力增強了。此外還積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課程資源。

四、尋求理念與課堂的最佳契合,發現問題、找出困惑

新課改實施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涌現,經過多次認真分析總結,本學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明顯問題:

1、課時緊張與教學任務繁重的矛盾

2、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較大,「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銜接問題和矛盾突出

4、配套習題難度較大,與教學進度不統一問題

回首這即將過去的一學期,各項工作扎扎實實、井井有條,這讓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將到來的下學期,新課改尚處於不成熟的探索階段,卻又頗感任重道遠。要正確引領並促進自己教育教學技能的專業成長,必須不斷突破舊的思維方式和個人時間管理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加強日常工作的歸納、總結與反思。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

1.認真制定工作計劃

在開學初本人針對高三的學科特點,制訂詳細的授課計劃。高三課時較緊,所以在制訂計劃時留下三個星期用於復習世界地理的知識。認真詳細地制定時間計劃,劃分時間段,並控制好各時間段的用時計劃,現在一個學期快結束了,事實證明我們的計劃比較科學和成功。

2.注重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刻苦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專業報刊和互聯網,了解學科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地理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環節中特別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按照「高效課堂」的原則,精心備好課,提高個人的好課率和備課組的好課率,地理課是一門很實用和很社會化的學科,所以要把地理課與社會相結合,不但使用課本中的案例,還增加有說服力的案例,便學生理解和自學,更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注重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尤其是適合地理學科的「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學討論教學法」等。

3.加強教學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本人認真參加每兩周一次的備課組討論。備課組活動時,每次都進行重點、難點分析,分析教法、學法,估計學生學習時會出現的困難以及應該採取的相應措施。認真組織好每次試卷分析,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加強補差與提高。

4.適量布置作業,提高作業效率

高中的課程很緊,作業的壓力也很大,所以教師作業布置要適量,要在提高作業的效率上下工夫。所以我們自己編制一些高質量,有梯度的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總之,一學期以來,幹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行為習慣還不夠規范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成績。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4

高考現已結束,在高三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高考又迎來了驕人的成績。一年的辛勤耕耘,終於獲得滿意的回報。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自己今後教育教學成績,取得更大進步,現將這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復習總結如下:

一、認真分析、研究、領會近年來地理學科高考命題的特點和趨勢

「 3+x 」模式高考,其命題指導思想是「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兩年地理學科高考試題呈現出以下的特點:

1 、命題更注重知識的滲透性和強化對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其特點體現了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2 、遵循考查能力的原則,突出考查考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或評價事物的能力,有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高校選拔優秀學生,有利於國家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3 、以學科內知識的綜合為主,強調區域地理 ( 初中地理 ) 在學科中的基礎地位,用系統地理 ( 高中地理 ) 的理論。去闡釋其原因、特點,圖表的閱讀與運作,反映了地理學科的特色,適當的學科之間的滲透,交叉與綜合。素材是課本以外的內容貼近實際,試題突出應用型、能力型,分析和解決問題從多角度考慮,關注人類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

4 、試卷綜合性較強,更加突出文科綜合能力的測試,試圖打破傳統觀念和跨學科過渡。今年年高考文綜卷政、史、地三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學科之間的綜合性有所加強。

5 、試題的取材注重聯系當前世界和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現實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變化。

6 、焦點、重大的時政熱點通過基礎知識反映出來,因此,基礎不能扔。

7 、強調主幹知識的考查,所考內容在教材中佔主導地位,不鼓勵學生花費大量時間死記硬背所有的知識點。

8 、試題體現人文精神。

9 、考查對人的素養和潛能,不會強調覆蓋面。

10 、試題越來越強調探究型,研究性學習的考查,自然地理比重和開放題有增多趨勢。

二、精心制定備考復習策略

1 、重視學科內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落實,總結規律,找出特點,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思維機構。

地理事物和現象涉及范圍廣,知識點多。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加工」過程,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規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過聯系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思維活動,這實際就是從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要善於總結規律。如氣候的成因、分布、特徵,氣候的成因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洋流、地形等方面考慮,自然帶與氣候的聯系,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及某些特殊行業 ( 飛機場、療養院 ) 的影響。水資源的分布,缺水原因,跨流域調水、水污染、節約用水、節水農業等。

2 、根據地理學科特色和高考命題特點、重視地理圖表的歸類和復習

進入信息社會,大量的信息以圖表、數據的形式出現,要從枯燥無味的圖表中找出規律,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措施。如人口增長、城市人口的比重,城市化及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氣溫、降水的圖、表、分析氣候類型;主要國家工業地帶的分布與海洋運輸;美國農業帶的分布與城市工業的發展與分布等。

