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八年級 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嗎?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上的相互關系,可從多方面橫向聯系。如水能的豐歉程度是由落差和水量共同決定的,一起來看看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歡迎查閱!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總結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地理差異
(1)氣溫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多。
(3)地勢差異:自西向東,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
2、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
(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
(3)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
(4)飲食習俗的地區差異: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喜歡吃甜,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
飲食口味差異形成的原因:與當地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有一定關系。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重點):
①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②與我國冬季1月0℃等溫線大體一至;
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
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二、四大地理區域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 文化 區等。
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⑴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⑶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即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三、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一、位置、氣候、地形
1.稱謂:「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
2.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
3.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山河大勢。
4山環:由東北平原,
5.水繞:1黑龍江2.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為臨,3.圖門江4.鴨綠江與朝鮮為臨,5遼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龍江
6.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商品糧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2、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1)東北三省由於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東北平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3、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問題
(1)在春秋季節,由於經常受寒潮的影響,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2)由於大面積開荒,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
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1、重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三省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依託豐富的資源,東北三省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的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3、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20世紀90年代,由於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重工業基地出現經濟發展滯後的現象。國家明確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稱謂:
2.的發源地,如華夏始祖炎黃二帝。
3.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說,其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4范圍:黃土高原東起A西至B北連C南抵D秦嶺。跨越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區。
5、黃土地貌景觀: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形成塬(殘留的高原面)、梁(長條狀的山樑)、峁(孤立
的饅頭狀山丘、川(黃土高原農業較發達、人口集中地地區)等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
二、嚴重的水土流水
1、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鬆,多空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缺乏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為原因: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2)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遊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難。
4、水土保持的 措施
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
二、現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區:主要包括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等。
2、北京的交通網路
(1)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
(2)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
3)城市軌道交通也很發達,並且已初步建設成網。
(4)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設中,十分重視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和環境質量的改善,目前,正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
第七章南方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1、位置與范圍: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部與西部的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南方地區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4、土壤:由於水熱充足,這里植被常綠。在濕熱的環境中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雲貴高原被稱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長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
2、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3、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緩坡。4主要農作物
(1)糧食作物:主要 種植 水稻,也種植小麥。
(2)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3)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
第二節「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圍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范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溫和濕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環境差異顯著:
(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海南島長夏無冬,黑龍江長冬短夏。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東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內陸沙漠、戈壁廣布。
(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第一級階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連綿;第三級階梯上的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溫暖濕潤。
2.人文環境差異顯著:
(1)人類活動差異顯著。例如,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如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四大地理區域:
(1)劃分依據: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
【名師點睛】
理解地理區域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學習並掌握各區域地理差異尤其是相鄰地理區域差異的前提。
【名師點睛】
1月份0℃等溫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冬季河流是否結冰的分界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是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水田和旱
第六章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徵
1.黑土地、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我國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屬於半濕潤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發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2)農作物
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穀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溫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范圍:東北三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
(1)發展條件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不利:春秋季節易發生低溫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
3.
(1)資源條件: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煤、鐵、石油等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業體系: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
(3)分布特點:工業主要分布在礦產地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
(1)位置、范圍: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如傳統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陝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說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說」,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
3.嚴重的水土流失:
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遊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名師點睛】
(1)黃土高原的地表景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主要是長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2)黃土高原是風力搬運堆積而形成的。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
(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學好初中地理的 方法
1、要熟悉地理課本中的基本概念
要想了解所學地理知識,必須要從基本概念入手,如果什麼是地勢、什麼是地形都弄不清楚,又怎麼能了解後續所講的知識呢?因此,弄清概念,才能學好地理。
2、理清知識脈絡
其實,地理難就難在不同地方的氣候、環境、人文都不一樣,需要同學們區別對待;而這也恰恰是地理簡單的一面,只要我們理清地理要素有哪些,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就能理清知識脈絡,進而形成知識網。
3、學會歸納總結
①找出知識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②將差異性較大的地理知識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例如:北方和南方因為維度不同,造成哪些差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整理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與復習提綱
★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匯總
★ 最新初二地理超詳細知識點匯總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整理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匯總
『貳』 初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其實每個知識都需要歸納,有些同學就會問了,初二地理知識該怎麼總結呢?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地理差異
(1)氣溫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多。
(3)地勢差異:自西向東,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
2、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
(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
(3)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
(4)飲食習俗的地區差異: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喜歡吃甜,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
飲食口味差異形成的原因:與當地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有一定關系。
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
秦嶺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於我國冬季1月0℃等溫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二、四大地理區域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⑴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⑶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