3 、關注社會熱點、焦點,並與教材有關知識有機融合

地理學是一門與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的學科,社會焦點、熱點問題永遠是地理高考題的主旋律,地理教育本身是充滿著智慧和樂趣,必須密切關注社會焦點熱點,多角度、多層次地運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對現實問題中的社會熱點、焦點和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課題加以闡述、評價,如全球和我國自然災害的問題,中東局勢與能源問題,石油價格的波動,開發新能源,城市化問題與建設新城鎮,環境污染與保護環境,北京申奧,西部開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印巴問題等。

4 、注重自主探究式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培養與訓練,注重地理特有的思維方式的訓練。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5

我本學期擔任高三__班和高三__班地理課教學 這學期以來,我在工作中,堅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新的時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課程的實施,對我們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豐富知識面,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本人能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洋思經驗,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討考綱

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新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分析對比考綱的變動情況,研究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把握高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明確的導向。在教學中就可以著重強調最基礎的知識要求,尤其對於一些後進生來說,更可以幫助他們明確基礎知識。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幹、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

在第一輪復習階段,要穩扎穩打,注重立足課本、夯實基礎。我在教學中幾乎每節課都有聽寫,並及時批改,在下一節課給學生反饋。這可以讓學生及時復習,也知道了什麼知識是基礎的、必會的。復習中,突出主幹知識,重視圖表的判讀、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學科語言的運用,力求使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路。第一輪的復習花費了很長世間,特別是自然地理部分,復習的時間很長,主要是本身知識就比較難於理解,再者所教的學生是文科學生,對於自然地理的學習心存畏懼。

對於區域地理部分,雖然高考說明中沒有出現要求,但是也不敢不復習,因為區域性是地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把區域地理過了一遍,時間比高二上課時少很多。此階段的練習以階段性的習題為主,沒有進行特別的客觀題或主觀題訓練,反映在考試的結果中,學生階段性習題做起來感覺還不錯,但是綜合性習題一做起來,水平就上不來了。今後也需要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就有意識的做一些綜合練習,弄一些客觀題訓練。

二、堅持認真備課,做好集體備課、聽課

備課中我不僅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

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與同事交流,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及時解決。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參與集體備課,向本組其它老師學習,平時經常聽組內其它教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指導,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公開課多次,自己執教公開課,尤其本學期,自己執教的公開課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師們的肯定,同時也給我提出了不少寶貴的建議,使我明確了今後講課的方向和以後地理課該怎麼教和怎麼講。

三、努力增強我的上課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高三的課堂尤其是注重效率,在課堂上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

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地理課,就連以前極討厭地理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完善作業批改

我覺得課後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生的學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處處鼓勵他們,使他們增強信心,取得了成就感,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新課改提到要以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為主導思想,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並非只是傳授知識,而是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③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不經意中,本學期已接近了尾聲。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5、6班和八年級1、6班的地理課教學。由於八年級是中途接手的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鑽研課程標准,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在思想上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師風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認為,要想在學生心目樹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的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還要在道德行為上以身作則,以已服人。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虛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首先是做好備課工作,新的教材更加貼近生活,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講課時加入生活元素。通過認真閱讀研究和經常上網了解相關的學科信息,還關注每天兆歷譽的新聞時事等,以便經常在課堂上加入一些新鮮元素。當然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我通過課堂觀察、課後了解和測驗了解他們的原有基礎,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考慮教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和安排活動,備教材,也備學生。

其次,適量適時的練習、作業和測驗也是必要的。課後通過對學生的作業、測驗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並在每次測驗中總結學生的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加以強調訂正。讓學生改正後告訴我為什麼,確保他們真正懂,使知識真正得到理解鞏固。

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爛胡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中考成績不盡人意等,這些現狀都值得在族段今後的很長時間里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恆心和毅力,今後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④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

1.1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1.2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種類:鳥瞰和平面地圖的組成:

①圖例和注記:介紹每個物體的標志

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度確定方向

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a數字式b文字式c線段式。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

①查閱地理辭書

②咨詢有關人士

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2.1認識地球

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對地球形狀的說法:「蓋天說」和「渾天說」麥哲倫遊行圖:西班牙→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儀:南極、北極、地軸地軸與地球平行的圓圈叫做緯線0度~30度為低緯度地區;30度~60度為中緯度地區;60度~90度為高緯度地區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為赤道連接南、北極並垂直於危險的`弧線,叫做經線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為20°W和160°E經緯網:在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格。

名稱形狀長度指示方向0度。

經線半圓(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線。

緯線都是圓(極點除外)不等(南北對稱兩條相等)東西方向赤道。

2.2世界的海陸分布

海洋與陸地:人們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陸地」概況地球海陸分布。

七大洲: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大陸面積較小的陸的叫做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南極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國家。

大陸面積: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00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00萬平方千米;大洋洲:900萬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線:亞歐: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裏海;烏拉爾河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亞北美:白令海峽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從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

居民和聚落

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達到70億。

2、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人口在減少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較低,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來表示,其計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人口總數(人)÷面積總數(千米2)例如:四川面積485萬千米2,人口約為8800萬,其人口密度為8800萬÷485萬=181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暖濕潤、位置沿海,自然條件優越)世界人口稀疏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困難,是人口稀疏地區。

6、當今世界的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口增長過快和人口過多所帶來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就業困難,住房擁擠,飢餓貧困,資源缺乏,環境惡化等;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勞動力缺乏,國防兵源不足,養老困難等。

7、為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8、三大人種(P72_圖411):黃種人集中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白種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亞洲西部、歐洲及北美洲。

9、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10、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傳統聚落有: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岸」、義大利的威尼斯城、中國山西的平遙古城、中國雲南的麗江古城、中國安徽的皖南古村落和澳門歷史城區等。

11、聚落:聚落不僅是人們居住地,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分類: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生產活動:鄉村聚落:農村→耕作、牧村→放牧、漁村→捕魚、林場→伐木;城市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12、早期的聚落大都選擇在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3

俄羅斯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佔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為歐洲國家),也跨東西半球西臨A1—波羅的海,北臨A2—北冰洋,東臨A3—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跨經度最廣的國家。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特點),各地差異較大奧伊米亞康—北半球的「寒極」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俄羅斯主要地形區:B1—東歐平原、B2—西西伯利亞平原、B3—中西伯利亞高原、B4—東西伯利亞山地主要分界線:C6—烏拉爾山、C2—葉尼塞河、C3—勒拿河山地:C6—烏拉爾山,大高加索山。

4、河流與湖泊:C1—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被俄羅斯人喻為「母親伏爾加」,注入裏海,屬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穩,航運價值很高,是最主要的內河航道,稱為「五海通航」;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C4—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庫茲巴斯煤礦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因此森林資源豐富。

6、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輕工業)發展緩慢。

7、工業分布: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

8、主要工業區有:聖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⑤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可能會對地理的學習感到困難,下面總結了七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球和地圖

1.地球

(1)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2)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3)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2.經線和緯線

(1)經線

①經線也稱為「子午線」,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並且垂直於赤道的弧線。

②經度:定義為地球面上一點與兩極的連線與0度經線所在平面的夾角。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2)緯線

①緯線是地球表面某點隨地球自轉所形成的軌跡。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向東西方向。緯線形狀為圈。

②緯度:緯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人們把緯度分為低、 中、高緯度。0°~30°為低緯度, 30°~ 60°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3.地球的運動

(1)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

(2)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的公轉遵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周期、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規律。

(3)地球表面的五帶劃分

北寒帶(66.5°N--90°N) 北溫帶(23.5°N--66.5°N) 熱帶(23.5°N--23.5°S)

南溫帶(23.5°S--66.5°S) 南寒帶(66.5°S--90°S)

4.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指的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2)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3)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4)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內容也越詳細,精度越高。

人口與人種

1.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2.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4.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6.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五種地形特徵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於200米;最大的平原 亞馬孫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坦盪,海拔較高,邊緣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山地:地面崎嶇,海拔高,大於500米,坡度陡溝谷深;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

兩大山脈帶: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

丘陵:地面崎嶇,海拔較低,相對高度小於200米,坡度較小;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且較平坦,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與生活

(1)氣溫:空氣的溫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氣溫=一日內氣溫觀測值之和÷觀測次數

月平均氣溫=一月內日平均氣溫之和÷當月天數

年平均氣溫=一年內月平均氣溫之和÷月數(12)

(2)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氣溫影響人們的穿衣、飲食、住房、農業和交通等。

2.氣溫的變化

(1)日變化

概念: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變化特點: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2)年變化

概念: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變化特點:南北半球氣溫的變化正好相反。

陸地上:北半球氣溫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氣溫8月最高,2月最低。

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3)通常用氣溫的變化曲線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的氣溫變化情況。

(4)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溫、三定點、四連線

3.氣溫的分布

(1)等溫線:氣溫相同的點的連線。

(2)表示:世界各地冷熱不同,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

(3)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4)分布規律:

①緯度差異:一般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P53中的圖3.17)

②海陸差異: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變化: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5)等溫線圖的判讀:

①等溫線封閉,中心氣溫高的為高溫中心,中心氣溫低的為低溫中心。

②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6)世界「熱極」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極」南極大陸。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3.七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與南極洲。

4.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⑥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學習這件事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1

一、地球與地圖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經度與緯度和半球的劃分。

4.地球自轉、公轉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5.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6.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2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2.海陸變遷:

(1)改變地表的作用有來自內部(地殼運動、火山和地震)和來自外部(流水、風力、海浪和冰川)兩種。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3

三、天氣與氣候

1.多變的天氣: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的變化: ①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③五帶中,熱帶氣溫變化最小,溫帶寒帶較大

(2)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3)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4)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4

四、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 、北美洲東部

b)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沿岸;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如青藏高原

2.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產生與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2.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 文化 、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5

發展與合作

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1)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3)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4)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5) 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瑞士日內瓦,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一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整理2020合集

★ 七年級必背地理知識點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2020總結歸納

★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

⑦ 地理七年級上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地理是初中必學的科目之一,那麼七上地理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呢?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地理七年級上冊重要知識點 總結 ,一起來看看吧。
地理七年級上冊重要知識點: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地理七年級上冊重要知識點: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中國

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____、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③__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④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⑤____——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 捕魚 、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牆厚、窗小的特點
地理七年級上冊重要知識點:天氣與氣候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猜你感興趣的:

1.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歸納

2.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3. 7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4.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要點歸納

5.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整理

⑧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降水的分布規律

緯度因素

①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②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海陸因素

③溫帶地區,沿海降水多,內陸距海洋遠,降水少

地形因素

④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北風坡降水少

居譽改民和聚落

1、2006年,全球人口已超過65億,而且全球人口總數仍然在增長。拍虛襲

2、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等於出生率減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小於0表示人口在減少。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較低,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來表示,其計算公式是人口總數/面積總數,某地區面積為2000平方千米,人口為40萬,其人口密度為400000/2000=200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暖濕潤、位置沿海,自然條件優越)。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困難,是人口稀疏地區。

初中地理重要知識點

國際合作雖然存在著不平等,但是互惠互利的。發達國家要在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料、出售產品。發展中國家則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設備、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並購買一些本國難以生產的產品。二者都需要積極的交往與合作。

聯合國正式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在聯合國中,安理會是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機構,由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英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在美國和伊朗之間和核問題上,國際原子能機構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初一 地理 上冊知識點總結,僅供襲兄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⑨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梳理

為了方便同學們系統的復習七年級地理知識,我給大家總結了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幫助,僅供參考。

地球和地圖知識點

1、地球和地球儀:(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2)地球的模型,(3)緯線和經線,(4)利用經緯網定位。

2、地球的運動: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3、地圖:(1)地圖的基本要素,(2)地形圖的判讀,(3)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天氣知識點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內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區。不同地區,雲層厚度不同,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雲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氣溫日變化: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日變化;

氣溫年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年變化。

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

影響氣溫的因素:1、緯度位置;2、海陸位置;3、地形因素: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

2.赤道周長40000千米。

3.經線又稱子午線,是連接地球南北兩極並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緯線是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它們都有無數條。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4.0度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經過了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度數向東依次增大為東經,度數向西依次增大為西經。

5.東西半球的劃分:

東半球:20°W向東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

6.0度緯線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7.地球繞地軸轉是自轉,周期是一天,在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呈逆時針方向,在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方向;地球繞太陽轉是公轉,周期是一年,自轉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8.自轉產生的現象:

a、晝夜交替;

b、地方時差異;

c、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9.公轉產生的現象:

a、四季的更替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b、晝夜長短的變化;

c、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0.二分二至日:

(以北半球為例)

A點: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或22日),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B點:太陽直射赤道,春分日(3月20或21),全球晝夜平分

C點: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夏至日(6月21或22日),季節夏季,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D點:太陽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2或23),全球晝夜平分。

海陸分布和海陸變遷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陸地,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無論怎樣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2.亞歐兩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亞非兩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亞、北美洲以白令海峽為界。

3.海陸變遷原因是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

4.七大洲面積大小順序排列為:

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跨經度最多的洲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多的洲亞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歐洲。

5.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被分為六大板塊,板塊內部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比較活躍,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a)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6.板塊的運動方式:

a、碰撞擠壓:位於非洲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中海將消失,是由於板塊的擠壓碰撞;喜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塊與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擠壓碰撞)

b、張裂:紅海將擴大,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作用。

人口、宗教和語言知識點

1.歐洲的自然增長率最低,非洲最高。

2.中、低緯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區,人口較稠密。世界上人口稠密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東部。

3.世界三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大洋洲、西亞、北非;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洲的因紐特人、印第安人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長達四百年的奴隸貿易使他們到達美洲、大洋洲。

4.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漢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使用西班牙語,巴西使用葡萄牙語,法國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語,西亞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語,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使用俄語。

5.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形成於亞洲西部,是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其教徒被稱為穆斯林;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三大宗教均發源於亞洲。

閱讀全文

與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總結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