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即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三、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南方地區
第一節 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 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1、位置與范圍: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部與西部的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叢旅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南方地區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4、土壤:由於水熱充足,這里植被常綠。在濕熱的環境中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雲貴高原被稱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長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
2、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譽孝
3、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緩坡。
4、主要農作物
(1) 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
(2) 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3) 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
第二節「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圍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范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溫和濕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慶鄭稿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揚州等。
2、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城市。該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且隨著浦東的開放開發,該作用進一步增強。
3、城市群不同城市間的「同城效應」
(1)依據條件:交通的發展,主要指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們往返於不同城市之間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樣。
第三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1、區域全貌
2、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
⑴祖國內地:廉價勞動力、廠房、生產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費品。
⑵香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國內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開放初期——「前店後廠」
(2)目前——先進製造業+現代化服務業
第四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
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2、台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台灣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灣島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2/3,台灣山脈縱貫南北,其中,玉山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氣候:台灣島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
6、河流:台灣島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7、台灣島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8、台灣島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9、(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紅檜是特有的樹種。
10、此外台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
11、外向型經濟
(1)20世紀50年代,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腦。屬於初級產品。
(2)20世紀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出口紡織服飾,玩具和日用電子消費品,屬於普通工業製成品。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薪技術產業,主要出口軟體、晶圓、集成電路板,屬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製成品。
2)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①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②海島多港口;③吸收外資;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乾旱」的西北地區和「高寒」的青藏地區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西北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1、位置:西北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
3、氣候和河流:由於距海遙遠和山嶺阻隔,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河流稀少,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
4、自然景觀:西北地區荒漠和草原廣布,東部高原以草原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
5、牧區和灌溉農業區
(1)賀蘭山以東地區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賀蘭山以西地區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較多,分布有高山草場。
(2)優良畜種有三河牛、三河馬和新疆細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動的房子叫蒙古包。
6、灌溉農業
(1)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灌溉農業區。
(2)由於縣級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這里的農產品品質優良,尤以瓜果聞名國內外。
(3)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於棉花的生長和採摘。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
(4)引水工程—坎兒井:利用山麓地帶的坡度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以適應當地乾旱的環境。
第二節 乾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2、氣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又有高的山脈環抱,降水稀少,氣候乾旱,降水稀少,稱為我國極端乾旱的地區。
3、這里戈壁、沙漠廣布,人跡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4、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分布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他們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當地人口、城鎮和交通線的主要分布地區。
5、塔里木盆地蘊藏著分豐富的油氣資源,尤其是天然氣儲量佔全國陸地天然氣儲量的1/4。西氣東輸工程帶動西部經濟發展、有利於西部環境改善;緩解東部能源短缺、改善東部環境。
6、塔里木盆地環境脆弱,在開發油氣資源時避免環境破壞,要加強綠洲環境保護。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青藏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1.范圍:青藏地區位於我國西南部、 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祁連山以南,南至國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遠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徵。
3、由於海拔高,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4、氣候:青藏高原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藏族的傳統服裝 藏袍 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高原地區的氣溫日較差大而設計的。
4.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大部分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5.湖泊:全國最大的鹹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氂牛,它的毛長 皮 厚 可以保持體溫,預防寒冷、體矮 身 健 ,可以載負重物。
7.牧區: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廣泛,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氂牛、藏綿羊、臧山羊。
8.河谷農業區: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氣溫較 低 ,有利氣候條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農業區有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 谷地,東部的 湟水谷地,這些地區發展農業的好處是:氣溫較 溫涼 ,土質較肥沃。適合喜溫涼的 青稞 、 小麥 生長。
9.生活習慣: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為了抵禦嚴寒。人們都愛喝青稞酒。因為青藏高原土層淺薄,林木稀少當地人建造房屋時,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塊為原料房屋牆體平頂碉房。
第二節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
2、中華水塔: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源於三江源地區。
3、江河的水源來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調蓄器:湖泊和沼澤。
5、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1)生態意義: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2)生態環境問題:
A,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導致湖泊、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乾涸。
B,由於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3)保護措施:
A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B採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
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
1、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面臨著資源特別是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
3、我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的差異,區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4、主要表現:東中西不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
5、解決措施:大力實施西部發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
6、我國用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
7、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8、我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
一、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地理?怎樣學好地理?這是我們全體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必須認真思考的。
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學好地理可以使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面貌,了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的差異,了解世界各國的民族風情、秀麗河山,幫助大家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日月星辰為什麼東升西落?為什麼有些地方山嶺眾多,有些地方地勢坦盪?有些地方荒無人煙,而有的地方人口稠密?為什麼南方山青水秀、流水潺潺,而北方山峰雄偉,河流乾涸等。
古代人們形容人的知識廣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好地理,使我們加深認識家鄉的、祖國的、世界的地理環境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更好地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有利於人類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怎樣學好地理?學習好地理的方法很多。通過對學生學習地理的調研,總結出下列步驟可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一)學習什麼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城市分布的人文地理內容?是區域地理,還是綜合地理?
(二)在什麼地方?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政區位置等,要搞清所學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與聯系,要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球儀,通過讀圖、填圖、繪圖等辦法得到鞏固與提高。
(三)為什麼有這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要知道某一區域中為什麼有某種地理事物或某種地理現象及其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學習時應認真聽課,特別注意老師的啟發、引導與指導的內容,結合課本「想一想」「讀一讀」「做一做」,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認真觀察、探索、思考,用發散性思維創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及規律。
(四)將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現象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聯系在一起進行考查。將地理現象與人類社會實踐聯系在一起,分析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
(五)掌握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好人類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例如,人類怎樣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怎樣防禦自然災害,減少或免受損失?怎樣保護環境,使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
同學們從小學開始,就已了解到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圖不但展示了各個區域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布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不會閱讀地圖是無法學好地理的。那麼應當怎樣閱讀地圖呢?
一般說來,閱讀一幅地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步,認識地圖。這是閱讀地圖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課上老師一定按這樣的步驟教同學們認識地圖:
1.在各種地圖上判斷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位置。
2.通過對比例尺的運用量算地理事物間的大致直線距離。
3.了解各種表示地形的圖,從而推斷地勢的大致起伏狀況和主要地形的特徵及分布。
4.通過對各種圖例的了解,在地圖上認識和查找各種地理事物。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知道「認識地圖」的意思就是要能夠在各種地圖上判方向、量距離、明高低、識事物。這項讀圖基本功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圖。在認識地圖的基礎上,同學們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自行根據課文有關文字內容對地圖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了。
閱讀地圖時,要盡量將有關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實在圖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們的空間分布情況。必要時可以用紅藍鉛筆進行描繪。如海岸線描繪成藍色,地區之間的分界線描繪成紅色,山脈走向按文字注記描成紅色等。例如學習我國北方地理時,就可在「我國北方」的地圖上了解以下幾項內容。
1.從多種角度如全國、緯度、海陸、山河、鄰國等,來判斷我國北方所處的位置。
2.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和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電站。
5.主要礦產分布。
6.主要工業部門和工業城市。
7.主要鐵路線及港口等。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一一落實和查找,對我國北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不應離開地圖去死記硬背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這樣學到的地理知識就容易鞏固。如果同學們能夠和語文課、政治課、歷史課上所學的內容相聯系,那麼讀地圖的興趣就更濃。
第三步,分析地圖。這是閱讀地圖的較高要求了。
三、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從漫長的地質時代到未來,從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間,從國際上的種種新聞到身邊的天氣變化……和地理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太多了。如果同學們能夠利用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知識,或者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會更加生動活潑。
『叄』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總結
如果說創新是成功的常青樹,那麼知識就是滋養的長流水;如果說潛能是創造力的根基,那麼知識就是潛能的主要內容。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1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一、位置優越
【半球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於北半球。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
1、我國南北跨緯度廣(近50度),大部分位於中緯度溫帶地區,小部分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沒有寒帶。
2、我國南北跨緯度近50度,由於高緯地區氣溫低,低緯地區氣溫高,所以氣候南北差異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溫度帶和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從而帶來了自然環境的多樣性,使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並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旅遊業等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
1、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2、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二、國土遼闊
【遼闊的陸地領土】
1、我國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國家有14個。
3、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4、我國領土東西距離約5000多千米;南北距離約5500千米。
【領土四至】
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上(73?E)
【廣袤的海洋國土】
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內海。
【主要島嶼】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著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等島嶼。【我國14個陸上鄰國和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口訣)
東有朝鮮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薩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緬甸越南和寮國;
西南不丹泥泊爾、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個、印馬文菲日韓國;
【中國之最】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我中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三、34個省級行政區
【三級行政區劃】
為了便於行政管理,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
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州、自治縣、市);鄉(民族鄉、鎮)三級。
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三字經】(口訣)
京津滬、內蒙古;黑吉遼、冀豫魯;青寧新、浙皖蘇;
湘鄂贛、晉陝甘;閩粵桂、瓊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個自治區】(口訣):新疆西藏和廣西、內蒙寧夏自治區;
【4個直轄市】(口訣):重上北天;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2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知識點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 文化 迅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延長,嬰兒的死亡率降低,從而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在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水平,因此形成了較高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和龐大的人口總量。
【人口政策的內容和要求】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我國人口問題和解決 措施 】
我國的人口形勢非常嚴峻,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導致人口問題過多,如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破壞污染環境、住房交通擁擠、就業機會減少等,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我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二、我國人口的分布
【我國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國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勻,東多西少。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分布界線】黑龍江省黑河——雲南省騰沖。
【我國前六個面積大省】
新疆內蒙和西藏;青海四川黑龍江;(內蒙與西藏串位,是為了押運)
【我國前十個人口大省】豫魯川粵蘇、冀湘皖鄂桂;
小;⑥城鎮化水平發展較快;
1、為什麼我國人口分布東南多、西北少?
答:①自然條件:東部耕地多,氣候溫暖濕潤,雨熱條件好,生產的糧食多,能夠養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氣候乾燥,耕地少,能夠養活的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②社會經濟:東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城鎮多,城鎮人口集中。西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落後,城鎮少,城鎮人口也少。
③開發歷史:東部開發較早,西部開發較晚。
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開發歷史的綜合影響,我國人口在分布上呈現出東南多、西北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個民族
【我國的民族構成】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2%。另外55個少數民族人口較少,總計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
【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600多萬人,人口數在500萬以上的還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人口很少只有幾千人。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只有0.3萬人。
二、民族分布
【各民族的分布狀況】
漢族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等地區。
【各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我國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3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地形與地勢】地形是地地表各種各樣的形態。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地勢總特徵】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東部多平原、丘陵。
【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的區別】
【三大丘陵】
遼東丘陵:遼寧省東部,遼東半島上;
山東丘陵:山東省東部,山東半島上;江南丘陵
東南丘陵:長江以南、雲貴高原以東 閩浙丘陵
兩廣丘陵
三、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2/3。
【山區開發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1、山區在發展旅遊、采礦和農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部分水熱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展 種植 業。
2、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自然災害頻繁,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開發利用時要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探究題】
1、我國地勢特徵對自然環境和經濟活動有什麼影響?
答:我國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的地勢特徵,對自然環境和經濟活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①對氣候的影響:第一,西高東低,面向海洋,有利於來自海洋上的夏季風深入內地,帶來豐沛的降水,並使我國東部季風區面積廣大。第二,西高東低,呈階梯狀的地勢,增大了同一氣候帶內的氣候差異,加強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僅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而且阻擋印度洋暖濕氣流深入西北內陸,並且影響大氣環流,對東亞氣候和世界氣候都有重要影響。
②對河流的影響:第一,地勢特徵決定了我國的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從而溝通了東西之間的海陸交通。第二,階梯之間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
③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我國東部的第三級階梯,地勢較低平,這里成為人口稠密、農業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區,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第二階梯,地勢起伏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脈,交通條件不如東部,但卻有利於農業的多種經營,是我國重要的農牧業區,第一階梯的青藏高原,地勢高,氣候寒冷,自然條件獨特,經濟活動也獨具特色。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4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資源與我們
【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如:土地、陽光、水、水能、礦產、森林等。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分類】
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土地、陽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礦產資源。非可再生資源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且注意保護和培育,便能夠實現永續利用;
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二、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從總量看,我國有許多自然資源位居世界前列,不僅總量大,而且種類多,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大國。但由於人口眾多,自然資源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第二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的
【土地資源利用類型】
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
【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
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土地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特徵】
耕地、林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二、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5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一、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交通運輸】就是把人和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現代交通運輸方式】是指使用火車、汽車、船舶、飛機、管道等工具的運輸,即:鐵路、公路、水路(海運、河運)、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
二、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全國交通運輸網】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縱橫交錯的鐵路線分布在全國各地,通向城市、工廠和礦山,並與海港、公路、河道運輸相銜接,構成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
【交通運輸網分布不均】東部地區密度大,西部地區密度小。
三、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選擇客運或貨運需要考慮的因素】運輸的價格高低、速度快慢、運輸量的多少、人的出行目的、貨物本身的性質和數量以及運輸距離等。
客運:主要考慮出行的目的、票價、速度;
貨運:主要考慮貨物的性質和數量、運輸距離、運費、速度、運輸的目的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一、農業與我們
【農業的分類】
種植業:在耕地上種植水稻、小麥、大豆等農作物的生產部門;
林業:對森林的種植、養育、保護、採伐以及林木產品的採集和加工的生產部門;
畜牧業:在牧區,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產品,在農耕區,農民靠 飼養 牲畜來獲得產品,這樣的生產部門總稱為畜牧業;
漁業:在水域中進行天然捕撈,或者人工養殖有價值的水生生物的生產部門;
二、農業的地區分布
【農業各部門的分布】
【主要農作物的南北地區差異】
三、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影響農業的社會經濟條件】
①與城市或工礦區的距離;②市場需求量;③農業技術裝備;④農民文化技術水平;
四、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我國三大平原農業生產活動的差異】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一、工業與我們
【工業的分類】重工業:以提供生產資料為主的工業部門;輕工業:以提供生活資料為主的工業部門;
二、工業空間分布
【工業分布大勢】
①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②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
③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④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 總結 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地理下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 2017初二下冊地理知識點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 初二地理經緯度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下冊
★ 中國地理初二下冊知識點
★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肆』 初二上學期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地理是初中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一定要在初中時就打好基礎,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學期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型拍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一、遼闊的疆域
1、位置優越
⑴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⑵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⑶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⑷位置優點
發展農業生產 我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外交往與合作 東瀕太平洋,多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有利於同海外各國友好往卜廳來;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多國接壤,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發展海洋事業 東臨太平洋,沿海多優良港灣,便於開發各種海洋資源。
其它 造就了我國豐富的旅遊資源,如北國冰雪、南國熱帶風光。
2、國土遼闊
⑴陸地面積:約960萬km²,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⑵領土四至: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龍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線(53°N)。
⑶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海岸線:1.8萬多千米。
⑷陸上鄰國:陸上鄰國(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⑹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渤海、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⑺半島、島嶼:主要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主要島嶼—台灣島(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
3、34個省級行政
⑴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
⑵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
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⑷特殊的省級行政區。 ①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跨經度最廣的是內蒙古自治區。緯度最高的是黑龍江省。緯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廣東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是雲南省。
③面積最大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最小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大賀橡陸海岸線最長的是廣東省。沿海島嶼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處於熱帶的是海南省。同時瀕臨黃、渤海的是遼寧省、山東省。
④鄰國最多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鄰省最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
⑤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是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台灣省。
二、 眾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⑴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12.95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以上。2005年1月6日,為中國13億人口日。⑵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⑶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2、人口東多西少
⑴人口密度: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點:以黑河(黑龍江省)——騰沖(雲南省)為界,東多西少。
⑶34個省級行政區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密度最小的是x藏自治區。23個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蘇省。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個民族
⑴人口數最多的是漢族,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2%。
⑵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如漢族的端午節、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維吾爾族的開齋節、彝族的火把節、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
⑴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⑵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⑶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1、我國疆域四至:
(1)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附近】
(2)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附近】
(3)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度附近】
(4)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附近】
2、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小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海洋大國之一。
3、我國陸上疆界長20000多千米,相鄰國家有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4、我國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來、汶萊、印度尼西來。
5、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6、較大的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台灣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為台灣海峽,歸屬於東海;海南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為瓊州海峽,歸屬於南海。
7、我國的領水面積為37萬平方千米。
拓展閱讀: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1、理解概念並及時消化
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
2、抓原理並注重理解
從 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
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3、注重地理的綜合性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於這一點,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伍』 初二地理重要知識點
失敗乃成功之母,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重復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其實任何科目的 學習 方法 都是不斷重復學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地理重要知識點
1、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路上鄰國14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2、渤海附近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3、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4、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5、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國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數最多。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數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8、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自西向東:一、二、三。
9、我國由北向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10、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1、一個地方的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反映了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12、冬季風寒冷乾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溫暖潮濕,形成了我國的雨季。
13、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
14、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脈。它是我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
15、長江三峽(自西向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16、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18、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初二地理知識點
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越、老、緬、)。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是300萬平方千米,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國的兩個內海是渤海和瓊州海峽。
8、我國領土四至:最北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多),最南是南沙群島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緯度相差近50°,距離相離5500千米,因而產生了季節差異);
最東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135°E多),最西是x疆的`帕米爾高原(73°E附近)
(東西經度相差60度,距離相距5000千米,因而產生了時差);
9、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10、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郵政編碼210001,21表示省,00表示縣,01表投遞地段的代碼。
11、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2、我國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13、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以黑河(黑龍江)——騰沖(雲南)為界,東多西少,分布不均。
14、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20世紀70年代我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的是江蘇省。面積的x疆維吾爾自治區。
16、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超過500萬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個。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分布最廣的民族是漢族,分布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省。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19、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我國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初二地理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掌握並熟記地理基礎知識。
2.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3.初步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二、復習時間及進程安排
16-17周1-2-3章5課時18周4章2課時
19周綜合訓練3課時
三、復習 措施
教師認真鑽研教材與大綱,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仔細分析學生學情,研究學科特點,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復習效率;科學嚴格地對學生進行 復習方法 指導;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考試方法指導,使之靈活准確地使用好教材和復習題,並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身到復習迎考中去;復習力求精要,減少繁重知識,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影響 其它 學科的正常開展,努力做到短時間、高效率。臨近考試,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
第一,復習課本,夯實基礎。往年的考試題告訴我們學好課本的重要性:在復習時必須深鑽教材,復習時要做到細、廣、不留下任何知識死角。所以,我計劃用三節課帶領學生復習課本,復習完畢,及時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夯實基礎。因為即使是能力型試題也要以基礎知識為依託。教會學生一些記憶知識的方法。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識、系統法、比較等方法來復習掌握基礎知識。
第二,復習新課堂。這一階段,重點是進行強化練習,結合課本中的圖來完成,我主要用2節課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第三,綜合訓練,講、練、評結合,提高能力。具體做法是:從往年考卷、網上資料中精選幾份進行訓練,或自編綜合模擬試卷,並注意試題的靈活性。因為時間關系,和學生一起完成,做題過程中及時指出學生掌握知識和審題解題及書面語言等存在盲點和誤區。要查漏補缺,糾偏正誤。
第四,回味練習。針對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掃清盲點,強化知識點。第五,以學生自己復習為主,針對學生年齡特徵,加強抽查力度。
總之,只有在復習過程中,師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實實的態度,科學的方法進行復習,才能全面提高地理學科的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考出好的成績。
初中 地理學習方法
1、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初中生來說,可以從身邊的疑問開始,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如:為什麼會有晝夜的變化?為什麼會有四季的更替?為什麼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宇宙到底有多大?黃河的水為什麼是黃顏色的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學習地理知識得到答案。
2、 順口溜 記憶知識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又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會記不住、記不牢。如果利用順口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學習南亞地區時,南亞地區的物產主要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我們可以利用 「棉麻折花茶」進行記憶。棉代表的是棉花,麻代表的是黃麻,折代表的是甘蔗,花代表的是花生,茶代表的是茶葉。
再比如在學習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時,可利用 「原林寂寞」進行記憶。原指的是熱帶草原氣候,林指
3、學會概括 總結 ,梳理主幹知識
初中地理有的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要學會概括總結梳理主幹知識,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東北三省的地形特點是最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是廣闊的平原,我們可用八個字概況其特點「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再比如我國有三種季風氣候,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的共同點可概括為:雨熱同期。的是熱帶雨林氣候,寂指的是熱帶季風氣候,寞指的是熱帶沙漠氣候。
4、充分利用地圖,將知識落實到地圖中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同時也是學好地理的重要工具。藉助地圖可以很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那麼如何好地圖呢?我們要從三個方面說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地理學科的重要知識很多都「藏」於地圖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地圖就是知識的骨架、是知識的脈絡,掌握了地圖,就能從中發現規律。如果長期堅持,不僅能發現地理學科的美,更能讓知識與地圖相結合,形成良性循環,進而讓地理變得更簡單。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學習地理光有習慣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這樣才能一層一層把復雜的地圖拆分開,不會漏掉細節。通常我們在讀圖、用圖的時候會經過:獲取信息、分析地圖、說明原理三個步驟。
總之,在地理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養成看地圖、記地圖、畫地圖、用地圖的良好習慣,將所學內容有效地落實在地圖上。
初二地理重要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總結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 八年級地理上冊的重要知識點
★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 最新初二地理超詳細知識點匯總
★ 初中地理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
★ 八年級下地理重要知識點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陸』 初二地理知識點梳理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中國的四大地區
北方地區
1.地形: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是中國的平原,位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肥力的黑土,被譽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2.氣候: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南方地區
1.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位於第二、三級階梯,丘陵交錯。
2.氣候: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西北地區
1.地形:西部地區地形包括天山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昆侖山脈、阿爾泰山脈、河西走廊、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吐魯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氣候:西部地區僅東南部少數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寒氣候,冬季嚴寒而乾燥,夏季高溫,降水稀少,自東向西呈遞減趨勢。
青藏地區
1.地形: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2.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乾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
初二地理知識點
中國的自然資源
1、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3、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4、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內陸地區。
5、土地國家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6、中國是一個貧水國家,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後。
7、海洋水佔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淡水資源僅佔2.5%。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資源中,只有0.3%人類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層地下水佔全部淡水資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資源分布在冰川及兩級地區。
8、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從時間分配看,夏季我國降水集中,冬春季則降水少;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的有效辦法。(南水北調工程,引黃濟青工程,引灤濟津工程)。(我國降水量800mm分界線和一月份0℃等溫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
9、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初二 地理 學習 方法
1語言文字描述法,即針對所學的地理事物,通過聽師生的語言描述,或者閱讀和理解課文的文字描述,來建立表象的學法。如天體、天體系統、太陽輻射、自然景觀、自然帶、天氣系統、氣候變化、區位等等。
2感知圖像、演示實驗而建立表象的學法。包括:
⑴地理圖像學習法,即依靠對地理圖像的感知,步步深入,實現圖文轉換,獲得地理事實,並分析地理事實的本質,揭示或理解相關地理概念、規律或理論的學法。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地理圖像獲取地理知識的一種學法。它由按圖索文的五個步驟,即「理解圖名→明確圖類→閱讀圖像→分析圖像→歸納 總結 」來完成。這一學法主要用於感性知識的學習,也可用於理性知識的學習,它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譬如大氣熱力環流,熱力環流圖→立體的大氣運動形式圖→表達近地面與一定高度空氣流動狀況→歸納總結引起大氣運動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影響氣壓變化的是高度和溫度等因素的結論。必修地理Ⅰ主要內容是自然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如大氣環流、三大類岩石相互轉化、水循環、洋流等都要運用圖像學習法。
⑵地理演示實驗學習法,即通過教師的演示或學生的親自操作實驗,來感知或驗證地理事物,建立表象的學法。如地質構造的褶皺和斷層,通過仔細觀察模擬演示,解說地層彎曲變形形成背斜與向斜,地層變位形成地壘與地塹,從而建立起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的表象。譬如大氣水平運動、岩石、風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等地理事物都運用處法學習。
3實地考察學習法,即到實地或生活小區直接觀察、觸摸、對比,建立表象的學法。它是最直觀、最深刻、最有效的學法。如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氣候變化的對人體健康影響、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以及農作物播種和收割時期等均要要此法,體現學習是生活,生活是學習的道理。
初二地理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 初二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整理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 初二地理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 初二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
★ 初二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柒』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高尚的生活是受愛激勵並由知識導引的生活……沒有知識的愛與沒有愛的知識,都不可能產生高尚的生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1
第1節 疆域
1.優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我國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緯度位置:我國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光熱條件好
(3)海陸位置: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
2.海陸兼備的大國
(1)四至點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
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最東端:黑龍江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
最西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73°E)
東西時間差異顯著 南北氣候差異顯著
(2)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
(5)我國與14個國家路上相鄰: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6)我國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7)朝鮮和越南既與我國陸上相連,又與我國隔海相望
3.行政區劃
(1)我國實行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
(2)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3)省級行政區的輪廓、簡稱、行政中心(教材第7頁、8頁)
第2節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3.40億,約佔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2)眾多的人口,一方面為我國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廣闊的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也給食品等方面帶來壓力
(3)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4)近年來,我國老年人比重不斷上升,國家從2016年全面開放二胎
2.人口東多西少
(1)2010年,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43人/km?,約為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2)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線
第3節 民族
1.中華民族大家庭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92%,其他55個少數民族。
(2)我國人口最多少數民族是壯族
(3)民族 文化 :傣族-潑水節 藏族-雪頓節 苗族-苗年 蒙古族-那達慕節 高山族-豐收節 漢族- 元宵節
2.民族分布特點
(1)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3)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2
第1節 地形和地勢
1.地形特點:地形類型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1)山脈構成我國的骨架,呈「網格狀」分布
(2)我國山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山區約佔2/3
(3)我國山區面積廣大,不利於發展耕作業,但是有利於發展林業、牧業、旅遊業、采礦業等
(4)四大高原及其特點
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寬谷廣布
內蒙古高原:起伏和緩,寬廣遼闊
黃土高原:支離破碎,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
(5)四大盆地及其特點
塔里木盆地:面積最大
准噶爾盆地:緯度最高
柴達木盆地:「聚寶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6)三大平原及其特點
東北平原:面積最大,「黑土地」
華北平原:「黃土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魚米之鄉」
(7)主要山脈及其走向
東北-西南走向:
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最西側的一列)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中間的一列)
台灣山脈(最東側的一列)
東西走向
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脈、小興安嶺、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1)三級階梯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沒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第三級階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2)三級階梯分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3)影響
有利於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眾多大河滾滾東西,便利東西交通
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第2節 氣候
1.氣溫
(1)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緯度位置影響)
(2)夏季氣溫最低處出現在青藏高原(地形因素影響)
(3)5帶1區: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
(4)作物熟制
東北平原、青藏高原:一年一熟
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兩年三熟
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年兩熟
海南:一年三熟
(5)水果
暖溫帶:蘋果、梨、葡萄、哈密瓜等
亞熱帶:柑橘等
熱帶:菠蘿、香蕉、榴槤等
2.東西干濕差異顯著
(1)空間不均勻:我國降水量分布規律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海陸位置影響)
(2)時間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際變化大
(3)四大幹濕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1)特徵: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2)氣候類型及其特徵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較少,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
高原山地氣候:垂直變化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橫斷山區
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2)我國冬季盛行從亞歐大陸內部吹來的偏北風,寒冷乾燥;夏季盛行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風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風
(3)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長江以南地區被稱為「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主要是受季風影響
第3節 河流
1.以外流河為主
(1)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外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內流河
(2)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
(3)我國外流區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內流區約佔1/3
(4)一般來說,我國河流的汛期出現在夏季(外流區:夏季降水多;內流區: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
(5)松花江有兩個汛期:春汛和夏汛
2.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1)概況
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青海省),注入東海
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第一大河
長江沒有結冰期
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線:湖口
長江幹流上大型水利樞紐:三峽
(2)價值
長江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被稱為「水能寶庫」
長江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
(3)治理
川江:灘多流急;荊江:九曲回腸(治理 措施 :裁彎取直)
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治理措施:退田還湖);洪澇、水污染;
3.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1)概況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青海省),注入渤海
黃河幹流呈「幾」字形,是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線:桃花峪
(2)黃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3)治理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中游:含沙量大-原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開展水土保持
下游:「地上河」-加固黃河大堤
(4)在寧夏、內蒙古和山東河段,初春或初冬時節,易發生凌汛
第4節 自然災害
1.常見的自然災害
(1)氣象災害:乾旱、洪澇、台風、寒潮
(2)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我國自然災害頻發
(1)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後果嚴重
(2)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
乾旱:華北地區
洪澇:南方地區
台風:東南沿海
寒潮:北方地區
地震:西南地區和台灣地區
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區,西南地區最為嚴重
3.防災減災
(1)我國運用遙感衛星技術,能夠精確預報台風、寒潮等自然災害
(2)發生地震時,應及時有序撤離至安全的空曠地帶;如無條件,可暫躲在小開間牆角
(3)泥石流發生時,應向垂直於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3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1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
1.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1)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環利用
如:土地、陽光、水、森林、藏羚羊等
(2)非可再生資源:相對人類歷史來說,幾乎不可再生,用一點少一點
如:煤、鐵、石油、天然氣、核能等
(3)可再生資源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2.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1)我國自然資源特徵: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正確做法:廢物利用、垃圾分類、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不用或少用 賀卡 等
第2節 土地資源
1.土地資源特點
(1)我國土地資源特點是:類型齊全,耕地比重小
(2)土地資源分類
農業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設用地:城鄉建設用地、交通用地、工礦用地
難以利用土地:永久積雪和冰川、戈壁
(3)我國難以利用土地較多,後備耕地不足
2.地區分布不均
(1)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很不均衡
(2)耕地和林地主要集中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
耕地: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地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區,東北、西南和東南是我國三大林區
(3)草地和難以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乾旱、半乾旱區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在土地利用過程中,耕地面積減少、質量下降問題尤為突出
(2)我國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第3節 水資源
1.時空分布不均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稱為水資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國主要的淡水資源
(2)空間分布不均:大致以長江流域北界為界,南豐北缺。華北和西北缺水更為嚴重
(3)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2.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1)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時間分配不均)的措施:興建水庫
(2)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跨流域調水
(3)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的缺水問題,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
(4)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
(5)南水北調三線
西線:水質最好
中線:丹江口水庫-北京;自流北上;經過省區(鄂、豫、冀、京)
東線:利用京杭運河,水質差,可調水量最大
(6)水資源在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水污染、水浪費
(7)保護水資源
農業:推廣噴灌、滴灌
工業: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生活:一水多用,少用清潔劑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
★ 初中地理預習復習必背知識點總結
★ 初中地理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
★ 八年級地理復習知識點整理
★ 初中地理知識點全整理
★ 初中地理重要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捌』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地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知識點
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
1、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類:
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能夠循環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礦產資源。
3、特點: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二、土地資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2、各類土地構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⑴優勢:總量豐富、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⑵劣勢:人均佔有量少、比例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種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分布地區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地區;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這里難利用土地多,土地資源的利用程度低,牧業在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中佔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與南方水田的差異: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
5、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等。
6、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三、水資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國水周)
1、水是寶貴的資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餘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佔全球淡水資源的0.3﹪。
⑵水危機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費。
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⑴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際變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於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平均,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工程(如: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⑵空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我國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
⑶ 措施 :①解決季節分配不均——興修水庫。②解決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如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等。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調工程的三條計劃線路:①東線方案:在江蘇揚州市把長江水抽進京杭運河,用閘控制,逐級提升,過黃河後,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達天津市。②中線方案:首先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到華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峽巨型水庫建成後,利用高峽出平湖,築渠輸水自流進漢江。③西線方案:計劃提高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的水位,再開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長江水引入黃河上游,補充西北的水源。
3、我國水資源的特點:⑴水資源短缺;⑵時空分布不均。
地理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海拔與地形
⑴絕對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⑵相對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⑶等高線是地圖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線。
⑷山地的五種基本形態: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會認識不同的等高線。)
⑸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塗上不同的顏色就可製成分層設色地形圖。
⑹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地形。地表的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⑺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較高。
陸地與海洋
⑴三分陸地(29%),七分海洋(71%),陸地集中在北半球;
⑵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⑶印度洋、北冰洋)要記住大小和方位。
⑷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⑸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⑹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⑺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⑻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廣的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洋,呈S形的是大西洋。全在東半球的是印度洋。
地理 學習 方法 及技巧
中國地圖的巧記法,覺的這種方法如何呢?
中國地圖像一隻大雄雞,可以把這只雞砍為成六部分:雞頭、雞背、雞尾巴,雞肚、雞腳、雞X.X.X。
雞頭最容易記,就是:黑龍江、吉林、遼寧。
雞背只有一條就是:內蒙古自治區。
雞尾巴更簡單,就是一個新疆。
雞腳也很簡單,就是台灣和海南。
難點是雞肚和雞X.X。省份太多太雜了。不過不要怕,我們有一個方法就是,把雞肚看成一個倒三解形和一個十字架,把雞X.X看成一個長方形和我一正方形。
先來看雞肚:
倒三角形:把廣東省看成倒三角形最下面的角,把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看成倒三角的腰,把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看成倒三角的底線。,這樣就構成一個近倒三角形了。香港、澳門包含其中。
十字架是指:把寧夏、陝西省、山西省、山東省、江蘇省成一橫,再把河北省、河南省看成一豎,一橫一豎構成一個十字。
我們把這個倒三角和十字架看成雞肚,除開雞頭、雞背、雞尾巴,雞肚、雞腳,那麼剩下來的我們就把它看成是雞X.X拉。而雞X.X我們又可以把它看成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
長方形:把西藏、青海省、甘肅省看成一個斜著的長方形。
正方形:把四川省、雲南省、重慶、貴州省、廣西看成一個正方形。
所以中國地圖可以說是由一個雞頭、一個雞腰、兩個雞腳、一個雞尾巴,一個三角形、一個十字架、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所組成的……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總結 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 中國地理初二知識點全匯總
★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
★ 2021八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梳理
★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考點匯總)
★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整理
★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玖』 初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初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參考!
中國的地理差異
1、 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 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里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非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3、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界限大致通過(秦嶺)和(淮河),與一月(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4、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北方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南方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交通運輸以(水運)為主。
5、 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濕潤的(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地形多為交錯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6、 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部、甘肅)省北部。氣候以(乾旱、半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沙漠)分布,只有盆地邊緣出現星星點點的(綠洲)。西北地區河流很少,而且多為(內流河)。
7、 青藏地區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氣候以(高寒氣候)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8、 西北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牧場和主要畜種有各具特色。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臧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9、 在西北的(河套地區、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了(灌溉農業);在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較低的地區,分布著(河谷)農業。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1、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是我國(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的.樞紐。
2、 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元、明)兩代,城內建築排列成(棋盤狀)狀,(皇宮)居於城市中心,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
3、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地處珠江下游入海口的東、西兩側,其中位於東側的是(香港),西側的是(澳門)。
4、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和(旅遊)中心。
5、 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資源有限。「上天」-建築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6、 澳門由(澳門半島、 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博採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7、 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8、 台灣島屬(亞熱帶、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此外台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
9、 從60年代開始,台灣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其中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10、位於我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這里是以(維吾爾)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素有(歌舞之鄉、瓜果之鄉)的美稱。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熱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1、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北有(阿爾泰山脈),中有(天山山脈),南有(昆侖)山脈,雄偉的天山南北分別是(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2、由於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在(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分布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他們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
13、新疆(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這里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人們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發展了特色鮮明(灌溉)農業。(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基於特有的光熱條件,(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
14、在沙漠廣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其中天然氣佔全國陸地天然氣資源總量的(22)%。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
15、 (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促進塔里木盆地周圍城市、鄉村使用天然氣等潔凈能源,緩解周邊地區因薪柴砍伐而帶來的(環境)壓力。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第七章省內區域
1、珠江三角洲位於 廣東 省東南部, 珠江下游,鄰 港澳 ,與 東南亞 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 「南大門」。
2、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區是 深圳 和 珠海 ,沿海開放城市是 廣州 。
3、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都是高溫多雨的 熱帶季風氣候 ,但夏季風的風向不同。
4、珠江三角洲的產品以 港、澳 為貿易渠道,出口至 東南亞 、 歐洲 、非洲 、 美洲 和 大洋洲 等地區,20世紀末,這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和日用消費品 出口基地。
5、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經濟,與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後廠」 。
6、近年來,外商投資的熱點由 珠江三角洲 轉移到 長江三角洲 。
7、珠江三角洲 加工製造業 的發展,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的外地
勞動力,加快了城鎮化速度。
8、我國目前的城鎮化水平不到 40% ,與發達國家的70%有一定的差距。
9、西雙版納位於 雲南 省橫斷 山脈的南部,南鄰 緬甸、寮國,有 瀾滄江流過。
10、西雙版納是我國除海南省以外,熱帶雨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雨林植被種類 多,有 層次性 。
11、西雙版納主要少數民族是 傣族,住竹樓,吃竹筒飯 ,過 潑水節,跳孔雀 舞。
12、西雙版納長期以 農業 生產為主,現在旅遊業發展成主導產業。
第八章跨省區域
1、黃土高原是世界上 最大的 黃土分布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認可 風成說 。
2、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 ,南至 秦嶺 ,北抵 長城 。黃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觀的有 黃土塬 、 黃土梁 、 黃土峁三種。
3、黃土高原地面 破碎, 溝谷 密度大, 平地 少,斜坡多,溝谷兩側常見 直立的陡崖。
4、黃土高原的黃土結構 疏鬆,多 空隙、 垂直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 易溶於水。
5、黃土高原屬於 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 7、8月,多 暴雨 。
6、黃土高原地面光禿裸露,缺少 植被 的保護,由於人們不合理的 開墾 、采礦、 修路 活動,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7、一般來說,地面坡度越 大,坡面越 長,降水越 多 ,降水強度越 大 ,地面植被越 少,水土流失越嚴重。
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 肥沃的土壤,使 農作物 減產;使 溝谷 增多、擴大、加深,導致 耕地面積 減少;還向 黃河 輸送了大量的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難。
9、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 黃土高原 、 四川盆地 、 雲貴高原。
10、黃土高原地形 破碎,氣候 乾旱 ,水土流失嚴重,多發 自然災害。
11、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洪澇,並引發 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種地質災害。
12、黃土高原的治理採取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結合的方式;合理安排 生產活動;另外,嚴格控制 人口增長,解決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
黃土高原地區的主導產業是 能源工業。
13、長江沿江地帶西起 攀枝花,東到 上海,東西狹長的「帶狀」區域。
14、長江沿江地帶地勢 低平 ,地形以 平原 、 低山丘陵 為主;氣候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受地形、氣候影響,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是我國 地表水資源 最豐富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還有豐富的水能、森林、礦產、水產、耕地資源,資源豐富。
15、長江沿江地帶溝通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和 西部資源富集 地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16、 長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發展的生命線。其中 上海 、 南京 、武漢、 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 經濟、 文化 、 交通 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17、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全國最大的 商業 中心,工業 中心,最大的 港口,重要的金融、科教中心,對長江三角洲、長江沿江地帶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起帶動作用。
18、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自西向東形成了以 攀枝花、 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 冶金工業基地;以武漢為中心的 鋼鐵、 輕紡工業的重要基地;以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19、我國長江沿江地帶有 上海、 南京、 武漢和重慶 汽車摩托車 基地,構成了沿江汽車工業走廊。
20、近年來,由於長江上游地區 毀林開荒 ,陡坡墾殖,造成 森林 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是土壤肥力下降,並淤塞了 河道 、水庫、 湖泊,加劇了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21、長江中下游地區 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
22、酸雨使一種 大氣 污染的現象,PH值小於5.6的降水成為酸雨,酸雨對水土、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我國主要的酸雨區有 西南 、 華中、 華東酸雨區,其中 華中 是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區域。
23、我國的基本國情是 國土遼闊 、 區域差異大; 人口眾多、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 。
24、三北防護林地跨 西北、華北 、東北,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生態防護林。
25、人類面臨的主要的問題是 人口、 資源 、環境 等問題
;『拾』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級 下冊地理知識點 總結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1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
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2、台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台灣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灣島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2/3,台灣山脈縱貫南北,其中,玉山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氣候:台灣島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
6、河流:台灣島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7、台灣島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8、台灣島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9、(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紅檜是特有的樹種。
10、此外台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
11、外向型經濟
(1)20世紀50年代,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腦。屬於初級產品。
(2)20世紀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出口紡織服飾,玩具和日用電子消費品,屬於普通工業製成品。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薪技術產業,主要出口軟體、晶圓、集成電路板,屬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製成品。
2)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①大量受過 教育 和培訓的勞動力;②海島多港口;③吸收外資;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2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圍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范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溫和濕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歷史 文化 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揚州等。
2、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城市。該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且隨著浦東的開放開發,該作用進一步增強。
3、城市群不同城市間的「同城效應」
(1)依據條件:交通的發展,主要指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們往返於不同城市之間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樣。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3
自然特徵與農業
1、位置:西北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
3、氣候和河流:由於距海遙遠和山嶺阻隔,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河流稀少,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
4、自然景觀:西北地區荒漠和草原廣布,東部高原以草原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
5、牧區和灌溉農業區
(1)賀蘭山以東地區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賀蘭山以西地區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較多,分布有高山草場。
(2)優良畜種有三河牛、三河馬和新疆細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動的房子叫蒙古包。
6、灌溉農業
(1)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灌溉農業區。
(2)由於縣級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這里的農產品品質優良,尤以瓜果聞名國內外。
(3)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於棉花的生長和採摘。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
(4)引水工程—坎兒井:利用山麓地帶的坡度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以適應當地乾旱的環境。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4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
2、中華水塔: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源於三江源地區。
3、江河的水源來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調蓄器:湖泊和沼澤。
5、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1)生態意義: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2)生態環境問題:
A,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導致湖泊、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乾涸。
B,由於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3)保護 措施 :
A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B採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5
自然特徵與農業
1.范圍:青藏地區位於我國西南部、 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祁連山以南,南至國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遠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徵。
3、由於海拔高,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4、氣候:青藏高原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藏族的傳統服裝 藏袍 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高原地區的氣溫日較差大而設計的。
4.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大部分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5.湖泊:全國最大的鹹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氂牛,它的毛長 皮 厚 可以保持體溫,預防寒冷、體矮 身 健 ,可以載負重物。
7.牧區: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廣泛,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氂牛、藏綿羊、臧山羊。
8.河谷農業區: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氣溫較 低 ,有利氣候條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農業區有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 谷地,東部的 湟水 谷地,這些地區發展農業的好處是:氣溫較 溫涼 ,土質較肥沃。適合喜溫涼的 青稞 、 小麥 生長。
9.生活習慣: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為了抵禦嚴寒。人們都愛喝青稞 酒。因為青藏高原土層淺薄,林木稀少當地人建造房屋時,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塊為原料房屋牆體平頂碉房。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地理下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
★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下冊
★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下冊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下地理第六章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小結
★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湘教版
★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知識點